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成都青木川都有哪些好吃的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成都青木川都有哪些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3-11 07:34:38

『壹』 青木川—昭化—劍門—閬中,古鎮、古城5日春遊經典必看路書

古鎮古城不僅江南有,本次奉獻給驢子們的,正是四川北部的經典古鎮、古城5日春遊經典必看攻略。

首先油菜花就不說了,這一線本就屬於川北隴南油菜花產地,正值四月前後,油菜花可謂隨處可見。

直接說俺們春天的正事兒吧。希望此文能給正在辦公室忙碌的你,一絲絲心動的感覺。

實際上,出發點青木川古鎮的行政歸屬是陝西漢中寧強縣(寧強縣的好地方還真多呀)。

或者從南往北從閬中古城出發也可以,但不要選擇昭化古鎮和劍門關為出發點(除非您就住在這附近),否則回頭路走太多。

青木川高速是不能直接到達的,須走一段幾十公里的省道、鄉道,不過路況不必擔心。

近年來青木川還是比較火的,一雞鳴三省,又有諸多影視劇加持,很多人都來過了。

一條河分開了青木川老鎮與新鎮,一座小廊橋雙將 歷史 與現代相連。

住宿客棧停車什麼的,大多在新鎮,只是停車比較麻煩,不像前兩年可以把車停在客棧門前或附近,只能停在鎮外的停車場,收費屬於正常。

但可以聯系店老闆,用電瓶三輪來幫你拉行李,也不麻煩。

青木川看景要往鎮邊的山上面爬,可觀全景,古棧道走起來也非常舒服。

這里保留著趙、魏、瞿、屠氏的祠堂,供遊人參觀,還有上千間老建築都保留了下來,實屬不易。

因為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處,這里的飲食就顯得非常豐富。

從熱米皮、火鍋、臘肉再到各類南北炒菜,再加上夜市上的燒烤,總之從面條、大饅頭到白米飯,總能找到你愛吃的。

阿糖有幸在這里遇到了一次村民的婚宴,正是那種記憶中的流水席,露天的。

所有親朋好友吃吃喝喝,特別是喝酒的場面壯烈,很多年沒見過這場面了,非常有人間煙火味。

每到端午、中秋,古鎮的文化廣場上還有各種活動,搭台唱戲,熱鬧非凡。

那個時候,不論你是本地居民,還是遊客,都像一家人一樣融入到了喜慶的氛圍中。

昭化古城據說歷經4000年,就在廣元市昭化區,整個古城不大,但保護得很好,開發也比較有序。

進入昭化有兩三個入口(不算村民每日勞作走的小路),如果預定了民宿,一定要先問清從哪個城門入口進入比較方便,那麼就把車停在哪個入口處的停車場即可。

古城的四周全是山,古城就在山間的小盆地里,因此氣候濕潤、穩定。

嘉陵江與白龍江在這里交匯,劍門蜀道上有名的所謂"桔柏古渡"即是。

古城裡的店面啥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各類老房院的格局因勢改建的。

有那種幾家一個院子的「合院」,也獨門獨房的客棧。

阿糖住過最好的,是一個大府院,分內外幾個院子,房間的類型也很多,價格不同,應該是當時大戶人家的府邸吧。

由於氣候原因,古城裡四季如春,各家各戶也都喜歡種花植草,讓每一處都時時春意盎然,人們心情大好。

昭化古鎮三面環水,因此吃魚在這里很方便,也不貴。

最好吃的是一種冷鍋魚,現點現殺,做好的端上桌,上面一層紅紅的辣椒油和褐綠色的花椒,看著仍是生的,但味道奇異,吃起來很是過癮。

古城裡的介紹這樣說:全國三國文化資源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同時昭化古城也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之城,是研究蜀漢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重要例證。

也正因為如此,又給昭化古城平添了一份與眾不同的含義,值得一游。

古城中的戲院每晚都有節目表演,不是那種大型的神馬「印象」之類,而是那種類似小劇場似的節目。

欣賞著舞蹈,聆聽著詩詞歌賦,再品著一壺清茶。

夫復何求?

