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南方菜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南方菜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30 08:05:27

A. 南方比較有名的特色美味,都有什麼好的推薦嗎

螺螄粉(柳州市)、桂林米粉(桂林)老友面(南寧)、過橋米線(雲南全境名小吃)、濾粉(融安縣)、馬打滾(江南正宗)、薑糖(產自江南)、艾粑粑(廣西正宗)、馬蹄膏、青團 這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青團是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面裹上豆沙餡或者蛋黃肉鬆,淡淡的艾草香氣讓人喜歡。桂林米粉.南翔小籠、香菇素菜包、鴿蛋圓子、擂沙團、油氽排骨年糕、蟹殼黃、鳳尾燒賣。

四川有兔兒面、廖排骨、侃膳齋棒棒雞、祥和祥小吃、藤椒抄手、棒棒雞、客家涼粉、缽缽雞、夫妻肺片、賴湯元、龍抄手、鍾水餃、串串香、麻辣燙、肥腸粉、擔擔面、宜賓燃面、化州糖水估計在珠三角城市沒有不認識的了,各種各樣的糖水品種有上百種。茂名水東鴨粥,幾乎去到水東的朋友沒有不去嘗試一下茂名的鴨粥,幾十年的美食了。

B. 中國美食地圖之南方篇,有你愛的嗎

人文資源也豐富,也造就了很多地方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文化。像南方和北方,他們不但是在生活習慣上有差異,在飲食上也沒有多少雷同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5種南方人最愛的小吃吧,全吃過才算不枉此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吧!

果條卷,這個也是具有南方特色的一道美食,而且在當地物美價廉,做法比較簡單,很快就能夠吃到。裡面有包各種的餡料,外面的醬料也是多種多樣的,是很多人的早餐選擇之一!

蚵仔煎,就是把雞蛋和海蠣放到一起,然後再加入各種的調味料,把它們做成像大餅一樣的東西,還可以在裡面添加一些別的食材,這個可以隨自己的喜好,可以說是南方小吃攤必備的一種美食了,也是夜市攤上最常見的一種美食,很多南方人都特別喜歡吃,北方人看到這種吃法,都覺得很怪異。

金陵鹽水鴨。金陵鹽水鴨是南京的一個招牌菜,並且族罩這道菜所用到的鴨,都是處於南京本地所飼養的,並且在很久之前是供應皇宮食用的,經過後期的流傳,逐漸出現在人們的眼前。並且這種鴨子烹制出來表面是呈白色,肥瘦相當,而且肉質非常的鮮美,是當地人普遍比較喜歡吃的一個下酒菜。並且在烹制的時候,要經過多種工序,製作也是比較麻煩的。

酸辣粉。這是一種味道十足的小吃,起源於四川地區,後來逐步發展至貴州重慶地區,它的特點是麻、辣、鮮、香、酸。雖然小小的兆敗鬧一碗味道很多,但絲毫不感到雜亂無章,吃起來非常好吃,酸中帶辣吃了根本就停不下來。小編在成都上大學的時候就經常吃,紅汪汪一層辣椒紅油浮在湯面上,碎碎的香菜還有酥脆的黃豆和花生。吃完紅薯粉後,在湯底撈完花生和黃豆,捧起又酸又辣的湯底每喝一口都是享受。

筍。它在北方是不常見的,所以呢,北方人吃的也比較少。它在南方比較常見,而且呢,它在南方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多的,什麼竹筍燜筍都有,其枯衡中油燜筍是最出名的。

C. 好吃的南方菜

芙蓉菜心

菜系:浙江菜

色香味: 菜心碧綠、雞茸白嫩,形如芙蓉,形狀美觀,鮮糯爽口。

主料:青菜心1000克、雞茸200克

輔料:熟火腿15克、水發香菇20克。精鹽1克、味精1)、5克、蔥末5克、清湯100克、干澱粉5克、濕澱粉10克、熟雞油5克、熟豬油500克(實耗油75克)

