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夏特色美食小吃有哪些 關於寧夏特色美食小吃
1、羊肉臊子面。在寧夏十大金牌小吃中不得不說羊肉臊子面看著就是讓人很有食慾的那種,它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現在能品嘗到的是羊肉臊子面口感非常勁道,加上各種配菜可以說是能吃到爽。
2、莜麵土豆魚。相當多的食材,做出來的成品色澤非常亮麗,入口的層次感很是豐富。
3、燴小吃。燴小吃是到寧夏必嘗的小吃之一,它是當地非常傳統的小吃,製作食材非常豐富,但製作的過程一點都不復雜,最主要的是那清瑩的湯底讓人忍不住的就能多喝上幾碗。
4、莜麵蒸餃。莜麵蒸餃是當地很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之一,外皮用莜麵手工製作而成,入口的感覺很是不一樣,然後在其中加入葷素不一樣的餡料,雖然風味各異,但莜麵醇香完全不會變。
5、炒糊餑。炒糊餑其實在整個西北地區都是比較有人氣的一道小吃,不過在寧夏會更有名氣一點,香、辣等口感融為一體,給人的感覺非常豐富,是當地不可多得的小吃。
6、羊排小揪面。在寧夏十大金牌小吃中羊排小揪面是當地特色小吃的代表,以羊肉、土豆、韭菜、西紅柿等作為食材,而且羊肉選擇的也是品質最好的,加上陀的面,口感是相當不錯的。
7、蒿子面。據了解蒿子面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清爽可口的湯,入口回味感非常的悠長,它在製作工藝上是比較獨特的,用料上也很考究,而且還有著健胃清熱作用喲!
8、清蒸羊羔肉。清蒸羊羔肉可以說是到了當地必嘗的,經過處理的羊肉沒有一點膻味,選擇上也是最好的胸叉、上脊骨等部位,然後在加入一些配料等等,品嘗後很是讓人回味。
9、燴羊雜碎。燴羊雜碎這道小吃可能有不少朋友都是很難接受的,雖然聽著裡面的食材確實是有點可怕,但吃起來的話口感非常豐富,而且沒有一點讓人難以接受的味道!
Ⅱ 寧夏的石嘴山都有哪些美食
老木瓜搓面:「搓面」顧名思義就是面活好後被搓成筷子般粗細,長長的面條盤卧在大碗中,口感很好,筋道實足。用寧夏「灘羊」中的羯羊烹制的美味濃湯,瘦肉多,肉質嫩,易消化,無膻味,蛋白質豐富。搭配著即解油膩又營養價值十分豐富的四四方方的蘿卜丁、香茹丁、豆腐丁,未及入口,其色香味足以讓人食慾大開。如果再配上香辣的,皮厚但不膩,肉質非常嫩、筋非常有嚼頭的羊蹄子,,那味道,美氣的很!
大武口涼皮:大武口區位於寧夏北部,是因煤而立、因工而興的老工業罩滾城市,成立於1973年6月,是寧夏工業重鎮石嘴山市黨政機關所在地
大武口明代稱「打磑口」,意為「打鑿石磨的山口」。其地理位置重要,古人曾有「求久按之計,須選修打磑口」之說。1943年,民國寧夏省建設廳長李翰園至此,看到「打磑口學堂」,認為名稱不雅,遂改名為大武口,意為武士們在這里打過仗!
打過仗的地方多會外來人口匯集、文化多元,同時愛拼才會贏的生存法則,造就了大武口涼皮的橫世出空;雖然離省城銀川不足百里,但大武口涼皮與銀川涼皮顯然形不相近,味很相遠;特別是大武口的卷涼皮,在西北也是絕無僅有!
羊肉炒麵片:把優質麵粉揉成面團放在案上餳好。羊肉切成片,油鍋燒熱,放入肉片、蔥丁、姜、蒜煸炒,加入醬油、鹽、花椒水,上火煮。把餳好的面團壓薄,待水開後將面團揪成小片投入,熟後撈入炒肉鍋,翻炒入味,加入鮮湯、時令鮮菜和辣椒油。這道菜面韌肉鮮,口味獨特!
西夏石烤羊:祁連山石板一塊,厚約2 厘米,削平,用木炭或木柴燒熱,擦油;2. 將去骨羊肉洗凈,片成薄片,貼在烤熱的石板上,用瓦盆扣蓋上面;3. 將各種調料研成碎末,加食鹽和料酒攪拌均勻;4. 當羊肉每烤7 10 分鍾時,起盆將調料撒到肉上,至烤熟呈金黃色時,盛盤乘熱食用。 西夏亦稱大夏,其先祖為黨項羌,姓拓跋氏,唐王朝賜姓李,宋王朝賜姓趙,傳至元昊,舉兵造反,稱帝,國號夏,史稱西夏,據有十四州,都城興慶(即今寧夏縣)。自吳至,凡12主,196年,起自公元1032年,訖止1227年。西夏人原為游牧民族,喜食牛羊肉。當時,河西走廊廣闊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祁連山麓和戈壁灘上遍布石羊、黃團悶辯羊。石烤羊是用河西羊肉在當地產的青石板上烤灸而食,鮮嫩酥香,風味獨特,是西夏的傳統民族佳餚,流傳至今!
黃渠橋爆炒羊羔肉:1945年,回族群眾馬少彰在黃渠橋「忠興飯館」打工,跟隨當地名廚「劉辣呼」學習製作羊羔肉的手藝,之後馬少彰將手藝傳給了兒子馬忠民。慕名前來品嘗美味的人絡繹不絕。忠民、周家、王建國、楊家、丁家等經營年代較長的餐廳最為出名。正宗的黃渠橋爆炒羊羔肉製作技藝,也在他們的口傳心授中得到傳承和發揚。2007年,黃渠橋爆炒羊羔肉製作技藝被評為寧夏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宗的黃渠橋爆炒羊羔肉味道鮮美,堪稱一絕。其選材、用料十分講究。在羊羔選擇上,一般為15到20斤重。羊羔太小,肉嫩無味,羊羔太大,肉老不嫩。烹制過程,主要在「爆」的基礎上,兼用「燜」和「燴」的方法。大火爆炒,讓香味進入肉中,使菜餚鮮嫩可口,香味四溢,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味。
黃渠橋爆炒羊羔肉色、香、味、形俱佳,肥而不膩,色澤棕紅,肉嫩味香。 此外,腎陽不足、腰膝酸軟、腹中冷痛、虛勞不足者皆可用羊羔肉作食療品。不僅營養豐富,對塌缺肺結核、氣管炎、哮喘、貧血、產後氣血兩虛、腹部冷痛、體虛胃寒、營養不良、腰膝酸軟,陽痿早泄以及一切虛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
老毛手抓:被有關組織認定為「中華清真名小吃」的寧夏綠色清真食品—老毛手抓沿襲了幾十年的祖傳秘方,羊肉具有鮮、嫩、香三特色和油而不膩、香醇可口、常吃不厭三特點,羯羊肉、羯羊脖子、羯羊湯還是有益於身心 健康 的三大補品(能提氣補虛、補血益腎、強身健體),因此深受顧客青睞。除了有祖傳秘方外,在選羊、煮肉、切肉上還有四個講究。首先是選羊,選羊要選八、九個月以上,一歲以下的「羯羊」,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體重大約在二十八斤到三十斤之間,這樣的從質才好。羊必須是寧夏本地的。因為本地的灘羊吃的是甘草、山麻黃等,這些草都是中草葯,吃了這種草和其他的羊從肉質到羊肉的纖維都有質的區別,這樣的羊沒有膻味。
其次,是煮肉。煮要經過溫火、慢燉、大火爆煅幾個工藝過程,在不同的過程使用不同的調料,然後出鍋,這樣的肉才香。
再次,是切肉。要用回族特有的刀功切,做到肥瘦相間,不能過肥過瘦,這樣切出的肉才好看,吃起來才有味,上盤後,才能色、香、味俱全,趁熱食用,才能達到香味撲鼻的效果。
最後,是輔料,吃手抓肉有一句格言:「吃肉不吃蒜,味道減一半。」因此蘸上毛家肉館特製的佐料吃起來會更有滋味。吃完肉再喝毛家特製的八寶茶,則能達到提氣、補虛、補血、益腎、壯陽、強身的作用。
羊肉臊子面:湯香,是臊子面的主要特色,俗雲「吃飯吃湯」,意即指此。臊子湯主要用肉、辣椒油、時鮮蔬菜、豆腐及各種調料做成。一般選用好裡脊肉,肉要切得細碎均勻,熱鍋炒煉(熗),隨後依次加入辣面、蔥、姜、調料以及米醋等。熗湯講究油溫火候,注重調料。熗好的臊子紅湯,色濃而味淡,油重而不膩,加上黃花、木耳、蒜苗、豆腐、雞蛋等,紅、黃、綠、白相間,酸、辣、香、甜皆備,看上去色澤鮮艷,聞一聞香氣襲人。潔白柔韌的細絲長面配上這樣的臊子紅湯,看一眼,登時讓人食慾大增,吃起來酸辣可口,油而不膩,湯香味美。
臊子面做工考究:先用羊肉、紅辣椒、青蘿卜、西紅柿、蒜苗及各種調料做成臊子;接著和面,面和的要硬,這樣的面吃起來才筋,反復揉直到揉的光滑才算好,然後擀成薄厚均勻的麵皮(或用壓面機壓),用菜刀切細,在開水鍋內煮熟。食用時,先撈面條,再舀臊子,湯多面少,則臊子鮮香,湯味酸辣,面條細長,筋韌爽口,成為營養豐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餚。
還有很多 美食 就不一一舉例了,網路上了解都是假的,想要真正了解石嘴山 美食 的話就去去石嘴山走一遭吧,你會嘗到很多寧夏特色 美食 !
