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甘南哪裡有好吃的肉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甘南哪裡有好吃的肉

發布時間: 2023-03-05 04:31:33

1. 舌尖上的臨夏——進入甘南前不可錯過的美食城,臨夏特色美食攻略

旅行當中唯 美食 與風景不可辜負」,臨夏是回藏風情線「大甘南」的必經之地,這里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民族風情,這里也是吃貨的天堂,可很多人很輕易地就錯過了這里。我們是專業的 旅遊 人,更是標準的吃貨,我們秉著對吃貨們負責的態度,鄭重地告知你千萬不敢錯過

我們這里講的臨夏是臨夏市,並不是臨夏回族自治洲。自治洲下轄有1個縣級市(臨夏市)、5個縣(臨夏縣,永靖縣,廣河縣,和政縣,康樂縣)、2個民族縣(東鄉族自治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民族佔到總人口的六成以上。臨夏市是自治洲的首府。甘肅一共有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東鄉、保安和裕固,其中兩個就在臨夏州,而且這兩個少數民族都信奉伊斯蘭教,因此是清真回民的聚居地。這里的少數民族從小善於經商,當地經濟繁榮但卻不善於推廣宣傳 旅遊 業,所以大部分遊客只是為了甘南而來,卻忽略了臨夏這個有特色的地方!

紅色的線路是甘南線路,不管走永靖、東鄉線還是走廣河和政線,臨夏都是一條繞不開的路。

就像開篇說的,「獨特的民族風情」與「 美食 」均不可辜負,臨夏有這么兩點已經足矣!

說的詳細一點,獨特的風情到底是什麼風情呢!當然是伊斯蘭風情,這里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少數民族,而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據不完全統計,每平方公里的清真寺達到256座以上,可以說從蘭州出發開車路過三甲集後,沿路兩邊可見非常多的清真寺,而且建築風格獨特,有中式,阿式,還有中阿混合式的。

各式各樣的清真寺

各式各樣的清真寺

各式各樣的清真寺

在這里的大街上行走,有一種地域的穿越感,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在馬來西亞,或者中東的某個地區?而且每逢回族同胞過年過節的時候或者是做大禮拜的時候,滿街都是戴著小白帽子的回族同胞,滿滿的伊斯蘭風情。

西北五省(陝、甘、寧、青、新)的特色 美食 基本都是清真食物,但臨夏的回族同胞可以說把 美食 做到了極致。在做這篇攻略之前,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吃了這么多年的清真 美食 ,到底它們為什麼好吃呢?思考良久,我得出了結論。一是專注,回族同胞們在從事餐飲行業上,只要是出名的餐館一般都是經營了很多年的,這些年裡,他們專注的一個事情就是把味道做好,比如蘭州有家叫阿西亞的餐館,我記得很多年以前就在那裡吃過飯,到現在味道都基本沒有變異,他們致力於保證食物的味型不變。另一個就是信仰,一個有信仰的民族在做進口食品的過程中,絕對不會用不好的食材,一定選用的都是優質的食材,這從根本上保證了用料的純正。清真的 美食 基本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肉食,一類為麵食,兩類 美食 又有太多的細分,下面且聽分解,盡顯我吃貨之能事!

上面嘮叨了那麼一大堆,現在開始說正經的了,都有哪些不可錯過的吃食呢?

【手抓】
最好吃的部位為肋條、前枷、腿肉和脖子,這里不是我故意不推薦上哪家吃,講真,臨夏的大街上的手抓店沒有不好的,就好比外地人到蘭州吃牛肉面,每個都覺得好吃是一樣的。

【牛肉】
有牛肉麵和牛雜割,還有清水牛排。北京叫鹵煮,這里叫牛雜割,雖然是牛的內臟,可絕對吃不出來腥氣,雜割一大碗,湯可無限續,這碗湯再配上一條麻花或是油香,那才叫一個完美。

