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陝西特色熱菜
陝西特色熱菜
陝西特色熱菜,眾所周知,陝西人主食是吃麵食的,但也有不少美味特色家常菜餚。其實陝菜的歷史非常久遠,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菜系之一,對其他菜系多少都有一些影響。以下是關於陝西特色熱菜內容分享。
陝西特色熱菜1
一:葫蘆雞
說到陝西名菜,葫蘆雞當居榜首,憑著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的特點號稱「長安第一味」。葫蘆雞的製作要經過清煮、籠蒸、油炸三道工序,每一道工序對技法要求都很高。另外,葫蘆雞對選材也是非常講究的,傳統的葫蘆雞是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雞」,不過現在正宗的倭倭雞很少了,都是用的三黃仔雞代替了。
二:奶湯鍋子魚
奶湯鍋子魚是陝西西安的特色名菜,也是一道歷史悠久的古菜,是從唐朝傳下來的名菜,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這道菜是用黃河鯉魚為主料,先煎後煮,煮好後裝在大的銅鍋里,上桌後下面點上酒精邊吃邊煮,魚湯呈奶白色,喝起來非常鮮美,魚肉也很嫩。
三: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也是一道很有歷史的名菜,是由唐代的羊皮花絲演變而來的。這道菜的食材看起來很簡單,主料就是豬腰和粉絲,但是製作起來卻非常考驗廚師的技術,特別是刀工上的`要求很高,需要把豬腰去膜然後切成細絲,然後用溫拌的技法製作而成,吃起來脆嫩爽口,聞起來香味撲鼻。
四:糟肉
糟肉是陝西的十大代表菜之一,看起來和粉蒸肉有點像,但是製作起來卻要復雜多了。做糟肉最重要的就是製作糟鹵,一鍋好的糟鹵決定了糟肉的口味。因為裡面加了醪糟,聞起來有一種濃烈的香味,吃起來甜香軟糯、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五:釀金錢發菜
發菜是一種野生植物,又叫龍須菜,因為顏色黑,細長像絲發,所以取名叫發菜。加上發菜和發財同音,所以廚師就把發菜釀製成金錢的形狀,寓意發財致富,所以這道菜很受歡迎。
陝西特色熱菜2
1:海參烀蹄子
烀是一種烹飪方法,是把食材放在鍋里,加上水,蓋上蓋子,加熱使其變熟。海參烀蹄子是把豬蹄先煮後炸,再和海參等香料一起在鍋里烀制而成。吃起來海參軟嫩,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更是鮮美香醇。
2: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創始於漢劉邦時期,是陝西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選用土雞、豬蹄、紅白蘿卜、香菇、木耳等多種乾菜為主料,加上桂皮、花椒、干辣椒、草果等調料,用盆裝起來,蒸制而成。這道菜真正吃過的人不多,而且很多小的飯店裡也吃不到,因為這道菜製作起來很耗時。
4: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的傳統名菜,製作起來比較復雜,需要先煮至七成熟,然後再上籠蒸三個小時,吃的時候再配上蔥段和甜面醬等。帶把肘子具有色、香、味、形四大特點,吃起來不膻不膩、饃筋光棉,其名氣比東坡肘子還大。
5:燒三鮮
燒三鮮是一道陝西的家常菜,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的食材和做法不是固定的,可以用海鮮,比如海參、魷魚、魚肚等,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可以燒可以燴。這道菜雖然說沒有什麼太大特色,但是在陝西卻是非常有名氣的,男女老少都愛吃。
6:煨魷魚絲
煨魷魚絲是西安飯庄的招牌菜,好吃是好吃,做起來也是很復雜的。需要把魷魚切絲,先煮至微卷,然後撈出來腌制,再炒,最後再用小火煨制而成。吃起來魷魚有嚼勁,味道咸鮮,很是美味。
陝西特色熱菜3
一、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算是陝菜的靈魂,幾乎在各大宴席中都會出現,算是一道接地氣的「壓軸菜」,也是陝西人最為喜愛的一道名菜。選用豬的前腿做成的菜,做工考究,文火燒蒸,色呈棗紅,形如蒲團,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是老少皆宜的美味。
二、葫蘆雞
葫蘆雞起源於盛唐,距今也有千年歷史,由於烹飪出的雞相似葫蘆,所以取名叫作「葫蘆雞」,葫蘆雞的製作需要清煮、籠蒸、炸制,做好的成品色澤金黃、入口酥爛,就連骨頭都有一股透骨香味,由於美味好吃,它也被稱為「長安第一味」。
三、海參龍蹄子
2018年海參豬蹄子被評為陝西十大名菜,這道菜最早屬於官府菜,海參綿潤,豬蹄紅亮黏爛,湯汁濃醇。這是一種烹調方法,指食物放在鍋里,加少量的水,蓋緊鍋蓋,半蒸半煮,加熱使其變熟。
四、糟肉
糟肉看起來和扣肉差不多,但是風味上卻完全不同,它的外觀玲瓏如水晶,色澤棕紅,油潤光亮,馨香誘人,吃起來肥而不膩,由於在蒸制的時候加入了紅棗和醪糟,所以吃起來有種香甜味道,還帶有一絲酒香味。
