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湖南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只要涉及到吃,中國人向來是寸步不讓的。如果我說某某地方的米粉最好吃,其他地方的人一定會不服。「食無定味,適口者珍」,讓你吃得最開心的那一碗,就是最好吃的那一碗。
1.長沙米粉丨質朴清澈的肉絲粉
與人們對湖南人口味的印象相反,長沙米粉的一切,都必須從一碗清湯肉絲粉說起。
一碗典型的長沙肉絲粉,在上桌前是不帶絲毫辣味的。每個粉店老闆都寬容地把決定權交給食客。一盆一盆的剁辣椒、榨菜、酸豆角,靜靜地等在櫃台上,任人自取。
對人來說,只要米粉味道對了,環境什麼的都無所謂。蒼蠅館子裡面,不論男女老少,都埋頭專注於自己面前那碗粉,有種世界與我無關的泰然。這時,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或許只有在輕挑、重挑(粉的多少)和輕蓋、重蓋(澆頭的多少)之間有所區別。
長沙米粉從內到外都透著一種灑脫。
敞口鍋,滾水下粉,翻騰幾下即成。一勺紅亮的肉湯,透著雞湯的鮮甜,也帶著骨湯的厚重,只有易入味的扁粉才能提煉出個中滋味。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小火慢煨的肉絲,沒有肉絲還叫什麼肉絲粉呢?
如今,米粉碼子的豐富程度,可以說是對選擇恐懼症患者最大的惡意,倒不如就來一碗簡單直白的肉絲粉。匆忙的清晨,只有這一碗快手的米粉才能趕走瞌睡。
2.常德米粉丨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如今的常德米粉,早已不再是常德人的專利,而是湖南米粉的「半壁江山」。
在常德米粉派系內,津市牛肉粉怕是實力最強勁的了。常德人不像長沙人獨獨偏愛扁粉,這里扁圓皆有。只不過,常德人默認粉就該是圓的,扁粉只能叫做米面。
粉店老闆倒是全無門第之見,在我小心翼翼地提出要扁粉的時候,他們反倒會大度地說一句,扁粉入味。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常德米粉的味道,我想應該是「凌厲」。招招都是殺招,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牛肉軟爛中帶著嚼勁,香料沒有掩蓋肉香,反而使得肉隱隱帶著一絲回甘。勁道的米粉,把湯汁的醇厚分毫不差地送入口中。偶爾裹挾上來的蔥花,為本就豐富的口感又增加了一個層次。這是在唇齒間進行的一場深入交流,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得到積極的反饋。在此期間,筷子是絕對停不住的。直到一碗米粉見底,方才回過神來,身邊的食客早已換了一茬。
3.湘西米粉丨燉碼為王
一提起湘西,總覺得那地方悠遠神秘。湘西多民族雜居,文化多元,口味自然也就豐富。光是米粉的澆頭,就比長沙、常德要多出不少。酸辣是湘西飲食的靈魂,湘西人號稱「辣椒當鹽,酸菜當飯」。酸辣肚片、酸菜肉片、木耳肉絲、豬腳、紅燒牛肉、肥腸,這些澆頭一股腦兒地都放在大鍋里慢燉,所有食材的香味便瞬時都融合在了一起。
同樣是Q彈的圓粉,湘西人會配上酸辣椒、酸豆角和酸蘿卜來吃,各種味道交織在一起,有一種「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親切與厚道。
4.株洲米粉丨一盤鑊氣十足的炒粉
株洲人能在炒粉圈技壓群雄,靠的就是醴陵炒粉。
想做好一盤醴陵炒粉,重點就在一個「快」字。與湖南其他地方不同,醴陵炒粉用的是乾粉。炒粉的時候,幼細的米粉必須要提前泡軟,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打頭陣的是一顆雞蛋。旺火冷油,雞蛋在鍋里抖動著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音。雞蛋炒散後放入豆芽菜,緊接著鍋內又是一陣喧鬧。豆芽要炒到半熟才能下米粉,用辣椒粉、鹽、醬油調味,顛勺爆炒,起鍋前撒上一把蔥花,這一份炒粉才算是形神具備。
5.郴州魚粉丨一碗讓人辣到昏迷的魚粉
在郴州魚粉屆坐第一把交椅的,該是棲鳳渡魚粉無疑。據說,三國時的鳳雛龐統被劉備任命為耒陽縣令,上任路上在此投宿,店家拿來招待他的就是一碗魚粉。
本來因為劉備輕視自己而悶悶不樂的龐統,吃完魚粉,一掃頹氣。又是一個名人吃後贊不絕口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真假,棲鳳渡魚粉倒是真能掃除一切不愉快。
