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四川哪個地方的油條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四川哪個地方的油條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3-07 02:36:57

① 四川有哪些好吃的麵食推薦

在成都,還能吃到宜賓燃面、崇州渣渣面、邛崍奶湯面、雅安噠噠面、榮昌鋪蓋面、資中兔子面。尤其是崇州渣渣面在川西壩子很是霸道,渣渣面的臊子原先是用包抄手剩下的新鮮肥瘦豬肉餡料金絲面、酸菜肉絲面、豇豆面、熗鍋面、什錦燴面、爐橋面、兔肉面、紅燒肉面、回鍋肉面、雞雜面、蹄花面、鋪蓋面、豌雜面……聽聽這些個面條名字,就夠讓你眼花繚亂,口水打濕腳背了吧。

四川面有多種做法,主要有:肥腸面,排骨麵,醬牛肉面,紅燒牛肉麵,涼面。這幾種面各有各的味道,有的辣,有的麻,味道均十分鮮美可口,是四川主食中的精品。甚至你都可以自創,這玩意兒哪有什麼大全啊。四川這邊的面比較常見的就是干臊面一類的面了,我最喜歡吃樂山的張記干紹面,你去那裡學個手藝,四川面條做法大全可能你也就會了。

② 旅行途中你吃過最好吃的油條在哪裡

邯鄲的油條和開封府的大油條味道不錯哦

十年前總去香港出差辦事,為了躲避喧囂,經常選擇住在德輔道西的酒店,這里不是繁華的鬧市,比旺角,尖沙咀都要安靜了許多。有一天沒有什麼工作,習慣早起的我起床了,厭倦了酒店的早餐就沿著德輔道西路一直走,想找個早餐店。突然間,左手邊出現一家餐館,窗明幾凈,沒有人,天空下起了小雨,沒多看一眼就進去坐下了。您知道的,香港人起得晚,這才早6:00多,大街安安靜靜,偶爾有電車和行人通過。先生,早上,一聲動聽的粵語,一位端莊的香港姑娘,站在我的面前。她是服務員,問我吃什麼,普通話也很好,我點了油條,豆漿,茶葉蛋。油條先上來啦,大大的油條,用手一掰喧騰異常,迎面撲來油條的香味。香港的麵粉真好,得說大陸供應的好,香港的米面油鹽都是精品,大陸沒少花心思。油條吃到嘴裡,松軟的,外焦里嫩,港人加工食品還是用心的,油是好油,面是好面,能不好吃嗎!用過早餐,結了帳,街上的雨也停了,出了門嘴裡回味著油條的飄香,不禁回望了一眼,大窗戶里一個姑娘的背影成就了一幅難忘的印象。美麗的香港,心儀的大油條,還有哪位背影殺你們都好嗎?

旅行途中我對吃過好吃的 美食 都會記得,曾經吃過最好吃的油條是在廣州。

產地

在廣東生活的人應該很熟悉的點心店——包道。包道在廣東有很多分店。我最先知道包道是在廣州遊玩的時候,後來回到家鄉驚喜發現家鄉的茂名市也有九家,就讀的學校附近有兩家。

味道

第一次吃包道的油條,感覺邊緣酥脆,中間柔韌,還伴著淡淡的米香味。

賣相

不僅口感味道好,油條的賣相也做的相當誘人。由兩條面團疊在一起,中間壓一道痕,經油一炸,發出來的油條看著像四根油條合一樣。

吃法

美味的油條可以用手撕扯著吃,還可以配上小米粥、豆漿、撈粉一起吃。

自從旅行途中吃過此油條之後,我在學校時就經常出來買包道的油條作早餐吃。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油條天津叫果子,天津的果子我覺得是最好的,個大,脆,香,棗紅色等特點,別的地方的油條無法比擬!

天津

你好,很高興有緣回答你的問題!

旅行途中吃過最好吃的油條在哪裡?

油條,餐桌上的迷人精。即便關於油條不 健康 的言論三五不時地出現,卻絲毫沒有動搖油條在早餐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油條泡豆漿,是最常見的早餐搭配。

作為一種極具國民度的食物,油條在中國人的餐桌,絕非單一面孔。於饕客而言,油條是一塊『萬能磚』,可單吃、可入菜,甚至裹餡、入餡。你永遠想不到,油條會以什麼形象,出現在餐桌之上。

早餐攤上,『成雙入對』的細長狀是油條的主流形狀。黑油包裹的大鐵鍋,伴著熱油的上下翻滾,兩根絞在一起的條狀面團逐漸蓬鬆,慢慢爬上一層誘人的金黃。

兩根抱在一起的油條,像是在鄙視還是一個人吃早餐的你呢~

事實上,油條並非刻意地『秀恩愛』,這樣的『抱團生存』和傳統的起泡劑不無關系。

油條的起泡劑,由明礬和小蘇打組成。混合了起泡劑的面團看似尋常,待得遇水、遇油後,產生急速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催使面塊逐漸蓬鬆、綿軟。

然而,明礬和小蘇打發生的化學反應,並非瞬間即成,而需要一定的時間。單根的面塊入油後,短短幾秒內,表層酥脆定型,限制了面塊後續的膨脹。若兩根面塊黏合在一起,面塊黏合處並不直接接觸熱油,受熱較慢,可以持續釋放二氧化碳氣體,保證了油條內部的柔軟蓬鬆。

形似饅頭的非主流油條『老鴰頭』,在豫北、魯西一帶,頗為盛行。因為形狀類似老鴰(即烏鴉)圓圓的腦袋,這種不規則的圓形油條被叫做老鴰頭。

老鴰頭


老鴰頭和普通的雙長條油條類似,剛出鍋的老鴰頭,熱氣透過表層的油光,裹上麵粉的麥香和植物油的清香,直往人鼻腔里鑽。咬開後,油條內部的蜂窩狀小孔,飄散出一縷縷熱煙,裊裊娜娜地開啟了一場舞蹈快閃。

油條豆漿的官宣早已深入人心,油條胡辣湯、油條豆腐腦的搭配,也是不少人心中不可拆分的鎖定CP。在杭州人的心中,醬油才是賦予油條靈魂的一味靈丹妙葯。

一根油條一碗粥,再來一點醬油,這是杭州早餐的古早味。鮮香的醬油浸潤了油條的綿軟,經由牙齒的觸碰,自油條脆嫩的表皮溢出,咸鮮的味道喚醒了整個清晨。

萬物皆可涮火鍋,是四川人的 美食 心得。酥香綿軟的油條,必然不能躲過火鍋的洗禮。油條下至火鍋內,與鍋內的紅油纏綿起舞,起伏翻滾之間,先人一步喝足鍋內的湯汁精華。灌滿湯汁的油條,體態更為膨脹,筷子稍一觸及,湯汁便自油條表層溢出。