寧夏石嘴山的 美食
1、爆炒羊羔肉
爆炒羊羔肉是石嘴山當地傳統小吃,知名度較高。原料:羊羔肉、芹菜、粉條、紅辣椒、蔥、精鹽、味精、植物油。做法也很簡單:將肉剁成方形小塊,放入炒鍋,加上各式作料爆炒而成。特點是白嫩透紅,利口而不膩
2、羊排小揪面
寧夏自古民間傳統經典 美食 ,祖祖輩輩研習傳承,無人不知,無人不愛。羊排小揪面它的來源是羊肉臊子面,傳統的羊肉臊子面,湯底比較油膩,而羊排小揪面加了很多蔬菜和葯材進去,第一是比較溫補入味。
3、筒子羊肉
筒子羊肉是西北區人民愛吃的一種風味小吃。它選取鮮羊肉排骨剁成排骨塊,然後用利刀在兩根肋骨中間劃開,入水煮熟,抽出肋骨擺放盤中,然後佐以用醋、蒜泥、味精調制的料碟蘸食,別有一番風味,其特點是軟、爛、微酸、不膩、誘人香味飄逸不散。
4、老毛手抓
老毛手抓是去了石嘴山一定要去吃的 美食 ,它沿襲了幾十年的祖傳秘方,處理好的羊肉具有鮮、嫩、香的特點,油而不膩,香醇可口,常吃不厭,而且當地還有一句格言「吃肉不吃蒜,味道減一半」。
惠農區花甲米線
地址:廣場黃金書屋旁邊醉愛花甲米線
Ⅲ 銀川哪裡有好吃的_銀川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迎賓樓的火鍋、涮羊肉最為出名。清真炒菜也不錯,烤鴨卷餅、紅燒鯉魚、涼拌雞胗等菜色值得一試。當地居民常買迎賓樓的大饅頭、大烤饃等食品,經濟實惠。每到夏天,迎賓樓都出售自製的各種冷飲,有雪糕、大冰磚等,質優味好,極受市民歡迎,經常需要排隊購買和批發。 地址:位於銀川興慶區解放西大街,老百貨大樓的對面,緊鄰銀川郵電大樓。 2、沙湖賓館 叫做「賓館」,實際也是銀川的一個老字型大小餐館。其特色是沙湖大魚頭、沙湖枸杞豆漿和被評為寧夏放心食品的沙湖大饅頭等。對於遊客來說,建議到沙湖賓館吃早餐,幾乎寧夏所有的早點都有,品種豐富,價格適中,當地人早上也多在此吃飯。點早餐前先買一定金額的餐券,憑券購買各種食物,用不完的券可以退掉。 地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文化西街 58 號,乘 3 路公交車在湖濱路口下車即到。 3、仙鶴樓 是中華老字型大小的清真餐廳,西北口味濃烈。推薦菜餚有水餃、手抓羊排、羊脖子、黃河鯉魚、土豆絲等。 地址:銀川市興慶區新華街 204 號(近中山南街)。 4、砂鍋鑫飯庄 店面很小,但砂鍋種類多,味道純正,食客絡繹不絕。砂鍋口味較辣,店面人氣很旺,趕在飯點去吃經常會沒有位子。 地址:位於銀川市老城區玉皇閣北街 76 號。 5、國強手抓和老毛手抓 是銀川兩家較有名氣的羊肉餐館,以手抓羊肉、羊脖子等菜餚為主。 地址:在市區都有幾家分店。 6、甜甜燒烤 羊肉串和各種燒烤很不錯,價格適中。 地址:位於銀川湖濱路燒烤一條街 7、精品雲南菜 過橋米線、汽鍋雞、吳三桂蹄膀等雲南風味食品口味不錯,可自帶酒水。 地址:位於銀川民族北路。 8、東港火鍋廣場 是銀川目前最大的火鍋城,口味選擇多樣,交通便利,自助也不錯,中午 48,晚上 58,缺點是人太多,需要早點預定。 地址:位於市中心繁華的東方紅廣場七層。 9、金羊軒 這里寧夏特色食品豐富,很多市面上的小吃在這里都可以品嘗到。 地址:北京東路世紀小區正門口,高院和銀川地稅之間。 10、鹽池一品香食府 寧夏特色很濃,味道也不錯。 地址:建議到民生花園門口那家店,環境尚可。
Ⅳ 2019寧夏行
#遇見美好目的地# 寧夏——寧靜的夏天,一年前就已走入我心裡。鎮穗
因為在寧夏石嘴山工作的堂弟,過春節時來家裡拜年,說了一句「等孩子放了暑假去我那裡玩兒吧,那裡的夏天氣溫要比咱家這兒低好幾度呢。」就這一句話,讓我心裡對寧夏之行就生了根。
今年暑假,動了念頭要去那裡玩,從七月下旬就開始搶票、買票,一直到八月初才成行。
其間看攻略,查路線,在馬蜂窩預定了一日游,看了一集紀錄片《神秘的西夏》,快到出行日這幾天又接著看《神秘的西夏》第二集,沒想到這下子上了癮,一直看到第七集,還緩存下來,晚上在火車上還看呢!書上說只悶派要你開始為 旅遊 做准備,你就已經在旅途中了,看來我們的 旅遊 早就開始啦!
