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武安陽邑縣有哪些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武安陽邑縣有哪些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4-06 03:39:56

Ⅰ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陽邑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橡滑市陽邑鎮下轄村委會包括陽邑東街村委會、陽邑梁改臘西街村委會、陽邑北街村委會、柏林前街村委會、柏林東街村委會、柏林西街殲寬村委會、柏林寨上村委會、南叢井村委會、北叢井村委會、永安村委會、北華村委會、經濟村委會、土嶺村委會、東山村委會、大井村委會、柳家河村委會、東井村委會、南西井村委會、北西井村委會、杏花村村委會、尖山村村委會、墳嶺村村委會、龍務村委會、盤_村委會、邯鄲礦務局陽邑煤礦社區。

Ⅱ 太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導語:人蠢鄭生有太多的遇見,擦肩而過是一種遇見,刻骨銘心是一種遇見。有很多時候,看見的,看不見了;記住的,遺忘了。無論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還是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對於心靈,都是一次歷練。以下我為大家介紹太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帶差頌太谷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太谷壺瓶慶衫棗

太谷縣里美庄為主產區,榆次、平遙、交城、清徐也有栽培。壺瓶棗傳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栽培,果實大,以形似「壺」狀而得名。果皮薄,肉厚質脆,甜酸適度。

鮮棗含折光糖37.8%,總糖30.35,酸0.57%,糖酸比52.92:1。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C493.2毫克。干棗含糖71.38%,酸3.15%,糖酸比為22.66:1。每100克干棗含維生素C30.13毫克。

紅棗味甜可口,營養豐富,保健醫療價值很高,民間有「每日食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的說法,長期食用,對增進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其葉、枝、核、枝皮及樹根均可入葯,主治心腹邪氣,有益氣、補血、養胃、安神之功,凡身體一切虛弱之症,久服輕身延年,堅志強力。

太谷壺瓶棗地理標志產品。

地域范圍

太谷壺瓶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山西省太谷縣明星鎮、侯城鄉、北汪鄉、水秀鄉、胡村鎮、陽邑鄉、小白鄉、任村鄉、范村鎮等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該品種位於山西省晉中盆地東北部的太谷縣。東北與榆次區相依,東南與榆社縣交界,西南與祁縣毗鄰,西北與清徐縣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8′-113°01′,北緯37°12′-37°32′,壺瓶棗種植面積10000公頃,年產量約4萬噸。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壺瓶棗皮薄、肉厚、味甜、核小,是生食的良種,製成干棗和酒棗更佳。果重19g,長倒卵形,皮薄,深紅色,肉厚,質脆,汁中多,味甜。內在品質指標:經分析,其營養價值高於同類產品:顏色深紅,單果平均重20g,大果50g以上,有「八個一尺,十個一斤」之美稱。壺瓶棗營養豐富,每百克鮮果肉中含糖約30-50g,蛋白質約3.5g-4.2 g,鈣約38mg -41mg,磷約20mg -23mg,鐵約0.4 mg -0.5mg,含有各種有機酸和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達380-600mg,居百果之首。壺瓶棗制干後,肉質細膩,久貯不幹,制干率57.2%,干棗含糖量71.4%,其與普通棗相比有較大差距。質量安全規定:興谷牌太谷壺瓶棗的行業執行標准GB/T5835-2009,生產許可證號:QS/140717020029,同時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無公害生產標准進行生產,建立了《太谷壺瓶棗生產操作規程》、《農產品生產質量技術控制措施》、《基地負責人職責》、《內檢員職責》等。

太谷餅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為「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太谷餅的生產歷史悠久,在清末時已行銷京、津、西安、蘭州、包頭、張家口等地。太谷城內最早生產出售太谷餅的店鋪是南街的「文成堂」,後來又有東關的「義源生」和南街的「同義恆」也生產銷售。這些店鋪都是後院生產,前店出售,設備簡陋,廠房狹窄,產量很低。當時,太谷餅價格昂貴,只是巨商大賈才能享用得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太谷餅小作坊遍布城鄉,但主要以作坊式為主。為了進一步提高太谷餅生產企業質量意識,使企業走出小作坊低端發展的困境,晉中市、大谷縣兩級質監部門確定了幫扶企業做大做強的工作策略。他們通過開辟綠色通道、提高太谷餅生產標准、加大巡查力度,派出人員對生產企業實行駐廠全過程監管,並幫助企業成立了太谷餅行業協會,使原年生產力在10噸左右的一些小作坊年生產力都達到了100噸以上,產量從2006年前的0.8萬噸增加到2008的10萬噸。

