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團風縣哪個地方的粽子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團風縣哪個地方的粽子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21 10:18:23

1. 粽子哪個牌子的最有特點

1、五芳齋粽子

火腿、鮮肉和糯米做的火腿鮮肉粽,個頭比一般的鮮肉粽都要大。最重要的是肥瘦相間,一口下去有肥有瘦夾著粘糯米入口剛剛好。

2、三全粽子

三全的水餃和湯圓是我們每次測評必備,這次當然也不能少了。袋裝三全八寶粽吃之前需要用微波爐或者重新蒸煮一下,剛蒸煮好的三全八寶粽基本沒什麼味道,所以甜粽黨一定要蘸糖吃,蘸一下立馬找回童年吃粽子的趕腳。

3、思念粽子

糯米里包裹了一大塊蜜棗,糯米不多反而蜜棗更多一些,用料還是很足的,不過個頭不大。喜歡吃蜜棗粽的可以買來吃。

4、稻香村粽子

集合了五穀雜糧,有小米、芸豆、豌豆、玉米、高粱米、蜜漬豆等等,果真是養生黨的最愛,這款粽子米是最糯的,柔軟幼滑,回味香甜,滲透著雜糧的香氣。

5號網版權所有

2. 公司端午想采購粽子,深圳有哪些粽子品牌比較推薦的呀

端午節來臨,各地粽子已經悄悄上市,受各地文化習俗影響,粽子口味也是花樣繁多,南粽北粽甜粽咸粽,各有各的花樣,各有各的特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全國各地特色粽子,看看哪裡的粽子好吃又出名,一起來尋找熟悉的家鄉味道。


嘉興粽子-最經典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它的粽子從選料、製作到烹煮都有獨到之處。米要上等白糯米,肉從豬後腿精選,粽子煮熟後,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鮮美,肥而不膩。

代表品牌:五芳齋、真真老老、紅船


五芳齋 嘉興粽子禮盒裝 鮮肉粽子蛋黃大肉粽豆沙甜粽端午節禮品
查看
湖州粽子-最考究

湖州粽子是浙江湖州傳統的地方名點,從外到內製作極為考究。外層粽葉,以大量清水一張一張極耗人工刷洗。米飯則選用口感特別綿密軟嫩,並以50年傳承口味醬過的圓糯米包粽。內餡則是用上選的五花肉,剔除不好的肥油再經過腌浸的程序,與生米包里起來入水煮約二個半小時左右,方可起鍋。

代表品牌:諸老大、震遠同、丁蓮芳


諸老大 竹籃粽子禮盒 湖州粽子 8粽6蛋1醬鴨 1460g 端午節禮品
¥ 138
月銷1129
購買
已下架
北京粽子-最小資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大致分為三種:白粽子,小棗粽和豆沙粽。北京粽子多選用上乘的選料,精緻小巧,美味又健康,粘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因此可是很多白領小資的最愛哦。

3. ​ 嘉興粽子哪個牌子好吃嘉興粽子什麼品牌好

很多人知道嘉興這個地方都是先知道這里的粽子,嘉興的粽子是全國聞名的,幾乎每年的端午,嘉興粽子就是你最受歡迎的。那麼, 嘉興粽子哪個牌子好吃?嘉興粽子什麼品牌好?
嘉興粽子哪個牌子好吃
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1987—1989年曾連續三年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業部「金鼎獎」。

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1995年新建佔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使粽子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擴大粽子生產規模,使粽子日產量達50萬只。同時產品也從原來幾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並還獲得了  粽子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嘉興盛產粽子,嘉興粽子以"五芳齋"最為著名。50多年前,人們就將"粽子大王"的桂冠戴在它的頭上,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嘉興的一種象徵,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

粽子什麼品牌好
市場上的粽子知名品牌:紅船,新雅,全聚德,知味觀,稻香村DXC,功德林,杏花樓,合口味,好利來Holiland,樓外樓,雙合成,味多美Wedome,或許它們知名度沒有十大品牌高,不過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只要用心,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款。

粽子怎挑選
一要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品牌產品。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4. 全國各地的粽子中,哪些地方的粽子知名度最高你喜歡吃哪個地方的