8月5號 早上9:50,火車抵達銀川車站。銀川車站剛落成三年,外形似盛開的蓮花,大氣優美,都說銀川是個干凈的城市,果不其然,整個城市給人感覺整潔、大氣,因人口少,到處都顯得空盪盪。
我們預定的「天虹公寓」酒店離火車站僅200餘米,走著就到,這里一幢幢高樓基本上都是酒店,我們已看見了「天虹」字樣,但找入口破費了會兒周折。
到前台辦理了入住手續,我們本預定的五號,六號兩天,因想中間去中衛沙坡頭,臨時又改成五號,七號的,前台表示同意。
稍事休息,三人打車去「××手抓」,都是從網上的游記、攻略中搜的,寧夏的手抓羊肉比較有名,我們要了一份兒「壯瘦相間」的,108元,又要了倆菜,一份兒揪面,沒想到是那麼結結實實一大盆兒,哪兒吃得了?我們吃了頂多三分之一。
下午午休後三點半,三口兒打車去老城區(興慶區)逛逛,去了南關清真寺,鼓樓,最後打車去了西夏區的懷遠夜市兒,雖已六點鍾,但這里白晝長,所以等於是下午。夜市兒基本上是小吃的天下,兩邊兒排列著一家家小吃攤兒,真長啊!一眼望不到邊的感覺,以燒螞旅賀烤居多,我給兒子要了份烤麵筋,烤肉串兒,轉到裡面又排隊買了仨牛肉餅,街邊的老酸奶還是過去那個味兒。三口兒又去對過的小店兒,老公要了份拉麵,我要了份羊排臊子面,仍沒吃了。
趁老公去超市買水的功夫,我和兒子坐在路邊的石頭上觀景,夜市仍人群熙熙攘攘,隨著暮色降臨而亮起了燈光,天空中頭頂上那團烏雲逐漸的漂移,烏雲之上仍是夕陽的光芒!…
…仍然打車回去,到酒店停下,我見車站廣場上燈光闌珊可愛,便獨自逛了一會兒,廣場前矗立著一座鳳凰的雕塑,三三兩兩的遊客在悠閑散步,我們入住的酒店早已一片璀璨。
8月6號 一早不到七點半,堂弟就給我打電話,說他已到酒店下面。
同行的除了我們四人,還有來自重慶的一對母女,女兒六七歲大,媽媽是個身材嬌小、面容秀美的南方女子,司機師傅姓楊,一路上說說笑笑。
首先去的是有著「東方金字塔」之稱的西夏王陵,楊師傅先去給我們買票,我們就在西夏王陵博物館前拍照。由於事前我看了幾期紀錄片,也算做了功課,所以觀看西夏 歷史 並不陌生,片中的人物及 歷史 事件以圖片,文字及雕塑的形式展現,讓我觸目驚心的是元昊被他兒子割掉鼻子的那副場景,雕塑如真人大小,一代梟雄竟然死於非命,可惜可嘆!之後乘坐觀光車去戶外游覽王陵,我沒想到西夏王陵這么大,難怪要坐車呢。車繞著王陵方圓幾里地轉了一圈兒,然後徒步去看最大的陵墓,也就是三號元昊的陵墓,其實就是一座高聳的大土堆。拍了幾張照片,偌大的空地,天空中不時飛過飛機,聽說是戰斗機,一架接一架……
之後去賀蘭山岩畫,與西夏王陵有一段距離,照例是進門後先游覽岩畫博物館,由於沒有仔細研究過,所以興趣不大,匆匆的走馬觀花掠過去。出了博物館,,去到山中欣賞真實的岩畫,凡刻有岩畫的石頭上均貼有醒目的紅點以示遊人,岩畫看得不仔細,周圍風景卻很美,人工修建的蜿蜒的棧道,木質光滑,沿途山石嶙峋高聳,溪水琤瑽,卵石遍布……一路走一路拍照,堂弟因膝蓋痛不想轉了,在入口處等我們,我們又等那一對母女,回途太陽高照,卻下起了雨,雨點並不急,真是名符其實的「太陽雨」!此行還有一個「韓美林」藝術館,可惜沒去。
不覺已到中午。楊師傅載我們去了一家名為「六和軒」的飯店,他自費給我們買了一隻大西瓜,寧夏的西瓜真甜啊!這頓飯堂弟做東,一並請上那對母女,又吃手把羊肉,比昨天吃的手抓羊肉好吃,肉質更細嫩,且有點兒鹹味兒。飯後直奔鎮北堡影視城,這是今天最後一個景點,楊師傅讓我們沉住氣玩兒。在大門口兒涼亭處,六個人將剩下的半個西瓜解決掉,才開始從大門兒進去游覽。
此時,日高人乏,大名鼎鼎的影視城就在眼前,進去後,頭頂上一張張懸掛的電影劇照炫耀著此地的輝煌,整個影視城土味十足,,可能拍電影要的就是這種味道……幾個人都累成狗,除了老公精神還足,堂弟腿痛,我和兒子早已精疲力竭,實在是勉強遊逛。下午三四點鍾,寧夏的日頭最毒的時候,我累得一步也不想動了,可這兒才逛了不到三分之一,還有清城、銀川一條街沒逛呢!一路走,一路拍照。
終於逛到大門口,找到楊師傅,又因兒子退門票費周折,楊師傅看來是個講信用的人,一定要打電話弄清楚這件事。
8月7號 由於昨天逛的太累,今天本打算好好歇一天,然後再去逛沙坡頭。後來聽人說黃沙古渡性價比比較高,所以我們取消了去沙坡頭的計劃,打算去黃沙古渡。昨晚睡得比較好,早上我和老公臨時決定今天上午就去,這樣,晚上回來還可以在酒店洗洗澡,沖沖沙子。
我立馬從網上查看寧夏 旅遊 景區直通車,票價才20元,可惜我們訂的太晚,僅剩一張票了,而且我們還要找今晚上的酒店。一番忙亂之後,十點鍾我們已經換了酒店——這次是「途樂」。
坐上了包車,仍然與另一個三口之家拼車前去古渡。司機小王師傅帶著他的兒子一塊兒去,車費一人來回40元,門票一人188元。
我坐在副駕座,與小王師傅隔著的一個小座兒,是他的寶貝兒子,也就三歲吧,一開始我有點兒怕跟著小傢伙挨著,萬一他是個好鬥的「戰爭販子」呢,這一路上我不就遭罪了?不過還好,在我的熱情、耐心包圍之下,小傢伙兒漸漸就範,一路上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黃沙古渡景區,由於出來的晚,已經11點多,王師傅幫我們買票後就帶著孩子走了,我們兩家進入了景區。
大晴天兒,我們都及時做好了防曬准備,防曬衣,遮陽帽,進去不久就有出租鞋套兒的,十元一副,他們爺兒倆不想租,都穿著涼鞋哪!聽說裡面的沙子曬得燙腳,我猶豫了一會兒,又出來租了副鞋套。
終於進入黃沙古渡了。滿眼遼闊、蒼茫的景象,大朵的白雲掛在天上,彷彿十分高遠。沙漠中也有些植物,其中遍布生長著一種開粉紫色小花的植物(到現在也不知叫啥)。一行人首先進入「沙漠沖浪區」,我們上了沖浪車,實際上就是一輛敞篷卡車,司機開動了,車在沙漠中時而呼嘯而下,沖向谷底,時而又緩緩爬坡,時而拐彎兒,在這忽上忽下中遊人們大聲尖叫,我也感到心臟突突的狂跳,不由自主地喊出聲來,兒子卻故作鎮定的說,「沒什麼呀,我感覺沒什麼!」
之後我們又乘龍舟到達河岸,老公在前面蹭蹭的趕,也不等我們,他急著去排隊——坐羊皮筏子,這也是我來之前最喜歡的一個項目,在岸邊等了近一個小時才坐上,遊客們都必須穿上救生衣,艄公安排好一個個遊客上筏,並叮囑不要動。羊皮筏子開始漂流,在這浩渺的河中,被太陽曬著,欣賞著天上大朵的雲彩,筏子悠悠漂著,一時間有點催眠的感覺……漂了大約20分鍾或更長一點兒,到岸了,遊客們紛紛脫下救生衣奔赴新的 娛樂 項目。
中間也有草亭子供人歇息,一路上我們不停喝水,坐了會羊皮筏子,我有點暈車的感覺,讓兒子幫我買了支老冰棍兒,吃下去好多了。
接下來又玩兒了會「八卦陣」,騎駱駝,然後就是非常渴望又刺激的滑沙了。
在爬上沙丘那一小段路時,我真的是累壞了,沙子路簡直讓人邁不動腿呀!兒子攙扶著我氣喘吁吁地上來了。看到高高的沙坡,心裡有點兒打怵,雖然負責這塊兒的小夥子都先告知遊客如何滑,老公一看直接改主意,不滑了——他想坐滑索過去。輪到我和兒子了,我先看他在左邊並滑下去,快到下面時滑板顛了幾下,他被顛得翻個身兒,立刻又爬起來了!……該我了,我坐在滑板上,被人一推也順勢下來了,嗖嗖嗖!——一直到沙坡最下面,由於分量足夠重,顛了幾下也沒怎麼著。然後我和兒子在下面等他爸爸,等了好一會兒也沒看見他,我還打個電話,無人接聽,估計是還在上面排隊呢。我眼睛一直盯著上面,兒子說好像看見爸爸了!於是我舉著手機錄滑索的視頻,因為太高看不清楚,錄了三段,前兩段都不是他,最後一段才是,也看不大清,只見滑索呼嘯而來,倏然而至。
