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州有哪些有名的餐廳
廣東有名的餐廳如下:
1、銀記腸粉店:
銀記腸粉店建於上世紀50年代,主營腸粉和粥,銀記是廣州腸粉的代表,其特點是粉薄、味鮮、口感爽滑,艇仔粥也是店內招牌,滾燙的粥搭配蝦仁、魚皮等;
2、中森名菜:
環境好,經營的是各個檔次的日式料理,原料新鮮,品種多,口味好,分量足;
3、蕉葉風味屋 :
非常有特色的泰國餐廳,東西口味好,果汁很新鮮,飯後的甜點清爽可口,環境輕松隨意,服務周到;
4、東江海鮮酒家 :
廣州吃海鮮出名的大酒店,海鮮不僅新鮮便宜,而且品種多;
5、南海漁村 :
廣式飯店,菜餚精緻,海鮮新鮮,服務專業,價格屬於中等;
6、東海海鮮酒家 :
廣州的頂級粵菜餐廳,出品色、香、味俱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點心精緻,蛋糕一流,價格偏貴。
B. 知道在廣州有什麼好吃點的小吃嘛在哪裡可以吃到
1.新聯腸粉店 (口味:28 環境:4 服務:13 人均:¥5)
簡介: 「典型嘅西關老鋪」。腸粉「又平又大碟」,「非常好食」,每次想起來「都要流哈啦子」。住果頭嘅人,「無人唔知呢間鋪」,「日日都好多人排隊」。可惜「環境差D」,「買也匆匆,食也匆匆」。注意:只做早午兩市。
推薦: 鴛鴦腸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157查看地址電話及13份食客評論。
2.堅記麵店 (口味:25 環境:6 服務:12 人均:¥7)
簡介: 「用料最足、爽口彈牙」的面條,「童叟無欺」的「蝦殼豬骨」湯底,「老臣子級別」的服務員,甚至「咁多年」不變的環境,都彰顯著這間「經典老字型大小」的堅持。而「次次去都那麼多」的人、「根本不可能停」的煮麵的手則代表了食客們的肯定。愛吃面如你,還不快點揣上「幾元錢」,到這兒邊品嘗美食,邊「懷舊一番」。
推薦: 炸醬面、雲吞面、伊面。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509查看地址電話及18份食客評論。
3.巧美面館 (口味:23 環境:11 服務:12 人均:¥14)
簡介: 「大眾老百姓的好去處」。面「爽口彈牙」;湯據說是「按照傳統」加入「大地魚」熬成,「很鮮美」。但「最出名」的還是雲吞,有「很多種口味」,而且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口感,美中不足的是分量比較「少」,每次吃一碗都覺得「未夠喉」。鋪面太「小」,「等」位「有些麻煩」。P.S.推薦五寶雲吞,五種口味「一次嘗遍」。
推薦: 五寶雲吞、五寶雲吞面、蟹子雲吞。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3713查看地址電話及170份食客評論。
4.寶華麵店 (口味:23 環境:12 服務:13 人均:¥11)
簡介: 「老店就是老店」,粗面「爽口」,幼面「彈牙」,湯底「鮮香撲鼻」,「又濃又正」。「招牌」的鮮蝦雲吞「皮薄餡多」,「爽滑鮮美」;金牌豬手面「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牛三星「好味有嚼頭」。肚子餓時來一碗這樣的面,伴著「木桌圓凳」、「醬醋辣椒瓶」,聽著「熙熙攘攘的說話聲」,「西關老店」「親切純朴」的感覺這就來了。
推薦: 鮮蝦雲吞面、金牌豬手面、牛三星面、牛腩面、炸醬面。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391查看地址電話及168份食客評論。
5.太平沙財記 (口味:22 環境:10 服務:11 人均:¥12)
簡介: 「老字型大小」。十年前,「爛台爛凳」,「人頭涌涌」。現在,環境「變了」,價錢「變了」,但那碗「香噴噴」的牛腩粉依然「不變」——粉「有韌勁」,「爽口彈牙」;牛腩選料「精」,燜得「剛好」,「夠爛」又「入味」;湯也「夠濃」,再稍微加點那個「著名」的「自製」辣椒醬「帶出牛肉香氣」,真是「太美味」了。P.S.總店整體水平較高。
推薦: 牛腩粉、牛三星、豬大腸湯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350查看地址電話及86份食客評論。
6.OK便利店 (口味:22 環境:18 服務:21 人均:¥10)
簡介: 「到處都有」的便利店。「最喜歡」它的豆漿,「沒什麼豆腥氣」,感覺就好似「喝綠豆沙」——雖然有點「貴」,但「路過一定要喝一杯」。好知味麵包也不錯,有好多種「新奇」口味,而且「每天總有一款搞特價」。還有「快餐」可以吃,不過感覺像「吃飛機餐一樣」。「24小時」營業,挺方便的。不足之處就是「去晚一點就什麼都沒有了」。
