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河南菜饃最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河南菜饃最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3-15 13:42:20

① 菜饃饃的做法大全 菜饃饃做法大全

1、河南菜饃:十三香、麵粉、鹽、水、香油,和面,要軟一些。醒面。分成小劑子,每個劑子大概50g左右,把小劑子擀成薄面餅,需要擀兩個。注意下面的面餅比上面的那個略小一些。前期要把青菜切碎,加香油攪拌均勻,然後腌至少20分鍾。腌好的青菜加十三香和鹽,攪拌均勻,把拌好的青菜攤到上面,鋪均勻。青菜沒有定式,隨你喜歡。經常用的有玉米菜,菠菜,荊芥,綠豆芽,白菜心等。青菜可以隨意搭配,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青菜的水控干,控干後用油腌制至少20分鍾後,再加調料和鹽,不然青菜出水太多,面餅會破。兩邊按緊,用手掌根部。全程小火,慢慢炕,等邊變色了,就可以翻面了。

2、菜饃菠菜饃:菠菜1把、麵粉適量。新鮮菠菜一把菜饃,菠菜洗凈控水→摘去菜梗(留少量也可)→菠菜切小段→均勻撒上麵粉 最好每片菜葉都裹上麵粉菜饃。用水把手沾濕,抓取菜葉擠壓團成自己喜歡的形狀,水開後將菜饃放入蒸籠,蒸15-20分鍾即可菜饃,蒸熟後顏色會變暗。配上辣椒醬或自己調配醬汁都很好。

3、西安菠菜菜饃:菠菜、麵粉、鹽、蔥花、鹼面、枸杞,菠菜洗凈。切碎,我比較懶,其實剁碎會更好。盆中放入菠菜,蔥末,鹽,雞精,鹼面,拌勻腌制量小時左右,腌制時間越久,出水會多些,效果更好。我的這樣就可以了。加入麵粉,和勻。放入蒸鍋中浸濕的屜布上,手上抹食用油,拍平菠菜面。表層放些泡發的枸杞點綴,上鍋蒸,水開蒸10分鍾即可。關火停3分鍾左右,取出切塊即可。

② 家鄉的美食——菜饃

我們一大家子的人都很喜歡吃菜饃,這道美食是從小伴隨我們姊妹長大肢桐慎成人。弟弟經常從外地回來,說外面沒有賣家鄉人常吃的菜饃,連鄭州、洛陽都沒有賣的,只有我們這里才有。

離百貨樓南十米的十字路口處有一個早餐攤點,十分簡單,只有五張長桌和小凳子,攤位前是一塊有桌子大小的紅石墩子。

主食是菜饃和早粥,攤主是一位七十歲的老太太和她九十多歲的老母親。

她的老母親是專門陪伴自己的女兒的,就坐在石墩子上,拐杖靠在身邊從開始到收攤,老人像上班一樣,就在一旁陪伴著,而且只要出攤老人就在旁邊石墩上坐著。

七十歲的女兒體型偏胖,個頭很矮,但烙起餅來,動作卻十分的嫻熟和麻利。肩上常常甩著一條擦汗毛巾,兩只袖子高高捲起,站在案板旁邊,手中拿著一根小麵杖,把一個白色面團柔好之後,麵杖在上面來回不停地翻滾,麵粉飛揚,面團由小變大有厚歷敬變薄,也只是兩分鍾的時間,一張細薄如紙的第一張餅就趕好了,在上餅面攤上一層洗好切好的紅薯葉子,接著重復趕第二張餅,做好之後蓋在葉子上面,鼓鼓的像個蒙古包的房頂,然後放入熱鍋里,蓋上蓋子來回的翻,直到兩面都烙成點點花狀,調好蒜汁放些許芝麻醬和麻辣油,再來一碗小米綠豆粥。既簡單又美味的綠色有機美餐清香可口,又有利於健康。

老人手腳干凈利落,一副淡定自若的樣子,有時即便人多的時候,她也不手忙腳亂,有時人多忙不過來時,顧客會自覺地自己盛飯。她的面前還有個長方形紙盒,顧客多了自己可以拿走自己需要找的零錢。

老母親靜靜地坐在那裡不打擾,不說話,只是看著不停地烙著菜饃的女兒,默默地守護者,很靜很靜,彼此都那麼踏實那麼淡定。

有時在此路過,會不由自主地駐足,坐在小長桌前要一份菜饃和一碗粘糊的小米綠豆粥,除了能解決一頓早餐外,還能體會到那種無言那種默默輪薯無聞地守候和母女情深的溫暖力量。

③ 在平頂山,有什麼好吃推薦

中國優秀 旅遊 城市:鷹城平頂山!平頂山是咱們省中部的地級市,它北靠著許昌,南連著南陽,下轄4區4縣1縣級市,人口502萬人。平頂山的氣候是大陸性季風氣候,處於暖溫帶,所以一年四季季季分明。其地形地勢,西部以山地為主,東部以平原為主,在山地和平原之間,分布著高低起伏的丘陵。

獨特的地形地貌,分明的季節氣候,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 歷史 人文,決定了平頂山的 美食 風味。平頂山的菜系屬豫菜,小吃 美食 也是豫菜的風格。 美食 如:郟縣豆腐菜、魯山縣攬鍋菜、舞鋼熱豆腐、漿面條、北舞渡胡辣湯、寶豐買根燒雞、郟縣餄餎面、蒜泥白肉、羊肉湯、葉縣瘸子燴面等。

郟縣豆腐菜

魯山縣攬鍋菜

舞鋼熱豆腐

漿面條

北舞渡胡辣湯

寶豐買根燒雞

郟縣餄餎面(加辣!)

