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陸豐的海陸豐飲食習慣
古代飲食為「飯稻羹魚」;海陸豐人飲食口味清淡、濃醇並重,生脆、爽口為佳。明末以後,番薯逐漸成為主食;改革開放以來,主食大米,兼食麵粉等一日三餐,早餐吃糜(粥),午餐、晚餐吃飯,或午餐吃妙飯或擂咸茶,農忙時必定是一日五餐,在早午晚三餐都是酒肉飯菜外,在上午的十點下午的四點左右,分別是炒飯或擂咸茶為點心,點心也僅僅是有勞作間隙作休憩之佐之意。
海陸豐人居家食俗較為隨意、節約,菜餚多是時菜、魚肉,儉約者佐以鹹菜、 菜脯、咸魚、自家腌制時菜等。節日食俗和禮儀食俗則豐盛、鋪張,俗稱「食排場」或「食九簋」;為講義氣和體面,戚友交往,常備家宴款待,故有諺謂「頭好做人客,二好過年節」。飲食口味清淡、濃醇並重,生脆、爽口為佳。喜吃蚝鮭、蝦鮭、魚鮭等,傳統菜式有大三仙(豬腳、墨脯、雞)、小三仙(豬肉、鰻魚、蚝)、大粒參(獅子頭)、甜扣玻璃肉、鰻魚鹹菜湯、蛤仔湯、三鮮湯、魚丸、肉丸、蒸膏蟹;蒸龍蝦、蒸排骨、炒魷魚、炒鮮蚝、炒絲蚶、白斬雞、反沙芋、冬瓜盅等等。
海陸豐臨近港澳,也是著名的僑鄉,受省港習俗影響,民國以後,海陸豐等城鎮飲早茶之風漸興,改革開放以後更濃,一些新來的飲食習慣和飲食文化也極大地豐富海豐的飲食文化。
海陸豐小吃
海陸豐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原名取義於「南海物豐」,地如其名物產豐富,是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海陸豐人民勤勞,所做出來的小吃也極盡地方特色和美味。說到海豐小吃的,你到過海豐不,又吃過多少這地地道道的小吃特產呢? 海豐的特產小吃一直不為外人所知道,離開了家鄉品嘗各地美味之後才發覺原來最棒的小吃在自己家鄉!
海陸豐小吃,甜、咸各有許多款式,常見的有油麻糊、豆花、豆漿白果羹、地豆羹、三豆湯、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魚粥、蝦粥、肉粥、甜酒糟、餃子、牛肉餅、冬節蛤、小米(薯粉餃)、扁食(雲吞)、甜丸、咸丸、豬腸粿、重糕粿、菜包粿、扎頭粿(碗仔 )、印桃粿、菜頭丸、水糍、油糍、鼎客仔、甜粿、發粿、松粿、涼粉粽、牛腳粽、三角粽、炒米方、豆方、油條、油角、煎堆、薄餅、月餅、剪酥、豆酥、紙牌糕、麻寶、蛋糕、蛋卷和各類包點等。
㈡ 汕尾最受歡迎的傳統美食,你吃全了嗎
食在汕尾,善味君覺得是名不虛傳的。任何來過汕尾旅遊的人,都會對汕尾印象深刻!尤其是汕尾人對吃的追求更是執著。
那麼,在汕尾有哪些必吃的大名菜和小吃呢?
如果連本地人都沒吃全可不算及格的汕尾人噢~
十大小吃
炒粿條
汕尾粿條純粹爽口,沒有過多的薯粉、生粉,口感比較飽滿。粿條是用米漿做成的,口感軟,炒、泡、拌食皆宜,善味君的口水都要流了~
海鮮粥
說到汕尾美食,很多人都會想起海鮮粥,海鮮粥以海蝦、麻魚片、魚丸、豬雜、蔬菜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熬制而成。一大碗滿滿的食材,加點胡椒,更是美味,吃完很滿足,也不覺得飽和膩。
豬腸粉
豬腸粉又叫腸粉,是一種米製品。它的外形很漂亮,晶瑩透白的,口感很香滑,厚實的米漿里包裹著雞蛋、蔬菜、菜脯粒等,淋上香噴噴的醬汁,看似普通卻足以誘惑吃貨的胃。善味君喜歡在早餐的時候吃它!
