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客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分支,你吃過哪些客家美食味道怎麼樣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華夏族特徵的漢族分支,是唯一一個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是中國南方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省的本地人之一。
客家文化擁有著悠久的歷史,目前也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客家美食也算是文化的一部分,受到很多人的喜歡,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主要的幾道客家美食,看你有沒有吃過。
1、鹽焗雞
鹽焗雞是一道久負盛名的客家菜,也是廣東本地客家招牌菜式之一,流行於廣東深圳、梅州、惠州、河源等地 ,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
以上是給大家分享的9道客家美食,味道都很不錯,到客家聚居地的朋友可以找找嘗嘗,歡迎客家朋友給留言進行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㈡ 客家小吃有什麼特色
客家美食擁有近200多種各類小吃:燈盞糕、七層糕、拳頭桃、芋子包、薄餅、香芋餅、珍珠圓、湯圓、牛肉圓、扁肉、芋餃、艾餃、豆腐餃、米凍、豆腐丸、筍、雞血、清湯米粉、釀豆腐、釀香菇、釀腐皮、算盤子、黃......
客家小吃取材廣泛,品種繁多,具有濃烈的鄉土性, 既展示了客家傳統風格,又描述了客家時代風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其味香四溢,百吃不厭,品種之多、選料之細,嗜食之眾,將客家飲食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有意思的是客家小吃米製品居多,多達一百餘種。 這是因為客家人從北方平原遷徙到南方山區,糧食作物從過去主要種植小麥轉變為主要種植稻米、番薯、木薯、芋頭等,用大米穀物加工成各種花樣的小吃也最方便最相宜。
在客家米製品小吃中,無論是鄉村老宅,城鎮街巷,最有代表性,最有風情,最凝結鄉愁的非燈盞糕莫屬。燈盞糕也叫油炸糕、也喊鐵勺餅、辣哩、豆粒糍等,是客家地域最為普及的小吃。它是米與豆的結合,火與油的產物。古老的汀州童謠這樣唱道:「燈盞糕,膨膨起,沒銅錢,得死。」在連城則為:「燈盞糕,碌碌圓,又想吃,又錢。燈盞糕,扁那那,又想食,又還那(燙)。」從稚子口中道出了客家人對燈盞糕喜愛與念想。
閩西客家燈盞糕的來歷卻和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有著很大的淵源。傳說誕生於寧化的清朝著名畫家黃慎幼年喪父,家境清貧,其母為讓黃慎專心學業,每天都在縣衙旁邊街頭煎油餅賣,補助家用。黃慎的母親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磨米漿,年幼的黃慎見母親如此辛勞,也早早起床幫母親打下手推磨。米漿磨出後,其母就挑著爐鍋出門炸油餅,因黃慎母親炸的油餅金黃剔透,香氣撲鼻,很受顧客的愛好,每天來買早點的人們絡繹不絕。漸漸地,黃慎母親所炸的油餅愈來愈出名,常常都供不應求。由於其母炸油餅的煎勺形似照明用的燈盞,聰明的黃慎就給它起了一個極有詩意的名字「燈盞糕」。從此「燈盞糕」的名字不脛而走。
小小的燈盞糕,在老一輩的客家人記憶里,是舊式燈盞下燃出一豆光明,孺子燈下攻書,慈母燈下縫補,耕讀傳家的精神在油燈的微光里世代傳承。小小的燈盞糕,在孩子們的舌尖上,是誘惑,是家鄉的味道,是一代代客家人基因密碼的化解。他們吃進的不僅是客家小吃,吃進的還是文化。
㈢ 好吃的客家菜有哪些
傳統的客家招牌菜是: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與潮菜比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這又與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習慣有關。
㈣ 廣東梅州比較經典的5道客家美食都有哪些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廣東梅州的美食,因為有很多人覺得廣東梅州的美食味道是非常好的,並且有很多人覺得廣州梅州的美食口款式非常不錯的,甚至還有很多人覺得廣東梅州的美食種類是很多的,所以從中可以看出,之所以有那麼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吃廣州梅州的美食,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你們知道廣東梅州比較經典的五道客家美食都有哪些嗎?