蒜泥白肉

羊肉湯

葉縣瘸子燴面

作為一名吃貨,我好久沒去平頂山了,今天回答了這個問題,去平頂山的心情迫不及待……

(十二)寶豐綠豆面

(十三)葉縣燴面

(十四)菜饃

(十五)菜莽
二、知名 美食 品牌:(一)優越路襄縣羊肉湯

(二)五一路砂鍋面

(三)供電局熱乾麵

(四)小何啤酒鴨

(五)園丁路胡辣湯

(六)礦工路開封桶子雞

(七)瘸子燴面

(八)總醫院王洛豬蹄

(九)總醫院鹹水鴨

(十)豆豆米線

(十一)優越路蘭風拉麵

(十二)老婆面

(十三)曹鎮鹵肉

(十四)一礦牛皮火燒
(十五)
礦工路惠香包子
(十六)焦店水煎包

平頂山位於河南省的中部,當地比較有名的特色 美食 很多,雖然沒有去過這個城市,但是像平頂山的郟縣豆腐菜,餄烙面和熱豆腐自己都吃過,味道非常的不錯,尤其是郟縣豆腐菜,裡面是用炸好的豆腐條做成的,吃起來非常的香。

郟縣豆腐菜裡面的配料也可講究,除了炸好的豆腐條以外,還有粉條,酥肉等,羊雜豆腐菜吃起來也挺好吃的,平頂山人愛吃的燜面不知道有人嘗過沒有,比什麼鹵面不知道好吃多少倍,也就知道在老家河南能夠吃的到,在外地只有那種圓的鹵面條。

燜面又叫蒸面條,是用老家的半細面條做成的,說到燜面最好吃的就是自己剛擀好的鮮面條做成的,配上肉塊,豆芽和豆角,吃起來別提多美了,除了燜面以外,平頂山的芝麻葉面條也是當地的一個特色,把芝麻葉曬干後,做面條時再放進去。

曬乾的芝麻葉做面條,首先要用熱水把芝麻葉泡開揉一揉,然後做出來的芝麻葉面條裡面再放點香油,跟芝麻香交相輝映,吃起來特別的香,還有平頂山的菜饃,像很多河南,山東,安徽的小夥伴應該都吃過,那吃起來一點不比肉夾饃差。

當然啦,說完了這些好吃的麵食,就不得不提一下老家平頂山的蒸菜,蒸榆錢兒,蒸紅薯葉,蒸茼蒿,蒸芹菜葉,蒸槐花,無論是哪一種,自己都非常的愛吃,但是到現在也不知道咋做的,每次只能回家嘗嘗媽媽的手藝,以後一定要學學。

當然平頂山好吃的小吃也是挺多的,張狼牙小土豆,烤麵筋,烤雞翅,每次都是饞的受不了,特別是在平頂山學院附近的小吃街,各種特色的 美食 琳琅滿目,簡直讓人慾罷不能,所以說來平頂山,一定是要嘗嘗當地的小吃的,還有當地的三大名吃。

說到平頂山的三大名吃,前面也提到過了,就是餄烙面,豆腐菜和熱豆腐,尤其是那個豆腐菜,它的湯味道就很特別,是用羊骨頭長時間熬製成的高湯,喝著味道可鮮,正是因為有了好喝的高湯,才有了平頂山的這道名吃,一定要嘗嘗。

還有平頂山人愛吃的火燒,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既有酥焦的火燒,也有帶肉餡的,還有人們愛吃的燒餅,在當地也是非常受歡迎,裡面即可以夾菜,也可以當饅頭吃,不知道你們那有沒有什麼好吃的燒餅,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平頂山,位於河南省中部,中原經濟區重要的能源和重工業基地,說到平頂山,有老人說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那裡的山並且不高,且都是平頂的,所以才叫平頂山。不知道這個說法有沒有依據,但是去過平頂山好多回,發現貌似真是這樣的。

 

下面我們說一說平頂山的 美食 :

1汝州漿面條

漿面條可能大家都吃過,但是汝州的漿面條確別有一份風味。因為這里的漿面條是酸酸的,據說是發酵後的漿酸味,以綠豆面來製作,取材簡單,策劃根本也不高但是味道獨特,易於消化。

 

2 魯山攬鍋菜

說到魯山攬鍋菜,有點像我們老家的大燴菜,作為平頂山的名吃,據說也有幾百年的 歷史 了,後來經過傳承人的發揚改良,現在的味道依然美味,很符合當地人喜愛咸鮮、滑嫩、香軟的特色。

 

3 舞鋼熱豆腐

舞鋼熱豆腐是平頂山舞鋼市的名吃。要說豆腐估計大家也都吃過,小時候家裡農忙時節,爸媽都會在下地回來吃上一碗熱豆腐,澆上辣椒醬。而舞鋼熱豆腐配料更加多樣,有制辣椒汁、食香汁、蒜汁、韭花、芝麻醬等,很是美味。

 