五、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起源於盛唐時期,易於發菜和發財同音,所以在當時舉辦宴席,它總會作為第一道壓軸菜,寓意生意興隆,財源廣進。釀金錢發菜形似古金錢銅幣,吃到口中軟滑爽口,奇香撲鼻,歷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歡。
六、紫陽蒸盆子
紫陽蒸盆子是陝西紫陽縣的傳統美味,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它是選用土雞、豬蹄、蓮菜、紅白蘿卜、黃花、木耳等十幾種食材,加上各種秘制香料、調料,經過大火蒸制8個小時以上製作而成,湯醇肉香,色香味俱佳,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七、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和溫拌腰花做法一致,只是形狀上有區別,「溫拌」的手法是陝菜的獨特手法,它改變了拌菜必「涼」的成規,用這種方式作出來的腰絲,沒有絲毫的腥臊味道,入口脆爽,鮮香爽口,是下酒必備的小菜。
㈡ 陝西人喜歡吃些什麼家常菜
1、葫蘆雞
葫蘆雞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葫蘆雞還是西安傳統名菜之一。從唐代就有這道名菜了。葫蘆雞的是以雞為主料,外形像葫蘆,所以起名叫葫蘆雞。葫蘆雞是選用整隻母雞處理好洗凈後,放入鍋中清水煮半個小時後取出,加入料酒,鹽,醬油,姜,蔥,八角,桂皮,肉湯放入鍋中蒸熟透後,再整隻雞放入油鍋里炸至金黃後撈出控油即可上桌。葫蘆雞的口感:外皮金黃,皮酥肉嫩,軟爛香咸可口,非常好吃。
文章圖片1
葫蘆雞
2、燴三鮮
燴三鮮是陝西風味的名湯菜。燴三鮮是以雞胗,雞肝,肉絲,鮮蝦等食材製作而成的湯菜。燴三鮮是燉煮而成的。燴三鮮這道湯菜在當地的各種宴席上都會有這道菜,非常受到當地人的喜愛。燴三鮮最適合秋冬季節食用了,暖和又好吃。燴三鮮的口感:湯汁味濃,好吃又下飯。
文章圖片2
燴三鮮
3、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也是西安傳統名菜。溫拌腰絲是以豬腰為主料,切開兩半,切去掉皮膜,用清水洗凈,切成細絲,放入沸水裡焯水熟後撈出裝盤,加入食鹽,醬油,料酒拌均勻,在放入小米辣和蔥末,花椒,薑末,淋上熱油。溫拌腰絲的口感:脆嫩香軟可口,麻辣鮮香好吃。
文章圖片3
溫拌腰絲
4、釀金錢發菜
釀金錢發菜是陝西十大經典名菜。是陝西傳統特色名菜,這道菜從唐代就有了。釀金錢發菜選用雞釀子、干發菜、雞蛋,青菜等食材製作而成的。釀金錢發菜的製作工藝比較復雜,外觀非常好看。釀金錢發菜就像銅錢一樣圓形的,採用蒸熟後食用的。釀金錢發菜的口感:咸鮮軟糯好吃。
㈢ 22道特色陝菜,款款好吃,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陝西菜的特有魅力
八寶辣子
這道菜屬於陝菜中的傳統名菜,這道菜做法簡單,食材豐富,即可以拌面拌飯,還可以配上陝西人愛吃荷葉餅夾著吃,一款八寶辣子夾饃就這么愉快的完成了。這么好吃的菜品,絕對是吃貨們的口福,這個做法做出來即簡單又快捷,味道超好。
1.取一塊干凈的五花肉放入冷水鍋中,加入少許的鹽、蔥姜、料酒、八角,煮半小時,撈起來切成8毫米的小丁。
2.鹹菜頭改刀切成小丁,放入盆中,泡十分鍾,中間換2次水,減少鹽分。
3.蓮菜削皮,先切片再切丁。加蓮菜有脆感。胡蘿卜切丁,不宜太多,稍微要比其他食材切小的一點。少許蒜苔切丁。鮮辣椒切圈,放入盆中,加入清水,洗掉辣椒籽。
4.黃豆和花生米提前泡製後煮十分鍾,即可待用。
5.將切好的藕丁、蒜薹丁、胡蘿卜丁焯一下水。
6.起鍋加入少許的油,油燒至七八成熱,先盛出來。
7.起鍋燒油,下入五花肉丁炒出油脂,調入醬油上色,加入蔥末炒出香味,加入薑末、加入焯過水的小丁、辣椒圈翻炒均勻,加入適量的鹽,炒入味,加入辣椒粉,稍微多來一些,將提前燒熱的油潑在辣椒粉上,翻炒均勻,加入黃豆和花生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8.做好的八寶辣子配上剛蒸熱的荷葉餅,吃著美得很。喜歡這口味的朋友可以試試哦。太好吃了。
奶湯鍋子魚
要說吃魚,陝西靠近黃河,對烹飪黃河鯉魚尤為擅長,這道奶湯鍋子魚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之一。湯濃味鮮,魚嫩色白, 歷史 悠久,仿唐宮廷菜中的 養生 佳品。
1.先用雞、鴨、肘、骨頭、火腿、海米、干貝等煨成色白而濃香的湯。家常做法可不需要這么多材料,熬點奶白色的魚骨湯即可。
2.新鮮的黃河鯉魚處理干凈,改一下刀,加入食用鹽、黃酒抹勻,先放一邊腌制入味。
3.冬菇、冬筍分別處理干凈,改刀切片。火腿切片,取適量蝦米待用。
4.菠菜洗凈切段。豆腐切片或者條。粉絲泡軟改刀。胡蘿卜去皮洗凈切絲,分別裝盤備用。
5.紫銅火鍋洗凈,倒入熬好的濃白魚骨湯或者奶湯,放入蔥姜段,燒開,調入鹽、黃酒、魚塊,文火慢煮。
6.將火腿、蝦米、冬菇、冬筍先放入銅火鍋中,煮熟之後下入少許香菜和胡椒粉。
7.調一個開胃的姜醋汁:姜泥、鹽少許、香醋適量,鮮醬油少許、香油少許攪勻,搭配紫銅火鍋蘸著吃。
8.前面放的食材吃的差不多了,再將備好的粉絲、豆腐、蘿卜絲、菠菜放入銅火鍋中一起煮,最後可以連湯帶水一起吃。營養鮮美又大補。
帶把肘子
據說明代廚師李青山製作這道菜的初衷只是為了諷刺當時的州官,殊不知這道菜傳到現在成了老陝人各檔次筵席上的必備菜品。肘子紅亮耙軟、香而不膩,深受老百姓喜愛。
1.買一個帶著腳爪的肘子,處理干凈,用刀背從中間把骨頭打斷。
2.起鍋燒水,下入肘子,去腥,煮至斷生,沒有多餘血色為度,撈出弄掉多餘的水分。