太谷餅的產生和盛行都與明清太谷商業經濟的`發展有直接關系。相傳在明末清初,太谷縣城東南的溝子村有一富家太太,經常在夜裡想吃餅子。可對傭人們從城裡買回的各種面餅,她不是嫌油膩難吃,便是嫌干硬難嚼。這可難壞了她家的傭人。消息傳到縣城一家燒餅鋪里,掌櫃的為了做成這筆生意,特地讓鋪子里的老師傅設計出了一種甜餅。這種甜餅是由白面、白糖、芝麻油和雞蛋清做成的爐烤實心餅,直徑約12厘米,中間厚約3厘米,其表皮色呈茶黃,上面還粘有脫皮的白芝麻。太谷餅具有酥而不硬、軟而不綿、香甜不膩的特點,而且即使存放一個月後,它的色、香、味也不會改變。

其主要原料是精白面、白糖、胡油芝麻、蛋清。製作方法是用蛋清將六成上等白糖和四成上等白面調成糊狀,用勺子盛在扣爐內,糊狀自然融流成圓形。成熟後,上撒芝麻,下抹胡油,再用慢火烤熟。送到闊太太府上後,頗受青睞,於是誕生了享譽後世的太谷餅。後來太谷餅被深居宮廷的慈禧太後發現,將其定為宮廷貢品,更讓太谷餅身價陡增。

另一說在清朝咸豐年間,太谷城東南溝子村,有個姓張的以開餅面鋪為生。他看到太谷縣商賈雲集,經濟繁榮,富豪大戶們貪圖享受,就苦思冥想,反復試驗,製成了一種「甘餅」,受到有錢人的歡迎。這種「甘餅」,用料講究,烤制技術特殊,吃起來香酥甜軟,很快即遠近聞名。

郎棗

郎棗分布於山西省太谷、祁縣、平遙等地,為當地主栽品種,約占當地栽培總數的80%左右,栽培歷史不詳,但數百年生老棗樹各棗區生長很多,是當地古老栽培品種之一。果實中大,圓柱形。果皮較薄,深紅色,果面光滑。果肉厚,綠白色,質地緻密,味甜略酸,汁液中多,品質中上,適宜制干,也可加工蜜棗,制干率55.56%。

該品種適應性較強,較豐產,產量穩定,果實大小較均勻,可食率高,鮮棗較耐貯藏,成熟期較早,可在氣溫稍低的地區發展。

太谷熏鴿

太谷熏鴿是太谷縣的傳統地方名產,已有近100年的歷史,始創於清代。此名產在舊時多為商家大賈招待國內外客商的。當時太谷城內西大街南門樓道巷的「隆盛昌」和太谷南門外「三盛園」的熏鴿最負盛名。

加工太谷熏鴿一般選用的是野鴿,將宰殺好的鴿子,在80度的開水裡浸泡3分鍾,然後將鴿毛煺掉。從臀部開膛,將內臟取出,然後將鴿子在冷水中洗凈,切勿用熱水洗,用熱水清洗會影響鴿子的皮色。將洗凈的鴿子在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

在鹵制前,先將鴿子在沸水中汆透,然後將汆好的鴿子放入鹵鍋中,加放花椒、大料、大茴、砂仁、豆蔻、姜、蔥、鹽等佐料和葯料。煮沸後,用微火鹵煮。當鴿子鹵制到用筷子能扎透,就基本煮熟了。撈出後,將鴿子放入熏筒內,將楊柳木鋸末和柏木鋸末放火熏鍋內,再將熏鍋上火,待起煙時,上邊扣上砂鍋,熏至金紅色即成。

那色澤金紅、熏香味濃、入口醇香、營養豐富的熏鴿擺在餐桌上,的確令人垂涎。

Ⅲ 河北省邯鄲市武安縣哪些鄉鎮比較好一些

大哥!是武安市,不是縣,謝謝!好一點的鎮就是陽邑鎮了運答,陽邑是武安最大的一個鎮,有一個普陽鋼廠,就把全鎮的納或經濟給帶動起來洞悄伍了,普陽每年繳稅就有2億,從這個你就能知道他的威力 啦!

