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瀾滄江最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瀾滄江最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2-24 16:17:51

A.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附近好吃的地方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周邊有吃飯的地兒嗎?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周邊美食

孔雀山莊餐廳、西雙版納金頓避寒度假酒店-中餐廳、陌蓮大酒店-中餐廳。

孔雀山莊餐廳:野菜 , 川味回鍋肉 , 茄子煲 , 酸菜小炒肉 , 拌木瓜絲 , 鹵水花拼 , 景東毛腳雞 , 農家小炒肉。

西雙版納金頓避寒度假酒店-中。餐廳:告庄西雙景景真寨11棟西雙版納金頓避寒度假酒店

陌蓮大酒店-中餐廳:告庄西雙景景真寨5棟。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以自然、生態、環保、休閑、健康等為主要元素的時尚生活理念,通過冬季的民族年俗文化季、春季的孔雀文化季、夏季的雨林文化季和秋季的民族服飾季予以體現。

在西雙版納原始森林遊玩結束後,還可以去附近逛逛。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周邊景點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叢林飛躍、湄公河水底世界、勐泐文化園。

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叢林飛躍:這里擁有一片參天大樹,為叢林飛躍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環境。想像一下自己猶如叢林泰山般穿梭在百年古樹之間,擺脫重力束縛,離開地球表面,十分過癮。

湄公河水底世界:以湄公河水生動物和熱帶雨林為核心打造的虛擬全景沉浸式水族館,位於國家4A級旅遊景區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內,佔地5000多平方米。

勐泐文化園:位於景洪市東郊,瀾滄江和流沙河交匯處,景洪至橄欖壩的公路旁,坐落在傣王宮遺址范圍內,由反映西雙版納歷史文化的勐泐博物館、傣王宮遺址和繁育有多個品種猴子的猴山組成。

B. 去西雙版納有什麼注意事項、西雙版納那裡什麼好吃的、或者好玩的地方

好吃的:
1、包燒鮮魚
2、酸筍煮雞
3、蟹肉圓子
4、油炸牛皮
5、竹筒燒肉
6、卵石鮮魚湯
7、香茅草烤雞
8、葉包蒸豬肉
9、菠蘿紫米飯(這個不錯!)
10、毫崩
11、毫吉阿
12、油炸蛹

注意事項:
1,注意天氣,下雨+濕熱的天氣——雨具、適合的衣服和鞋子。
2,注意蚊蟲,蚊子仍舊很多——除了防蚊的葯品,皮膚易感染的也要待其葯品。
3,注意飲食,名族地區的飲食頗有風味,但是有些東西最好問清楚再吃,因為其食材及有可能是一些很怪異的東西,比如蟲蟲……,所以,覺得不舒服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嘗試了。而且,最好帶著腸胃葯以便應急。
4,注意風俗,傣族人家裡要脫鞋,而且不準窺視其卧室等等——最好是先對版納主要名族的民風習俗有所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這個特別需要注意!!!!!!!!)
5,注意安全,任何地方都是如此。景洪的的士和摩托頗為霸道,過馬路務必小心。
6、然後多帶點錢,消費相對來說有點高。

告訴樓主 幾個好玩的景點:
1、瀾滄江風光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高原的唐古拉山,經西雙版納流出境外。在西雙版納的流程為158公里。古時傣族稱「南蘭章」,意為「百萬大象繁衍的河流」。游覽瀾滄江可分上下兩段。 上段游覽線從景洪出發,逆水而上至虎跳石,到了虎跳石,江面已漸漸收縮,最窄處僅20米左右。兩岸是參差不齊的大岩石,江水洶涌澎湃。 下段游覽線從景洪乘船而下,經橄欖壩至中、老、緬3國交界處。礁石林立,離開橄欖壩往下行駛,兩岸山勢險峻。 游覽提示:瀾滄江目前還未開通客運航班,只辦理包船業務。

2、野象谷
野象谷南距景洪市45公里,北距思茅市115公里,位於213國道西側,西雙版納的野象,主要集中生活在勐養自然保護區內。現在野象谷主景區內建起了游覽步行道、專供遊人觀看野象活動的的高架走廊、大樹旅館、森林酒吧。 勐養自然保護區熱帶雨林中現存亞洲象近300頭,現馴養大象16頭(含表演象),是我國第一所馴象表演學校。每天上午11:00-12:00,下午2:00-3:00為遊客表演節目,不另收費,與大象合影每次收費10元。 中國的野象,目前僅存在於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之中。而西雙版納野象谷,是野象活動最為集中、頻繁的地方。因其方便的交通和獨特的熱帶森林景觀而成為近年來西雙版納的旅遊熱點,在那裡,遊客不僅可以看到野象,那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 交通:在景洪客運站乘坐開往關坪的車,叫司機在三岔河野象谷停,票價12元。從思茅出發可乘開往景洪,勐臘的車。
門票:50元。熱帶雨林觀光索道,單程運行票價40元,約35分鍾,往返需60元。