3.抹上適量紅醬油(復制醬油),塗抹均勻。放入蒸碗或者蒸盆,放入少許八角、桂皮,均勻的撒上食鹽,蓋上干凈的薄紗布,。
4.再調一個醬汁,加入姜蔥汁、碾碎的紅腐乳汁、稀釋的甜面醬、白醬油攪拌均勻,均勻的塗抹在蓋在肘子的紗布上。
5.放入蒸籠大火上汽,中火蒸4個小時,出鍋揀去料渣,蒸出來耙而不爛,外形美觀。
6.上桌的時候配上蒸過或者稀釋的甜面醬,加大蔥段。吃的時候大蔥蘸醬就著肘子吃。
蓮菜炒肉
這道菜做法家常,但選材是關鍵,做這道菜一定要選陝西本地的九孔蓮藕,蓮菜肉質細嫩,炒出來不會變黑,吃著脆爽可口,不會像南方的蓮藕吃著發柴發干。好的食材只需要簡單的烹飪即可成為美味,這道菜就可以作為家常菜中最好的佐證。
1.取適量木耳泡水,擇洗干凈。九孔蓮藕去皮沖洗干凈,切成豎著切成薄片,泡一下水。
2.撈出控水,下入熱水鍋里焯一下水。撈出沖涼。
3.裡脊肉切薄片,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洗出血水,再捏干水分。
4.肉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料酒、蛋清、鹽、醬油上色去腥,充分攪打均勻,加入少許水澱粉再次攪勻,最後加入少許色拉油拌勻待用。
5.蔥切馬蹄蔥,姜切指甲片,適量青紅椒切菱形片。
6.起鍋燒油,下入色拉油,下入碼好的肉片,炒散炒熟,下入蔥姜炒香,下入蓮菜,青紅椒片,木耳。
7.調味:加入少許鹽、味精、少許白糖、香醋,炒勻,勾芡,收汁,起鍋裝盤。
辣子炒雞蛋
一款不用肉做的一道特別家常又特別受陝西人喜歡的一道帶有陝西特色的菜品。成菜色彩艷麗、咸鮮帶辣,做法特別簡單快手。嘗過之後你一定會愛上它。
1.尖椒洗凈,切成圈,雞蛋打散攪成蛋液。
2.起鍋燒油,倒入雞蛋液炒至凝固,放入青紅尖椒一起翻炒均勻。調入鹽、醬油焯熟,裝入大盤中,盤子邊沿可以配上荷葉餅一起上桌。
3.荷葉餅的做法是將發面團,分成劑子,逐一分次擀成舌頭,折疊起來,用面梳子壓出花紋,做成荷葉的形狀,上籠蒸15分鍾即可出鍋備用。這個荷葉餅可以夾很多菜,所以可以一次性的多蒸一些。
燒三鮮
燒菜在陝西菜中很常見,陝西人也擅長做燒菜,燒三鮮這道菜菜品豐富,選材廣泛,既可以用魷魚、海參、魚肚等做成海鮮式三鮮,也可以用豬皮、燒肉、丸子等做成家常味三鮮。既可以做成燒菜也可以做成燴菜,既可以端上大宴,也可以放到流水席。味道適口,口感豐富,很符合廣大「觀眾」的口味。
1.准備一塊五花肉,處理干凈,放入鍋中,加入蔥姜、料酒去腥、煮熟,撈出,抹上蜂蜜和少許白醋,放入六成油溫中燒至起虎皮,撈出,切成均勻的片備用。
2.適量裡脊肉處理干凈,剁成肉末,加入馬蹄碎,蔥薑汁、鹽、十三香、香油、適量水澱粉,攪打均勻。團成丸子下入五成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外酥里嫩,撈出瀝油待用。
3.准備適量腐竹泡水,切段。青菜洗凈切段。花菇處理干凈,改刀備用。
4.准備適量響皮,水發魚肚、魚丸處理好待用。
5.起鍋下入混合油,下入蔥姜爆香,下入熬好的肉湯,大火燒開,下入腐竹、響皮、魚肚、魚丸、丸子、燒肉片等按照不同成熟的時間下入到鍋里,燒熟,調入鹽、胡椒粉、雞汁、醬油、炒勻,勾入薄芡,收一下湯汁,撒蔥花、香菜即可出鍋裝盆。
海參烀肘子
這道菜最適合冬季食用,在用料和選材上極為講究,採用的烹飪手法是陝菜里特有的「烀」,不管是做法還是味道都是獨樹一幟,別具一格,干貨泡發適宜,二者搭配的恰到好處。突顯傳統風味。
1.豬蹄子處理干凈,入鍋焯水,煮至八九成熟,撈出,瀝干水分。
2.抹上蜂蜜和香醋,投入六成油鍋中炸至表皮變色變深,撈出冷卻,改刀去骨。
3.皮朝下放入蒸碗,加入長蔥段和薑片、八角、香葉、肉湯、鹽、黃酒、醬油,放入蒸籠蒸一小時,揀去姜蔥等香料。翻扣在碗中。
4.起鍋燒豬油,蔥姜熗鍋,鍋里倒入蒸出來的肉湯,再加入其他肉湯,燒開,加入鹽、黃酒、醬油燒開,下入漲發好並處理過的海參,用中小火燒入味,調入雞精、味精等基礎調味品,再用水澱粉勾流水芡,淋入明油,燒汁略稠,淋在豬蹄上即可成菜。
商芝肉
漢初名士「商山四皓」採用秦嶺山珍商芝草烹制的一道蒸碗菜, 此菜因漢高祖劉邦品嘗後,逐漸被世人知曉,從此成為美味佳餚,聞名天下。
吃著肥而不膩,肉裡面融入了商芝草的香氣和葯氣,與其他扣肉、燒肉等相似菜品,做法相近。但又獨具風味。
1.處理干凈的五花肉,放入鍋中煮至六七成熟撈出,肉皮上抹上蜂蜜和香醋。
2.鍋裡面下入適量的豬油或者混合油,燒熟,放入五花肉,皮朝下炸至金黃撈出,放入肉湯中泡軟泡。切成均勻的片,擺入蒸碗中。
3.商芝草處理干凈,放入沸水鍋中煮軟撈出,去雜質,再次淘洗干凈,切成小段。
4.起鍋,下入少許豬油,下入商芝草,調入鹽、醬油翻炒均勻,出鍋蓋在肉片上。
5.調一個碗汁,碗中加入適量雞湯,醬油、鹽、黃酒攪勻,倒在蒸碗內,上面再放上蔥段、薑片、八角,放入蒸籠,先用大火蒸半小時左右,再用中小火蒸一小時。打2個雞蛋,製成蛋皮,切菱形片備用。
6.蒸好後揀去姜蔥和八角。
7.起鍋下入雞湯少許,倒入蒸肉的湯汁,燒開,下入蔥姜、雞精、味精,下入菱形片的雞蛋皮, 淋入少許芝麻香油,燒至濃稠,澆到扣在盤子里的商芝肉上面,美味即成。小席大宴均可上此菜。
葫蘆雞
西安最具代表性的菜品當屬這道長安首味葫蘆雞,做法考究,製作精良,形似葫蘆,吃著外酥里嫩,味道進入的恰到好處, 製作葫蘆雞的原材料選用前三爻村優質的「倭倭雞」。非常值得大家品嘗。
1. 將雞殺好,去毛,去內臟、頭、腳、爪,洗凈血水,用潔凈繩子將雞捆成"葫蘆"形狀。
2. 將水燒開,放入雞煮20-30分鍾,取出盛入蒸盆,注入肉湯(淹沒雞身),加上鹽、醬油、黃酒、香料(先用布袋裝好,扎緊口)和蔥結、薑片,上籠用大火蒸透取出。