推薦: 豆漿、好知味麵包。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978查看地址電話及74份食客評論。
7.陳添記 (口味:22 環境:8 服務:13 人均:¥19)
簡介: 「很有西關特色的小店」。東西「只有3個品種」。魚皮是首選,「論盒賣」,「爽口味濃」,感覺像「拌成的夫妻肺片」,食完「還要打包」。美中不足的是「空口食偏咸」,「送粥為佳」。環境「較差」,衛生條件「不敢恭維」,價錢「不算很平」。店主阿伯「很熱情」,顧客「以當地人為主」。P.S.寶華路店地方有點難找。
推薦: 魚皮、艇仔粥、豬腸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6340查看地址電話及76份食客評論。
8.銀記腸粉店 (口味:22 環境:8 服務:9 人均:¥10)
簡介: 廣州的老字型大小,「腸粉之王」。他家的腸粉,採用的是「最正宗的做法」——用布拉腸;皮「很薄」,「晶瑩剔透」,「讓人看了就有食慾」;口感「極佳」,「香滑細膩」;醬料口味也「很好」。量「很足」,價格「實惠」,「有閑情的話,你還可以在一邊現場觀看製作過程」。雖然環境「不是很好」,但人氣「很旺」,「常常要等位」。P.S.他家的滑雞粥曾獲過獎。
推薦: 各式腸粉(牛肉腸、鮮蝦腸、叉燒腸、豬肝腸)、滑雞粥。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6265查看地址電話及735份食客評論。
9.楚味鴨頸 (口味:22 環境:11 服務:14 人均:¥19)
簡介: 「招牌」的鴨頸,雖說「不是很健康」,「與武漢的相比」也「有一定差距」,但總的來說「有嚼頭、有味道」,「一吃就停不了」。還「細致地分為微、中、重辣」三種口味,感覺很貼心。「愛吃辣又愛啃骨頭」的人,不妨來「一份重味的鴨頸」,再配上「一大瓶冰鎮的可樂」,一邊看著「最愛的片子」,一邊「啃」,那種感覺真是「爽」啊!
推薦: 鴨頸。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6296查看地址電話及137份食客評論。
10.荔灣名食家 (口味:21 環境:10 服務:9 人均:¥14)
簡介: 「南信」的甜品雲吞面、「伍堪記」的粥、「歐成記」的面,「三大美食名吃」匯集在一起。品種「個個有名銜」,吃著就覺得有「傳統文化風味」。味道「當然不錯」,價格也「便宜」。生意「好」,店面卻「小」了點,必須「眼明腳快」地「搶」位子。不過只要東西好,也就不那麼介意啦。
推薦: 鮮蝦雲吞、雙皮奶、鮮蝦雲吞面、艇仔粥、姜撞奶、羅漢齋拉腸、牛肉拉腸、炸醬面。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6288查看地址電話及124份食客評論。
11.愉園美食 (口味:21 環境:8 服務:9 人均:¥7)
簡介: 呢度D鮮蝦雲吞面「出曬名」,既「大」只,又「好」味。碟頭飯系「即點即炒」,雖然「系比街邊盒飯貴D」,但「好夠鍋氣」。「次次來都好多人」,「肩碰肩」咁吃嘢,雖然系咁都「無所謂」啦。
推薦: 鮮蝦雲吞面、即炒碟頭飯。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098查看地址電話及20份食客評論。
12.一家香花溪牛肉粉 (口味:21 環境:14 服務:10 人均:¥9)
簡介: 給人感覺「很正規、很傳統」的店——鋪面「干凈」,座位「舒服」,桌上「調料齊全」,「除了醬油、香醋、辣椒醬外,還有花椒粒和生蒜頭」。服務「比較好」。食物以「粉、面、飯」為主。招牌的牛肉粉,裝在「北方的大碗」里,牛肉「嫩而不膩」,粉條「爽滑筋道」,湯底用「大大的勺」舀,「好味」又「方便」。「一兩周吃一次保證回味無窮」。
推薦: 牛肉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240查看地址電話及10份食客評論。
13.同記雞粥粉麵店 (口味:21 環境:3 服務:8 人均:¥21)
簡介: 「老字型大小的西關美食」,雞粥味道「很好」,口感「鮮美」;白切雞「皮脆肉滑」,蘸著醬油吃尤其「好味」。其他的粉面就「比較普通」。雖然店「小」「難找」,環境也「不敢恭維」,但真正愛吃的人還是「很想去光顧」。
推薦: 雞粥、白切雞。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3997查看地址電話及12份食客評論。
14.西關人家 (口味:21 環境:14 服務:12 人均:¥30)