Ⅳ 2022武安陽邑四中什麼時候開學

秋季開學時間是2022年9月1日。武安市第四中學位於河北省武安市陽邑鎮西街,地處磁左公路,平渉公路交匯地帶,交通便利,教體局直知旁屬重點中學。根據查詢當地相關資料賣配顯示河北中小學2022年秋季開學中猛指時間為9月1日。

Ⅳ 武安市陽邑鎮和涉縣,比哪個縣有錢

武安市陽邑城和涉曇比涉縣有錢,因為射線旅兄銷游的地方比較多。是紅色根據地國家在扶持。每一年被他們撥的經基正費非常多。羨鋒游所以射線的收入比較高。

Ⅵ 武安陽邑鎮有幾個醫葯公司

1。陽邑鎮,隸屬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地處武安市西部偏南,東與賀進鎮相鄰,南與冶陶鎮、石洞鄉相連,武安陽邑鎮有1個醫葯公司,醫葯公司是生產企業和銷售終端的橋梁,是具備一賀塌缺定的配送能力的特衫哪殊物流公司禪辯。

Ⅶ 武安市有什麼迷人的風光和豐富的物產

河北省武安市:武安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

武安位於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地帶,總面積1806平方公里、人口83.7萬,轄22個鄉鎮、502個行政村、1個省級工業園區、2個邯鄲市級工業園區,是邯鄲唯一的縣級市,著名的地方戲曲之鄉、古代冶煉之鄉、中國小米之鄉,有「冀南寶地」、「太行明珠」之稱。

圖說:主城區鳥瞰
武安歷史悠久,距今約一萬多年的「磁山文化」發源於此,是中華名族文明發祥地之一。武安春秋屬晉,戰國歸趙,赫赫有名的蘇秦、李牧、白起都曾被封為「武安君」,西漢初置縣,有2200多年的建縣史,1988年撤縣建市。武安交通便利,自古就是西通「三晉」、東出太行的交通要沖。武安文化底蘊深厚,武安儺戲是黃河流域唯一現存的「戲劇活化石」。武安平調、武安落子兩個地方戲種,被收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安鍾靈敏秀、人傑地靈,名勝古跡俯拾皆是。

圖說:十六溝
武安山水秀麗,風景迷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擁有5大類、38種旅遊資源基本類型。近年來,該市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遵循「八百里太行山水,一萬年磁山文化,多彩武安,長壽樂園」的定位,以打造東太行旅遊休閑度假區為目標,培育出京娘湖、七步溝、長壽村、朝陽溝、東山文化博藝園、磁山文化遺址、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白沙等景區,形成了紅色革命勝地游、綠色太行風情游、古色中華文明游三條旅遊線路。先好和後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礦山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6年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稱號。目前全市擁有52家旅遊景區,其中9家國家A級景區(5家4A,3家3A、1家2A),5家星級賓館(1家五星、1家四星、3家三星),其中冀南唯一的1家國家五星級賓館財富國際大酒店落戶武安。擁有15家旅行社及分社和10家邯鄲市級旅遊商品生產企業,吃、住、行、游、購、娛旅遊各大要素得到全面發展。2016年全市共接待遊客680萬人次,門票收入1.1億元,綜合收入51億元。2017年上半年來武遊客達到350萬人次、門票收入9600萬元、綜合收入30億元。
武安旅遊大有可為,武安旅遊充滿希望。今後將繼續加大激勵扶持力度,舉全市之力,全力打造「美麗武安,全域景區」,不斷推進全市旅遊業向現代化小康型旅遊邁進。武安人民古道熱腸,熱忱歡迎各界友人前來投資興業,游覽觀光。