劍門關位於廣元市劍閣縣,流傳是諸葛亮先生修建的,不知是真是假。

不過驢子們如果是自駕 汽車 或摩托往上走時,一是會感覺景色太美,時不時就想下車拍照;二是隱隱會感到路還是很險的,要小心駕駛。

聯想到古時,這可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呢。

劍門關通常說的是劍門關、翠雲廊兩個緊鄰景區,還有劍閣古鎮(街)。

住宿啥的在古街上挺有感覺,其實很多都是近代修的,不過也像模像樣。

劍門關的景點很多,去一次想都逛遍幾乎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主要看一下劍門關、劍閣道、劍門關樓即可,而鄰近的翠雲廊景區則是看古柏,上千成群的古柏,據說盡是千年成精的,很震撼。

這里遊玩的話還要看天氣,如果遇到狂風暴雨,景區是不開放的,只能在古街上喝茶吃豆腐了(說到這里,阿糖表示很不幸)。

劍門關的豆腐是你來到這里迴避不了的,四處可見"不吃劍門豆腐,枉游天下雄關"的宣傳,把豆腐吃成了宴席,甚至是純豆腐宴,也是沒誰了。

什麼炸的、煮的、炒的、醬的,說不完也記不住,按阿糖口味來說有些好吃,有些也吃不習慣,看大家的口味兒吧。

如果帶著小孩子,還可以去看一下4D影院,片名叫《劍門神鳥》,還有玻璃棧道。

從劍門出來,直向閬中古城。

高速路下來後,原來的路線是非得進閬中市,很麻煩,現在有了江南大道,感覺好走了很多。

閬中古城實際上在城市的邊上,城裡人遛著狗走路就能到達,真羨慕。

閬中古城是我們這一線游歷目的地中,規模最大的。

阿糖去過三次,都沒有全部逛完。

閬中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另三個分別是平遙古城、徽州古城和麗江古城。

因此她絕不簡單,還不像平遙現在進個城門都要收門票了。

這個「閬」字,是個有點仙氣的字,意為比美好更美好(阿糖自己瞎琢磨的),傳聞《紅樓夢》中所述閬月仙葩,就是取閬中的這個字。

電視上反復播的那個「我在閬中等你」的宣傳片不要信,拍得水平固然不錯,但阿糖認為根本沒拍出閬中古城的特點。

閬中是生活的,並不是那種仙氣飄來不食人間煙火的。

城門樓下剝橘子、啃甘蔗,天氣好就買上一張古城裡隨便坐的電瓶觀光車票,像是「招手停」,東南西北地逛,24小時有效還是48小時有效忘記了。

晚上就坐在江邊,吃魚喝酒聽歌,還能望到江面上的表演,和對岸山上的燈火。

這才是真正的閬中,沒有片子里那麼多外國人和香港帥哥。

閬中古城的厲害,恰恰是下里巴人的真實,動不動就陽春白雪的話,就曲高和寡嘍。

當然,這也是阿糖的偏見而已。

在閬中,祠堂、張飛廟、府衙、貢院自然都是要看的,但坐著電瓶車,下來後迷了路(因為實在太大,有4.59平方公里,大街小巷都太多),結果隨遇而安在大榕樹上花20元泡壺茶,和老闆聊聊天也是好的。

再不就到閬中中學門口看看,這里的孩子上自習到晚上九點多才放學。

據說升學率666,每年被北大清華復旦錄取走的一波又一波,看人家孩子都是咋學的啊。

對了,貢院里讓孩子們感受古代科考的體驗非常棒,很受娃兒們的歡迎。

扯了半天忘記說正事兒了,哎呀。

車停在張飛南路與閬水東路的路口停車場,很小,不容易發現,但其實裡面停車位不少,就在嘉陵江二橋的南側。

或者提前訂了客棧、酒店的話,與老闆溝通,讓他給發個位置。

裡面的客棧、民宿和酒店,從100一間到每晚1000大元的都有,建議不要一下訂幾天,一天一天地訂,多選擇幾種風格住著體驗一下。

還有就是古城裡到處都是醋泡腳,試一下應該沒啥壞處吧。

吃飯的地方更豐富,從江邊到古城裡的各類館子,要素有素、要葷有葷。

由於古城裡佛、道、天主教、清真教派俱全,所以還有回民街,讓可選項又多了一些。

如果都不愛吃,那麼就去古城北邊,也就是緊鄰著的現代商業區了,一道欄桿劃分出古城區、城區,城區里各類連鎖火鍋、西餐、中餐,只有你想不到的。

賞春的話,去坐坐船吧。

這里的船實際上是當地人過江的交通工具,可以到江對岸(幾塊錢,當然要做遊船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對岸像似個開發的文化創意街區,當然也可以在那裡擋個車,去山頂上俯瞰閬中古城全景。

阿糖到現在還時不時冒出來一句:我在閬中等你。

雁兒在一旁說:你丫等誰?

