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湖北菜哪個地方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湖北菜哪個地方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09 07:04:31

❶ 湖北有什麼名菜

湖北名菜太多,我在這里只介紹幾種個人比較喜歡的。

清蒸武昌魚



因產於武昌梁子湖而得名。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湯汁清香,營養豐富,堪稱淡水魚中的珍味佳餚。1957年毛澤東主席《水調歌頭.游泳》發表,詩詞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引起人們對武昌魚的興趣。隨著時代的發展,烹飪武昌魚的製作技術不斷改進和提高,從傳統的蒸、煮、炙三種,發展到清蒸、油燜、網衣、滑溜等多種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華酒樓的清蒸武昌魚別具一格,常作為該店筵席大菜,其特點是:口感滑嫩,清香鮮美,馳名中外。

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多種蒸菜技法(清蒸、扣蒸)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因其起源於沔陽而得名。沔陽三蒸取材廣泛,操作簡單,適合大眾製作;融稀、滾、爛、淡於一體,集色、香、味、養於一身。粉香撲鼻,肉類肥而不膩,魚類嫩而不腥,蔬菜淡而不寡;原汁原味、不損營養,符合現代 養生 理念。

黃陂三合



黃陂縣的傳統佳餚,已有數百年的 歷史 ,它以一菜多樣,風味名異而廣泛流傳。所謂「三合」是以魚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三種合燒,一菜多樣魚有肉味,內滲魚香,別具風格。

紅菜苔炒臘肉



紅菜苔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每年春節前後上市,以武昌洪山出產的質量最佳。舊時傳為貢品。紅菜苔單獨素炒,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與武昌魚同為湖北兩大名菜。

皮條鱔魚



荊州、沙市一帶的皮條鱔魚已有二百餘年的 歷史 ,膾炙人口。選用二百克左右的活鱔魚,洗凈去骨,切成二寸長、四分寬的鱔魚條,裝碗後,撒上少許食鹽揉搓幾下,用水豆粉調勻掛糊,經過三次不同火候氽炸,投入醬油、白糖、薑末、大蒜、蔥花等,用稀濕澱粉勾芡即成。其特點是:色澤金黃透明,外酥內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

粉蒸鮰魚



先將鮰魚殺洗干凈後,切成長段,再切成塊,切好後加蔥姜用刀拍碎,料酒、鹽、醬油、雞精、胡椒粉拌和腌漬二小時,揀去蔥姜,再加入炒米粉拌和;然後取大碗一隻,將拌有炒米粉的魚塊,整齊的排入碗里,排成三排,先排碗底中間一排,後排二邊,排好後淋入麻油,再加蔥結薑片上籠用旺火蒸三刻鍾左右,蒸到米粉漲發成熟,即可取出揀去蔥結薑片,復扣在盤里。

紅燒野鴨



洪湖野鴨素以個大、肉肥、味鮮著稱。紅燒野鴨以青頭對鴨作原料為佳。將整理後的全鴨切成四十小塊,入鍋炸干血水,脫生後取出入另鍋,投入姜、蒜、醬油、精鹽等,用清水燜燒鴨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燒至能拉絲時,出鍋盛盤,撒上蔥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澤黃亮,烹調精細,講究火功,肉質肥嫩香酥,鮮甜爽口。

煎蝦餅



湖北傳統名菜。湖北素稱「千湖之省」,盛產湖蝦,顏色青中帶白,殼薄而肉質豐腴飽滿,鮮嫩細膩,烹制菜餚則味道香醇,鮮美可口。蝦餅煎制是用去殼的蝦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勻,煎成圓形小餅。肉色雪白,外衣金黃,味道異常鮮美。

千張肉



以豬五花肉為主料,刀工精細,每斤肉切片80張以上,1-5寸長的肉片。肉片薄如千張皮,故名千張肉,是荊州江陵的名菜。佐料有金醬、紅方、豆豉、花椒、蔥段、薑片等,經過煮、炸、預蒸,待吃時再回籠蒸透。千張肉質地柔潤,香醇濃郁,鮮美可口,是蒸肉中獨具一格的美味佳餚。

黃燜九宮石雞



通山縣九宮山是湖北旅覽避暑勝地之一。在長滿綠苔的岩石間,生長著一種石雞(青蛙),每隻重250克左右,肉質細嫩肥美。黃燜九宮石雞選用肥嫩腿肉,配以蔥、姜、高湯等調料,用小火燜至酥爛。加味精、胡椒粉、糖、澱粉勾芡,起鍋裝盤即成。系佐酒佳餚。

萬壽羹



又名龜鶴延年湯,是以龜肉和雞肉合烹的湯菜,營養價值極高。菜名吉祥,喜慶壽筵均宜。選用荊門出產的斷板龜與母雞經過加工處理,剁成3厘米見方塊,用豬油爆炒後,倒入沙鍋或瓦罐,在旺火上煨至湯汁乳白,肉質八成熟時,端鍋離火,待涼後置於中火上煨至酥爛,調好味品即成。此菜特點為湯面黃亮,湯汁乳白,湯味甘鮮,食後口留余香。

東坡肉


湖北傳統名菜。相傳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謫居黃州時所創,其特點是湯肉交融,肉質酥爛如豆腐,吃起來肥而不膩,別有風味。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遂取名為「東坡肉」,並加上冬筍和菠菜兩種佐料,寓意「東坡」。

看著都非常想吃呀,大家都喜歡吃哪些湖北名菜呢?

一、湖北菜的前世今生

餐飲屬於地域文化的范疇,受到氣候、物產、人文、習俗的影響。

「鱅魚吃頭,青魚吃尾,鯿魚吃邊,喜頭吃籽,鯉魚吃皮,鱖魚吃花。」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產資源非常豐富,魚蝦蟹蓮藕等。

以往湖北菜以味大、量大、油大而著稱。

現在的鄂菜 原汁、味濃、純正、咸鮮、微辣,其烹飪技法充分發揚蒸、煨、燒、炒 。

動物原料與水產原料:黃陂三鮮、霸王別姬。

動物原料與糧食豆製品:珍珠圓子、三鮮豆皮。

(居中者為鄂菜大師盧永良)

在2012年世界廚王爭霸賽(江陰華西)奪得國內團體賽冠軍。

楚韻,6道冷盤、3道熱菜、1道湯西陵桔頌、1道點心千年地參

體現了選料普通、製作精細、水產為本、魚菜為主、刀工豐富、技法多樣的現代特點。

武漢地區的名菜,除武昌魚、紅菜苔、排骨藕湯之外,還有湖北魚汆、侏儒三蒸、蔡甸三元、牛肉、柏泉農家菜、金口燒臘。

小吃除熱乾麵、豆皮、糊酒、面窩外,還有重油燒梅、什錦豆腐佬、糊米粉、談炎記水餃、蒸豉、臭乾子藕元、四季美湯包、味必居的包子(一品香、德華)、糯米雞、糍粑、酥餃等。

二、非說不可的「過早」

熱乾麵

面條是用鹼味十足的水切面,先要把面燙個半熟,攤晾時淋上香油拌勻、陰涼。下面時用竹笊籬,裝上一把面,入沸水翻滾三下,裝入碗中,淋上醬油、麻油、芝麻醬、紅蘿卜丁、大頭菜丁、味精、鹵水、蔥花即可。

豆 皮

豆皮的豆用的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製米漿,雞蛋必須是土雞蛋,米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形方而薄,色是金黃,味是香鮮。

糊米酒

鍋中沸水,鍋邊貼吊漿糯米條,或是直接將吊漿糯米條掐段拋入沸水中,煮開,關水,下米酒釀、桂花糖,再開後保溫。香糯甜燙。

面 窩

傳統的面窩只有過早時段才有,用黃豆米漿,入形勺,撒上黑芝麻,入六成熱油鍋,成形後, 出續炸、翻面,邊泡中脆。

更有極品加入小紅蝦仁,半爛存形,混入漿中,極是鮮香。

三、不能不說武昌魚

武昌魚肉質肥嫩、鮮美,富含脂肪,宜清蒸、紅燒、油燜等,但尤以清蒸為最,故「清蒸武昌魚」被譽為「楚天第一菜」。

清蒸武昌魚

將800克(1斤半左右)的武昌魚剖洗干凈,魚身剞成蘭草或柳葉花刀,沸水略燙去腥。

鹽、料酒、蔥、姜等腌5分鍾,魚身用薑片、香菇片、冬筍片及豬肉丁等擺好,上籠蒸15分鍾,淋少許香油及胡椒粉,隨姜絲、香醋、味碟上桌。

武昌魚是梁子湖中鯿魚的一個品種——團頭魴。樊口是梁子湖通向長江的出口,所以,這里大面積的鯿魚最負盛名。

團頭魴的主要特點:吻端鈍圓,口略寬,上下曲頜曲度小;頭一般略短;尾柄最低的高度總是大於長度;膘的中室是最膨大的部分;13根半刺;體腔全為灰黑色。

武昌魚的文化 歷史 背景

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要再次遷都武昌,但吳國貴族不願遠離他鄉。左丞相陸凱引用民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這從另一側面說明了在1700多年三國時期,武昌魚其珍饈美味已被人贊賞。

《水調歌頭·游泳》最為著名的是50年代毛主席的著名詩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更使武昌魚名揚天下。

