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陝西三原什麼地方豬蹄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陝西三原什麼地方豬蹄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20 03:08:49

A. 陝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出爐 這就是老陝最愛的滋味!

提到陝菜

許多不了解陝西的外地人

可能會是這個表情

陝西也有菜系?

答案是肯定的

陝菜又稱秦菜,中國地域菜之一

雖沒有入列中國10大菜系

但作為千年古都、 歷史 名城所在地

餐飲風格自成一體,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一起來看看都有啥吧。

陝西十大名菜

葫蘆雞

葫蘆雞是陝西西安市漢族傳統名菜,始於唐代。葫蘆雞的製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時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凈血污,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以保持雞的整形,待鍋內涼水燒沸,投入雞,煮半小時取出,盛-盆內,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油炸時,將菜籽油燒八成熱投入蒸好的整雞,用手勺撥動,至雞是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瀝油,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 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

推薦: 西安飯庄、郭杜竹間葫蘆雞、老碗

燒三鮮

燒三鮮是一道很有陝西特色的招牌菜,也是一道適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主要原料有:肉丸、魚肚、燒肉、小青菜、花菇等,葷素搭配,入口滑嫩,老少皆宜。

推薦: 長安大排檔、大廚小館

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是最早發源於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著名漢族小吃,傳說始創於漢劉邦時期,先是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後來發展為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菜。這道菜原汁原味,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陽蒸盆子,用料之糜費,時間之冗長,程序之繁瑣,做工之講究,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為,它當之不愧地成為最具特色的紫陽傳統大菜。

推薦: 蓮花餐飲、香悅樓、鄉野富紳

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一道獨具陝西大荔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秦菜系。用豬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燒蒸,色呈棗紅,形如蒲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品嚼味長,別有風味。據說在陝西大荔一帶,逢年過節請客如果沒有"帶把肘子"這一道菜,就不能算全席。

推薦: 美華食府、風雅閣、顏胖烤肉關中私房菜

海參烀蹄子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選料講究,加上採用陝西獨特"烀"的烹制方法,就更別具一格,是冬令食補佳餚。海參綿潤,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濃醇,咸鮮適口。

推薦: 大唐博相府

糟肉

糟肉,陝西傳統風味菜品,又名蒸糟肉、紅棗糟肉,用豬五花肉、大紅棗、醪糟醅等蒸制而成。其外觀玲瓏如水晶,色澤棕紅,油潤光亮,馨香誘人,吃起來肥而不膩,甜香軟糯,入口即化,營養豐富,老幼咸宜。

推薦: 西安桃李春飯店、大唐博相府

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陝西西安著名的漢族小吃。因為用豬腰子和其他輔料、調料、以及溫拌的方法製成而得名。它是一款用低檔料烹製成高檔菜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刀工細致,烹調方法考究,製作出的菜餚腰絲脆嫩, 姜香 、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相得益彰,味道濃醇,清爽利口。

推薦: 西安飯庄

金錢釀發菜

金錢釀發菜是陝西省漢族名菜,源於唐代。相傳,唐代京都長安商戶王元寶嗜愛發菜,每餐必備。後來王元寶成為長安富豪,加之發菜與"發財"同音,舊時富商大賈舉辦酒宴,多以此道菜作為頭菜,象徵著生意興隆,財源茂盛。釀金錢發菜形似古金錢銅幣,吃到口中軟滑爽口,奇香撲鼻,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國內外來賓來到這里,無不點名要求品嘗;品嘗後,無不嘖嘖連聲、交口稱贊。

推薦: 西安飯庄

生煨魷魚絲

煨魷魚絲是陝西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西安十大名菜之一。又叫白煨魷魚絲,原是陝西省三原縣著名的漢族風味菜,它是為紀念明代萬曆年間工部尚書溫純而創制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 歷史 了。這道菜後來進入古都西安,成為三秦名饌代表作之一,揚名中外。本菜為西安菜系,口感鮮香。