拿到一碗魚粉,紅彤彤的湯已經讓人看得直冒汗。現殺的鰱魚燉湯,加上用當地的五爪朝天紅椒粉炸成的辣椒油,再來上兩勺茶油,就是魚粉的湯底了。
怕辣的人看到這兒已經望而卻步,而郴州人卻是越辣越要吃、越辣越想吃。火辣的魚粉強行打開周身的毛孔,讓人倒吸涼氣的同時,卻大呼過癮。這種爽快感,能抵擋住所有的不順心。
6.衡陽魚粉丨魚之鮮,粉之彈
如果說郴州人痴迷用魚湯來襯托火紅的辣油,那麼衡陽人就是執著於湯頭的鮮美了。
衡陽魚粉的湯,要用敲開的豬筒子骨熬一整夜,有這骨湯做底,湯頭才不會單薄。魚塊在燉湯前一定要經過油煎,既是為了定型,也是為了讓湯能夠更白。
衡陽人吃魚粉也少不了辣椒。只不過,他們用的不是一勺一勺的剁椒,而是切成段的小米辣,提味的同時,也增添了一抹亮色。吃魚粉講究得是先吃肉,再吃粉,最後喝湯。等到吃完魚肉,濃縮了豬骨和魚肉的精華的湯汁,帶著滿滿的膠原蛋白,已浸透每一根米粉。
7.永州鹵粉丨鹵香四溢
比起湯粉和炒粉,永州人最愛的還是拌著吃的鹵粉。
鹵粉,顧名思義,要有鹵水。米粉本身除了米香,是沒有其他味道的。所以,鹵粉味道的好壞,全在鹵水上。燉著豬骨或牛肉的湯鍋里,翻騰著各式香料和中草葯紮成的料包,至少要熬煮兩個小時,才算是合格的鹵水。
清爽透亮的米粉,吸滿鹵水,配著原湯鹵出來的牛肉或雞蛋,滿嘴馥郁的香味,也難怪永州人對此欲罷不能。
8.邵陽米粉丨湖南人的「烏冬面」
如果你是第一次見邵陽米粉,八成會說,「這不是烏冬面嗎?!」
據說,因為做米粉的是黏性稍差的早稻米,邵陽人就把米粉做得比一般的粉更粗,讓它能夠保持不輸給別處米粉的韌性。
邵陽人喜歡用牛肉或者豆腐木耳蓋碼來配這種胖胖的米粉,再舀上一勺紅油,用筷子熟練地攪拌開。而目光,更是始終隨著筷子遊走,生怕灑出一星半點。直到嗦進第一口粉,這一天才算是真正地開始了。
⑵ 邵陽有什麼好吃的沒,小吃,大餐,有特色的的美食等
菜:臘菜很出名的啦,像豬血丸子就算是邵陽特產啦。(中心路和九井灣中間有條互通的小巷子里有幾家臘味館味道都還不錯、價格也實惠,雖然裝修不怎麼樣啦。)
水果:洞口雪峰山柑桔是全省聞名的,建議開車去當地果農家裡買,又新鮮、又實惠。還有邵東廉橋的磁鼓(方言,不知道普通話怎麼表達~)也很不錯的啦。
麻辣:都說常德米粉出了名的好吃,但我還是覺得邵陽米粉才好吃。建議去紅旗路中心路段的回民食堂吃碗牛肉粉,那可是我的最愛呢。另外,城北路的寶隆和、謝胖子也都蠻出名的。還有,遙臨巷裡面有幾家小店子聽朋友講也還不錯。
如果是喜歡吃夜宵的話,可以去江北沿江風光帶吃龍蝦,真的好吃呢!還有青龍橋頭的伊斯蘭燒烤也不錯,還有張家沖附近的燒烤店也好吃的。
⑶ 邵陽米粉那麼好吃,為什麼沒走出邵陽
邵陽米粉是一款來自湖南邵陽的地域性特色美食,是當地的一種代表性風味小吃。邵陽米粉選用的是一種用純米製作的圓粉,再搭配臊子、湯等,風味獨特,邵陽人吃了一輩子也不會膩的。天使就是地道的邵陽妹紙,本篇就好好地來介紹下它吧!
邵陽米粉最重要的三個要素:米粉、臊子、湯一、邵陽米粉的「圓粉」:
邵陽米粉所選用的米粉是一種用純米製作的圓粉,從挑選大米時就要注意品種,如米類不能是單一的,而要將新米和陳米進行適量的搭配,這樣做出來的米粉才會具有彈性,口感順滑。說得稍微動聽些,就是要選擇本地的優質大米再放入資江河裡的水進行淘洗浸泡發酵,然後研磨成米漿,接著經過壓團、打團、榨粉一共是六道工序,最後製作出潔白光滑的圓粉。
⑷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最有特色
最近,中國飯店協會,舉辦的中國飯店文化節上,評出了中國十大面條: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麵,四川旦旦面,河南燴面,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吉林延吉冷麵。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個人覺得河南燴面最好吃,這要根據個人的口味,中國哪裡的面好吃不能一概而論,僅代表個人觀點。
山西刀削麵在全國可是家喻戶曉。尤其是上了一天班的人們,來上一碗刀削麵,吃起來那叫一個美。吃到嘴裡的那種絲滑般的口感,和嚼到嘴裡的那種筋道,真是讓人垂涎欲滴。Biang biang面流傳千年,久負盛名。面「筋、光、香」,用炒鍋炒好肉丁或肉片及辣子、筍片、菜瓜等與面共同翻炒,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特色小吃,是很地道的秦地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