四、湖北常用的烹飪技法

蒸菜稀滾爛清,粉蒸鱔魚,牛肉茼蒿。最早聽說的沔陽三蒸、侏儒三蒸,到現在的武漢無菜不蒸,不論現在的干蒸、清蒸或粉蒸,蒸菜只是散發著一股清蒸、清新之氣,在蒸的過程中,無法直觀看見烹制過程的分秒狀態,所以會考驗廚師的火候功底,一般都會在所謂上火氣之後,將菜上籠屜。最有代表性的蒸菜有清蒸武昌魚、沔陽三蒸。

廣州人愛煲湯,湖北人愛煨湯,不同於粵式的清湯見底,湖北煨湯的特點是味濃香醇、猛火燒開、文火細煨,湯色為奶,油而不膩,土雞湯、老鴨湯、蓮藕排骨湯、海帶蹄花湯、蘿卜瓦勾湯等。

紅燒魚塊,東坡肉、紅燒野鴨,燒菜色澤濃郁,香味滿益,汁多湯濃,味道滲透進食材,從視覺、嗅覺到味覺全方面滿足人的垂涎欲滴的食慾,體現了喜食味濃的個性。

旺火快炒,是最基本的常用烹飪技法,符合湖北人火爆又爽快的脾氣,多種食材合炒,既保留了本真原味,又融合多重口味和營養,像洪山菜薹炒臘肉、千張肉絲、豆角茄子……

五、一菜一湯一零食

洪山菜薹

是紅菜苔,每年冬末春初,正式遐邇聞名的洪山菜薹採摘上市季節,特別是春節期間,洪山菜薹更是成為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風味菜餚。

紅菜苔廣泛生長在我國長江流域一帶,特別盛產於江漢平原。種植此菜需要肥沃的土壤,較低的氣溫,紅菜苔其紫干亭亭,黃花燦燦,莖肥葉嫩,素炒登盤,清腴可口,其脆味醇,最為上乘。

寶通寺菜苔

這一帶菜薹味道尤其出色。行家稱其為,「國內絕無僅有的 美食 名蔬。」范圍如何界定,以寶通寺鍾聲所到之處為范圍,此地出產的菜薹是正宗!

出城三十里則變色,別種也。

洪山菜薹

歷史 悠久,作為一種名貴佳蔬,千百年來甚為人們所喜愛。被皇家封為「金殿玉菜」,列為貢品,是歷代向皇帝進貢的湖北特產。清朝慈禧太後嗜愛此品,常派人到武昌來索取。歷代達官權貴文人雅士常慕名而奔武昌,以能吃到洪山菜薹為幸。蘇東坡一老饕為吃洪山菜薹三次來武昌,最後一次特意滯留。最後大飽口福,才愜意而去。後來的黎元洪、張群都留下了笑柄。

洪山菜薹入饌,自古食法頗多,而紅菜苔炒臘肉就是古今聞名、別具一格的傳統節令佳餚,是人們十分喜愛的中國名菜。

藕煨排骨湯

先說什麼是煨?煨是將經過煸炒或氽水的原料放入陶制器皿,加蔥姜酒等調味品和湯汁,用旺火燒開,小火長時間煮的烹調方法。特點,湯汁濃白、口味醇厚。

此湯算不上湖北大菜,卻在江城家喻戶曉,人人喜愛。

但凡入冬時節,家家戶戶無不用蓮藕煨排骨湯。排骨橫直均可,新鮮就行,講究的是藕。

湖北,千湖之省,藕產自湖中,有名言「出淤泥而不染」。

在這里就出一對聯的上聯,「荷葉蓮花藕」,求對。

藕分紅蓮藕、白蓮藕。

煨湯用的蓮藕,俗稱野藕,九孔藕為正宗月湖藕。

漢陽月湖藕最佳,又有蓮花湖藕和後起之秀青菱蓮藕,此種蓮藕分早中晚三熟。

早熟,名 六月爆嘉魚,質嫩味甜,適於清炒、糖漬,7月上市。

中熟,名 湖南泡子,豬尾巴,內脆嫩味甜,可生食。8月末上市。

晚熟,名 洲藕,毛節,品質較老,含澱粉多、易爛,9月上旬至次年2月。

這樣的藕煨出的肉湯顏色純正,味道甜美,粉爛爽口,營養豐富,老人小孩尤其喜愛。

藕煨排骨

豬排骨洗凈,切成幾段,用油在鐵鍋中稍加煸炒,加鹽、料酒、生薑等,放入砂鍋中,加入足量水,用旺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煨。

約1小時後,再放入藕塊(大稜角塊),再用旺火煮沸,改文火煨,煨爛即可食用,可加入蔥花薑末味精胡椒粉,味道就更加鮮美。避鐵以免湯變色。

鹵鴨脖

鴨脖子是鹵製品,風行全國,名揚海外,已是湖北人送禮佳品,也是外地遊客必備特產。

精武鴨脖誕生於漢口精武路,同類多個品牌,被認為口味比較正宗的是「精武第一家」。

另一個名氣也很大的是周黑鴨,色澤稍深,口味偏甜。

說到我國的湖北這個地方,真的是一個特別宜居的好地方,有山有水而且還有吃不完的 美食 ,像湖北菜在全國也是相當有名氣的,像湖北人愛吃的珍珠丸子就是湖北的一道特色菜,用鹹蛋黃、糯米和豬肉末蒸成的,再配上料酒等各種調料,做出來的丸子相當的好吃。

還有就是湖北位於我國的江淮流域,又怎麼可能少的了好吃的魚類 美食 和河鮮之類的呢,像當地的香煎糍粑魚、清蒸武昌魚、粉蒸魚、油燜大蝦、紅燒魚唇、剁椒魚頭、自製湖北臘魚、魚糕肥牛暖鍋、菊花財魚、魚籽燒豆腐等都是好吃的魚。

當然湖北好吃的其他菜式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像黃坡三鮮之肉糕、松滋雞、蓮藕排骨湯、元寶肉、土豆蒸雞翅、孔明菜炒青椒蛋絲、雙椒爆鴨腸、豌豆花生粉蒸肉、瓦罐雞湯、自製咂廣椒、豬肚陰米粥、清蒸魚糕、襄陽纏蹄等等。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國內每一個地方的飲食文化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在這里,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 湖北菜的特色 」,相信很多人吃過湖北菜,但要是能那麼詳細的說出其特色,那估計說出的人不多,那下面就跟著我來看一下吧。

一、湖北菜的特色

1、選料普通,製作精細

主料以魚、肉、時蔬為主,配以大米作輔料,形成魚中有肉,肉中有魚,肉蔬結合。如沔陽三蒸、荊沙魚糕、江陵千張肉、黃陂三合這幾款湖北風味的代表菜,選料無非魚肉之類,但由於構思獨特新奇,做工精細考究,使菜餚軟嫩異常、湯鮮味醇、渾香四溢。

2、水產為本,魚菜為主

湖北自古被譽為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盛產各種淡水魚類及水產品,許多是湖北所獨有的。像生長在長江的鮰魚,生長在長江支流清江的清魚,肉多刺少,肉質鮮嫩,皆為水產中的上品。紅燒、清蒸、粉蒸、涮食均很適宜,悠久 歷史 的武昌魚,更是聞名中外。

3、巧做各類「圓子」

或許是地處中原,居東西南北之中,放眼四周,圓眼視事的緣故,湖北本地人極喜歡吃「圓子」。不論民間百姓或專業廚師都掌握了許多製作「圓子」的方法。肉圓、魚圓、蝦圓……光「圓子」菜餚就林林總總多達幾十種,可謂一圓一格,百圓百味。

二、幾種代表菜式

1、酸辣藕帶

2、麻辣蝦球

夏季菜式,從5月就可以吃到,以7、8月為最佳,此時的蝦肉極其飽滿,入口彈牙,加上些許多辣味,一個人可以不知不覺吃掉一盤。

3、蒸武昌魚

選用鄂城縣梁子湖產的鯿魚(即團頭魴),配以多種調味料經蒸制而成,魚肉肥美細膩,湯汁鮮濃清香。毛主席在武漢曾多次品嘗此菜,並寫下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著名詩句,更使「清蒸武昌魚」揚名中外,成為武漢地區主要名菜。在廣州的湖北菜館里,招牌菜之一就是這「清蒸武昌魚」了。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和我我一樣要為「 湖北菜的特色 」點個大贊,湖北菜也是中國十大菜系之一,其做法也沒有那麼深奧,大家都可以嘗試去做一下,當然湖北也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喜歡旅行的朋友們一定不要忘了在當地品嘗一下舌尖上的湖北。

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稱更是有千湖之省的名號在外。千湖之省那麼水產稻米也就更充足,而交通發達相對的飲食文化也就更加開放包容。進而演變出湘川鄂贛各種口味集大成的湖北菜。而湖北菜更是以蒸、煨、炸、燒、炒為主,講究鮮、嫩、柔、滑、爽,注重本色,汁濃芡亮,鮮香微辣,原料多就地起材,以本地各種特產入菜,讓很多在外的遊子甭管身處何地也戀戀不舍家鄉的味道。但你要問湖北有什麼名菜?這個就要因人而異了,正所謂一百個人眼中就有一個百個哈利波特,而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名菜。像 洪山臘肉炒菜苔,排骨藕湯 湯遜湖魚圓 沔陽三蒸 孔雀武昌魚 應山滑肉 荊門魚糕 荊沙財魚 珍珠米圓 等等都是久負盛名。而本人最為推崇的卻是沒有那麼出名的 臘肉糊豆絲 和成名已久的 排骨蓮藕湯。

