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雲南昭通最出名的小吃是什麼
雖然沒有邀請我,但是我還是要厚臉皮說一下。
我們昭通的小吃有很多,從各個緯度來說,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麻辣洋芋和金豆涼粉了,小時候沒有車,也沒有錢,去趕集的時候能吃上一個一毛錢的麻辣洋芋,或者能吃上一碗三毛錢的涼粉都是很享受的,麻辣洋芋用當地菜籽油炸的,裹上配有各種調料的辣椒面,用竹簽串著,邊走邊吃,想想都流口水。
還有夏天的涼粉,把水燒開,豌豆粉用涼水先調好,調成漿糊,倒到開水裡,邊倒邊攪拌,攪拌完了,用瓷盆盛起來,等它冷了之後就會凝固,這時候用類似刮土豆絲的工具刮過,就是一條一條的,放到碗里,加上清水,調料和油炸的金豆子,吃起來特別香。
和涼粉類似的就是水粉,水粉製作比涼粉要累,所以賣五毛錢一碗,現在漲到了五塊錢一碗,水粉是用紅薯粉製作的,用大鍋燒上開水,再把紅薯粉用水和好,再拿個大漏勺,圓孔的那種,放到開水上面,把和好的紅薯粉放到漏勺里,用力按壓,紅薯粉就會漏下去,一條一條的,這是另一個人要拿大筷子攪拌,防止粘在一起,煮好了撈起來放在筲箕里備用,有客人來就把做好的紅薯粉放到開水裡煮一下,撈起來,放上酸菜,油辣椒,在加點醋,醬油之內的,很是好吃。這里說一下,在昭通市裡據說那邊的水做不了水粉,所以都是到彝良做好了運上去的,所以想吃好的水粉就來彝良吧!
還有昭通的燒洋芋也是一絕,烤好的土豆從中間切開,抹上辣椒面,味道別提多好吃了,也是最容易吃到的,昭通火車站門口就有很多,但是不便宜,一個土豆三五塊錢,不過我覺得是很值的,我就很愛吃!
剩下的小草壩天麻燉雞,小草壩是全世界天麻種植含天麻素最高的地方,這里的天麻不貴,還很好吃,營養價值高,不過做好的估計價格不菲,我家都是買來自己在家燉的,天麻有治頭痛的作用。
還有牛街的桐子葉粑粑,牛街的柑子(橘子),昭通丑蘋果,巧家小碗紅糖。
這些保證都是吃了一回想二回的好東西!
雲南的小吃比較多,各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小吃,還有一些小吃在整個雲南都非常流行。昭通屬於雲南的一個城市,位於雲南的東北部,是雲貴川三省交界的地方,這里有很多比較有特色的小吃,下面給大傢具體說一下。
1、油糕餌+稀豆粉
油糕餌和稀豆粉都是昭通的著名小吃,在昭通,這兩種小吃一般是配著吃的,算是昭通小吃的經典組合。把烤好的餌塊,塗抹上花生醬、甜面醬、辣椒醬, 再放入油糕中包裹起來,配上放入各種調料的稀豆粉,讓人看見就想吃。
2、豌豆涼粉
豌豆涼粉也是昭通的一種經典小吃,尤其是夏季非常受歡迎。將乾的豌豆磨去外皮,然後放入水中浸泡,之後研磨成漿,再經過過濾、熬製成糊,變涼凝固就成了豌豆涼粉。來上一碗昭通涼粉,上面有綠色的蔥花、芫荽、紅亮的油辣子,看上去就讓人垂涎三尺。
3、酸辣餃面
酸辣餃面是雲南的一種特色小吃,此小吃在昭通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歡來上一碗酸辣餃面,又酸又辣,相當過癮。餃,其實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餛飩,面是一種很細的面,酸辣口味的餃面真的是讓人胃口大開,一碗都不夠。
4、昭通小肉串
在昭通,牛肉串是不接受單點的,必須是50串、100串這樣的點才會賣給你,這可能和這種肉串比較小和這種肉串非常受歡迎有關。烤之前把小串浸泡入味,然後猛火快烤,鎖住味道,然後撒上當地產的辣椒粉,香嫩麻辣,超級好吃,非常值得一嘗。