離開這里,我們又跟隨其他的遊客乘坐越野車,也就二分鍾。又乘坐「駝的」,開始不知是啥,原來是駱駝拉車!慢悠悠的,正好我們也累了,坐上駱駝車正好歇歇。車上有一對老夫妻讓我們驚嘆,老先生75歲了,他們自駕從北京過來,一直開到青海,基本上都是老先生開車,老太太負責導航,天吶,我太佩服他們了!我總覺得我和老公年齡大了,很多東西都不敢嘗試了,這老夫婦倆給我們豎起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駝的」之後又走了一段路,又坐「驢的」,這一圈兒下來,正好到大門口,不重復,大家都覺得游覽路線設計的很好。
出來後,與小王父子倆會合,青海三口尚未出來,小王師傅都等急了,又等了一會兒,終於出來了。
路上,他兒子終於睡著了,這一天,光在外面耗了!我詢問小王哪裡的 美食 比較好,他給我們推薦了一個老木瓜飯店。
下車後,我們先去買了半隻西瓜,回到酒店,疲乏奔波了一天的我們,大快朵頤。
由於太累,也不想去找「老木瓜了」。晚飯仍在酒店後面燒烤一條街上解決的。我和兒子都要了份兒重慶小面,我要了瓶啤酒,給兒子要了瓶「大窯」,寧夏產的一種飲料,老公又去給兒子要了份兒蓋澆飯,兩個雞腿,他又去逛超市——對超市這么有感。
8號 早上感覺真累呀!連續游覽了兩天,所有的累都攢一塊兒了。下午兩點之前退房,所以上午的時間我們就可勁兒歇著,歇著……他們爺倆一人一部手機,我怪無聊,於是打開了電視《看爸爸去哪兒》,沙坡頭那集,不是第一季的沙坡頭,是後面重來的那次,有蔡國慶等。
下午退房後,三人將大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後輕裝徒步去尋找 美食 ,據此1000米以外的老木瓜飯店,過隧道,過馬路……終於找到了,兩點多了,裡面客人還不少,可見知名度高,飯菜質量好,我們要了幾個菜,包括羊蹄兒,味道真心不錯,大家吃的心滿意足,這頓才花88元。
接下來,我們乘坐BRT公交去寧夏博物館。博物館的規模很大,參觀的人也不少,由於累乏,再說我對這個也不感興趣,所以一律是走馬觀花,啥也記不住,倒是老公和兒子還愛看文字部分。
回來時,老公仍念叨他的羊雜碎,來寧夏沒吃著羊雜碎好像是他的一大遺憾,可巧在離酒店不遠,有一家小店鋪,他愣是買了一份兒,又買了四個牛肉餅,准備帶火車上吃,天!本來就大包小包兒的,這會兒憑空又騰出只手來拎著這熱氣騰騰的塑料袋兒,真真吃貨本色!
取了行李後,三人直奔車站,好在很近,取票、過安檢,進候車室等候檢票,終於六點多上車了。
寧夏之行結束,但留給我心底的回味卻是長久的,與親人的相見,去古跡,去古渡的種種,都銘刻在我心中,還有那裡的人,那裡的 美食 ……這次 旅遊 激發起我去其他地方,還有更多方式的 旅遊 的熱情。
Ⅳ 寧夏特產小零食列表
寧夏特產有哪些可以帶
發菜
我們寧夏的發菜因為是黑色像頭發所以稱為「發菜」可以食用。發菜是一種菌而不是蔬菜。量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乾旱的大地上。
銀川鯉魚
銀川鯉魚,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的特產。寧夏引黃灌溉區,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寧夏特產有哪些可以帶 寧夏旅遊必買的特產
隆德馬鈴薯
隆德馬鈴薯,產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隆德縣,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馬鈴薯俗稱土豆,是中國五大主食之一,其營養價值高、適應力強、產量大,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
紅腹錦雞
雞紅腹錦雞之所以為山鳥中的佼佼者,是因為它的色彩十分迷人。紅腹錦雞又稱"金雞"、"錦雞",體小尾長,風韻襲人。頭部呈金黃色絲狀羽冠散覆頸上。後頸圍生金棕色扇狀羽毛,形若披肩。
中衛鴿子魚
因其形似鴿子而得名,體扁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背古銅色。頭小,口小呈馬蹄形,具長須一對,頭長為口寬六倍左右。唇厚,下咽齒末端斜切,胸鰭末端不達腹鰭起點。
扁擔溝蘋果
扁擔溝鎮有蘋果樹1.75萬畝。近年來,該鎮大力推廣綠色無公害種植,成立了專業合作社3家,現有會員260餘戶,涉及果農530多戶,並注冊了「扁擔溝蘋果」地域商標,新栽植優質蘋果樹6785畝,完善了有機蘋果生產標准,建成有機蘋果基地3000畝。除了蘋果套袋外,該鎮還推廣了統防統治、生物防治、施有機肥、控制產量等技術。該鎮良繁場果農韓增虎說,他們灌溉用的是黃河水,施肥用的是有機肥,採用生物、物理等方法防治病蟲害,不用有毒農葯,盡量避免使用普通化肥,確保產出的蘋果都是有機蘋果。
鹽池西瓜
鹽池西瓜:甜瓜新品種、新技術、新口味,特有的無公害產地西瓜,甘甜沙瓤西瓜、甜瓜種植區以王樂井、花馬池鎮、高沙窩三個鄉鎮為核心區,輻射其他鄉鎮。西瓜主要品種有鎮西牌紅雙喜、早冠龍、陝抗3號等,甜瓜主要品種有蜜金香、香娃二號等。
Ⅵ 寧夏的美食有哪些
寧夏的美食有:
1、羊排小揪面
羊排小揪面湯汁鮮香,面片筋道,舀一勺送入口中,濃香、嚼勁十足,別提有多美了。湯面中的羊排不僅增加了湯的鮮美,而且吃起來肉香濃郁,是一碗面中的精華。去吃羊排小揪面,要是再來一份羊脖子,這樣吃才更過癮,是一種很隆重的吃法。有些小店用砂鍋來煮羊排小揪面,則是另外一種風味。
2、炒糊餑
炒糊餑是一道寧夏地方著名小吃,流行於寧夏銀川、吳忠等地。「糊餑」是一種用烙餅切成餅條的俗稱,又稱「糊餑子」。而所謂炒糊餑,就是將這種烙餅切成條狀,加以配料炒制而成的一道主食。可別小看這樣簡單地一道麵食,吃起來味道可是沒那麼簡單,香味濃郁的能讓你吃上癮,過幾天想起那個味還想去去吃一碗。不過,腸胃不好的人一次可不能吃得太多,因為是死面的餅子,那可是不太好消化的。每次吃完炒糊餑和裡面的肉臊子,我總有種想把盤子舔一遍的沖動。
3、羊肉泡饃
陝西羊肉泡饃很有名,但是寧夏的羊肉泡饃味道更適合咱寧夏人的口味。寧夏的泡饃比起陝西的泡饃,湯更多、更濃,饃是死面餅子韌性較足,是由店家用刀切好,直接放入羊湯中,久泡也不會散,泡在羊湯裡面,連湯帶水的吃起來是非常的過癮。羊肉泡饃也是寧夏本地人最最鍾愛的早餐之一。
4、羊肉臊子面
羊肉臊子面是寧夏本地麵食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凡是寧夏本地人沒有不喜歡羊肉臊子面的,是很多面館主打的麵食之一,最具代表的就是玉蓮面館、紅元帥面館、華彪面館、富仁面館做的的羊肉臊子面,很多家庭也會經常自己製作羊肉臊子面。
5、生汆面
氽是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中煮一下,隨即取出,以防食物養分因高溫烹調而流失。生汆面其實就是牛肉丸子燴小揪面,以固原三營地區的生汆面最為有名,湯味濃厚,丸子鮮香,後味很足。當然在寧夏全區,基本上都能吃上,尤其在首府銀川,專門的生汆面的館子還是不少的。
6、燴小吃
燴小吃是一道傳統著名小吃,寧夏各地均有製作。濃濃的羊肉湯里燴上羊肉丸、夾板子、粉條、涼粉等,尤其喜歡吃湯里的夾板,是用麵皮夾著肉餡油炸出來的一種小吃,味道美極了!再就著熱氣騰騰的花捲或者酥軟香甜的米飯,餓肚子的情況下能吃兩碗!