製作:

1)、將青菜洗凈,剝去老葉,菜頭削成橄欖形,剖成9厘米長、2、5厘米寬的菜心,共12隻;

2)、炒鍋置旺火上,加豬油燒至三成熱(約66℃)時,將菜心入鍋「養含並」熟撈出,菜心剖面朝上平攤盤中,撒上干澱粉,將皮老姿雞茸均勻地分放在12隻菜心剖面的尖端一邊,再用火腿、香菇、蔥燃絕末放在雞卜茸上,擺出花樣圖案,上籠蒸1分鍾,取出潷去水分,移入另一盤中擺成花形,然後用清湯、味精、精鹽、濕澱粉勾成薄芡,澆在菜心上面,淋上雞油即成。

三蝦豆腐

菜系:浙江菜

配料:

嫩豆腐500克。 干蝦子5克、漿蝦仁50克、蝦油鹵15克、熟筍肉25克、熟豬瘦肉250克。紹酒15克、蔥段2克、味精2.5克、鹽適量、白湯250克、濕澱粉50克、熟豬油25克。

特色:

三蝦鮮味獨特,豆腐清嫩,下飯佳餚。

操作:

豆腐去皮,切成11厘米見方的丁,清水漂過,瀝去水,筍肉、瘦肉切丁。炒鍋置火上,加白湯燒沸,放入蝦仁劃散,將豆腐、筍丁、肉丁入鍋,燒沸,撇去浮沫,加入料酒、蝦油鹵、味精調准口味,濕澱粉勾芡勺撒上蔥段,澆入豬油,出鍋裝入荷葉碗,撒上蝦子即成。
茶香骨

菜系:浙江菜

色香味:

主料:豬肋骨排640克

輔料:姜3片,干蔥肉粒,干蔥茸少許、紅茶包4包,生抽1湯匙、老抽1湯匙、八角3粒、檸檬皮1/8個

製作:

1)將肋骨排切成長條,洗掙抹乾水分,用干蔥茸和薑片腌片刻備用;

2)用1湯匙油爆香乾蔥肉,倒入3杯水和調味料煮滾,放入肋骨排,用中火煮約7分鍾,熄火後再浸30分鍾,撈起瀝干備用;

3)用鑊燒滾3杯油,放入肋骨排炸至呈金黃色便成。

香菇裡脊

菜系:浙江菜

色香味: 芳香馥郁,味道醇和。

主料:豬裡脊肉200克、水發香菇100克

輔料: 精鹽3克、味精1)、5克、紹酒15克、蔥段4克、雞蛋清25克。芝麻油10克、熟豬油750克(實耗油70克),濕澱粉25克

製作:

1)、將香菇洗凈,大片切小。豬裡脊用頂刀切成薄片,用精鹽、雞蛋清抓漬後用澱粉上漿;

2)、將炒鍋置火上,下入熟豬油,燒至三成熱(綁66℃)時,放入裡脊肉片劃散瀝油待用;

3)、原鍋留底油,投入蔥段稍煽,放香菇、白湯、精鹽和裡脊片,加入紹酒、蔥段稍炒勾芡,淋明油顛翻出鍋裝盤即成。

清湯菊花魚
菜系:浙江菜

色香味: 色澤鮮艷,味道鮮美

主料:青魚400克

輔料:火腿片、綠葉蔬菜各酌量、料酒、鹽、味精、上湯、麻油各適量

製作:

1)青魚宰殺後去骨,切成小塊,剞十字花刀,共用料酒、鹽腌制待用;

2)在鍋內倒入清水,置火上燒開,倒入腌制過的魚塊,燙至熟,取出;

3)在另一鍋內,倒入上湯,調味,隨後放入魚塊,燒滾即可。

叫化仔雞

菜系:浙江菜

原料/調料:

嫩母雞1隻約1500克,豬腿肉75克,京蔥(或小蔥)100克,豬網油250克,姜絲5克,蔥段5克,紹酒75克,醬油35克,糖10克,山柰
(中葯)1克,花椒鹽10克,八角1瓣,粗鹽75克。以下是包紮用的原料:紹酒腳(沉澱用的酒渣)100克,透明紙75克,鮮荷葉2.5大張,酒壇泥3500克,細麻繩4米,濕布l塊,白報紙1張。

製作流程:

①將母雞剖開,在左翅膀下開長約4厘米的刀口,取出內臟,洗凈濾干。剁去雞爪,取出雞翅主骨和腿骨,用刀背將翅尖輕剁幾下,再在雞腿內側豎割一刀(使調料滲入),雞頸根部用刀背輕敲幾下,將頸骨折斷(皮面不能破),便於烤煨時包紮。

②將山柰、八角碾成粉末,放在大碟內,加入紹酒50克、醬油25克、糖、鹽、蔥段、姜絲拌勻,將雞放入掩15分鍾,其間翻動2至3次,使調料均勻滲入雞體內。

③將豬腿肉、京蔥切成絲。燒熱鍋,下熟豬油,放入蔥絲、肉絲煸透,加紹酒25克,醬油10克、適量鹽、味精炒熟裝碟備用。

④將炒熟的配料用竹筷從雞腋下刀口處填入雞腹,鹵汁也一起灌入,把雞頭緊貼胸部扳到雞腳中間,再把雞腿扳到胸部,兩翅翻下使之抱住頸和腿,然後用豬網油包裹雞身,先用1.5張荷葉包裹,第二層包1張透明紙(不使鹵汁滲出),再包1張荷葉,接著用麻繩在外面先捆兩道十字形,然後象纏線團那樣平整地捆紮成鴨蛋形。

⑤將酒壇泥砸碎,加入紹酒沉渣、粗鹽和水搗韌,平攤在濕布上,把包紮好的雞(腹朝上)放在泥中間,提起濕布四角,將泥裹緊雞身,用手沾水拍打濕布四周,使塗泥均勻。然後除掉濕布,包以白報紙,以防煨烤時泥土脫落。⑥將泥團雞放入烘箱,先用220℃高溫逼熱,40分鍾後,調至160℃左右,持續烘烤3至4小時後,敲開泥團,去掉荷葉等包裹物,將雞和鹵汁裝入腰盤,並隨帶花椒鹽供蘸食即可。

D. 南方菜到底有哪些

1、清燉獅子頭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蘇菜-淮揚菜系,該菜品口感松軟,肥而不膩,營養豐富,可紅燒,清蒸,味道鮮香可口,口感松軟,肥而不膩,非常美味。

E. 中國哪個省份的菜最好吃

廣東菜簡稱粵菜,是中國著名八大菜系之一。由廣州、潮州、東江客家菜三種地方菜構成。而三支 地方菜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要組成部分,以味美色鮮、菜式 豐盛而贏得「食在廣州」的美譽。廣州菜有三大特點: 一是鳥獸蟲魚均為原料,烹調成形態各異的野味佳餚; 二是即開刀、即烹和即席烹制,獨具一格,吃起來新鮮 火熱;三是夏秋清淡、冬春香濃,深受大眾的喜愛。

潮州菜是在廣東菜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潮菜主要以 海味、河鮮和畜禽為原料,擅烹以蔬果為原料的素菜, 製作精炒,加工多樣。可分為炒、烹、炸、燜、燉、燒 、烤、焗、鹵、熏、扣、泡、滾、拌,刀工 講究,湯菜功夫尤深,其中以清燉、紅燒、湯泡最具特 色。

東江菜又稱客家菜,用料以肉類為主,原汁原味, 講求酥、軟、香、濃。注重火功,以燉、烤、煲、焗見稱,尤以砂鍋菜見長。做法上仍保留一些奇 巧的烹飪技藝,具有古代中原的風貌。

