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武漢哪些綠豆糕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武漢哪些綠豆糕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27 04:47:16

⑴ 武漢有哪些好吃的糕點

草之樓仙豆樓

仙豆糕其實是老北京小吃,虎皮般的色澤,方方正正,體積很mini,但是十足的呆萌。這間小小的門店,隱匿在武昌虎泉街繁華的夜市中間,外觀實在不算起眼,但是,它家的生意卻超級火,火到一天能賣出200多斤呢。

店老闆說,從爺爺輩就開始做烘焙糕點,帶著傳承下來的手藝隻身來武漢開了家專門賣仙豆糕的店。

不同於武漢傳統老字型大小點心店,這家仙豆糕來武漢開店也才短短5個月不到,就快速地成為了這一片店鋪里的人氣王。

仙豆糕面和餡兒講究低油低糖,各個年齡層吃起來都ok。整個製作過程近乎透明,案台上,一位師傅用手熟練地捏出拳頭大小的餡兒,搓圓,再裹在特製的麵皮里。

差不多半個多小時,他們就做滿了一個鐵盤,再把仙豆糕放在店面門口的烤爐上現烤,6分鍾一鍋,還冒著熱氣兒,這個時候也是最好吃的。

綠豆仙豆糕

綠豆餡兒是這里賣的最好的一款,薄薄的一層皮,烤得焦脆,一口咬下去裡面的豆餡立刻爆了出來,扎實而不覺油膩,綠豆打磨出來的餡兒,綿密軟糯,吃起來淡淡的甜味,一點都不膩,要說唯一的缺點,小編覺得就是分量太足,胃小的妹紙,估計吃一個就有飽腹感了。

紫薯仙豆糕

紫薯餡兒的仙豆糕,內餡兒加入了少許紅豆,吃起來還保留著紫薯的原香原味,紫薯本身自帶甜味,所以這款比綠豆餡兒甜很多。焦脆的外皮就著紫薯吃一小口覺得還好,吃完一整個後,稍稍有點膩人。

肉鬆仙豆糕

肉鬆餡兒是唯一有鹹味的仙豆糕,小編表示鹹食黨終於也有口服了……像吃肉鬆餅的感覺一樣,只不過仙豆糕的外皮更薄,肉鬆更厚實,想像一下嬰兒拳頭大小的肉鬆,一個人吃完一整個,還真有點難度,溫馨提示,和小夥伴一人一半才是最好哦。建議還是配上一壺茶,吃的時候既舒適又高雅。

地址:武昌虎泉街虎泉市場A區臨街14號鋪

蟹殼黃

蟹殼黃是前進一路上的中式「網紅」點心店,只要提到它,那片兒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的。

熱情的宋媽媽既是收銀員也是老闆,河南人,一家三代人就住在樓上,於是在樓下這個一眼就能看穿的幾平米檔口,賣起了小點心。

透明的玻璃盒子後面約1米處是一張案台,宋媽媽每天就站在這里做蟹殼黃,只有桂花糖一種口味,一賣就是19年。

看著這些剛出爐的小編封它們為mini芝麻「燒餅」的傢伙,還彌漫著芝麻和油酥香。

在這里,小編要強烈推薦給喜歡酥餅類中式甜點的小夥伴們,甜,但剛剛好,如果對甜食無感請忽視,畢竟包進去的確確實實是白花花的桂花糖。

⑵ 武漢哪些美食

武漢越來越冷,在這樣的天氣里,美食能帶來無窮的溫暖,好吃的太多,有時候還要反復糾結一下「今天吃什麼呢?」


盡管武漢的美食店一個接一個的冒出來,但是老牌餐廳的地位還是不能小覷,這些當地品牌店,最老的比你年齡還大!

今天就讓十分君帶著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武漢老牌美食。十分君也整理了50家武漢老牌名店,看看你打卡了那幾家!