4 郟縣餄餎面

郟縣餄餎面是一道郟縣的特有 美食 ,現在在鄭州也有很多的店面。記得多年前去平頂山吃過一回,是一種圓形條狀面制食品,搭配高湯煮制,出鍋時撒上香菜、蔥花、蒜苗等,嚴寒的冬季吃上一碗很是暖和,當地的飯店很是實惠,一大碗有時候吃不完,滿滿的一碗面。

 

5 葉縣燴面

說到燴面,好多人都知道,那是河南的一張名片。沒錯,在平頂山葉縣燴面也是當地的一種 美食 。葉縣燴面也有自己的特色:羊肉熗鍋,採用優質麵粉,細膩光滑,柔軟筋香,滑潤適口;燴面湯取新鮮的羊排、羊蹄骨,並放多味少許的五香調料熬制而成,吃上一碗,營養又美味。

 

您還知道哪些平頂山的 美食 呢,歡迎留言分享!

小吃:1.烤麵筋。麵筋架在火爐上刷油和調料烤制,然後刷上紅紅的辣椒油,蘸上焦香的芝麻,外面用巴掌大薄如紙的烙饃卷上,哦

④ 河南大菜饃又叫盒子,好吃不油膩,怎麼吃都吃不夠,你吃過了嗎

河南人愛吃的菜饃,食材豐富,做法簡單,春天吃最營養,菜饃,嚴格說是菜餅,從小到大都愛吃的一款麵食,食材除了麵粉之外,就是幾種春季常吃的蔬菜,綠豆芽、菠菜、胡蘿卜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民間就有,春吃芽的養生理念,綠豆芽,芽菜的一種,春季溫度逐漸上升,容易引起燥熱感,綠豆芽有清熱、利濕的功效,特別適合春季食用。

第三步:取適量的菜先加香油拌一下,(防止菜出水)再加鹽、十三香拌勻,均勻的鋪在餅皮上碗中打一個雞蛋攪勻,倒在菜上

第四步:再擀一張同等大小的餅皮蓋在菜上,邊緣壓合在一起

第五步:平底鍋燒熱,不用加油,把菜餅放入烙至兩面金黃即可

小貼士:

1.擀皮時,皮不能太厚,類似於餃子皮的厚度即可

2.菜饃的菜也可以加點茴香苗更香,也可根據個人愛好隨意搭配

3.拌菜時菠菜、韭菜類的先加油拌一下,防止菜出水

⑤ 河南著名小吃

哇,河南好吃的不要太多好不好,除了著名的胡辣湯和燴面,其他好吃的也多的數不勝數,我先隨便說幾十種,以後有機會吃到就補圖(傳了幾張,拍的時候急著吃呢沒用心拍,見諒,蒼蠅館子也拍不出來美圖)河南老鄉看見了點個支持,讓外地網友看一下,河南好吃的真的是太多了

烙饃卷豆腐(薄餅卷鹵制的炸豆腐片+綠豆芽海帶和荊芥香蔥)墨西哥卷快打專利費(笑)


衛龍辣條(這個不用多說了,衛龍生產的辣條能繞地球無數圈)


懶豆腐(豆渣+泡開的黃豆+干制蘿卜秧炒制)


炸麻葉(啊童年的回憶)


炸鹹食(中國版薯條,原料是蘿卜,不過也有圓鹹食,那個裹面多一點)


炸饃干(別看很簡單普通,現在基本很難吃到真正的炸饃幹了,因為炸饃干首先要求的是純手工饅頭,面不能發酵太大,否則饅頭吸油,就成油豆腐了)


炒涼粉(吃過的都知道多好吃)


石涼粉(信陽小吃,薄荷味的,非常清淡,超級解渴消暑)


雪花酪(其實這個屬於北方公有甜點,河北也有)新地跟麥旋風打錢


豆沫(黃豆粉+小米+上面撒芹菜碎和鹽水黃豆,河北也有)


雞蛋灌餅(信陽小吃,不過應該已經跟煎餅果子一樣流傳全國了吧)


菜饃(一張烙的極薄的薄餅,上面放切碎的倭瓜韭菜,上面再蓋一層薄餅,餅邊緣壓實,你可以理解為披薩上面加個蓋,極好吃,香甜軟糯,皮有韌性)


卷卷(上面的菜饃捲成圓柱形,然後擠壓左右兩段,蒸制,餡一般都是韭菜雞蛋或者韭菜粉條)


河南烙油饃(我的最愛,吃二十多年了,皮酥脆,油香面香四溢,特別是豬油烙的,太香了,麵食的巔峰,其實也是蔥油餅的一種,陝西也很多人吃,大多都是過去的河南人做的,其實陝西跟河南小吃重疊度很高,為啥河南小吃沒人陝西知名度高嘞,感覺還是因為河南網民少,或者說玩知乎的少)


撒子(小時候一根一根咔哧咔哧的,這就是我童年的巧克力棒啊,懷念)

⑥ 河南菠菜菜饃的做法大全

五月就該吃這個,河南農家菜饃,蘸著濃濃的蒜汁,太過癮了

天氣漸暖,夏天邁著輕盈的步伐,火熱的向我們走來,再過十幾天老家的麥子就成熟了,接著就該割麥子了,想著那一望無際金色的麥浪隨風飄盪,真是懷念小時候跟著家裡大人下地收麥子的場景。