圖說:東山文化博藝園
一、資源現狀
武安市地處太行山東麓。太行山在武安境內整體為東北-西南走向,友鎮盯地勢總體西高東低旅物。市境東部為起伏的丘陵或山間小平原(如安樂坪、小章坪、宋二庄坪),西部則為太行山區。武安西部山域素有「南山北川」之稱,「南山」是指南部山區,即馬家莊鄉、徘徊鎮一帶。這里水資源缺乏,山體植被相對較差。「北川」是指北部的活水鄉、管陶鄉一帶,主要有白雲川、門道川、常社川和管陶川。北川水資源較為豐富,植被茂密,林木蔥蘢,山高峰險,河川秀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以及青崖寨、馬武寨、白菜堖、古武當山、十八盤、摩天嶺等諸多名山均在此山域, 「八百里太行,美在武安」即主要指此地,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武安旅遊開發的重點在北川,武安的主要景區、景點大多分布在北川。

圖說:東太行
武安是洺河的發源地,南、北洺河分別發源於市域西北部的摩天嶺南北兩側,幾乎流經武安全境,然後在康二城鎮永和村匯合成洺河。南、北洺河和洺河兩岸楊柳千垂,每至春夏之際,層層綠陰勝似「隋堤」(隋代於揚州築堤,堤因遍植楊柳而得名)。南、北洺河上游建有兩大人工湖泊——京娘湖、朝陽湖,庫區青山綠水,景色旖旎,構成武安山水游布局的鮮明特色。
武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達400多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磁山文化」遺址記錄了武安近八千年的文明史,證明了中華民族是最早擁有養雞、漁獵、植谷、制陶等技術的民族。晉冀魯豫革命歷史紀念館則再現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的創建和發展的光輝歷史。
自然形勝和人文積淀造就了武安豐富的旅遊資源。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A級景區5處。總投資5億多元、被列入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的七步溝景區等正在開發之中。此外,還有許多旅遊資源有待開發。

圖說:七步溝
二、主要景區及景點
1、自然景觀
七步溝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是武安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為省級重點旅遊項目。七步溝山峰陡峭、溝深谷狹,動植物品種豐富。主要景區有:羅漢峽、馬武寨、三棱山、百瀑峽、天門等。主要景點有:玉璽湖、馬武寨、南天門、石林峰、煮青石、隱士塔、羅漢洞、夢溪灣、蝴蝶泉等。景區內建有滑雪場、上山纜車以及休閑度假設施和會議中心。

圖說:京娘湖
京娘湖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面積18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居北洺河上游,由東西兩條支流匯聚而成。湖面呈倒「人」字形,全長15公里,水面2700畝,庫容3200立方米。景區分碼頭、水上乘船游、島上游覽三塊八區。水上游覽分東隅毓秀區和西隅京娘區。毓秀區有老虎洞、屏風山、落九天瀑布、神龜探海、雙橋虹月、天下糧倉、一線天、青蛙石、火發山等十景;京娘區有高山平湖、趙匡胤題詩處、宋祖峽、滴翠岩、百丈崖瀑布、京娘投潭處、梳妝台、搭衣岩、京娘峽等八景,兩處合稱「京娘湖十八景」。貞義島景區分京娘祠游覽區、桃花境游覽區、太祖峰景區、思幽谷瀏覽區等。

圖說:長壽村
長壽村景區 位於活水鄉境內,面積10平方公里,為國家4A級景區。景區山高林密,峰險石奇,主峰摩天嶺海拔1747.5米。摩天嶺之巔有峻極關,為通晉孔道。景區內有數處山泉湧出,四季長流不斷,為優質天然礦泉水。泉旁有一小山村,山村村民壽命均在85歲以上,「長壽村」因此而得名。景區森林覆蓋面積達萬畝以上,有珍稀樹木數十種,名貴中葯材百餘種。主要景觀有:通天峽、馬刨泉、龍盤樹、長壽園、玉皇廟、古驛道、古長城等。