記憶中媽媽煮好的 臘肉糊豆絲 其中豆絲的軟糯配以大蒜的清香和臘肉特有的醇厚堪稱人間美味,至今都回味無窮。糊豆絲一定要選擇那種加了綠豆的干豆絲,那樣的豆絲有勁道不容易糊鍋。1 首先干豆絲可以先放冷水裡泡一二十分鍾(這樣容易煮),臘肉切片,大蒜切段洗干凈(也可用青菜代替)

2 鍋里加臘肉大蒜煸出香味然後鍋里加冷水,直接把豆絲倒進去,水一定要沒過豆絲(干豆絲很吸水的)

3 煮的差不多時加鹽,生抽,胡椒調味,豆絲煮的耙爛就可以開吃了(豆絲一定不要煮太干,要不然放個幾分鍾就成一鍋干糊糊了)。

排骨蓮藕湯 做法:1 准備好煨湯的大節藕切滾刀

2 排骨淖水沖冷水

3 鍋里下油加姜然後把淖好水的排骨放入一起干炒一哈

4 把炒好的排骨加水,上瓦罐用大火燒開放入切好的藕塊用中火煨一個小時左右一鍋芬香撲鼻的 排骨藕湯 就成功了。

洪山菜苔
珍珠元子
荊門魚糕
孔雀武昌魚 沔陽三蒸

提到湖北,不免想到她的依湖傍江與毗鄰八方。湖北菜亦如湖北,在千江萬湖中孕育而生,多以蒸、燉、炒見長,湯湯水水中烹飪出各式 美食 ;又融會貫通了南北美味,使得在口味上咸甜適中、酸辣得宜。那麼這片千湖之省內究竟有哪些名菜呢?

1、清蒸武昌魚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說道湖北菜,首當其沖的當然就是清蒸武昌魚了。武昌魚頭小體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豐叟,肉味鮮美,湯汁清香,營養豐富,堪稱淡水魚中的珍味佳餚,而為了能將這種美味完整的保留在盤中,需用清蒸進行烹調。

2、沔陽三蒸

沔陽,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就被「仙桃」這個地名所取代,從行政地圖上消失,而沔陽三蒸作為湖北菜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承載著沔陽人民的智慧,永遠保留在家家戶戶的飯桌上。所謂「三蒸」,指的就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至於具體蒸法,就有粉蒸、湯蒸、清蒸、炮蒸、扣蒸、釀蒸、包蒸、封蒸、花樣造型蒸、旱蒸不下九、十種。

3、紅菜苔炒臘肉

紅菜苔又名紫菜苔,以武漢洪山產的最佳。據說,出生湖北的大總統黎元洪,每頓都要吃紅菜苔。它曾被封為「金殿玉菜」與武昌魚齊名。製作原料主要有臘肉、紅菜苔、蒜苗等。炒至辣椒香味溢出,再加入蒜苗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4、排骨藕湯

湖北人愛喝湯,有「無湯不成席」的說法。於是在盛產蓮藕的湖北,藕湯自然而然成為每個湖北人心目中的「家鄉的味道」。文火煨到肉爛脫骨,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絕的湯喝上一口,香濃清甜,不禁要感嘆藕香與肉香的搭檔簡直是天下絕配。

5、黃陂三合

黃陂有「沒有三合不成席」之說。逢年過節的家宴,結婚、祝壽的宴席上,「黃陂三合」是壓軸菜。「黃陂三合」也稱「黃陂三鮮」,由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魚圓一般選用新鮮的草魚,肉圓一般選用豬腿肉剁成餡狀,而肉糕則跟肉圓的用料相同,只是工藝復雜一些。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

其實湖北的名菜還有很多,我只是隨便說了其中幾樣,歡迎到湖北來一一品嘗!

鄂菜雖未在中國八大菜系中占據一席之位,卻並不影響其 歷史 悠久淵源源長。

湖北自古便有「千湖之省」美譽,境內河網密布山林豐茂,為本地人的餐桌提供了琳琅滿目的食材。此地疆域遼廣,雖同屬鄂菜一源,卻隨風土之異分出荊南、襄鄖、鄂州、漢沔四大流派,知名菜餚也是信手可拈。



一、清蒸武昌魚

一句經典的「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讓武昌魚名揚四海,成為外地人眼中湖北代表性 美食 之一,它也當得起這個名。

湖北人本就擅長烹飪淡水河鮮,武昌魚特定的生長水域和水質條件,又造就其緊實滑嫩的獨有肉質,蔥燒、燉湯、香煎各具風味,最經典的還屬清蒸,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魚本身的鮮嫩。



二、燒三合

此菜三味原料:魚圓、肉糕、肉圓,魚圓由魚肉製成;肉糕和肉圓的主料都是豬肉丁和魚茸,三味合一,加上木耳、玉蘭片等素菜共同燒制,成品煎鮮、嫩、滑、爽於一體。



三、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菜漢沔流派中的代表菜式。沔陽人極愛蒸菜,當地歷來便有「無菜不蒸」的飲食習俗。

很多人對沔陽三蒸之名素有耳聞,不過這「三蒸」是哪三蒸?卻並不明了。有人認為三蒸應該是蒸珍珠丸子、蒸白丸子、粉蒸肉;也有人認為應該是蒸青魚、蒸豬肉、蒸蔬菜。

事實上,「沔陽三蒸」並沒有具體的食材指代,而是蒸畜禽,蒸水產和蒸蔬菜三者的統稱。

湖北菜即鄂菜,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以烹制淡水魚鮮技藝見長,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

提起湖北菜排名第一位,我首先自然而然地就想到毛主席的著名詩句「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也就是因為這一句詩,才會讓武昌魚名聲大噪!武昌魚得到了偉人的稱贊,相信去到湖北遊玩的朋友,一定會點上一道清蒸武昌魚細細品嘗!

沔陽三蒸,粉蒸類的菜品,是湖北菜裡面獨有的特色,所謂三蒸,即蒸畜禽、蒸水產、蒸蔬菜,三蒸里絕對有一道是粉蒸肉,喜歡用米飯蒸菜,可能是因為湖北是魚米之鄉,用米的清香帶出肉的清香和蔬菜的清甜,就是粉蒸菜的特點!

排骨藕湯,蓮藕在湖北種植廣泛,湖北的蓮藕特別清甜,清炒藕片,酸辣藕丁,蒸藕,炸藕夾這些都是湖北餐桌上常見的菜式!當然還有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的排骨藕湯,特色是肉藕香爛,湯汁鮮美!

紅菜苔炒臘肉,每年在春節,就能看到紅菜苔的身影,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紅菜苔單獨素炒,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與武昌魚同為湖北兩大名菜!

皮條鱔魚,這道菜出鍋後,色彩金黃,肉質鮮美,爽口好吃,是很多湖北人喜歡的一道菜品!

除了以上這些,湖北著名風味菜點還有:紅燒野雞,煎蝦餅,東坡肉,珍珠丸子,黃燜九宮石雞,桔瓣魚元,湖北魚饌,魚氽、熱乾麵、三鮮豆皮、東坡餅、面窩等等!

全國公認的就四大菜系,再牽強點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就有點看不下去了,還不如說中國有三十四大菜系,每個省一個,如今菜系評分浮誇風甚行。湖北菜簡稱鄂菜,沒必要爭八大十大,它本身有它的特點。鄂菜 歷史 悠久,起源於楚國 ,有近2500年 歷史 ,是和山東菜(魯菜)並稱的中國 歷史 最久遠的菜系。鄂菜以水產品加工為主,尤其是做淡水魚水平全國第一。

鄂菜包含五大風味。

1,荊沙風味。地域主要分布在荊州,荊門,仙桃,天門,潛江。荊沙風味是鄂菜的正源。代表菜:荊沙魚糕,鍾祥盤龍菜,皮條膳魚,潛江大蝦,公安牛肉牛雜魚雜,鍋盔,沔陽三蒸等。

2,武漢風味。主要分布在武漢及其周邊地區。武漢風味是當今鄂菜最繁榮的一個風味。代表菜:清蒸武昌魚,紅燒武昌魚,松鼠魚,菊花魚,黃陂三合,汪集雞湯,水氽魚元,五色魚元,桔瓣魚元,小張烤魚,洪山菜苔,雲夢魚面,鴨脖鴨頭,周黑鴨等,小吃方面很多,熱乾麵,糊湯面,湯包,糯米磯,豆皮,面窩,清酒等很多很多。。

3,鄂東南風味。主要分布在黃岡,鄂州,黃石地區。代表菜:鄂州的金包銀銀包金,黃州東坡肉,黃石港餅等。

4,鄂西南風味。主要分布宜昌,恩施地區。帶有土家族風味。代表菜:坨子肉,血豆腐,土家熏肉等。

5,襄鄖風味。主要分布在襄陽,十堰地區。鄂菜中的唯一北味菜,以做牛羊肉為主。代表菜:宜城大蝦,盤膳,夾沙肉,襄陽牛肉牛雜面,清湯,黃酒,襄陽薄刀,十堰三合湯 ,三合粉,鄖縣酸漿面,棗陽琚灣酸漿面。

在外面,手機碼字,寫的有點凌亂。

❷ 荊州市是湖北省的一個地級市,你都知道哪些荊州美食

很多人認為湖北菜並不在八大菜系裡面,就認為湖北菜沒有什麼好吃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湖北菜集南北菜系之精華,又自成體系,藉助長江及淡水湖泊的優勢,所做的淡水魚類的菜品絕對好吃。而湖北菜又分為多個派系,有漢沔風味、襄鄖風味、黃岡風味、鄂咸黃風味、荊宜風味、鄂西南風味六個派系,各家都有自己的招牌名菜。