推薦: 三原老黃家(文藝路)

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一道陝西長安 歷史 悠久的漢族古菜,奶湯咸鮮、味道獨特。此菜盛具為紫銅火鍋,有1300餘年 歷史 。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

推薦: 西安飯庄

陝西十大名小吃

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百吉餅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肉夾饃是陝西著名小吃。

外地人首次聽說肉夾饃,都認為是病句,這是與古漢語有關,肉夾饃,其實是"肉夾於饃"。"肉"字放在前面起到強調的作用,引人垂涎。

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為漢族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麥麵粉製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澱粉製作的。一般涼拌食用(但在漢中地區,熱食更為廣泛),種類繁多,製作方法各異,調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主要有:麻醬涼皮、秦鎮米皮、漢中麵皮、岐山擀麵皮、麵筋涼皮等。涼皮 歷史 久遠,涼皮傳說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歷史 。

葫蘆頭

葫蘆頭,陝西西安漢族特色小吃。源於北宋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腸"。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象葫蘆,因此叫葫蘆頭。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吃時顧客先把饃掰成碎塊兒,廚師再把豬腸肚和雞肉、海參、魷魚等排列在碎饃塊兒上,用煮沸骨頭原湯泡三、四次,然後加熟豬油和青菜等。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鮮香滑嫩,肥而不膩。

biangbiang面

Biang biang面是陝西名特小吃,也稱褲帶面。這段彎彎曲曲巧妙幽默的「biang」字組合,概括biang biang面的產地特性,食者感受、製作工藝要領,原料、調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秦人性格氣質,心底寬長,有稜有角,大苦大樂的爽快精神,引出陝西人為之自豪的飲食文化。biang biang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陝西餄餎

餄餎(讀音hé le),也叫河漏,是將豌豆面、莜麵、蕎麥面或其他雜豆面和軟,用餄餎床子(一種木製或鐵制的有許多圓眼的工具),把面通過圓眼壓出來,形成小圓條。比一般面條要粗些,但比面條堅、軟,食用方式和面條差不多。餄餎廣泛流傳在山西,陝西的寶雞、渭南、銅川等關中地區。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陝西省漢族風味小吃,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韌滑爽,臊子面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面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臊子面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所謂早飯和午饗,而早飯臊子面即為主食。

鍋盔

陝西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干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料取麥面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溜"陝西10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關中較為著名的有乾縣鍋盔、武功縣鍋盔、長武縣鍋盔、岐山鍋盔等。

千層油酥餅

千層油酥餅是陝西漢族特色小吃。色澤金黃、層次鮮明、脆而不碎、油而不膩、香酥適口。相傳,油酥餅是由唐代的千層烙餅,經歷代廚師不斷精心改進而成。經制酥、和面、制餅、煎烤而成。

牛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金線油塔

金線油塔是陝西西安地區的一種名貴的漢族傳統小吃。它層多絲細、松綿不膩,其形狀"提起似金線,放下像松塔",故而得名。相傳始於唐代,原名"油塌",清代時有了改進,增加油餅層次,把餅狀改為塔形,將烙制改為蒸制,名稱也由"油塌"改為"金線油塔",成為上乘美點。油塔蒸好下籠食用時,用手略加拍折抖松,放在盤里,佐以蔥節、甜面醬等,別有風味。

據統計,陝菜品種有2000多種

是中國最豐富的地方風味菜

此次評出的陝西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

大多是以各種肉類為原料的硬菜

體現了老陝粗狂豪邁的個性

B. 搞大路鹵豬蹄 怎麼樣

還不錯,具體還得根據個人口味。
湖南特產搞大路豬蹄香辣味五香豬蹄豬手豬腳小包裝熟食零食小吃 。
路大路食品集團是集收購、養殖、加工經營為一體的肉食品企業。集團旗下設有八個子公司:陝西路大路食品有限公司; 陝西三原久香食品有限公司;靜寧農畜有限責任公司;靜寧四海食品有限公司;涇川涇河川肉聯廠;靜寧牛產業有限責任公司;陝西路大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靜寧農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集團年生產各種肉品50000噸。產品有四大系列:即內銷和出口標準的冷凍肉系列,高檔冷鮮肉系列,真空包裝的熟肉製品系列芹拆及低溫肉製品系列產品。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部巧冊分產品還出口日本、韓孝首宏國、俄羅斯和沙特等國家。並在北京、上海、廣州、四川、西安、蘭州、銀川、西寧、太原、鄭州設立辦事處。