長堤街桂萍牛雜丨牛雜鍋仔

地址:硚口長堤街


聞著牛肉鍋的香味,吃著入味的紅油蘿卜以及軟爛不柴的牛肉牛雜,哪怕藏在老街的刁角處,這里每天都生意爆滿。

汪玉霞丨月餅

地址:大智路吉慶街1樓商鋪


這家老字型大小月餅最有名的要數活油蔥酥月餅,上了年紀的老武漢人往往都願意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專門來購買汪玉霞月餅。

曹祥泰丨綠豆糕

地址:司門口解放路409


他家的綠豆糕外面那層綠豆粉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油,入口反而有種沙沙的感覺,裡面的紅豆沙也非常細膩,想起小時候吃的那種最原始包裝的紅豆沙麵包的口感,特別扎實!

胖嫂油燜蟹丨油燜蟹

地址:前進二路151號


胖嫂家螃蟹的燒法很好,味道濃厚,肉質鮮嫩,吃到後面還可以加熱乾麵進去,吃到撐。

吳長子鹵菜館丨鹵菜

地址:統一街洪益巷108號


大鍋里插著幾副長筷子,來了話不多說,拿起筷子就開始挑選喜歡吃的,菜品每天都是現鹵的,所以吳長子鹵菜館出攤時間是17:30—24:00,千萬別去早了,以免吃不到!

周記熱乾麵豆皮大王丨牛肉豆皮

地址:漢陽區麒麟路與桃花街交叉口


店裡的牛肉豆皮既有特色又好吃,臊子用料足,配料有筍丁、肉丁還有別家吃不到的牛肉,鹵水也給得足,口味層次更豐富。

小秋水餃丨水餃

地址:大成路大成生鮮市場對面


開了很多年的水餃店。武漢當地人都說自己小時候的味道。去的早的話還可以品嘗到面窩,除了水餃外,他家的牛肉粉味道也很贊。

福慶和丨牛肉麵

地址:單洞三路口


福慶和也算是老字型大小的面館了,店裡的牛肉麵,面條筋道,牛肉都切成一小坨,很軟爛,鹵的很進味。中間還帶了幾塊牛筋,很軟很Q,很好吃。

古田江胖火鍋丨豬彎彎

地址:硚口宗關地鐵站附近


一鍋兩吃,一邊是豬彎彎配藕塊,堆得冒尖,一邊是炸過後再下鍋的入味基圍蝦,有點鴛鴦鍋的架勢,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

新口味泡蛋苕粉丨泡蛋苕粉

地址:集賢里92號(近榮西菜場、集賢菜場)


紅學鍋貼丨牛肉鍋貼

地址:解放路青石橋48號院(近水水烤蝦)


紅學鍋貼被食客們譽為武昌第一鍋貼,老闆是一對夫妻,鍋貼只有三種餡,牛肉、鮮肉和韭菜肉,三兩起售,每天這里的慕名而來的人都很多,想吃可以趕早呀。

土匪魚丨土匪魚

地址:蘭陵路和鄱陽街交匯處


作為四川的名菜,土匪魚光聞著味道就讓人食指大動,佐料滿滿當當的鋪在魚上,一筷子放進嘴裡,炸過後脆脆的魚皮包裹著新鮮的魚肉。

重慶特色火鍋冷鍋魚丨冷鍋魚

地址:街道口珞獅北路


它的魚肉基本上都是選的魚肚那一塊的肉,提前給你拌好醬料的魚肉就放在一旁,魚肉細膩鮮嫩,關鍵是店鋪按人頭收費,所以你吃多少都行。

德華樓丨包子

地址:漢口清芬一路59號


德華樓的包子是京津風味與武漢風味完美融合,包子麵皮鬆軟,富有光澤與彈性,而蘊藏在麵皮之內的肉餡,更是香而不膩。一口咬開,可以看見色澤誘人的肉湯,鮮味交匯在一起。

精武鴨脖丨鴨脖

地址:精武路


拿起一塊鴨脖放入嘴裡,口腔先被滿滿的鴨肉香氣填滿,舌尖處慢慢湧上香辣不斷刺激口水的分泌,等辣味漸退,回味緩緩升起,精武鴨脖的總體風格以香辣為主,醬香濃郁、越啃越香、辣口不辣心。

小桃園丨雞湯

地址:園博園東路漢口裡2-2-2號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里,武漢人對於那一罐從灶火爐里端出來的雞湯,小桃園煨出的湯雞嫩湯稠,湯油清黃,醇香味美,清香撲鼻,是滋補上品。

