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都說舌尖上的廣東,那廣東的特色小吃都有哪些
1、廣州:別稱羊城、花城。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食在廣州」吧,廣州的飲食文化聞名中國。是中國十大美食之都,所謂「食在廣州」。廣州每年都有美食節,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廣州特色小吃可以分為下類這些:
- 糕餅類:雞仔餅、咸煎餅、蘿卜糕、馬蹄糕
- 甜品類:薑汁撞奶糊、綠豆沙、糯米麥粥
- 粥品類:艇仔粥、及第粥、瑤柱白果粥
- 粉面類:雲吞面、沙河粉、豬腸粉
- 雜食類:炒田螺、蝦餃、龍須糖、布拉腸、廣州粉果、叉燒包、酥皮蓮蓉包
椒鹽筍蟲
㈡ 惠州有什麼好吃的點心
蘿卜糕
蘿卜糕是中式的傳統糕點,採用再來米粉,在米漿中加入腌制好的蘿卜絲等材料,上蒸籠蒸制而成的糕點小吃。
芋頭糕
芋頭糕是廣東潮汕地區、廣州、陽江、佛山等地的特色糕點,香港和澳門地區的茶樓也會有賣,材料有粘米粉,芋頭,蝦米,冬菇,臘腸和臘肉。
黃金糕
黃金糕原名蜂窩糕(矮油~),發源於南洋,是南洋娘惹糕的一種。此糕重要原材料就是南洋木薯,成品像蜂窩所以起名叫蜂窩糕,切片後呈魚翅絲狀,也叫作魚翅糕~
倫敦糕
倫敦糕起源於廣東順德,是嶺南典型的糕點小吃。品質和風味都很特殊,夏天的時候最受歡迎~它由秈米粉用酵母發酵,轉至澱粉和糊精混合體後再蒸製成型,透明又美味。
馬拉糕
相信你在廣東的茶樓吃茶點的時候,常常會見到馬拉糕的身影,正宗馬拉糕由麵粉、雞蛋、豬油、牛油混合發酵三日,最後放在蒸籠蒸制而成。
缽仔糕
缽仔糕是傳統廣東人自創的小吃,也是香港街頭傳統小吃。傳統缽仔糕以黃糖、粘米粉製成後,放在小缽內蒸熟,吃的時候用竹簽穿起來吃,由原材料不同,缽仔糕的顏色也有所不同~
咸煎餅
咸煎餅是廣東及山東地區的傳統小吃,特色煎餅,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美味,口味一定是沒得說,松軟不粘扣,保質期長,方便攜帶。
港式煎堆
粵語中有句話:冷手執個熱煎堆,煎堆就是指拳頭大小、油炸藕粉團,表面是芝麻的一種食品。它的做法十分考究,色澤金黃,中空外圓,口感也酥脆傾向,餡也香甜可口~
鹹水角
鹹水角是廣東、香港和澳門地區常見的漢族小吃。鹹水角內有豬肉碎、韭菜、蝦米、冬菇、沙葛。也是油炸小吃,出鍋後金黃色,口感脆而不韌,非常好吃~
薄撐
剪薄鐺,簡稱薄鐺,是煎餅的一種,有咸甜兩種口味。鹹的裡面有韭菜及蝦米,食鹽和胡椒調味;甜的裡面有花生碎、白芝麻和椰絲,用砂糖來調味。
油角
在廣東過年,油角是必不可少的小吃~也是有甜有咸,以前過年前十幾天,家家戶戶都會開始炸油角,為了求得來年日子也像油角一樣油潤,富足。
糖不甩
糖不甩又名如意果,口感酥滑香甜、醒胃兒不膩口、味香四溢,算是湯圓的孿生兄弟~ 加了薑汁之後特別祛寒正氣。
老婆餅
老婆餅是廣東潮州地區的名小吃,是廣東潮式月餅中用料最少、做工最簡單且人們最熟悉的甜品糕點。
雞仔餅
雞仔餅原名小鳳餅,是清代咸豐年廣州的有錢人家中一名叫小鳳的女工製作成的點心,是廣東的四大名餅之一~
簸箕炊
簸箕炊在茂民、電白、高州、化州、遂溪、廉江、吳川、雷州、徐聞、湛江一帶非常盛行。因其採用編制而成的簸箕為盛糕點的器具,所以被稱為簸箕炊。
腐乳餅