C. 西安有一種真空包裝的豬蹄特別好吃,但我忘了名字

西安真空包裝的豬蹄,兩種質量好一種是「津津香」牌,一種是「春霞」牌,你是說絕對不是三原豬蹄。

D. 三原縣有什麼好吃

給你推薦襪游手這些:疙瘩面,泡泡磨斗油糕,牛羊肉泡饃。
涼皮,千層油餅,biangbiang面
油潑辣告嫌子扯麵,臊子面,刀削麵。
貢丸湯,碼子煮饃,肉夾饃
豆腐腦,烤豬蹄,窩窩面
蒸三鮮,葫蘆雞,清蒸猴頭
白封肉,金線油塔、籠籠肉
點心:雞油餅、黑白太師餅、腰子酥、玫瑰墩、合子酥、小松餅、大松餅、楊酥、梅酥、紅狀元、黃狀元、茶酥、麻酥、菊花酥、佛手、小桃酥,綠豆糕,蓼花糖。

E. 咸陽瘋子豬蹄兒怎麼樣

好吃。
據查大眾點評網,做為咸陽最受的十大小吃之一,咸陽瘋子豬蹄兒口輪拍中感柔軟,甜香鮮辣,非常臘山好吃。
咸陽是陝西省地級市,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是西北最大電子工業基地,陝西重要賀老能化工業、輕紡工業基地,西北重要物流樞紐。

F. 西安張氏豬蹄哪家好吃

1. 窯村豬蹄坊 地址: 紡渭路新農村(近西安市八十中) 推薦理由:他家的豬蹄州困品類有好幾種;他家的鹵豬蹄兒,五香的, 涼
2. 壹佳烤豬蹄 地址冊搜念漏擾:胡家廟十字西北角長纓西路 1

G. 三原宴友思熏雞在哪買

宴友思豬蹄熏雞店。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在咸陽市三原縣X317信合錦綉家園東的宴友思豬蹄帶旅滲熏雞店裡有三原宴友思蠢脊熏雞的售賣。三原一般指三原縣,三原縣,隸屬鎮跡於陝西省咸陽市,位於咸陽市北部。

H.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食物的種類有很多種,很多時候大家也都願意嘗試自己製作美食,其實生活中很多食物的製作都是很簡單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步驟進行,以下分享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1

1、葫蘆雞

要問陝西有什麼菜出名,葫蘆雞一定是榜上有名的,葫蘆雞不僅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也是西安飯庄四大名菜之一,這道菜是以凈嫩母雞為原料,經過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而成的,成菜不僅造型美觀,而且味道也十分香酥可口。

2、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一道歷史十分悠久的傳統名菜,約起源於唐朝,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了,這道菜是以黃河鯉魚為主料,搭配各種輔料煨制而成的,因煨出湯色澤和牛奶十分相似而得名,味道也十分鮮美。

3、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以豬腰子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道陝西特色菜,這道菜不僅刀工細致,而且烹飪方法也十分講究,製成後的溫拌腰絲口感脆嫩,十分鮮香爽口,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4、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也是陝西人最愛吃的菜之一,這道菜是以雞釀子、干發菜、雞蛋等主要食材為原料製作而成的,成菜造型別致,味道軟綿爽口,而且還有著「發財致富」的寓意,深受人們喜愛。