簡介: 「雲集」了各種各樣的「西關小吃」,「好大隻」的裹蒸棕、「富有創意」的雪影豆沙……「隨你挑」。價格「不貴」。 裝修及侍應的衣著都很有「西關特色」,讓人彷彿「置身於30年代」的「廣州西關」茶館。很適合「帶外地朋友」來這里,「一次吃遍廣州美食」。不過人實在太「多」,要「等」位。
推薦: 裹蒸棕、雪影豆沙包、蝦餃。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481查看地址電話及107份食客評論。
15.粥家莊 (口味:20 環境:12 服務:12 人均:¥14)
簡介: 雖說環境「一般」,座位「太擠」,服務也「不怎麼讓人滿意」,但這里的粥真的「值得推薦」——品種「多」,味道「鮮」,更重要的是「熬得都很糯」,吃下去感覺「很舒服」。不論是飢腸轆轆的「上班族」還是「減肥愛美」的MM都喜歡來這兒點上一份心愛的粥,配著煎餃或腸粉,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吃得「走不動」。
推薦: 滑雞粥、百合牛肉粥、香芋螺肉粥、煎餃、腸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619查看地址電話及105份食客評論。
16.流花粥城 (口味:20 環境:20 服務:13 人均:¥45)
簡介: 「美味」的潮汕粥——粥中「極」品。選擇「多」,而且下粥菜品種也「非常豐富」,每次路過這里都「有想吃的沖動」。店就在流花公園內,「占盡地利」,環境自然「沒話說」。關門比較「晚」,和朋友們「宵夜」挺不錯的。可惜價格「貴」了點,服務也實在是「不敢恭維」。P.S.建議夏天不要坐草叢邊,以免遭大蚊子咬。
推薦: 蟹粥。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537查看地址電話及43份食客評論。
17.老邊餃子 (口味:20 環境:13 服務:15 人均:¥35)
簡介: 來自沈陽的「老字型大小」。餃子種類「多」,而且做得「挺出色的」,皮「薄」餡「靚」,味道「好」。花錢「不多」,吃得「實惠」,想吃餃子時「一定會來這家店」。除了餃子,還「可以點菜」——「大鍋」肉、「大鍋」菜,「熱騰騰的」,雖然「與在北方吃的差距很大」,但「在南方能吃到這樣的也不錯」了。服務「就一般」。
推薦: 醬骨架、餃子。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947查看地址電話及42份食客評論。
18.林華牛羊蛇雜屋 (口味:20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3)
簡介: 一間「小」食店,「開了10年光景」。燉品「都幾好」,花費又「不多」,每天人也挺多的。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3749查看地址電話及14份食客評論。
19.燒鵝瀨粉店 (口味:20 環境:14 服務:12 人均:¥15)
簡介: 屬於「一般的小吃麵店」。招牌燒鵝瀨粉「真不錯」,量也「特別足」。叉燒「偏肥」,但「汁好正」。甜點味道就「很一般」。服務員「態度很不好」,而且上菜「速度慢」。價格「比其他快餐貴」,但「物有所值」。P.S.可以打電話叫外賣。
推薦: 燒鵝瀨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430查看地址電話及23份食客評論。
20.大可以腸粉店 (口味:20 環境:11 服務:11 人均:¥12)
簡介: 腸粉「小有名氣」,「拍得住『銀記』」。燉品量「足」味「正」。其他飯同粥、面也都「可以一試」。價錢「很實惠」。每迴路過總見裡面「坐得滿滿的」,感覺是「很貼近百姓」的一家店。
推薦: 腸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896查看地址電話及28份食客評論。
21.老班長餐廳 (口味:19 環境:8 服務:11 人均:¥17)
簡介: 「長盛不衰」的原因在於其鮮明的「特色」。環境雖然「一般」,但頗有點「軍隊大院里小餐館」的味道。食物「以灌湯包為主」,「熱騰騰」上桌,「薄薄的外皮」包著「濃郁的肉汁」,配上「免費」的小米粥和「幾元錢」一碟的冷盤,「正好小吃一頓」。P.S.通常「吃飯時間人很多」,位子比較緊張。
推薦: 濃香豬肉包、牛肉灌湯包。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694查看地址電話及47份食客評論。