【雞】
回民烹飪雞肉的方式有很多種:像新疆大盤雞、靜寧燒雞、張掖卷子雞……味道是各有千秋,但在臨夏我們重點不在雞肉的烹飪方法上,而是雞肉本身的特別之處,因為這里不僅羊有閹割的,連雞也要從小被閹割長大後再宰殺烹飪,據說吃著口感很不一樣,所以被稱為「小公公」雞。

回族人做麵食可以說是最拿手的,現在可以說隨著穆斯林的遷徙,同時也已經將 美食 帶到了全世界。比如:油香、饊子、油果子、涼皮、漿水面、攪團、甜麥子……這些都是穆斯林傳統 美食 ,是不是有一些現在你在你那裡也吃過了呢?嘿嘿,不過最地道的還是在臨夏。下面給大家逐一道來。
【油香】
油香也分了很多種,好的麵粉配上當地產的菜籽油,炸出來的油香那叫一個香啊!行走在臨夏的大街上,有個最受不了的事情就是偶遇一家做油香的小店,香氣能飄得好遠好遠,讓人聞到即垂涎三尺!如果再蘸著當地的蜂蜜吃那就更香了!

【饊子】
饊子是一種油炸 美食 ,香脆可口。現在也是遍布了大江南北。不過始終覺得這個 美食 還是回族人做的最正宗。

【油果子】
這是回族人在過年過節時必做的一道麵食,用油、糖和面,下鍋油炸而成。

【釀皮】
在全國大部分地方你們吃到的都是涼皮兒,而在我們大西北主要吃的是釀皮。很多人以為涼皮和釀皮是一個東西,只是方言將「涼」讀成了「釀」,其實不然。釀皮和涼皮的製作方法不同,釀皮是用面團洗出來的,有麵筋,比較厚;涼皮是一種用面水涮出來的麵皮,很薄。兩種口感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漿水面】
漿水面被臨夏人想出了一種獨特的吃法,牛肉火大,漿水性涼,二者合一,正好中和,特別是在盛夏不僅能去熱消暑,還能解酒除油膩,真是 美食 中的佳品。

【攪團】
兩種以上面的融合,配上酸菜漿水或土豆和羊肉丁做成的臊子,這種混搭,也只有回族同胞做得最好。

攪團可以這么吃

攪團也可以這么吃

【河州包子】
以羊油渣混紅蘿卜和地達菜為主料,澆上辣油與醋的混合,那種入口之感,只能說吃起來要絕對小心,千萬別把舌頭咬到。

【發子面腸】
其實是兩種吃的——發子和面腸。面腸就是用面灌入羊腸後蒸熟,發子指的就是羊雜,然後將面腸和雜割合二為一澆汁混拌後就叫「發子面腸」了。看著不咋地,可味道絕對濃郁,而且絕無膻味,肉爛,面腸勁道。

臨夏老細巷的這家發子面腸是最正宗的

【甜麥子】
在蘭州叫甜胚子。這是用燕麥加入加酒麴釀制而成甜麥子:在蘭州叫甜胚子。是用燕麥加入酒麴釀造而成。臨夏的甜麥子,酒的味道稍微淡一點,更多保持了麥子的香味。

經驗豐富老司機/ 隨走隨停享受自由/ 一天往返超值體驗/

回族的炒菜也非常有特點,簡簡單單的菜,但做出來的味道卻絕不簡單,放到嘴裡,那種滿足感真的是太贊了!

紅蘿卜粉條

肉醬釀辣子,整個的青椒從中間豎劈開來,然後在其中用羊肉泥填滿,再澆上醬汁,非常滿足的復合口感!

椒香土豆,必吃之一,裡面綿綿的土豆,表皮椒香椒香的,不行了,吞咽口水ing。

除了上面的好吃的,臨夏還有散飯、雜面旗花、涼粉、糖瓜、鍋盔……太多太多~
吃飯的時候來個三炮台,蘭州人俗稱的刮碗子,那叫一個服坦。

酒足飯飽後再來個甜點,當地酸奶,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完美嗎?