5、海參烀蹄子

海參烀蹄子是以水發海參和豬蹄為主要原料製作的一道陝西經典名菜,這道菜不僅選料講究,而且做法也十分精細,是冬季的時令佳餚,成菜色澤紅亮,味道咸鮮適口,風味十分獨特。

6、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是源自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一道名菜,其歷史十分悠久,據說起源於漢劉邦時期,這道菜選料講究,食材豐富,成菜色香味俱佳,是當地人除夕團圓飯上的必備的壓軸大菜。

7、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以豬肘子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一道陝西地方傳統名菜,這道的菜的做法比較復雜,需要經過多道細致的工序才能做好,做好後的帶把肘子不僅色澤紅亮,而且肉質酥爛,肥而不膩。

8、燒三鮮

燒三鮮是陝西人愛吃的家常菜之一,這道菜的選料十分廣泛,既可以使用魷魚、海參、魚肚等做成海鮮式三鮮,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做成家常燒三鮮,雖然沒有很大的特色,但在當地卻是男女老少都愛吃的。

9、煨魷魚絲

煨魷魚絲是陝西菜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這道菜是以魷魚干、豬後臀尖、雞腿和火腿等食材為原料經小火煨制而成的,味道咸鮮可口,滋味醇厚,而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10、陝西燴菜

陝西燴菜也是陝西人非常喜歡的一道菜,是以木耳、胡蘿卜、肉丸、白菜等主要原料製作的,這道菜的食材比較普通,做法也很簡單,成菜湯濃味鮮,非常美味可口。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2

陝西十大名菜

1、葫蘆雞

推薦:西安飯庄、郭杜竹間葫蘆雞、老碗

葫蘆雞是陝西西安市漢族傳統名菜,始於唐代。葫蘆雞的製作分清煮、蒸籠、油炸三道工序。製作時先放在清水中漂洗,除凈血污,煮時用麻絲將雞捆好,以保持雞的整形,待鍋內涼水燒沸,投入雞,煮半小時取出,盛-盆內,添肉湯、料酒、精鹽、醬油、蔥、姜、八角、桂皮,入籠蒸透。

油炸時,將菜籽油燒八成熱投入蒸好的整雞,用手勺撥動,至雞是金黃色時,用漏勺撈出,瀝油,隨即盛盤中,上桌時另帶小蝶花椒鹽佐食。 色澤金紅,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筷到骨脫。

2、燒三鮮

推薦:長安大排檔、大廚小館

燒三鮮是一道很有陝西特色的招牌菜,也是一道適合冬季食用的家常菜。主要原料有:肉丸、魚肚、燒肉、小青菜、花菇等,葷素搭配,入口滑嫩,老少皆宜。

3、紫陽蒸盆子

推薦:蓮花餐飲、香悅樓、鄉野富紳

紫陽蒸盆子是最早發源於陝西省紫陽縣漢王鎮的著名漢族小吃,傳說始創於漢劉邦時期,先是漢江艄工歇腳歡聚時的薈菜,後來發展為除夕團圓飯上的壓軸菜。這道菜原汁原味,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紫陽蒸盆子,用料之糜費,時間之冗長,程序之繁瑣,做工之講究,稍有差遲則口味大逮,非一般地域所能為,它當之不愧地成為最具特色的紫陽傳統大菜。

4、帶把肘子

推薦:美華食府、風雅閣、顏胖烤肉關中私房菜

帶把肘子是一道獨具陝西大荔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秦菜系。用豬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燒蒸,色呈棗紅,形如蒲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品嚼味長,別有風味。據說在陝西大荔一帶,逢年過節請客如果沒有帶把肘子這一道菜,就不能算全席。

5、海參烀蹄子

推薦:大唐博相府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選料講究,加上採用陝西獨特烀的烹制方法,就更別具一格,是冬令食補佳餚。海參綿潤,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濃醇,咸鮮適口。