22.味然香 (口味:19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8)
簡介: 雖說與「正宗潮汕風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牛筋丸和魚丸還是「彈牙、味濃」,都「幾美味」;魚皮餃「真材實料」,「魚肉做成」的外皮新鮮「爽口」,「別有一番風味」;辣椒醬也「一級棒」。「路邊小吃店」的環境,勝在「比較干凈」,「讓人放心」,加上「大眾化」的價格,當個「日常小食」,挺好的。P.S.一些原料可以外賣。
推薦: 牛筋丸、魚丸、魚皮餃。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3800查看地址電話及110份食客評論。
23.林林牛雜 (口味:19 環境:6 服務:10 人均:¥6)
簡介: 代表了「廣州精華」的老字型大小,「那麼小小的店裡」總是「站滿了人」。「擠呀擠」之後才能「抓到一碗牛雜」,給「酥香」的蘿卜、「軟嫩」的牛雜澆上「特製的面豉醬和辣椒醬」,「熱辣辣」地吃掉,真是「太幸福了」。
推薦: 蘿卜牛雜。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3924查看地址電話及160份食客評論。
24.蘇記美食 (口味:19 環境:9 服務:10 人均:¥11)
簡介: 出品的牛雜,雖然「沒『林林牛雜』好」,但「真材實料」,也「很不錯」了。特別是牛肚,「又淋又香」,「比好多酒家茶市做的都靚好多」。「只要路過」都會買點來吃。飯也「還行」,但「另點」湯的話有點貴。服務「一般」。
推薦: 牛雜。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869查看地址電話及22份食客評論。
25.風味館 (口味:19 環境:5 服務:8 人均:¥9)
簡介: 雖然店面「不起眼」,但吃牛三星「一定要到這家」。牛三星、辣咸酸、湯味道「配合得正好」,「又酸又辣」,「怎麼都吃不厭」,「下了班有事沒事都會來吃一碗」。除了牛三星,還有各式粉面。分量都「好少」,但價格「不算貴」。
推薦: 牛三星、陳村粉。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5237查看地址電話及13份食客評論。
26.伍湛記 (口味:18 環境:8 服務:8 人均:¥9)
簡介: 廣州的「老字型大小」。「最出名」的是及第粥。其他粥和腸粉「味道也都不錯」。艇仔粥「粥很細」,「配料很足」。腸粉「韌性還是差點」,不過「性價比很高」。服務的質量「和店一樣老」,有待改進。
推薦: 腸粉、及第粥、艇仔粥。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6271查看地址電話及17份食客評論。
27.華輝拉腸 (口味:18 環境:14 服務:13 人均:¥13)
簡介: 出品「很是讓人驚喜」——拉腸「用料足」,而且「夠薄」,「夠爽滑」,醬油調得「剛剛好」。品種也「比較豐富」。雖然分店「越開越多」,但出品「都一樣好正」。環境「干凈整潔」,「比大多數的粥粉面類小食店好」。價錢都「幾大眾化」。是「幾個好朋友隨便吃飯聊天的好地方」。
推薦: 叉燒拉腸、及第粥、 鮮蝦拉腸、原盅蒸飯、原盅燉湯、牛肉腸。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819查看地址電話及118份食客評論。
28.林師傅食雜店 (口味:18 環境:8 服務:7 人均:¥6)
簡介: 「廣州街頭傳統小食店」,食「雜」的好地方。牛雜和牛腩「味道非常好」,「吃完還想吃」,時不時「就會專門過去回味一下」。幾家分店裡,海珠店的味道同用料最為「正宗」,「其他分店就差咗D」,「出品不大穩定」。海珠店新裝修後價格略有提升。
推薦: 牛腩粉、牛雜。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4365查看地址電話及23份食客評論。
29.大班燕窩粥城 (口味:18 環境:11 服務:13 人均:¥51)
簡介: 粥和粉都做得「很精緻」,「味鮮」又「有營養」,而且「大大」碟,「幾頂肚」。「品種幾多」,「豐儉由人」,「千萬不要被它的招牌迷惑」。人氣「幾好」。只是每次去吃都要「拼」桌,比較「郁悶」。
點擊http://www.dianping.com/chain/22472查看地址電話及18份食客評論。
C.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地方
很多啊,上下九,沙面,北京路
D. 廣州有哪些老廣們扎堆的老字型大小美食店
(一)得心酒家