全文完!

稍等,稍等,還得再交待一下。

上述線路,走馬觀花的話,3天也能看過來。

但阿糖不建議這樣玩,辜負了春色。

如果時間確實有限,那有兩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是減少目的地,比如視情況只去青木川、閬中,或劍門關啥的。

二是離得比較遠的驢子們,可乘飛機、高鐵,先到廣元或巴中、綿陽甚至漢中,租車自駕,大家不要排斥租車自駕,這真是一種很方便的旅行方式。

今天就聊到這里吧,希望能給你枯燥的工作生活帶來點樂趣,那就功德無量啦!

有時候,真的不為詩和遠方,只是討厭眼前的苟且。

所以,沒事兒就應該去溜達。

『貳』 青木川古鎮木桶魚哪家好吃

青木川有很多做木桶魚的,看你對那裡熟不熟,一般那些開店時間很長的以及顧客比較多的店子味道都還可以,自己留意一下,還有就是可以看怎麼做的木桶魚,吃貨對於這個也是有點講究的。

『叄』 漢中人最愛吃什麼

我大漢中人愛吃什麼,當然是愛吃一切好吃的,誰不喜歡吃 美食 。漢中人總體口味偏向於麻辣、香辣,我們這會只能挑著漢中本地有的開始說起。

1.麵皮菜豆腐。這個是大漢中人的標配 美食 ,不用多說,就是愛這口。

2.火鍋、串串。火鍋、串串誰不喜歡吃,幾天不吃,總覺得心裏面少點什麼,想了想,少了辣子的刺激。

3.燒烤。天氣逐漸熱起來了,又到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時候,與其他地方相比,漢中這邊燒烤稍微偏向於素菜。

4.粉皮子。這個一般夜市才會出現,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5.魚。身處大漢江,怎麼能不吃魚,鮮活魚,現殺現做,味道沒的說。

6.漿水面。愛吃的,怎麼可能會少了漿水面,漢中人做的漿水那叫一絕,來碗漿水面渾身通透。

就說這么多吧,還有很多漢中人愛吃的 美食 ,真的要說,時間上有限,歡迎補充。

漢中 美食 ,也就是漢中菜豆腐 漢中麵皮 漢中肉加饃 漢中核桃饃 漢中後悔饃 漢中拌湯 漢中牛肉干 漢中糟糕饃 漢中紅燜肉 漢中水餃 漢中紅薯粉 漢中梨 漢中櫻桃溝 漢中黑米 漢中 美食 之鄉 有很多朋友來漢中覺得這里是天然養吧空氣清心 美食 豐盛。流連忘返。

在這里有很多名勝古跡 蔡倫 華陽紅軍司令部。 有朱鬟之鄉 農特產之鄉。

在外打工回家第一件事,下火車來兩碗麵皮和水餃 。因為時隔一年回到古鄉才能吃上正宗得漢中家鄉味涼皮 菜豆腐。

家鄉 美食 豐盛歡迎各界各地朋友來品嘗家鄉 美食 。

秦巴山水浸染出漢中秀美的風姿,漫長的時光孕育出這里輝煌燦爛的 歷史 文明。秦嶺之南漢江之畔,一座 歷史 悠久歷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土地肥沃,美麗富饒;一畝高產的油菜花良田,一條貫穿秦嶺南北的西漢高速,全線 258.63 公里有著 422 座橋梁和130 座隧道,創造出了高速公路史上的一個奇跡。

特別推薦 Special

每年 3、4 月間,漢中是油菜花的海洋,黃色的花海將漢中鄉間的每一寸土地鋪滿,映著秦巴山區的青山綠水,如果你在春天來到漢中,一定要來趕赴這場遼闊美麗的花期。

除了四川,漢中也喂養著眾多可愛的大熊貓,漢中佛坪有著「熊貓之鄉」的美譽,這里的佛坪和長青自然保護區內都能看到熊貓的身影,那些渾圓可愛,憨態可掬的熊貓絕對會令人感到不虛此行。

麵皮、菜豆腐、粉皮、漿水面為「漢中四絕」,在當地有著悠久的 歷史 ,是漢中人心中的寵兒,麵皮的 Q 彈、菜豆腐的清爽、漿水面的酸香、粉皮的爽滑都會讓人難忘,到了漢中,一定要品嘗一番。