6、糟肉

推薦:西安桃李春飯店、大唐博相府

糟肉是陝西傳統風味菜品,又名蒸糟肉、紅棗糟肉,用豬五花肉、大紅棗、醪糟醅等蒸制而成。其外觀玲瓏如水晶,色澤棕紅,油潤光亮,馨香誘人,吃起來肥而不膩,甜香軟糯,入口即化,營養豐富,老幼咸宜。

7、溫拌腰絲

推薦:西安飯庄

溫拌腰絲是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陝西西安著名的漢族小吃。因為用豬腰子和其他輔料、調料、以及溫拌的方法製成而得名。它是一款用低檔料烹製成高檔菜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刀工細致,烹調方法考究,製作出的菜餚腰絲脆嫩,姜香、蒜香以及花椒的香味相得益彰,味道濃醇,清爽利口。

8、金錢釀發菜

推薦:西安飯庄

金錢釀發菜是陝西省漢族名菜,源於唐代。相傳,唐代京都長安商戶王元寶嗜愛發菜,每餐必備。後來王元寶成為長安富豪,加之發菜與發財同音,舊時富商大賈舉辦酒宴,多以此道菜作為頭菜,象徵著生意興隆,財源茂盛。

釀金錢發菜形似古金錢銅幣,吃到口中軟滑爽口,奇香撲鼻,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歡迎,國內外來賓來到這里,無不點名要求品嘗;品嘗後,無不嘖嘖連聲、交口稱贊。

9、生煨魷魚絲

推薦:三原老黃家(文藝路)

生煨魷魚絲是陝西菜的代表菜之一,也是西安十大名菜之一。又叫白煨魷魚絲,原是陝西省三原縣著名的漢族風味菜,它是為紀念明代萬曆年間工部尚書溫純而創制的,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了。這道菜後來進入古都西安,成為三秦名饌代表作之一,揚名中外。本菜為西安菜系,口感鮮香。

10、奶湯鍋子魚

推薦:西安飯庄

奶湯鍋子魚是一道陝西長安歷史悠久的漢族古菜,奶湯咸鮮、味道獨特。此菜盛具為紫銅火鍋,有1300餘年歷史。自唐中宗李顯,大臣拜官,例要獻食天子,名曰:「燒尾宴。取意魚躍龍門,前程遠大。韋巨源官拜尚書令左僕射時,進獻的食單中有乳釀魚。奶湯鍋子魚即由乳釀魚發展演變而來

陝西人最愛吃的十道菜3

陝西最出名的9道名菜,你吃過幾種?

1、葫蘆雞

葫蘆雞在山西人心中地位只高不低,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經有了這道菜的身影。製作葫蘆雞有三道工序,分別是清煮、蒸籠和油炸。先將雞捆好放入開水中煮半個小時撈出,再配上各種調料入蒸籠蒸熟,最後將蒸好的'雞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即可,做好的葫蘆雞皮酥肉嫩,香爛味醇。

2、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的一道經典名菜,起源於陝西大荔,屬於蒸菜類,以色香味俱全而盛名。這道菜是由豬的前腿製成,經過長時間的燒蒸,讓豬肘子看起來豐滿別致,肘肉吃起來軟爛至極,插上一根筷子,筷子倒下便可將肘肉切開。

3、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著名的宴席風味名餚,擁有著悠久的歷史。這道菜的主要原料為黃河鯉魚,將鯉魚和各種配菜放入紫銅火鍋內,進行長時間的燉煮而成。出鍋後的奶湯鍋子魚最大的特點就是魚湯呈奶白色,吃起來味濃鮮香,非常可口。

4、陝西糟肉

陝西糟肉又稱糟肉,是陝西人請客吃飯的必備菜餚。其原料是豬五花肉、大紅棗和醪糟醅,先將五花肉下鍋煮熟撈出,切成大塊並在肉皮上劃出菱形花紋,在中間加入醪糟原胚,放上蒸籠用小火蒸半個小時即可。出鍋後的陝西糟肉外表色澤棕紅,吃起來甜香軟糯,別看肥肉多,其實吃起來一點都不膩。