油條涮火鍋、泡麻辣燙,『詭異』的搭配,卻生出奇特的滋味。

入口後,油條溢出的湯汁,像一顆火鍋炸彈,瞬間占據了味蕾高地。爛軟的油條,繼而補上了後味,蓬鬆的面塊早已將麵粉的彈性撐到極致,麵粉的厚重滋味被濃郁的火鍋湯汁掩蓋,倒莫名作用出一種類似魚肉的嫩滑口感。

艇仔粥不僅在早茶上供應,更是老廣宵夜的心頭好。

食材豐富、加入油條絲的艇仔粥,承載了不少老廣的鄉愁。『艇仔粥,艇仔粥,爽口清香唔使焗,一毫幾分有一碗,好味食到耳仔郁。』由昔日珠江三角洲上的疍民創造的艇仔粥,見證了百年廣州『遊船河,啖蝦啜粥』的過往。

艇仔粥多以魚骨、雞骨做底,加入稻米熬製成粥。待得粥底煮熟,將生魚片、叉燒片、魷魚絲、海蜇絲等食材墊於碗底,而後滾粥沖入,碗內的食材被一燙即熟,最後撒入一捧香脆的炸花生和油條絲,便是一款經典的廣府粥品。

艇仔粥雖以食材豐富著稱,飄在上層的油條絲依然吸睛無數,

豐富的海鮮食材,並未掩蓋油條的酥脆。剛出水的海鮮,魚鮮肉美,被米粥包裹出綿滑細膩的口感。油炸的花生米和油條絲,中和海鮮粥底的腥味之餘,又淡化了掛羹米粥的糊口之感。

在砵仔焗魚腸、菠蘿油條蝦等菜餚中,油條的味道同樣不可忽視。以油條為主菜的絲瓜炒油條、八寶油條、西紅柿炒油條,也是不少人定義油條的地道吃法。

絲瓜炒油條。

除卻單吃,油條還是不少食物首選的餡料。天津的煎餅果子、大餅卷果子,是油條入餡的典範。同樣以油條入餡的蔥包燴,是杭州人關於早餐的一段記憶。

蔥包燴。

蔥包燴是杭州民間的傳統小吃,和油條的誕生不無關系。南宋時,岳飛因被秦檜設計,被害於杭州風波亭,杭州百姓皆為之悲憤感懷。杭州的一位面點師傅,特意和面搓揉成兩個象徵秦檜夫婦的面人,丟至油鍋中煎炸,取名為『油炸檜兒』、『油炸鬼』,一時間,口吞油炸檜兒成為杭州百姓表達憤懣情緒的出口。為避免秦檜的報復,機智的杭州百姓,以『燴』代『檜』,將其更名為油炸燴。

在杭州的巷子深處,很容易看見古樸的蔥包燴小攤。

類似油條多成雙入對,蔥包燴也要兩個夾在一起才夠味。薄薄的面餅裹上剛出鍋的油條和青翠的小香蔥,平攤在鐵鍋之上壓烤,片刻後,蔥段飄出香味,透過脆黃的麵皮,露出若隱若現的翠綠。而後刷上一層稠香柔滑的甜面醬,封存了蔥段和油條的濃郁香味,只需咬上一口,便可獲悉最地道的杭州味道。

粢飯團、大餅、油條和豆漿,合稱為上海早點的四大金剛。與其他三種食物相較,粢飯團有些許『面生』。傳統粢飯團以稻米和糯米做皮,中間夾裹火腿肉糜及油煎後的鹹菜。後來,隨著食材的豐富,肉鬆、鹹蛋、鹵蛋等食材也隨之加入。無論食材如何變更,剛出鍋的油條切段,永遠是粢飯團的點睛之筆。

粢飯團。

白飯團是早餐店、便利店的常見食物,榨菜、火腿肉糜也並無稀奇之處,當這些食材遇到冒著熱氣的油條時,所有的魅力全都釋放在這一刻。姿態迥異的飽滿米粒,瘋狂暗示自己的香糯。牙齒穿過這層綿軟,交織著鹹菜粒的肉糜滲出濃郁的油汁,而後被油條吸取。唇齒纏斗片刻,爛軟的油條和其他食材一起,順著舌尖下滑,一舉填滿了胃部的空白。

作為早茶上的常客,炸兩在廣東、香港一帶頗受歡迎。上世紀40年代,廣州淪陷後,泮塘鄉有家叫做『嚼荷仙館』的茶居師傅為應付當時的物資緊缺,創造了油條與腸粉相結合的炸兩。

爽滑脆嫩的炸兩,是廣東人喝粥的最佳拍檔。不同於上述小吃使用的新鮮油條,廣東炸兩以隔夜油條為美。隔夜的油條,用腸粉包裹後切成小塊,淋上豉油,最後撒上一把蔥花作為點綴。金黃的油條、皎潔的腸粉、青翠的蔥花、醬色的豉油,雅緻的配色,不免讓人食慾大開。

『很多菜都是饞人瞎琢磨出來的。』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描述了自己發明的一種帶餡油條,『比炸春卷味道好。』

文中詳細描述了這道『肉釀油條』的做法:將油條兩股拆開後切成小段,並將油條中間的面瓤掏出。肥瘦相間的豬肉剁碎,加入蔥花薑末及少量榨菜丁攪拌成餡,而後將肉餡塞入中空的油條段內,逐段下鍋煎炸至肉餡熟爛、油條酥脆。

炸春卷。網油腰卷與炸春卷極為類似,將春卷皮換成油條即可。較之春卷,網油腰卷酥脆之餘多了些許嚼勁。

經由熱油煎炸的油條,焦脆金黃,混著肉餡齊齊入口,奏著咔咔的樂聲,在齒頰間碎成一片金黃。肉餡在油條外皮的『保護』下,鮮嫩溢汁,裹著焦脆的油條屑與舌尖在口腔內玩起了捉迷藏。

在 美食 上,人們向來無師自通。汪老自創的這道 美食 ,並非世間絕無,在廣西南寧的傳統酒席上,以油條釀肉的網油腰卷從未缺席。老南寧人的傳統酒席十分講究,上菜次序亦十分重要,而網油腰卷則是必不可少的第五道菜。

網油腰卷切片。

一塊雞蛋布袋加一碗豆沫或白鬍辣湯,是豫北、冀南一帶早餐鋪上的常見搭配。人頭攢動的早餐店口,雞蛋布袋的大鐵鍋周圍,永遠排著長隊。全副武裝的師傅,站在大鐵鍋旁,一雙長筷熟練地將淌油的油條撈出,略一翻轉便將油條戳開一個小口,而後灌入雞蛋液,重新丟至鐵鍋內煎炸片刻。