雜糧糕
雜糧糕屬於一款養生小點心。用粟米、紅豆、紅米、以及小麥米等做成的糕點,營養全面非常健康。汕尾小吃攤一般都會製作成獨立的一種口味的糕點,比如紅豆糕或者綠豆糕,五穀雜糧糕不但賣相非常的好看而且還很好吃。它是善味君的摯愛噢。
蘿卜牛雜
蘿卜牛雜是經典之一就不用我說了,汕尾小吃店內隨處都可見,蘿卜燜的好淋,又嫩又甜,牛雜種類又多,等燜透了再沾點醬料,簡直美味!
扁食麵
汕尾人對扁食麵也是很有講究的,面是手打的面,扁食是三七開肥瘦的豬肉,湯更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這樣的扁食麵才是正宗又上乘!
菜粿
菜粿(菜包粿),選用粘米、涼薯、五花肉、橄欖菜、並添加少量的大地魚粉、鹽、糖等配料經傳統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汕尾地區街頭巷尾常見的一種小吃,通常用作午餐。據說梅隴的菜稞是最好吃也最知名,很受本地人喜愛。
小米
海豐最有名的小吃,選用上等的蕃薯粉、精選的五花肉、大地魚粉、鹽、糖、等配料,經傳統的工藝製作而成的餃子,海豐方言叫「餃子」,汕尾話叫小米。蒸熟以後醮上特製的佐料,吃起來很美味可口。一顆顆飽滿而晶瑩的小米如黑珍珠般,光是看就讓人流口水了。
菜頭丸
汕尾地區的傳統小吃,在汕尾幾乎是隨處可見,菜頭丸的主要食材是蘿卜,所以特別健康,味道還有點清甜。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炸。油炸過的菜頭丸則是外焦里嫩香氣四溢。 如喜食蒸熟後的「菜頭丸」則有嚼勁,且其外表晶瑩剔透,味道清香甘甜。
鼎溜粿
將一勺勺的漿水一到鼎壁,馬上刺啦刺啦的附著成一張張的小麵皮,再被輕輕一鏟,便乖乖的「溜」進鼎內的濃湯內,是不是特別生動活潑呢?鼎溜粿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在海陸豐地區鍋鏟叫「鼎溜」,製作過程中這個「鼎溜」常用到,所以叫鼎溜粿。上佳的鼎溜粿必須薄而不破,香滑爽口,米香濃郁。 芹菜、蒜苗、蝦苗、調味,配與五花肉和絲瓜,佐料香甜,溜粿滑嫩,連湯帶水,相得益彰,現已華麗轉身為酒樓特色菜。
十大名菜
白斬雞
白切雞是汕尾人晚餐桌上一道常菜,它的製作簡易,剛熟不爛,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為特點,皮爽肉滑,清淡鮮美,點上一點蔥油,很是美味。
清蒸海魚
「清蒸」是汕尾人對於海鮮特別是魚類的常用做法,這清淡的煮法能使魚的鮮甜躍然舌尖,保持了魚的原汁原味,很鮮甜,也是汕尾最經典的烹飪手法。
石針(海膽)沙
汕尾人把海膽黃叫做「石針」,「炒石針沙」即將海膽黃(石針肉)不用其他產品,攪拌和在鍋上炒成沙粒狀,再上香蔥等,即可享用。這種做法,原汁原味,最受歡迎 。當然,炒「石針沙」很考驗廚師的功力。
粉絲扇貝