腌面吃一道非常好吃的麵食,味道很鮮美,價格也很劃算,並且也是非常有地域特點的,而且口感非常棒,所以有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
綜上所述,廣東梅州比較經典的五道客家菜分別是梅菜扣肉,釀豆腐,味酵飯,腌面,三中舉湯。這五道客家菜都是非常好吃的,味道都很鮮美,所以我堅信這五道客家菜一定能夠被流傳下去的。
㈤ 客家的三大名菜是什麼
一、傳統的客家三大名菜是:梅州鹽焗雞、釀豆腐和紅燒肉。與潮菜比較,客家菜的口感偏重「肥、咸、熟」,而這又與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習慣有關。 首先,因為以往客家人耕山住山,勞動強度大而葷食少,肥膩一點的食品能有效充飢。
其次,客家人因長期糧食不足,即使比較富裕的大戶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數人家長年累月頓頓稀飯,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層浪,喝來一條巷」,菜咸既適合送粥,又增加體內鹽份;再次,山區草木多,養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習慣,且他們覺得火候烹得越到食物越香。
二、「鹽焗雞」是廣東的一款名菜。它首創於廣東梅州及東江一帶。300多年前的東江地區沿海的一些鹽場,有人把熟雞用紗紙包好放入鹽堆腌儲,這種雞肉鮮香可口,別有風味。
後來東江首府鹽業發達,當地的菜館爭用最好的菜餚款待客人,於是創制了鮮雞燙鹽焗制的方法現焗現食,因此菜始於東江一帶,而東江是客家所在地,故稱這種雞為「客家梅州鹽焗雞」。
三、客家釀豆腐傳說源於中原時包餃子的習慣,因遷徙到嶺南無麥可包餃子,想出了釀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種煮法都有,所謂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當主菜的煎釀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釀豆腐、炸豆腐皮等,還有當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5)客家菜有哪些好吃擴展閱讀
十大健康美食
近日,由梅州市旅遊局、梅州日報社、市餐飲協會共同舉辦的「十大客家健康美食」評選活動結果揭曉。十大客家健康美食為鹽焗雞、梅菜扣肉、釀豆腐、三及第湯、梅州腌面、五香乾鹵鴨、姜糟燜狗爪豆、醋溜魚、清湯雙丸、蘿卜丸。
主辦單位舉辦此次評選活動旨在加快推進廣東梅州 文化旅遊 特色區 建設和 旅遊業發展,繼承和弘揚博大精深 的客家飲食文化,進一步發揮「中國客家菜之鄉」的品牌效應。
活動於今年5月份啟動,歷時5個多月。通過綜合餐飲企業上報菜式、徵求客家餐飲專家意見、報紙公示、網路投票和專家組評審,最終評選出了「十大客家健康美食」。
在評出「十大客家健康美食」的同時,還評選出了最滋補健康美食滋補羊肉煲、最傳統健康美食客家娘酒雞、最鄉土特色健康美食開鍋肉圓、最養生健康美食雜菌煲等。
㈥ 河源市紫金縣最出名的客家菜,你知道有哪些
1、八刀湯
在炎炎的夏日,能吃上一碗清甜的透心涼的仙人板,讓人多麼愜意啊。紫金仙人粄那可是有上百年的歷史的傳統小食。它是由野生的涼粉草,山泉水,澱粉,還有蜂蜜做成的,是一個純天然的綠色小食。口感嫩滑爽口,味甘。仙人粄不僅口感清爽,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一到盛夏,賣仙人粄的小店都坐滿了人,都來品嘗這消暑的名小吃。