3、打洛小鎮
打洛,傣語是聯合擺渡的渡口之意。從前,居住在這里的傣、布朗、哈尼等民族一起在江邊擺渡,故稱之為打洛。如今,各族人民昔日共同擺渡的渡口上已架起了一座長70多米的雙孔石拱橋,寬敞平坦的公路飛越打洛江直通園門橋。打洛是雲南省南部邊境線上的一個重鎮。位於昆洛公路的終點,已被列為省級口岸。它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及眾多的旅遊景區享譽中外。景洪——打洛旅遊專線是西雙版納州旅遊主線之一。這條旅遊主線,經勐海縣城、勐遮壩子、勐混壩子、最後到達打洛。途中景點有南糯山茶王樹、西雙版納民族茶文化樂園、省茶科所、勐海純樟林、曼壘白塔、曼短佛寺及寺前民俗村、景真八角享、勐邦天鵝湖、勐遮佛寺壁畫、曼洪瀑布、架松野生茶樹王、勐混白塔等。需要2天時間才能游完全部景點。
打洛目前已成為集跨國旅遊、邊境貿易為一體的滇南邊陲重鎮。在打洛邊境貿易開發區內辟有中緬旅遊村和邊貿街,中緬兩及其它國家的客商在那裡從事商貿活動。邊貿街上有緬甸玉石、泰國珠寶、法國化妝品和來自祖國各地的百貨商品。遊客可以在攤上挑選玉鐲、鑒別寶石、購買來自異國他鄉的商品。
打洛鎮政府建在打洛江畔,清澈的江水從鎮政府門前緩緩流初過,兩岸都是賓館酒樓和居民住宅 ,那江水便成了一個天然浴場。傣女浴江便成了打洛必不可少的一景。每當夕陽西下,華燈放之時,江岸上的賓館酒樓霓虹閃爍,在江中投下五彩繽紛的倒影。此時的打洛江中就會出現頭裹花裙浸水浴身的傣女,江上光波動盪不停,人影綽約、虛虛幻幻,似臨神界仙境,那迷人的景緻會使遠方來客流連忘返。

4、周恩來總理紀念碑
建在景洪城西熱帶作物研究所右側面。此所建於1953年9月。這塊佔地數百畝的科研基地,種植著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薈萃了熱帶作物的精華。在科研樓後面有一片橡膠林,膠林里立著一塊紀念碑,是由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設計的、印象派的大型雕塑佳作「周恩來總理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61年周總理和緬甸當時的總理吳努在那裡舉行會晤而建立的,它是中緬兩國友好往來的見證碑。

5、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西園)地處我國西南邊陲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所環繞的半島上。
它在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領導下於1959年創建 ,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獨立科研機構。經過三代科研人員40年的艱苦創業和辛勤耕耘,現已建成棕櫚植物園、百竹園、榕樹園、奇花異卉園、名人名樹園、 蔭生植物園等20多個園林景觀優美、科學內涵豐富的植物專 類園區,收集了四千餘種來自世界各地的熱帶植物,是一 個集科學研究、植物種質保存和科普教育等為一體的最理想的場所。
在這片園地里,「板根現象」、「老莖生花」 、 「絞殺現象」 、「獨樹成林」、「飛舞具藤」、「空中花園」 等熱帶雨林奇觀比比皆是,隨處可見,每一種植物都凝聚了自然進化的歷程,是珍貴的自然遺產。

6、空中走廊
位於勐臘縣城以東20公里的原始濕潤雨林內,生長著一棵40-70米高的望天樹,架設在望天樹上的「空中走廊」,全長2.5公里,它把公路兩旁的原始森林連接起來,可在廣闊的視野上盡情地領略熱帶雨林的奇異風光。 此外,林間還修了一條1000多米的石板游覽道與空中走廊形成了林上、林下的立體環形游覽線。 交通:從景洪客運站乘車到勐臘,票價29元,叫人力車到武裝部(1元),再乘空中走廊專線車可到,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7、西雙版納傣族園
位於西雙版納橄欖壩,景區內有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五個傣族自然村寨,佔地面積3.36平方公里,預計投資1.5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完成。第一期投資4200萬元,已完成土地徵用,道路修建,旅遊購物區地下水管、電線的埋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旅遊景區大門樓、迎賓廣場、老景區的包裝、村寨旅遊線路、江邊活動區、旅遊購物區、燒烤場、潑水廣場、大型露天劇場 。已於99年8月1日開門迎客。