5、牛蒸蒸
外地人可能不知道牛蒸蒸是一種什麼東西,其實牛蒸蒸就是用牛肉做食材的粉蒸肉。用一個小盤子接住一個小蒸屜里反扣出來的牛蒸蒸,灑上點香菜末,就能直接吃起來,這種吃法在其他地方基本沒有見過,也就只有昭通才有,到了昭通可以親自感受一下。
6、水富燃面
水富燃面本身是昭通水富縣的一種傳統小吃,現在在昭通市區也比較流行。水富燃面鬆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味美爽口,雖和宜賓燃面同源,但味道一點也不比宜賓的差,到了昭通可以找找嘗嘗。
以上6道 美食 小吃是昭通 美食 小吃的代表,味道都很不錯,值得一嘗,當然,這僅僅只是代表,昭通的小吃還有很多,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昭通醬,燒洋芋,油糕餌塊稀豆粉,小肉串,甜蜜蜜的丑蘋果,綠豆糕……這只是昭陽區的,還不包括其他十個縣的名小吃
樓主昭通人吧
Ⅱ 雲南曲靖市有什麼特產
麻衣饊子
是以小麥面、白砂糖為原料而製成的的油炸類糕點,其狀如「千鈞扣」,色澤金黃,表層為芝麻糖衣,內里灌滿糖飴,味道甜潤而柔膩。
高良牛乾巴
是雲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高良鄉的特產。選用精壯黃牛,取腿部精肉,輔以食鹽、辣椒等調料腌制,薪炭文火燒烤,去除焦黑部分,用木棒大力捶松其組織,手撕成松狀,食之香辣可口,風味十足。
羅平蜂蜜
是雲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的特產。羅平的油菜花蜂蜜有油菜花的香氣,味道甜潤,略帶些辛辣,不過菜花蜜很容易結晶,結晶後呈乳白色,晶體呈細粒或油脂狀;性溫,有行血破氣,消腫散結的功能,能和血補身。目前羅平本地有 「雲嶺」、「羅悅」、「羅康」、「甜園蜜語」、「臘峰」 、滇蜂堂」6個品牌蜂產品。
宣威火腿
雲南省著名地方特產之一,因產於宣威而得名。它的主要特點是:形似琵琶,只大骨小,皮薄肉厚肥瘦適中;切開斷面,香氣濃郁,色澤鮮艷,瘦肉呈鮮紅色或玫瑰色,肥肉呈乳白色,骨頭略顯桃紅,似血氣尚在滋潤。其品質優良,足以代表雲南火腿,故常稱「雲腿」。
來自網路
曲靖土特產:宣威火腿、倘塘黃豆腐、沾益小粑粑、會澤稀豆粉、會澤七彩土豆、陸良蜜香梨、師宗高良牛乾巴、羅平蜂蜜 、馬龍白靈菇、白水豆腐、會澤灰豆腐、鱔魚米線、雞雜酒、馬龍乾巴菌、五花米飯、馬龍蘋果 、薏仁米 、羅平老廠酒、胡辣魚、馬龍藠頭、黑皮子、富源酸菜、曲靖燒餌塊、會澤火紅黑山羊 、富源魔芋 、羅平小黃姜 、富源大河烏豬 、羅平菜油 、曲靖蒸餌絲、沾益辣子雞、會澤斑銅器、則黑酒、陸良麻依饊子、師宗清酒、馬龍蕎絲、曲靖韭菜花……
其中最有名的是:宣威火腿、樂業辣椒、富源大河烏豬、富源魔芋、師宗薏仁米、高良苡仁米、火紅黑山羊、會澤洋芋、會澤寶珠梨、羅平黃山羊。
曲靖有很多特產,有些被人熟知,有些又只有當地人知道,但這些特產都獨具特色、獨具風味,現在為大家介紹一下,具體有哪些特產,它們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馬龍烏雞蛋
馬龍烏雞蛋是馬龍縣的特產,烏雞蛋的口感清香、味道極佳,而且營養價值比普通雞蛋高好幾倍,馬龍烏雞蛋有益氣補血的功效。
曲靖蒸餌絲在曲靖街頭,可以看到很多老街餌絲店,吃蒸餌絲算得上是曲靖市民的日常,雖然屬於小吃類,但餌絲也是曲靖的特產。現在昆明也有一些地方有賣曲靖蒸餌絲,有空可以去品嘗一下。