過兩遍滾油的雞蛋,較油條顏色更為金黃,表層結成略薄的焦殼。蛋液順著蜂窩狀的氣孔布滿整個油條,咬開後,熱氣自下而上沖出,稍不注意便可將口腔熏出泡來。雞蛋布袋的中部內芯,宛若西瓜尖的甘甜,蓬鬆的油條面瓤裹上一抹蛋黃,最是滑嫩無雙。

雞蛋布袋。

中國人在研究 美食 方面,向來甲冠天下,各種食材均能手到擒來。油條剛出鍋的酥脆,時常為人稱贊。剩餘或隔夜的油條,雖在味道上略遜一籌,然而在老饕的手裡,卻也能化腐朽為神奇,略一烹調便可成就一道美味。

以油條為食材的素排骨是上海的一道地道 美食 。隔夜油條切段後,中間插入切成細長塊狀的蓮藕條或蘿卜條,煎至金黃後,加入醬油老抽香醋調制的濃稠湯汁內翻炒均勻。油條塊裹上醬色粉芡,宛若濃油赤醬的紅燒排骨段。

素排骨,在外形上與紅燒排骨真假難辨。

江西的油條包麻糍,頗為慧心巧思,將油條的吃法研究到極致。脆脆的老油條,裹上軟糯的麻糍,是景德鎮、上饒一帶最常見的早餐。麻糍,又稱麻子粿,由熟糯米飯裝至石槽內反復捶打而成,彈糯粘牙。老油條對折將裹上白糖或芝麻的麻子粿壓成糯米餅,在牙齒靠近的瞬間東躲西藏。即便是一顆熱量炸彈,搭配豆漿的油條包麻糍,是江西人開啟一天的心甘情願。

身為天津衛,加上本身比較愛吃 美食 ,天津油條很好吃,個大酥脆,泡豆漿,老豆腐,夾餅裡面吃相當美味

老男孩來告訴你

西安

在我們老家,潮汕有個啊伯每天都是自己做的油條賣,特別好吃,小小條的

③ 成都哪裡好吃的多

問題一:成都哪個地方好吃的多一點 很高興為你解答!
推薦餐館
成都的飯館食坊遍布全城,幾乎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有飯館,最集中的在羊市街西沿線二、三環路之間和美國領事館門前的領事館路棕南棕北小區,以及與之垂直的科華路,還有雙楠小區里很多小川菜館,非常有特色。
成都的飯館食坊營業時間很長,一天中20個小時內可以很容易找到吃東西的地方,這讓很多外地遊客嘆為觀止。
巴國布衣川菜館 人民南路上首屈一指的改良川菜先鋒,最早以肖建明為首的國家級大廚,在川菜烹飪中吸收各地菜系的特點,去其辛辣,增其鮮美,而不失川味川韻,使得川菜口味更加大眾化。特色菜品有:芋兒燒甲魚、回鍋厚皮菜、豆腐鯽魚等。價格中等,人均50元左右。
人民南路四段
銀杏川菜酒樓 成都最高檔的川菜酒樓,菜品之地道正宗、裝修之富麗堂皇、餐具之精美絕倫、價格之嘆為觀止在成都無出其右。本地人一般都只有商務聚會才選擇這里。
永陵路口或西延線上
欽善齋 武侯祠旁邊,是成都最著名的葯膳餐廳之一,以經營高檔保健素食和葯膳出名,天麻燉乳鴿、翡翠野山菌等,口味清淡,營養豐富,價格不菲,人均至少100元。
武侯祠大街
如果在天府廣場附近遊玩,可以去華興街(王府井百貨背後),那裡有很多看起來不起眼的館子,味道都不錯。如果還想找好吃的,還可以去高檔餐飲一條街西延 線、琴台路、科華北路(四川大學旁),成都所有有名的餐飲店在這幾個地方都能找到。還有就是在東門玉雙路,南門的雙楠小區,玉林小區,在這里可以說是大餐 小吃應有盡有。
成都小吃
成都好吃的小吃實在太多了,洞子口涼粉、銅鍋巷素麵、譚豆花、師友面、鮮花餅、肥腸粉……數都數不過來,而且便宜得連價格都懶得告訴你。
成都小吃城匯聚了眾多的名小吃,花上15元或者20元,能一次品嘗到十幾種美味。小吃城在市中心天府廣場的附近,交通方便,打車的話,司機師傅都知道。小 吃城通常在晚上20:00關門,所以要去就趕早。不過,要告訴你的是,小吃城不是成都人或者成都好吃者去的地方,他們都是直接到老店裡吃。當然,小吃城是 為了速成而產生的。更何況,當地的小吃還在不斷翻新,這里只是一些代表作。
另外,還有隨處可見的三大炮、葉兒粑、鹵肉鍋盔、甜水麵、川北涼粉、酸辣粉等各種特色的成都小吃。
成都周邊小吃
1. 豆腐的品質與當地的水質相關,但成都的水質不太好,所以只要走出成都,蜀水碧蜀山青,川人特有的豆花就可以大吃特吃了。往西,可以吃青城山上的豆花;往 南,深入成仁路的盡頭汪洋鎮和松峰鎮,你可能會吃到今生最嫩的過江豆花。正西南,當然就是樂山的西壩豆腐了,陸游對此也曾贊不絕口。
2.雙流名小吃不少,董蹄花、少坤甲魚、羅老十肥腸等等。此外百衣小區旁的喬一喬怪味鵝唇與兔頭也不錯。
3.彭州九尺板鴨:最具代表性的是九尺鎮的「九尺板鴨」,這里的鴨脖子都特別大,伸遍川西,整個成都平原都在流口水。現在成都最流行最受歡迎的火鍋點菜之一也是這里的「九尺鵝腸」。
4.瀘州魚頭火鍋:瀘州生產瀘魚,其魚頭火鍋更是遠近聞名。其中有一家「長江鮮魚」,川味比較重,味道鮮美。
5.郫縣紅光鎮的「蔣排骨」。
6.新津的黃辣丁一直都很有名,特別推薦「胖大姐」黃辣丁。不過,土生土長的黃辣丁是不容易吃到的。
7.青城山附近還有一些「農家樂」,就是當地村民自家開辦的供遊人吃住的小飯館,在那能吃到當地正宗的土特產,最出名的就是青城山的老辣肉了,不僅味美,價格也便宜。
希望能夠解決您的問題望採納,謝謝!...>>