腐乳餅柔潤清香,甜中還帶了點特殊的香味。有獨特的南乳、蒜頭、釀酒的氣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膩,口感特別好哦~
糖環
糖環式廣東廣西一帶有名的小吃,糯米為原材料,做成環形,吃著油兒似的回憶,曾是過節必有的小吃,以前惠州在春節前都要准備大量的應節食品。
粉果
粉果形狀呈半月形,有點像蝦餃,但其實還蠻多不同的。餡有蝦肉、鮮豬肉、叉燒、筍肉、冬菇等,粉果可以隔水蒸,也可以用油煎炸。
叉燒酥
叉燒酥是廣東頗具代表性的食物,麵包裹叉燒餡料烤制而成。因為脂肪含量較高,通常要乘熱吃,是不少餐廳酒樓買的很火的點心,叉燒酥好吃了說明這家店的味道就不錯。
蛋散
蛋散是以麵粉、筋粉、雞蛋和豬油錯成落油炸,炸到淺金黃色時便撈起,蘸麥芽糖就可以吃。
味酵粄
味酵粄屬於客家菜,可以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也可以拌米粉漿油炸,經常大米浸透磨成米漿,盛小碗用旺火蒸直至周圍膨脹,就可以吃啦。
欒樨餅
欒樨餅時以一種叫做欒樨的植物葉子和糯米粉、澄粉、粘米粉、冰片糖等為主料蒸制的糕餅。一般跟佛教有關,人們在四月初八會有採摘欒樨葉的習慣~
葉貼
葉貼就是用葉子貼的餅,這個葉子就是樹菠蘿的葉子,好處很多哦,一個可以包裹糍粑隔熱,另外樹菠蘿葉子可以解毒消腫,又充分的葯效哦~
艾餅
艾餅主要盛行在廣東南方客家人聚集的地方,比如梅州、湛江,一般選在清明節及農歷七月十四日的鬼節才會做來吃。
糖蔥薄餅
糖蔥薄餅使用類似於春卷的白麵皮,卷了糖蔥和一些餡料,甜的有椰絲、芝麻及麥芽糖,鹹的有菜圃、蔥、蒜等。
豬籠餅
又名豬仔餅,中秋節的習俗小吃,因為做成了小豬的形狀被稱為豬仔餅,它也是沒有餡料的月餅,雖然沒有月餅香甜好吃,但是因為造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
杏仁餅
是從綠豆餅發展而來的,主要原料是綠豆粉,但是因為長相像杏仁,所以才叫綠豆餅的。不過現在經過改良,已變成圓形,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口味。
朥餅
朥餅屬於潮州菜,類似北方的月餅,皮用豬油、糖、麵粉混合,餡是有綠豆沙、白糖、豬油組成的。皮薄酥脆,餡子香甜,非常好吃哦~
寶斗餅
寶斗餅色澤鮮艷口感松軟,深受海內外的青睞。用料精巧、細致、講究,餅餡用綠豆泥、白糖、冬瓜丁、蔥豬油和芝麻油~
梔棕
梔棕是端午時節,潮汕人們最喜歡做的風俗美食,加工製作精細,風味獨特,還特別容易消化,可以增強食慾,一般用線來做切割器具~
豬腳圈
豬腳圈時潮汕地區的特色油炸小吃,澄海部分地區酵揭桃包,在汕尾地區叫做吾攀豆,別名油燉,豆烙。
糖沙翁
炸蛋球開始是糯米粉加上白砂糖、豬油同煮,後來改為用麵粉,而不用糯米粉,炸熟後粘上一層白糖,像是白頭老翁,所以又名糖沙翁。
反沙芋頭
反沙芋頭的烹飪及其需要功夫,手指大小的魚頭加入砂糖炒勻至芋頭塊干身香脆,廣東人在吃反沙芋頭的時候習慣喝鐵觀音,有消除滯漲感的效果噢~
笑口棗
笑口棗呈球星,實心,外面裹著芝麻,表面有一道裂口,是廣州的小吃品種,一般吃早茶的地方都有笑口棗,同事它也是廣州人春節必備的年貨之一。
芝麻卷
芝麻卷是香港的特色甜食之一,使用黑芝麻、冰糖及馬蹄粉做成粉漿,蒸好後再捲起。而且還是滿漢全席中的其中一道菜式呢。
釀粄