四川菜簡稱川菜,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馳名中外。

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經濟的繁榮,川菜在原有的基礎上,吸收南北菜餚之長及官、商家宴菜品的優點,形成了北菜川烹、南菜川味的特點,享有「食在中國,味在 四川」的美譽。

川菜講究色、香、味、形,在「味」字上下功夫,以味的多、廣、厚著稱。川菜口味的組成,主要有「麻、 辣、咸、甜、酸、苦、香」7種味道,巧妙搭配,靈活 多變,創制出麻辣、酸辣、紅油、白油等幾十種各具特 色的復合味,味別之多,調制之妙,堪稱中外菜餚之首, 從而贏得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稱譽。

川菜在烹調方法上,善於根據原料、氣候和食者的要求,具體掌握,靈活運用。38種川菜烹調方法中,現在流行的仍有炒、煎、炸、燒、腌、鹵、煸、泡等3 0多種。在烹調方法中,特別以小煎小炒、干燒干煸見 長。川菜與四川風景名勝一樣聞名於世,揚名天下。

山東菜簡稱魯菜,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也是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

山東菜可分為濟南風味菜、膠東風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區風味菜,並以濟南菜為典型,煎炒烹炸、燒燴蒸扒、煮氽熏拌、溜熗醬腌等有50多種烹飪方法。

濟南菜以清香、脆嫩、味厚而純正著稱,特別精於制湯,清濁分明,堪稱一絕。膠東風味亦稱福山風味,包括煙台、青島等膠東沿海地方風味菜。該菜精於 海味,善做海鮮,珍饌佳品,餚多海味,且少用佐料提味。此外,膠東菜在花色冷拼的拼制和花色熱菜的烹制中,獨具特色。孔府菜做工精細,烹調技法全面, 尤以燒、炒、煨、炸、扒見長,而且製作過程復雜。以煨、炒、扒等技法烹制的菜餚,往往要經過三四道程序方能完成。「美食不如美器」,孔府歷來十分講究 盛器,銀、銅等名質餐具俱備。此外,孔府菜的命名也極為講究,寓意深遠。

江蘇菜簡稱蘇菜,以蘇州和揚州菜為代表,是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江蘇的歷代名廚造就了蘇菜風格的傳統佳餚,而古有「帝王洲」之稱的南京、「天堂」美譽的蘇州及被史家嘆為「富甲天下」的揚州,則是名廚美饌的搖籃。江蘇菜系正是以這三方風味為主匯合而成的。

概括起來,江蘇菜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因材施藝,按時治餚;二是擅長燉、燜、煨、焐、蒸、燒、炒等烹飪方法,且精於泥煨、叉烤;三是口味清鮮,咸甜得宜,濃而不膩,淡而不薄;四是注重調湯,保持原汁。其中南京刀工細膩,火工純熟,菜餚滋味醇,兼有四方之美,適應八方口味,尤以鮮香酥嫩取勝;蘇州菜口味趨甜,以烹制四季佳蔬、江河湖鮮見長;揚州菜史稱淮揚風味,刀工精細,火候精微,色調清新,造型別致,突出主料,強調本味,清淡可口,適應面寬,尤以擅長制湯而著稱。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浙江地方風味菜系。

浙江是江南的魚米之鄉。浙菜發展到現代,是精品迭出,日臻完善,自成一統,有「有佳餚美點三千種」之盛譽。歸納起來,浙菜有如下幾大特徵:一是用料廣博,配伍嚴謹。主料注重時令和品種,配料、調料的選擇旨在突出主料、增益鮮香、去除腥膩;二是刀工精細,形狀別致;三是火候調味,最重適度;四是清鮮嫩爽,滋、味兼得;五是浙菜三支,風韻各具。