問題二:成都哪的小吃最多最好吃.? 去武侯祠旁邊的錦里,裡面都是小吃鍾水餃、酸辣豆花、賴湯圓、葉兒粑、泡粑 、甜水麵、夫妻肺片、龍抄手、珍珠丸子、肥腸粉、冒血旺、水煮肉片、冰粉、雞絲涼面、涼串串、豆腐腦、韓包子、麻婆豆腐、擔擔面、蓮茸層層酥、涼粉 、醪糟、奶湯面和缽缽雞、黃粑、白糕 、龍眼包子 、蹺腳牛肉、架燒白肉、口水雞、玻璃燒賣、鍋魁 、蛋烘糕、炒龍蝦龍抄手 春熙路南段68號 86676345 成都湯圓 石灰街5號 87764612 郭湯圓 北大街7號 86914881 賴湯元 總府街27號 86629034 悅宋風味小吃店 八寶街163號 86631791 綜合名小吃 人民北路二段318-320號 86641791 成都小吃店 羊市街17號 86641138 成都小吃城 上東大街134號 86672037 陳麻婆 西玉龍街197號 86627005 競成園(夫妻肺片) 總府街23號 86617171 夫妻肺片長順店 長順中街154號 86253359 夫妻肺片 上東大街132號 86672037 鍾水餃 提督街7號 86753402 韓包子 紅星巾路四段116號 86667191 韓包產商業場店 商業場特1號 86780784 成都餐廳 上東大街134號 86666085 市美軒 華興正街53-59號 86625892 盤飧市 華興正街62-63號 86750609 成都擔擔面 提督街41號 86744134
一、要在成都吃到又好吃又便宜的,那就去川大吧!川大外面的店都是很好吃的,可謂眾所周知。 二、要吃小吃,最好是晚上出去,各大高校的門口都很有多攤販的,白天都被城管管走了。。。呵呵。 三、錦里的東西比較齊全,但是比較貴;春熙路那邊龍抄手,鍾水餃,及總府路那邊的夫妻肺片好吃,串串的話還是民大東門菜場那的一個女老闆燒的好吃,不過不知道有沒有不開了。。一般的小店都不錯,玉林串串香各個分店都不錯。。。 四、吃缽缽雞就去天府廣場 五、吃蛋烘糕就去西南民族大學西門,晚上才有。 六、鍋盔的話一般都還可以,便宜和貴的味道都差不多。 七、刨冰的話都還可以,不過冬天就要去伊藤洋華堂,那裡的刨冰貴了點,不過很好吃哈。。 八、冒菜,就去民大東門那邊 九、鐵板燒在很多地方都有 十、豆花火鍋也不錯,羅馬假日廣場那邊的冷鍋魚不錯。。呵呵,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很好吃的小吃。。好吃的有:龍抄手 鍾水餃 夫妻肺片 蛋烘糕 三大炮 擔擔面 燃面 火鍋,粥底火鍋 陳麻婆豆腐 葉兒粑 冷鍋串串 缽缽雞

問題三:成都市區那有好吃的和好玩的 一、成都錦里:在城西,高升橋那邊,緊挨武侯祠,是一條仿古步行街,裡面有很多好吃的和仿古建築,還有川戲哦~
二、成都國色天香游樂園:在新南門汽車站(旁)做904路公交車直達游樂園,是韓國最大的游樂場公司合作修建的,有很多歐式和日式等建築,很漂亮,並且有成都最多最大的游樂場,推薦!
三、成都洛帶古鎮:位於成都龍泉驛區,在五桂橋汽車站有專車直達,洛帶古鎮是真實的客家古鎮,裡面的傷心涼粉很有名,一定讓你有辣有傷心。
四:成都昭覺寺:成都有名的古寺廟,位於成都昭覺寺汽車站,來成都一定要去拜拜,保有朋友和家人喲!
五:成都春熙路:這個我不用說了吧,來成都一定要去逛逛,一定有不小的收獲!尤其是鹽市口那裡的女人街,泰華服裝批發城和新中心購物,裡面的東西即可愛又實惠,是成都小女人必逛的街區哦!
沒有住宿的話,3天也挺夠的了!
祝玩的開心哦!
四川旅遊目的地的可以選擇性很多。峨眉山(門票100元)、樂山大佛、青城山(門票100元)、都江堰(門票100元)、九寨溝(門票和環保車票245元)、黃龍、杜甫草堂(30元)、武侯祠(30元)、文君井(5元)、大邑劉氏地主庄園(30元)、升庵桂湖(10元)和楗為船形古鎮羅城都是不錯的景點。
二、成都的小吃很多,味道百味:燈影牛肉 擔擔面 宜賓燃面 夫妻肺片 龍抄手 賴湯圓等等。
三、住在成都,你可以選擇的范圍很多。如果是學生,建議選擇住宿在高校的招待所。大約30元。例如,川大招待所。
四、冬季成都氣候冷,需要穿著羽絨服。
1.都江堰 位於距成都50公里的都江堰市城西,處於岷江從山區瀉入成都平原之處,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
交通:成都火車站廣場和西門車站每天有發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遊專線車,10分鍾一班,票價15元。
門票:60元。

問題四:成都最好吃的面有哪些地方 成都好吃的面有很多,稍微有名氣老點的有:牛王廟的家常面等,雙慶路那邊的脆紹面和他對面那家的生椒牛肉麵,最好吃的還是星輝中路賓河路上那家面,不管脆紹,還是牛肉,還是海味,都巴適,你可以從太升北路過去,太升北路走完,過橋倒左拐,順路向前走1-200米右手邊,有家小麵店,味道絕對好~太升北路上面也有幾家面館,不過我個人感覺沒這家好吃,祝你吃的愉快~~呵呵~!