7、羊肉搓面
羊肉搓面就是羊肉臊子面的升級版本,將面搓成長條型,煮熟後加入羊肉塊、蘿卜丁燴成的臊子湯即成。羊肉搓面中的面條,是手工搓出來的,非常的粗,很有嚼勁。配上羊肉臊子湯,就是寧夏人吃的最多的一種麵食。
8、羊雜碎
銀川最出名的民間美食應該就是羊雜碎了吧,這是一代一代銀川人最最鍾愛的早餐之一。一大早每個有點名氣的羊雜碎店都能看到,一個個就著茴香餅,喝著羊雜湯,大口吃著羊肚羊腸、面肺子、羊心羊肝。火熱的場面讓人回味!推薦去處:銀川南門老張家、勉記羊雜碎、西門橋頭小寧、阿葉羊雜、楊四雜碎、吳忠杜優素、馬胖子羊雜碎燴肉館。
9、香酥雞
銀川地方風味小吃,特點是香酥脆嫩,蘸椒鹽食用;顏色紅潤、肉爛味美,是佐酒之美味。
10、手抓羊肉
是寧夏傳統地方風味食品,用寧夏"灘羊"中的羯羊烹制,瘦肉多,肉質嫩,易消化,無膻味,蛋白質豐富。成品色香味俱全,無油膩感。手抓羊肉進入餐館後,其烹制技術不斷改進,作料調配亦日臻齊備。
Ⅶ 銀川最好吃的東西在哪
金鳳區新城正街原商業大廈側巷,有天字型大小美譽的「丁記涼皮」,涼皮肉厚,微黃,入口有濃濃的芥末香;據說偶爾離開銀川的航班會有丁記涼皮的身影(現在不行了,液體禁止登機了)--防偽特徵:老闆是個笑呵呵的老姨媽還有個漂亮的女兒。 金鳳區新城貿易巷,陝西岐山擀麵皮。夠筋道,正宗的河北大名府香油和芝麻醬調制!!辣椒更是夠味! 景岳小學旁邊的海霞串串香,現在搬家了,從上小學就在他家吃「臟」串串 ,現在搬家了搬到原來老湖濱電影院的那個巷子口還有建材巷口也有一家,老奶奶現在已經不做了都交給了兒女,價格貴了點。 展覽館西側有一家「旺薪」,涼皮和麻辣燙,涼皮全是根皮,很有現代感,美食都是老闆用濃濃的鄉音通過麥克風喊出來的。 十六小對面的麻辣燙,很實惠,味道不錯,好像叫「旺旺」 百斯特後面 有一個涼皮店他們家有銀川獨一家炒涼皮 ,不過現在步行街時尚廣場旁邊那家涼皮店也有了炒涼皮了。 步行街時尚廣場旁邊那個巷子口還有個賣炸雞柳的味道也很贊。 少年宮對面在往公園內個方向走一點有一個天天涼皮 漢中涼皮,玉皇閣往北直對下來的街,往北走,第'二個十字路口處附近,人超多,味道挺過癮 新華百貨商場3層的涼皮(香!衛生還不傷胃) 寧大南門口的唐老鴨釀皮(力推!寧大人都知道) 萍萍麻辣燙大家都知道,不過現在搞的很貴 仁義巷再往北走就是花溪王牛肉粉 九中東面十字路口的劉四炸串,在往東一點點的小咖喱魚丸,還有小魚餅 老二中對過巷子里的劉四炸串 在湖濱西街立新巷有個光明小火鍋,香辣蝦味道很有特色,價格便宜量又足,推薦大家去試試。這家店好多年了...... 金鳳區紫園小區的紅滿堂火鍋、開發區的孔亮火鍋 西夏區電視台美食街的君思火鍋、金帝火鍋 興慶區東方紅七樓的東港火鍋、清河街的大豐收火鍋、大大火鍋、朝陽大廈對面的太陽宮、朝陽大廈對面還有個小肥羊原湯原味,味道很好喲! 陽光酒店南邊西巷子里有個憶棒香火鍋,主推裡面的羊棒骨火鍋,和雞翅魷魚蝦鍋超贊,量大實惠而且價格也不貴,老闆銀川第一個搞出羊棒骨火鍋的。而且老闆也是個很好客的小夥子。 錦綉園南門附近的阿郎休閑烤吧,素雞、板筋,肉筋之類的烤的都不錯,而且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虹橋後面益民巷有個名滋燒烤,啤酒魚和炒雞爪子尤為出名!非典期間該老闆頂風開我帶兄弟們頂風去吃,可見... 遍布三區的玉霞砂鍋居 湖濱西街,少年宮斜對面的口口香的餡餅,感覺不錯!那家的面也可以! 建設廳邊上的早市,北安早市,沙湖賓館的咖喱牛肉味的,唐來市場那邊也有家餡餅 湖濱街青青冰激凌 湖濱街瑞奇冰激凌 老二中邊上的孟記小吃,蘭州風味,好吃(有分店了在老大樓後的巷子里) 老2中旁邊的巷子開了個烤翅膀的店.小小的!在孟記小吃邊上!可以在孟記要吃的,在到他家要燒烤吃!味道還湊活! 展覽館向西 干炒瓜子(最近很貴) 展覽館邊上肉夾饃(牛肉和雞肉兩種)很香,是肉和青椒炒的; 百貨大樓(老大樓)對面迎賓樓里的冰點、酸楊湯。冬天就是涮羊肉,每次去都沒位子。(在這里沒吃過冰點) 不過現在那裡的涮羊肉味道也一般,而且人還是死多。 中醫院對面小巷子里的"南方燒雞"(只外賣) 永康南巷三中往北走有一家西安臘汁肉加饃,味道是我吃過最棒的。肉很香,一吃就知道有獨門秘方。店主全家都是西安過來的,所以保證正宗。他們家的西安油潑辣子面也是最有特色的,一到飯點兒爆滿,進都進不去。 唐徠小區位置在唐徠市場的外面的右側鐵板雞排 石油城 大維對面的肉夾饃,一絕!!!從小吃到大,一碗豆腐腦,兩個夾饃,太爽了!! 石油城 傻兒魚庄又一絕!!比老城新市區的嗆鍋魚猛多了,又便宜又好吃!! 我去過那地址是在寧大南華美食街江西炒粉店 湖賓東街有個玉麒麟酒吧,裡面烤翅膀也好吃呢! 賣豆沙包的地:海寶西區大門的左邊50米有個大包子店!裡面還有湯包! 洪三灌湯包 在中山街和新華街交叉路口的西北角就有一家店!(不錯,尤其是蒸麵皮,八寶粥必點) 西夏區區黨委對面的家屬院有一家隱蔽的小面館,晨輝面菜館,老闆是有寧夏第一削之稱的儂再來面館的第五個也是唯一一個繼續從事餐飲的徒弟。這個話匣子一打開就收不住了,儂再來的面絕對是削麵中的極品,老闆是個上海老太太,用秘制肉湯炒制的削麵,可惜老闆年事已高無人繼業,現在的晨輝也只能達到儂再來一半的味道。今年的大年初五我來到晨輝吃面的時候還以為到了火車站售票大廳,這些老面迷真的連五天都熬不住么...有時間大家也去品嘗一下! 西夏區中醫院對面巷道的紅雷老王拉麵,沒有門頭,不開票全憑拉麵師傅也就是老闆一個人記!只有早上開門,早上去的時候盡量不要開車,沒地方停啊! 西夏區賀蘭山西路海寧超市斜對面的九九香拉麵館,干拌面味道很簒! 西夏區寧大十字路口的曉堅賀蘭山野生蘑菇面,搓面的價格山珍的野味,色香味俱全,而且出面的速度超快,一般都是沒有交完錢面就已經端上桌子了! 金鳳區新城中崗樓向北紫陽小區門口,侯記面館,刀削麵做的像道菜,加肉一兩三元,肉是用油煸乾的,很有嚼頭,就是這兩年給的量越來越少了... 西夏區文化宮的陳家面館,雖然面條沒幾根能煮熟,但還是味道不錯 興慶區民運村門口的朱老大酸菜面館,沒吃過就是銀川人一大憾事! 興慶區麗園東區,紅滿堂的巷道里有個回味軒,地道的同心風味麵食,炒糊缽,炒揪面,mia 西地很! 開發區中央大道的鳳城面館,我大學時代的食堂,是他,帶給我腫腫的身材!現在每當我體重略有下降的時候,還是會去回味一下固原風味炒麵... 老2中對面的巷子里也有家西安面庄,青豆土雞面 還有富源面館的羊肉小揪面,羊脖子那巷子里還有個賣夾菜餅的,相當的好吃,只在早上賣!北頭也有家賣餡餅的,不過味道一般! 永康南巷,三中(好像就是三中,反正旁邊是一個學校)那,一家面館,西安的。油潑辣子biang biang面 北京中路地震局附近的健身牛肉拉麵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原寧夏糧校)對面的進財牛肉拉麵。 紫園小區徐老六牛肉拉麵(在金鳳區政府正對的那個街上) 麗園園小區行子裡面好像是叫百姓砂鍋面。做的相當不錯,平時人也多,還相當的實惠。 婦幼保健院的李子拉麵 中山北街有家唐徠搓面 十六小對面羊排小揪面,味道也是相當夠,可惜關門營業時間比較短,晚上有時候吃不到。 9中往西走巷子 永紅家常菜(吃過 味道不錯,第一次吃是下鄉前跟自治區某副省級領導去吃的,當時呼啦啦一大幫人,不過很好吃,家常菜不錯 分量也很足呢 而且還不貴) 永紅對面有個小川菜,有個土豆絲那種的塌塌餅,也好吃呢! 