收麥子的時候,也是各種青菜長的最快,又大量上市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熱,人們沒什麼胃口,就會做一些清淡,又開胃,又簡單的飯菜,我們家那時候做的最多的就是菜饃。顧名思義,菜饃就是用青菜和麵粉做出來的饃,既可以當主食吃,也可以當菜,再熬上一鍋玉米糝糊塗,那簡直是拿肉都不換。

農家做菜饃選擇的青菜,種類多種多樣,最常見的是綠色圓葉的莧菜,這莧菜一定要嫩,如果長老了,就不能用了,因為咬不動。菠菜,油麥菜,嫩嫩的南瓜擦成絲都可以,還有用綠豆芽搭配青菜,比如綠豆芽和莧菜,綠豆芽和菠菜等等。

這幾天看到市場上又賣菠菜的,很嫩很新鮮,於是買了很多,一時吃不完,就打算用菠菜做一個菜饃。做菜饃雖然和烙饃有相似之處,都是在祖傳的鏊子上烙制,但是面團卻不同。

農家菜饃
【所用食材】

麵粉300克 水150克 菠菜300克 大蒜5瓣

生抽1茶匙 鹽適量 雞精適量 香醋適量 香油適量 辣椒油適量

【製作流程】

1.把菠菜擇干凈,加點小蘇打,用清水浸泡一會兒,然後沖洗干凈,控干水分備用。

2.麵粉中分次加入清水,常溫即可,面團需要一定的筋性,用筷子快速攪拌,最後用手和成光滑的面團。用濕布蓋上,醒20分鍾,

3.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案板上撒上乾麵粉,把面團揉一下,分成四個大小均勻的劑子。用手把劑子按扁,撒上一些乾麵粉,用擀麵杖把劑子擀成厚薄均勻的圓餅,跟烙饃差不多的方法。

4.把控干水分的菠菜放在案板上切成段,把菠菜放在面餅上,均勻攤開,用另一張圓餅蓋上去,用手用力把邊緣按緊,兩張餅的邊緣捏在一起。

5.鏊子放在燃氣灶上加熱,等鏊子燒熱,把菜饃放在鏊子上,等一面斷生,烙出饃花,關小火,用翻饃的鐵條,一手扶著,挑起來翻面。

6.這時中間的菠菜成熟後,逐漸塌下去,所以做菜饃,也叫塌菜饃。等兩面都變成如圖的顏色,用鐵條挑起中間部分,讓饃的邊緣均勻受熱成熟,這時菜饃就熟了,挑出放在餃子簾或者案板上,接著烙下一張。

7.接著我們來做蒜汁,這個是吃菜饃的靈魂,因為菜饃是原味的,必須用蒜汁沾了才好吃。把大蒜剝皮,放在祖傳的蒜臼里,加入鹽,雞精,搗成蒜泥,用勺子取出來,放到小碗里,加入生抽,香醋,香油,辣椒油攪勻即可。

8.菜饃切成四塊,拿起一塊,蘸著蒜汁,吃起來別提多好吃了。

製作技巧總結
1.做饃的面團用常溫水和面,面團勁道些,在烙制過程中表面不易破損。

2.中間夾的菜一定要嫩,不然不容易熟,也有人會把菜總鹽殺一下水分,或者有的加入雞蛋。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做,如果是鹹的就不用蘸蒜汁,不然會咸。

3.中間的菜不用加太多,不然容易表面容易撐破皮。

4.烙的時候開小火,邊緣部分不易熟,最後要著重加熱。

5.家裡沒有鏊子的可以用平底鍋或者電餅鐺製作,不用刷油。

結語
這是一款最簡單低配的農家菜饃,普通的食材,家常的調料,做出來原汁原味的農家美味,喜歡的朋友們可以動手試試,相信你會喜歡上它的。

如果說人生是一個大舞台,那麼廚房就是一個小舞台,而我就是這個舞台的主角,酸甜苦辣咸盡在掌握,用眼睛去發現生活的美,用雙手創造生活的美!

⑦ 河南鄭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1、合記燴面

合記羊肉燴面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合記的前身是老鄉親飯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營,因是合夥經營,易名合記飯店,1967年起專門經營羊肉燴面,改名為「合記燴面館」,俗稱合記。合記羊肉燴面,選用上好鮮羊肉,經反復浸泡後下鍋,撇出血沫,放入全大料,將肉煮爛。另用精白麵粉,兌入適量鹽鹼和成軟面,經反復揉搓,使其筋韌
2、葛記燜餅

葛記燜餅是「京都老號」葛記壇子肉燜餅館獨家經營的一種風味食品。據《鄭州飲食行業志》記載,葛記燜餅館的創業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滿族鑲黃旗人,生於1882年,他10歲進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給王爺趕車,頗得王爺的欣賞,他勤快好學,閑時常到王府膳食房幫廚。熱諳烹調技藝。
3、馬豫興桶子雞

咸香爽脆、肥而不膩的馬豫興桶子雞,相傳源於北宋都城(開封)市場上的囟雞,清代咸豐五年(1855),馬有仁在開封創建馬豫興囟雞店,售賣桶子雞。1954年,隨著河南省政府遷鄭州,馬豫興第五代傳人馬福林在鄭州德化街開設"馬豫興雞鴨店",至此,馬豫興落戶鄭州。
4、楊記清芳牛肉拉麵