火土肝丨火土肝

地址:董家巷


大董家巷裡的火土肝,可是很多人專程驅車前來品嘗,吃的就是回憶,吃的就是小時候回憶的味道。

鐵棚子熱乾麵丨熱乾麵

地址:大興路84號(老五燒烤對面巷子內)


藏在刁角,門面是鐵棚子,十點就不到就已經賣完,本是一家標準的社區小店,卻因為優秀的口味,吸引了無數武昌漢陽的伢們過來打卡。

全刀子家常菜丨麻花梅子肉湯

地址:大興路69號


全刀子家常菜館的自創菜麻花梅子肉湯,讓你「過口不忘」,不信邪的可以去試試。

二廠汽水

地址:各大超市


武漢的夏天,除了竹床、蒲扇、綠豆湯,還有橘子、檸檬、香蕉、荔枝口味的二廠汽水,每個人記憶里都有一個水果味兒的汽水飽嗝。

油餅包燒麥

地址:糧道街


這樣的搭配至今都稱得上「武昌一絕」!在糧道街上開了近20年,鬆脆的油餅搭配著軟糯的燒麥,一口咬下去回味無窮。

王記牛雜丨生燙牛肉麵

地址:江漢三路


新鮮的嫩牛肉、牛臟在滾燙的高湯內滾上不到十秒就撈出,牛肉順著肌理切成片,充分吸收了醬汁精華的牛肉,輕輕一咬還會有香噴噴的肉汁溢出來,牛肉嫩滑中帶著一絲微辣的口感,吃起來又嫩又滑。

阿斌三鮮豆皮

地址:水陸街東(復興路口)


蛋皮與糯米緊密相連,糯米將肉丁乾子和榨菜擁入懷中,外皮看上去油滋滋的其實入口並沒有很油膩,糯米很有嚼勁。

丙祥燒麥丨燒麥

地址:球場路熱乾麵館旁


皮薄餡大,糯米漲的口感很糯,油大,餡子里有糯米香菇熏肉黑胡椒小蔥。味道無可挑剔,配合著她家熱的花紅茶葉解下燒麥自帶的油膩感和咸。

雷氏雞冠餃丨雞冠餃

地址:三眼橋北路24附4號


雞冠餃一口香酥軟嫩微微爆汁,肉給的比別家多,吃一個就能管飽。

阿德魚灣丨酸湯魚

地址:火炬路14號附1號(武昌實驗中學旁)


招牌菜酸湯魚,可以說在武漢是獨一家的味道。乳白色的魚湯,用酸角跟泡椒打底,酸中帶辣,裡面還用炸過的魚骨添香,鮮味濃郁。

龍班長蹄髈大王丨鹵蹄髈

地址:武昌水陸街復興路小學對面


每天店內大概能賣出100個蹄髈,個個肉質醬香,爛而入味。

四季美湯包丨湯包

地址:吉慶街


輕咬破湯包,湯汁便沁入嘴裡,蘸上姜絲醬醋,味道異常鮮美,一般要點上兩籠才能吃得過癮。

江西桃酥王丨桃酥

地址:江漢路


手掌大小的圓餅放在手裡沉甸甸的,分量十足,桃酥冷卻後口感更好,咬一口,酥脆的顆粒在唇齒間廝磨,香甜的味道在口腔中暈開,沒有絲毫油膩感。

老通城豆皮丨三鮮豆皮

地址:吉慶街


老通城可以算得上是百年的老字型大小了,排隊是常態,豆皮分為三鮮和牛肉的兩種,都是現做現賣,配料豐富,汁水鮮美,不論是從味道用料還是從包裝上,把小吃做到精益求精。

老萬城丨酸梅湯

地址:中山大道


酸梅湯入口酸酸甜甜,隨著冰涼的果味順著喉嚨滑進胃裡,一股攀上舌苔的回甘立刻就顯出了老萬成的真功夫,烏梅、山楂、桂花餘味一層一層在舌尖綻開。

田師傅香辣蟹牛蛙

地址:渣家路132號志誠大廈一樓(江漢北路口)