臨夏 美食 第一站:到西關品嘗馬隊長牛肉麵;(淺嘗即可,不要貪飽哦);
臨夏 美食 第二站:到老華寺品嘗沙家涼皮;(有點辣哦,記得麻醬多來點);
臨夏 美食 第三站:到西巷口品嘗發子面腸;(單獨加點頭肉更好吃);
臨夏 美食 第四站:到老城區內品嘗自製酸奶;(配上果醬更美味哦);
臨夏 美食 第五站:邊走邊逛邊品嘗,找到最美味的阿英饊子和醇香的馨麥郎甜麥子(這一站吃不了的可以打包帶走,回去給親朋好友品嘗一下臨夏 美食 )。
如果擔心找不到這些 美食 ,或是擔心獨自吃不完這么多好吃的,可以約上你的小夥伴一起參加現成的由 美食 向導帶隊的臨夏 美食 體驗一日游,帶著你的嘴巴去旅行吧!

註:本文轉自馬蜂窩博主——飛翔戶外曹胖

2. 甘肅最好吃的羊肉在哪裡

草原的風,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

草原的花,草原的水,草原的姑娘……

都說甘南是個好地方,享有「甘南九色」之美,有碧空如洗的藍天,高遠飄逸的白雲,牛羊遍地的草原,還有那聞名世界的拉卜楞寺……

3. 羊肉是河西走廊的好吃,還是甘南的好吃

這個我是真有發言權,甘肅十四個地州市我去了十三個,各地羊肉嘗了個遍。河西走廊的羊肉以張掖肅南祁連山北麓產的臧山羊為佳,可惜那是牧民的專享,關系不到你嘗不到。

4. 西北五省哪裡的羊肉好吃

西北五省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說起這五省的羊肉,那真是各有特色,不相上下!

新疆的羊肉:

新疆,我國最大的省,佔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新疆畜牧業發達,有著我國最多的羊肉的品種,比如有阿勒泰大尾羊、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巴爾楚克羊、塔城地區的巴什拜羊、巴音布魯克的黑頭羊,都非常有名。

新疆羊肉的做法也是百花齊放,五花八門,比如烤羊肉、羊肉抓飯、手抓羊肉、黃燜羊肉、羊肉燜餅、饢包羊肉、羊肉包子、清燉羊肉等。

新疆有廣袤的大草原,空氣新鮮無污染,水質清澈,大草原上有各種中草葯,所以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羊,肉質鮮美,肥而不膩,再加上新疆本來盛產孜然、辣椒,因此造就了聞名全國的新疆烤羊肉。可以說,新疆的羊肉無論從品種、做法、口感、品質上在全國都名列前茅。

甘肅的羊肉:

甘肅省養羊的地方很多,其中最為出名的有民勤羊肉、靖遠羊肉。民勤縣屬沙漠氣候,比較乾旱,鹽鹼地多,羊吃的是天然的沙灘濕草,肉不肥膩,不膻。靖遠的羊是灘羊,以羊羔肉最為有名,肉質鮮嫩,肥而不膻,現在靖遠縣是甘肅省最大的羊羔肉養殖基地。

吃法上來說,甘肅臨夏的手抓羊肉、平涼羊肉泡饃,慶陽清湯羊肉,河西地區酒泉、嘉峪關、敦煌一帶的烤肉、烤全羊都非常地道,美味。

青海的羊肉:

青海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湖——青海湖,這里水草豐富、空氣清新,風景秀麗,哺育著青海萬萬千千的羊,其中以都蘭、茶卡、祁連的羊肉最為有名。

作為三江源頭,這里的草原上有數不清的中草葯,有純天然的礦泉水,羊在這種環境下生長,肉質可想而知,可以說鮮美的羊肉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吃青海的羊有延年益壽,保健身體的作用。

青海羊肉的吃法以保持原味的清燉、手抓為主,當然炕羊排也非常很受歡迎。

寧夏的羊肉:

寧夏是回族自治區,回族同胞對羊肉尤為鍾愛,是每日三餐必不可少所以當地養羊的產業也相當發達,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鹽池灘羊、中衛山羯羊和綿羯羊。尤其是羊池灘羊肉被譽為「寧夏五寶」,馳名中外,這兩個地方的羊肉色澤鮮紅,脂肪乳白,不膻不腥,是公認的優質羊肉。

寧夏人也特別喜歡吃羊肉,也是招待賓客必不可少的 美食 ,比如平羅爆炒羊肉片、手抓羊肉、固原水盆羊肉、羊雜碎、羊肉搓面、清燉羊肉、醬羊骨頭、羊肉泡饃等。

陝西的羊肉:

陝西羊肉最為出名的是橫山羊肉,是陝西省榆林橫山區的特產,橫山的羊是白絨山羊,長期食用地椒、苜蓿、沙蔥、香艾這些野草,這些草中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所以肉質特別的細嫩、肥瘦相間、低脂肪,沒有膻味、香味比較濃郁。

正因為陝西有這么好的羊肉,所以西安的羊肉泡饃馳名中外,有100多年的 歷史 ,是國宴菜品,大街上隨處都可見羊肉泡饃店,去西安 旅遊 的人,都要去吃一碗正宗的羊肉泡。

西安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講究,分為4種:干泡(無湯)、口湯(食後餘一口湯)、水圍城(湯較多)和單走兒(吃饃喝湯)。

總結一下,西北五省都是養羊大省,這幾個省的人們都非常愛吃羊肉,每個省的羊都有各自的特點,做法也是百花爭鳴,相對來說,你比較喜歡哪個地方的羊肉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在新疆服役5年我敢肯定新疆羊肉最好吃,

很多地方都打著新疆的旗號賣羊肉串,讓我一度以為,如果到了新疆,肯定是滿大街的羊肉串店。但實際上,等我到了新疆才發現,新疆本無羊肉串,遍布新疆大街的,幾乎都是一個名字,那就是烤肉店。在新疆,根本看不到用那種纖細的竹簽子串的羊肉,圖片中的方式,才是羊肉在新疆正確的打開方式。整盤的烤羊排、烤羊腿,不用腌制,烘烤的過程中直接刷醬料,獨特的烘烤方式讓醬料慢慢滲入到羊肉內,吃起來香而不膩。除了烤羊排,羊身上拆下來的大塊羊肉,也不能浪費,做一個實實在在的羊肉手抓飯最合適不過了。回想當年,我在某個小店裡點了一份羊肉手抓飯,上來之後只能看到零星幾塊羊肉,那寒酸的樣子,我都不忍心看。而看了新疆本土出品的手抓飯之後,立刻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差距啊差距。到了新疆,沒人再想吃羊肉串了。因為完全就被pk下去了,圖中這短粗胖的烤肉叫饢坑肉,是在饢坑中,用暗火燜熟的,因為烤肉的環境完全密閉,所以水分幾乎無法流失,這樣的烤肉吃起來比明火烤出來的肉口感更嫩,只不過吃這饢坑肉有點遺憾,因為感覺嘴巴還沒過足癮,就已經吃不下了,這肉串實在是太實惠了。

我在青海十幾年了。作為一個外地人我覺得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首先,羊肉好吃與否,我認為還要看羊的成長環境。青海的羊平均海拔較高,這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另外,青海在有一個其他地方無可比擬的優勢,就是鹽礦居全國之最,可以說是吃鹽草長大的,再加上獨特的高原氣候和環境,是其他地方蹦高也無法達到的,肉質細膩,無膻味,特別是茶卡鹽湖那一帶的羊,回家過節時必帶的土特產之一。眾網友,說這說那的可能沒有吃過吧。不是廣告,嘗一下便知。

西北地區的羊肉應該甘肅靜遠的黃燜羊羔肉好吃,要吃手抓羊肉去蘭州市裡吃(蘭州市裡很多的手抓羊肉)館子。想吃烤全羊去甘南州去吃因為這幾個地方的羊肉做的很好口碑也好價格,實惠,數量夠,味道好。