亮點 Highlights

武侯祠已有近千年 歷史 ,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漢中市的「市花」旱蓮,就可在武侯祠內看到,這株樹齡已近 400 余年的旱蓮,被證實為世界上的稀有花樹,也是漢中人心中的驕傲。

青木川因電視劇《一代梟雄》中的人物何輔唐而名聲大震,據說何輔唐的人物原型便是來源於鎮中的寧西土豪魏輔唐,「風雷鎮」這個劇中的鎮名,自然也成為了青木川的另一個代名詞。

景點 Sights

漢中市內文物古跡眾多,有褒斜道石門、拜將台、武侯祠、張良廟等古跡。另外,漢中油菜花也是漢中盆地上的一道絕美風景。

古漢台曾為漢高祖劉邦在漢中時的行宮,故名古漢台,為漢朝基業的象徵,昔日的行宮建築早已損毀,現今只遺留下一座由三級台地和 7 米高台構成的台基。可以作為出發前總攬 而且對漢中 歷史 了解很有幫助。

漢江也叫漢水,古時曾叫沔水,全長 1577 千米,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漢江是漢中人民的母親河,浩瀚的江水穿行於秦嶺、大巴山之間,沿途峽谷盆地交替,兩岸景色優美,漢中境內流經寧強,勉縣,南鄭,漢中,城固,洋縣,西鄉等縣,遊人想一睹漢江源頭風采,可以到寧強縣的漢水源頭參觀

黎坪景區境內有林海、草甸、瀑布、石林等景觀,由黃洋河、石馬山、冷壩等四大景區組成,以原始林海、巴冊民情風俗、安漢故居為主要景觀的景點共計有 160 余處。每年 3、4 月份油菜花開的季節,黎坪便成為了油菜花的海洋,金色染遍整個景區,景色絕美壯觀。到了秋季和四川的光霧山脈觀賞紅楓葉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吃 Eat

漢中麵皮分為兩種,原料採用米粉(大米磨成粉)或麵粉,米粉做的為「米麵皮」,麵粉做的為「面麵皮」。麵皮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的特點。將麵皮切條,拌以蔬菜,調入佐料,爽口芳香。漢中麵皮有多種吃法,可以熱吃,稱為「熱麵皮」,配上菜豆腐,別有一番風味。也可涼拌或油、炸、炒、燴、等。麵皮為漢中四絕之首,尤以城固縣出產的最為著名。

菜豆腐也叫菜豆腐粥,製作 歷史 悠久,是漢中名小吃,以留壩縣製作出品的最為著名。菜豆腐口味清爽,不油不膩。吃時需配小菜,一般是用 蔥花、 香菜、薑末、 蒜泥、 青椒、 香油、 芝麻、 核桃仁末、油潑 豆瓣醬、鹹菜、油辣子等拌勻入盤中下飯。和麵皮搭配成為了漢中有名的「情侶套餐」

漿水面是漢中、關中、甘肅等地著名的小吃,但因其地域差異做法也不盡相同。漢中漿水面 歷史 悠久,味道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漿水面清熱解暑,可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

漢中人幾乎家家都會製作紅豆腐,紅豆腐色澤鮮艷,內為乳白色,質地松軟、細膩,味道醇厚、咸辣適中、清香爽口。在漢中,紅豆腐雖然不是餐桌上的主菜,但確是廣受大眾歡迎的下飯菜。

核桃饃為寧強地區 歷史 最悠久的小吃,清朝時慈禧避難時,曾做為皇室貢品,後流傳民間。核桃饃以麵粉、核桃焙制而成,小如瓷蓋,色金黃,入口香酥。

推薦閱讀 :《四城記:在城市晃盪》

作者朱曉劍,書中描述的是對成都、漢中、阜陽、桂林四座城市活觀察,在城市晃盪間,尋求城市的內涵。

推薦影視 :《風過菜花黃》

一部具有濃郁漢中特色的電影,以上世紀 20 年代「護國運動」為講述了漢中兒女面對愛情、親情與家國,如何堅守信仰的故事。終貫穿「中國最美油菜花海」的美景,展現了漢中的風土人情和民善良淳樸、努力奮斗的精神。