問題五:成都有些什麼好玩的地方好吃的地方? 1、武侯祠街的皇城壩小吃、火鍋滿街都有,可以去川江號子、最成都風情的,就是串串火鍋 2、更多好吃的便宜的,打個車去蓮花小區(本人覺得必去之地,成都本地人才會去的地方),裡面的什麼干鍋啊,火鍋啊,冒菜啊,特色魚啊什麼的都營業到很晚,你去了看哪家門口排隊的人多,就去哪家絕對不會錯,要做好排隊半小時吃一頓的准備 3、逛么?春熙路啦,除了繁華也沒什麼意思,就更上海南京路一樣的,有個小吃城叫做龍抄手還可以去吃吃 4、批發城?火車北站旁邊的荷花池,最近在搬遷那邊修路,建議你也不要去了 5、看成都特色,建議再去寬窄巷子嘛~比較貴了,精品特色川菜、變臉表演、戲檯子什麼的,錦里好像也有 6、蓮花小區附近的望江公園一定要去,是最地道的老成都公園,賞竹的小公園,裡面有個望江樓,那是老成都的標志哦。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好像不是那麼容易上去的。周末天氣的好話可以讓你看到成都人的麻將世界。總之望江公園附近的都很成都,前面的合江亭附近可以去看一下。 7、有時間還可以去下東郊的洛帶古鎮逛逛,吃吃蒸羊肉。 逛成都,除了春熙路,一個大原則就是,從西到東沿著錦江(府南河)走。分別有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園、武侯祠、合江亭、九眼橋、望江樓,這條線最成都了。寫了這么都好累啊~~~~

問題六:成都市區必去的景點和必吃的美食都有哪些 老李自由行給你推薦下面的都是在市區內的景點,可以參考著去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一、成都錦里:在城西,高升橋那邊,緊挨武侯祠,是一條仿古步行街,裡面有很多好吃的和仿古建築,還有川戲哦~ 二、成都國色天香游樂園:在新南門汽車站(旁)做904路公交車直達游樂園,是韓國最大的游樂場公司合作修建的,有很多歐式和日式等建築,很漂亮,並且有成都最多最大的游樂場,推薦! 三、成都洛帶古鎮:位於成都龍泉驛區,在五桂橋汽車站有專車直達,洛帶古鎮是真實的客家古鎮,裡面的傷心涼粉很有名,一定讓你有辣有傷心。 四:成都昭覺寺:成都有名的古寺廟,位於成都昭覺寺汽車站,來成都一定要去拜拜,保有朋友和家人喲! 五:成都春熙路:這個我不用說了吧,來成都一定要去逛逛,一定有不小的收獲!尤其是鹽市口那裡的女人街,泰華服裝批發城和新中心購物,裡面的東西即可愛又實惠,是成都小女人必逛的街區哦!

問題七:成都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又有意思的地方求推薦。 成都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哈,川菜我就不用多說了,這里主要說說個人認為比較有特點好吃的小吃。
川菜代表菜
經典川菜有盆盆蝦、宮保雞丁、干燒魚、回鍋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樟茶鴨子、干煸牛肉絲、怪味雞塊、燈影牛肉、魚香肉絲、糖醋排骨、水煮牛肉、鍋巴肉片、咸燒白、雞米芽菜、糖醋裡脊、東坡肘子、辣子雞、香辣蝦、麻辣兔頭、水煮魚等。
四川十大特色小吃
1、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非常著名的一道小吃,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相傳為1841年一個綽號叫做陳包包的自貢小販創制,因為早期是用扁擔挑在肩上沿街叫賣,所以叫做擔擔面。此面色澤紅亮,冬菜、麻醬濃香,麻辣酸味突出,鮮而不膩,辣而不燥,堪稱川味麵食中的佼佼者。
在春熙路靠近總府路的這頭,在王府井百貨後面華興街上,是成都市非常有名的華興煎蛋 面,名氣很大,3.5元/碗,加蛋另外加錢,還可以吃到醪糟蛋、綠豆稀飯、涼面等,在煎蛋面的旁邊,右邊是燉雞面味道還不錯,大概是4元/小碗。左面梓桐橋派出所旁邊是非常有名的肥腸粉,刀削麵和肥腸粉都是該店的特點,在那裡可以按照自己喜好吃冒菜(就是用火鍋底料一鍋煮),十分的爽口美味。冒菜小份三元,大份五元。刀削麵、肥腸粉是3元。
2、韓包子
《功夫熊貓2》中的阿寶也吃起了韓包子
成都的早點花樣繁多,如果是真的要吃,應該到小巷裡去淘,清新的荷葉稀飯或者是十分可口的家釀泡菜,如果只是品嘗了解,建議以下選擇:
總府路後面的華興街上,除了有上面介紹的華興煎蛋面、燉雞面(抄手)、梓桐橋肥腸粉、刀削麵、八寶粥之外,還有國營老字型大小盤餐市的鹵肉鍋盔,盤餐市出名的是系列川菜和特色鹵菜,以經營正餐為主,對面那家以經營早點為佳,後來兩店合並,菜價陡漲50%,但是早點一點沒有變,其包子是成都市一絕,皮薄餡厚,十分好吃,豆漿也十分地道,油條遠遠 比永和來的酥脆,包子0.5元/個,豆漿0.5元/碗,油條是1元/根,小菜0.3元/份,絕對物美價廉。
總府路上還有幾家老字型大小:賴湯圓(曾經還拍過電視劇的)、鍾水餃早晨都有相關的小吃。
3、川味火鍋
火鍋是重慶碼頭上苦力發明的一鍋煮,到現在經過不斷的豐富與改良,已經呈現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成都的火鍋更強調各種味道的中和,重慶火鍋則延續了重慶人的性格,燥辣乾脆;相比而言,重慶火鍋更注重麻辣本味,一定是辣的酣暢淋漓,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鍋雖然絕大多數還是重慶人開的,但是也受到城市性格的影響,絕大多數用豬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礎上強調更多的其他口味。
成都出名的火鍋有很多家,僅僅就有特色的幾家做介紹:
皇城老媽、耙子火鍋等都是點菜制度為主的,是成都市最好的火鍋代表,底料醇厚,口感非常舒服,各式菜品也保障新鮮精緻,其在成都總店位於玉龍街,三個人大概200元以內可以吃的很舒服;川王府火鍋等,成都自助火鍋代表,自助菜品極其豐富,小吃糕點就有100多種,火鍋底料口感也十分不錯,場面非常巨大,應該可以同時供1000人同時進餐,是大家集體FB的好場合,每人不超過40元,酒水另計(有些免費提供酒水)。
4、麻婆豆腐
陳麻婆豆腐是由國家命名的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老牌名店。 其創業於清朝同治初(1862年),開業於成都北郊的萬福橋。原名陳興盛飯鋪,主廚為陳春富之妻。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燙、形整,極富川味特色,陳氏豆腐很快便名播遐邇,求食者趨之若鶩,文人騷客常會於此。有好事者觀其陳氏臉生麻痕,便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遂為美談。飯鋪因此冠為「陳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陳麻婆豆腐就被列為成......>>

問題八:誰知道成都哪裡有好吃的? 成都作為天府之國的省會,自然是集納了川內各種地方小吃的精華,而作為移民城市的特點,也同時集中了全國各地的風味。成都的小吃星落棋步在大街小巷裡,絕大多數的小餐館都有其當家的幾道好菜,味道都不會差到那裡去,只是要吃到真正價廉物美的正宗原創,加上穿街串巷本身身處其中的樂趣,所以外地朋友到了成都,不妨多走走,多逛逛,一定會在街頭巷尾遇到心儀美食的!譬如寬窄巷子,錦里,文殊坊,春熙路,這些都是外地遊客比較喜歡的成都餐飲聚集地。本地人則喜歡居民區附近的美食聚集地,如建設路附近的第五大道,玉林小區的玉林生活廣場,曹家巷附近的蒼蠅館子,魁星樓小吃一條街,泛悅國際商業步行街等。總之,成都好吃的地兒太多了,說也說不完!