8、迎賓廣場:對遊客進入傣族園進行傣家禮儀歡迎。

9、曼松滿古佛寺: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佛寺之一,主要向遊客展示佛教文化活動,如賧佛、頌經、拜佛等活動。

10、傣家村寨參觀:主要向旅客展示傣家民居、庭院風光,體驗傣家生活習俗,感受做一天傣家人的生活樂趣。

11、江邊活動區:村民大規模的節慶活動區,用於放高升、燃發孔明燈、斗雞等民俗活動。

12、趕擺購物區:賣傣家燒烤、織綿、民間工藝品、傣包、木雕藝術品等,品茗版納名茶的茶道欣賞,品嘗傣家特色的風味餐廳。

13、潑水廣場:景區主要活動區,每天舉行上100人專業潑水隊伍的大型露天劇場。

14、園內傣族自然村:大型潑水活動,讓遊客直接參與,體驗天天潑水節的樂趣,感受傣家潑水節的熱烈場面。

15、露天劇場:以歌舞的形式真實准確地反映傣族傳統文化精粹,再現傣王招親的歷史淵源,反映傣家生活習俗,100餘名演員,規模宏大,場面壯觀。

祝你玩的快樂!! (*^__^*)

C. 舌尖上的雲南 之臨滄美食小吃


臨滄,古稱緬寧,是雲南省管轄的一個地級市。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位於中國西南,瀾滄江畔,雲南省的西南部。

臨滄民族眾多,其中佤族佔全國佤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二。此外還生活著著佤、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頗等23個少數民族。

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全國著名的「核桃之鄉」,也是昆明通往緬甸仰光的陸上捷徑,因此又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西南絲茶古道」。

臨滄稱為「百淮」(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的族群已向商王獻珠寶、短狗等特產。武王十三年春,睽參與伐封,會於孟津。

秦、西漢,今臨滄地市屬哀牢國地,出現永康岩畫。

臨滄市轄區臨翔區、鳳慶縣、雲縣、永德縣、鎮康縣和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滄源佤族自治縣8個縣(區),89個鄉鎮,898個村民委員會(含居委會),27個社區。總面積2.45萬平方千米。


(圖:臨滄的地理位置)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10),滇置益州郡,轄二十四縣,雲縣屬益州郡轄。

由於築通「五尺道」,雲南開始了和內地的聯系。鐵器和其他物資從四川進入雲南,促進了雲南邊疆 社會 經濟的發展。

西漢時期,益州郡的設置,使滇東北和滇池地區的人們在農業方面學會牛耕、灌溉;在工業方面學會銅、錫、銀的開發和加工等先進的生產技術。雖然僅是運用手工方式進行生產,但卻開闊了邊疆人民的視野,提高了產品的產量,使滇中、滇西、滇東北的一些壩區逐步向奴隸制生產方式過渡。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南中後,便在雲南勸課農桑,大興屯田,發展生產,使今曲靖地區成為當時雲南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心。下面就由我為大家挨個盤點臨滄那些好吃的:


1


傣族撒撇,頗受當地各族群眾喜愛,就連北京、上海、廣東及港澳遊客吃了後都感覺獨特良好,再到德宏後,有的人還點名要這道菜。牛撤撇的製作是用凈瘦黃牛肉一公斤剁成肉醬,在開水裡氽熟,再把剛殺的牛苦腸兌水煮漲,用紗布過濾後備用,然後把新鮮韭菜和茴香切細後擠去水分,再配以香柳、鹽巴、辣椒面、味精等調料把牛肉醬、苦水在一起拌勻,即可食用。撒撇的吃法是用米線或牛肚絲、牛肉片在撒撇里蘸一下就吃。


