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桑植好吃好玩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桑植好吃好玩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2-26 14:23:26

❶ 桑植縣美食

桑植縣美食有土家糍粑、桑植鹽豆腐干、張家界葛根粉、岩耳燉土雞、土家酸蘿卜、酸豇豆等。
1、土家糍粑:糯米洗凈,泡上一個對時後,濾干後用甑子蒸熟。然後把糯米飯盛在粑槽內用錘打爛,再捏成大小均勻的坨子,壓薄成形,這便是糍粑。待成形的粑陰干後,泡在壇子里,十天半月換一次水。這樣,可以放到端午節,經久不壞。
2、桑植鹽豆腐乾:是有名的地方特產。清咸豐年間,桑植縣城豆腐行業製作的鹽豆腐乾,暢銷長沙、武漢、廣州等地,譽滿三湘,且曾列為貢品,名噪京城。
3、張家界葛根粉:是從藤本植物葛根中提取出來的一種純天然營養佳品。
4、岩耳燉土雞:岩耳生峭壁,形狀和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細刺,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長成。土雞養農家。岩耳燉土雞,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曾是土司進貢給皇上的御菜。
5、土家酸蘿卜:土家酸蘿卜,是一道遍布與桑植縣城大街小巷的特色零食,甜辣、脆爽,老少皆宜。
6、酸豇豆:是泡菜的一種,或做拌料,或佐飯,都是不錯的開胃菜。豇豆要選嫩而結實的,沒有明顯種子的那種,否則腌出來的酸豇豆不脆。平常要注意觀察,按需要及時補充壇沿的水,並且讓壇沿兒的水始終保持干凈。用瓶裝野山椒和汁兒能加快發酵速度,相當於老壇水的作用,也可以不放,但酸得會慢些。

❷ 張家界有哪些地方特色美食小吃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習俗,由此也衍生出獨具特色 美食 文化,作為國內重要 旅遊 城市和少數民族聚居區,張家界當然也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到張家界 旅遊 ,怎能錯過品嘗當地特色 美食 的機會!

土家三下鍋

以臘肉、大蘿卜、豆腐為主要原料的一道土家家常菜。有干鍋與湯鍋之分,干鍋麻辣味重,適合愛吃辣的小夥伴。

關於三下鍋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在明代,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線抗倭,恰逢年關,為不誤軍機,土司王下令提前—天過年,士兵們將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燉煮,叫吃「合菜」。後來漸漸演變為「三下鍋」。時至今日,三下鍋不再是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煮了,它的食材變得更為豐富,一般是在肥腸、豬肚、牛肚、羊肚、豬蹄或豬頭肉等選取二三種,經再加工煮成,是 張家界 旅遊 推薦 美食 之首 。當然,就如《舌尖上的中國》所闡述,好吃的美味隱藏在山野市井中,需要你親自 探索 ,慢慢品味哦。

土家臘味

張家界土家人對腌臘製品有特殊的喜好。每年一到冬至,每家每戶開始殺年豬,做臘肉。做土家臘肉,需要先將鮮肉砍成五六斤一塊的長條,放在大缸中,撒鹽,淋酒,加八角、花椒、老叫等,壓上大石塊進行腌制。每隔一兩天翻一次,一個星期後,肉里滲入咸香味,就可以取出來用柴火熏制了。這樣熏出來的臘肉,黑中透紅、肥而不膩、焦而不脆,聞之臘香撲鼻,食之滿口留香。

土家族的臘味種類很多,除了臘肉,還有 臘魚 、 臘腸 、 臘豬肚 、 臘豬肝 、 臘野味 等。吃的時候,簡單 蒸煮 ,就是一道人間美味。此外,還能用於 炒制、火鍋 等多種做法。

岩耳燉土雞

岩耳是張家界的三寶之一,又稱石耳,生長於武陵源景區砂岩絕壁之上。形狀與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細刺,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長成。採摘的過程也極其不容易。