其中的荊宜風味就是指荊州和宜昌,這里是楚文化和湖北菜的興盛地,菜品注重原汁原味,口味較淡雅,咸鮮、咸鮮酸甜味突出,擅長蒸、燉、熘、燒、燴等烹制方法,經典美食有皮條鱔魚、千張肉、鴿蛋魚肚、散燴八寶等。

今天就著重給大家分享一下荊州的美食,畢竟自己在荊州呆過一段時間,對那邊的美食還是有一些發言權的。

1、早堂面

早堂面是荊州沙市區的著名小吃,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時間,至今依然受到荊州人們的喜愛。一碗早堂面,鱔魚的酥香,雞肉的鮮嫩,瘦肉的醇香匯聚在一起,再加上乳白色的高湯和筋道的面條,鮮而不膩,瞬間就讓你食慾大開。

以上6道荊州美食你都吃過嗎?你覺得味道怎麼樣?你還知道哪些荊州美食?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❸ 武漢哪家湖北菜最好吃

武漢我只吃狀元甲,每次去排隊,不過我總是提前預定,他們家之所以好吃 主要是武漢都是直營店,品質保證,只對外地加萌。

但要說到真正地道還是南湖狀元大聖甲總店最好吃

上次特意摸底,那叫一個火爆啊別的餐廳完全不能比,要說排隊的餐廳肯定有,天天排隊的武漢只有狀元甲

我覺得是南湖大道馬應龍對面那家狀元大聖甲

1,首先他們家服務好,跟海底撈差不多

每天爆滿排隊,沒空位時候,為了不讓食客無聊,減少客人因為不願意等而流失,他們一招留住客人。

免費提供座位等,免費打檯球,免費果汁飲料瓜子,因為忙不過來,所以客人要自助,這也是很多客人願意的。

其次很多不認識的客人打著檯球還交朋友,增進了用戶體驗。

2.牆上的溫馨提示,讓客人感覺到了溫馨,一鍋好吃的 美食 ,都是精工細作,再久都值得等。

3.用餐的氣氛,在這里經常碰到熟人,而且不認識的也可以互相串桌子打招呼,都很和諧。因為很多來狀元甲吃飯的人都是有層次有身份的人,素質比較高,都沒有架子,天南海北坐一起能很容易交朋友。

4.物美價廉

為了減少客人酒水消費的壓力,和酒後駕駛容易出事的問題,餐廳推出了瑪咖和農村純糧酒泡的壯陽酒,不但可以滋陰壯陽,而且不上頭,關鍵是不要錢,糧食酒成本低,無勾兌又 健康 ,加上瑪咖壯陽,一推出大受歡迎,又為食客節省了幾百塊酒水錢,沒有壓力,人人吃得起的甲魚一炮打響。

5.這人氣,這氣氛,都跟餐廳服務,味道,文化不無關系。

這里不僅有美味,還有氣氛,有人情味,更有生活。有酒有朋友。

原來,外地朋友來武漢,推薦湖北菜,我一般推薦醉江月。豆皮很好,湖北菜整體水平不錯。但是,醉江月總店在仁和路,太遠了。

好在,前不久,我有了新的發現,在武昌江灘,湖北菜整體水平較高!

話說今年,第一場梅雨襲來江城時,驅車往江邊赴一場飯局霓虹被黃昏的雨水泡發軟軟糯糯迷了人的眼,從沙湖大橋過煙雨朦朧風一吹湖皺了。

抖落一身煙雨,來到武昌臨江大道的飯館,這是我最近愛極的湖北菜館。別看是甲魚店,除了很棒的甲魚泡飯外,還可以吃到豐盛的湖北菜。所以,千萬不要被名字所迷惑哦!

先端上來的是甲魚鍋、濃郁的湯汁澆在甲魚肉上。這道燒甲魚是主菜,武漢人最愛這一口了。可以一鍋三吃,甲魚吃完,加入千張、生菜、金針菇,加湯又是一菜餚,最後加米飯。我覺得勝過魚湯泡飯,你覺得呢?

小炒河蚌肉,絕對是武漢人的童年記憶,憶苦思甜?其實,河蚌肉,價格很便宜,在湖北農村裡頭,一百塊一大筐,就是處理起來太麻煩。別看個頭很大的河蚌,其實只有一小點肉存留。

只是,當年尋常見,如今已是夢里難尋。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河蚌肉?

吃起來,有湘菜的韻味,也多了一絲海鮮的清甜,行走人世間,我們捨不得那一抹甜。讓我想起一道老少皆宜的日常菜,花甲粉絲。

泡扁豆炒順風的特色也很出彩,扁豆腌漬過。經過時間打磨,散發出獨特的風味。如果要用文字描述,那是一個嬌嬌俏俏的江南女子,初看不起眼,但可以放進心底。

聖女果是用米酒冰鎮過的,甜中帶著酸爽,咬一口,汁液飽滿。

猴頭菇是用蔥段燒的,可能泡發的時間不夠,咬起來略顯生澀。

花甲鍋里加了配菜,金針菇生菜與千張,平淡無奇的配角有了湯汁的調味,瞬間有了特色。

最後一道燒江鱔,是湖北人的家常菜,我懷疑廚師是來自江南,將濃油赤醬帶到了湖北菜的爽辣之中。在通往味蕾的路上,減了一份匆忙。燒江鱔,即黃顙魚,倍受贊美。肉極嫩而鮮,汁酸甜可口。

同行朋友用米飯泡湯,他說,都是吃貨,不需要有任何講究,尾聲之時,最好將米飯倒入鍋中,醬汁拌飯,沒有勝過此者。相比較兩鍋飯,還是甲魚醬汁更棒,如果有愛酸甜口,那就拿江鱔汁拌飯看看。然而,味道太濃,小女子吃不慣,但伴著窗外梅雨,看他們大快朵頤,也是一種享受。

食飯是人生最重要一道功課,天地匆匆,過客往來。同行人是誰?去哪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都帶一份愜意。

作者:瀟灑小姐、舒懷

圖片:舒懷

更多武漢 美食 請關注 大武漢 美食 榜。

荊沙甲魚是一道湖北的傳統名菜,經精心烹制而成的。荊州龜這道菜源遠流長,戰國末年,《楚辭·大招》中開列的宴席單,列有較多的水鮮菜式,其中尤以荊沙龜最具風味。龜歷來都是公認的滋陰涼血潤燥之品,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在河南省正式發布,「荊沙甲魚「被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武漢狀元甲,湖北省內做甲魚知名的品牌,連續多年獲得武漢市最受歡迎連鎖餐廳。

與星級酒店成百上千的消費相比,狀元甲的消費是平民消費,明碼標價,豐儉由人。

現點現殺的甲魚,有溫棚,湖塘,野生等不同品種。

還可以搭配鱔魚,牛蛙,牛鞭等各種食材混合燒。

還有各事各樣的冷盤,供大家選擇。

飲料,瓜子、紙巾通通都是免費,主菜上之前來盤瓜子,是不錯的選擇。

甲魚燒鱔魚:把甲魚剝開洗干凈後,剁成塊狀,配以姜蒜等調味品、香料一起爆香,然後放進鍋中,用文火精心煨燉,再加鱔魚一起燒制,甲魚咸鮮微辣,肉質緊密細嫩,鱔魚入口糯軟滋潤,香氣濃郁,回味甘甜不膩。

甲魚色澤誘人,醬香濃郁,吃完甲魚用湯汁拌飯特別贊。

還有多種吃法我就不一一介紹了,等大家自己來品嘗,新吃法陸續推出。

狀元甲,在武漢非常出名,假冒的也很多。

真正的狀元甲只有光谷店,南湖店,東一路店,岳家嘴店,後湖店,古田四路店,大家可以就近選擇,不要相信其他冒牌。

要說全武漢最好吃的湖北菜,當然當屬武漢狀元甲餐廳的甲魚燒牛鞭了,還有甲魚燒土雞簡稱霸王別雞。

狀元甲是在湖北名菜荊沙甲魚的基礎上加以改良之後,推出的一系列甲魚壯陽 養生 菜。

荊沙甲魚和松滋土雞完美搭配成為了最好吃的霸王別雞。

還有甲魚燒牛鞭也是馳名中外

#你好,大寒##我為火鍋狂## 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

就跟我推薦了 水果湖這家湖北菜 ,說是明星都去吃過,網紅店。

甲魚26一斤,好吃不貴, 養生 大補,又有面子。

我將信將疑就去了,後悔沒聽姑娘叫我預定的建議,想去看看再說。

哪知道排隊兩個小時,胯子都站酸了。

要不是聞到裡面甲魚香味那麼好,真心就走了。差點與 美食 失之交臂。

等了兩個小時才等到,先點甲魚。他們家甲魚都是活鮮現殺的。

現點 現殺 , 現做 現吃。看起來蠻新鮮的。廚房透明的。吃起來也放心。

甲魚可以和牛鞭,鱔魚,牛蛙,土雞,排骨牛仔骨,基圍蝦,各種食材搭配。

主打 養生 壯陽菜。這個冬天吃還是蠻好的呀。

他們家的瓜子飲料,餐巾紙還有瑪咖人參酒都是不要錢的,要免費自助。

因為忙了沒人招待你只能自己去拿。排隊兩小時還是有道理的,性價比蠻高啊。

首先要來說說他們家的冷盤。不愧是國宴大廚開的那個調味都與眾不同。

據說這家餐廳的大圖原來是在北京做國宴 美食 的。

所以他做的這些冷盤都是你在武漢別的地方吃不到的。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花生拌牛肉帶著一點香菜。非常的香,而且不塞牙齒。一定要打包。