問題九:成都哪裡有好吃的,比如小吃街一類的 錦鯉、寬窄巷子都有很多小吃。

問題十:成都有哪些好吃的 當然是辣的好吃。板面啥的

④ 推薦幾個德陽好吃的小店

‍‍岷江西路146號,胖妹串串。店面不大的小吃門店,味道絕對棒性價比極高人均30左右。雲峰路397號建院對面,九村烤腦花,文廟小吃街內的烤腦花,腦花嫩而不焦,吃一口滿口留香,算是德陽很不錯的兩家腦花店。文廟廣場,苕娃兒餅子夾涼面。文廟廣場億愛寶貝對面的肥腸血旺,建議只吃血旺不加肥腸,個人感覺肥腸油太多。文廟小吃街的龍冰粉,冰粉爽滑解暑,入口即化。幾十年的老店。102生活廣場旁邊荷花巷30號的夜不收,糖醋兔頭、麻辣兔頭、鹵鴨頭、鴨腳、豬手都不錯。旌城印象旁邊的蹺腳牛肉,肉嫩湯鮮。暫時這么多吧,德陽好吃的小吃太多了,其他的就讓你們自己去發現吧。‍‍

⑤ 四川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我去過很多美麗的地方,有蘭州、四川、敦煌等,最美的地方_四川。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去四川九寨溝、峨眉山。下面是我為您整理的關於四川有什麼好吃的地方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一、瀘州

古藺麻辣雞

古藺麻辣雞古藺縣的一種特色食品,是古藺人祖祖輩輩研究出來的一種鹵制小吃,以鮮、香、麻、辣、著稱,每當逢年過節古藺的家家戶戶就准備一隻大雞公以自家自製鹵水鹵制然後再加以自己所製作出的特製蘸水然後邀請自家的親戚一起品嘗。

後來有發展出了味道怪異的古藺椒麻雞與古藺麻辣雞被後人稱之為:正中不過麻辣,怪異不過椒麻。享譽整個四川,現在已經走出川內,在其它省市佔住了腳根,並且遠銷美國。

二、樂山

1、翹腳牛肉

樂山本地人對蹺腳牛肉是頗有感情的,正宗的"蹺腳牛肉"往往在尋常巷陌、街邊路口,幾張年色久遠的木桌條凳,碗筷,市聲鼎沸下客人滿座。樂山市內"蹺腳牛肉"店基本是一街一店,星羅棋布,格局是當街一口大鍋,老湯翻滾,菜品有牛肉、白肚、毛肚、腸子、肺片、腦花等,隨燙隨食,吃時一碗白米飯,幾碗蹺腳牛肉,一碟辣椒面,蹺腳牛肉的綿軟和著松軟的白米飯,再就著鮮香的老湯,快感從味蕾中慢慢泛起。

2、甜皮鴨

據說甜皮鴨沿用的是清朝宮廷廚藝,用本地放養的土鴨鹵制而成,甜皮鴨色澤亮麗、腴而不膩,鹹淡適中,成為樂山美食的另一招牌。

3、西壩豆腐

西壩豆腐是吃在樂山的頭條招牌菜,樂山港西壩豆腐大酒店做得不錯,滿滿一桌品種繁多、色澤芬芳誘人豆腐宴令人得以體味豆腐的多種形式組合,咸黃豆腐、燈籠豆腐等也確實值得嘗試。如燈籠豆腐,系豆腐小方塊,里包餡,炸至金黃後澆汁,外脆里嫩餡鮮,集多種食物的口感於一體。而近期熱炒的"豆腐西施"選美活動更是將這一吃食品牌推波助瀾。

4、干紹面

一把手小吃(里仁街燈具街路口)的干紹面很好吃!

三、宜賓

宜賓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賓地區最具特色的特色傳統名小吃之一。原名敘府燃面,舊稱油條面,因其油重無水,點火即燃,故名燃面。 燃面小吃選用當地優質水面條為主料,以宜賓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鮮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條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蔥、豌豆尖或菠菜葉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干,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因為燃面是素麵,改革開放以後燃面家族又多了一些新成員:例如葷燃面、燃湯面等等。古老的燃面又帶給喜好它的宜賓人民更多的味覺盛宴。

四、眉山

缽缽雞

缽缽雞是一種四川眉山和成都的傳統名小吃,起源於眉山,屬於川菜系。從清代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加上多種調料的去骨雞片拌和而成。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咸適中的'特色。吃奶湯面時配以缽缽雞,別具風格。1990年獲成都市個體名小吃優質獎,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質名小吃。

比較出名的如:缽客藤椒缽缽雞、祥和祥缽缽雞;缽缽雞一聽其名,就覺得很新奇,「缽缽」其實就是瓦罐,缽外面是畫著紅黃相間的瓷質龍紋,缽內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佐料,菜品在特珠殊加工後用簽串制,晾冷浸於各種口味的佐料中,食用時自取自食,除味道悠長外更添情趣盎然。

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缽缽雞食用方便,多種口味可選擇,配以特色雞湯飯即可休閑品味,亦可權作一餐。缽缽雞,還是可以觀賞的。將肉煮熟,不能煮爛,八分火候就行。爾後晾乾,切成片,用竹簽分門別類串成串。肉片是肉片,臟腑是臟腑,雞腿是雞腿,翅膀是翅膀。放進藤椒油湯里一撈,再舉至嘴邊,油艷欲滴。盛裝雞肉的缽缽也是可以觀賞的。青花缽,為上。粉紅的肉,青綠的湯,翠藍的缽。把樟樹、桂樹木板鑲攏來,外面用竹篾窟緊,就像一隻洗腳盆。