㈦ 惠州的地道客家美食有什麼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氣候與地理不同,就有不同的大自然饋贈。許多家常菜也會針對當地的氣候以及自然的饋贈做出各種各樣美味佳餚。
我們惠州的客家人經過不斷的探討摸索再結合當地的自然饋贈,逐漸形成具有惠州客家人特色的菜餚。
惠州自古以來不像江南那樣繁榮富庶,歷朝歷代之中惠州也不是建都之地。所以惠州的客家菜一般都是以家常菜為主。以下的幾種菜,就是我們惠州客家人吃的最多的幾種菜餚。
第一,東江釀豆腐。
第二,黃燜豬肉。
第三,梅菜蒸肉餅。
第四,梅菜扣肉。
第五,東江鹽焗雞。
第六,咸魚蒸豬肉。
第七,魚香茄子煲。
第八,白切雞。
以上的八種菜,確確實實是我們惠州客家人平時吃得最多的客家菜餚,惠州的客家人紮根在惠州這方土地這么多年,所烹飪出來的菜餚肯定是不止以上八種,而以上的幾種菜餚確確實實是最有代表性的客家菜餚。
歡迎各位來到我們文明城市、宜居城市--惠州,品嘗我們價格不貴,但好吃有特色的各種各樣的 美食 與小吃。
這個城市就是惠州
葯膳清燉雞,很多客家酒樓都能吃到、冬日非常滋補
雙月灣的海鮮,價格比巽寮灣實惠,食材也新鮮。
酸菜五花肉,作為客家菜的金牌配角,客家酸菜,不管是炒豬大腸還是炒五花肉,味道都很贊。
煎焗河魚仔,野生的小魚仔經過油炸,在放鍋里,配上豆豉辣醬,蒜米一起煎焗,味道別提有多贊。
釀苦瓜,客家名菜,跟釀豆腐齊名,是客家人的看家菜,幾乎所有家庭主婦都會做。
惠州 美食 太多,黃酒雞,黃酒豬腿,窯雞,椒鹽鴨嘴魚,清蒸昂泡魚,白切三棟雞,鹽焗雞……數不勝數。
作為一個行走的吃貨,廣東菜真的是我的最愛了,不僅模樣精緻,味道也很是考究。大菜我就不多說了,我說說客家的小吃把,如果有機會去到惠州一定要嘗嘗。
1、阿嫲叫:其實是蝦米蘿卜絲炸制而成的以中地道惠州客家小吃。也是客家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
2、醸春:其實就是醸蛋,把豬肉塞到蛋黃內,在煮熟就可以吃了。
3、玫瑰露焗乳鴿
4、橫瀝湯粉:清爽的湯底搭配上燉的軟爛入味的豬腳,吃完那叫一個爽。
5、多祝涼粉
6、蘿卜飯、艾飯:這是老客家傳統的點心了,現在好像都不常見了。如果碰到嘗嘗也是好的
作為一個不是在吃,就是在尋找 美食 路上的人,我覺得沒有什麼比吃到 美食 更重要了。如果大家有推薦的客家菜可以留言給我。
1.紅土窯雞
在博羅及惠東這邊,這里的窯雞非常出名,雞不會選的太個,一般為3-5斤的小雞,將雞肉釀制2-3三個小時,配件有紅棗,香料,酒,花生等,放在雞的內部,將用錫紙包裝雞肉埋在土裡,用燒熱的紅土煮熟,出爐後,超級的可口美味。
2.老火靚湯
廣東人最喜歡煲湯,客家人對煲湯也有一定的講究,老火靚湯的材料通常會很多,通常有花生,玉米,胡蘿卜,排骨,紅棗等配料組成,使用土煲慢火熬制3-4小時,這時湯已經很入味,對身體非常的補,也非常的好吃。
3.客家手撕雞
惠州本地的客家雞通過慢火燉制兩個小時以後,通過手撕成一條條類似米粉的型狀,吃的時候,通過醬上特製的醬料,吃起來,非常的
美味。
4.梅菜扣肉
惠州飲食名片-梅菜扣肉,肉通常選用三分之二的肥肉,三分之一的瘦肉,加上惠州的土特產梅菜進行燉制,兩總味道混合在一起,感覺非常的特色美味。
5.清蒸水蛋
客家菜講究的是清淡,將雞蛋打碎後,使用攪拌器不斷的攪拌直到蛋黃與蛋清混為一體後,放入盤子,加上配料蔥花,蝦仁,清蒸30分鍾後可出鍋,非常的清甜美味。
惠州稱為"鵝城"我覺得最有代表本地客家 美食 的一道菜是"客家碌鵝".這里的鵝都是本地出產的.勤勞.槿惠的客家人用農家糧食養出來的鵝肉.堅韌.甘香.令人回味無窮,所謂香味一絕解鄉愁.