花生拌脆骨。我以為脆骨是生的,沒想到是熟的。

以前在部隊連生老鼠和火蟑螂都吃過。沒想到看到這個熟的豬脆骨,還以為是生的,還不敢吃。

在戰友兒子的鼓勵下,我夾起一個嘗了一下。脆的,特別的香。喝酒特別爽。

河南戰友吃了直說。中中中。長沙戰友吃了也覺得非常的霸氣。

又打包了一份,晚上回去宵夜繼續喝。

就這兩個冷盤,我們五個人喝了差不多上百杯酒。

還要重點講的是他們家的主打菜甲魚火鍋。

我們點的是甲魚燒牛鞭。這個東西女人吃了話是美容的。男人吃了是壯陽的。

吃完了這個肉,再用青菜來下火鍋是非常爽的。

茼蒿和蘑菇,下火鍋非常鮮美。但是不能直接下要叫服務員加一點高湯。煮一煮才好吃。

我們一共喝了一百五六十杯酒。最後居然還每人吃了四五碗這個甲魚湯泡飯。

朋友來武漢,請他們去吃狀元甲的 美食 湖北菜,真的是非常有面子。

關鍵是,不管怎麼吃。也很便宜,不貴。

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我請客吃的野生甲魚,不是養殖的。

咱們武漢人在這一點上要打起一個共識,不能丟面子。你們別誤會了。

我們古田新開了一家,火爆的不得了,說是做湖北菜的

肯定是武漢市區。

新洲古城大道好吃街快活嘴土缽菜館

硚口長豐路豐順路汪集土雞湯

光谷九峰停車場甲魚湯

甲魚湯泡飯

南湖干鍋虎紋蛙野味狗獾子

❹ 湖北有哪些特色美食小吃

一、恩施土家醬香餅

恩施土家醬香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一種特有的小吃,在全國各地小吃街道都會出現。醬香餅的餅胚製作方法與千層餅的差不多,但它在千層餅的基礎上,添加了香甜辣的醬汁、白芝麻和蔥花,使口感更加豐富可口。剛出鍋的醬香餅外脆內軟、醬香濃郁、辣而不燥、獨具風味

二、恩施炕土豆

不知道是因為恩施的土豆好吃,還是恩施人的手藝更佳,做出的炕土豆,總能吃出本體的香味,麻辣香集於一體。炕過的土豆外脆里嫩,趁著的熱氣趕緊咬一口:外皮很薄,香脆入味,讓人慾罷不能。

九、黃陂三合

又叫「黃陂三鮮」,屬地方傳統佳餚,已流傳數百年,將魚丸、肉糕、肉丸這三大樣合而為一,滑嫩松軟,色香味美。

十、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距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是湖北省黃石市的地方傳統名點之一。它是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它的特點是:麻色黃亮、松酥爽口、甜潤清香、回味悠長,具有濃郁的天然麻香味。

❺ 湖北最好吃的10大特色小吃,你最愛哪個

湖北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製品最具特色,有著鮮明的楚國文化和濃郁的魚米風情

我最喜歡的就是熱乾麵、四季美湯包、桂花糕啦

❻ 湖北名菜盤點 最有名的湖北菜 你都吃過嗎

湖北菜,又叫鄂菜、楚菜,以湖北為地方特色的鄂菜,雖然不在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但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汁濃芡亮,香鮮較辣,注重本色,產生了很多經典的湖北名菜。那麼湖北名菜有哪些呢?鄂菜代表菜是什麼?MAIGOO我整理湖北十大名菜,有清蒸武昌魚、紅菜苔炒臘肉、紅燒鮰魚、排骨藕湯、鍾祥盤龍菜、原湯汆魚丸等湖北名菜被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還有黃州東坡肉、荊沙甲魚、潛江油燜小龍蝦等湖北特色菜被評為「十大楚菜名菜」,去湖北 旅遊 ,這十大湖北的特色菜一定要嘗嘗噢!

1、清蒸武昌魚

清蒸武昌魚是湖北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湖北菜,製作時通常選用鮮活的武昌魚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而成,口感滑嫩,清香鮮美。「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主席的這句詩,讓武昌魚享譽全國,成為湖北的一道招牌菜。武昌魚製作技藝有清蒸、油燜、網衣、滑溜、煮、炙等多種做法,其中以清蒸武昌魚、紅燜武昌魚和蔥燒武昌魚最為著名。清蒸武昌魚作為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准》名單,還被湖北省政府評為「鄂菜十大名菜」,而蔥燒武昌魚則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和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2、紅菜苔炒臘肉

紅菜苔炒臘肉是湖北一道經典名菜,屬於鄂菜,又叫臘肉炒菜苔,製作原料主要有臘肉、紅菜苔、蒜苗等,炒至辣椒香味溢出,再加入蒜苗翻炒至熟即可出鍋。紅菜苔是武漢地區的特產,曾被封為「金殿玉菜」,武漢人都愛吃菜苔,清炒菜苔、菜苔炒臘肉都很好,而紅菜苔炒臘肉最為著名,廣為人知,名揚四方。此菜特點是:新鮮的菜苔紫中帶紅,口感脆甜,切上幾片薄薄的臘肉,用小火煸出油,在晶瑩透明的臘肉襯托下,此菜色澤光鮮,味道鮮美。紅菜苔炒臘肉被湖北省政府評為「鄂菜十大名菜」,還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3、紅燒鮰魚

紅燒鮰魚是湖北武漢一道經典傳統名菜,屬於鄂菜,選料嚴格,宰殺講究,烹調精細,成菜色澤金黃,肉質細嫩,湯汁純凈。鮰魚肉質細嫩,味極鮮美,其膘肥厚,歷來視為餚中珍品。在武漢,提起湖北名菜紅燒鮰魚幾乎無人不曉,所謂「不吃鮰魚,不知魚味」,指的正是紅燒鮰魚。2005年,省政府首評鄂菜十大名菜,紅燒鮰魚與清蒸武昌魚、臘肉炒洪山菜薹等名列其間,該菜還被評為武漢非物質文化遺產。紅燒鮰魚作為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准》名單,還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而粉蒸鮰魚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也是湖北一道經典名菜。

4、排骨藕湯

排骨藕湯是湖北人接待貴客的必備菜品之一,是湖北經典湯菜名菜,屬於湖北菜系,是用湖北本地所產的藕和肉骨頭,文火煨到肉爛骨脫製作而成。此菜既有藕的清甜,又有排骨的香濃,藕塊吃起來口感粉糯,湯汁香濃清甜。排骨藕湯作為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准》名單,還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5、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的漢族傳統名菜之一,屬於湖北菜系,是以水產類、禽畜類、蔬菜類為主要原料,以粉蒸為主要技法,清蒸、扣蒸等多種蒸菜技法並用製成的系列菜餚,更有民諺「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籠不成席」。所謂三蒸,包括蒸畜禽、蒸水產、蒸蔬菜,講究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搗細的米粉是粉蒸菜不可或缺的食材,菜香味融合大米的清香,非常好吃。此菜鮮嫩軟糯,原滋原味,清淡,綿軟。「沔陽三蒸」作為首批21道菜入選《楚菜標准》名單,還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6、黃州東坡肉

東坡肉是中國一道聞名遐邇的傳統經典名菜,此菜在川菜、鄂菜、浙菜都有收錄,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而黃州東坡肉相傳為北宋文學家蘇軾(號東坡)謫居黃州時所創,其特點是湯肉交融,肉質酥爛如豆腐,吃起來肥而不膩,別有風味。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大詩人,遂取名為「東坡肉」,並加上冬筍和菠菜兩種食材,寓意「東坡」,是湖北著名的特色菜。黃州東坡肉,因其味美香醇,膾炙人口,自古倍受人們喜愛,故成為鄂東地區筵席飲宴中的一道名菜。黃州東坡肉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7、荊沙甲魚

荊沙甲魚是湖北荊州的一道傳統名菜,是以取之於洞庭湖的野生龜為主料,經精心烹制而成的,在外地的名聲可是非常的有名氣,是湖北特色菜之一。荊州龜這道菜源遠流長,戰國末年,《楚辭·大招》中開列的宴席單,列有較多的水鮮菜式,其中尤以荊沙龜最具風味。荊州甲魚咸鮮濃醇、滑嫩爽口,野生鱉肉中,含有多種特殊長壽因子和活性免疫物質,可增強人體免疫力,被人們稱為大補元氣的滋補營養佳品。荊州甲魚多以紅燒為主,食用時放入火鍋中,加千張等配料,邊吃邊煮,人間美味。荊沙甲魚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8、潛江油燜大蝦

潛江油燜大蝦是湖北省潛江市的一道傳統名菜,屬於湖北菜,是以蝦、蔥、姜等為主要食材,因蝦肉鮮嫩,加上獨特的燜制方法及秘制料包,做出來菜品色澤誘人,口感油潤適口,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大量食客前來品嘗,成為湖北一道經典名菜。潛江油燜大蝦採用潛江龍蝦為原料,以潛江特有的「油燜」烹調方法製作,如此做成的大蝦,色澤鮮艷耐看,味道香辣鮮美。潛江油燜大蝦被湖北省商務廳評選為「十大楚菜名菜」,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MAIgoo 美食 我推薦湖北其他評為「十大楚菜名菜」有:珊瑚鱖魚、砂鍋魚糕魚圓、紅燒魚回魚、蓮藕排骨湯等。