富源大河烏豬大河烏豬是經過優選提純後適度培育出來的,屬於瘦肉型的豬種。大河烏豬肉質很好,生長繁殖能力強,不但抗病,還耐飼養。
樂業辣椒
會澤縣的樂業辣椒有著很久的栽培 歷史 ,而且樂業辣椒的種植規模大,主要是因為這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十分利於辣椒的種植,早在上世紀,樂業辣椒就獲得了外界肯定。如今,樂業辣椒已經銷往很多地方,樂業辣椒的大個、肉厚、色澤紅潤等優點也被越來越多人認可。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應該算是比較廣為人知的一種特產了,作為中國名腿之一,宣威火腿久經考驗,因其獨特的風味、色澤、肉質而名揚中外。宣威火腿多次在國際上獲獎,各種火腿類食品也廣受喜愛,比如火腿辣椒醬、火腿罐頭、火腿月餅、火腿午餐肉等等。很多外地遊客來到這里,一定要把正宗的宣威火腿帶回家。
羅平菜籽油
羅平的油菜花美景一直受到很多遊客的喜愛,近年來,每逢三四月份,去羅平看油菜花的人也越來越多了。與此同時,羅平的菜籽油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在雲南市場上,經常能看到羅平菜籽油的身影,在本地糧油類食品中,羅平菜籽油有著很好的口碑。
曲靖市特產比較多:會澤七彩洋芋,會澤斑銅器,會澤灰豆腐,沾益辣子雞,宣威火腿,羅平菜油,羅平蜂蜜,羅平小黃姜,富源烏豬、魔芋,這些都是曲靖標志特產!
陸良,最不能被遺忘的被遺忘了,那就是雲南最有名的乳餅,產地,陸良大莫古鎮各村委會,昆明地區所賣的乳餅全部來自於大莫古鎮,每個星期四的集中在小莫古鄉村客運站里買賣的。一個乳餅10/20公斤的很少有人見到過吧!陸良 美食 沒有乳餅,是差評。
羅平的精品土特產有中國有機食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醇自然」牌羅平菜油,「雲姜」牌羅平小黃姜粉(片),「高原尚品」姜酒,還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飄香流蜜」羅平蜂蜜!
曲靖市的特產還是挺多的。
會澤洋芋
會澤大洋芋薯塊大,橢圓或卵圓形,芽眼淺,表皮光滑,有白皮白肉和紅皮黃肉兩種類型。其品質優良,營養豐富,深受省內消費者喜愛。蒸煮品:味微香、適口性好,干物質含量 17%,總澱粉含量 12.5%,還原糖 0.2%。
深溝雞
馬龍縣月望鄉深溝苗族村生態環境良好,自然條件古樸,當地苗族群眾經過長期飼養培育形成的「深溝雞」腳桿布毛,毛色艷麗多姿,體形高大、耐粗放飼養、適應性廣、覓食力強,其肉質細嫩、鮮美、香醇可口,一直以來深受市場青睞。
羅平黃山羊
羅平黃山羊體型體形較大,結構勻稱,體質結實,近似於桶狀,後肢略高於前肢,身體靈活而敏捷。 而鮮羊肉呈鮮紅色,有其自身特有的膻味,膻香而不臭,皮薄而少脂肪,易熟化。肉質鮮香可口,營養豐富。其中,成年羊肉質中蛋白質含量 16%、粗脂肪含量 10%、氨基酸總量 12%、水分含量 75%。
陸良松茸
陸良松茸是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的特產。陸良松茸主要出產自彩色沙林國家級公園之中。其不僅營養均衡充足,而且還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腫瘤、治療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抗衰老養顏、促腸胃保肝臟等多種功效。
曲靖物產豐富,作為地道的曲靖人,曲靖有些什麼特產,我來給你數數吧!