玉皇閣的炭火菜館,實惠,每次去顧不上說話,不停的有人在你身邊晃著等座位...火急火燎的吃完就走。想喝酒的朋友最好喝好了再去... 永康北巷最北端寶林軒海鮮樓,好吃不貴,獨具匠心的清真粵菜,最費解的是老闆常年在國外,生意還能如此火爆! 麗娜餐廳,銀川辣爆系列的創始者!辣爆小龍蝦,辣爆小公雞...以前號稱銀川的美女集中營 喜子辣爆,現在滿街都是,總店是東門葯店樓下那家 藍山名邸美食街的鹽池一品香,鹽池美食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 (地點同上)大食客東北風味,口味獨特 (地點同上)尙元坊精緻裝修,精緻菜餚,就餐環境溫馨高雅,如果有吊床就更好了! 金鳳區福寧南街的古味餐廳,古香古色,美味實惠! 新疆老回民,總店在紫園小區那,分店在寧大本部那,他家有一個「土雞燉小花捲」,超級喜歡,雞肉很有味,裡面的小花捲吸收了雞的肉汁,很好吃啊很好吃。他家的拔絲紅薯做的也很好(面也不錯 ) 毛家飯店的紅燒肉也不錯,就是太少了,而且又貴。 火車站對面一直走,花園賓館旁邊的那家居仁府的漢餐相當~~相當的~~贊。價格實在,量足,味道又好。居仁府在仁義巷(步行街附近)有一家,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據說大廚是在火車站這家 最愛它家的一品紅燒肉,那叫一個香!是用那種小木桶裝的,滿滿的,上面肉下面是豆角啊什麼的,底下還有雞肉,一桶才不到30塊。 圓圓沙鍋,湖濱體育館對面,運動營旁邊的一家老店,沙鍋還有特色菜都很好吃;(就是老闆脾氣不好) 寧園後門有一家銅鍋,很好吃,不管要燒肉還是條子肉的都很好吃,送的小菜也很好吃,韭菜豆乾,素菜做的跟葷菜一樣,服了; 老一中(新華街那),就是從福爐,老樹酒吧穿過來這個巷子旁邊有一家清真的大盤雞 元亨大酒店的旁邊歡樂家庭堡仔飯(推薦紅燒丸子尤其好吃,) 元亨大酒店的旁邊還有一家華西牛肉粉,還有雲南過橋米線味道也相當的不錯。 西花園華聯商場邊上小巷子里,有家叫,川妹子的雞煲 吃雞煲的地老城也有,民族北街,重慶雞公包 永寧觀橋的白氏驢肉大全,味道比五渡橋姜光頭的醬驢肉好多了(想去嘗嘗) 民族北街牡丹園門口亨茂園的剁椒魚頭,是銀川最早引進此菜系的中檔餐廳,老闆是小影都的大廚!所用的剁椒是老闆親自從重慶某廠定的,強烈推薦! 進寧北街獨一味的秘制烤魚,在寧夏經濟適用房開發公司的左面,特色烤魚,味道不錯 婦幼保健院對面有個川菜館,裡面的水煮魚 湖賓永豐巷的香蔥鯉魚烤坊(味道不錯,實習的時候老去吃) 湖賓豐收巷的銘唯居的酸菜魚 銀河家園附近的三家:木屋,藏密,那個啊瓦山寨的魚頭還一般 中山北北街,很北的,有個鄧士火鍋,全魚鍋,味道相當好,就怕吃完拉肚子 進寧街麻辣方程式(超級推薦 5點去吃比較好,有座位 而且師傅有時間和心情把魚烤的焦黃 這樣才好吃。) 元亨酒店附近有個綠色牌子的火鍋店,叫什麼微利魚庄的 展覽館後面的大豐收,水煮魚相當地道,就是環境有點嘈雜... 南熏路三林巷口斜對面的旺香源和旁邊的(三牛三羊三魚)烤魚不錯! 華商賓館對面有個東北人開的館子,圖門江燒烤,裡面哪個魚是烤完以後又繪的菜還有寬粉一大堆亂78糟的進去吃!個人比較喜歡!上回去關門了,據說是在北環市場那邊!滿春家園還是春滿家園南門那還有個分店! 斜對角還有家農夫烤魚,味道很像燒烤魚排,兩面微黃上調料烤制,色香味美!再續瓶雪花... 幸福村哪裡有個巷子,不知道叫什麼,但是打車給司機說到他們天天吃飯的哪個巷子,他們就知道,有個大蒜捻魚,味道還好,但是之前要給說少點鹽,老闆帶個眼睛,很有書生氣. 川渝人家的魚頭 君豪的哪個大魚頭堡 山水有個特色的魚 北京路有個三峽人家,在金原大廈東200米左右,裡面的魚有好多種做法,吃過好幾次也沒吃全了 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市局對面的回春巷,兩個熱愛足球和美食的東北小伙開的大牛餐廳,招牌菜鯰魚燉豆腐!(僅此一道即可..)剛剛地,不過速度有點慢,一般提前半小時電話約! 富寧南街陽光大酒店旁邊有個小店,叫鯰魚燉豆腐,他們特色菜就是鯰魚燉豆腐,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那裡老是時常開門,時常關門的,也許老闆也看心情吧! 石油城 傻兒魚庄又一絕!!比老城新市區的嗆鍋魚猛多了,又便宜又好吃!! 西夏區亞麻廠路口的炒燴肉,裡面的伙計告訴我每天最累的不是端菜,而是往店裡抬羊... 正源北街政興園門口的納三龍清真餐廳,越搬越偏,生意越來越旺,實惠,很有地方特色!招牌菜:鹹菜炒肉丁,炒燴肉。 清河北街榮源賓館樓下的黃渠橋羊羔肉,正宗黃渠橋味道,撩扎嘞! 民族北街牡丹園門口的亨茂園,道道招牌,口口生香! 湖濱體育館旁邊的甜甜燒烤(推薦羊蹄子) 老闆娘是個挺有趣的老姨,待人不錯。 三益軒的蒸羊羔肉,在東門附近.民生花園旁邊有分店. 仁義巷ONLY專賣對面的金源面館羊脖子 北門 瑩瑩火鍋旁邊 賀老大羊蹄 。(凱蒂龍向南走200米的樣子,向左看,有個門洞,進去,再走200米) 懷遠市場的哈記羊蹄 北方民族大學(原二民院)對面的"穆清齋"(清真,炒菜,味道不錯) 鐵路醫院對面的老木瓜寧大(新市區)附近的"老木瓜"里的羊脖子,羊蹄子.附近還有家蘭州小吃店也不錯 西塔東門的謝記 湖濱體育場東邊的秦味源,不推薦去銀杏吃,味道實在不怎麼地,還貴! 北京路的良益軒泡饃 文化街的陳義泡饃 永寧望遠的忠惠樓,去吃燴肉 提到羊系列小吃不得不提的是羊雜碎,味道最好應當是富寧街的阿葉羊雜了,衛生放心,菜料加工的也粗細均勻容易入口,不膩不膻,尤其酒後吃使人精神煥發,神清氣爽,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感覺!美中不足之處就是一進門先買單,老闆發每人一個消毒碗,大家像乞丐一樣拿著碗排著長隊,在慢長的等待中踱步向爐子靠近,好似乞丐...要不是為了美食..nnd 金鳳區新城團結杯有個丁記羊雜,銀川僅有的味道依然不錯的第二家老字型大小羊雜碎館,最難忘的就是冬天去吃,店小,門口支的桌子,嘴稍慢點就慶住了,吆喝一聲加湯,老闆會忙忙的跑過來幫你化冰... 上海東路天成小區旁邊有個隆安公寓(我家樓下)門口有個原西街羊雜碎味道也非常不錯,辣椒炸的有點辣椒醬的感覺。 全聚得,呵呵大家都知道 鴨棚子湯,大家也都知道! 著名的浙大斜對面的怡香源,鴨子很多做法,味道很不錯,價格廉價,就我知道很多領導都愛帶著家人去那裡吃飯,他家的鯽魚豆腐也好吃!招牌菜:紅燒鴨子,辣爆鴨腸,青椒牛鍵。 西橋巷開發行門口,紅子鴨!味道比較獨特 高爾夫對面有個滿江紅,裡面也有紅燒鴨子 有2家粥底火鍋的里頭也有鴨子,新華街,-福爐對面盧記粥底火鍋 寧大南華市場也有 幸福村哪個箱子,有個老北京果木烤鴨
Ⅷ 西北五省哪裡的羊肉好吃