始於1863年,可以說是元老級別的酒家了。而在老廣州人心目中,就是吃白切雞、豉油雞的口碑食肆。裝修也是濃濃的西關風情,喝茶吃飯都選擇來這里。得心雞有豉油雞和白切雞兩大皇牌。一道得心鴛鴦雞將兩大皇牌結合,讓食客一次吃到廣州傳統雞餚的兩種風味。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93號
(二)榮華樓
始於1876年,位於龍津東路的榮華樓,是廣州最老的酒樓之一,榮華樓不僅是粵菜的覓食寶地,還是粵劇粵曲的傳承地,店內三樓設有舞台,定期有粵曲表演,一到飯點就坐滿老爺爺老奶奶。這里的蝦餃完勝外面很多餐館。看著朴實無華,卻口口都是真材實料,大隻鮮蝦仁混合嫩豬肉,裹上透明水晶蝦餃皮,燈光下透出蝦仁的粉紅。汁水豐富,蝦肉爽口鮮甜。燒鵝,脂肪含量很少,都是厚實大塊的鵝肉,不會吃得滿嘴漏油,鵝味很足。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津東路712號
(三)陶陶居
始於1880年,位於廣州第十甫路的陶陶居,當年康有為為之親筆題名,也是廣州近代最早期的豪華食府,名茶、美食、點心名譽滿全省和港澳。陶陶居的麻皮乳豬,多次獲得國家的表揚,是很多老廣心中的C位。乳豬烤得脆而不硬,外酥里嫩。陶陶居的奶皇包,有甜香的椰子味,把包皮掰開時,鮮黃色的奶皇會流出來。奶和蛋黃的比例掌握得很好,吃起來甜味適中,甜而不膩。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第十甫路20號
(四)太平館
始於1885年,這是一家有著上百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西餐店,周恩來總理曾經三度光臨該店,還在這里與鄧穎超舉行了婚禮。燒乳鴿為了達到預期效果,就派專人用嘴含豆於唇邊逐粒向鴿誘食,使糟養的乳鴿十分肥嫩。葡國雞將整雞、土豆、洋蔥、雞蛋,配以咖喱鹽制而成的美食,其特點為香味濃郁、雞肉鮮嫩可口。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北京路342號
(五)蓮香樓
始於1889年,一百多年來,蓮香樓雖幾經風雨,但生意始終興旺。現在的老西關人,還會在家中女輩出嫁時,在蓮香樓訂「嫁女餅」,只有這樣才夠體面。蓮香樓的月餅,遠近馳名。黃燦燦的餅皮油而不膩,蓮蓉泥入口即化,鹹蛋黃黃中帶紅,切開可以看到油脂。大咬一口,蛋黃香口,蓮蓉清香,甜而不膩,怪不得老廣都愛吃。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第十甫路67號
(六)北園酒家
始於1920年,是具有嶺南建築色彩的園林式酒家,是廣州三大園林酒家之一。北園以經營粵菜而馳名中外,精美點心也出類拔萃,多姿多彩。北園蝦餃皇是北園的招牌,蝦餃不大,一口就吃掉一個。裡面有筍干,混合蝦仁吃起來,十分鮮甜。脆炸靚魚球,鮮炸的魚球,裡面全是實實在在的魚肉,沒有粉。外脆內軟,份量也不少。飄香「榴槤批」,榴槤味很香,是愛榴槤星人的福音。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小北路202號
(七)點都德
你可能想不到第一代點都德其實在1933年就開了,但80年來開開關關,直到2013年,點都德的第三代又把茶樓開起來,所以很多人的印象里,點都德比較「年輕」。點都德是廣州市內不多的「全天茶樓」,從早上7點到晚上11點,早茶、早午茶、午茶、下午茶、晚茶一應俱全。雖是新式茶樓,但點都德講求以傳統口味為本源。除了經典茶點,這里還有超多創新茶點。新鮮出爐的蝦餃晶瑩剔透,透出微微的粉紅色。咬開蝦餃,皮薄若蟬翼,蝦肉爽口又彈牙,鮮甜度滿分。紅米腸的分量大得驚人,薄脆軟糯,里邊的蝦仁超級飽滿。
地址:廣州荔灣區龍津中路587號
(八)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始於1934年,南信牛奶甜品專家,聽店名字就很霸氣自信,據說這家店是足以代表「食在廣州」的老字型大小之一。店裡裝修得很有西關特色,每次來都要等位,可謂是人氣十足。本是最簡單的雙皮奶卻讓南信做出不一樣的口感。他們家的雙皮奶雖然外表平淡無奇,但口感卻十分的豐富。上層的奶皮甘甜香嫩,下層的口感細滑。一個雙皮奶能夠吃出不同的感覺,堪稱一絕。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第十甫路47號
(九)廣州酒家
始於1937年的西南大酒家,因為隔年毀於戰火,重建後改名為「廣州大酒家」。鼎盛時期,廣州酒家曾名震嶺南,30年代還在香港石塘咀開設分店。鎮店之寶「文昌雞」是必點菜,雞皮爽滑,肉質松嫩。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