2


登上高高的景頗山寨,走進一片綠色的世界,那誘人慾滴的墨綠,定能使你敞開擁抱自然的胸懷。「綠」,是景頗山寨永恆的主題。它不僅存在於雲霧繚繞,令人無限遐思的遠山竹樓,就連招待你的餐桌上也會發現一個個綠色的世界。這就是景頗族聞名遐爾的綠葉宴。綠葉宴從景頗族古老傳統的飲食習慣中誕生的,桌上除了綠色還是綠色,就連餐桌,也全為綠葉鋪就,那一張張寬大的綠葉,就是一個個特別的「菜盤」,「盤」中盛滿了景頗人獨特的山珍野味,也盛滿了一個古老民族質朴的深情。


3


利用竹筒烹飪, 歷史 久遠。最遠的文字記載見於《齊民要術·炙法第八十》"筒炙"的菜,用肉餡敷在竹筒上用明火烘烤而成。清代朱彝尊《食憲鴻秘》的"蟹丸",則是將蟹丸入竹筒煮熟而成。時至當代,雲南和各少數民族仍保留竹筒烹飪的傳統餚饌,這與"滿山的翠竹根連根",竹子取之不竭有關,又因竹筒菜清香秀氣,故沿襲不衰。


4


綠葉包蒸的工藝據說是由古時一位位封建領主做飯的老廚師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老廚師原先伺候原先伺候的老召勐(地方之王),只喜歡吃又香又脆的食物。因此,他烹飪的菜餚豆是烤雞、烤鴨、烤肉、烤魚,煎炸昆蟲和乾巴之類。老召勐病逝以後,多病的王子繼承了王位。這位年輕的召勐雖然對香脆菜餚並不反感,但他吃了這些食物以後,常常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咳嗽不止。因此,管家要老廚師給新召勐製作一種既鮮香又不燥熱的菜餚食用。老廚師苦思冥想了幾個晝夜,才想出了烤後再蒸這種烹飪辦法。接著,他又將大蔥、芫荽、姜、蒜、荊芥、苤菜等佐料加豬油炒熟後,填在烤好的雞、鴨腹內;然後,用芭蕉葉將雞、鴨包好,放在木甑里蒸制去燥;蒸熟後端給新召勐品嘗。老廚師特別地把蒸好的全雞擺成跪卧之勢,稱為「蓋不喝考」(雄雞下跪);又將蒸好的全鴨擺在存有湯汁的綠葉盤內,叫做「別萊暖波」(鴨遊河塘)。年輕的召勐見到這兩道菜,立刻產生新奇的感覺。當老廚師把兩道菜的名字告訴他時,他的臉上浮起了笑容。他舉著筷子問:「它們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嗎?」廚師恭恭敬敬的回答:「稟告召勐,是小人想出來的,名字叫錯了請您別見怪。」召勐嘗了一點雞肉、鴨肉,覺得既有烤品的香脆,又有綠葉的清香,味道好極了!他又吃了些填在雞腹、鴨腹內的佐料,味道清香而又微微帶辣,十分可口。召勐笑容滿面地對管家說:「這菜的名字叫得好,味道也好。」並賞給了老廚師不少銀子。



5 紅茶燒肉



紅茶燒肉是一道香而不膩的美味菜餚,用紅茶燒出的肉不僅有著茶葉的清香,而且肥而不膩,非常可口。

紅茶燒肉一:五花肉半斤,紅茶5g,糖、鹽各適量。將紅茶用100ml的開水泡10分鍾。濾去茶葉。肉切成小塊。鍋里放少許的油,放入肉翻炒片刻,加入茶水,加鹽(不要用醬油),加少量的糖(可去除茶的苦澀味)。將肉用小火煮20分鍾就可以裝盤了。


6 佤族雞肉爛飯


佤族雞肉爛飯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色 美食 。雞肉爛飯是取鮮嫩烏骨子雞切隨和新穀米一起放入鍋中煮,然後再放入茴香葉、青辣椒、辣料、阿佤芫荽、蔥、蒜、香子、薄荷等佐料稍煮即可。其色澤鮮艷,味道糯滑鮮香,獨具特色。

凡到過佤族地區或曾在佤族地方生活過的人,對「模尼亞布繞」——雞肉爛飯並不陌生,它是佤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佤族人民人人喜愛的食品,也是佤族人民迎賓待客的美味佳餚。「摸尼亞布繞」有它產生和發展的 歷史 條件和 社會 基礎。