3. 然後將菜籽油燒到八成熱,放入整雞油炸,炸時要用手勺輕輕翻動,待雞呈金黃色,撈出瀝去油,裝盤,另跟椒鹽1小蝶即成。
溫拌腰絲
這道溫拌腰絲據說是由仿唐宮廷菜「羊肚花絲」演變而來,採用了陝菜獨特的烹調手法,也可以將腰絲改成腰花,或者腰片均可。這道菜的腰絲鮮嫩開胃,完全吃不到腰子的腥膻味,花椒和芝麻的香氣全部融入到了菜品里,吃著滿嘴留香,讓人回味無窮,食慾大開。
1.新鮮的腰子中間剖開,去除腰臊,切成細絲,放入清水中泡去多餘的血水。
2.青筍去皮,洗凈切絲待用。
3.調一個碗汁:加入鹽、醬油、料酒、香醋,胡椒粉,攪拌均勻備用。
4.起鍋加入清水,下入腰絲,大火燒開,用筷子迅速地攪散,腰絲變白即可撈出,不能焯的過老,斷生即可。
5.另起鍋燒水,下入青筍絲、粉絲焯水,撈出裝盆,或者放盤底,再將腰絲放在上面。淋入調好的料汁,上面放上蔥薑末。
6.起鍋燒芝麻香油,放入花椒炸香,撈出,熱油潑在蔥姜上激香,用盤子蓋嚴實,停留2分鍾,讓香味充分地融入菜中,時間到打開,充分攪拌均勻即可。
陝北肘子
在陝北農村流水席上近些年常見的一道白鹵肘子沾蒜汁,你知道這道陝北肘子是怎麼做出來嗎?其實方法很簡單。
材料:豬肘子、 紅辣椒、鹽、味精、蔥花、大料、蒜末、料酒、香油。
1. 豬肘子帶皮洗凈,去骨放入鍋中,倒入清水燒沸,加大料、料酒、鹽、味精、鹵煮至肉熟,撈出豬肘子切片,或者剁塊,裝入盤中,紅辣椒去蒂去籽,洗凈,切圈,焯燙後撈出,瀝水。
2. 紅辣椒圈、蒜汁、蔥花放入豬肘子盤中拌勻,淋入香油即可。也可以單獨備一個料碗調成蘸水。
紫陽蒸盆子
在陝西有句俗語:「五百年的紫陽城,一千年的蒸盆子。」看似像燴菜實則是一道蒸菜,看似做法簡單,實則做法精妙。在陝南很多地區過年過節等重要日子的時候,這道菜是重頭戲,也是一款壓軸菜。湯清味美,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口味醇香,一款老少皆宜的絕妙佳餚。
1.一年以上的母雞,處理干凈,保持完整,內部均勻的抹上鹽。豬前蹄處理干凈,剁成圈。再進行焯水,撈出用鹽、胡椒、料酒、蔥薑汁腌製片刻(也可以焯水後腌制再入鍋炸制)。
2.蓮藕選用沒有破損的,去皮洗凈,切滾刀塊。胡蘿卜洗凈切厚片或者滾刀塊。蒜苗切段。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食材。
3.准備一個干凈的盆子,藕塊墊底,放入蒸雞,頭朝上露出來,豬蹄圈圍著雞擺放,倒入清水,放入八角、桂皮、香葉等幾種常見的香料,放入蒸籠,隔水蒸制,大火上汽蒸一個小時左右,轉文火蒸4個小時以上。
4.在蒸的過程中,做蛋餃,取適量肉餡,加入鹽、五香粉、蔥薑末、香油、醬油拌勻。
5碗中打入適量雞蛋,攪打均勻,准備一個干凈的勺子,放到火上燒熱,用油滑透。舀一小勺蛋液倒入煎蛋勺,煎成七分熟的蛋皮,放入肉餡,用筷子對折起來再夾緊實,蛋餃即成,。
6.按照成熟的不同程度再將胡蘿卜等素食材放入蒸盆子里,調入基本味,再蒸半小時蒸熟,最後上面擺放蛋餃,蒜苗,焯過水的木耳,美味的蒸盆子就做好了。
糟肉
關中流水席上的八大碗之一,這道菜跟川菜里的甜燒白相仿,甜燒白又名夾沙肉,而陝菜里的這道糟肉是直接放入冰糖和大棗,加入了醪糟,蒸出來聞著酒香四溢,吃著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大棗也吸收了肉的香氣,非常適合這個季節食用,而且這道菜非常適合秋冬季節食用,年節要是來上這么一道菜,家裡老少通吃。,
1.取一塊四四方方的五花肉,處理干凈,放入鍋中煮至六成熟,撈出瀝干水分。
2.將肉塊抹上蜂蜜和少許醋,下入六成油溫的鍋里,炸至表皮金黃撈出控油。
3.炸好的肉兩面改上十字花刀,不要切斷,取一蒸碗,肉皮朝下放入碗內。
4.肉上面放上適量冰糖或者白糖,放上干醪糟適量,再鋪上處理干凈的大紅棗,放入蒸籠,大火上汽,小火蒸2個多小時,蒸制耙軟入味,爛而不散,出鍋扣在盤子里。
5.將湯汁潷到鍋里,收汁濃稠,加入少許香油,攪勻出鍋均勻的淋在糟肉上面,周圍可以擺上蜜汁黃桃相配。
鐵鍋燉羊肉
陝北人吃羊肉很少有復雜的吃法,榆林的吃法更是粗獷、豪放,這些年流行的一種燉羊肉吃法,在做法上更為簡便,但味道確是極好。吃這道鐵鍋燉羊肉,可以一群人圍著鍋一起吃,吃完還可以搭配自己心儀的食材放入羊湯里進行燙煮,這種類似火鍋又不是火鍋的吃法,讓食客們感到一種自如隨意又酣暢過癮的 美食 享受。
材料:榆林本地羊肉、秦川干紅線椒、大紅袍花椒、地椒草也就是地椒葉、生薑、陝北紅蔥、大鹽、清澈的泉水。
1.羊肉提前處理干凈,剁塊,放入涼水裡浸泡一個小時以上去血水。
2.生薑洗凈切大片。陝北紅蔥去皮改刀切段,一部分切成蔥花。花椒和地椒可以提前裝入料盒。
3.起鍋倒入羊肉,這里的鍋有大生鐵鍋最好(柴鍋),加入清澈的泉水,水的量稍微沒過肉即可,加入生薑片,紅蔥段、也可以加一把干芫荽,加入干紅線椒、乾花椒、地椒葉,大火燒開,撇凈浮沫。
4.加入一把子大鹽,鹽味要一次性給足,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1小時左右,燉至肉熟可脫骨,湯汁半干,充分地吸進羊肉里。撒上切好的紅蔥花,即可開吃。
菠菜燴豆腐
「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一道被康熙皇帝好評的榆林名菜。陝西的榆林豆腐選用的是駝城的普惠泉水,由這水滋養的姑娘面若桃花,所以又把普惠泉的水叫做桃花水。普通的豆子加上這甘甜的泉水,點上煮豆腐的原漿,做出來的豆腐白嫩、爽滑、潤口。
這道看似特別家常的家常菜卻是榆林人特別鍾愛的一款 美食 ,也是榆林人待客必備的招牌菜之一。吃多了大油大肉的葷菜,不妨做一下這款營養清淡的菠菜燴豆腐。