哪裡的羊肉最好吃?這個是老饕們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雖然作為一個重度羊肉愛好者,也走過大江南北各處產羊的牧區,也難以給出准確的答案。你問每個地方的人,每個人總認為自己家鄉的是最好的,永遠爭論不休,但是什麼樣的地方出好羊,整體看法卻出奇的一致:最好的羊不是出產自水草豐茂的草原,最好的羊往往都產自半荒漠化的草原。

環境嚴酷的半荒漠戈壁地區,羊需要儲存更多能量,通常水分含量更少、干物質更多,因此風味更為濃郁。但在水草豐 美食 物充足的地區,羊沒有多大的必要存儲能量,風味物質含量低,故評價相對較差。

中國人信奉食補,同樣也相信食用多種野草的羊更好吃。一些牧民認為,一平方米之內草的種類達到 10種以上,才是好草原。同一類草大片蔓延的地區,也許看起來很美,但往往不受羊和牧民的歡迎。如果草原上伴生著貝母、黨參、甘草、沙蔥等珍貴的中草葯類植物,那麼更能提升羊肉的口感和品質。

說到吃羊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內蒙或者新疆,但我吃遍各地的羊之後發現有些相對小眾的地方產的羊其實很有特點,值得推薦。例如最近去的武威市民勤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西、北三面被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圍。民勤牧區生長的偏鹼性草本植物種類繁多,沙漠氣候與天然鹽鹼水草造就了羊肉獨特的醇香。這里的大漠羊膻腥味輕、蛋白質含量高,風味濃郁而鮮美可口。尤其是這里的羊羔肉,最適合用來做手抓羊肉,低脂肪、瘦而不柴、肉質鮮嫩多汁、無膻不膩。而且往往越簡單的烹飪方式越能體現食物本身的品質,就像清蒸魚、白灼蝦、白切雞等,而對於羊肉,我想最能體現其品質的做法就一定是手抓羊肉了,不用任何多餘的調料,只需一鍋水、一把鹽巴,真正好不好吃除了看火候就全憑羊肉本身的品質了,有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民勤羊羔肉您聽說過嗎?吃了的人都說好?還想吃,還經常網購。民勤羊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水草條件,被譽為中國「肉羊之鄉」。 民勤咸草羊肉非常好吃,因為民勤土質含鹼性大,天然羊草帶有鹼性,有鹹味,羊非常愛吃,食口性強。

民勤沙漠邊緣的地理氣候特徵,逐漸形成了民勤綿羊體質結實、骨骼粗壯、精髓充盈、耐寒耐旱的民勤沙羊品種,微鹼性、富含礦物質的水草條件,使民勤羊肉具有醇厚鮮美、無腥不膻的獨特品質。

民勤羊肉主要以清水煮羊肉、黃燜、「柴火烤全羊」「全羊湯沙米面條」「羊肉綁份子」「鎖陽羊肉」等為主要做法,不膻不腥,美味可口。

民勤羊肉遠銷內蒙、新疆、蘭州、北京、上海等地,在國內享有「民勤羊羔肉」的美譽。

沒吃過內地羊肉就別吹牛。新疆羊肉是好,但比起鹽池灘羊,靖遠羊羔肉。還是有差距。新疆羊比較大,甘肅寧夏灘羊屬於土羊,肉質更鮮美…新疆人現在跟韓國人一樣,啥都是新疆的最好…

寧夏鹽池灘羊最好吃,不接受任何反駁!