(十)泮溪酒家
始於1947年,原本只是一間相當簡陋的小酒家,用竹木、松皮搭建於荷塘之上。50年代因為政府注資,再加上園林建築師莫伯治的重新設計,才有了今日樣貌。如今,因為價格便宜,環境又好,來泮溪飲茶的食客,多是鄰里街坊的老人家,一盅兩件,消磨一個早晨,倒是保留了早年茶樓的景緻。泮溪雖然園林景色絕佳,白兔餃是泮溪茶點中的招牌,晶瑩剔透,造型討喜。傳統泮塘馬蹄糕,香甜中帶著鑊氣,口感細膩,味道濃醇,吃下去,唇齒之間還保留有馬蹄的清香。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西路151號
(十一)吳財記面家
始於上世紀50年代,藏在老西關一個舊巷裡,是一家有著六十多年歷史的老店,被稱為「廣州雲吞第一店」,廣州人幾乎無人不曉,收銀台旁掛滿了各地媒體的采訪報道。這里總是不分時段地坐滿著客人,如果店面位置不夠了,還得坐在巷子里的小凳上用餐。一份小的鮮肉雲吞面,8.5元就能吃上。從湯底的熬制到「三肥七瘦」的雲吞,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用傳統的方法製作。經典的雲吞面按照「正統」吃法,雲吞一般不會放在面上——撥開金黃彈韌的竹升面,小金魚一般的飽滿雲吞就藏在面底鮮美的湯中。酥脆的炸雲吞,不油不膩,裡面的肉經過特別的調制非常香,配上酸甜醬口感很豐富,一個人就能幹掉一整碗。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大同路和隆里20號
(十二)銀記腸粉店
始於1958年,香港美食家蔡瀾亦曾親臨銀記腸粉店,並執筆親題「以腸為王」加以賞譽。銀記腸粉店的醬汁用得很足,口味在廣州腸粉里偏重,口感最大眾化。他家的腸粉皮特點是Q彈,有嚼勁,醬汁咸香,比較厚重。腸粉里加了芝麻油,很香。
地址: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167-169號
(十三)南園酒家
始於1963年,廣州老字型大小餐廳,是廣州三大園林酒家之一。這里各類特色小點心應有盡有,是一家生意非常興隆的飲早茶的老字型大小店,去的人非常多,要是不能早起,去之前一定要先訂位。不少來南園酒家的人都會點上一份燒鵝,燒鵝皮燒得很脆,脆皮之下包裹著一層嫩肉,酥香但卻不肥膩,燒鵝精品。西汁焗骨,剛上菜的時候還是比較「脆口」的,而骨選用的是蝴蝶骨,肥瘦適中,非常入味,拌飯吃就最好了。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142號
(十四)利苑酒家
始於1973年,是一家廣州本地做起的老店,後來開到北京、上海,還摘了米其林一星。利苑早、午市有茶點,晚上就只做飯市了。來利苑吃飯,一定要先打電話預定留菜,像老火湯、乳鴿等熱門菜,飯點很快賣空,不預留可能吃不上。冰燒三層肉,10個來利苑吃飯,有9個都是沖著這道肉來的。九塊肉切得整整齊齊,脆皮、脂肪、瘦肉三者比例完美。脆甘香嫩,肥而不膩。芝麻玻璃燒乳鴿,是最好吃的乳鴿之一。玻璃是形容它的口感。乳鴿皮皮薄酥脆,還不是那種一咬就碎成渣的那樣,乳鴿肉筋嫩緊致。榴槤酥,酥脆的表皮,流心的內陷,一口咬下去非常滿足。榴槤味不是特別濃,吃起來沒那麼膩。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珠江新城華利路國際金融廣
E.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地方小吃啊
廣州小吃可分七大類:油器類(油炸食品),有油條、咸煎餅、笑口棗等;粥品類,有艇仔粥、"伍湛記"及第粥、瑤柱白果粥等;粉面類,有雲吞面("歐成記"為代表)、沙河粉(可製成炒粉或湯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瀨粉等;糕點類,有蘿卜糕、馬蹄糕、倫教糕等;甜品類,各種紅豆沙、綠豆沙,以及糯米麥粥、八寶粥、芝麻糊、杏仁糊、湯丸等,尤其以雙皮奶和薑汁撞奶糊最為有名;粽子類,有甜粽和咸粽兩種;雜食類,包括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瓜菜等。
艇仔粥
舊時廣州西郊,河道兩旁遍植荔枝樹,叫做荔枝灣,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灣晚唱"便指這里。每逢夏日黃昏,不乏文人雅士及各方遊客來此遊玩,遊河小艇穿梭往來。其中有小艇專門供應"艇仔粥"。如果岸上或另一艇上遊客需要,粥艇上主人便一碗一碗地把粥品遞賣過去,很受歡迎。漸漸地,連陸上的小食店也出售這種叫做荔灣艇仔粥的粥品了。