釀粄屬於粵菜系,閑聊可以隨意發揮,可葷可素,軟糯可口。南遷的北方人想念包子的味道,於是用米粉做成包子的模樣,變成了釀粄。
㈢ 惠州哪裡能買到缽仔糕碗,或者樟木頭也可以,我想現場買,網上買易碎
我都買400個沒碎一個,怕什麼,淘寶下的單,不就吵廳是幾毛錢一個的碗,用得著特意跑現場買嗎?油費都比網上郵費高了,就算給你碎幾個又有什陵銀么關尺碰宴系
㈣ 關於廣東的小吃---缽仔糕
缽仔糕不能大規模的進行工業化生產,然後進入超市銷售的原因主要是:缽仔糕本身的價值太低了。這和缽仔糕最早產生於社會底層有關,它是勞動人民創造的,也主要是勞動人民在消費,除了傳統小吃這個因素之外,它沒有更多的文化或者功能附加價值,所以它一直就是以低價在出售,零售價僅僅只是0.5元/個,以這樣的價值,若再加上征地建工廠、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配送商場超市,等等這些環節的成本,由於缽仔糕不象包子饅頭那樣的主食有普遍的消費需求,如果規模化的話,那成本就會只高不低,估計每個缽仔糕必須要賣到2元錢左右才能贏利,以這樣的成本和很高的市場風險,沒有投資者和經營者願意用工業化的方式來生產也就不足為奇了。
㈤ 廣東有哪些特色小吃,吃了才算不枉此生
對於吃貨來說,愛上一座城市,可能是因為一種特別的味道。
「食在廣東」早已是家喻戶曉了,廣東美食源遠流長,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佳餚,而且品種繁多,讓人迎接不暇、垂涎三尺。
下面小編要帶大家瀏覽一下廣東各地區的特色小吃,如果你在廣東,沒有吃過這些小吃,那你白來了。
沙灣姜撞奶
這是一款百年經典的粵式甜品,是用熱鮮奶沖入新鮮薑汁凝結而成。姜撞奶口感綿軟糯香,吹彈可破的肌膚猶同少女牛奶般潔白透明,勺子輕觸便劃開痕跡,有時看著一碗完好的姜撞奶,竟是不忍拿勺挖開的。直到第一口下肚,甜甜的、濃郁的奶香和姜的香氣結合在一起,滋味很美妙。
狀元及第粥
及第粥起源於明朝,據傳與嶺南才子倫文敘有關。以新鮮的豬雜(豬腰、豬肝、豬粉腸、豬瘦肉、豬心、豬肚等)主,以姜蔥調料為輔,十分鮮味可口。
雞仔餅
廣州雞仔餅原名「小鳳餅」,是用豬肉、糖、白芝麻、瓜子仁、欖仁等拌香料作餡,面、糖、油糅勻作皮烘成。金黃油亮、酥脆甘香、咸甜適口。可以當作零食或是下午茶,配上一杯熱氣騰騰的奶茶,更是美味可口。
紅豆茯苓缽仔糕
將茯苓磨成粉配製,再精選上好紅豆,慢火熬制,紅豆又香又糯,用小陶瓷的碗裝著,看著都賞心悅目。一個缽仔糕裡面放了超多的紅豆,每一口都能吃到紅豆的感覺超滿足。現在廣東買缽仔糕的很少了,就在深圳北站西廣場左側不到一百米處的一家糧好包點有賣。
算盤子
算盤子是非常出名的一道梅州客家特產,一般是由煮熟的薯粉和芋粉搓和而成。客家算盤子為什麼叫算盤子?因為客家算盤子的形狀跟真實的算盤子十分類似,大小相仿、中間凹下兩邊凸起,人們喜歡用竹簽將幾顆串起來食用,更加形象。
阿嬤叫
阿嬤叫為惠州傳統的油炸類風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區小巷口,常見簡單的爐灶支族余起油鍋,以白蘿卜絲、蝦米、肉粒,和以調好味料的麵粉漿,則穗鋒用小網簍舀放進沸油鍋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狀,外酥內軟,有蘿卜的清香而不油膩,噴香可口。
陸豐咸茶