推薦音樂 :《漢中》

演唱吳向飛,吳向飛是著名的填詞人,曾經與陳奕迅、金海心、都有過合作,創作了很多著名的歌曲和電影主題曲,《漢中》是為自己的家鄉漢中創作的一首歌曲包含了對家鄉濃濃的感情。

麵皮,菜豆腐

壹周君帶你來看看漢中的小吃都有哪些吧, 美食 多多,提起來都流口水啊。

漢中餐飲發展淵源流長,小吃 美食 品種繁多,其中,被評為「陝西名優小吃」稱號的有25個,入選《陝西烹飪大典》的46個。

蒜苗炒臘肉,漢中綠油油的蒜苗和冬日裡腌制的臘肉正好是絕配!熏香的臘肉切成塊,過水去咸,少油下鍋熬出臘肉那股子香味,最後在起鍋的時候撒上一把清香的蒜苗……哇,那滋味簡直!

筍被譽為春天裡的「菜王」,它和各種食材搭配在一起竟都很合拍。除開油燜春筍之外,還可這樣吃:鮮肉燉春筍、筍煮豆腐、筍蒸魚、筍炒肉……

在漢中說到家常菜肯定不能少了涼拌折耳根啊!各大酒店都有這道菜,開胃神菜啊有木有

蠶豆,漢中人一般稱之為胡豆。現在正是胡豆開花的季節,薺菜不是漢中特有,但漢中人非常愛吃它!一棵棵普通的野菜,變幻成各種美味食物,給春天增加了更多味蕾的體驗。薺菜圓子、薺菜餃子、薺菜豆腐羹……你喜歡哪樣?

蕨菜嫩葉處於捲曲未展時,便可採摘食用。可鮮食,也可以鹽腌,還可以干制。蕨菜營養非常豐富,與薺菜平分了餐桌的春色。

馬齒莧又名馬齒菜、長壽菜。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恆定,對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餡包子。

有那麼一段時間,放學路上在田間拔一些野蔥回家。清洗干凈,切段,做佐料,奇香無比。即使是最簡單的野蔥炒蛋。

香椿冒出嫣紅的芽。在不早不晚的時候,掐香椿頭,製作香椿餅,香椿扣肉,香椿炒蛋、涼拌香椿……清香就是美味,是最簡單的最原汁原味的吃食。

漢中熱麵皮,菜豆腐,罐罐茶,核桃摸 等等等等

很高心為您回答,漢中人最愛吃什麼。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樣,腦海里一下子就浮現出那個 美食 ,沒錯就是漢中麵皮。

1、源遠流長

漢中麵皮的由來以久,光是傳說就有四個版本,一個是漢中麵皮發源於秦始皇時期,一個是發源於劉邦在漢中為王時期,一個是起源於三國曹操時期,最後一個說是清代康熙年間,由此可見漢中麵皮的源遠流長,確實是一代又一代的繼承下來。

2、辣椒油是關鍵

漢中麵皮為什麼這么受歡迎呢,和它的美味是分不開的,在製作的過程中,人們會提前磨好米漿,有的會在米漿里放上土豆澱粉或者紅薯澱粉,以增加麵皮的勁道。然後准備好蒸籠和籠布,把米漿倒入籠布,3-5分鍾就蒸好了,蒸好的麵皮為了防止粘在一起,會在麵皮上刷上熟清油,然後切成條狀,配上各種「底墊」,放上辣椒油,味精,熬好的調料水、花椒粉、鹽等就可以食用了。要想麵皮味美,辣椒油可是關鍵,我們大都會配上草果大香、花椒、辣椒面子等,還有一些人家有秘制配方,浮出來的辣椒油辣而清香,永遠吃都不膩,越吃越好吃,一般人是不會告訴秘方的。所以很多麵皮賣家都有高人一等的辣椒油訣竅,讓人百吃不厭,確實是高手在民間。

3、外地人也會愛上它

農村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漢中是「魚米之鄉」盛產稻穀,這么豐盛的食材也為漢中麵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漢中的米非常的適合蒸麵皮,很多外地的人回去自己蒸麵皮,可是怎麼也蒸不出漢中的麵皮味,也就是水土和食材的問題了,漢中麵皮深入人心,只要是來過漢中的外地人,吃一回麵皮也會愛上它的美味。連外地人都會愛上的 美食 ,我們漢中人那就更喜愛它了。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對您有幫助!