中華名吃「楊記清芳牛肉拉麵」是由楊清恩、麻明芳夫婦創建的中原地區著名風味小吃。牛肉拉麵源於蘭州,1982年楊清恩、麻明芳夫婦引進後結合中原居民飲食特點加以改進,使其具有「色澤金黃、肥而不膩、肉爛湯濃、面條筋斗」的特點而備受歡迎,遂在二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從而創立了獨具特色的中原名吃——「楊記清芳牛肉拉麵」,風行中原地區二十年而不衰,先的獲「中原名店、河南八大名吃、鄭州十大名吃」等殊榮

⑧ 河南人有多愛吃饃盤點河南十大名饃,你吃過幾種

河南人喜歡吃饃,這個饃,可有究竟了,看似尋常的食物,卻饃里有乾坤。

很多人覺得,饃不就是饅頭嗎?其實,在河南,饃不僅僅是饅頭,它的花樣可多了,滑顫那麼,河南人到底有多愛吃饃呢?下面盤點河南十大名饃,看看你吃過幾種?

開封是一座 歷史 悠久的城市,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堪稱是「豫菜」的發祥地,不光有硬菜,更有許多弊頃琳琅滿目的小吃,比如說羊肉炕饃。

羊肉炕饃是開封名吃,外人看來,更像是一種餡餅,其實,這種 美食 是用烙饃、羊肉、羊油為食材,加上孜然等調料,精心製作的一種小吃,屬於回族特色小吃,當地人也稱之為烙饃。

羊肉炕饃色香味俱全,很勾引人的食慾,在開封的大街小巷、夜市很常見,屬於接地氣、物美價廉的小吃。

寧陵是河南的一個縣,隸屬於商丘市,這里的杠子饃遠近聞名,那麼,什麼是杠子饃呢?

顧名思義,肯定跟杠子有關,杠子是一種壓制工具,做出的饃,更勁道好吃,用開水泡,湯匙一壓,酷似牛乳,所以又稱牛奶饃。

其實,杠子饃不僅流行於河南,在陝西,杠子饃也是傳承已久的特色 美食 ,相傳,明朝末年,李自成率軍路過寧陵的時候,讓當地的關姓人家做這種饃當干糧,後來杠子饃也就傳開了,清朝的時候,還成為了貢品。

在河南安陽,有一個內黃縣,在內黃縣,有一個梁庄,這是當地的名小吃,傳承了300年。

那麼,壯饃是什麼呢?

壯饃,也有稱狀饃。

很多人通過網路了解過壯饃,這是一種流行於河南、山東、江蘇一帶的 美食 ,主要還是在河南,江蘇徐州那邊的壯饃,又叫鍋盔,據說跟山西有淵源,看來這種食物流行很廣泛。

壯饃不是單純的饃,而是有肉餡的饃,梁庄壯饃始於清朝乾隆年間,相傳乾隆皇帝吃過,並大加贊賞,賜名為壯饃,是真是假,難以考證,反正大多數 美食 ,總會跟乾隆皇帝有瓜葛,畢竟是乾隆 美食 達人嘛。

博望位於南陽市,這是一個 歷史 悠久的地方,《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火燒博望坡,相信大家耳熟能詳,博望鍋盔相傳就是那時候流傳下來的,是諸葛亮發明創造的 美食 。

雖然叫鍋盔,其實,也是一種饃,上面說到徐州鍋盔,跟這個可能還不太一樣,博望鍋盔是用白面烤制,工序繁雜,份量很重,絕對扛餓。

河南的饃,種類繁多,有一種叫壓縮饃的饃,相信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有關報道,在 太昊陵朝祖會,有個最佳攤位拍出98萬,就是賣壓縮饃的,一時間引發網友熱議,至於這種饃,到底好不好吃?可能只有當地人、或吃過的人才能評判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壓縮饃的名氣,確實打出去了。

據說,壓縮饃過去就是杠子饃,可能經過改良了,換了個名字,在淮陽當地有句順口溜,「 壓縮饃、壓縮饃,小孩吃了考大學」,也算是獨出心裁。

油饃,顧名思義, 少不了油,其色澤金黃,是河南家常的麵食小吃,也流行皖北、蘇北等地。

開花饃像饅頭,但饅頭不一定開花,而開花饃的標准,一定要開花,當然了,這里的開花,不是真的開花,而是饃炸裂開來,像開花一樣。鄭州的開花饃比較有名,據說這種饃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晉代,還有一種說法是跟朱元璋有關。

焦饃主要流行於豫南、皖北,這種饃,更像是一種零食,香酥薄脆,有點類似於山東的周村燒餅。

菜饃,顧名思義,要有菜,而且是韭菜為宜,還要放雞蛋,這樣吃起來才香,有點像韭菜盒子。

河南的饃,實在是太多了,但千變萬化,總有根源,想必都離不開一種饃,它就是烙饃。

烙饃在山東這邊,又稱單餅,製作工具離不開鏊子,據說這種饃有2000多年的 歷史 了,流行於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

當然了,江蘇主要是蘇北、安徽主要是皖北,吃這種烙饃。

在烙饃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演化,發展出今天各種各樣的饃,填飽信卜敗了人們的胃,更滿足了人們的口福,總結起來,這都是小麥帶給人們的饋贈,北方地區,從某種意義上看,也可以視為小麥文化區域 ,河南這些饃,也算是承載著厚重的 歷史 文化,不知道你吃過幾種?