蒜蓉粉絲蒸扇貝是汕尾的經典名菜,主料是蒜蓉、粉絲和扇貝,主要烹飪工藝是蒸,工序較為復雜,用時需1小時左右。粉絲泡軟,大蒜剁成蒜蓉。洗凈貝殼,只留下一面殼,取出貝肉,洗凈泥沙。先來調點汁:熱鍋放油,油熱後,爆香蒜蓉,然後加入適量生抽、鹽,調成汁。扇貝洗好後放在盤里,把泡軟的粉絲和爆好的蒜蓉放在貝肉上,再在上面撒上一些青椒和紅椒粒。蒸鍋里的水沸騰後旺火蒸5分鍾即可出鍋,淋上些許熱油,味道更佳。
黃金蚝仔烙
蚝仔烙是汕尾菜的精髓所在,每每吃汕尾菜,桌上必定有蚝仔烙,而且汕尾人最喜歡用來做餐點,看得出蚝仔烙在汕尾普遍至極。蚝有很多葯用價值:滋陰、補腎、壯陽,富含蛋白質。首先要選擇鮮牡蠣,又稱蚵仔,我們大多稱呼為蚝,不過蚝一定要選新鮮個小的小蚝,吃起來鮮味更濃。還要准備番薯粉和雞蛋,另外蚵仔煎會看情況加入一些韭菜、豆芽、茼萵菜等。
椒鹽絲丁
椒鹽絲丁,真是讓人慾罷不能。酥脆的外表,鮮甜的魚肉,一口咬下去都要大叫一聲好吃。雖然明知道會上火,但是善味君就是忍不了,越吃越多,昨晚還吃了一盤。
馬鮫雙丸
汕尾清湯魚丸是汕尾人喜歡的傳統菜式之一,無論是純魚丸還是豬肉魚丸,都嫩滑爽脆,鮮美可口。魚丸入沸湯煮熟後,其色如瓷,富有彈性,脆而不膩。
生地水蟹湯
白色的瓷盆盛著一盆血黑色的湯水,湯的上面露出幾個紅紅的蟹足,別具特色。舀過湯後,盆底會露出了幾片生地黃,嘗一口湯,會感到苦而後甜,咸而後香。生地黃與水蟹同煮,可解燥熱,據說還是治禿發、白發的秘方。汕尾人的吃法是用牙咬掉大螫關節後,把殼里的肉和湯一同吸進嘴裡,肉味鮮香。
鹹菜苦瓜麻魚湯
鹹菜苦瓜麻魚湯,極品名菜,不可不嘗。湯味甘甜,除了清熱,還有明目解毒、健脾利水之效。正宗的麻魚鹹菜一定要選用帶春的鮮活大海鰻,先沿截面橫切成約三公分的厚塊,魚春洗凈後整塊放人,然後加入大量的鹹菜和苦瓜,猛火燒開後再文火燜煮半小時,至鹹菜的酸鮮滋味和苦瓜的甘苦味道被麻魚吸收,湯汁變得濃稠,便可熄火上盤。
姜醋蛋
姜醋蛋,酸甜醒胃,營養豐富,是傳統的產後婦女滋補佳品。因其獨特的酸甜滋味和顯著的美容功效,姜醋蛋已經不再是月子的專利,而是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一道美味可口的汕尾獨特美食。
你都吃過了嗎?
快來告訴善味君吧!!
— The end —
圖文來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㈢ 陸豐市區的哪裡有小吃一條街
哎喲~~給東海本地捷步先登了!不過小吃一條街的話,東海是沒有一整條街的,而且也是比較零散,在碣石或者在甲子的話,就有小吃一條街!像碣石的雙蓮池,大片的市場,都是小吃滿布的絕佳地點!不過一樓也說得對!有人帶是最好的!
㈣ 海陸豐特色小吃
海陸豐特色小吃大全
海陸豐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府地區和客家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三家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其小吃種類有近百種,花樣繁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海陸豐特色小吃大全,歡迎閱讀!