熱麵皮,菜豆腐,豆花面,核桃饃,臘肉,麻辣雞,菜豆腐節節

漢中人最愛吃的首選是麵皮菜豆腐,俗稱漢中料理。漢中人比起西安人更喜歡米食,漢中人必須每天要吃一頓米飯。麵皮聽起來是麵皮,其實是用大米磨成漿製作而成。

漢中臨近四川,大多數人口味以川菜麻辣為主,到了晚上街頭小巷以麻辣火鍋為主。

當然漢中人最愛吃的 美食 不計其數,漢中洋縣有棗糕饃,漿水掛面,土席……寧強縣有麻辣雞,核桃饃,罐罐茶……略陽有菜豆腐節節……鎮巴臘肉……這可以說是全國出名。

漢中人最愛吃什麼?

漢中人最愛吃的還是麵皮子,菜豆腐,在家早餐吃,出去帶著路上吃,在外地定居的網上買著吃。反正各有渠道都能吃上。

也只有漢中人才能做出麵皮的獨特味道。菜豆腐不是鹵水,也不是石膏點的。是陝西漿水湯點的,有股子獨特的味道。在外地是做不出來的。

所以所出去時間長了,回來第一件事是吃碗麵皮,再來碗菜豆腐。

『肆』 陝西秦嶺深處這個小縣城,與四川廣元是鄰居,一道小吃兩省都愛!

朋友G做平面設計,給漢中的一家蕨根粉廠設計了個包裝袋,老闆挺高興就送了兩箱蕨根粉,G送袁小貓兩包,讓我們也嘗一嘗。 袁小貓就把蕨根粉泡上了,准備晚上涼拌蕨根粉給家人吃……

蕨根粉是陝西人不可缺少的一道待客冷盤,韌性十足,酸辣爽口 。每次袁小貓坐席,冷盤里最先被吃光的就是蕨根粉。真的是不分春夏秋冬,只要待大客,基本都會有蕨根粉,實在是因為太好吃了。袁小貓做好發了朋友圈,漢中的朋友看見了說: 「蕨根粉是好吃,但是我們寧強人用蕨根粉做得根面角,那才叫一個嫽!」

根面角?袁小貓頭一次聽說。剛好有個同事H,老家就是寧強的。H也是餐飲行業,所以袁小貓與他經常溝通。聽說袁小貓對根面角好奇,他很認真地講解了一番。於是,袁小貓又上了一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了「蕨根祛暴熱、利尿道、令入睡、補五臟不足」。

寧強屬於陝南秦巴山區,大山深處長了一種多年生草被植物蕨苗。不知道是哪個聰明人發現了這種植物能吃,而且還能變著花樣各種吃,蕨苗的嫩芽叫蕨苔,能夠涼拌,也可以煮著吃。逐漸長大後,它的根莖也變得更為有結實強壯,根莖里豐富的澱粉為它提供了足夠的能量。 因為蕨根含有那麼多澱粉,於是寧強人直接把它當主食吃了,取了一個根面的名字,立刻與各類麵粉主食同台了。

H說這種根面可以用來 做很多種食物,比如根面丸子、根麵疙瘩、根麵粉皮、粉絲等等,而根面角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 做法其實也不難,就是蕨根粉做成皮,然後把用蔬菜做成的餡兒包進去,捏成月牙形,大火蒸熟。蒸熟的根面角是黑褐色,有點像醬油的顏色。 和一般餃子蘸水一樣,油鹽醬醋蒜末等調好汁,當然不能少了辣面兒,熱油一潑,刺啦一聲,調料的香味全部激發出來了。捏起一個根面角,蘸著吃,想想都是美太太!

上次袁小貓在商南金絲峽吃了一種菜,叫「鮮竹筍炒土豆粉」秦嶺深處這個小山村到底有多好吃?菜一上桌就搶光!廚師最開心!裡面有介紹,當時因為那道菜(主要是裡面的土豆粉皮)實在太好吃了,連續吃了三次,問過廚師那個粉皮的做法。聽到這個蕨根粉可以包餃子,袁小貓想這根面角做法應該與它無異。

H說,現在這個根面角是越來越少了,因為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上山打根(寧強人把做蕨根粉的過程叫打根)。很多 街上賣的都是用紅薯粉做成的,味道有些相似,但是蕨根粉做得根面角即便是涼了也不發硬,紅薯粉做得根面角必須趁熱吃,不然一會兒就變硬了 (看來現在要吃到正宗的根面角也不容易了)。那麼到底如何打根呢?要是不難的話袁小貓想自己爬山去采蕨根回來自己做……