圖說:朝陽溝景區
朝陽溝景區 國家4A級景區。位於管陶鄉朝陽溝村西、晉冀豫三省交界處,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腹地,面積約30平方公里。戲劇《朝陽溝》原型地,著名戲劇編導演、「《朝陽溝》之父」楊蘭春的故鄉。景區包括民俗風情區、自然風光區、紅色旅遊區和休閑度假區。主要游覽景點有列江村楊蘭春故居,豫劇《朝陽溝》中人物栓保、銀環舊居,以及陽坡堖、東山頭、野草灣、跌水岩等自然景觀。紅色旅遊區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梁溝兵工廠和八路軍戰斗生活舊址。其他景觀還有原始森林公園、古山寨遺址、黑龍溶洞、馬頭山、獅子峰、五聖廟、飲馬泉、百步天梯、一線天、朝陽湖等。

圖說:蓮花洞 內風景
聚龍山蓮花洞景區 位於活水鄉井峪村南,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之中,面積5平方公里。有典型的北方溶洞特點。山上建有龍王廟、碧霞宮等廟宇。
天慈峰林風景度假區 位於賀進鎮道溝村,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內,面積15.5平方公里。景區最低處海拔160米,最高處海拔1190米。主要景觀為月老廟、滴水岩、金銀谷、太行人家(開心農場)、「情侶石」、「連理洞」、「許願石」、山頂公園、拓展基地、少兒樂園等。景區內有「三怪」:怪坡、怪井、怪石;「三絕」:「月老洞」、「連心橋」、「許願石」。月老廟建在百米懸崖絕壁上的山洞裡,廟中有月老塑像,像前有一巨石,敲擊如鍾鳴,故名「響石」。
盛名度假村 位於管陶鄉小店村西,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腹地,佔地40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0%。是一處以特色餐飲、生態養生、商務娛樂、休閑度假、會議接待、拓展訓練等六大基地為主的,商務會所、時尚運動、旅遊地產、休閑娛樂等功能完備的綜合生態休閑度假示範區。

圖說:古武當風景如畫
古武當山景區 原名老爺山,位於活水鄉境內,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腹地,面積15平方公里,國家4A級景區。分下廟環山道、三豐城、南天門、峰頂、林海樂園和西山風光等六大區域。主要景觀有「大鵬展翅」、「神猴獻瑞」、「雙龜對背」、毛公峰、魯迅峰、茶壺山、「太極神掌」、「神龜探海」、「陽山奇觀」、南岩宮、脫胎崖、「奶奶磨針石」、武當天池等。主峰金頂峰海拔1438米。桃花峰與主峰之間建有鐵索橋。
武華山景區 位於活水鄉後柏山村南,北與摩天嶺接壤,南與七步溝毗鄰。山頂建有遊人橋、日月潭、山神廟、玉皇頂、天王殿、涼亭和高山旅館、山頂公園等。主要景觀為100多米高的瀑布和十多平方公里的松樹林。