9、鍾祥盤龍菜

鍾祥盤龍菜又叫蟠龍菜,俗稱剁菜、卷切、卷切子,系鍾祥特有名菜佳餚,已列入《中國菜譜》,被稱為「鍾祥三絕」之一,為湖北鍾祥市的傳統名菜。蟠龍菜誕生於明武宗年間,得名於嘉靖登基之時,迄今已有五百多年 歷史 ,其主要原料有雞蛋、豬肉、魚肉、蔥、姜等,菜品特色是色澤鮮艷、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蟠龍菜還是湖北著名的宴席名菜,是鍾祥地區人們逢年過節、婚喪嫁娶離不開的傳統名菜,凡大宴必有「龍席」,其吃法在傳承中也不斷推陳出新:可蒸、煎、炒、餾,可做火鍋、下面條、氽湯等。蟠龍菜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其製作技藝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食用蟠龍菜一年四季皆宜,但以秋冬時節最好。

10、原湯魚丸

原湯汆魚丸是湖北經典傳統名菜,一魚兩吃,魚頭煮湯,魚身製成魚丸,用魚頭煮成的湯汆熟魚丸,原汁原味,鮮香無比。相傳魚汆的製作,起源於春秋時的楚國,楚王有一貌美妃子,嗜吃魚腥,卻不善理捋刺,每每飽啖一餐魚宴,必定魚刺鯁喉,痛苦異常,御膳房為此將魚肉剁碎成茸,摻進幾個雞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點白酒除腥,然後做成糕放在蒸籠里蒸熟,是為魚汆的前身——魚糕。後經過多少代廚師的改進,把長方形的魚糕改成了圓形的魚汆,這樣一來,既保證了菜式鮮嫩泡酥的口感,又使菜式外表光滑圓潤,富於喜感。原湯汆魚丸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經典名菜」。

11、黃陂三合

黃陂三鮮,即「黃陂三合」,是湖北武漢市黃陂區的漢族傳統名餚,屬於鄂菜系武漢菜,至今已有數百年 歷史 ,在黃陂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話「沒有三鮮不成席,三鮮不鮮不算好」,是湖北武漢傳統名菜。與北方的地三鮮不同,黃陂三鮮是魚丸、肉圓、肉糕這三鮮,三菜合燒,魚有肉味,肉有魚香,別有風味,色香味美,清淡可口。三菜一碗,兩白一金,有黃花菜、木耳點綴其中,怎一個鮮字了得!黃陂三鮮也是一道宴席名菜,逢年過節在黃陂人的筵席上,一定能見到這道菜,是壓軸菜,具有吉祥喜慶的寓意,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黃陂三鮮逐漸傳到武漢市區,也漸漸成了武漢年味的代表菜。

12、紅燒瓦塊魚

紅燒瓦塊魚,又名紅燒木琴魚,因形似屋瓦,故稱「紅燒瓦塊魚」,是湖北省傳統名菜,屬於鄂菜系,是湖北天門經典名菜之一。此菜是以青魚為主要材料製作而成,魚塊芡汁明亮,軟嫩透味,醇香滑爽,咸鮮味美,略帶酸甜。相傳競陵學派創始人之一譚友夏,酷愛絲竹之音,對嶺南木片琴尤為鍾愛。一日突然發現去掉頭尾的青魚段酷似木片琴,於是命人順著肋剞出花紋後紅燒佐酒。眼觀佳餚,如聞木琴雅韻,心曠神怡。此菜後來傳至民間,成為湖北特色菜。

13、沔陽珍珠丸子

珍珠丸子又名蓑衣丸子,是湖北沔陽(今仙桃市)著名的特色名菜,與「蒸肉」、「蒸白丸」並稱為「沔陽三蒸」,位在沔陽三蒸之首,是湖北經典傳統名菜之一。珍珠丸子具有風味獨特、清香細嫩、鮮香可口的特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料搭配著吃。其製作簡單,是將糯米淘洗並用溫水浸泡,然後撈出濾干;再將加了蛋清的肉茸、魚茸、荸薺丁、香菇末攪勻,擠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滾上一層米,用手輕壓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壓入肉餡中;蒸制前,鋪上一層菜葉,不易粘盤,蒸熟即可。MaiGoo 美食 我推薦湖北其他特色名菜:龍鳳配、元寶肉、皮條鱔魚、紅燒野鴨、黃陂糖蒸肉、蟹黃魚翅、三鮮豆皮、大和雞等。

14、天門九蒸

天門蒸菜是湖北省天門山的漢族傳統名餚,屬於鄂菜系,是湖北經典宴席名菜。作為天門待客的招牌菜,天門蒸菜憑借厚重的 歷史 文化積淀、獨特的風味和精湛的技藝,一直躋身鄂菜代表品種之列天門蒸菜逐漸形成包括「天門三蒸」、「素三蒸」、「葷三蒸」、葷素混蒸、「八蒸」技法。其中天門九蒸分別是粉蒸、清蒸、炮蒸、扣蒸、包蒸、釀蒸、花樣造型蒸、封蒸、干蒸。天門九蒸宴的原材料主要採用天門本地區的優質食材,尤其是該筵菜品清蒸義河蚶,是一道頗具 歷史 典故的湖北省名菜,質嫩味鮮,聞名遐邇。天門九蒸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中國菜之湖北十大主題名宴」,MaiGoo我推薦湖北其他主題名宴:武當太極宴、原味 養生 宴、長江鮰魚宴、武昌全魚宴、惟楚有才宴等。

❼ 湖北有哪些特色美食

荊州鍋盔



荊州街頭最常見的鍋盔,金黃色澤外酥內軟。讓人吃一口就欲罷不能~豬肉鍋盔、牛肉鍋盔、怪味鍋盔、梅菜扣肉鍋盔……總有一款適合你!

早堂面



沙市的特色早點。1895年沙市開埠後,當地一面館老闆為碼頭工人製作了這碗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的面條。由於碼頭工人多在凌晨時分到面館吃面後上工,故得此名。

黃石港餅



黃石港餅是黃石名點之一,由麵粉、芝麻、冰糖、小麻油、金錢桔餅、糖桂花等十幾種上等原料組成,麻色黃亮,松酥爽口。

襄陽牛肉麵



說起襄陽牛肉麵不禁流口水!優質牛肉搭配上等精面,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湯味香濃。襄陽牛肉麵分為牛肉麵,牛雜面兩種系列。而襄陽最著名牛肉麵店也即是百年老字型大小「永合泰」。

宜昌金箍條



金箍條外酥里軟,是宜昌人喜愛的小吃。

竹溪碗糕



碗糕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當地著名的一種民間特色風味小吃,外觀色澤雪白,食用起來口感軟糯,味甜而不膩,以蔣家堰鎮梅書英碗糕最著名。

孝感麻糖



孝感麻糖 歷史 悠久,相傳宋太祖趙匡胤曾經吃過並贊不絕口,從而一舉成為皇家貢品。成品主產地為孝感城南的八埠口。據說,只有用城關西門外隍潭的「龍吐水」熬糖,才能做出上等的麻糖。

雲夢魚面



「雲夢魚面」是用麵粉及青魚、鯉魚魚肉為主料製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區的名吃。主產於湖北省雲夢縣,並因此而得名。

咸寧桂花糕



咸寧桂花糕產自聞名全國的桂花之鄉——湖北咸寧,桂花糕創制於明朝末期,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

土家燒餅



土家燒餅又名掉渣燒餅,因烤後外層酥鬆,稍一震動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國比薩」之美稱。土家燒餅是恩施地區極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

武漢熱乾麵



在武漢「過早」 一月30天,每天不重樣。大名鼎鼎的熱乾麵就不用多說啦,地球人都知道!

鴨脖



武漢的鴨脖聞名天下。許多明星來到武漢,都指定要「XUO」下鴨脖。鴨脖也成了近年武漢最火的吃貨「伴手禮」,不買點回去送親友都不好意思說你來過武漢。



湖北有哪些特色美食?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稱,各地都有不同的 美食 。我生活在黃石市陽新縣的一個小山村裡,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們這里比較有名的幾種 美食 、並配上做法。供大家參考!
蓮藕排骨湯
做法:購買新鮮的排骨,在清水中浸泡一會兒洗去血水。蓮藕要選用粉藕,據賣菜的店家介紹生藕的顏色有點紫粉色,而且切開的斷面容易出現白色汁水。鍋中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洗凈的排骨,加入少許料酒和薑片,煮出浮沫後撈出排骨洗凈,放入砂鍋中,蓮藕去皮洗凈切成大的滾刀塊放入砂鍋中,在放入薑片和料酒煮開後改小火慢燉,燉制排骨軟爛,蓮藕變粉以後。加入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撒上蔥花就好了。

粉蒸肉
做法:普通的大米洗干凈,晾乾水分後倒入鍋中,加入八角和香葉開小火慢慢將米炒至金黃色,盛出晾涼,用擀麵杖擀碎,或用料理機打碎。選用三分肥七分瘦的五花肉或者前腿肉,切成零點五厘米左右的厚片,加入適量料酒、生抽、老抽、鹽、胡椒粉和雞精,下手抓拌均勻腌制一會,然後倒入適量的米粉,讓肉片均勻沾滿米粉,擺放在盤中。高壓鍋加適量的清水,放入盤子,上氣後在蒸半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苕粉圓子
做法:粉絲用清水泡發,木耳用清水泡發,然後把粉絲、木耳、豬肉、豆腐乾,胡蘿卜全部剁碎,生薑切末,放進一個大一些時容器中,加入蝦米,然後加入適量鹽、生抽、料酒、胡椒粉、雞精和香油,攪拌均勻備用。芋頭削掉外皮洗凈蒸熟後,用鏟子壓碎,倒入適量的紅薯粉,用溫水和成面團,取適量的面團,用手捏住碗狀,放入適量的餡料,然後用虎口慢慢收口,然後搓圓。可以放湯里煮,也可以蒸著吃。