材料:榆林豆腐、嫩菠菜、土豆、紅蔥、鹽、味精、姜蔥蒜、干辣椒、花椒。
1.豆腐切成厚片或者塊,土豆去皮切成厚片或者粗條,菠菜清洗干凈中間切一刀,紅彤彤的嫩菠菜根得留著。陝北特有的紅蔥改刀切馬蹄蔥,紅蔥辛辣味比較重,炒素菜特別香。干辣椒切節,姜切指甲片,蒜切片。
2.嫩菠菜放入開水鍋里焯一下水,焯好再過一下涼水,焯水可以有效地去除草酸,焯水的時候可以加點食鹽。
3.起鍋下入豬油,或者混合油,燒熱,下入姜蔥蒜、干辣椒花椒爆香,下入土豆炒勻,加入適量的清水,燉幾分鍾,將土豆燒熟燒透,大塊的土豆炒出來比較沙比較綿糯。
4.把土豆燒熟,盛出。再將豆腐塊放進去燉煮,在燉豆腐的過程中,用一個趁手的工具將土豆碾碎或者搗爛。
5.豆腐燉熟,下入菠菜段,下入搗碎的土豆,調入少許的鹽、少許味精,輕輕地翻炒均勻,略稍濃稠,即可出鍋裝盤。
排骨燉洋芋丸子
陝北人大多喜歡大塊吃肉,所以做肉多數以粗放的烹飪手法為主,但有時候對肉的不經意會轉向對配菜的講究,正所謂大氣委婉、粗中有細。這道菜的洋芋丸子與排骨堪稱絕配,丸子充分吸收了排骨的油份和味道,即可以吃出丸子的勁道,又可以吃出肉的香味,這丸子吃著特別帶勁。
1.蒸洋芋擦擦:土豆去皮洗凈,用擦子擦成絲,在撒上適量麵粉攪拌均勻,放入蒸籠大火蒸熟,大約蒸10分鍾左右。
2.炒排骨:在蒸的過程中我們再處理一下排骨,剁好的排骨最好提前先用冷水浸泡片刻。起鍋燒油,下入蒜片、蔥段、薑片、干辣椒節、花椒、八角、桂皮、香葉、草果、白扣等燉肉香料、炒出香味,下入排骨翻炒變色,出香後下入醬油上色,調入基本味,鹽、味精、茴香粉、生薑粉、炒至入味,倒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燉,蓋上鍋蓋大約燉半小時以上。
3.團洋芋丸子:洋芋擦擦蒸熟,放涼,用手團成像肉丸子大小的洋芋丸子,再裹上一層麵粉,防止丸子鬆散,再放入蒸籠中大火蒸5分鍾即可出鍋。
4.排骨燉熟之後,把蒸好的洋芋丸子倒入鍋中,燒至丸子吸足湯汁、充分入味,最後調入味精或者雞精、蒜末、蔥花、收汁濃稠,翻拌均勻即可出鍋,點綴香菜即可上桌。
肉勾雞
陝西北方名城榆林有一道農家土菜,應該說是老百姓家裡經常吃的一道菜,這道菜主要是豬肉、雞肉和土豆一塊燒的菜,做這道菜要選用豬五花肉、用五花肉煸出的油脂來煸香雞肉,連一起放入的洋芋都能吃出肉香,這種豬肉和雞肉一起燒出來的菜在口感和味道上融合的恰到好處。
1.切配食材:處理干凈的豬五花肉切塊,處理干凈的雞或者雞腿也剁成塊,去皮洗凈的土豆切成和五花肉相等地塊。切好的肉可以在冷水裡浸泡一會兒,再撈出來炒制。
2.點火坐鍋,下入適量豬油和菜籽油,再下入五花肉煸炒出多餘的油脂,下入紅蔥段、生薑塊、干辣椒、八角、桂皮、香葉等燉肉的香料一塊煸炒出香味,接著下入雞肉繼續翻炒出香,調入鹽、生薑粉、茴香粉,調入老抽醬油給肉上色,倒入熱水大火燒開,水要沒過肉的三分之一二。蓋上蓋子調中小火燒20分鍾。
3.時間到之後開蓋,撿去料渣,下入洋芋塊,蓋上蓋子繼續燒15分鍾,調大火收濃湯汁,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菜點綴。
老榆林炸豆奶
桃花泉水滿地淌、豆腐白嫩味道香, 在榆林,豆腐做得好,自然做豆漿也不會差,這道菜就會用到榆林優質的豆漿和本地甘甜的桃花水。你品嘗過這道陝西名菜嗎?如果沒吃過可以動手給自己家裡人做一做嘗嘗鮮,如果你來陝西榆林 旅遊 的話,別忘了品嘗一下這道香甜軟糯、外酥里嫩的老榆林名菜。
1.盆中加入適量綠豆芡粉,加入適量桃花水,沖開綠豆芡粉,加入牛奶,加入新鮮的豆漿,打上2個雞蛋,放入幾勺白糖,用筷子順時針攪和均勻。
2.點火起鍋,加入桃花水,也可以用礦泉水或者家用沖凈水代替,水燒開之後,倒入備好的漿汁,順著一個方向攪動,邊攪邊倒入,千萬不能一次性倒進去,攪至黏稠,舀一勺倒出來拉線不斷即可。
3.熬好的黏稠漿汁倒入平盤中冷卻凝固,接著改刀切成粗條,均勻的裹上麵粉。
4.油鍋燒熱,燒至七八成熱,下入裹好麵粉的豆奶條,炸至表皮金黃,即可出鍋裝盤。吃的時候撒上白糖或者配上白糖蘸碟上桌即可。
麻湯飯
以前陝北人的食用油都是自家的麻子自製提煉出,留有油渣在鍋底,節約的陝北人便在其中加以各種食用調料和腌制的酸白菜,熬成粥,和由高粱,錢錢,小米,豇豆等雜糧熬制的稀飯混在一塊再煮十到十五分鍾便成陝北人至愛的麻湯飯!如今作為特色 養生 菜端上了席面。
材料:土豆、炒熟的花生米一大把、各種豆類(煮熟面面的那種)適量、小米一大勺、小蔥一小把、鹽適量。
1. 豆子提前浸泡一夜,熟花生米去皮打成粗一些的粉,土豆切大塊。
2. 花生沫和泡好的豆子一起入鍋,加足量的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四十分鍾。
3. 鍋里加入土豆塊和適量小米,小火煮至土豆沙軟,豆類面面的,就可以關火了,然後加適量腌制好的蔥花蓋蓋悶十分鍾就可以開吃了。
面辣子
陝西人愛吃面,愛吃油潑辣子,油潑面就是最好的體現,陝西關中人幾乎頓頓離不開這2樣食材,渭南人將麵粉和辣子面油一潑直接與調料混合,上鍋蒸成麵糊糊,這道菜不是單獨享用,必須搭配上熱騰騰的饃饃,饃饃掰成塊,蘸著面辣子一起吃,別是一番風味。
材料:麵粉、干木耳、娃娃菜、大蔥、大蒜、開水、鹽、五香粉、雞精、油潑辣子適量。
1、木耳泡發後切小塊,娃娃菜切碎,蔥切碎,蒜切片,大蔥用少量熱油澆一下備用。
2、麵粉倒入盆中,少量多次加入開水,攪拌,將面用開水燙成糊糊,攪拌至無顆粒狀。
3、攪拌好的麵糊中加入所有配菜,攪拌勻,調入鹽、五香粉、雞精攪拌勻。
4、最後加入適量油潑辣子,攪拌均勻。放入鍋中蒸, 蒸熟後就可以出鍋,舀到碗里,泡饃吃。