定晉岩景區 位於活水鄉口上村寺溝自然村附近。景區內禪果寺始建於東魏高歡為渤海王時。該寺依山就勢,瑰麗宏偉,為東魏以來的佛教聖地。後多有重修,現僅存遺址和部分碑刻。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行奇峽谷景區 位於管陶鄉渠溝村,武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內,面積25平方公里,海拔1777米的佛指峰屹立其間。主要景點有:菩薩台、龍台、修仙洞、馬蹄泉、神龜峰、古皂角樹、野豬林、偉人峰、山神古廟、古山寨遺址等。
太祖山風景區 位於賀進鎮道溝村、四里岩水庫北側、武安國家森林公園入口處,與定晉岩交界。山上險處奇峰挺拔,溶洞精妙;緩處寬闊平坦,植被茂盛。山頂有古長城遺址。主要景觀有五寨、玉柱峰、望日峰、太祖迴音壁、明山寺、十二朝度假村、九龍潭等。
紅山寺景區 位於北安樂鄉北安樂村東、紫金山脈北麓,與邯鄲、永年縣接壤,在,面積8平方公里。以寺廟眾多為其特色,歷史上曾有72座廟宇,大小泥塑像15000餘尊。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及東西配殿 、萬佛樓、老母殿、黑龍殿、九龍聖母殿等。主要景觀有:東西寨山、火焰山、蠟燭山、紅峰夕照等。景區內有一窪清泉,名黑龍池,池水旱年不增,澇年不減,四季長流。
固鎮元寶山游覽區 位於固鎮村元寶山,山頂有廟宇,建築宏偉,古樸典雅。中央為九龍殿,東廂三郎廟,西廂財神廟。後殿聖母閣,上層為聖母殿,中層為陳列館,展現固鎮古今文化、經濟狀況,下層為菩薩閣。山坡叢林溝壑之中有歷代寺院庵觀祠坊。
萬壽山 位於陽邑村西,主峰海拔591米,山下有壽聖寺。
九龍山 位於馬家莊鄉沒梁殿村境內,海拔512米,山峰巍峨,猶如九條蒼龍盤卧。
青龍山 又名青龍寨,位於石洞鄉坦嶺村東,海拔560米。頂部有巨石,褐色,橢圓體,堆積呈不規則狀,突兀嶙峋,遠望如一青色巨龍。山上建有廟宇,峰頂巨石上有明代石刻。
白雲山 又名柏台堖、白菜堖,位於活水鄉閆庄村東北。海拔1308.9米,主峰東、南、西三面為峭壁,唯北面辟一獨徑可攀至峰頂。山頂平闊,灌木叢生。有碧霞元君廟遺址。山上有明代武安籍書法家李爾育書「有天在上」 石刻。
儒山 在武安市區東北西土山鄉儒山村附近,主峰海拔298米。山上建有廟宇,廟中有一古鍾,上鑄「子建曹公讀書處」。山下有 「曹公泉」,相傳為曹植飲馬處。
粟山 位於北安庄鄉魏粟山村東。海拔284米,山呈圓形,山頂建有廟宇,有13座院落,幽謐深邃。半山曾建有山憩亭,現存遺址。
2、人文景觀景點
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磁山文化遺址位於磁山鎮東南, 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10月,磁山文化博物館建成。博物館及其展區以磁山文化為主題,以自然山水為依託,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考古研究於一體,形成獨具特色的古文化旅遊區。博物館佔地700多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個展廳,南展廳陳列的文物主要有石磨盤、石磨棒、礪石等147件不同種類文物,北展廳則展示出土的動物骨器、胡桃、灶盤等50多件文物。館內還安裝了現代化密封保護裝置,利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布局。