建國前的阿佤山,生產力水平低下,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生活條件很差。為了生存,人們以各種植物為主,摻以少量的糧食,熬成稀粥輪著吃,佤族的爛飯便在這樣貧困的 社會 環境中產生和發展。團結和睦、直爽好客歷來是佤族人民的良好道德風尚。誰家蓋了新房或撒了谷種,或逢紅白喜事,全村都來幫忙。這時,主人根據自己的條件,或殺豬宰牛,煮成雞肉爛飯或豬肉爛飯、牛肉爛飯,並用自己釀成的水酒,熱情招待客人。

雞肉爛飯品種繁多,有大米爛飯、包穀米爛飯等。隨著 社會 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雞肉爛飯在廣大佤族群眾中盛行不衰。只要機會和條件允許,隨時均可享用。諸如逢年過節、撒谷種、栽秧、收莊稼、討媳婦、辦喪事、接送親戚好友、蓋新房等等,它都是缺少不了的佳餚。


7石板蕎粑粑


石板蕎粑粑:選用臨滄苦蕎面,用石板烤制而成。找一塊很平整的石塊,把石塊在火塘上烤燙,用老鼠核桃樹皮燒成灰兌上水,過濾後倒入蕎面中攪拌,然後攤在石板上翻烤,即成苦蕎粑粑。


苦蕎粑粑不僅好吃,還有葯用的功效,可以治胃熱引起的頭昏頭痛、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疾病。


8 雲縣樹頭菜


雲縣樹頭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涌寶鎮的特產。雲縣涌寶鎮的樹頭菜歷來為人稱道,因為是在冷涼山區生長的緣故,所以味道與眾不同,清涼爽口,苦味濃郁,具有很好的清火功效。

「樹頭菜」是雲縣涌寶特色產品之一,全鎮現有種植面積1100畝,分布在木瓜河村、石龍村、茶山村、棠梨樹村,勝利村為主產區。

樹頭菜屬珍稀野生蔬菜,據雲南省產品監督檢驗所檢測《雲質食檢字97001號》樹頭菜含有的膽鹼是印磷脂和鞘磷脂的重要組成部份,對人體細胞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活性物質。其嫩芽可以食用,根、莖可以入葯,營養豐富,葯用價值高,味道鮮美獨特,適口性好,是純天然食品。


9 鳳慶核桃


鳳慶核桃栽種 歷史 悠久,據專家考證,距今約有3000多年。鳳慶核桃由於大多種植生長在山區和高山峽谷的自然生態環境中,無污染,且果大、殼薄、仁白、味香、含油量高。是傳統的出口創匯商品,有「中國核桃之鄉」之稱。

被國家宣布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的雲南省鳳慶縣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山區、半山區。1976年鳳慶縣被定為全省發展泡核桃基地縣,2004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命為「中國核桃之鄉」。群眾一直沿襲著種值核桃的傳統,泡核桃林成了全縣主要的特色經濟林。鳳慶核桃因果大、殼薄、肉厚、味香的優良品質受到人們的青睞。


10 鳳慶臘肉


用酒、鹽和各種香料腌制一個星期左右並掛乾的豬肉,炒、煮、蒸皆可,十分美味,尤其是豬腿肉,比外地的煙熏肉要好吃得多。在鳳慶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11 永德豌豆涼粉


製作方法是以豌豆粉為原料合水調成漿加以過濾,放入鍋,邊攪拌邊煮,熟後入盆放置冷卻待用。食用時將涼粉劃成細條或方砣狀,加入酸醋、麻油、蒜汁、芫荽、辣椒等佐料。在永德,城鎮鄉村小店,交通要道多有擺攤設點出售服務,行路人或趕集人往往以之為理想的晌午餐。


12 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採用一般的釀酒方法進行釀制的,發酵了的小紅米或小麥等,裝入一個高 80 公分 左右的竹筒內,然後倒入清水,再插入一根細竹管或膠管,用口吸飲浸泡的液汁,這種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佤族水酒為低濃度的釀酒,有清涼解渴,消化助食,供給熱量,促進血液循環,使人興奮的作用。難怪喝過佤族水酒的人說,長期喝水酒能使人發胖。


13

耿馬香蕉


耿馬香蕉是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的特產。香蕉具有清熱解毒、滑腸通便、生津、活血等功效。同時,香蕉是高鉀的食品,可平衡鈉的不良作用,對維持心腦血管的正常功能、醒腦十分有利。

地處西南邊陲的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光熱資源豐富,特別適宜香蕉等熱區作物種植,為加快現代農業進程,大力推進 科技 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優質香蕉。

