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哪裡的酒席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裡的酒席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09 03:09:38

❶ 河北好多地方宴席有「八大碗」,哪個地方的八大碗才是正宗的

八大碗按照地區分類有好幾種,比如安徽八大碗,合肥八大碗,正定八大碗等等,本人比較熟悉正定八大碗的做法,正定八大碗由四葷四素組成八大碗。蒸四葷:蒸方肉、蒸酥肉、蒸扣肉、蒸扣肘、蒸肉丸子等其中四葷。蒸四素:蒸豆腐、蒸海帶、蒸粉條和農家時令的菜蔬(如蒸蘿卜、蒸白菜、蒸冬瓜等)。

扣肉

八大碗現在經常都能吃得到,尤其是我們北方的紅白喜事上,那是少不了的硬菜,壓軸菜,都是等食客們吃得酒足飯飽的時候,最後上的定席菜,上完就沒了,所以壓軸菜都是蒸籠里最下面一籠的,蒸得最久的,最費功夫的。

就拿扣肉來說吧,肉是那種七肥三瘦的碼放整整齊齊、色澤紅潤,刀工一流、先鹵後蒸,配以不同的配料蒸上一兩個小時,吃到嘴裡入口即化肥而不膩,能吃上三塊大肥肉塊,絕對讓人刮目相看,那都是經歷了以前窮苦年代才能吃得下的,現在的人沒有那個胃口能消受得起的。

❷ 甘肅農村酒席上的招牌菜,你吃過幾種

甘肅農村酒席上有什麼招牌菜還真不知道,全國各地到處都是蘭州牛肉拉麵館,就喝過甘肅的牛肉拉麵。

作為土生土長的甘肅人來回答這個問題,請往下看

1、在開席之前先吃點瓜子、花生、餅干,喜糖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人一顆,要是兩顆就更好了,寓意好事成雙嘛,這個我覺得略差點意思。還有一壺果汁,不過這大冬天的有點涼。

2、首先是涼拌花菜,加點西紅柿,吃起來口感很不錯。

3、涼拌牛肉,這個都喜歡吃,剛放到桌子上就一搶而空了,所以我提前夾了一塊放在杯子里,不然就竹籃打水一場空啦!

4、涼拌豆腐皮,裡面有青菜,在我們甘肅滿大街的早餐,比如米皮、麵皮裡面常常有它們的身影。

5、涼拌豆芽,我想這個菜好多地方的餐桌上都有吧?不過我們這邊是屬於冷盤類,加點西紅柿和青辣椒一起味道更佳。

6、接下來熱菜,炒的豆腐,油開了,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下入豆腐很是入味,美滋滋,怎麼吃也吃不夠。

7、饃饃這是一道硬菜,比較扛餓,這一頓吃飽,晚飯都可以省略了,跟河南人喜歡吃饃饃的感覺有點相似。

8、雞肉炒土豆,放入干辣椒,一起爆炒出來太香了,屏幕前的你流口水了嗎?

9、甜糯米飯,裡面有葡萄乾、紅枸杞、花生、也是非常 養生 的一道菜。

10、豬肝、有木耳、以及香菜的加入,這道菜簡直絕了。

11、糯米湯,也叫醪糟米酒,添加的有雞蛋紅枸杞,吃的差不多了,喝上一杯甭提有多美了。

12、肘子,這可是我最喜歡吃的一道菜,燉的特別爛糊,入口即化,它的香味久久不能散去,一個字「香」。

13、最後一道菜,油炸的江團和有名氣的川菜毛血旺,很辣很辣,伴著饃饃吃會別有一番香味在心頭。

以上就給大家介紹完了,關於甘肅農村酒席上的招牌菜。說說你們哪裡的招牌菜都有什麼?

現如今的農村酒席也沒有原來的好吃,原來的雖然說是八碗或者是「十三花」,能吃飽而且熱乎乎的,現在雖然花樣多吃不出那味道。

我甘肅人,雖然長年生活在外地,但對家鄉的民風民俗還是很關注的。我就樓主的問題,作個回答,僅供參考。

熟悉甘肅的人,都不會對甘肅的風俗一概而論的,因為甘肅的地形看,隴東南地域較廣,但山大、河流縱橫,所以風俗也又盡一樣。東西跨度達1800公里左右,風俗就更不一樣的,我就隴東南、隴中、臨夏的農村宴席的菜餚簡單介紹一下。

隴東南以天水為代表:宴席一般根據家庭富裕程度不同分為八涼八熱或四涼四熱,也就是說,八道冷盤或四道冷盤、八道熱菜或四道熱菜,不同的縣域,有十三花(十三道菜)、八大碗(用大碗盛菜),不論如何,隴東南的農村人宴席一定不能少冷盤,天水最有名的冷盤叫道叫天水涼碟,豬耳朵或豬頭肉、牛肉等典型的下酒菜,誰家都會上,熱菜以炸丸子、肘子肉或豆腐炒肉片(肉片寬長)等為代表。由於天水農村酒席是流水席,客人湊夠八個人就是滿席,客人停留大概在三個小時以內要在主人家用餐兩次,第一餐:上涼、熱菜,喝酒(有的客人還喜歡吃饃、主人會配饅),第二餐:冷盤四道或八道,配面條(哨子面)。遠路來的客人,還會用一餐,俗稱晌午,一般以饃(蒸饃、花捲、油餅)配會菜(由豬肉、蘿卜、粉條、豆腐、白菜、丸子等會成),主人不提供酒。當然,現在也進行了改進,受城市習慣影響,改變的簡單了,只一次用餐了,沿襲傳統宴席仍然在較偏僻的地方盛行。

蘭州農村宴席,主要以牛羊肉為主,應該是蘭州周邊回民多的原因吧,所以,宴會上的菜一定少不了牛羊肉,但漢民宴會上一定少不了東坡肘子、蘭州醋肉、梅菜扣肉等,但冷盤仍然盛行。當然,蘭州農村宴會也一定會有麵食的。

臨夏農村宴席,最有名的菜便是手抓羊肉,這是不可少的。

調村酒席如今大不如前,小時候農村酒席是提前叫個廚子帶上徒弟和刀具鍋,然後列個清單,在我們慶陽吃席有個十三花最為出名,紅白喜事各有特色,有雞有魚,有清湯羊肉和涼拌牛肉,還有餄餎面和白蒸饃,說起招牌菜倒是有一個條子肉,是肥肉,夾個白蒸饃,那叫一個香!還有豆腐乾,想想就饞!一碗面一個饃……

臨夏有句話叫做「無手抓不成席」,一桌宴席好不好,主要就看手抓的份量和味道。臨夏農村的宴席一般用的是四方的八仙桌,一桌坐七人,四個冷盤,六到十個熱菜。冷盤擺四個角上,中間的熱菜每吃一個上一個。第一道必定是「發菜」,從山上撿的一種形似頭發的野菜,泡軟剁碎後和蛋黃拌勻後開始蒸,中途上面再澆上蛋黃,特別好吃,寓意「發菜」。第二道就是最重要的手抓羊肉,也是大家最愛吃的,份量一定要足,手抓要是光碟了大家會說這頓席不夠豐盛。再後面就是雞肉、牛肉、肘子、魚、蝦、蒜苔、蘑菇等,最後一道菜不是八寶飯就是醪糟湯,大家戲稱「滾蛋飯」「滾蛋湯」,吃了米飯就該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