艇仔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後來還增加了海蜇、炒花生仁、涼皮、蔥花、姜等,吃前當即煮粥滾制,芳香撲鼻,熱氣騰騰,十分鮮甜。無論在街頭食肆,或如白天鵝賓館那樣的五星級酒樓,都可品嘗到這種廣州特有的粥品。
炒田螺
田螺與石螺不同,它的特點是殼薄肉厚。與一種叫紫蘇的芳香草同炒一鑊,便會產生一種香中有辣,辣中帶甜的怪味。這一怪味,不但南方人喜歡,連北方人、港澳同胞以及外國朋友都十分喜歡,常常在街頭小食檔(也可在高級賓館酒樓里),圍著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紫蘇炒田螺。炒時,還可放上辣椒、蔥或蒜、豆豉、鹽等調味料品,使其味道更佳。
蒸腸粉
一種米製品,又叫布拉蒸腸粉。以廣州最負盛名的"銀記"腸粉為例:該店坐落在文昌路,專營豉油皇牛肉腸粉,以薄韌香滑著稱。解放初期由吳銀經營,她得名師傳授,學會了蒸制拉腸粉專門技術,其腸粉"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抗日戰爭時期由泮塘荷仙館創制,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加以上原料的叫牛肉腸、豬肉腸、魚片腸和蝦米(仁)腸;不加餡的則稱齋腸;米漿中加入糖的叫甜腸。
沙河粉
沙河粉是廣州一種大眾化的米製品。因此粉最早出自沙河鎮而得名。其做法取白雲山上九龍泉水泡大米,磨成粉漿蒸制,切條而成。沙河粉有百多年歷史。其粉潔白薄韌,食法有干炒、濕炒、泡(湯粉)食、涼拌等。沙河飯店專門有沙河粉專席,除鹹食、甜食外,還加以各式果蔬榨汁製成彩色沙河粉,色彩繽紛,味道各異。
雙皮奶
據說當年順德一位叫河十三的農家子弟,在清晨烹制早餐的時候,不小心在水牛奶里翻了個花樣,不久有個識貨的老朋友買去了配方,開了間食檔,這順德雙皮奶便吃成了傳統,這位老友就是如今文信老鋪吳老闆的祖先,而雙皮奶也便由清末流傳至今。
將清晨新擠的水牛奶煮開,趁熱倒在碗里,熱氣會使鮮奶表層結出奶皮;待到牛奶完全冷卻之後,再留皮去奶,而後再在倒出的牛奶里添加細糖和蛋白質,放到火上去燉,不久就又可以結出一層皮來;把燉好的牛奶倒回原來的碗中,由此定名為雙皮奶。要吃的就是牛奶的香甜之外的另一層滑爽厚道。濃郁的香氣令雙皮奶成了廣州人的至愛,你看天河宏城廣場旁的文信老鋪川流不息的人群,就知道它多受歡迎了。
文信老鋪的雙皮奶注重選材,因而顏色和口味都顯得端莊純正。新燉的一碗熱氣騰騰地端將上來,香氣都溫潤得好像二十剛出頭的江南小媳婦;吞進一口去,更是清甜不膩,又端端像極了那小媳婦的細皮紅唇,可以給你溫柔渴望美妙人生夢想的。許多不食甜品的人卻可以接受順德雙皮奶,也許就在於它口味中的那種溫柔和鄭重吧。文信的雙皮奶有不少口味能夠選擇,可以是純正的雙皮奶,也可以是加了紅豆、蓮子、窩蛋、提子、薑汁等等的配料雙皮奶,在炎炎盛夏,多一種選擇,就是多一重好心情嘛。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文信的龜苓膏屬於總店配好、分店發送,不過豆沙還是有說頭的: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南信姜撞奶
薑汁撞奶首創於番禺縣沙灣鎮,沙灣是魚米之鄉,養水牛產奶是當地農民副業。這里產的水牛奶濃度高,含脂肪多,可以製成多種奶製品小吃,其中薑汁撞奶最為有名,傳遍廣州、香港、澳門食肆。按中醫論說,牛奶性甘味寒,功能補虛羸,而姜則性辛微溫,功能散寒暖胃,去痰下氣。因此,薑汁撞奶在寒冷天氣食之,頓有通身暖和之感,可謂配合巧妙。南信牛奶甜品專家自80年代後重新挖潛加以研製,使之具有姜香奶清的特點,又有驅寒健胃鎮咳之效,不少日本、美國客人都慕名專程品嘗,一些老主顧還經常買外賣回家吃,其風味道頗受消費者青睞。
1987年,1995年廣州美食節獲「名牌小吃」稱號;
荔灣區寶華路79號順記冰室製作的椰子雪糕是馳名遠近的西關歷史名牌小食。上世紀20年代由小販呂順首創,選用肥厚結實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鮮椰絲後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鮮的水牛奶和雞蛋、白糖,獨特的製作使雪糕格外軟滑可口,椰味濃郁,別具風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國元首、貴賓如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都曾慕名品嘗並津津樂道。自1956年以來均獲歷屆評比的「廣州市名牌美食」稱號。