耿馬孟定鎮香蕉種植面積大,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近年素有香蕉小王國之美譽,由於農戶接觸種植就走上標准化路線,加上獨特的地熱資源優勢,孟定香蕉平均畝產可達3噸以上,而香蕉目前全國平均畝產1.56噸、雲南平均畝產僅1.26噸。目前,孟定鎮香蕉種植面積已達8萬多畝,畝產值達1萬元以上,產值超8億元,農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並建成年加工2000噸的香蕉純粉加工廠,香蕉遠銷四川、重慶、山東、北京等地,香蕉產業已經發展成為孟定農民增收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14 竹蓀湯爆肚


1.竹有用清水漲發,洗凈,順長剖開,用平刀法切大片。再用二湯余透,撈出瀝去水分,放入湯碗中。豬肚頭用水洗凈,剔去外皮和油筋,從裡面一側剞成蓑衣形花刀,刀深為厚度的2/3.再切為3.5厘米長,l厘米寬的塊。香菜、蔥、姜洗凈,切成末。2.炒鍋上旺火,注入清水1000毫升,沸後下肚頭氽至半熟,用漏勺撈出,放入竹蓀碗內,同時下蔥、薑末。3.炒鍋上火,注入雞清湯,加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沸後去浮沫,迅速倒入竹蘇碗中,撤上香菜未,淋上芝麻油即成。


15 傣族烤崩


「烤崩」(油炸米花糖):雙江傣族在每年的潑水節前都要製作「烤崩」。具體做法是:將上好的糯米用冷水浸泡,淘洗干凈後用蒸籠蒸熟,做成餅狀,晾曬到三成干,然後放入紅糖水中浸濕,又把它曬干,這樣重復兩三次後,將浸過糖水的干糯米餅放在香油鍋里炸脆,即成成品。傣族製作的烤崩香、脆、甜,顏色金黃,油而不膩,是款待賓客的美味佳餚。


16冰島茶



最貴重的雲南普洱茶之一,它是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烈,非常獨特,它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絕對是值得高端珍藏的極品。目前,雙江縣「勐庫」牌茶葉已獲中國馳名商標,「勐康」牌茶葉獲雲南省著名商標,茶葉產業已成為雙江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17 滄源牛乾巴


滄源牛乾巴選用佤山半野生壯態下放養的黃牛精肉,經當地民族民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營養價值高,色香味獨特,香酥可口。


18 蔗糖


臨滄是雲南最大的蔗糖生產基地。有280多年的種糖製糖 歷史 。全區甘蔗產量達300多萬噸,有機製糖廠15座,日處理甘蔗能力3萬噸,年產糖30多萬噸。


19 "滇紅"茶


臨滄市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餘年的種茶制茶 歷史 。193年,"滇紅"在鳳慶試製成功,成為中國的出口名茶,年出口量均佔全省茶葉出口量的40%以上,創匯佔全省茶葉出口量的50%以上,雲南鳳慶滇紅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雲南目前最大的茶葉生產企業。全區茶葉面積達65萬畝,年產量達2萬多噸,面積和產量均為雲南第一。


20 雲縣白花木瓜


雲縣白花木瓜是雲南省臨滄市雲縣的特產。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 歷史 淵源和發展 歷史 的特色農產品。雲縣白花木瓜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雲縣地處雲南省西南部,瀾滄江西岸,臨滄市的東北部,位於北緯23°56′—24°46′,東經99°43′—100°33′之間,屬於低緯度地區,海拔760—2834米。雲縣由於地形復雜,高差懸殊,形成了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分明特點。雲縣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雲縣白花木瓜的生長,是中國白花木瓜生長的最佳適宜區和原產地,在雲縣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的白花木瓜形成了繁殖力強、適應性廣、掛果早、果實大、香味濃郁、產量高、果肉肥厚、細膩、無渣等特點,其營養成分優於其他品種木瓜,是獨具 歷史 淵源和發展 歷史 的特色農產品。縣內十二個鄉鎮均有雲縣白花木瓜分布。

白花木瓜泡酒具有‚保肝護肝、舒筋活絡、抗衰養顏‛ 三大功能。雲南有動植物王國的美譽,白花木瓜生長在滇西南1800米至2300米之間的高海拔地區,生長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的工業污染,是一種自然生長的生態林果。


21 鎮康咖啡


D. 第一次去西雙版納怎麼玩這份吃玩攻略請收好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熱帶雨林景觀、物價不高、 美食 多,是一個我去過還想再去的地方,相對於這里的景點,我其實更喜歡這里的生活氛圍。