以上就是我們這里最有特色三道 美食 ,像粉蒸肉和苕粉圓子在以前只有過年時才能吃的到。不過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閑暇的時間也可以做來吃了。

魚米之鄉的湖北, 美食 可真不少。壹周君最為偏愛的,當屬「沔陽三蒸」。

「沔陽三蒸」很有名,上過央視、上過《天天向上》……反正拋頭露面的機會也不少,被譽為「蒸菜之王」,更是非遺。

「沔陽三蒸」與沔陽是水鄉澤國有關,沔陽就是當今的仙桃。

據記載,當時沔陽是:「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此充飢。

「三蒸」好吃,不僅口味好,蒸的做法,讓營養流失較少,

蒸菜可以蒸天下,講究很可不少。

什麼季節吃什麼樣的蒸蔬菜。

吃茼蒿蒸菜是在春天,一陣春雷後,青螺出土了,在淺水裡尋來青螺,用鐵簽剝開它的蓋殼,挑出肉來洗凈,用秤砣搗爛,摻茼蒿拌米粉一起蒸,碧綠的茼蒿里飄散出的濃濃螺香味,葷素搭配,味美可口。

吃洋芋蒸菜在初夏的麥子黃,蒸出的洋芋蒸菜口味特別的粉嫩。

吃南瓜蒸菜在秋季,南瓜蒸菜味道綜合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甜」。

吃蘿卜蒸菜大約在冬季,尤其是凍了心的雪蘿卜,蒸出的蘿卜蒸菜甜津軟綿。

都說是魚米之鄉,怎麼少的了魚。

武昌魚如雷貫耳,財魚香鍋也算是後起之秀,但壹周君最為喜歡的當屬這道三絲魚皮。

雖然是道冷盤,但真的吃出了新創意,魚皮切絲後,清涼爽口!

將魚皮、辣椒洗凈切絲,碗內放入魚皮絲、蒜片、辣椒絲,加入香油、芥末油、料酒、胡椒粉、鹽等調料拌勻,裝盤即可,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

湖北素稱「千湖之省」,盛產湖蝦,顏色青中帶白,殼薄而肉質豐腴飽滿,鮮嫩細膩。蝦餅煎制是用去殼的蝦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勻,煎成圓形小餅。肉色雪白,外衣金黃,味道異常鮮美。

湖北省有那些特色 美食 ?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道特色 美食 ,排骨煨藕湯。

湖北是千湖之省,水域寬廣,蓮藕種殖面積相當大。產量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特別是洪湖的七孔蓮藕為上品。

現將排骨煨藕湯的操作方法簡單地介紹給大家。

首先選排骨二斤洗凈斬成寸段,蓮藕二至三斤去皮洗凈切成滾刀塊。把排骨和藕一起放入煨罐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去掉上面的浮沫,放入生薑,料酒改用小火煨至酥爛,最後加入白糊椒粉,食鹽,雞精,蔥花即可食用。

排骨煨藕湯營養豐富,香味濃,大人,小孩都可食用。

湖北是我國的一個沿江地區,當地好吃的河鮮一類的還是挺多的,像魚蝦之類的 美食 還是蠻多的,像武漢的熱乾麵應該說是武漢名氣最大的一道 美食 ,因為今天的熱乾麵走出了武漢,走出了湖北,成為了像沙縣小吃和逍遙鎮胡辣湯一樣的國民 美食 。

當然熱乾麵只能夠算武漢的一個代表而已,當地好吃的 美食 也還有很多,像武漢的周黑鴨、久久鴨脖、民生的豆皮、四季美的湯包、金黃的面窩、徐嫂的糊米粉、糯米雞、宜昌的三峽苕酥、黃石港餅、津津小麻花、孝感的麻糖等等。

還有一些魚蝦之類的 美食 像潛江油燜大蝦、武漢的清蒸武昌魚、宜昌涼蝦、雲夢魚面等,還有秭歸粽子、炕洋芋、東坡豆腐、重油燒賣、藕夾、糊米酒、黃陂的豆絲、洪山菜薹、蟠龍菜、歡喜坨、燒梅、桃花片、武漢米粑粑等都是湖北的 美食 。

湖北位於長江中下游,在全國來說屬於中部地區,其物產豐富,河流湖泊非常之多,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譽,所以又有魚米之鄉的稱呼,湖北省省會武漢三鎮聞名全國,湖北菜在中國早已是榜上有名,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交往越來越密切,特別是餐飲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傳統與創新!全國各都市不斷涌現出比較經典的特色 美食 、地方小吃和美味臻品,下面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安陸有哪些特色 美食 和地方特產:

一、白花菜,白花菜是我們安陸地方特產食品代表之一,其口味奇特,脆嫩爽口,性溫味鮮,開胃生津等特點,營養也非常豐富,富含氨基酸、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比常用蔬菜高十倍,比一般腌菜高 3—— 6倍,磷、鐵、鈣等礦物質的含量比一般蔬菜高數倍,明顯高於雪裡紅和其它闊葉蔬菜,其綜合營養成分可與豆類相比美。具有平胃、健脾、補腎及防癌之功效。

二、白花菜肉絲,白花菜肉絲可以說是我們安陸地方菜 美食 之代表菜,白花菜屬腌菜類食品,做法簡單容易儲存,經過加工腌制好的白花菜可以放到來年開春清明前後還可食用,而且陳年的白花菜味道更香更濃!白花菜可用來做為輔菜搭配,做出很多經典特色 美食 ,比較有代表的菜品有白花菜燒魚頭、白花菜煎蒸肉、白花菜魚頭火鍋、白花菜煎雞蛋等。

三、座蹄肉蘿卜罐,又叫南鄉蘿卜罐,主料南鄉蘿卜,主產安陸市南城石橋村一帶最為正宗,其特點是皮薄肉嫩,清脆甘甜,外皮光滑略帶青綠色,蘿卜底部程白色,在冬天的時候可以剝掉外皮生吃,味道不錯!在很久已前當地人喜歡把南鄉蘿卜當作主食,俗稱「南鄉蘿卜出了城,商店葯鋪關了門」之說,可見南鄉蘿卜的營養價值非同一般。

除了南鄉蘿卜罐以外還有很多經典 美食 喲!像什麼安陸素罐、巡店鱔魚罐、辣椒粑、鹽餅子夾肉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舉例了,如果想來我們安陸來做客隨時歡迎啦!還有更好的 美食 等著你呢!

湖北小吃由武漢小吃、荊州小吃、襄陽小吃、宜昌小吃、恩施民族小吃等組合而成,其取料廣、技法多樣,能滿足不同人的口味,適應南北各地人的需要。湖北小吃大多以米、豆、面、藕製品最具特色,有著鮮明的楚國文化和濃郁的魚米風情, 歷史 故事豐富,知名度高。

武昌魚

武昌魚是馳名中外的水產,盛產於武昌縣和鄂州市共管的梁子湖中,封建 社會 時是貢品,如今卻是席上珍饈。

黃石港餅

湖北黃石的漢族糕點食品 歷史 悠久,相傳三國時,劉備到東吳招親攜帶的「龍鳳喜餅」,就是在黃石采購的,這是黃石港餅的前身當時的黃石名叫楚雄鎮,地點在西塞山下東邊,是吳楚地區周邊各縣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劉備去東吳招親,船隊就是在這里補充食物、采購禮品,其中就有「龍鳳喜餅」。

豆皮
豆皮是一種湖北武漢的著名漢族民間小吃,多做為早餐,一般在街頭巷尾各早餐攤位供應。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廳或老字型大小飯店也有提供。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於武漢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製作的豆皮在武漢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榨廣椒
榨廣椒可以說是土家族家家必備的小菜(特別流行於湖北西部,包括相當一部分的非少數民族城市),酸香可口,既可干炒又可以做湯,其做法大體是先將紅辣椒剁細,和進苞谷面(就是玉米面)里,裝進炸壇(泡菜壇子)里並一層一層的壓緊,表面放上一層桐麻葉或塑料紙,用篾扎緊,將壇子倒撲在鹽水盆里中,一月以後,即為炸好了,要吃時隨時可以挖一些出來,蒸熟或放在鍋里炒熟,放進油鹽也可以炒熟了再加菜葉和水,當湯吃,特別是做蒸肉時更是少和榨廣椒,大多用豬肉一起混炒,臘肉炒榨廣椒算是土家族的飲食一絕。

楚味鴨頸

楚味鴨頸在武漢叫九九鴨脖,是湖北武漢著名漢族小吃,因為精武在外地已經有注冊商標,所以改名叫楚味鴨頸。「九九鴨脖」誕生在武漢市漢口精武路,也叫精武鴨脖,九九鴨脖或久久鴨以鴨脖子創始人湯臘九的名字取義而來,寓意長久。

桂花赤豆湯
桂花赤豆湯是湖北武漢地區一種漢族小吃,桂花赤豆湯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澱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膩。

武漢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是頗具武漢特色的漢族過早(即吃早餐)小吃。

糖蒸肉

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漢族傳統蒸菜之一,它與「沔陽三蒸」一樣,在全省內外享有盛名。黃陂人民講究「糖蒸」,每逢年節喜慶飲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紅、象徵甜蜜美滿、象徵甜蜜美滿、喜慶祥瑞的佳餚,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為待客上菜。

