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蝦泥怎麼做好吃 蝦泥的烹飪方法
可以做蒸蝦泥好吃,具體做法如下:
1、主科:鮮蝦肉200克。輔科:香油1克,精鹽適量。
2、製法:將鮮蝦肉洗凈,放入碗內,加水少許,上籠蒸熟。加入適量精鹽、香油,攪勻即成。
3、蝦泥軟爛、鮮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其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是嬰兒極佳的健腕食品。此外,還含有鈣、磷、鐵及維生素A、B、B2和尼克酸等營養素。
Ⅱ 蝦泥餡餃子的做法大全
蝦泥餡餃子的做法:
主料:大蝦500克、豬肉餡450克、玉米1根、荸薺80克。
輔料:鹽1茶匙、十三香1茶匙、香油1湯匙、雞精3克、大蔥碎20克、胡椒粉1/2茶匙、料酒1湯匙。
步驟:
1、將蝦剝掉蝦殼後取出1/3的大蝦剁成泥。
Ⅲ 鮮蝦泥的做法大全集,一歲寶寶吃的蝦泥怎麼做
用料
主料
烹飪技巧
做好的蝦泥如果寶寶一頓吃不完,還可以放到輔食冷凍盒裡面,冷凍起來。下次再喂寶寶吃蝦泥的時候,把它蒸熟蒸透就可以啦。
Ⅳ 蝦肉泥怎麼做好吃的做法大全
蝦肉泥是一道營養豐富的美食,主要製作材料就是蝦仁。寶寶在七個月後,媽媽就可以給寶寶進食一些蝦肉泥了。這是一道易於消化,具有補鋅效果的嬰兒輔食,而且製作方法非常簡單。那麼,蝦肉泥怎麼做好吃的?做法大全有哪些?還有,什麼情況下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呢?
蝦肉泥怎麼做好吃的做法大全
蝦肉泥,是一道美食,主要製作材料是蝦仁。這道菜軟爛、鮮香,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是嬰兒極佳的健腕食品。
原料:鮮蝦,大白菜,澱粉。
做法:
1、去除蝦腸,去除蝦殼和頭部,並去除蝦。
2、只有蝦肉才能使蝦打滑。蝦頭和蝦殼可以用來炸蝦油。
3、將白菜分成段和葉,把捲心菜的葉子切成小粒。切菜心容易咀嚼,兩種可以增加蝦的味道。蝦、白葉,1 - 2湯匙,加一點水,更容易攪拌。
4、將混合物倒入碗中,加入切碎的捲心菜,2湯匙澱粉,少許鹽,然後用筷子按同樣的方向拌勻。多攪打一會兒,蝦滑更Q。
5、將調味良好的捲心菜蝦肉泥混入花袋,鍋中裝適量水。
6、當水被加熱時,關掉火,把小袋子切成小孔,然後把蝦肉擠到水裡。使用帶框的花袋更方便。如果你沒有一個框架花袋,使用一個新鮮的袋子或勺子。
7、再次點火,煮至蝦滑落到表面,表明蝦是煮熟的。關火,盛起就可以吃了。
8、當蝦滑時,加入少許鹽,嬰兒嘗起來就夠了。如果成年人吃,味道太輕,可以烹飪時添加一些鹽。
什麼情況下要給寶寶添加輔食
體重: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達到6千克。
吃不飽: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卻經常半夜哭鬧,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喂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但寶寶仍處於飢餓狀態,一會兒就哭,一會兒就想吃。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發育: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能夠扶著或靠著坐,胸能挺起來,頭能豎起來,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餵食的情況。
行為:如別人在寶寶旁邊吃飯時,寶寶會感興趣,可能還會來抓勺子,搶筷子。如果寶寶將手或玩具往嘴裡塞,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伸舌反射: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寶寶常常把剛喂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Ⅳ 嬰兒蝦肉泥怎麼做好吃
海鮮也是很多家長們會給嬰兒准備的食物之一,比如蝦。大家都知道蝦的營養價值高,而且要是煮好了味道也是極好的。所以,家長們可以提前學一學蝦泥的做法,多給嬰兒准備一些可口的蝦肉泥輔食。那麼,嬰兒蝦肉泥怎麼做好吃呢?
嬰兒蝦肉泥怎麼做好吃
材料:大米80克、鮮蝦150克、鮮蘑菇150克、蘆筍5根、胡蘿卜半根、白鬍椒粉、香蔥、鹽、橄欖油、水
做法:
1、鮮蝦洗凈後,剝出蝦仁、蝦頭蝦殼備用;
2、蝦體切成粒,加入適量白鬍椒粉、鹽,拌勻腌制5分鍾;
3、湯鍋內加半湯匙橄欖油,燒至微熱後倒入蝦頭蝦殼;
4、中小火慢煸至蝦頭蝦頭出油,蝦殼變紅;
5、倒入清水、薑片、黃酒,熬煮半小時成蝦湯;
6、撈出湯內的蝦頭蝦殼及薑片;
7、倒入提前泡了一小時的大米,鍋內湯水與大米的比例為3:1.中火燒開後,改小火煮粥;
8、將胡蘿卜切成末、蘆筍切成小粒備用;
9、煮至米軟爛,加入胡蘿卜末煮10分鍾後,加入腌好的蝦肉,並在粥內劃散,煮3分鍾;
10、加入鮮蘑菇、蘆筍粒,煮5分鍾左右,加入適量鹽調味,撒上香蔥末,即可關火。
剛開始給嬰兒添加蝦肉的時候,最好是單獨給他吃蝦肉,不要將蝦肉其他食物混合一起吃,這樣是容易增加過敏可能性。第一次吃蝦肉量不要太多,十克左右就足夠了。如果量太多的話,反而會給嬰兒的腸胃帶來負擔,不要覺得嬰兒吃多了蝦肉一定能夠進補。
怎麼做寶寶輔食
寶寶一般6個月左右可添加輔食,添加順序一般從米糊、米粥、肝泥、肉泥、果泥等糊狀食物開始,慢慢過渡到如蛋羹、稠粥、軟餅乾等食物,最後可吃普通食物。食物製作建議以清蒸或水煮為主,寶寶應多吃柔軟易消化的食物。同時,注意避免一次添加多種食物。
當寶寶到了一年齡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輔食了,這樣有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和營養均衡。但是學習做輔食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而且有一定的規則,不可以隨便盲目的亂做。希望爸爸媽媽好好學習,為寶寶搭配營養而又健康的輔食。
牛奶有較好的保健和醫療價值,牛奶為完全蛋白質食品,對腦髓和神經的形成及發育有重要作用。牛奶脂肪中膽固醇含量比肉、蛋類低,具有降低體內膽固醇的功效。牛奶能中和胃酸,防止胃酸對潰瘍面的刺激,因此服用牛奶對消化道潰瘍,特別是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良好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