五、廣元

廣元涼面

相傳,唐朝高宗時,工部尚書武士彟之女武媚娘(武則天原名),14歲時,就被唐太宗選入宮中為才人。當時因君命難違,她不得不離開她自小青梅竹馬的情郎哥常劍峰。武媚娘在幼時讀書之餘,常和劍峰一起遊河灣,而河灣渡口有一家削麵店,他們每次遊河過灣,總要到削麵店吃上一碗。因此與店老闆混得熟了,經常邊吃邊淡論面的製作,一段時間後也對此有了較深的了解。後來,他們想夏天要是吃一種涼面該多好。於是便和麵店師傅一起試驗,終於用米漿研製成了一種柔軟可口、綿韌不粘的米涼面。媚娘和劍峰高興得抱成了一團,削麵店師傅見此情景,便打趣這一對小情人: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涼面吧」恰巧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涼面就這樣誕生了。由此傳開,成為當地人人愛吃的地方名食。後來,媚娘去了京都長安。雖然她與常劍峰終未成夫妻,但夫妻米涼面卻被流傳下來。

後來,武媚娘當了女皇帝,還念念不忘「夫妻米涼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廚給她烹制一碗食用,這樣一直到她的天年。

現在,女皇蒸涼面仍然在武則天的故鄉——四川廣元被廣泛食用,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有人猜測是水質的關系,在外地是無法做出這種涼面的,因此,在外地幾乎很難吃到正宗的女皇蒸涼面。

六、綿陽

綿陽米粉

綿陽米粉是四川綿陽地區漢族傳統名吃之一,米粉由來綿陽米粉有著1800多年歷史。綿陽米粉緣以一偉人,他文有諸葛遺風,武俱姜維之勇——蔣公琰。

綿陽歷史上駐留最久丞相, 蔣公不僅是軍事政治家還是美食家。一日他微服私訪於綿州街頭,品嘗綿陽米粉後,提出建議原料由粗變細,方便入味,也就現流行語味更勁道!一改形成全國獨有細米粉特色,流傳省內外地區細米粉視綿陽米粉為鼻祖。淵源流長綿陽米粉歷史,諸君品嘗米粉美味後,若去綿陽西山景區雅游時須帶崇敬之心瞻仰蔣公琰雕塑與其寢陵,方能領悟博大精深綿陽全國最具影響力響亮獨特傳統飲食文化.....

七、南充

鍋盔涼粉

南充鍋盔灌涼粉有著千年的歷史。傳說唐代官兵在為武則天修建乾陵時,因工程浩大,民工甚眾,非常忙碌,烹食困難幾乎沒有吃飯的時間,所以官兵以頭盔為炊具來烙面餅,故得名「鍋盔」。它既有新鮮出爐鍋盔的香脆,熱氣騰騰,又有川北涼粉的晶瑩剔透,麻辣綿軟。芳香可口,獨具特色。吃南充鍋盔灌涼粉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大街小巷,街頭巷尾,叫賣鍋盔灌的吆喝聲此起彼伏,吃鍋盔灌的人熱氣騰騰,汗流浹背。

八、自貢

1、自貢火邊子牛肉

自貢還有一道享譽全川乃至全國的名產,即「火邊子牛肉」。它選料作工十分考究,先是選牛後退上的「股二,股四牛」,這樣的肉一頭牛隻有10到15公斤。然後由熟練工人切成寸許厚的肉片,再將肉釘在斜倚牆壁的木板上,以奇絕的刀功片出極薄的肉片,並要求肉片上不得有漏眼漏縫。然後在上面抹上少許的鹽和醬油,懸於通風處晾乾,再攤在通氣的篾巴上,用牛屎巴或干木灰徽火慢炕,據說牛屎巴炕的牛肉更有一種獨特的清香。做成後的火邊子牛肉,紅亮透明,文字圖案隔肉可見,最後涮上辣椒紅油即成。

火邊子牛肉吃起來酥而不綿,干香化渣,味醇可口,回味悠長且便於攜帶,成為自貢獨有的名產。

2、冷吃兔

自貢冷吃兔,是四川省自貢市的著名特色食品,該品又名濃味冷吃兔、香辣兔,是自貢及其富順、榮縣一種民間傳統美食,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

自貢冷吃兔(又名香辣兔),是四川自貢地區一種民間傳統美食,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四川的自貢、富順、榮縣一帶是全國有名的養兔之鄉,兔肉供應十分充足;該地區人們也十分喜愛吃兔肉,尤其是喜愛烹飪和品嘗一種名為「冷吃兔」的菜餚,幾乎家家都會做,人人都愛吃。不僅如此,只要是有客人到四川自貢一帶做客,好客的主人招待客人的必備的一道菜就是冷吃兔,客人們品嘗之後往往也是贊不絕口;即使是自貢人長時間地到外地去工作和學習,也常常喜歡讓家裡人做上一點,自己帶上幾包甚至讓家裡人郵寄幾袋來解解饞。

九、攀枝花

羊肉米線

羊肉米線是用羊肉、米線製作的一道主食。羊肉有獨特的膻味,主要是因為脂肪中含有石碳酸的成分,去掉脂肪之後,羊肉便不會再有膻味。

十、雅安

砂鍋雅魚

雅魚,為雅安周公河一種重要食用魚,學名齊口腹裂魚,又名嘉魚。古稱丙穴魚。有肉多、刺少、質嫩的特點,為川中魚鮮烹飪原料中之上乘者。

唐代大詩人杜甫詩雲:「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盛贊雅魚之美。四川雅安市設有雅魚餐廳。雅安歷史食俗,注意營養,講求養身,喜原汁濃味,故以砂鍋烹菜。所用砂鍋,均以榮經縣「白善泥」焙燒而成。以這種砂鍋恨制雅魚,味鮮美,保溫好。

「砂鍋雅魚」為咸鮮味型,用於筵席常以「壓台戲」最後出場。近年來,改為筵席頭菜奉獻食者。入席後砂鍋內仍保持沸騰狀,鮮香四溢,魚嫩湯鮮,營養豐富,使食者對雨城雅安留戀終身,難以忘懷。

十一、甘孜州

坨坨肉

彝族招牌菜坨坨肉,坨坨肉是彝族人逢年過節及招待貴客的招牌菜,其肉為30市斤以下以非現代飼料喂養而成的小豬為原料,輔以彝族特有的香料、佐料稍加加工而成。其肉塊碩大,一般呈正方形,故稱「坨坨肉」,入口化渣,肥而不膩,口感細嫩。彝族人吃坨坨肉的歷史幾乎和彝族文化本身一樣古老。坨坨肉可說是彝族人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道菜。坨坨肉顧名思意,就是把肉砍成坨坨煮著吃。凡豬、牛、羊、雞都可以做成坨坨肉。各種坨坨肉中,以崽豬坨坨肉最負盛名。坨坨肉要用強火,切忌文火。等坨坨肉一熟,立即撈出。放進大盆內趁熱加鹽、辣椒、木姜子、花椒及蒜末,並將其翻動均勻。要做一頓好的崽豬坨坨肉,在用料、宰殺、火候各方面都特別講究。傳統的做法是:選用20、30斤左右重的崽豬,宰殺放血後俯卧於干凈處;用清水澆透崽豬全身,再用曬乾的厥雞草覆蓋,然後點燃。適當時用木滾去掉草灰,用刮片或刀刮豬身。皮毛濕透又經燒烤後,豬身一刮能去掉豬毛和污垢。然後用厥雞草燒烤全身,使其呈焦黃色脆皮並再刮洗干凈,然後剖開砍成2寸見方的肉快,最後用冷水下鍋煮。這樣,坨坨肉就做好了。另外,彝族講究主食肉食搭配。如豬肉配米飯,羊肉配蕎飯,雞肉配燕麥等等。