在田師傅家吃香辣蝦,這么多年味道依舊還是沒怎麼變,肉嫩,醬稠,滿足感油然而生。

曾記大腰子丨烤腰子

地址:苗栗路與香港路口交叉口東北角


每片腰子從中間劃了三道,腰子看上去嫩嫩的非常新鮮,口感也是十分鮮嫩,一點膻味都沒有。

蔣婆抄手丨酸辣紅油抄手

地址:漢口蘭陵路與勝利街口北側


每個抄手個頭都很大,呈現元寶狀,麵皮彈性十足,肉汁豐富多汁,湯頭入口清爽。

翠翠家常菜館丨青番茄炒肉

地址:楊園街武昌醫院東北(鐵四院食堂前面)


這家家常菜有驚喜,可以吃到別處吃不到的菜品,因為沒有菜單,可以憑靈感自由發揮。青番茄炒肉,可以說是很特別了,青番茄切成片,跟肉一起炒,酸酸甜甜很開胃。

老楊家鮮魚糊粉丨鮮魚糊粉

地址:南京路與吉慶街交叉口


一碗湖湯粉一根油條,是這里每個人的標配,Q彈的細粉拌上楊師傅熬了一晚才熬出來的鮮魚湯糊,撒上嫩綠的小蔥,透白的蝦皮、大頭菜。一定要攪拌均勻後拌上油條。

老風味燒餅丨怪味燒餅

地址:鍾家村顯正街群建路小學門口


老闆是一對來自安徽的夫妻,在這做燒餅一做就是三十年,很多人都是吃著他家的燒餅長大的,如今他們的娃也吃著這口燒餅。

正宗桂林米粉丨桂林米粉

地址:糧道街中學對面


他家的米粉和其他家差別確實挺大,略硬但非常彈的,口感實在,配上入味的牛肉,再來一個門口賣的苕面窩或者藕面窩,那滋味,別提多爽了。

黑皮牛雜丨牛雜粉

地址:漢口台北路175號


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粉,紅油粉上鋪著切的方方正正的牛肉塊和幾塊大大的白蘿卜,味道雖然沒有那麼驚喜,但是他有他的風格,從小吃到大的店子,滿滿一口,一代人的回憶。

土大炮燜烤丨燜烤羊肉

地址:四美塘路79-1路(四美塘公園前30米)


全武漢獨此一家,板融合了燜和烤的雙重手藝,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燒烤方法——土大炮燜烤。獨特的烤制方法,肉里的汁水被炮筒里的高溫牢牢鎖住,軟柔的孜然香和多汁的口感相得益彰。

舒師傅餃子丨白菜豬肉餃子

地址:民主一街前進一路公交車站旁


白菜豬肉餡餃子是舒師傅家的經典,可水煮也可油煎。等待不到兩分鍾,一碗鮮活水靈的水餃就上桌了。

黃毛鴨脖丨鴨脖

地址:漢陽郭茨口知音西村玫瑰街


漢陽最有名氣的黃毛鴨脖,鴨脖味道深入到了肉里,嗜辣的慢慢吸允,可以充分感受麻辣的沖擊力。

一元路燒餅丨甜辣燒餅

地址:一元路


燒餅裡面揉著餡,外焦里嫩,燒餅會刷上好幾遍紅彤彤的辣油,均勻的撒上白糖,怪味燒餅招牌式的甜辣酥脆混合著烤制的麥香,酥脆爽口。

小民大排擋丨鳳爪

地址:白沙洲大道萬隆廣場對面


上過《風味人間》的小民,有著武漢正宗的大排檔風味,軟爛入味的鳳爪,椒鹽鮮香的枯豆絲…都是不能錯過的美味。

小鬍子燒烤丨烤藕

地址:北湖正街


烤藕入口生脆,最特別的是還帶著甜味,舌尖還有辣味游移,甜辣的快感在口腔中散開。

雞架子老萬丨雞架子

地址:統一街


雞架外面被炸的焦黃,骨頭炸的酥脆,作料也特別有味,所以喜歡重油重味的朋友可不要錯過。

胡炸炸丨炸肉

地址:居仁門


胡炸炸的炸肉都是自己腌的,裹滿孜然粉是很地道的武漢味道,炸過之後沾著醬料吃,完全沒有一點油膩,孜然的香味十分濃郁,還有一點若有若無的甜味在口腔里游盪。

塗記酥油餅丨牛肉油餅

地址:江漢三路


牛肉味的口感豐富,餅皮的油香里藏著牛肉濃香,牛肉碎里透著微微的麻與辣,這一口麻辣辛香。

正宗北京片皮烤鴨丨烤鴨

地址:江漢三路


鴨肉的油脂豐腴,面醬的桂花醇香,大蔥的辛辣濃烈,麵皮的柔韌甘甜層層重疊,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味覺沖擊,在味蕾中盡情怒放。