5、商芝肉

商芝肉被評為「中國陝西十大經典名菜」,在陝西人和朋友聚餐的餐桌上時常出現。製作方法也極為簡單,先將商芝泡發好,切成小段鋪在切好的豬裡脊肉上,放入蒸籠蒸半個小時左右,蒸好的肉拿出翻在盤中,一份香噴噴的商芝肉就做好了。紅白相間的紅燒肉配上一口商芝菜,韌中帶脆,讓人忍不住嘬筷。

6、燒三鮮

燒三鮮是陝西的特色代表菜,一般只出現在陝西的高檔酒樓。所謂「三鮮」在這里指的是這道菜製作出來的味道極其鮮美。燒三鮮的主料為丸子、油豆腐、響皮、肉片和腐竹。製作燒三鮮最忌諱的就是干,所以一道好的燒三鮮,湯汁非常濃郁,大人小孩都愛吃。

7、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陝西著名的傳統特色菜,由唐代「羊皮花絲」演變而來。溫拌腰絲的主要原料是豬腰子,處理豬腰子對於一個廚師的刀功水平極其嚴格,必須要切成薄薄的細絲才最好。做好的腰絲配上蔥姜蒜等多種調料溫拌而成,吃起來清爽利口,溫馨暖齒。

8、海參烀蹄子

海參烀蹄子是陝西有名的風味菜餚,因為這道菜極其滋補養身,所以非常適合在秋冬食用。海參烀蹄子主料為海參和豬蹄,加入蔥姜蒜和各種調料燉煮而成。吃起來肉爛可口,蹄子富含滿滿的膠原蛋白,特別適合愛美的女士吃。

9、生煨魷魚絲

生煨魷魚絲又稱煨魷魚絲,是陝西西安的一道名菜。這道菜重在保持菜的新鮮滋味,並且做法極其耗時耗力,須先將魷魚絲泡發,熱油鍋炒豬肉,加入調料和適量雞湯燒開,砂鍋內放入豬肉和豬肘小火煨至一個小時,再投入泡發好的魷魚絲,煨制半個小時即可。做好的生煨魷魚絲色澤金黃,滋味鮮咸。