圖說: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
晉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 位於冶陶鎮區內。1946年10月,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軍區由邯鄲市區遷至武安縣冶陶鎮,劉伯承、鄧小平、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曾長期在此戰斗和生活。2006年5月,晉冀魯豫中央局和晉冀魯豫軍區舊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佔地2000平方米,展出內容主要反映了當年晉冀魯豫邊區創建與發展的歷史及武安革命斗爭史。
東山文化博藝園 為國家4A級景區。位於武安市區東郊、邯鄲-武安公路北側,佔地面積33萬平方米。2002年由河北東山冶金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更慶出資興建,是集文化旅遊、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秀美園林。園區包括文化園、地質園、植物園、游樂園、風情文化娛樂園、水上樂園、洺膳園等7處主要游覽活動區。其中文化園涵蓋了武安山川物產和七千多年的人文歷史;地質園佔地15畝,以盆景形式展示了武安29種金屬、非金屬礦藏資源;植物園位於園區的東北角,佔地50餘畝,園內栽種了150多種來自武安各地的稀有樹種。水上樂園佔地45畝,有湖岸水榭、湖中小島、遊船碼頭。洺膳園是一座仿古建築的餐飲樓,風格古樸典雅。
碧霞祠 位於武安市區北西土山鄉東土山村北的高台之上,佔地24畝。始建於明隆慶六年(1572年),重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舍利塔 位於武安市區,建於宋代。塔高38.71米,通體磚砌,共13層。平面呈正八邊形,每邊長3.4米,造型玲瓏古香;每層東南西北四面正中有券門,出檐下有磚砌斗拱,各層斗拱垛數,尺寸大小不一。二、三層增建平座,二層四面有窗。塔分內外兩層,塔心為八角形的塔柱,內外層之間留有通道,可由台級而上達第九層。由於塔身逐漸縮小,到十一層為木托著塔剎,塔心柱一至七層和九層留有一方室,為置佛而設。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 位於武安市區,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現存建築有拜殿、中殿、後殿、走廊等。中殿、後殿為明代所建,拜殿為清代所建。中殿有壁畫,為清代胡祥所繪。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法華洞石窟 位於石洞鄉青煙寺村洞蛟山腰,原為3個自然洞穴,北宋雍熙二年(985年)利用中洞加工而成。洞呈平面長方形,深約7米,寬約7米,高4米,形狀不規則。洞內北壁造像1尊,高1.2米,頭戴方形寶冠,冠中刻劃佛1尊,身刻44條手臂,各執法器或兵器,手腕帶環,結跏趺(jia fu)坐於蓮花座上。此像為窟中最大、雕刻最精細的佛像。四壁遍刻小龕千佛像。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洞石窟 位於賀進鎮魏家莊村桃園山上,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面西,前臨桃園河。南北兩壁共刻有112個佛龕,內鑿佛像164尊。南壁中段一佛龕內有刻於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8年)的題記。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說: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白沙村
三、其他旅遊資源
1、現代城市景觀
武安廣場 位於城市中心區,佔地68畝。東西方向長211米,南北方向寬198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差近7米。2000年7月26日破土動工,5月12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體育中心 位於武安廣場南側,佔地204畝,總建築面積8.8萬平方米,是迄今冀南地區投資最多、規模最大、標准最高的體育設施。2009年開工建設,結合特殊的地基形狀和建築布局,設計了以大片綠化為主的大型體育文化休閑公園。體育中心由可容納1.7萬人的標准體育場、4300座的綜合性體育館及1250座的游泳館組成。是目前河北省縣級市唯一的綜合型體育場館。
高架橋
高架橋位於武安市區中山大街北段,於2007年啟動建設,2008年10月26日通車。全長1100米,寬22米,雙向六車道,最大高度17米。全線雨水、污水、煤氣、熱力、通信、廣電、交通信號、電力等管線一次性入地埋設。為全省縣級市中第一座城市高架橋。
2、傳統民居
武安傳統民居資源豐富,明清古建築在市內各地皆有分布,僅被列入各級政府保護的古民居便有288處之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有房家莊園、徐家莊園、朱家莊園、郭家莊園、王順庄園等,具有較高的觀賞及研究價值。
3、平調落子、儺戲、賽戲
武安有國家級、省級、邯鄲及武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48項,其中有多項具有觀賞及研究價值,同時具有旅遊開發的潛在利用價值。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項目有武安平調、武安落子、固義儺戲、東通樂賽戲。
4、土特產、地方名吃、工藝品
