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常州小籠包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常州小籠包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17 13:15:13

Ⅰ 去常州一定要去吃的美食

1、大麻糕:剛出爐的常州大麻糕色澤黃潤而不焦,濃郁撲鼻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輕咬一口,香脆松軟、皮薄酥重、甜咸醇厚,讓人忍不住點贊。如果此時能配一碗雙桂坊的豆腐湯,那必然是極好的。
2、豆渣餅:出了常州,或許就沒人知道什麼是豆渣餅。它是用白雀豇豆製作的一種食品,製作工藝僅流傳於常州地區。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也對常州的油炸豆渣餅念念不忘。
3、加蟹小籠包:常州人非常喜歡加蟹小籠包,只有現做、現蒸、現賣,才能保持蟹香撲鼻、肥而不膩的良好口感,因此以前吃小籠包必須要排隊等候,其景象不亞於吃北京的全聚德烤鴨。
4、銀絲面:常州銀絲面,細如絲、白如玉,光看著就很秀氣。再加入草雞熬制的原湯,真謂吃口滑糯,咬勁綿連,柔軟滑爽。湯料中如若加入蛋皮絲、香菜等更是味香撲鼻。
5、三鮮餛飩:常州的三鮮餛飩個頭不大,基本上兩三口一個。餡用豬肉、青魚肉、蝦仁做成,想像一下嚼起來的彈性就已經讓人垂涎欲滴了。餛飩皮製作時還要加入蛋清,所以餛飩入口滑爽鮮嫩。

Ⅱ 去常州,哪裡的小吃最好吃

常州隸屬於江蘇省,位於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 歷史 的 歷史 文化古城,常州也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南朝齊梁故里。其境內風景名勝、 歷史 古跡比較多,像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天目湖、南山、太湖灣、滆湖等。常州不但風景優美,常州 美食 如雲。

蝦餅:又叫銅鼓餅,是常州的傳統名吃,至今已有200多年的 歷史 。主要材料有生蝦肉、麵粉等。將生蝦和麵粉和成麵糊,然後放入油鍋里炸熟撈出瀝干油即可食用。其特點:色澤金黃,外脆里軟,香鮮可口。

大麻糕:獨具常州風味傳統 美食 之一。始於清咸豐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 歷史 。是用豬板油、麵粉和脫殼芝麻、白糖、精鹽等原料通過傳統的桶爐烘製而成,具有甜、咸、椒鹽三種口味,呈圓或橢圓形狀,其色澤金黃,香脆松軟,層次分明。這個餅最好是熱著吃,冷了以後會影響口感。

加蟹小籠包:又稱加蟹饅頭。始於清朝道光年間,是由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的萬華茶樓首創。其實就是一種灌湯包。餡料是以豬肉為主,再加蟹肉、蟹黃調制而成。皮用的是半發粉,就是做出的小籠包富有韌性又具有通透感。其特點是:皮薄透明、鹵汁豐富、蟹香撲鼻。

酒釀小圓子:是常州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當地過春節或元宵節都有吃圓子的風俗。在100多年前,一個位叫裴玉高師傅在傳統圓子中加了點酒釀,其特點:酒香四溢,風味獨特。

蟹殼黃:蟹殼黃是常州的傳統小吃之一,俗稱小麻糕,蟹殼黃的餡有咸、甜兩種。鹹味的一般是放蔥油、鮮肉、蟹粉、蝦仁等,甜味的一般是放白糖、玫瑰、豆沙、棗泥等品種。

常州銀絲面:銀絲面是常州著名的小吃之一,距今已有百年 歷史 ,始創於味香齋面館。其特點是:色白似銀、纖細如絲,故而得名。

常州芝麻糖:常州芝麻糖是當地的傳統名吃。也是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始於唐朝,盛於宋朝。芝麻糖是白芝麻、白糖、麥芽糖、麵粉、桂花、橘皮等原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味香甜酥不粘齒,口味鬆脆。

三鮮餛飩:三鮮餛飩是常州名吃之一,始於清末距今已有百年 歷史 。常州的三鮮餡的大餛飩與我們北方不同。這里的餛飩比較大,是用豬肉、魚肉、蝦仁、蔥姜等做成的,其特點是:餛飩皮薄滑爽,鮮嫩可味,湯清味美。

天目湖砂鍋魚頭是常州的的傳統名菜。天目湖位於常州溧陽市。天目湖的砂鍋煨魚頭又叫沙河煨魚頭,是用鱅魚頭做成的,其特點是:湯鮮汁濃,營養豐富。

常州蘿卜干:也是常州名吃之一,當地人常用它做下酒菜。其作法是:當地產的實心紅蘿卜為原料,洗凈切條,然後晾曬,再加入適量的鹽、糖及多種輔料,精心腌制而成。其特點是:色澤黃里有紅,咸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

無論是藏在街角的小店,還是富麗堂皇的酒家。都會讓你一飽口福!