H聽了,就「呵呵「了兩聲,給袁小貓講起了整個過程——寧強人一般會在 農歷的七八月份 上山 打根 一則農忙過去了,二則那時是蕨根營養最豐盛的時刻 。蕨根一般都是長在高山上,根扎得特別深,並且內里盤根錯節,紋路非常復雜,不能隨便斬斷,很容易傷到根莖,那樣營養會分散,形也不好。 要用心,一點一點地去試探,尋找根莖生長的方向,然後慢慢挖出來。 挖出來的根莖要碼放整齊,捆紮實了(這一點可真那難不倒袁小貓,從小打柴,最懂得如何把木柴擺放整齊才能保持平衡,背著爬山的時候不至於左右搖晃),然後背到山下河邊,最好有泉的地方,泡在水裡,讓河水把蕨根沖洗干凈;把沖洗干凈的蕨根粉放在一塊大石頭上,用木榔頭使勁兒砸,變成絲狀的時候就行了。

接下來你得需要兩個木桶, 一高一矮,兩個木桶之間用一根水槽連起來 ,一頭接在高木桶底部的水孔上面,一頭連著低處木桶部的過濾器種。 高木桶 的作用是 砸蕨根 低木桶 砸好過濾後的 根粉水 的。高木桶要不停加著泉水,低木桶里不斷收到與根粉融合後的根粉水。低木桶滿了以後,就差不多算是把蕨根的澱粉過濾干凈了, 高木桶可以休息了,低木桶開始沉澱 。大概過上 12個小時 ,低木桶里沉澱下的清水可以倒掉,剩下的 就是根粉 了。(原來的人們怎麼如此聰明?!佩服之極!)

新鮮的根粉要想儲存就要晾曬、風干。當然,也能夠揉成一個大面團,用粽片或者布包嚴實,放在草木灰裡面滲干(草木灰吸水性好,當然一定要包紮緊了),這就是蕨根粉,也就是根面了。

高山仰止,泉水汩汩,風在山間吹過,蝶在河邊飛舞,陽光在林深處跳躍,時光在木錘一上一下的起伏中慢行……這世間,怎會有如此美好的勞作?聰明的寧強人怎會如此詩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寧強人把山水完美地凝結在一起,做成了這世間最清新的一碗飯…… 真的很感動。而且,大自然的恩賜永遠是慷慨無私的,除了送給寧強人蕨根粉,寧強人還把過濾後的根渣,絲狀的揀起來紮成刷子刷過洗碗,碎渣子就背到地里積成肥料。

袁小貓一直覺得,我們很多時候 過於追求所謂速度,所謂失效,所謂金錢 ,反而 放棄了 很多珍貴的東西,比如這種 純粹自然的生活方式 ,這種 用心用情認真做好一碗飯的傳統習慣 ,我們一切都 向時間要效率 ,要 節省時間 ,要 吃快餐 ,要過 快節奏生活… …然而呢,你省出來的那些時間你到底用到哪裡去了?你吃進去的那些用SOP標准做出來的 沒有靈魂的飯 到底有沒有味道 ?……

有一次袁小貓喜想去青木川古鎮玩,但是導航看了一下,開車竟然需要八個小時……於是就錯失了一次去寧強的機會,但是自從去漢中以及勉縣吃了兩次核桃饃,袁小貓覺得寧強絕對是很好吃的一個地方,而這一次,又遇到了寧強的根面角……也許是為了讓袁小貓做足了功課才讓去吧。打算去寧強吃正宗的根角面,有沒有同行者?或者有沒有最本色的寧強人推薦當地最好吃的一家給小貓……

『伍』 青木川都有哪些好吃

青木川位於陝甘川交界處,所以口味偏向四川甘肅,而非陝西口味,但是又不會像四川一樣那麼濃重,所以絕大部分小吃大家都能吃的慣。
如果去青木川一定要吃的小吃有:
熱麵皮和菜豆腐,這是每個青木川人的早餐首選套餐,一口菜豆腐一口麵皮;
核桃饃,一定是剛出的熱騰騰的核桃饃,脆酥咸香;
十大碗,如果碰到正好有酒席,隨個五十塊錢就可以跟著大家一起吃一吃青木川傳統席面,一定會讓你驚喜;
今天先分享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