開記綠豆沙
綠豆沙是極受廣州人喜愛的甜品。位於荔灣區龍津東路889號「開記」甜品店製作的「陳皮脫殼綠豆沙」,則以其香滑清甜、清熱解暑、別具一格的風味而獨樹一幟,飲譽羊城。老闆葉健開還因此被人戲稱為「豆沙開」。開記綠豆沙選用顏色新鮮、品質優良的綠豆為原料,再加人適量的香草、陳皮,佐以白糖黃糖調味,以適當的火候熬制,將綠豆堡至起「沙」,去「衣」(脫殼)而成。
1994年,廣州美食節獲「金牌小吃」稱號;
1997年,廣州美食節獲「傳統名牌小吃」稱號;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獲認定品種。
名稱:南信牛奶甜品專家
地址:廣州市第十甫路45號
果蒸棕
這是當之無愧的廣東特產!據說,它的起源在肇慶,那些正宗的果蒸棕體形無比巨大(當然是比起我們平時能買到的那些)。而流傳到廣州,廣州人把它推陳出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了好多新品種:瑤柱棕,菠籮棕,豆沙棕......但是,就我而言,我還是喜歡最傳統的果蒸棕。
在冷冰冰的冬天,拿著一個燙手的棕子,一層層的撥開它的皮,你會聞到一股濃濃的糯米香和豆香。猛地咬下去,那種感覺,就象有一股暖流從單田往各個方向奔流,又好象有一個武林高手在幫你打通各大穴道!一口一口地細嚼,混著五花肉的甘味,冬菇的鮮味,簡直就是人間極品,它的獨特之處在於,棕裡面的豆很綿,很軟,很好吃啊!
和味牛雜蘿卜
和味牛雜蘿卜據說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光塔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帶曾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民聚居地。出於宗信仰,伊斯蘭教教徒都不吃豬肉,故一個回民廚師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開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腸、牛膀、牛肺、蘿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而蘿卜又吸慢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用小竹簽串著醮辣椒醬吃,曰為和味牛雜蘿卜,入口回味無窮。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來光顧。於是,善食的廣州人都紛紛仿效,和味牛雜蘿卜一味流傳至今了。 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
雲吞(北方人稱餛飩)和雲吞面是深受廣州人喜愛的風味小食。清代何淡如有一副著名的「無情對」(上下聯字字對應,但意思毫無關系),「有酒何妨邀月飲,無錢那得食雲吞」。可見那時雲吞和雲吞面都是大眾嚮往的美食了。位於西關有「食街」之稱的第十甫路127號「歐成記」製作的上湯鮮蝦雲吞堪稱其中的佼佼者,自1956年以來獲歷屆「名小食」稱號。其湯料是用蝦仔、大地魚、豬細骨等原料精心煮制;雲吞餡則採用鮮豬肉、鮮蝦仁、鮮雞蛋拌制,用碾得薄薄的雲吞皮包裹、煮熟。熟後的雲吞成粉紅的肉色,玲挑剔透,香味誘人,故有「玻璃雲吞」之美譽。1997年更榮獲全國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F.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美食街
廣州是一座聞名的國際美食都,這里大大小小的美食街非常多,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上下九步行街。這個小吃街道芸萃了嶺南文化中的老西關美食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和嶺南民俗風情,步行街內大小美食店數十家,除了有百年老店陶陶居,廣州酒家,還聚集了一批經營西關名小吃的南信甜品店,歐成績麵店,老西關牛雜,老西關拉腸等特色小吃店。此外,還有文昌雞,清平,陶陶姜蔥雞,薑汁撞奶,雙皮奶,雲吞面,廣式月餅,糯米雞,老婆餅等各式各樣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