陸豐咸茶主要有「飯茶」、「苦刺心茶」等兩種飲食形式。其中「飯茶「流行於甲子鎮以及湖東一帶沿海地區。其製法是:將茶葉、芝麻、薄荷等陸續擂好沖上開水後,在碗上泡上燜熟的干飯,有的還加上煮熟的白米豆、綠豆等豆類及配料,放入爆米花,即成「飯茶」
三鄉茶果
三鄉茶果是廣東三鄉當地鄉村家家都能製作的傳統食品,也是人們逢年過節饋贈親朋的必備禮物,一般有白水餃、芋頭糕、蘿卜糕、角仔、葉仔、豆撈、月婆雞瀨粉,鹼水糕、菜餃等等。
茂名簸孫晌箕炊
簸箕炊在粵西一帶都非常盛行,是粵西傳統美食「?」的一種。簸箕炊的原料很簡單,簡單到只有大米和水。將米漿一層一層的精心堆疊,才讓簸箕炊的口感Q軟且充滿彈性。在簸箕炊出鍋之後,需要趁熱用傳統的小彎刀切割成一個一個小方塊,迅速撒上芝麻、香油和秘制醬汁,這時咬上一口,口感豐富,滿嘴留香。
大良雙皮奶
要說順德的傳統美食,「雙皮奶」是小吃中的代表。雙皮奶,顧名思義,乃含雙皮之奶也。大良雙皮奶,清甜嫩滑,奶香濃郁,它名馳粵港澳台,譽滿大江南北,海外遊子大多慕名而來,以一嘗其美味為快。
㈥ 廣東人的童年回憶—缽仔糕!口感軟滑,老人小孩都適合吃的糕點
傳統經典 #缽仔糕# 的現在已經巧李租比較 少見 了! 更為常見的是 口感更佳爽軟的水晶缽仔糕 ,口味變化也更佳多一些。
給擾悔自己15分鍾的時間就能 回憶 #童年# 甜溜溜的味道 ,真的忍不住想要偷偷笑!
缽仔糕預拌粉 500g
水 500g
砂糖 250g
水 250g
提子乾/蔓越莓干適量
預拌粉一般超市都能買到
1.將缽仔糕預拌粉和水按1:1的比例混合攪勻
2.糖和水按照1:1的比例融化煮開
3.煮好的糖水加到預拌粉水中混合攪拌均勻
4.混合液孝兆加上果乾倒入模具中
5.大火蒸煮12分鍾就大功告成啦
傳統美食其實也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做❌
晚飯後就可以做起來啦
冷藏到第二天更好吃噢~~~
㈦ 廣東惠州實乃「小吃之城」,當地的哪些美食能讓外來遊客大飽口福
惠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它曾是歷史上著名的嶺南郡。惠州是廣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融合最成功的地方,因此三大民族的飲食文化在這個小鎮上得到了融合。受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影響,惠州具有包容性,具有當地獨特的魅力。在惠州,你可以品嘗到各種各樣的粵菜,這座旅遊城市一定會讓你吃飽。
康魚。這是徽州人最喜歡的名菜之一,這種魚生長在山區和溪流中,沒有固定的品種,因為沒有污染,肉質比普通魚更細膩,沒有普通的魚腥味,因此受到當地人的青睞。這種特殊的魚即使不加調料,味道也特別鮮美。橫瀝湯粉是徽菜的代表性名片,最初起源於橫瀝鎮,現在遍布全市,深受當地人的喜愛。Hyeongli湯由豬骨、蝦粉和魚丸製成。它的味道很鮮香,不可能用任何調味品來做。口感層次豐富,非常迷人。恆力湯粉可根據個人喜好搭配豬皮、豬腳、牛腩、肉丸和鹵豬腸食用。
㈧ 哪裡有學做缽仔糕
惠州萬佳百貨??
㈨ 廣東小吃缽仔糕都有那些口味
水晶缽仔糕包括紅豆、綠豆、哈密瓜、菠蘿、巧克力、香蕉、水蜜桃、草莓、葡萄乾、玉米、椰絲、蘋果干、草莓、香芋、山楂、水蜜桃、獼猴桃等二十幾種大眾口味的特色缽仔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