海陸豐特色小吃大全
公平牛肉脯
公平鎮特產的牛肉脯作為海豐縣城最有名的頭號特產,以其獨具的家鄉味道、極佳的口感而享譽海內外,常作為汕尾地區人們出行必帶特產。公平牛肉脯選料講究,原料取之於優種牛的前後軀之主要肌肉群,即選擇肌腱和精肉,剔出筋等結締組織,切成條,經鹽漬,加香料與名貴葯材和成的調料,天然日曬而成。牛肉質鮮嫩,脂肪分布均勻,味美色鮮,內含水分較多。肌腱部分富有彈性,顯得辣味十足,感覺是越吃 越帶勁,口感極佳,香、辣,同時保持了牛肉的原味,韌勁十足很有嚼頭,是拌面、湯、粥、下酒佳品,品味獨特的休閑小吃。
汕尾蝦蛄吃法
立冬前後,是蝦蛄(也叫瀨尿蝦、皮皮蝦、蝦爬子)時令的季節。蝦蛄分鮮蝦蛄和熟蝦蛄兩種,那麼肥的、有膏的蝦蛄該如何挑選呢?
(1)靠目測。首先是鮮蝦蛄要活的,其次是頭部稍尖尾部較大(呈三角形狀),身體略帶彎曲(即蜷縮狀)。在背部,能隱約看到一條粗狀呈黃色或紫色的脊椎或身體部位顏色比較深的。
(2)用手按。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蝦蛄中部輕輕一按,肉身厚實、無鬆弛的感覺是肥蝦蛄,其實用手逐個掂一掂蝦蛄的份量,一般手感沉甸甸的則相對來說比較肥壯。如挑真正有膏的蝦蛄,民間說法是需等天上下了雪散子以後才能如願以償,具體的挑選方法是:鮮蝦蛄,將其腹部朝上,胸節部位有三條白線,呈王字,即雌蝦,如果肥的話帶膏的。熟蝦蛄:同樣的將其腹朝上,如腹部左右各長出一隻細小的短腳系無膏,反之即有膏。
陸河油茶
油茶即是油茶樹,是一年四季常綠的小喬木。油茶喜歡生長在低丘陵的山上,且土壤為酸性紅土壤和黃紅壤,比較耐寒耐旱。陸河縣就是地處低丘陵地區,山地不高,酸性紅土壤,氣候較溫和,種植油茶條件得天獨厚。每年農歷九月霜降過後,油茶的果實就可以收獲。採摘它的果實不能過早。若過早,油茶籽就不夠飽滿,出油率低:若過慢,油茶籽就會自然掉到地上,造成損失。農民們把採摘的油茶果實給太陽曬。它干後就會爆裂,把油茶籽析出。油茶籽曬干後就可榨油。以前,陸河人自製榨油機榨油。這種榨油機是用一根1米長、直徑60厘米的大樹桿平均鋸成兩塊。在一塊的中間挖一個直徑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圓柱的坑;把另一塊削成中間凸起一個直徑29厘米、高10厘米左右的圓柱。
汕尾風味美食——扁食
扁食,是不同於餃子的一種美食。扁食又稱為餛飩,各地的形狀也不盡相同。汕尾扁食的.皮是麵粉加番薯澱粉,福州肉燕的「扁食」皮則是豬肉加番薯澱粉。皮的傳統純手工做法都是撒上一層澱粉折疊擀一次,反復多次,把皮擀得很薄,做出的皮薄而韌。一碗好吃的扁食破有講究。好的麵皮必須用精製麵粉手工擀制,不僅要厚度纖薄,煮後才能近乎透明狀,還要薄厚均勻並有較強韌性。汕尾扁食的餡料由鮮豬腿肉手工搗爛,輔料可根據不同情況自行變化。一般來說,扁食都是用湯煮熟。一碗熱騰騰的汕尾風味「扁食」端上桌,皮薄餡鮮,嫩滑爽口,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甚是誘人,讓人忍不住還想繼續多品嘗一碗!