⑨ 鄭州小吃一條街在哪

1、優勝路:從二七廣場向北,過新通橋、文化路,便至優勝路了。一路數過去,成都光頭香辣蟹、全家福煳辣魚、鴻茂齋涮羊肉、川府火鍋、廣東打邊爐等。

2、紫荊山:、異國風味的巴西烤肉、集豫菜大成的河南飯店、鄭州烤鴨總店,鄭州有名的老三記之一合記燴面、河南食府等。

3、順河路:一條地方特色名吃街,基本上薈萃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的名吃精華。光河南本土的就夠你數一陣的,蕭記三鮮燴面美食城,生意火爆。逍遙鎮方中山胡辣湯店。

4、工人路:飯店規模較小,以各具特色的小吃為主,很適合大眾消費,要推薦嘛,亞細亞商務美食宮算不錯,;天山小吃店、軍嫂涼皮店、鹿鳴涮鍋城、聚福園、胖娃川菜館以家常小吃為主營品種,特別適合家人小聚。另外,東北菜館、粵菜館、海鮮館也為數不少。

5、淮河路:淮各地各色菜餚雲集。想吃農家風味,你可以去一家人飯店、信陽漁村、鴻豐源擀麵城、金竹源酒店,這里還有鄉村風味的濁酒野蔬和在西區知名度比較高的萬家燈火。

6、城東路:囊括了各種特色餡的水餃、蒸餃、煎餃,燉菜、大拉皮的東北風味很是誘人。除了東北菜,川味和野菜也是這里的亮點。不少飯店的牛肉、羊肉、驢肉、狗肉、兔肉等湯鍋和精品川菜、小吃,都值得去一趟。還有這里的野菜館,野山菇、芝麻葉、茅草根、石榴花如今都成了城裡人的所好。

7、經五路、經七路:新疆人飯店、開心居鴨火鍋店、日子家常菜、老長沙罐子樓等也吸引了很多鄭州的老饕。

8、未來大道:未來大道的高檔飯店多,東明路上的火鍋店多。新蜀園、李記紅燜羊肉、譚魚頭火鍋等一路走過,讓你數也數不過來。

拓展資料:

鄭州特色小吃:

1、葛記燜餅

葛記壇子肉燜餅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溢。 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和特製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

2、河南燴面

河南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成為鄭州有口皆碑的佳餚。外地人也經常慕名前來品嘗。

3、老君燒雞

鞏義市老君燒雞被譽為「中原名吃」。其選料考究、做工精細、湯老味全、造型美觀、色澤鮮艷、鹹淡適口、離骨熟爛。湯中加有十多味中葯材,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4、胡辣湯

胡辣湯,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湯類食品。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

5、燜子

燜子是流行於登封東部的一道特色菜餚。在煮好的骨頭湯秫入粉芡,並加入肉末、粉條、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燜子這種風味小吃。

6、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號稱賽烤鴨,此菜選用豬硬五花肉,經浸煮、壓平、片皮處理,用蔥、姜、大茴、紫蘇葉及調料腌漬入味後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鍾集成。

7、燴羊肉

燴羊肉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在登封盛行,現在已經在河南地區內廣泛流傳,乃是河南名吃的一大特色。

8、油饃頭

鄭州人吃油饃頭也有很久的歷史了,這是河南鄭州的著名小吃,河南人喜歡把它當作早餐吃。油饃頭別名,有的叫面托,有的叫老鴰頭。 油饃頭的製作:晚上睡覺前發面,碗如果小了一夜之間都漫出來了。還會漫到了地上。在炸油饃頭之前可以放一點泡打粉。...

9、開花饃

開花饃可以追溯到晉代,當時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餅市售。今之開花饃是在面團充分發酵後加入適量白糖,餳到一定程度後下劑、成形、蒸制。成熟後,饃頂均勻綻放如花朵,故稱開花饃,口感暄甜。

10、虎豹肉盒

虎豹肉盒是鞏義回郭鎮虎豹兄弟祖傳,燒餅鼓肚中間空,又黃又脆,久放不壞。鹵肉佐料質優,精細製作,夾入燒餅之內食用,外焦、里嫩、可口。

⑩ 北方人是不是都吃菜饃菜饃怎麼做

菜饃顧名思義就是在饃中間加入了蔬菜,吃的時候就著大蒜,比吃不加菜的饃味道好很多,由於菜饃屬於主食,在北方是相當受歡迎的 ,我一個河南的朋友他的主食除了饅頭,基本上就是饃。

但是如果問是不是所有的北方人都愛吃菜饃,北方地域太廣,這個問題我不好回答,比如說我認識的陝西人,就是以面條為主食。

【菜饃】
菜饃的製作方法也不難,製作原理就是把調好的菜餡鋪在兩張饃中間,把邊封起來後,放到鏊子上烙好即可。現在以我最喜歡吃的一種餡為例。

一、材料清單

麵粉1斤,韭菜1斤,雞蛋6個,蝦皮適量,干紅薯粉絲適量,大蒜適量,鹽,味精, 生抽,香油,花生油

二、製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和面,首先把3個雞蛋打入麵粉,一邊加清水一邊攪拌,直到最後面團表面光滑,不粘盆。蓋上鍋蓋,發面半小時。