趙記干煸辣子雞丨辣子雞

地址:江漢三路


辣子雞本是一道傳統的重慶美食,老闆結合武漢口味做了改良,剛出鍋的辣子雞色澤鮮亮,肉質飽滿。

⑶ 你吃過哪些好吃的糕點

有很多讓我一試就傾心的糕點,比如酥皮棗泥月餅,蛋黃酥,慕斯,榴槤酥等等。

我是肉絲兒,一個會吃會做會 養生 的吃主兒,分享家常飯菜,手工烘焙, 養生 食療經驗。歡迎關注我。

酥皮棗泥月餅

我從小愛吃酥皮月餅,尤其是棗泥餡的,現在也非常喜歡,每年八月十五家裡其他人吃廣式月餅,我就吃酥皮的蘇式棗泥月餅。
把油皮紙打開,咬上一口,層層掉酥皮,棗泥餡粘牙又香甜,我就慢慢地一口一口的把它品嘗完。

蛋黃酥

頭一次看見蛋黃酥是在朋友圈,朋友圈裡刷蛋黃酥刷的很火爆,家裡有烤箱,我就想能不能自己做點,然後就動手試了

剛烤出來就拿一個嘗,那個味道真的無法用語言形容,酥皮一咬就碎,沙沙的蛋黃和甜而不膩的豆沙讓人一口一口下去停不下來。

慕斯

剛買烤箱的時候,什麼甜點糕點都想試做,第一次做慕斯,是給自己做的生日蛋糕。

巧克力慕斯從冰箱拿出來,涼涼的,巧克力與奶油的的混合細膩又濃郁,中間夾的戚風既綿軟,吃下去又有絲滑的感覺。

榴槤酥

因為愛吃榴槤,也就愛上了榴槤酥,榴槤酥我還沒做過,在外邊一看到了就想買了吃。

西式糕點的酥皮和中式糕點的不大一樣,西式的更膨脹,一口下去里邊的榴槤餡就爆出來,吃一次就愛上!

稻香村的「自來紅」。

小時候,中秋節唯一的月餅,感覺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點心。

如今,點心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但我依然喜歡「自來紅」。

我住的小區附近有家大超市,還有一家稻香村門店,購買非常方便。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醫生讓少吃甜品。

實在想了,就買一二塊,還是稻香村。

糕點在南方的飲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我給大家推薦幾個我曾經吃到的覺得不錯的糕點。說實話,長大後,已經很少吃糕點了,對於糕點的記憶大多來自小時候。

秤管糖

這是徽州的一種糕點,是用飴糖為主料所做的,再點綴上白芝麻或者黑芝麻,吃起來鬆脆可口,最主要的是沒有其他糖類吃起來那麼黏牙,所以老少皆宜,我爺爺就很喜歡吃這個,所以每次回去看他的時候,總會買上一些。

九層糕

這是去廣東的時候吃到的,樣子很好看,九層糕其實是一種米糕,味道甜甜的,喜歡吃甜口的,一定不能錯過,吃起來非常的軟滑可口。

麥芽糖

這個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過了,只是記憶中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有人跳著擔子來學校買過,價格已經記不清了,有點貴,當時為了吃上一塊,算是傾家盪產。麥芽糖是所有糖中,口感最好的,不過麥芽糖不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吃,太容易黏牙了。

饊酥

音是這個音,小的時候,每年到了十一二月分,家裡就會開始准備熬製糖漿,做饊酥,糖漿是利用放置了一段時間的芋頭,自己熬制的糖漿特別好喝,不過記憶中也就那麼一兩次,很麻煩,一般村裡做饊酥的,都會有糖漿出售,不過那個味道差遠了,然後糖漿和饊子在鍋子混合後,攪拌均勻後,倒在一個很大的板子上,弄成方形後,切成一塊一塊的,那種還沒有完全冷卻的,有點熱氣的最好吃。通常家裡還會做點花生糖,芝麻糖什麼的,不過我最愛的還是這個饊酥。也很久沒有吃過了。