西北五省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說起這五省的羊肉,那真是各有特色,不相上下! 新疆的羊肉: 新疆,我國最大的省,佔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畜牧業發達,有著我國最多的羊肉的品種,比如有阿勒泰大尾羊、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巴爾楚克羊、塔城地區的巴什拜羊、巴音布魯克的黑頭羊,都非常有名。新疆羊肉的做法也是百花齊放,五花八門,比如烤羊肉、羊肉抓飯、手抓羊肉、黃燜羊肉、羊肉燜餅、饢包羊肉、羊肉包子、清燉羊肉等。新疆有廣袤的大草原,空氣新鮮無污染,水質清澈,大草原上有各種中草葯,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羊,肉質鮮美,肥而不膩,再加上新疆本來盛產孜然、辣椒,因此造就了聞名全國的新疆烤羊肉。可以說,新疆的羊肉無論從品種、做法、口感、品質上在全國都名列前茅。甘肅的羊肉: 甘肅省養羊的地方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有民勤羊肉、靖遠羊肉。民勤縣屬沙漠氣候,比較乾旱,鹽鹼地多,羊吃的是天然的沙灘濕草,肉不肥膩,不膻。靖遠的羊是灘羊,以羊羔肉最為有名,肉質鮮嫩,肥而不膻,現在靖遠縣是甘肅省最大的羊羔肉養殖基地。吃法上來說,甘肅臨夏的手抓羊肉、平涼羊肉泡饃,慶陽清湯羊肉,河西地區酒泉、嘉峪關、敦煌一帶的烤肉、烤全羊都非常地道,美味。 青海的羊肉: 青海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這里水草豐富、空氣清新,風景秀麗,哺育著青海萬萬千千的羊,其中以都蘭、茶卡、祁連的羊肉最為有名。 作為三江源頭,這里的草原上有數不清的中草葯,有純天然的礦泉水,羊在這種環境下生長,肉質可想而知,可以說鮮美的羊肉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吃青海的羊有延年益壽,保健身體的作用。青海羊肉的吃法以保持原味的清燉、手抓為主,當然炕羊排也非常很受歡迎。 寧夏的羊肉: 寧夏是回族自治區,回族同胞對羊肉尤為鍾愛,是每日三餐必不可少所以當地養羊的產業也相當發達,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鹽池灘羊、中衛山羯羊和綿羯羊。尤其是羊池灘羊肉被譽為「寧夏五寶」,馳名中外,這兩個地方的羊肉色澤鮮紅,脂肪乳白,不膻不腥,是公認的優質羊肉。寧夏人也特別喜歡吃羊肉,也是招待賓客必不可少的 美食 ,比如平羅爆炒羊肉片、手抓羊肉、固原水盆羊肉、羊雜碎、羊肉搓面、清燉羊肉、醬羊骨頭、羊肉泡饃等。 陝西的羊肉: 陝西羊肉最為出名的是橫山羊肉,是陝西省榆林橫山區的特產,橫山的羊是白絨山羊,長期食用地椒、苜蓿、沙蔥、香艾這些野草,這些草中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所以肉質特別的細嫩、肥瘦相間、低脂肪,沒有膻味、香味比較濃郁。 正因為陝西有這么好的羊肉,所以西安的羊肉泡饃馳名中外,有100多年的 歷史 ,是國宴菜品,大街上隨處都可見羊肉泡饃店,去西安 旅遊 的人,都要去吃一碗正宗的羊肉泡。西安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講究,分為4種:干泡(無湯)、口湯(食後餘一口湯)、水圍城(湯較多)和單走兒(吃饃喝湯)。 總結一下,西北五省都是養羊大省,這幾個省的人們都非常愛吃羊肉,每個省的羊都有各自的特點,做法也是百花爭鳴,相對來說,你比較喜歡哪個地方的羊肉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在新疆服役5年我敢肯定新疆羊肉最好吃, 很多地方都打著新疆的旗號賣羊肉串,讓我一度以為,如果到了新疆,肯定是滿大街的羊肉串店。但實際上,等我到了新疆才發現,新疆本無羊肉串,遍布新疆大街的,幾乎都是一個名字,那就是烤肉店。在新疆,根本看不到用那種纖細的竹簽子串的羊肉,圖片中的方式,才是羊肉在新疆正確的打開方式。整盤的烤羊排、烤羊腿,不用腌制,烘烤的過程中直接刷醬料,獨特的烘烤方式讓醬料慢慢滲入到羊肉內,吃起來香而不膩。除了烤羊排,羊身上拆下來的大塊羊肉,也不能浪費,做一個實實在在的羊肉手抓飯最合適不過了。回想當年,我在某個小店裡點了一份羊肉手抓飯,上來之後只能看到零星幾塊羊肉,那寒酸的樣子,我都不忍心看。而看了新疆本土出品的手抓飯之後,立刻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差距啊差距。到了新疆,沒人再想吃羊肉串了。因為完全就被pk下去了,圖中這短粗胖的烤肉叫饢坑肉,是在饢坑中,用暗火燜熟的,因為烤肉的環境完全密閉,所以水分幾乎無法流失,這樣的烤肉吃起來比明火烤出來的肉口感更嫩,只不過吃這饢坑肉有點遺憾,因為感覺嘴巴還沒過足癮,就已經吃不下了,這肉串實在是太實惠了。 我在青海十幾年了。作為一個外地人我覺得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首先,羊肉好吃與否,我認為還要看羊的成長環境。青海的羊平均海拔較高,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另外,青海在有一個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鹽礦居全國之最,可以說是吃鹽草長大的,再加上獨特的高原氣候和環境,是其他地方蹦高也無法達到的,肉質細膩,無膻味,特別是茶卡鹽湖那一帶的羊,回家過節時必帶的土特產之一。眾網友,說這說那的可能沒有吃過吧。不是廣告,嘗一下便知。 西北地區的羊肉應該甘肅靜遠的黃燜羊羔肉好吃,要吃手抓羊肉去蘭州市裡吃(蘭州市裡很多的手抓羊肉)館子。想吃烤全羊去甘南州去吃因為這幾個地方的羊肉做的很好口碑也好價格,實惠,數量夠,味道好。 哪裡的羊肉最好吃?這個是老饕們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雖然作為一個重度羊肉愛好者,也走過大江南北各處產羊的牧區,也難以給出准確的答案。你問每個地方的人,每個人總認為自己家鄉的是最好的,永遠爭論不休,但是什麼樣的地方出好羊,整體看法卻出奇的一致:最好的羊不是出產自水草豐茂的草原,最好的羊往往都產自半荒漠化的草原。 環境嚴酷的半荒漠戈壁地區,羊需要儲存更多能量,通常水分含量更少、干物質更多,因此風味更為濃郁。但在水草豐 美食 物充足的地區,羊沒有多大的必要存儲能量,風味物質含量低,故評價相對較差。 中國人信奉食補,同樣也相信食用多種野草的羊更好吃。一些牧民認為,一平方米之內草的種類達到 10種以上,才是好草原。同一類草大片蔓延的地區,也許看起來很美,但往往不受羊和牧民的歡迎。如果草原上伴生著貝母、黨參、甘草、沙蔥等珍貴的中草葯類植物,那麼更能提升羊肉的口感和品質。 說到吃羊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內蒙或者新疆,但我吃遍各地的羊之後發現有些相對小眾的地方產的羊其實很有特點,值得推薦。例如最近去的武威市民勤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民勤牧區生長的偏鹼性草本植物種類繁多,沙漠氣候與天然鹽鹼水草造就了羊肉獨特的醇香。