第二步:准備菜餡,首先把干紅薯粉絲放入開水中泡發,韭菜洗干凈切碎,3個雞蛋加鹽,打成雞蛋液,起鍋燒油,油溫升高以後,倒入雞蛋,炒碎後起鍋備用。

第三步:拌餡,把發好的紅薯粉絲,雞蛋碎,韭菜碎裝盆,放入鹽,味精,蝦皮,生抽,香油,攪拌均勻。

第四步:案板上撒上一些麵粉,取出發好的面團,搓成條,切成大小相同的劑子,把劑子搓圓後,擀成圓形的麵皮。把菜餡均勻鋪在麵皮上,上面再蓋上一層麵皮。卷好邊,壓緊,防止開口即可。

第五步:把鏊子放在火上,燒熱以後,放上菜饃,燙至兩面都熟以後即可。

把做好的菜饃切開就可以上桌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如果家裡沒有鏊子,用平底鍋代替也是可以的。

2.菜餡拌好之後要馬上製作,否則放了鹽的蔬菜就會有水分流出。

3.注意擀麵皮的時候厚度要均勻,如果不是熟手的話,建議稍微厚一些,如果破了就前功盡棄了。

大家好,我是鄉鄉小廚,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菜饃是我老家河南的一種非常有特色的麵食,夏天吃的最多,因為夏天各種時令蔬菜上市,選擇的餘地很大,菜也很新鮮。人們用麵粉和青菜做成菜饃,再搗點蒜汁,蘸著吃,既可以當主食,又可以當一道菜,真是兩全其美。

菜饃的菜
我來自河南中部的一個小城,我們當地人幾乎家家都會製作菜饃,不管是早餐店還是小餐館都會有現做現賣的菜饃。菜饃的製作非常簡單,只要會做烙饃就會做菜饃,做烙饃做菜饃是我們當地主婦們必修的課程。心靈手巧的主婦們會選擇家人喜歡的菜來製作菜饃,菜的可選種類有很多,夏季剛出來的綠莧菜,我們當地稱玉米菜,也有叫迷糊菜,綠豆芽,擦成絲的嫩倭瓜,菠菜,韭菜,還有紅薯葉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把這些菜洗凈,晾乾控水,放在兩張做好的烙饃坯子里,然後蓋在一起,壓好邊,上鍋烙成菜饃。

菜饃的分類
菜饃可以分為豪華版和標准版兩種配置,豪華版就是加了蝦皮和雞蛋,已經調過味道的,標准版只用了時令青菜原味的,要蘸著蒜汁吃,根據我們老家的習慣,我更喜歡標准版的菜饃,因為這樣可以吃到原汁型伏原味的青菜的味道。今天鄉鄉小廚跟大家分享我們家經常做的菜饃的做法。

【菜饃】製作教程
食材:麵粉250克 清水120克 莧菜500克 大蒜6瓣 鹽適量 味精適量 生抽適量 香油 涼白開適量

【 製作流程】:

步驟1 . 用廚房秤稱出250克麵粉,分次加入清水(夏天用涼水,秋冬季節用40度以下的溫水),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鍾。莧菜去掉老根,洗凈之後控干水分,用刀切成段,備用。把大蒜去皮,已經控水。

步驟2. 把面團放在案板上,把面團分成偶數劑子,撒上少許乾麵粉,擀成兩張薄厚均勻的圓餅,把莧菜鋪在一張面餅上,鋪勻厚實點,(莧菜遇熱會塌下去變薄),把另一張餅鋪在莧菜上,按平周邊,使兩張餅按成一張中間加了莧菜的餅。

步驟3. 火上放上鏊子,待鏊子燒熱,將菜饃放上去烙,左手扶著翻面,右手用鏟子翻動轉圈,待鼓鼓的菜饃橘笑塌下去,兩面面餅成熟即可挑出晾涼,用刀切成四塊。

步驟卜伍攜4. 把大蒜放進蒜臼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味精,把蒜搗成蒜泥,接著加入適量涼白開,生抽,香醋,香油攪勻即可食用。

【 菜饃】製作技巧總結
1.菜饃里的菜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去准備,洗干凈晾乾水分就行,比如菠菜,綠豆芽,紅薯葉,生菜脆嫩的窩瓜絲等等,也可以幾種菜摻和在一起。

2.面團和的比餃子面稍微軟一些,麵皮不要擀得太薄,容易破。

3.家裡沒有鏊子的可以用平底鍋或者電餅鐺,注意觀察,不要時間太久。

4.蒜汁的調制可以根據個人口味。

5.喜歡豪華版的可以在菜裡面拌上雞蛋或者蝦皮,稍微加點鹽,拌勻即可。

結語
北方是個很廣義的范圍,我的回答只能代表我們當地的,我們當地人很喜歡吃菜饃,也非常會製作菜饃,並且做出的菜饃也很好吃。不會做菜饃的就跟鄉鄉小廚學學吧,學會了你也能成為面點高手!