面窩

面窩,尤其是武漢和荊州人愛吃的早點之一。作為武漢的漢族特色風味小吃,面窩始制於清光緒年間。當時漢口漢正街集家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復琢磨,他請鐵匠打制一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很快就做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

雲夢魚面

雲夢魚面是湖北著名漢族小吃,主產於古澤雲夢,始產於清道光年間, 歷史 悠久。

雲夢魚面選用「白鶴分流」之魚,桂花潭中之水,新麥上等麵粉及芝麻香油等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白如銀、細如絲,故又稱「銀絲魚面」。該產品營養豐富,風味獨特,鮮美可口,誠為食用之佳餚,饋贈之佳品。1915年,雲夢魚面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參加特產比賽獲優質銀牌獎,產品暢銷全國及國際市場。

廖記棒棒雞

相傳明清時期,在雅安的偏遠山區,有人特好 美食 ,經過長期的鑽研和湯料搭配實踐,烹制的雞肉味道上佳,絕密高湯與紅油飄香,讓人垂涎欲滴!但當時生產力落後,雞肉是一種奢侈享受,只在逢年過節才吃上一次,有人想出妙招,把整隻雞切成很多薄片,按片銷售,收到奇效,銷量出奇的好。「雞片」名聲大嘈!此後又出現一個新問題:僅憑菜刀無法將每片雞肉切勻,顧客在購買時也常挑剔大小。有人冥思苦想後,改用木棒敲打刀背,將雞切成均勻薄片的同時,原汁高湯與紅油更透徹的滲入雞肉,滋味更佳!宰切時,一人持刀一人持棒,配合默契;木棒敲擊刀背時,發出的聲音隨力量輕重而變化,抑揚頓挫,自成節奏,給人以聆聽樂曲般的感覺,故名「棒棒雞」

湖北各地有哪些特色 美食 ?多!多!多了去了! 先說武漢八大名小吃:

1,老通城三鮮豆皮;2,蔡林記熱乾麵;

3,四季美湯包;4,順香居燒麥;

5,福就和牛肉豆絲;6,小桃園煨湯;

7,田啟恆糊湯粉;8,謝榮德面窩 。

武漢著名的 美食 街有:武昌戶部巷、黃陂好吃街、漢口吉慶街。都是琳琅滿目,處處飄香,使人」垂涎欲滴三千尺,疑似三毛游酒店」。

第一道菜:清蒸武昌魚,「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清蒸武昌魚細嫩滑香,過齒不忘!

第二道菜:瓦罐雞湯,人說廣東人離婚率很低,這廣東女人煲雞湯可是一絕,是抓住了男人的胃了?,所以離婚率低?也無從查考。可這湖北人的瓦罐雞湯更是有其獨特之長:用瓦罐煲煮、文火煨2小時,湯汁濃稠,骨酥且肉嫩,營養損失少,香氣襲人鼻,味道美美噠!

第三道菜:黃陂三合,用魚丸、肉丸、和肉糕三而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魚香肉香、魚味肉味,好味!好香!好吃!

第四道菜:八卦湯,龜背似八卦圖,武漢人稱「烏龜湯」為八卦湯,既雅又形象,據說喝「八卦湯」,可廷年益壽,永葆青春,是真的嗎?管它是真是假,不過這道湯是我的最愛 ,其味之鮮美,使人「樂不思蜀」!

第五道菜:紅菜苔炒臘肉,武昌洪山紅菜苔色紫紅,莖肥壯,質脆嫩,口感鮮香脆嫩,輔以臘肉爆炒其味真美!

第六道菜:沔陽三蒸,少許雜磨粉,拌合魚蝦、豬肉、筒蒿等蒸制而成,品象味道俱佳。

第七道菜:觀音壋財魚香鍋,「荊沙烏龜來鳳魚,沙道觀雞觀音壋財魚」。財魚稱為淡水「鯊魚」,肉精刺小,味道醇厚,開胃補虛、養血強陽。乃正宗 美食 !

最後一道菜:黃州東坡肉,東坡《豬肉頌》:「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迫,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東坡肉吃來一點也不肥膩,入口即化,肉香味濃,過喉難忘。

湖北名菜太多了,吃不完,說不完,今天談的才是滄海一滴,湖北 美食 燦若繁星,以後閑暇邊品茗邊細聊。拜! 以上圖文無關>
湖北自古物產豐富,魚米之鄉, 美食 眾多。
一、首選河魚。

湖北魚餚代表作,是武昌魚,如今大都以清蒸為主要烹調方式,但在當地,紅燒也占相當份量。套用一句 美食 界流行語:「高貴的食材往往採用最簡單的烹飪方式」,傳統的 美食 做法都是簡單,也可叫古樸。目的只有一個,通過烹飪,激發出食材自身的美味,不是江湖的靠調味料出味。

武昌魚的做法就是。譬如清蒸,收拾干凈,裝入蒸盤。待蒸鍋水開,放入蒸盤,蓋緊鍋蓋,大火7分鍾關火,等2分鍾端出來,撒上蔥花,澆熱油,淋生抽即成菜。
二、排骨煨藕。

這道菜突出的是藕。湖北魚米之鄉名不虛傳,水域寬廣,蓮藕產量不僅僅全國第一,而且占據全國的三分之一,年產量240萬噸。甚至可以說,湖北是我國的蓮藕文化中心,還有國家級的蓮花研究中心和蓮藕研究中心。其中的蔡甸,號稱「中華蓮藕之鄉」,藕的品質最是上乘。最簡單的,合著豬排骨一罐燉了,只要調個鹹淡,就是一道民間名菜,喝起來根本停不住。

最簡單的做法是:豬排骨涼水入鍋,水開撇去浮沫後,放入藕塊,燒開轉最小火1小時。出鍋前放鹽調好鹹淡就成。
三、熱乾麵。

熱乾麵本來是武漢 美食 , 歷史 悠久。在抗戰時期,武漢三鎮做過陪都,臨時人口眾多,南來北往的人都戀上熱乾麵。想來主要是快餐式,來的快,吃了管餓,還便宜,製作方便,面條生胚能提前備好,做起來就一鍋開水,燙燙就成。戰亂年代,能街頭吃口熱飯就是享受,更何況還很美味。所以,這道小吃的名氣就被人們帶出武漢,傳遍全國各地。

熱乾麵的做法我不用細說,家裡不大可能做,想吃去街上,挑著吃。

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水陸交通發達, 歷史 文化源遠流長,飲食文化也非常豐富燦爛,除了我們熟知的周黑鴨和清蒸武昌魚、熱乾麵之外,還有很多令人回味無窮的 美食 。

1、天門三蒸

這道菜的 歷史 可以追溯到將近2000年之前,在戰亂、災荒頻繁的年代,食材缺乏,人們便用穀物粉和野菜混合而食, 只需要填飽肚子就可以。如今,隨著人們物質水平的提高,食材早已替換成魚蝦肉類等和穀物粉攪拌之後,上籠屜證書之後,軟爛鮮香,口感香軟細膩。

2、排骨藕湯

以排骨和蓮藕為主食材的這道湯食,首先味道非常的鮮美,其次,蓮藕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完全吸收了排骨的肉香, 而且口感軟糯帶著肉香的鮮和蓮藕的清香,排骨用筷子輕輕一夾就掉下來,非常的嫩。最後,這道湯也非常滋補,不僅開胃益血,還補鈣補氣,營養價值非常高。

3、辣的跳

聽名字就嚇一跳,難道是因為太辣而跳起來么?其實,辣的跳的「跳」指的是田雞,經過處理之後的田雞, 再用各種調料腌制,烹飪之後,非常的香辣入味,屬於越吃越辣,越辣越香的一道 美食 ,而且田雞肉非常的細嫩香滑,軟嫩鮮美。

4、財魚香鍋

「荊沙烏龜來鳳魚,沙道觀雞觀音壋財魚」,兩句話道出了湖北的三道 美食 ,有戰國時期就被列入宴席佳品的荊沙甲魚,有沙道觀杜婆雞,還有筆者今天要說的財魚鍋。財魚肉細膩而刺少,被稱為「淡水鯊魚」,味道醇香鮮嫩,別有一番滋味。

5、白湯肥魚

是一道有滋有味的傳統名菜,用肥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回魚)和肥膘肉在籠屜上蒸制而成,講求原汁原味的清而鮮,魚肉品嘗起來事令人百吃不厭的細嫩鮮滑,魚湯更是肥美而清香。

這些只是九牛一毛,湖北還有紅菜苔炒臘肉、酸辣藕帶、洪湖野鴨香鍋、珍珠丸子、干鍋鴨、三絲魚皮、煎蝦皮、豆皮等 美食 令人回味無窮。

Cola

❽ 湖北有什麼必須品嘗的美食和值得一去的地方

湖北菜是相當好吃的。第一,要給大家首先推薦的就是粉蒸菜,粉蒸菜一般都是蔬菜在下面,然後肉類在上面,雖然說的是粉蒸菜,但其實什麼類型都有,炒米粉,還有菜,還有肉,全部都有,粉蒸菜營養比較齊全,而且種類也多種多樣,光是粉蒸菜,就能夠上了一大桌的,一定能夠把人吃飽。
武當山也是非常有名氣的旅遊景點之一。武當山市重點為大家推薦的一個地方,其中的景色非常好看,而且這個旅遊景點也非常的大,推薦指數非常高。是大部分的網友都會是推薦的一個旅遊景點。同時也是道教聖地,所以說這個地方不僅有很深厚的文化故事,同時還有很優美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