浙江菜主要由杭州、寧波、紹興三支地方風味菜組成,攜手聯袂,並駕齊驅。杭州素有「天堂」之稱。杭州菜製作精細,清秀雋美,擅長爆、炒、燴、炸等烹調技法,具清鮮、爽嫩、精緻、醇和等特點。寧波地方廚師尤善制海鮮,技法以燉、烤、蒸著稱,口味鮮咸適度,菜品講究鮮嫩爽滑,注重本味,用魚干製品烹調菜餚更有獨到之處。紹興菜品香酥綿糯,湯濃味醇,富有水鄉古城之淳樸風格。

福建菜俗稱閩菜,以福州菜為代表,素以製作細巧、色調美觀、調味清鮮著稱。

福建菜以海鮮類為主,口味方面則咸、甜、酸、辣具備,鹹的調味品有蝦醬、蝦油、豉油等;酸的有白醋、喬頭等;甜的有紅糖、冰糖等;辣的有胡椒、芥末等;香的有紅糖、五香粉、八角、桂皮等。福建菜對清湯的調制特別講究,一般都以油雞、火腿、蹄膀為用料。方法是先用小溫火將油雞、火腿、蹄膀等熬出湯汁,並過濾;另將生雞骨斬碎,加水和鹽調和,放入湯內,繼續用小溫火邊燒邊攪勻(又稱吊湯),然後再過濾一次,便成為瑩潔鮮美的清湯,用來調制菜餚,對色、香、味均有幫助。

福建菜也有煎、炸、炻(如煮)、烤、燉、拌、醉、鹵、扒、糟、煨、扣、溜、炒、熏、燜、扛、腌、熗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糟,有扛糟、熗糟、爆糟、炸糟之分。

湖南菜又稱湘菜,由於湖南民豐物博,向稱魚米之鄉。

湖南菜以腴滑肥潤為主,多將辣椒當主菜食用,不僅有北方的咸,也有南方的甜,更有本地特色之辣與酸。香、嫩、清、脆是其特色,所用材料以新鮮、價廉物美為原則。

湖南菜特別講究原料的入味,技法多樣,有燒、炒、蒸、熏等方法,尤以「蒸」菜見長。最為精湛的是煨,原汁原味。且刀功精妙,形味兼美,菜餚千姿百態,變化無窮。

湖南菜的特殊料有豆豉、茶油、辣油、辣醬、花椒、茴香、桂皮等,使湖南菜增色不少。

湖南菜以辛辣著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的辣椒。湖南人對辣椒「寵愛有加」,幾乎吃什麼都放辣椒。湖南的辣椒也特別辣。

徽菜是安徽菜的簡稱,又叫皖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安徽風味,主要由皖南、沿江和沿淮三方菜式組成,其中以皖南菜為代表。皖南菜源於古微州府,即今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黃山腳下歙縣一帶;沿江菜系指合肥、蕪湖、安慶一帶的地方菜;而沿淮菜則由蚌埠、宿縣、阜陽等地方風味構成。三支徽菜各有千秋,豐富多彩。但歸納起來,它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基本特徵:

一是就地取材,以鮮制勝。徽地盛產山珍野味河鮮家禽,就地取材使菜餚地方特色突出並保證鮮活。二是善用火候,火功獨到。根據不同原料的質地特點、成品菜的風味要求,分別採用大火、中火、小火烹調。三是嫻於燒燉,濃淡相宜。除爆、炒、熘、炸、燴、煮、烤、焐等技法各有千秋外,尤以燒、燉及熏、蒸菜品而聞名。四是注重天然,以食養身。徽菜繼承了祖國醫食同源的傳統,講究食補,這是徽菜的一大特色

F. 南方比較有名的特色小吃,都有哪些

甜酒是南方的一種代表性小吃。甜酒是自己釀制的,所以味道比較正宗,最適合冬天喝。茅台餅是南方常見的早餐小吃,與北方的大餅味道不同。田螺在夏天特別受歡迎,在很多燒烤攤上都能賣到。它和小龍蝦一樣受歡迎。但在北方,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有些人知道,但覺得味道完全不能接受。青團是南方的一種特殊食品。它是由糯米和艾草汁製成的。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G. 西安市區哪條街的南方菜做得最好