這里的大漠羊膻腥味輕、蛋白質含量高,風味濃郁而鮮美可口。尤其是這里的羊羔肉,最適合用來做手抓羊肉,低脂肪、瘦而不柴、肉質鮮嫩多汁、無膻不膩。而且往往越簡單的烹飪方式越能體現食物本身的品質,就像清蒸魚、白灼蝦、白切雞等,而對於羊肉,我想最能體現其品質的做法就一定是手抓羊肉了,不用任何多餘的調料,只需一鍋水、一把鹽巴,真正好不好吃除了看火候就全憑羊肉本身的品質了,有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民勤羊羔肉您聽說過嗎?吃了的人都說好?還想吃,還經常網購。民勤羊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草條件,被譽為中國「肉羊之鄉」。 民勤咸草羊肉非常好吃,因為民勤土質含鹼性大,天然羊草帶有鹼性,有鹹味,羊非常愛吃,食口性強。 民勤沙漠邊緣的地理氣候特徵,逐漸形成了民勤綿羊體質結實、骨骼粗壯、精髓充盈、耐寒耐旱的民勤沙羊品種,微鹼性、富含礦物質的水草條件,使民勤羊肉具有醇厚鮮美、無腥不膻的獨特品質。 民勤羊肉主要以清水煮羊肉、黃燜、「柴火烤全羊」「全羊湯沙米面條」「羊肉綁份子」「鎖陽羊肉」等為主要做法,不膻不腥,美味可口。 民勤羊肉遠銷內蒙、新疆、蘭州、北京、上海等地,在國內享有「民勤羊羔肉」的美譽。 沒吃過內地羊肉就別吹牛。新疆羊肉是好,但比起鹽池灘羊,靖遠羊羔肉。還是有差距。新疆羊比較大,甘肅寧夏灘羊屬於土羊,肉質更鮮美…新疆人現在跟韓國人一樣,啥都是新疆的最好… 寧夏鹽池灘羊最好吃,不接受任何反駁! 羊肉,一直以來, 都是中國人們的餐桌 美食 ,不僅能夠御風寒,而且可以補身子,被稱為冬季補品,深受人們歡迎。(小技巧: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生薑一起 烹調 ,即能夠去其 膻氣 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 真正的羊肉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所吃的羊肉,並非是真正味道的羊肉,而是靠著冷鏈物流輸送的。而在這過程中,蛋白質、脂肪和水分,都無可避免地嚴重影響口感與風味。如此的羊肉,口感就跟木材一般堅硬,刨出來的薄片,只能算是「假羊肉」。 如果要吃到真正的羊肉,需要藉助三樣東西,分別是快速凍結羊肉、把肉大塊冷藏、超低溫保存。但以當前國內的技術條件,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不過,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後東部地區的人也有機會吃上真正鮮美滑嫩的羊肉。 作為羊肉產區的西北五省,各有各的特色,若真要分出個排名的話,我個人覺得應該如下。 第一名——甘肅靖遠羊羔肉 說起甘肅,不得不提起甘肅的手抓羊肉飯,以臨夏最為出名,採用甘南草原的藏系羊為原料。甘肅當地人,在家煮好手抓羊肉後,便裝在木桶之中,穿街走巷叫賣,所以也被稱作「桶子肉」。 但甘肅最為有名的,靖遠羊肉,屬於羊羔肉中的極品。這與靖遠羊肉的生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甘肅境內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葯。 羊兒們吃著山泉,啃著草葯,從而使得羊肉細胞改變,達到極致,這也造就了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的靖遠羊羔肉。 第二名——青海灘羊 青海省,擁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有碧藍無比的天空,高遠優雅的白雲,牛羊遍地的草原,還有那聞名世界的塔爾寺。其實,除卻這些美景之外,還有超好吃的羊肉——青海灘羊。 青海當地人,都喜歡在夏天周末,約幾個朋友一起到郊外現殺活羊,殺完以後,灌血腸,裝羊筏子。與朋友們一起,忙活一天後,便開始悶頭大吃起來,期間來幾兩小酒,真所謂其樂融融,好不自在。 青海屬於高遠,牧區的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此處的羊兒雖然生長較為緩慢,但卻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沒有膻味,可謂是鮮美至極。 第三名——寧夏鹽池灘羊 寧夏屬於回族自治區,但作為西北五省之一,是相當喜愛羊肉的,每日三餐都會有羊肉在內。其中,最為有名的鹽池灘羊、中衛山羯羊和綿羯羊,尤其是鹽池灘羊,被譽為「寧夏五寶」。吃鹽池灘羊,只需蘸點鹽,不膻、不膩、口感順滑,屬羊中極品之列。 第四名——新疆阿勒泰大尾羊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省份,佔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一,羊類品種繁多,分別有阿勒泰大尾羊、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巴爾楚克羊、塔城地區的巴什拜羊、巴音布魯克的黑頭羊。其中,以阿勒泰大尾羊最佳。 這里的阿勒泰大尾羊走的黃金道,吃的是中草葯,喝的是山泉水,是完完全全的原生態 健康 食品。但是,與甘肅靖遠羔羊肉比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只能算是中品。 第五名——陝北榆林羊 陝西羊肉,最為出名的,便是橫山羊肉,以榆林為最佳。此處的羊兒,從小吃著去膻味的調料長大,自身沒有羊膻氣,也無須用紅燒、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蓋膻氣 。雖然麻辣和紅燒的烹飪方法能夠遮蓋住羊的膻味,但是也同時能遮蓋住羊的鮮味。對於陝北自身沒有膻味的羊肉,只用白湯水煮,就能發出那種透骨的清香。 陝北地處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常年雨水稀少,光照強烈。而在此處成長的山羊,生性好動,活動量大,所吃的雜草,都是無污染、無公害的天然雜草。 它們尤其喜食一種俗稱「百里香」的地椒香草,這種草隨處可見,營養特別豐富。因此該地所產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時香而不膻,肥而不膩。但是陝北榆林羊與上面幾種羊肉比起來,差距依然是有的,只能算是中下品之列。告訴你個大實話,西北五省的羊都好吃。Ⅸ 寧夏有哪些美食
寧夏有很多特色的美食,有燴羊雜碎,羊肉臊子面,寧夏釀皮,中寧蒿子面,羊肉老搓面,燕面揉揉,手抓羊肉,燴小吃,寧夏羊肉泡饃,羊排小揪面,生氽面,粉湯水餃,炒糊餑等等,都是寧夏非常有名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