Ⅲ 常州哪裡的小籠包最好吃

江南這邊的都喜歡吃無錫小籠包,皮薄,汁多,餡好吃,我知道橫林街上有一家,就是有點遠

Ⅳ 常州有哪些好吃

常州大麻糕

始於清道光年間,是當時長樂茶社王長生師傅所制,後經歷代師傅改進和提高,便成了流傳於世、膾炙人口的常州小吃名點。與蟹殼黃是一對送禮的「好基友」。其色金黃,香脆松軟,常州人走親訪友,常以此糕點作為饋贈佳品。色呈金黃,香脆松軟甜鮮,皮薄酥重,層次分明,為常州地區風味名點。

馬蹄酥

這個厲害了,不僅 歷史 悠久,還有皇室血統。清咸豐十年太平軍攻佔常州後,便出現一種形如馬蹄的油酥餅,意在歌頌太平軍的功績。馬蹄酥選用精白麵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製作,延用傳統烘爐烘製。色呈金黃,香甜酥鬆。

銀絲面

銀絲面是百年老店常州味香齋面館於1912年所創的特色小吃, 歷史 悠久,做工精細,配料齊全,具有面細如絲,銀絲面不僅口感極佳,也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色白似銀,柔軟滑爽。每吃一口,都感覺它富有韌性,下鍋不糊,嚼勁很大。

青果蝦餅

蝦餅有近200多年 歷史 。清代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有載:"蝦餅,生蝦肉、蔥、鹽、花椒、甜酒腳少許,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黃,外脆里軟,香鮮可口。喜歡「嘎嘣脆」的朋友們不妨試一試。

常州蟹殼黃

俗稱小麻糕的蟹殼黃是常州地方風味小吃,常與大麻糕相配作禮品用。常用薺菜、蔥油、白糖、明油豆沙這4種來做餡心。它色呈金黃,形似蟹殼,油多不膩,香脆酥鬆,一口令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

來自網路

常州本地特產吃過後,我感覺真正好吃的有幾個。

常州銀絲面,紅湯面吃久了你就會覺得紅湯很好吃,百吃不厭。

大餛飩,面館里的大餛飩餡瓷實,有點像水餃的餛飩

大娘水餃,一個常州品牌,餃子皮細膩,餡香。

其他的蘿卜干,大麻糕啥的感覺一般。

去南大街的雙桂坊,還有馬馥興,新世紀的三鮮 美食 城。這幾個地方能找到很多常州的特色 美食 。

常州的特色 美食 我推薦幾個:

一、三鮮餛飩

二、蝦餅

三、大麻糕

四、銀絲面

五、馬蹄酥

六、蘿卜干

七、芝麻糖

八、酒釀元宵

九、蟹殼黃

十、加蟹小籠包

常州以甜口為主,所以燒的菜都是偏甜口,比如紅燒肉,蔥油拌面,紅湯面,素雞。都是帶甜味的。

Ⅳ 哪裡小籠包最好吃

揚州富春,淮陰文樓,鎮江宴春都是老牌小籠湯包 不過據江蘇上海一帶的老人說,江浙滬一帶最好的湯包是出在江蘇靖江,這是一個縣級市,目前隸屬泰州市。但靖江的湯包不是小籠的,或者小籠是小籠,只能裝一隻的。 詳細小籠包子的做法請參看: http://www.24617.cn/a/zuotanhuifayangao/2011/0911/425.html 介紹如下:靖江湯包的做法,取淮陰,揚州,鎮江這沿古運河上下三個主要城市的湯包做法的精華,能夠做到皮薄,可以不在燈光下就可以看透湯包,湯是湯,餡是餡,還有明顯的上部的空氣形成,湯多,包大,這種湯包的做法要求很嚴格,一般成品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吃湯包有一種說法,輕輕提,慢慢移,開小窗,再喝湯.肉緊,在湯包做好,蒸制六分鍾成熟以後,喝完湯,可以看到裡面的肉餡是一團而不是一堆散渣,而肉餡在這樣一個湯包裡面只是佔到三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說湯佔到接近七成,蟹黃湯包的售價是在每籠六隻,旺季達到一百二到一百八一籠,也就只有六隻啊,還有這種湯包皮的筋度甚至達到了,蒸好之後可以下油鍋的地部,煎了吃,

Ⅵ 中國哪個地方的「小籠包」相對來說比較好吃呢

中國哪個地方的「小籠包」相對來說比較好吃呢?

常州灌湯包

聽說乾隆皇上第一次下江南,品嘗了灌湯包,以後灌湯包知名度更旺,一直廣為流傳。在本地,無錫湯包被稱作小籠饅頭。追朔其根源,無錫湯包是以宋朝湯包演化而成的,它最大的特點是咸中有甜、薄皮汁多。

正宗無錫湯包,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湯包,無錫湯包口感口味淡,這和本地人嗜甜的重囗味相關。此外,無錫湯包不僅重料汁,並且重包餡。上等的小鮮肉做餡,還需要作出鮮嫩的料汁,這也是無錫湯包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