紅泥瓦罐 電話:029-88498119 地址: 西安碑林區友誼西路234號 郵編:710068 目錄: 餐廳 > 潮州菜 區域: 西安 > 碑林區 > 友誼西路/太白北路 潮州佳鴻大酒店 電話:029-88204333 地址: 電子科技大學西側 目錄: 餐廳 > 潮州菜 區域: 西安 > 碑林區 > 友誼西路/太白北路 大年餐廳 地址: 五星街38號 目棗派錄: 餐廳 > 潮州菜 區域: 西安 > 蓮湖區 > 西大街/安定門 標孫攜簽則岩伏: 潮州風味

H. 南方的十大特色美食

南方十大特色美食
1、蚵仔煎
蚵仔煎是在海蠣里加入雞蛋,再將它油炸,這樣就能有效的去掉海蠣自身的腥味,再加上油炸後讓其口感變得脆嫩。
2、麻團
麻團色澤金黃、外形渾圓,內心軟糯香甜,越嚼越有味道。麻團有團圓甜蜜的寓意,所以,除了做早餐,也經常出現團圓家宴上。
3、甜豆腐腦
南方把豆腐腦叫作水豆腐或豆腐花,只放糖,南方人認為甜豆腐腦香滑甜嫩的口感更好吃,不管是撒上白糖還是紅糖糖漿都是美味,甜甜的又不膩。
4、艾草青團子
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做法是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里,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5、臭豆腐
臭豆腐是一種中國傳統地道的小吃,最經典的臭豆腐是黑色一塊一塊的,臭豆腐中間挖個洞,然後在里邊放入辣椒和小菜,這樣再澆上一點點的湯汁,真的是很美味了
6、腸粉
腸粉是一種米製品,出品時以"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著稱。在廣東,腸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價廉、美味,老少咸宜,婦孺皆知,從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級的高級酒店,幾乎都有供應。
7、木薯糖水
木薯糖水在北方是非常少見逗賀的,超級好喝,香甜可口。
8、四果湯
這個小吃是在福建漳州那邊,味道很好,夏天的時候很經常吃這個,而且不貴,重點是降火的,裡面加有蓮子、西瓜、燒仙草、菠蘿、薏米等等。
9、山皮派白切雞
白切雞在南方的餐館里非常常見,是煮熟之後,調成特殊的料,蘸著吃的一種食物。
10、炒螺獅。
這個是南方的一握氏道美食,也是夜市必點菜之一。

I. 南北方哪裡的美食更好吃呢

南北方哪裡的美食更好吃

這個問題的答案,每個人可能給出不同的答案,因為南方人和北方人居住的條件不同,

都說環境改變人,有人長期出差,有人遠嫁,每個人的口味也不同,有的人的口味也

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一般情況下,相對來講) 南北方 飲食習慣很不一樣,

南方人吃米飯多,麵食少,蔬菜品種多。北方人吃麵食多,米飯少,蔬菜品種少。由於南北方氣候水土的差異,有些適宜南方生長的蔬菜北方沒有。(如:蘆蒿、水芹、香芹、蠶豆、茭白等等) 都說南方人喜歡精緻飲食,主食以米飯為主,北方人喜歡麵食,菜餚重鹽重油。而南方人去北方求學工作,或者是北方人來南方求學工作,這是常有的事。他們吃得慣嗎?這就成了這些人需要面臨的飲食難題。其實,美食君認為即使到了一個和自己家鄉口味大為不同的地方,雖然飲食習慣很難一下子改變,但久而久之,還是會有一些改變的。

另外,南辛,北咸,東酸,西辣,中甜。

北方人習慣吃的比較咸,濃油赤醬,口味相對會有些「口重」。北方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氣溫年差較大,過去只有少量的蔬菜,難以過冬,所以北方人就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

現在如果到大城市,基本全國各地的風味都能吃得到,也非常方便,加之外賣的生意興隆,吃到不同口感的飯菜實在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