羊肉,一直以來, 都是中國人們的餐桌 美食 ,不僅能夠御風寒,而且可以補身子,被稱為冬季補品,深受人們歡迎。(小技巧:一公斤羊肉若能放入10克甘草和適量料酒、生薑一起 烹調 ,即能夠去其 膻氣 而又可保持其羊肉風味。)
真正的羊肉
其實,大多數中國人所吃的羊肉,並非是真正味道的羊肉,而是靠著冷鏈物流輸送的。而在這過程中,蛋白質、脂肪和水分,都無可避免地嚴重影響口感與風味。如此的羊肉,口感就跟木材一般堅硬,刨出來的薄片,只能算是「假羊肉」。

如果要吃到真正的羊肉,需要藉助三樣東西,分別是快速凍結羊肉、把肉大塊冷藏、超低溫保存。但以當前國內的技術條件,是沒有辦法做到的。不過,相信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後東部地區的人也有機會吃上真正鮮美滑嫩的羊肉。

作為羊肉產區的西北五省,各有各的特色,若真要分出個排名的話,我個人覺得應該如下。
第一名——甘肅靖遠羊羔肉

說起甘肅,不得不提起甘肅的手抓羊肉飯,以臨夏最為出名,採用甘南草原的藏系羊為原料。甘肅當地人,在家煮好手抓羊肉後,便裝在木桶之中,穿街走巷叫賣,所以也被稱作「桶子肉」。

但甘肅最為有名的,靖遠羊肉,屬於羊羔肉中的極品。這與靖遠羊肉的生長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甘肅境內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葯。

羊兒們吃著山泉,啃著草葯,從而使得羊肉細胞改變,達到極致,這也造就了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的靖遠羊羔肉。
第二名——青海灘羊

青海省,擁有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有碧藍無比的天空,高遠優雅的白雲,牛羊遍地的草原,還有那聞名世界的塔爾寺。其實,除卻這些美景之外,還有超好吃的羊肉——青海灘羊。

青海當地人,都喜歡在夏天周末,約幾個朋友一起到郊外現殺活羊,殺完以後,灌血腸,裝羊筏子。與朋友們一起,忙活一天後,便開始悶頭大吃起來,期間來幾兩小酒,真所謂其樂融融,好不自在。

青海屬於高遠,牧區的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此處的羊兒雖然生長較為緩慢,但卻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沒有膻味,可謂是鮮美至極。
第三名——寧夏鹽池灘羊

寧夏屬於回族自治區,但作為西北五省之一,是相當喜愛羊肉的,每日三餐都會有羊肉在內。其中,最為有名的鹽池灘羊、中衛山羯羊和綿羯羊,尤其是鹽池灘羊,被譽為「寧夏五寶」。吃鹽池灘羊,只需蘸點鹽,不膻、不膩、口感順滑,屬羊中極品之列。
第四名——新疆阿勒泰大尾羊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省份,佔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一,羊類品種繁多,分別有阿勒泰大尾羊、南疆麥蓋提縣的刀郎羊、巴爾楚克羊、塔城地區的巴什拜羊、巴音布魯克的黑頭羊。其中,以阿勒泰大尾羊最佳。

這里的阿勒泰大尾羊走的黃金道,吃的是中草葯,喝的是山泉水,是完完全全的原生態 健康 食品。但是,與甘肅靖遠羔羊肉比起來,還是有一段距離的,只能算是中品。
第五名——陝北榆林羊

陝西羊肉,最為出名的,便是橫山羊肉,以榆林為最佳。此處的羊兒,從小吃著去膻味的調料長大,自身沒有羊膻氣,也無須用紅燒、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蓋膻氣 。雖然麻辣和紅燒的烹飪方法能夠遮蓋住羊的膻味,但是也同時能遮蓋住羊的鮮味。對於陝北自身沒有膻味的羊肉,只用白湯水煮,就能發出那種透骨的清香。

陝北地處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常年雨水稀少,光照強烈。而在此處成長的山羊,生性好動,活動量大,所吃的雜草,都是無污染、無公害的天然雜草。

它們尤其喜食一種俗稱「百里香」的地椒香草,這種草隨處可見,營養特別豐富。因此該地所產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時香而不膻,肥而不膩。但是陝北榆林羊與上面幾種羊肉比起來,差距依然是有的,只能算是中下品之列。

告訴你個大實話,西北五省的羊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