老陝菜
這款冷盤特別的大眾,在陝西很多地方也叫素拼,在這道菜的基礎上演化出冷盤的2大拼盤,素拼和葷拼,蓮藕和花生是必備食材。陝西餐館必點冷盤之一。
材料:炸花生米、蓮藕、菠菜、鹽、生抽醬油、辣椒油各適量。
1. 蓮藕去皮洗凈,切薄片;菠菜洗凈切段。
2. 蓮藕、菠菜分別焯熟,撈出,與炸花生米一起裝盤。
3. 取一個大碗,放入鹽、生抽醬油、醋、辣椒油拌勻,淋在盤中即可。
老碗魚
這道菜屬於陝菜川做,烹調手法更接近川菜版本的水煮魚,特點在於老碗二字,陝西人往往盆碗難分開,碗的分量有大有小,老碗菜也是陝西特色之一,從碗的大小就能看出陝西人的豪爽大氣。
1.草魚處理干凈,改刀,切成片或切成塊,加入鹽、蔥姜水、料酒腌漬片刻。
2.魚肉裡面加入全蛋糊攪勻,上漿上糊。
3.油鍋燒至五成,下入魚肉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留底油,下入蔥姜蒜、豆瓣醬、火鍋料炒香炒出紅油,摻入鮮湯,燒開打渣,下入豆芽等素菜煮斷生撈出裝盆,下入炸好的魚塊,調入鹽少許、醬油、味精、胡椒粉煮入味,連湯倒入盆中。
5.起鍋燒油,下入花椒油、香油,下入干辣椒、花椒熗香,淋在魚肉上即可。
陝西菜不止於此,也不限於此,譬如上「花打四門」的金邊白菜,色澤紅亮的紅油花肚,食材豐富的拼三鮮、象徵發財的金錢發菜,滋味醇厚的生煨魷魚絲等等。
陝菜的一些做法就先介紹到這里了,大家覺得怎麼樣,有不同看法和做法的朋友朋友請在下方留言,咱們互相交流一下,你心目中的陝菜是哪些呢?你覺得你的家鄉都有哪些好吃的名菜呢,歡迎朋友們下方留言,覺得還不錯的話,轉發、分享,點一點關注,這里會不定期分享 美食 ,這里總有一款讓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㈣ 去陝西必點哪些菜,酸辣結合,美味至極呢
去陝西必點哪些菜,酸辣結合,美味至極呢?
1、葫蘆雞
葫蘆雞要以雞為主料以其形近胡蘆而出名的美食,陝西十大經典名菜之一,起源於唐朝,距今一千多年歷史時間,居「西安十大名菜」居首。葫蘆雞的製作要經過三道基本工序,先煮,再籠屜,最終煎炸,炸好還需要維持雞的整形美容,皮小酥肉嫩,香爛醇美,拿筷子一撥就軟爛了,稱為「長安第一味」,因此吃陝西菜自然也是關鍵點上一份的。
4、溫拌腰絲
溫拌腰絲這道菜,來源於唐朝的綿羊皮花絲。這道菜的做法十分注重,主廚需在綿軟的羊腰子片得超薄,再把這些片狀切成細絲,腰絲不可以連刀、刀斷,再進開水中快速燙過綽水,溫拌時加上調味品,潑入麻椒油激發起豬肚和調味品的香氣,姜香、蒜香及其麻椒的香氣相輔相成,鮮美可口。
5、奶湯大鍋魚
大鍋魚是陝西的傳統名菜,由1000年前唐朝的皇宮菜式「乳釀魚」進步演化而成,取其「風聲水起」的吉祥寓意,茶湯顏色乳白,味兒醇鮮,意猶未盡。這里所說的「奶湯」,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奶湯」,而是他們用魚、雞、肘、骨骼、香腸、蝦皮、瑤柱等煨出的高湯是白色的,看起來像鮮牛奶,於是就把它稱作「奶湯」。
6、帶把豬肘子
帶把豬肘子是一道陝西地區傳統式名菜,流傳早就在明朝的弘治年間,這道美食就已經出現了。說白了,這道菜就是以帶上骨頭的豬肘為主導食物,配上黃豆醬,生抽和鹽等調味品腌漬隨後佐以姜蒜煮制而成,口味特性主要包括:色如棕紅,肘肉軟爛而不膩、肘皮粘膠、醇香味美。因此過年或過節,紅白事,酒宴嘉賓都離不開這道大菜。
㈤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說到陝西,大家都會想到陝西的省會城市西安,西安是古時候很多的朝代的都城,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所以當地有許多的特色美食,那麼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呢?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1
1、肉夾饃
肉夾饃是陝西省的傳統特色美食之一,不同的地區品種也有所不同,有臘汁肉夾饃、肉臊子夾饃等,肉夾饃不僅在陝西非常有名,而且聞名全國,揚名海外,深受人們喜愛。
2、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起源於陝西省渭南市,其歷史十分悠久,是從古代的羊肉羹演變而來的,是將饃掰成塊後加入熬好的羊肉湯即可,吃起來肉爛湯濃,肥而不膩,令人回味無窮。
3、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也是陝西省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涼皮是用小麥粉、米粉或澱粉製作的,品種非常多樣,製作方法也有所不同,調拌也各具特色,有麻醬涼皮、麵筋涼皮等。
4、臊子面
臊子面是陝西省的一道的傳統特色麵食,其歷史十分悠久,約起源於商周時期,臊子就是肉丁,除了肉丁外,,面中還配有雞蛋、木耳、胡蘿卜、豆腐等,味道十分酸辣可口。
5、岐山擀麵皮
岐山擀麵皮是源自陝西省岐山縣的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唐朝,是由冷淘面演變而來的,其麵皮選料精良,製作工藝嚴謹,吃的時候加上油辣椒、香醋等各種調料調拌,口感極佳。