曲靖市是雲南開發較早的地區之一,這里 歷史 悠久、文化厚重,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產業扎實、門類齊全,說「工業強市」可能有點勉強,但「農業大市」名符其實 。全市資源豐富、生態優美,整體特產較多,區域內都有的特產,動物類有黑山羊、烏金豬、鐵腳雞等等,植物類有各種各樣的土豆、玉米、紅薯等,今天我們盤點一下,索性點到縣市區,看看到底有些什麼好東西。
麒麟區:蒸餌絲、黑皮子、韭菜花麒麟區作為曲靖中心城市的主城區、老城區,農業種植養殖相對較少,特產尤其是土特產不多,蒸餌絲卻絕對稱得上一大特色!我還沒在其他任何地方的人會這么喜歡吃蒸餌絲的,也沒在其他地方吃過味道比這里的更好吃的蒸餌絲!另外,黑皮子也不錯,肥而不膩,鮮香且有層次感。至於韭菜花,個人不喜歡,感覺一般般。
沾益區:辣子雞、沾益小粑粑傳聞某著名女明星曾稱沾益辣子雞是「天下第一雞」,真假不得而知。不過,沾益辣子雞以辣著稱,看上去辣子多於雞肉,夾一塊塞進嘴裡,好爽!辣中帶香,香中帶甜,直擊味蕾,特別下飯,能讓人瞬間食慾大開。至於沾益小粑粑,很出名,口感甜香,如果放在物資匱乏年代,應該是堪稱美味,但現在畢竟 美食 太多了,拿來充飢還行吧!
馬龍區:歪蘋果、附子、野生菌、黃燜羊肉馬龍歪蘋果是當地知名品牌,但蘋果到處都有,不細說;附子,中葯上了餐桌,但無論是煮雞還是燉老豬腳,畢竟太苦了,且有風險不宜多食,屬小眾食物;野生菌和黃燜羊肉就比較大眾化了。馬龍的野生菌品種較多,且當地做法也很獨特,比如青辣椒炒乾巴菌,能吃一餐,絕對是一種享受。至於黃燜羊肉,大家都說在周邊地區,馬龍的最香,但我感覺和麒麟區茨營、沾益區做出來的差不多,都香得「賊死」。
宣威市:宣威火腿、倘塘黃豆腐、西澤竹編工藝、刺梨宣威作為曲靖市土地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地形地貌復雜,山高谷深,自然土產較多。被人稱道最多的,當然是宣威火腿了,全國響當當的品牌火腿。另外,據說倘塘黃豆腐、西澤竹編工藝等土貨也是宣威比較出名的東西,個人不喜歡黃豆腐,體會不深,竹編工藝使用不多,也不多說。至於刺梨,是近幾年才規模種植的新鮮玩意兒,據說飽含各種人體所需的維生素,主要以鮮榨果汁直接飲用為主,個人去宣威下村,有幸嘗過幾回,感覺挺酸的,用來醒磕睡不錯。