版納的景點個人認為沒有必要挨個打卡,因為很多景點景觀都是相似的,都是熱帶雨林景觀,當時只去了中科院熱帶植物園、曼聽公園還有原始森林公園,像是望天樹、野象谷那邊我就沒有過去。

如果西雙版納的景點只能選一個,你會怎麼選?如果是我,選的一定是西雙版納中科院熱帶植物園,不僅僅因為它是西雙版納唯一一個5A級景區,在我眼裡,這里和曼聽公園真的是版納最值得去的兩個地方了。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由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教授建於50年代,是中國面積最大、收集物種最豐富、植物專類最多的植物園,收集有活植物12000多種,建有38個植物專類區,好多你聽過的、沒聽過的奇花異草、熱帶樹木在這里都可以看到。

植物園分為西區和東區,其中最受歡迎、觀賞性很高的植物專類園區都集中在西區,包含棕櫚園、榕樹園、奇花異卉園、名人名樹園等。

而東區為熱帶雨林區,主要是熱帶雨林和綠石林這兩個大景點,佔了植物園大部分的面積。

門票: 東西兩區門票80/人,游覽車:東/西園區各50人民幣,分開售賣。優惠票半價,游覽車不打折

在西雙版納看人文建築與異域風情就一定是曼聽公園了,而且曼聽公園是為數不多的在市區的版納景點,交通便利,門票也相對較便宜,所以是一定不要錯過的。

曼聽公園又稱曼聽御花園,是西雙版納最古老的公園,也曾是西雙版納傣王的御花園,有「傣族王室文化、傣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三大特色,園內有山丘、河道、熱帶植物,又有濃郁的民族人文景觀,是個天然的村寨式公園。

除了風景文化與建築,還有很多其他看點,公園上午的時候有少數民族的歌舞表演,每天定時有大象表演、鸚鵡表演,公園與總佛寺相連,可以一起逛逛總佛寺。

晚上的時候公園里有《瀾滄江·湄公河之夜》大型文藝演出,篝火晚會結束後還可以在河中放燈祈福。

門票: 曼聽公園白天的門票和晚上的門票是分開的

曼聽公園白天門票: 40/人,學生證等優惠票半價

電瓶車: 40還是20記不清了,不推薦,曼聽公園不大,完全不需要乘坐電瓶車。

夜場《瀾滄江·湄公河之夜》280/人,含一頓簡單的自助晚餐,網上預定會便宜些,250+

開放時間: 白天場:8:00-17:00,17:00 開始清場,夜場的《瀾滄江·湄公河之夜》 需要另付費買票,入場時間18:55,結束時間是21:40;

這里是保存最完好的熱帶溝穀雨林之一,也是離景洪城最近的一塊原始森林。園內有動物表演、少數民族特色表演以及熱帶雨林景觀,版納最出名的孔雀放飛就是在這里,熱帶雨林可盡賞板根、絞殺、老莖生花、古藤等奇異景觀。

內部有孔雀山莊、猴子馴養基地、大型民族風情演藝場、九龍飛瀑、熱帶雨林、叢林飛躍等景點。

孔雀山莊是第一站,也是最值得的一站,每天有多場,首先是傣族小哥哥小姐姐的的特色歌舞表演,表演一結束,聽到飼養員的哨聲,孔雀就會從對面山林中飛過來,可以觀賞到數百隻孔雀放飛的壯觀場面。

孔雀山莊表演時間:

9:10-9:20 10:10-10:20 12:30-12:40 13:30-13:40 14:50-15:00 15:50-16:00 17:20-17:30

雨林裡面分A線和B線,不記得我選的是哪條線了,只記得當時看大家走哪條的人多就跟著走了。

門票: 成人票:45,學生證等優惠票22.5;電瓶車:往返50/人

開放時間: 08:00-18:00

版納大橋橫跨瀾滄江,整個江邊的夜景都很美,江風習習晚上可以沿著江邊走走,給我的感覺有點桂林灕江邊的感覺。

位於告庄西雙景里,在階梯上俯瞰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壯觀,燈火通明的一間間的攤位,逛逛可以,但不建議在裡面吃東西,貴不說,遊客生意口味也不見得好。版納還有一個夜市叫江邊夜市,相對來說本地人去的多一些,賣衣服和日用品居多。