6、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源自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是使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純手工製作的,面條柔韌,吃起來口感極佳,深受當地人和各地遊客們的喜愛。
7、金線油塔
金線油塔是源自陝西三原地區的傳統名小吃,創始於唐朝,是用上等麵粉、豬板油等原料製作的塔狀麵食,吃的時候放在鍋中蒸熟,拌上蔥節、甜面醬等,別有一番風味。
8、葫蘆頭
葫蘆頭是源自陝西西安的傳統特色小吃,起源於北宋時期,是以豬大腸和豬肚等主要原料製作的,和羊肉泡饃的吃法很像,都是將饃掰成塊後倒入熬好的湯一起吃。
9、餄餎
餄餎也是一種麵食,在陝西、山西、河北等地都非常流行,面條是使用豌豆面、莜麥面、蕎麥面等製作的,比一般的.面條更粗,煮熟後配上豆腐、肉、蘿卜等做成的臊子,非常美味。
10、甑糕
甑糕是陝西西安、關中、晉南地區都非常流行的傳統風味小吃,也是不能錯過的十大西安美食之一,是用糯米、葡萄乾、紅棗或蜜棗等製作而成的,味道十分香甜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2
1、臘汁肉夾饃
時代在發展,民族在融合,現在在我們身邊也是隨處可見肉夾饃小吃的身影。但是你知道最正宗的肉夾饃在哪裡嗎?就是在西安!臘汁肉夾饃是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由三十多種調料配製而成,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製作出的臘汁【肉】具有色澤紅潤,糜而不爛。
2、牛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是西安的一種特色美食,對於它的做法,相對來說比較繁瑣,我們自己在家裡很難做出店裡的味道。所以要吃正宗的泡饃,必須到店裡吃,店裡的泡饃烹制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讓人食後回味無窮。
3、陝西涼皮
陝西涼皮為漢族特色小吃之一,種類繁多,一般涼拌食用,製作方法各異,調拌也各具特色,口味不同。涼皮歷史久遠,涼皮傳說源於秦始皇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所以到西安遊玩的小夥伴,陝西涼皮也是一定要品嘗的一道美食啊!
4、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是西安的特色小吃之一,這道美味是重口味的小夥伴的福音。因豬大腸油脂較厚,形狀像葫蘆,因此叫葫蘆頭。葫蘆頭的基本原料是豬大腸和豬肚。煮好的葫蘆頭,吃時佐以糖蒜、辣醬等,鮮香滑嫩,肥而不膩。
5、葫蘆雞
說起吃鴨,西安人可能比不上帝都北京人,也比不上南京人,但說起吃雞,西安人絕對是當仁不讓,在陝菜中有一道叫葫蘆雞的傳統菜是西安的名菜,被譽為「長安第一味」。其實啊,這葫蘆雞就是將雞經過清煮、蒸、油炸之後,盛放在葫蘆瓢裡面,葫蘆雞皮酥肉嫩聞名陝菜屆。
6、油潑面
我認為世界上最簡單也最難做好的兩個食物一是蛋炒飯、二是油潑面。這兩年西安火了,油潑面也是跟著很「火」了。油潑面是陝西傳統的特色麵食之一,起源於明代,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到西安旅遊的朋友,吃上一碗油潑面,經濟又實惠,品嘗當地特色,讓你不枉此行!
陝西有啥好吃的東西3
1、炕炕饃
炕炕饃又叫芝麻餅,是一種圓形或長方形的烙餅,因採用天然木炭置於特製瓦片上焙炕而成,是陝西安康漢陰民間的一種特色小吃,也是安康漢陰代表性美食。
炕炕饃原是炕熟後為遠行而准備的一種即食食品,採用生長在漢江邊小麥麵粉、菜籽油和芝麻烙制出粘滿芝麻的圓圓大餅,供途中食用。
漢陰炕炕饃有咸有甜,有長有圓,風味獨特,脆酥噴香,老少皆宜,易於攜帶,在陝南久享盛譽,流傳至今。漢陰炕炕饃入選安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是被中國烹飪協會評選為陝西榜的「中國地域十大名小吃」。
2、石泉鼓氣饃
石泉鼓氣饃,即鼓氣餅,是一種烤熟的圓形麵食,是安康石泉的一大特色美食小吃,是石泉縣代表美食之一。製作鼓氣饃時,需要上下雙層的火來烤。
面心用香油、五香面、精鹽等扮成,放進生面中後,由於饃兩面受熱,面心膨脹,饃就向上鼓起。烤熟的鼓氣饃黃亮亮,吃起來又香又脆,一定要趁熱吃,加上紅豆腐那更是一絕。
如今,鼓氣饃的吃法也很多,夾油條、夾肉、甚至吃水盆、羊肉泡等都可以。石泉鼓氣饃更是被評為「陝西金牌旅遊小吃」,Maigoo我推薦安康石泉其他特色小吃:石泉五香豆腐乾、石泉豌豆涼粉、石泉臘肉餅、石泉辣子雞等。
3、漢陰豆腐乾
漢陰豆腐乾是陝西安康漢陰特色小吃之一,是漢陰縣人民的傳統食品之一,色香味別具一格,製作獨特。豆腐乾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乾薑等調料,既香又鮮,久吃不厭,被譽為「素火腿」。漢陰的豆腐乾,吃法多樣。
可直接用來下酒,細嚼慢咽,香韌可口;用油炸酥,味似響皮而更加酥脆;
如用水發脹切成細絲炒肉,則形似墨魚絲而別有風味。這種小吃豆腐乾,不用蒸煮炒燉,用盤盛碟裝,是一種用手拈拿品嘗的零食,一直是漢陰人民喜愛和饋贈親友的特產小吃之一。
漢陰豆腐乾先後被評為「陝西金牌旅遊小吃」、「安康十大特色小吃」等,漢陰炕炕饃、漢陰澗池燴面片、鎮坪洋芋紅糖鍋盔、鎮坪漿粑餅等也被評為陝西金牌旅遊小吃。
4、安康蒸面