陸良縣:麻依饊子、鴨拐拐據說,自清代開始,陸良就專門有人製作麻依饊子售賣,這東西物美價廉、酥脆香咸,油而不膩,個人吃過幾回,感覺太甜了,甜得要掉牙的感覺,把油炸類麵食特有的香味都蓋住了。這里特意提一下鴨拐拐,是因為陸良的幾個朋友屢次提到,說要請我吃鴨拐拐,但一直沒吃成,很期待。什麼是鴨拐拐?原來當地流行做板鴨,做板鴨時割下來的鴨頭、鴨脖、鴨翅膀、鴨腳、鴨內臟等等,鴨子身上的各種邊邊角角,統稱鴨拐拐。作為喜歡吃動物內臟和「邊角料」的人,聽起來就有食慾。
師宗縣:苡仁、柑桔、油菜、杜仲茶師宗縣國土面積挺小,比馬龍大不了多少。但農業發達,種植結構多樣化,有柑桔、杜仲茶、生薑、烤煙、竹蓀、木耳、菜油等等。但真正的好東西,應該數苡仁。苡仁俗稱六穀,別名菩提子,性味甘淡微寒,外觀色澤好,營養豐富,即可食用也可入葯,女性朋友可買回來煮粥喝,養顏美容,關鍵還挺好喝。
羅平縣:菜子油、菜花蜜、小黃姜作為 旅遊 開發較早的縣,羅平縣的菜花、九龍瀑布、多依河都很美。由於油菜種植面積較大、種植 歷史 悠久,理所當然,相關產業也跟著發展了起來,當地的菜子油、菜花蜜自然而然成了特產。當地我有好幾個老同學,他們時不時會送我一點點,感覺都不錯,尤其菜子油,很純正。至於小黃姜,個人覺得就是佐料而已,沒認真研究過其特別之處,但羅平小黃姜很出名,這是真的。
富源縣:干酸菜、黃梨個人對富源的印象,最多的當然是煤了。但最近幾年感覺好像不行了。今天重點說土特產、說吃的!據說,富源黃梨核小皮黃,肉質細嫩,甜美爽口,果實特大,含糖量較高,是雲南省水果名產之一。但個人最喜歡的還是富源的干酸菜。去過幾回,感覺富源 美食 離了酸菜便不香,在當地,還得早餐吃干酸菜米線面條,中餐吃干酸菜燉豬腳、晚餐吃干酸菜紅豆湯才地道!不知道怎麼形容,反正感覺:真「把滑」啊,太下飯了!分分鍾就可以讓人吃得「氣鼓食脹」的,怎一個爽字了得!
會澤縣:者海醬油和老醋、綠豆糕、稀豆粉、七彩洋芋、黑山羊會澤縣是我的家鄉,而者海鎮是我家鄉的家鄉,必須要重點提一下,所以放到最後來壓軸。者海醬油和老醋、綠豆糕那可是我們「小時候的味道」。那年代物資匱乏,盛一碗米線,滴幾滴者海醬油拌一下,那香味,杠杠的!要是有碗豬頭肉,用者海醬油和老醋打個蘸水,那真是人間美味!而綠豆糕作為零食,真是剛剛好。
另外,會澤縣土地面積和人口均僅次於宣威,飲食文化也和宣威差不多,所以會澤縣的火腿、洋芋等等,諸多 美食 其實都差不多,差別是火腿沒宣威的出名點。會澤最被外人稱道的 美食 ,按排序的話,個人覺得應該是稀豆粉、七彩洋芋、黑山羊。
冬天,早餐吃一碗稀豆粉,一天下來肚子里都暖乎乎的,很享受。中午烤幾個七彩洋芋,既好看好吃還管飽,關鍵實惠啊,一塊錢的成本就可以解決一頓飯了!晚上,美美地吃一頓清燉黑山羊,喝二兩小酒,人生的極致享受不過如此!