楊楊小吃

在曼聽公園附近的一個小巷子里,第一次去挺不好找的,便宜菜量大還好吃!點多了老闆還會叮囑說吃不完,讓少點一些。

菜包魚是來版納一定要吃的,是我在這里最喜歡的一道菜,羅非魚用油炸的外焦里嫩,沒有放其他佐料,帶上一次性手套把魚肉、米線、香菜、香菇碎、花生包在生菜裡面,再淋上一些特製的辣椒醬,一口咬下去啊好吃哭了。

如果是一個人的話只點這一份就夠了,30一份,35套餐帶果汁和米飯。

除了菜包魚還有其他推薦,像是黃金土司、冰粉、炒米干、舂黃瓜等等。

米干我覺得差不多就是河粉,有天早上吃了個煮的米干,感覺就是河粉哈哈哈

地址:曼聽路公園十字路口(西利羅拉飯店背後巷子50米)

人均:32元

營業時間:11:00-20:00

艾仔傣味燒烤

夜市上遊客區我看賣的都是那種很大的串,但是當地人還是吃這種小串多一些,而且小串更加入味。這家是在外賣上找的一家評價不錯當地人吃的小串,很有特色的拿芭蕉葉包著~

推薦:牛肉、五花肉、豬皮、豆腐、甜腸、香菇、檸檬魚、小瓜、魚豆腐、烤大蝦、土豆片、舂黃瓜。

tips:他家烤蔬菜有些辣,肉類我吃著還好還能接受的辣度,烤菜以及舂黃瓜吃起來比較辣,辣的我鼻涕都出來了,但是他家的舂黃瓜是我在版納吃的最好吃的!

曼飛龍烤雞

一家網紅店,位於告庄內,但性價比和味道遠遠高於大家印象中的網紅店,128這么一大份,基本店裡的招牌都能吃到,兩個人可以吃的飽飽的。

燒烤類有烤雞、烤三線肉、香茅草烤魚,個人最喜歡三線肉。主食類有小鍋米線、糯米飯、菠蘿飯、小玉米、糍粑,生菜類有黃瓜、蕨菜、薄荷還有一個不知名野菜,建議只吃黃瓜和蕨菜,另外兩種實在是接受無能。

地址:告庄西雙景

人均:63

營業時間:11:30-22:00

冰冰涼

他家是版納最知名也是最好吃的冰店

泡魯達:是版納的特色飲品,冰涼的椰奶裡面泡著椰絲、西米,還有完全泡開了的麵包干也很好吃,版納濕熱的天氣喝上一杯非常舒服。

菠蘿紅豆冰,菠蘿和紅豆的分量特別足,甜甜的。西瓜沙冰更加解暑。

他家除了冰品還有一些簡餐的粉類也非常好吃,裡脊檸檬米線,米線是涼的,口感吃起來和我們東北的冷麵有一丟丟像,非常適合在版納的夏天吃,酸爽開胃,一碗都被我吃光了,但一定要告訴服務員少辣。

檸檬涼粉是他家的招牌,但我覺得沒有裡脊檸檬米線特色,就是加了檸檬汁的涼粉。

地址:金鹿巷莎灣國際C-90號(近莎灣國際)

人均:31

營業時間:10:00-22:00

各種水果

版納的水果又多又便宜又好吃,導致我從版納走之後看哪裡的水果都好貴哦。

菠蘿:沒有買小菠蘿,就正常的菠蘿也非常甜,忘了具體多少錢一斤,反正不貴。

楊梅:飽滿多汁,後悔沒在那裡多吃些,一盒才六七塊。

榴槤:第一次吃到貓山王,果然好吃!版納賣的相對東南亞其實也不便宜,我之前去馬來居然都沒有吃到。

菠蘿蜜:路邊的菠蘿蜜都是現剝現賣的,非常大的一份才8塊錢,肉厚多汁的菠蘿蜜呀超喜歡。

芒果:芒果這次去沒有吃,生理期的緣故不太適合吃芒果,不知道版納的芒果怎麼樣,價格倒是非常便宜。

tips:水果的價格從便宜到貴依次是:老城區擺的小攤、市區水果店、夜市小攤、超市最貴。

很多人推薦住告庄,甚至接機的師傅都問我問什麼不住在告庄,說那邊更熱鬧些,後來去告庄發現那邊是熱鬧,但是更像是專門為遊客准備的,我建議如果想更深入的接觸當地的氣息還是住老城區,例如曼聽公園和景蘭大佛寺附近。

另外版納的公交車不是很便利,坐公交不要依靠網路地圖給的推薦,在這里是不準的,建議和當地人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