㈧ 廣州有哪些特色的客家美食
1.擂咸茶:擂咸茶味道獨特,微苦咸中淡清香,會搭配蘿卜干、豆角、黃豆、麥菜、爆米花等小菜,把小菜按個人喜好加入飯中,最後淋上擂茶便可開吃啦。綠油油的油茶顏色好像日本的抹茶,但聞起來有種很特別的葯草香氣。
人均:48元
2.客親腌面:腌面對於梅州人來說,等同於廣州人對等同於雲吞面那麼重要。拿竹筷拌起來,就可以聞到獨特的花生加上溫熱豬油的香氣,一個人可以吸2碗。手撕雞腌面,手撕雞肉腌制的的味道調得好好吃,雞肉和豬油的香氣在一起特別搭。腌粉類似河源米粉,米香味十足,拌點店裡自製的辣椒醬味道更好。三及第湯,枸杞葉不少,湯裡面有豬肉,豬小腸,豬潤都挺嫩,符合及第湯一清二白的要求。
人均:22元
3.龍窩小鎮:適合三五知己小聚的一家小餐館,主打招牌欖角蒸排骨、子姜炒黃牛肉、城南紫蘇炒花甲、紫金醬蒸魚嘴等家常菜。生熟地燉龍骨湯,口感層次明顯,軟糯甜香,入口肥而不膩,散發原汁原味的土豬香,土豬肉伴著清湯,一比一口有味。觀景位還可以看到廣州塔小蠻腰,逼格滿滿。
人均:55元
4.恆信客家王:蛋餃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過年必吃的金元寶。蛋液煎成蛋皮,放入肉餡包好,煎好的蛋餃放鍋內最後再加高湯煮熟。客家釀豆腐、艾葉煮春、手撕雞、菜乾扣肉、山水腐竹、鄉下土豬湯、客家艾糍等經典的客家菜,人均適中蠻適合一家人聚餐的,隨意點沒有踩雷的。
人均:68元
5.雁南飛茶藝館:是廣州市內比較少數的高端客家菜的代表了,一道道用砂鍋一類的器皿煲、燉、蒸,鮮、甜、爽滑又不油膩。南瓜燜芋頭煲,南瓜和芋頭煮得軟糯可口,再加入濃稠椰漿燜蒸,口感更加香滑濃郁,特別的是淡淡的椰漿不會掩蓋南瓜本身的甜味。鹽焗雞保留最原始的客家做法,口感偏淡極大程度地保留了雞肉的鮮味。細嚼之後連骨頭都入味,加上一點鹽的更添鮮香。
人均:119元
6.客語:嫩滑豬紅居然口感做到像豆腐一樣,還有同樣火候剛剛熟的豬雜,艾糍建議熱著吃口感更加軟糯可口,裡面是黑芝麻花生餡,一口一個剛剛好,外表很香的艾葉味道清清淡淡,值得一試。
人均:61元
7.客家人廖昆玉酒樓(龍口店):龍口西食街上的一家很地道的客家菜館,菜式有新意,味道很正宗,很梅州,推薦釀豆腐,非常的滑嫩,還有土豬湯,用豬雜加豬肉豬骨一起煲,非常原汁原味,鮮美可口。
人均:56元
8.廣客農家菜:缽仔燜蛋,選用鄉下的土雞蛋,先煎再燜,好吃到讓人難以相信。只是太費功夫,每當客人點這道菜時,店家只能暗自叫苦。黃鱔炒蕎菜苗,真正的野生黃鱔、真正的鄉下蕎菜苗,加上土雞蛋皮,土得有味、土得沒人願意復制。土到沒有朋友。
人均:50元
9.名商食府:選材新鮮,烹飪時力求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仿若可以吃到兒時童年的美味記憶。且價格親民,出品多數在20至60元之間,好吃又劃算。推薦土豬肉湯、車田豆腐釀草魚、香煎五花肉、包菜乾炒五花肉、客家土法燜蛋等。
人均:50元
10.廖昆玉客家大院(雲城店):在客家大院吃正宗興寧客家菜。有土豬肉湯、梅菜扣肉(配生菜和薯片)、客家窯雞、三丸煲、釀豆腐、芋荷炒爽肚、蘿卜丸轉煲、虎老豆、春煮艾,還有新鮮上市的仙人(米反)。
人均:57元
11.客家人家:罕見又正宗客家菜館。客家臘味拼盤,野生石橄欖燉龍骨湯,糟汁煎焗野生小黃魚,脆皮蘿卜丸,客家平遠黃粄,高湯煮艾葉煎蛋,吉慶葛片豬肚窩,客家腌面。
人均:48元
12.御信客家王:洛溪店,客家風味十足。推薦古法鹽焗雞,土豬炆豆角乾和老鼠粄,吃出客家菜咸香風味。
人均: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