最著名的有宣威火腿和曲靖韭菜花,特別是曲靖韭菜花,被著名作家汪曾祺稱為中國鹹菜中的神品。
雲南曲靖的蒸餌絲可以
Ⅲ 來保山玩,一定要去吃的三種美食,其中一種已有近400年歷史呢
保山,古稱永昌,「襟滄江而帶怒水」,素有「入滇第一勝」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國際通商孔道——蜀•身毒道(後稱西南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沖,是雲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保山古代為哀牢國首邑,西漢置不韋縣,東漢設永昌郡,為全國第二大郡;歷經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保山都是滇西邊境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讓一座城市的發展有跡可循,更讓一座城市散發著獨有的氣質和魅力。
水豆鼓是施甸城鄉人家尤其是山鄉人家的「當家腌辣」,當地有句熟語:「一顆水豆果兒下三嘴飯。」
Ⅳ 我去年到雲南騰沖玩,住在和順古鎮,當地一種非常好吃的小吃叫做稀豆粉,想知道怎樣製作。
這是 1.黃豆放在水中泡一天 2.在用石磨磨成漿糊一樣,再用紗布過濾,記住我們只要過濾下來的豆水 3.現在把鍋燒到溫溫的,放下一部分豆水,放豆水的同時用勺子順時針攪拌(溫度不要太高不然會糊掉的哦O(∩_∩)O~) 4.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豆水就開始變得粘稠,之後再放入之欠剩下的另一部分豆水,再攪拌,這樣可以要稀豆粉變得更粘稠,在攪拌的時候可以放一些鹽,之後就是香噴噴的稀豆粉了
Ⅳ 稀豆粉油條起源於哪裡這種美食是怎樣的做法
稀豆粉在騰沖佔半壁江山,如考究其起源,抑或源自宮庭大廚,抑或源於農家巧婦,其不得而知,總之,稀豆粉在騰沖祖輩相傳,老少皆宜。稀豆粉起源於極邊之城騰沖,最早出現在明朝洪武年間,中原人帶來了食物加工技術,將豌豆磨成粉,最終發明了稀豆粉。稀豆粉是夏季消暑佳品,是用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經煮製成稀粥狀而成。稀豆粉十分爽口,並有清暑熱的功效。
團揉勻攤開,用刀切成許多小條條,拿兩根來,一根算是無賴秦檜,一根算是刁婆王氏,用棒兒一壓,扭在一起,放到油鍋里去炸油條配豆漿是咱們中國人的傳統早餐,也是很多上班族的喜愛,仍舊叫它油炸檜。
Ⅵ 滄源美食
滄源美食有紅茶燒肉、清燉牛肉、石板蕎粑粑、佤族酸肉、稀豆粉米線、滇紅老茶湯等。
1、紅茶燒肉:紅茶燒肉,臨滄滄源的一道特色美食,融合了茶之清香和肉之美味,肥而不膩,香濃可口,是獨具風味之佳餚。
2、清燉牛肉:精選滄源小黑牛肉,配上本地香料經過長時間的煨制而成,軟而不爛。牛肉塊放涼水鍋里用中火燒沸片刻,煮出血水後倒出洗凈,取用大砂鍋放入牛肉塊,加滿水,下蔥節薑片、紹酒燒沸,撇去浮沫,改用微火保持沸而不騰,燉3小時至酥,撈去蔥姜,加入胡蘿卜,燉至酥爛,撒上胡椒粉、芹菜末即可。
3、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把石塊在火塘上烤燙,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面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4、佤族酸肉:佤族酸肉是滄源佤族自治縣小吃。將牛肉用淘米水泡洗,再用清水洗凈,切片,入缸,加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陶罐,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和泥,密封罐口,腌漬1個月以上即成酸肉。
5、稀豆粉米線:稀豆粉米線是臨滄特色風味小吃之一。製作以豌豆粉、米線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將豌豆粉調成漿過濾後煮成稀粥燉好備用,在燙好的米線上蓋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生薑、油辣椒、花椒油、蒜泥、青蒜葉、味精、醬油等,食之味香可口。
6、滇紅老茶湯:滇紅製作系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成品茶。再加工製成滇紅工夫茶,又經揉切製成滇紅碎茶,均以手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