一哥「新密 美食 印象」之――

鐵鏊子上翻動的美味

舊時集市,鏊子屬鐵器雜貨,形似龜背,三足鼎立,音意取「鰲」,上古流傳而來,有石有銅,鑄鐵最好,雖然現在有了電餅鐺之實用易控炊具,然密人對鐵鏊子仍情有獨鍾,城裡人還有耽意到鄉村古會場去賣來一隻家用的。

密人在鐵鏊子演繹的 美食 當首選烙饃,大街旁小巷內的「XX烙饃村」都說自家的傳統地道。客人進店,店家鐵鏊子已經撐起、中火燒熱,二三巧婦圍坐,燙面劑子在巧婦的小擀杖下瞬間擀成圓薄面膜,迅捷覆於鏊子面上,另一人持竹椑子壓邊轉動,使之受熱均勻,速翻三五遍,兩面起煳花挑離,乘熱送於客人卷葷素菜品食之,筋道十足、面香掛齒。卷菜也有講究,紅豆腐燒粉條、涼拌荊芥、蒜泥茄子(火燒最佳)、京醬肉絲、孜然羊肉最好。莫問價錢,盡情品嘗,各店烙饃不收錢、不外賣。

烙菜饃在新密吃法自是不同,烙饃劑子擀圓薄面膜,洗凈淋干各類青菜斬寸段(莧菜、韭菜、菠菜清香、荊芥、小茴香味殊、各類葉菜、苗菜、野菜更是出彩)輔於面膜上拍平,上再覆一面膜壓邊捏實,鐵鏊子中火燒熱,輕覆慢轉、壓邊均勻,水汽漸少翻面,反復兩次,見煳花離鏊塌(幾片熱饃摞起)軟。食之沾確好調勻之蒜汁,紅油辣椒隨意,口味各家不同,食之面香、菜香、蒜香、椒香沁人味蕾、舒人口舌。密人之烙菜饃用的青菜不用鹽及五料腌制、烙時不出水、吃時不失青菜本真,沒有特色亦是特色。

麵糊加雞蛋及腌好的蔥花青菜末攪至掛筷,熱鏊子略抹凈油,麵糊均勻攤平,水汽漸少翻轉,反復兩三次,兩面起煳花出香味挑離塌軟,食之沒了山東煎餅的筋道,但糯軟清香自有一番滋味。烙饃塌餅富於變化,攤上一張雞蛋皮切絲拌黃瓜粉條是用心拌的「新」三絲。烙上切片的茄子起煳軟塌、整個青紅鮮椒呈虎皮斑斕,筷頭撕條狀蒜汁涼拌,肯定不錯。

鐵鏊子上翻動的是 美食 ,更是密人對 美食 的堅守與創新並重的心得,追求 美食 於平凡家常之中,於時令節氣變換之間,於接納包融融合之碰撞交流,不失 美食 者之一顆匠心。

吃菜饃的地方以河南為主,周邊臨近的省也吃,但是,不是北方所有的地方都吃。

我父母是河南人,我隨軍在山西出生長大,我從小就不缺菜饃吃,母親做菜饃是高手,從和面、擀薄餅到調制餡,一氣呵成。把擀好的薄餅鋪上菜,再蓋上一張薄餅,用手把周邊壓實,鏊子燒熱,母親端著放生菜饃的蓋簾,反手扣到鏊子上,穩准狠,那技術非一日之功。菜饃在鏊子上,先用削扁的竹片條(母親稱之為:方方批)挑起平行轉動,讓菜饃受熱均勻,然後翻過來,烙另一面,兩面花色均勻就熟了。母親烙菜饃不用刷油, 健康 飲食方式,我們都喜歡吃。有時在飯店也能點到類似的餅,叫菜盒子,用油太多,我個人不喜歡。

我8歲就學做飯,耳濡目染,也學會了做菜饃。菜饃取材豐富, 健康 營養,我做給身邊的朋友吃,也深得他們的喜愛。

我老公是地道的本地人,結婚以前沒見過菜饃,結婚之後,吃了我做的菜饃,一下就喜歡上了,每次我做,他都是吃菜饃的主力軍。

菜饃可咸、可淡,口味全憑個人愛好,也是一種非常尊重食者選擇的 美食 。

菜饃的具體做法:1.和面,和成耳垂軟硬的面。

2.各種蔬菜都可以。以韭菜為例吧:韭菜洗干凈,晾乾水分切碎加入炒雞蛋、粉條碎,加熟油攪拌,加鹽、十三香、一個生雞蛋攪拌好。

3.把醒好的面分成小劑子,擀成薄餅,在一張薄餅上鋪滿餡,再蓋上一張邊緣壓實(也可用碗轉圈割去餅邊)。

4.把做好的聲菜饃放鏊子上(或者電餅鐺上)烙熟就可以了。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北方人是不是都吃菜饃,菜饃怎麼做?

1、首先北方人並不是都吃菜饃,身為河南人主食一般都是饃,而不是菜饃,早中晚三餐可能兩餐都是饅頭,中午的話一般都是吃面條。

2、做菜饃的話需要韭菜,雞蛋,蝦米,麵粉。

先和面,把面和的比餃子皮硬點,雞蛋打散炒成雞蛋碎,韭菜切碎和雞蛋碎蝦米攪拌在一起,放鹽,十三香,雞精。

把面癱成薄餅上面均勻鋪上餡料捲起來,放到鍋中蒸15分鍾,這行香噴噴的菜饃就做好了。

第二種做法和第一種的用料一樣,只不過把面癱成薄餅鋪上餡料以後再蓋一張薄餅,邊上捏緊,平底鍋刷油兩面煎至金黃就可以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決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