岩耳與土雞同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這曾是土司進貢的御菜。

葛根粉炒肉

葛根粉與蕨粉、岩耳,杜仲茶並稱張家界「三寶一絕」。葛粉分為米葛粉和柴葛粉,地道的柴葛粉出自海拔超過720米的高山上的塊根經,而張家界海拔1200多米,因此這里的葛根粉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口感和營養價值也是上乘。

葛根粉炒肉,是兩大美味的相互碰撞,臘肉的香醇與葛根粉的厚重融為一體,每一口都是極致的享受。

涼面

在張家界的大街小巷中,隨處都可以看到賣涼面小吃攤,可謂一道獨特的 美食 風景線。一個小小的兩輪車就解決了店面的問題。吃的人形態各異,或坐、貨站、或蹲、或邊走邊吃,吃涼面的人也不分男女老少,季節不分春夏秋冬。一碗涼面,就是張家界人心靈的慰藉。

推薦路線:張家界—金鞭溪景區—袁家界—楊家界—烏龍寨—天子山景區—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墨戎苗寨—鳳凰古城。

更多精彩的民俗人文旅行資訊及攻略,歡迎關注民族使者美美(shizhemeimei56)

56民族行 旅遊 網,帶你游遍56個民族

張家界地方特色 美食 小吃

1、烏雞天麻湯

湖南省張家界地區的特色 美食 之一。這道菜以烏雞、天麻為主要製作食材,配以枸杞、紅棗、精鹽、香蔥、老薑、雞精、醋等原料燉制而成,出鍋後撒少許香菜即可食用。

2、桑植鹽豆腐乾

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的特色小吃。桑植鹽豆腐乾在清代咸豐年間開始流行製作,曾被列為貢品,名噪京城。鹽豆腐乾營養價值豐富

3、張家界三下鍋

又名土家三下鍋,是將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燉,做成合菜,味道爽口,後來人們把這道菜叫作三下鍋,如今張家界的三下鍋不再是臘肉、豆腐、蘿卜一鍋煮,多為肥腸、豬肚、牛肚、羊肚、豬蹄或豬頭肉等選其中二、三樣或多樣經過本地的土廚師特殊加工成一鍋煮

4、酸肉魚

酸魚肉是土家族的風味小菜。土家飲食加工花樣頗多,吃法講究,講究酸、辣、香。夏天時節,天氣炎熱,為了保存食物,會將魚和豬肉拌上糯米粉子,腌製成酸魚肉,既不油膩,又防腐、爽口。

5、臘血豆腐

臘血豆腐,是將豆腐和豬血、豬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狀,煙熏烤成臘黃,吃起來耐嚼味香,血豆腐既有臘肉的熏香味,又有豬血的原味和豆腐的豆香味

張家地道的特色小吃推薦

1.豬老殼涼面

2.勁道魔芋干

3.酸蘿卜

4.炸辣子:玉米發酵而成

5.合渣:「懶豆腐」

6.葛根粉炒臘肉

7.土家三下鍋

張家界 美食 有三下鍋,土家合渣,臘肉,辣豬腳,米粉,張家界被稱為大鯢之鄉,仿生態娃娃魚自然也是一大美味,切營養價值高。

❸ 去張家界旅遊,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美食

位於湖南省的張家界風景優美,生態環境優越,是非常著名的旅遊城市,有著張家界大峽谷、天門山等全國著名的景點。但其實,在張家界,除了好玩的,還有很多好吃的美食。來到張家界旅遊,如果只是僅僅遊玩,而錯過了當地眾多的特色美食,那實在是人生一大遺憾。以下便是張家界那些不可錯過的美食部分盤點。
01、張家界葛根粉

張家界葛根粉是一種以藤本植物中提取出來的物質為原材料製作而成的營養佳品,也是張家界當地的特產。隨著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出現在其中的張家界葛根粉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了解。這種口味甘甜,晶瑩剔透的食物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不僅可以清熱解毒、生津解渴,還能補腎健脾、清心明目等,具有非常好的食療功效。

以上便是來到張家界旅遊那些你不能錯過的美食啦~歡迎大家在評論里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