公平「印粿」
「印粿」是公平人最盛行的食物和禮品,有咸、甜兩種。甜的用糯米粉加糖沖開水後搓揉成粉團作衣,用芝麻粉、白糖、肥肉、瓜冬、陳皮做餡,包好後,用木雕刻的桃形印模,印製而成,然後放在鍋、鼎蒸熟,即可食用。平時,尤其是春節,每家每戶都要做許多印粿,供奉「神明」或作禮物;另一種是咸印粿,用粳米粉做皮,配白米豆、赤豆、花生、蝦米、豬肉、胡椒等做餡,包好後加印,蒸熟而成,這種粿只供食用,少以送禮,近幾年來咸印粿成了市場上出售的一種食品,頗為熱銷。
重糕粿
糕粿是海陸豐小吃的一大特色。粿料用米粉、麵粉、薯粉等,有咸甜兩味,可分為歲時節日粿和平時粿點。
紙牌糕
公平紙牌糕,香甜爽口,層層薄如紙。由於做工精煉,據說點火即燃,是本地的名牌產品,是人們喜愛的點心。制好的「紙牌糕」攜帶方便,成為當地人送禮的手信之一。其製作是以糕粉、白糖、豬油等為料,經有力度的調勻,放置金屬盤里蒸熟,切成紙牌形狀而成。
大粒參
「大粒參」是公平人喜歡吃的肉丸之一。逢年過節,各家各戶都要製作。它以豬肉為主,再佐以剁碎的蝦仁、冬菇、章魚還有雞蛋,摻入鹽粉、生粉、烤魚粉等做成雞蛋果般大小圓狀,用生油炸熟而成。其味道香脆可口,營養豐富,吃起來齒頰留香。而備用的「大粒參」加熱時也有講究,它不比其他肉丸可以蒸、煮、煎,是要放在沙煲里加湯料先用大火,再用小火燉熱的。在當地,除了年節,不論紅白喜事,「大粒參」成為宴席上必備的佳餚。當地市場上出售的「大粒參」按粒計算,每粒3至5元。
牛肉餅
選用新鮮的牛腿肉(註:必須新鮮且無注水的牛肉),加上適量的配料,經傳統的手工製作而成。海豐牛肉餅不同於牛肉丸,不是圓的是扁扁的。海豐的牛肉餅吸引人的關鍵就在於它的湯,其誘惑人的全部功夫就在於它的一碗湯。牛肉餅湯,手打牛肉Q彈很香,湯里放胡椒面,具有驅寒去濕熱的功效。
小米(薯粉餃)
海豐最有名的小吃,選用上等的蕃薯粉、精選的五花肉、大地魚粉、鹽、糖、等配料,經傳統的工藝製作而成的餃子,海豐方言叫「餃子」。
製作方法:用薯粉透上適量開水攪勻製作成餃子皮,然後用選用精選的五花肉,加上適量的大地魚粉和配料,做成一個個像小荷包狀而成餃子,海豐話叫小米。蒸熟以後醮上特製的佐料,吃起來很美味可口。最喜歡打開鍋蓋的那一刻,熱氣騰騰,馨香撲鼻,一顆顆飽滿而晶瑩的小米如黑珍珠般,光是看就讓人流口水了。
菜稞
濱海小城汕尾市的小食,早已遠近聞名。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每近中午時分,各類食店攤檔,遍布街巷;各種風味小食,紛紛上市甜的、鹹的、酸的、辣的,諸味俱全,引人垂涎;蒸的、炒的、煎的、炸的,香氣撲鼻,催人食慾。
菜稞推薦:豬腸稞、重糕稞、菜頭稞、薯粉稞、油炸稞、鼎溜稞、升煽稞、鴨藍稞、銅盤卷、發稞、菜包稞、碗仔稞,還有各式各樣的稞條湯,糯米丸、尖米丸等也很不錯。
㈤ 甲子是陸豐的一個鎮嗎甲子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是的!是陸豐市的一個大鎮,跟碣石鎮的人口有的一比,最有名的是甲子的魚丸,還有甲子的肉卷!
當然也有蝦頭丸還有菜餃也是相當有風味的,過去的話,千萬不要忘記吃這些哦!
望採納!
㈥ 陸豐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導語:陸豐菜源於潮汕,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馳名海內外。其突出的特點是:清而不淡,鮮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膩……以下是我為大家分享的陸豐有什麼好吃的地方,歡迎借鑒!