十二、阿壩州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凈、晾乾、炒熟後磨成的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它不僅便於食用,營養豐富、熱量高,很適合充飢禦寒,還便於攜帶和儲藏。

手扒肉

手扒肉是紅食中的一種。中國少數民族人民稱肉食為紅食,蒙語叫「烏蘭伊德」,顧名思義,「手扒肉」就是手抓羊肉,是中國少數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

手扒肉的做法是把帶骨的羊肉按骨節拆開,放在大鍋里不加鹽和其他調料,用原汁煮熟。吃時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上調好的佐料吃。根據牧民的習慣,手扒肉一般用作晚餐。

十三、達州

燈影牛肉

燈影牛肉,是四川省達州市的地方傳統名食。牛肉片薄如紙,色紅亮,味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

燈影,即皮影戲,用燈光把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 物剪影投射到幕布上。用「燈影」來稱這種牛肉,足見其肉片之薄,薄到在燈光下可透出物象,如同皮影戲中的幕布。

2015年2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四川達州市通川區東城街道辦事處、西城街道辦事處、朝陽街道辦事處等16個鄉鎮街道辦事處管委會現轄行政區域內出產的燈影牛肉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經形式審查合格。

四川梁平縣有個姓劉的人流落到達縣,以燒臘、鹵肉為業。最初,他製作的五香牛肉片厚肉硬,吃時難嚼,且易塞牙,銷路不暢。後來,劉氏日思夜想,逐 步加以改進,將牛肉切得又大又薄,先腌漬入味,再上火烘烤,賣時還淋上香油。這 樣製作出的牛肉酥香可口,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劉姓商人生意興隆,並因此而發家致 富。其他人見有利可圖,紛紛仿製,燈影牛肉逐漸成為四川一大名產。

十四、德陽

什邡板鴨

什邡板鴨是四川的著名小吃,亦是什邡當地著名美食、傳統名產,有口皆碑,具有100餘年的歷史。產鴨史遠及古蜀國魚鳧王朝,美食史可溯自西漢雍侯宮與五代蜀王宮宴。著在《王家尚食譜》古籍曾記有,北宋大文豪美食家蘇東坡,從綿竹蒸蜜酒、取什邡鴨為佐,暢游長江作赤壁賦的佳話。而後什邡板鴨終成國人喜愛的蜀中美食。

連山回鍋肉

連山回鍋肉,是一道四川的地方名菜。特點是肥而不膩、瘦而不綿、略帶辣味、咸中有甜、色澤油黃、鮮嫩醇香,是色、香、味俱全的可口佳餚。相傳連山回鍋肉發源於宋朝,民間又稱「熬鍋肉」,在油鍋里混合青椒翻炒,肉香四溢,百步飄香。

廣漢「連山回鍋肉」,是連山供銷社餐館代木兒在原來四川回鍋肉基礎上,通過精心研究,取其精華,運用現代科學加工以總結,提高烹飪技術,照顧「南甜北淡」的飲食習慣,特別在佐料和調味上進行了改進,以適應八方來客的口味,故得名「連山回鍋肉」。

1986年廣漢物資交流會上,代木兒推出「連山回鍋肉」這道佳餚,一舉轟動廣漢飲食行業,廣大食客們亦大為稱譽。「連山回鍋肉」從此遠近聞名,成為四川省飲食文化中推陳出新、雅俗共賞的大排檔中的一道名菜。 「回鍋肉產業」還成為連山鎮的主要經濟產業。在連山鎮主營「連山回鍋肉」的餐廳除連山代術兒回鍋肉餐廳外,還有廣福苑等多家連山本地餐廳。

纏絲兔

纏絲兔是四川省廣漢市地方傳統名菜,相傳創始於唐代。南方著名兔肉加工產品中,尤以四川馳名,加工歷史悠久,製作精細,造型美觀,風味獨特。

廣漢纏絲兔享譽海內外,是四川廣漢古蜀文化三星堆之外的又一張名片。纏絲兔色澤紅潤,味美鮮嫩,肌肉緊密,肉質細滑,而且高蛋白,低脂肪,算得上是一種健康食品。

十五、巴中

恩陽提糖麻餅

四川巴中恩陽鎮的「提糖麻餅」,名揚川內外,在「四川南江紅葉節」上被譽為最好的特產。麻餅在恩陽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林家世代以此為業。提糖麻餅的製做工藝從古至今都是一線單傳,從不外傳。傳到了伊仲榮手中,他從小跟隨師傅林富峨學藝,十六歲得到真傳。

恩陽十大碗

恩陽十大碗有刀口丸子、龍眼肉、坨子肉,大酥肉,等的是川北傳統宴席菜餚。

恩陽十大碗,全是川北傳統宴席菜餚,有刀口丸子、龍眼肉、坨子肉,大酥肉,等。在恩陽乃至巴中,「辦十大碗」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術水平的,用材料必須為事主節約、不浪費,辦多少桌席該用多少肉、菜、調料等事前必須核算清楚。在農村一般「辦十大碗」就要殺豬,殺豬多少得根據辦多少桌席來定,廚師必須合理安排,而且廚師之間也暗中表露自己的手藝與技術,如何安排廚房、幫事、出席、吃席等非常講究,規矩很多,禮節也多。 十大碗順口溜: 品雞魚扣酥糴跎,海帶冷盤蝦米湯

十六、內江

大千雞塊

大千雞塊是一道由仔公雞肉為主要材料做成的菜品,屬於川菜。

內江牛肉麵

內江牛肉麵是四川省眾多地方特色麵食之一,也是著名畫家、美食家張大千先生喜吃善作的麵食小吃之一,製作時對燒餡、用料、調味等諸多方面皆有嚴格的要求。此道小吃面條細滑、牛肉香、麻辣味濃,素有「巴蜀小吃之首」的美譽。內江牛肉麵歷來就很有名氣,是內江美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又涌現出很多新品種,比如資中的兔兒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