I. 求推薦西安美食,要具體的店

1. 竹芭市阿房宮旁邊的「王恆肉夾饃」,和柏樹林南口的的「秦豫肉夾饃」。
2.韓森寨康樂路上的「馬奎肉丸胡辣湯」。
3.從西大街的北廣濟街(百盛)往北200米左右的「老劉家牛羊肉泡饃館」,和繼續往北快到紅阜街的「老米家牛羊肉泡饃館」。這兩家只從上午8點營業到下午兩點以前。老米家的蘿卜條很好吃。
4.金康路的「雲老四」涼皮。
5.是韓森路上(公園南路北口西面)的「李老四臘牛肉夾饃」。
6.西羊市的「劉家粉蒸肉」。
7.水盆羊肉是北院門正街的「老金家水盆」,水盆大肉是互助路(皇後大酒店對面)的「水盆大肉」(三寶水盆大肉東面)。
8.烤肉可以到大皮院的大皮院清真寺旁面的烤肉店嘗嘗(店名忘了)。
9.烤雞翅是萬壽路黃河俱樂部南面夜市東頭的烤雞翅攤。
11.北廣濟街的老徐家柿子餅。
12.大皮院東口的「王家餃子館」和鼓樓下「花家」。
13. 葫蘆頭,小南門里第一個十字西拐50米,誠信和、天發芽都在那裡,西安葫蘆頭的靈魂所在。
14.秦鎮米皮比較好的是西郊團結南路的「春蘭紅油米線涼皮店」和東郊紅華路(輕工市場大樓對面的巷子)的「雲老四涼皮店」。
15.火鍋是雁塔路(快到大雁塔北廣場)上的「海底撈火鍋城」。
16.楊翔豆皮涮牛肚(東五路店)
地址:新城區東五路
楊翔豆皮涮牛肚(互助路店)
地址:新城區東郊互助路28號
楊翔豆皮涮牛肚(西關店)
地址:蓮湖區西關正街
楊翔豆皮涮牛肚(長安區店)
地址:長安區北街147號
楊翔豆皮涮牛肚(小寨西路店)
地址:西安市小寨西路139號
楊翔豆皮涮牛肚(科技路店)
地址:西安市雁塔區科技路76號
17.麻辣燙是交大商場的九龍麻辣燙(理工大南門對面),佰人王(光華路)。
18.biangbiang面。南院門的biangbiang面南院門店。
19.蒜蘸面――――綠螞蟻對面。
20..雁塔路(海底撈火鍋城對面)上的「永豐岐山臊子面館」。
21.秦鎮朱選民涼皮店,西木頭市路北,KFC後面100米,很明顯。味道不錯的,皮子很筋。
22.米線----紅紅米線店,大車家巷路西,做了很久了,用的是自產米線,湯里味精味稍重,但是總感覺不錯。
23.餄餎----田七餄餎,六中西第一個十字南拐100米,注意那裡有兩家打田七鎮招牌的餄餎,只有偏南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推薦臊子餄餎和羊血餄餎。
24.火鍋是三江火鍋(長樂中路,),便宜好吃,一口鍋贈好幾份菜,形式頗像秦百年火鍋但是味道更勝,強烈推薦豬蹄鍋底、三江魚鍋底,很香很辣,又嫩又爛。
25.牛肉麵----玉鑫面庄,裡面各種味道的面都還可以。最多人點的是削筋面、牛肉麵。
26.炒菜----樂樂餐廳,德福巷和湘子廟街的岔路口處,很多人推薦了,便宜量足味道好,對菜品不做單獨推薦了。
27.寇寇香辣魚,大車家巷路東一個豁口裡面。
28.劉家臘汁肉揪面片,一到飯點兒就很多很多人等吃。
29.餃子----鄧家餃子,劉家臘汁肉揪面片隔壁,是這一帶餃子里的佼佼者。
30.炒餅----胖子砂鍋,大車家巷路西,這個仁者見仁,好之者最推崇的是肉絲雞蛋炒餅。
31.冒肥腸—----春發生,春發生不是沒有好東西,是人家藏者掖著不給你吃,這冒肥腸60元份,顯然不是10塊錢的葫蘆頭能比的——確實好吃,有老店看家風范。
32.肉絲粉條炒豆芽----人和食屋,蘆盪巷30米深處,還不錯。
33.白油豆腐----人和食屋,蘆盪巷30米深處,小鋪子的低檔看家菜。
34.梆梆面----春發生對面,就這一家,沒有對比,口味還可以,曾經有人推薦裡面的豬蹄,一般。吃面點三合一就可以了。
35.三明治----御品軒,端履門里200米,甜食不是我的強項,偶然一天早上路過此家店,轉來轉去就看上了這一款,果然做得很感性、很好吃,當早餐吃感覺自己特象白領。
36.牛羊肉泡饃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
37. 孜然炒肉夾饃――――(灑金橋十子東南角)