糯米「兜」
七星池陸城的經典哦。。-
父子三都很厲害,爸爸當主廚,兩兄弟幫忙。-
糯米蒸煮出來的飯香糯可口,-
然後一個大大的平底鍋。。-
淋上香香的油,加上鮮蝦和蝦米,還有豬肉絲,菜,還有魷魚絲什麼的,-
最後淋上辣椒醬和蒜頭油,很香呢
糯米兜,兜糯米.這是陸豐人常說的一句土話,家裡的丈夫小孩吃膩了慣常的三菜一湯,陸豐的媽媽就會「兜糯米」,做出「糯米兜」來換一換大家的口味。
其實糯米兜也就是糯米飯,但是它又和我們平常吃的蒸的、生炒的糯米飯有所區別,首先要先用水泡糯米,因為水泡過後再下鍋煮熟的糯米飯入口會更綿更軟,有些人會在前一天晚上就先把米泡上,但其實泡上三個小時也就足夠了。
准備好了糯米,不有其它要下的配料:有蝦、五花肉、冬菇、芹菜、芫荽和蔥,這道美味里有丙員大將尤其重要,一是蝦,有說廣東人是無雞不歡的,而廣東的海陸豐人是無蝦不歡的,幾乎做什麼菜都會扔幾只蝦下去,蝦的味道不但能令食物更添添美味,蝦頭蝦尾還可以加上蒜頭、辣椒、胡椒粉和生粉做成香氣騰騰的蝦醬;二是五花肉,五花肉要分成三個部分來使用,純白肉、還有瘦肉人、花肉,很多人都知道,用豬油來炒菜要比我們用花生油炒的香,所以白肉用來在熱鍋榨出新鮮的豬油供炒飯和炒配料;瘦肉和其它配料切好後下鍋爆炒後備用;而花肉則是切丁和泡好的糯米一起下鍋同煮。
經過高壓鍋煮熟的糯米和白肉融為一體,不但香粘綿軟,而且飯色晶瑩透亮,十分誘人,主時和備好的配料一起下鍋小火炒勻,接著淋上蝦醬灑上蔥花,奇香鼻、色澤豐富的糯米兜就完成了。
薄餅
立夏時海陸豐人都有吃薄餅的習慣,陸豐與海豐薄餅的區別在於陸豐的薄餅不獨沽一味,它包括了甜、咸、鮮三味,以蝦為主題,再包上豬肉、切絲的蛋餅、豆芽、蔥頭、甜的菜脯絲、然後灑上白糖抹上橙皮果醬,再用薄薄的面餅把餡料全部包住捲成瘦長瘦長的一個長筒,咬一口,才知道內里乾坤豐富多彩
碗粿
碗果是用米漿做的,把米漿倒入一個個小碗中,蒸熟了,空氣中也彌漫著迷人的米香,-
而且一點也不貴,一塊錢2個,記得小時候還分3毛,4毛和5毛3種價位的,淋上香香的蒜油醬和辣椒醬。很香
五果湯
五果湯是民俗保健食物。潮俗以桂圓(龍眼)、白果(銀杏)、蓮子、薏米、百合為補中健脾食物,合煮為甜湯(也有換入柿餅、芡實者),入秋後多吃,稱為五果湯。-
五果湯是在潮汕尤其陸豐市東海鎮,人們最愛的傳統宵夜之一。同時也是民間的傳統保健食品。有的地方入秋後才多吃。
東海腸粉
陸豐東海的腸粉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比較雜,什麼料都有下,有蝦,有豆芽,有火腿腸等等,最值得推薦的是醬料,蒜頭油和辣椒醬加香油,淋在腸粉上面一層,彷佛記憶就是這么一回事。
迎仙橋頭的雞蛋餅(嚴重推薦)
倒雞蛋面漿....