南方的糕點有很多,定勝糕,桂花糕,綠豆糕等等等等,歡迎大家留言說說自己喜歡吃的糕點。

眼看著端午要近,又到了吃糕綠豆糕的時候了。壹周君想起來,趕緊去曹祥泰排隊,不然吃個呵欠(武漢話 什麼都沒有了的意思)。

不打折也不進超市,曹祥泰就是這么有腔調。十二塊綠豆糕,大小形似麻將牌,印著美麗的圖案,上層覆蓋著一層淺綠色的綠豆沙茸,地下顏色略深,是紅豆沙餡。包裝更樸素,只是一張白紙,四周印花,中間有招牌上的曹祥泰三個大字,銷售員手腳麻利地包裹起綠豆糕,用一根麻繩困紮好,不一會,綠豆油就滲到包裝紙上了。武漢人就愛曹祥泰的包裝和油滲到紙上的感覺,覺得這才夠傳統。

每年臨近端午,武漢三鎮的市民前來曹祥泰賣芝麻糕綠豆糕的,隊伍排得足足有一公里,毫不誇張地說,都排到大橋下面了。(雖然曹祥泰地址在司門口,靠近大橋),真格是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的號召力,一點都不比那些網紅店差。

曹祥泰的 歷史 ,如今的說法,也是夠逆襲的的,草根創業,全靠一個「勤」字。據說,創始人曹南山,年幼時候就遭遇喪父,小小孩子就肩負起撫養母親和弟妹的責任。鄰居可憐他,便湊點錢,讓他提籃子賣蠶豆。在今天看來,也算是眾籌創業吧。小本經營,他本分又大方,別人買他的蠶豆,他總會給人家多抓一大把,歷經十多年後,曹南山在武昌長街新街口(今解放路)開起了「曹祥泰」,經營傳統糕點,特別是綠豆糕廣受歡迎。

曹祥泰的綠豆糕是為何如此受歡迎?他家真是綠豆做成的,因為市場上很多綠豆糕,並非綠豆而是芸豆製成。有關曹祥泰的綠豆糕製作工藝,早已有一句「十全十美」來形容了。

煮熟,曬干,去皮,石墨磨粉(非機器磨),篩拋(讓粉質更細膩),成型,(鋪上綠豆粉,加入紅豆沙餡,再鋪一層綠豆粉;蒸熟,攤涼吹乾,成品。

據說,曹祥泰最高峰,日產一萬多斤,毫不誇張地說,沒吃過曹祥泰綠豆糕的武漢人,真是一點也不武漢呀。綠豆糕好吃不,好吃,綠豆清甜,紅豆甜潤,初吃很甜,必須要喝茶,但是越吃越想吃,滿口都是回味,絕對不油膩。相吃不,想吃來武漢,逛完了戶部巷,朝著司門口一路繼續前行,多走幾步路就到了。

其實我吃過的有名糕點也不多,我就講幾個我家鄉的特色糕點吧。

「馬糕」也就是米糕,你們可能吃過那種袋裝的,但是袋裝那種太幹了!最愛那種剛出鍋的。以前在鄉下的時候,賣「馬糕」的大叔總是伴隨著清晨的第一抹陽光,騎著老舊的大自行車,後座的大圓木箱里是香噴噴的「馬糕」!在鄉間穿梭並吆喝著…

那種軟糯香甜令人想起來都流口水,越嚼越甜,細膩綿軟,現在在外地很難吃到……

「黃金粿」是一種糯米製作的糕點,也許你會想到年糕,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加入適量的食用鹼,它就會變得金燦燦的,既好看,又好吃。吃起來QQ的,不過要蘸些許白糖,不然沒味道哦!

「楓亭糕」是我姐的最愛,她曾經從一個城市的最南面跑到最北面,就是為了「楓亭糕」!中間夾心的有花生黑芝麻,甜蜜蜜的。南方人嘛,大概都愛吃甜!

好了,就說到這里吧!