主要特產 食品類:盒裝武安小米、雜糧,核桃,花椒,活水醋、長壽「打老兒」茶葉、「長壽泉」礦泉水、「京娘湖」掛面、「青泉」啤酒、「宋祖御液」系列白酒等;中葯材:以西部山區為多,計有600餘種,已開發利用的有柴胡、丹參、地芋、黨參、花粉、酸棗仁、生地、知母、丹皮、五加皮、雞冠花、荊芥、白頭翁等123 種;干鮮水果:主要有核桃.花椒、栗子、蘋果、柿子、黑棗等;編織品:籮頭、筐等。其他特產:麻、生漆、槐米、皮毛等。
風味小吃 為適應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相關部門對本地傳統餐飲文化進行了發掘,推出了具有武安特色的拉麵、驢肉卷餅、喬麥灌腸等地方名小吃,並在礦建路建成了武安小吃一條街。同時,為展示武安民俗風情,發展了一批農家旅館,開發了具有濃郁鄉村風味的「農家飯」,主要包括武安燴菜、武安大鍋菜、武安拽面等。各景區都推出了當地的飲食特色,如京娘湖魚、笨雞蛋炒韭菜、長壽宴、古武當山酒、山雞、野兔等。2006年,武安市創建優秀旅遊城市辦公室發起,經廣大群眾評出了武安「十佳名小吃」,分別是:驢肉卷餅、拽面、鍋盔夾肉、抿節、小炒、合碗、小米粥、灌腸、鹵肉、熏兔。
旅遊工藝品 工藝製品主要有荊編、柳編、草編。主要產品有提籃及坐墊等,曾出口荷蘭、英國、日本。傳統工藝品有制陶、泥塑、雕塑、剪紙、紙折、刺綉等,其中尤以夏庄的泥塑、石洞的木雕、北山底的石雕、西土山的刺綉最為有名。主要產品有工藝鏡、牌、匾、花瓶、花盆、琺琅製品、絹花、刺綉門簾、地毯,掛毯、根木雕刻等。
旅遊線路多姿多彩多趣
八百里太行山水,一萬年磁山文化,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景觀和人文景觀,武安市已逐步形成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旅遊業發展格局。同時也形成各具特色的的三條旅遊精品路線,分別是紅色革命勝地游、綠色太行風情游和古色中華文明游。
古色
武安歷史悠久,迄今約一萬多年的「磁山文化」發源於此,是中華民族文明發祥地之一,被專家稱為「中華農耕之源」。「磁山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的典型,它的發現把中華文明史整整提前了5000年,其所在地磁山鎮已入選「中國魅力名鎮」。武安固義村的儺戲據專家考證是黃河流域唯一現存的「戲劇活化石」。同時,在武安市東大門,有一處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的秀美園林——東山文化博藝園,是一座集文化旅遊、度假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新型文化公園,總佔地500多畝,公園以弘揚地方特色文化為主題,融豐富的武安文化於秀美的園林之中,內涵深厚,情景交融,堪稱太行第一園。
A線:東山文化博藝園→徐家大院→房家大院→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
B線:紅山寺→碧霞祠→太祖山→定晉岩禪果寺
C線:九龍山聖井寺→朱家莊園→龍泉寺→舍利塔
紅色
武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戰斗、生活在這里,武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1945年11月至1948年5月,晉冀魯豫中央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都曾駐扎在武安冶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生活、戰斗在這里。另外,這里還是《人民日報》創始階段的駐地之一,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第二大兵工廠——梁溝兵工廠,朱德、彭德懷、劉伯承等領導曾多次到這里視察。
A線:晉冀魯豫中央局舊址→晉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晉冀魯豫邊區政府舊址→人民日報社舊址
B線:東山文化博藝園→新華社舊址→梁溝兵工廠
綠色
武安市西部山深林茂,赤壁丹崖,峰奇水秀,氣候涼爽,風景宜人。「太行三峽」京娘湖是國家水利風景區,湖面呈倒「人」字形,分東西兩支,水面2445畝,平均水深20.5米,中間貞義島上層巒疊嶂,林木茂盛,青山綠水和藍天白雲相互輝映,人文典故與歷史傳說相互融合。太行深處長壽村,因村民世世代代普遍長壽而被稱為長壽村。這里鬱郁蔥蔥的原始次生林、炎炎夏日的徐徐涼風,一年四季涓涓流淌的長壽泉水,太行山八大景觀之一的峻極關和古長城遺址,吸引了國內外數不清的學者、專家、領導和普通遊人前來探秘、觀光、度假、避暑、旅遊。豫劇《朝陽溝》的創作原型地朝陽溝景區,總面積18平方公里,三面環山,峰巒疊嶂;南北對稱12道溝窪,流水潺潺,花木繁茂;分東西南北中五個景區,共有170多個景點、景觀。隨著豫劇《朝陽溝》唱紅了大江南北,朝陽溝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因佛教文化中的「七步蓮花」而得名的七步溝景區。項目總投資15億元,是目前邯鄲市民營投資規模最大的景區。內有形態各異的奇峰怪石,有天然的瀑布、峽谷、湖泊,有東漢開國大將馬武練兵的馬武寨,有始建於唐代的羅漢洞和白雲寺,有代表民間宗教文化的明代隱士塔,還有體現紅色文化的八路軍一二九師戰地醫院遺址,並開發建設了冀南首家滑雪場以及登山索道和高檔的旅遊服務中心,為旅遊度假添置了許多娛樂設施,形成了「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滑雪」的四季旅遊產品,成為集生態旅遊、歷史和宗教文化旅遊、紅色旅遊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遊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