劃一個圓圓。。。。等它熟
翻個身,,,
加煉油和芝麻花生醬
對折拿在手上就可以吃了。
才一塊錢一個,,,趁熱吃是最好吃的。
東海特色刨冰
很好吃的童年回憶。。。-
把冰塊刨成碎碎的冰霜,加上珍珠,還有椰果,當季鮮果粒粒,通常是菠蘿和西瓜,還有通心粉和螺絲粉,還有蜜棗等蜜餞。。。淋上甜甜的煉奶,,那叫一個清涼和香甜哦。。。。。
東海咸鴨
留給我最深的回憶就是東海的「矮仔斤」的咸鴨,那時候的咸鴨是加紫薑鹵汁去烤的,鴨肉吃起來有淡淡的紫薑香味,鴨肉中還帶著東海特色的鹵汁 ,再加上陸豐東海特色的豆汁辣椒醬。整個童年的記憶都是香的。小時候矮子斤已經干這行了,前幾天回去又看見這個慈祥的老頭,20多年過去了,曾經年輕的大叔已經變成了大爺了。
炒糕粿(陸豐人都吃過這東西)
看起來和廣州的陳村粉一模一樣,但廣州的陳村粉怎麼可以和咱們陸豐的比,不說別的,一碗糕粿澆上那香噴噴的辣椒鹵汁。。相信食神吃了也會給個滿分的。
陸豐咸茶
首先將茶葉放進牙缽(一種特製的內壁有鋸齒紋的陶器),濕潤後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約3尺長的擂槌(木杵)來回攪拌搗碎,接著將熟花生米、芝麻、薄荷葉等陸續投入牙缽擂成漿糊狀,放進適量的食鹽,將煮沸的開水沖入即成,故又謂之擂茶。
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八寶鴨
無論紅事白事,陸豐的宴席總少不了八寶鴨這個菜。 將肥壯嫩鴨宰殺治凈,劈開個口子,將內臟全部去掉,塞進筍丁,肉丁,栗子丁,雞肉丁,冬菇丁,蓮子,糯米飯,紹酒,醬油,蝦仁,濕澱粉,熟青豆,放進窩里蒸熟,加好料上桌,上桌後輕輕一拔,香氣四溢。。。。(上個月老同學新居入伙請吃飯也是這道菜。。。)
東海餃子
說實話,陸豐的餃子我是沒什麼印象的',因為陸豐餃子的樣子從來都沒有統一的,一袋餃子拿回來,形形色色的餡和樣子數都數不清。
有水晶皮包的冬菇餃子
有包肉、包蘿卜、包韭菜的亂七八糟餃子 。
還有這個,超級巨無霸餃子(俗稱菜包裹)。。。
價錢多少一個?NONO,,,陸豐的餃子是按斤賣的,一舀下去,是什麼就是什麼。。。
陸豐果條湯
粿條,廣州人稱為「粉」,是用米粉漿分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粿可炒也可煮成粿條湯,城市鄉村普遍喜愛。陸城粿條湯有傳統的煮法,就是一碗一碗地泡,將粿條放於煮開了的沸水中燙了片刻,用多孔的「飯籬」將它撈起,倒在碗里,泡上煮開的骨湯及放下配料油粿、魚露、肉茸、味精及冬菜、莞荽、蔥等,放進碗中,加上肉片或肉丸幾顆或豬肝、蚝仔、鮮蝦肉等,就成為一碗很爽口的粿條湯了。
與粿條湯同時做賣的還有面薄湯,面薄是壓得扁薄的面條,泡製方法與配料如粿條湯,即泡即食。這種粿條湯或面薄湯,既熟而又不爛,帶點韌性,湯水又甜美,很是爽口。
老陸豐東海人都不會忘記的東西******甜面猴
小時候在陸豐東風小學隔壁做的甜麵食,有甜面,甜圓,甜芝麻圓,甜面猴,加上炒得香噴噴的蔥花芝麻糊。沒有誰能拒絕得了這誘惑。。上個月回去吃的時候發現已經遷到貿易城裡面了,曾經的大叔已經變成老大爺了,身邊也多了個嘮叨的老太婆了。。
陸豐碣石菜頭丸
純蘿卜和紅薯粉製作,每個夾一兩個花生,放在平底窩不停地翻滾,炒到外焦里嫩就可以吃了,簪點配套的蒜蓉辣醬。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