如果你是一名吃貨,那一定要嘗一嘗哦,因為要吃遍天下 美食 ;如果你不是一個吃貨,那麼,有機會也一定要嘗一下,說不定你會吃的食物中的小情人!

上海的糕點很出名,樂逗 美食 記帶大家去品嘗上海的糕點;

仙豆糕吧,網紅食品,一款外形四四方方的小點心,外酥里嫩,去北京的時候吃過一次,至今念念不忘,據說由黑豆、綠豆、花豆、花生豆、雪山黑腎豆混合而成的,營養美味,綿密醇香,吃起來甜度剛剛好,仙豆糕要趁熱吃,冷了口感就差了!

感謝好友的邀請,下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說起高點,中國糕點確實文明世界,中國 美食 到現在有著三四千年的 歷史 ,對於我們這些晚輩來說,簡直就是一種驕傲啦。中國 美食 現在在國際上人氣非常的高,無論去到哪個國家裡面 旅遊 ,都是能夠在當地看到中國 美食 的身影。未來非常的喜歡中國這一個國家,也很愛吃當地的特色 美食 呢的噢!

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非常的喜歡吃糕點,其實未來 美食 也挺愛吃的。那麼今天就給你們介紹一下,中國好吃的四種糕點呢。

我們的第1種的名字它叫做"桂花糕"桂花糕聞起來它有股淡淡的桂花味,吃起來非常的松軟,而且還感覺不到膩,所以說是非常的美味,口感也不錯噢!不知道你有沒有成功?

我們的第2種糕點的名字叫做綠豆糕。不得不說,中國廚師的廚藝精湛,能夠把綠豆這一種食材製作成 美食 ,實在是太高明,這一種 美食 味道超級的美味,而且還帶有一點點葯效,雖然說葯效不明顯,但是有總好過沒有把。小吃貨們,你們吃沒吃過綠豆糕呢?

我們的第3種糕點的名字叫做紅豆糕。既然有了綠豆糕這一種 美食 ,那自然也是少不了紅豆糕對吧。紅豆糕的顏值比綠豆糕高,而且味道超級的美味。要是讓未來 美食 在這兩種糕點裡面選擇出一種最喜歡的,未來肯定會選擇紅豆。小吃貨們,你們覺得如何呢?

我們的第4種糕點的名字叫做 發糕。相信大多數吃貨朋友們都吃過吧,畢竟,每一次過節日的時候就得吃上一些發糕。雖然說發糕不太好看,但是味道還行,最關鍵的是,非常的抗餓。不知道,吃貨們看完之後有什麼想說的話?如果你有好的意見。可以在留言區告訴未來 美食 。感謝友友們觀看,Bye bye.

我國糕點的種類很多,而每個人所喜歡的品種也不相同,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好吃的糕點。

1.千層糕製作精細,糕體松軟,層次豐富清晰,色彩繽紛,味道香甜可口。

2.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福州及閩南地區的甜點名吃之一。以糖水拌荸薺粉蒸制而成。其色茶黃,呈半透明,可折而不裂,撅而不斷,軟,滑,爽,韌兼備,味極香甜。
3.
綠豆涼糕口感鮮嫩爽口,絲絲順滑。夏天放在冰箱里冷藏一段時間,更加涼爽。
4.桂花糕有三百多年 歷史 ,以糯米粉、糖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美味糕點, 歷史 悠久,美味爽口。

5.海棠酥。造型美觀大方,外酥內甜,松軟滋潤。

6.翠玉豆糕。以白碗豆液,白糖,凍粉,油菜葉為主材。

7.

鏡糕。小如鏡,也圓如鏡,厚不盈指。主料是江米細細研磨成粉,在小巧如玩具的竹木籠屜里墊上薄鐵片,填實江米粉,撒上紅糖、綠色和黃色的糖,加上細細切碎的青紅絲,一屜一屜的摞起來,如寶塔般,寶塔尖有一機關,待到熟透時蒸汽一沖,發出長長的響聲,兒童聞聲而至。
8.缽子糕是廣東,香港街頭傳統小吃。缽子糕以黃糖,粘米粉等製成,放在一個瓦制的小缽里蒸熟,吃的時候用竹簽串起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