蒸面是陝西安康的特色代表小吃,是以麵粉為主料蒸制而成的一種麵食,是陝南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遊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被譽為安康風味一絕。
蒸面的製作工藝並不復雜,選用優質麵粉為主要原料,添加少許食鹽,用水和成面漿,將麵糊盛入表面塗擦食油的鐵制或鋁制圓蒸面鑼里,放入大口鐵鍋水裡蒸,數分鍾後,一圓形、清黃、柔軟的蒸面即成。
食用的時候再加上各種調料,吃起來簡直美味無比,醇香,勁道爽口。
5、安康窩窩面
安康窩窩面,是陝西省安康市特色小吃之一,也是陝西省著名的漢族麵食小吃。安康窩窩面是以麵粉為主料
輔以海參、魷魚、豬肚、豬肉、雞肉、香菇、玉蘭片、雞蛋、菠菜、韭黃、澱粉以及醬油、芝麻油、味精、生薑、大蔥、精鹽、胡椒粉、豬油等調味品製成。成品面形渾圓,漂浮碗內,湯清味鮮,紅綠相映,受到人們的喜愛。
6、平利絞股藍茶香餃
絞股藍茶香餃是陝西安康平利特色小吃之一,此小吃是將鮮絞股藍、五花肉、蔥姜調製成餃餡,包成餃子煮熟裝盤即可。絞股藍茶香餃特點是有絞股藍的清香,也有肉和雞蛋的味道,但不油膩,口感甚好,有降血壓,開胃,解油膩的保健功效。
絞股藍茶香餃被安康市評選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其他入選的名單還有平利五彩茶香包、漢陰豆腐乾、平利洋芋點心、漢陰面魚、鎮坪洋芋蝦球、寧陝漿巴饃、旬陽五彩水晶燒麥、白河豆渣餅、漢濱蓮花蘿卜包子等。
7、白河豆渣餅
白河豆渣餅是白河廣為流傳的民間美食,也是安康著名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主要是用磨完黃豆後剩下的渣底,混合麵粉、雞蛋、芝麻等原料做成的餅狀食品。
白河豆渣餅做法簡單,將豆渣中加入雞蛋、適量鹽和蔥末等炒拌;取麵粉攤成餅狀,將炒拌好的豆渣等做餡均勻加入;放至鍋中兩面翻炕至金鑲玉色,盛出切塊即可食用。
白河豆渣餅還被安康市評選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MAIGOO美食我推薦安康白河其他特色小吃:白河肉糕、黃金脆、白河洋糖餃子等,其中黃金脆是安康白河乃至陝南地區歷史悠久的一種特色小吃,色澤金黃,入口酥脆,皮兒薄如翼,餡兒美如詩,外酥里嫩,酥脆可口。
8、酸菜兩摻面
酸菜兩摻面是安康旬陽縣代表性美食,之所以稱作兩摻面,是因為以豌豆和麥子的麵粉和在一起擀麵,麥香味和豆香味互相融合,煮在鍋里,面勁道、味濃郁,面條呈淡黃色,入口後香味一下子竄滿整個鼻喉,攝魂一樣的享受。
吃兩摻面離不開包穀珍、鍘辣子、漿水菜,這三樣缺一不可。包穀珍煮成糊狀,包裹著面條,鎖住面的清香,漿水菜不可過酸,切成小段,最好豬油烹炒,這樣口感軟和膩滑,辣椒一定要辣。
如今,酸菜漿水兩摻面歷經千年卻依然彌久歷新,成為旬陽人餐桌上的主食,以其獨有風味和悠久的歷史而聞名。MAIGOO我推薦安康旬陽其他美食小吃:旬陽姜絲拌湯、旬陽攬飯等。
9、嵐皋苦蕎餅
嵐皋苦蕎餅是陝西安康嵐皋特色小吃之一,是用高山苦蕎磨成粉做成的,具有清肝明目、降血脂、降血壓之功效,可以蘸蜂蜜食用,被稱為「苦盡甘來」,味道極好。
嵐皋苦蕎餅成品成黃色,切成數塊三角形,裝盤上桌,香氣撲鼻,如今已是嵐皋為招待客人而貼心准備的健康風味小吃。
嵐皋苦蕎餅在2016年被安康市評選為「安康十大名小吃」,其他入選的名單有漢陰炕炕饃、嵐皋洋芋絲餅、白河王記黃金脆、漢陰澗池燴面片、平利苦蕎核桃包、紫陽茶香黑米煎餃、石泉鼓氣饃、漢濱燒餅肉夾饃、漢濱蓮花蒸面等。
10、漿巴饃
漿巴饃是陝西安康紫陽縣特色美食小吃,是桐葉包裹包穀漿和新麥面蒸就而成,其味微酥帶甜又有桐葉的清香。
漿巴是安康農村的一種傳統飯食,尤其在夏季很盛行,是用嫩包穀(玉米)經過初步的發酵做成的一種食品,包穀經過發酵後,口味微酸,更易消化,且口感甚佳。在安康,常見的漿巴飯有漿巴糊得兒、漿巴饃、漿粑餅三種吃法。
安康漿巴以寧陝漿巴饃、紫陽漿巴饃比較有名,其中寧陝漿巴饃被安康市評選為「安康十大特色小吃」。
MAIgoo美食我推薦安康其他美食小吃:安康漿水面、安康酸水涼粉、漢陰面魚、紅薯涼粉、安康米飯鍋巴、安康羊肉泡、漢陰油炸米餃、鎮坪雞蛋皮子、平利卷菜餅、平利臘肉燴雞蛋皮等。
㈥ 有哪些好吃的陝菜
陝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陝西菜,陝西菜包括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方風味,是大西北風味的簡稱,而以陝西菜、甘肅菜具有代表性。秦隴風味總的特色是“三突出”。一為主料突出:以牛羊肉為主,以山珍野味為輔;二為主味突出:一個菜餚所用的調味品雖多,但每個菜餚的主味卻只有一個;三為香味突出: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還常選干辣椒、陳醋和花椒等。今天就推薦一些比較有名的特色陝菜給大家:
一、紅燜雞塊
這道菜主要烹飪工藝是燜。成品雞塊酥嫩、口味鮮汁濃,色澤黃亮。雞汁濃,帶鮮甜,入口爛,淡醬色,鮮美可口,營養豐富。 四季皆宜,老少皆宜。做法主要也就分為三步:(1)將雞肉洗凈,切成上塊,放入盆內,用少許醬油、料酒腌制20分鍾;蔥切段;姜切片。(2)將腌好的雞塊放入八成熱的油內炸透,撈出控油;把雞塊放入碗內,加入醬油、精鹽、肉湯、蔥段、薑片、八角、白糖,上籠用大火蒸30分鍾取出。(3)將蒸雞塊的湯汁倒入鍋內,雞塊扣在盤內。把鍋內湯汁燒開,用味精調好味,水澱粉勾芡,收濃湯汁,出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