38.蒸碗――――(建西街東口向西100米路南)
39.煎餅――――頂頂香煎餅屋(龍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萬家燈火(西一路西段)
40.醬大骨頭――-骨頭庄(吉祥村十子向東100米路北)
41. 麻辣粉――――牽人(粉巷)
42.火鍋――――竹園 (和平路)、(勞動南路高新十字)、老成都(高新路)、海底撈(建設路)
43.牛肉麵――――馬虎面(西七路)
44.愣娃雞湯刀削麵(光華路)
45.羊肉面――――建設西路西頭路南「陝北老二面庄」
46.高新的老王羊肉面
47.長樂路的牛肉拉麵
48.高新路北段「一諾面庄」的秦香面
49.麻辣魚――――建國路中段路西「安平麻辣魚」
50.砂鍋――――穆薩 (大皮院 )
51.大盤雞——邊家村「郭老大」
52. 鹵汁涼粉--西大街橋梓口
川菜——南二環「川渝人家」,東木頭市「川渝人家」,西稍門「七十二行」 科技路「國力仁和」
53.湘菜——毛公湘菜館(錦園小區)
54.建設路東口三二三醫院東鄰的塘壩魚
55.東門里南的渭南時晨包子
56.勞動南路,老機場裡面有一家跳水魚,非常好吃的。但是別忘了老機場靠什麼出名——烤肉!
57.西北大學北門,西側的紅燜王(紅燜羊肉非常棒)——強烈推薦!
南郊吉祥村十字社科院對面老蒲城風味小吃,裡面的八寶辣子和老豆腐很好。
58.湘子廟街有一個「大清花」餃子館,餃子不錯,菜也不錯,滿族人開的,裝修很有特點,老闆很會做生意,去吃過幾次,真的很不錯。
59.海鮮——公園南路一條街(咸寧中路與公園南路十字往南)
60.韓國燒烤(西一路東口)老闆是韓國人,泡菜很地道。
61.大皮院西口的"盛家麻將涼皮"
62.小寨東路育才中學隔壁的旺家羊肉面和洋芋叉叉也不錯
63.邊東街口有一家三鮮煮饃也很好。
64.經二路北口的褲帶面
65.太白商廈南50米的沙灣大盤雞,別看店小,味道可比郭老大好了去了,另外其芳香排骨也做得很好。
66.三合食府,不是太白路批發市場旁邊的那個大的,是高老莊北邊的小店,號稱河蝦一絕,算是名副其實,適合於三兩人小酌;
67.大皮院的定家小酥肉
68.西郊原大世界游樂場,現在是西安翻譯學院大門西測有一菊園酒家裡面一道菜,也僅僅這一道菜特好吃-----辣子魚。很獨特的做法。
69.麻家十子的東南亞甑糕,家世界也有的賣。
70.興慶路東隆的樓下〔今日平價酒樓〕的炒菜不錯,
71.大唐通易坊:從西口開始,第一家是女孩子喜歡的「紅薯坊」。緊挨著紅薯坊的是「逸情冰淇凌」店。第三家是大唐通易坊久負盛名的「印度菜菜」。第四家是韓國土房燒烤。第五家是「絲路餐廳」,主營清真風味。第六家是「得膦烤鴨」店,據說是用的全聚德烤鴨。第七家是四川麻辣情調火鍋。第八家是「魏家烤肉」。第九家的餐館名字很特色,叫「布衣侯」,是針對老百姓的餐館。最後一家是非常有名的「青都里」日本碳燒。
72.粉巷口的「奧斯仃」自助餐。
73.太白路太白商廈南側的「青瓦台」韓國料理。吃後可以感到,「扶著牆進,扶著牆出」。
74.翠華路上(翠華路和小寨東路十字北50米)的桂林米線;
75.烤羊排----南稍門永寧村裡有一家〔烤羊肉〕,現割現秤現穿現賣現烤現吃;另外在朱雀路原中體對面巷子口的小肥羊烤肉也很好吃,烤的肉很嫩,就是環境不 太好。
76.西羊市中段的平娃烤肉
77.味千拉麵(萬達廣場店) 地址: 雁塔路8號萬達廣場1樓
味千拉麵(未央大道店) 地址: 未央大道126號賽高國際2期2樓
味千拉麵(西大街店) 地址: 西大街86號美倫酒店2樓
味千拉麵(碑林店) 地址: 東關正街東方星苑單位2樓
味千拉麵(立豐店) 地址: 金花南路59號L層
味千拉麵(大唐不夜城店) 地址: 大唐不夜城北口
78.田莊羊肉面:
(1).陝北田莊羊肉面。胡家廟十字往西七十二中校門西側。
(2).劉二永香羊肉面。建設西路西頭,是西安最正宗的羊肉面,店很小,門頭很小,但非常好吃,就是有點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