我是北方人,所以比較喜歡北京的甜粽、遼寧的黃米粽 ,北方傾向於吃甜味的粽子。比如北京的粽子用的是大蘆葦葉,餡料里有紅棗豆沙或果脯,包裹時葦葉交錯折疊,嚴嚴實實,最後用草莖做繩捆紮系緊,最後粽子落入鍋中煮半小時以上,米香和粽味清香混合,在煮粽子時已經讓人饞意四起了。 另一個北方的分支東北遼寧,人們喜歡用黃米來做粽子,”黃米粽子”用到糜子或將黍子去皮的食材,餡料多以紅棗為主,做好的黃米粽子口感黏糯,吃的時候蘸白糖食用,風味獨物, 南方的咸粽代表:潮汕雙拼粽、嘉興肉粽 雙拼粽的口味是咸甜並濟,餡料過於豐富,剝開粽葉之後你會發現他們真的什麼都敢往裡面放,拆一個潮汕雙拼粽也像拆盲盒一樣,你不剝開粽葉完全不知道他們會在裡面添上了什麼料。蛋黃、叉燒、鹹肉、火腿、鮑魚、栗子、干瑤柱和粵北香菇等等等,潮汕雙拼粽子的個頭也大, 煮起來就很費功夫,普遍在一斤以上。

5. 粽子為什麼是嘉興五芳齋的最好

嘉興五芳齋的粽子品牌年代久遠,做工地道,都是精選的上等原料,經過祖傳的手藝加工而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是浙江省嘉興市的一種應節傳統名小吃,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

6. 端午作文500字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我一邊哼著兒歌一邊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說中粽子的來歷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偉人的。

在我們的家鄉,到了過端午節的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雞蛋和鴨蛋,雞蛋和鴨蛋放在鍋里和粽子一塊煮!經過放了粽葉的水一煮,雞蛋和鴨蛋都會變成另外一種顏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別的粽葉清香!在吃早飯時,這些蛋、粽子,都要擺上飯桌,同時在飯桌上,還要擺一小壺酒,奶奶還特意在酒里加了一點雄黃,她說這是為了避邪!這不能不說也是咱家鄉的一種特色呢!

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看著大人們包粽子的熟練動作,我真是羨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粽子熟的過程了,等待的時間總是很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出鍋時,滿屋子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里,輕輕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晶瑩,透亮、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窮,我差點一口連筷子都咬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節這天早上,各家還要把艾葉插在門的兩天,老人們都說這樣是為了驅病避邪。給這樣一個早晨增添了濃濃的特有的節日氣氛。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太美好了,我永遠也忘不了!
記事作文500字:端午節龍舟賽
「馬家潭,真好玩,又唱戲,又劃船。」這首民謠,是對團風縣馬家潭村端午節龍舟賽的誇贊。

馬家潭龍舟會,在2009年5月被湖北省批准為民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上巴河鎮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一大亮點。

每年五月初五日,人們為紀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以賽龍舟、包粽子、吃炊餅等形式表達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馬家潭的龍舟賽自明朝1368年起至今,已經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藍天飛翔雲,巴水賽龍舟。荊楚弘文化,馬潭競風流。」今年五月初五這天,我和家人一道,前往巴水之濱的馬家潭村,觀看龍舟競渡。

上午十時許,馬家潭龍舟劇場前的河堤上人山人海,路旁停滿了自行車、摩托車、小轎車。小攤小販賣力地吆喝,身著艷麗服裝的阿姨大媽跳起歡快的廣場舞,還有楚劇摺子戲正在上演……好熱鬧的場景啊!

忽然,一聲鑼響,只見一條「青龍」,一條「黃龍」,排列在河上,每條龍舟上各有16名勇士,穿著黃色和綠色的兵卒服,外套救生衣,標船在前,躉船在後。上午十一時整,鼓聲大作,鞭炮齊鳴,劃船的水手奮力揮槳,兩條龍像離弦的箭,朝標船方向,逆水而上,吶喊聲、加油助威聲響徹上空。

「端午節,馬潭去,又看船來又看戲。」反映了巴河兒女對美好、和諧、幸福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難忘的端午節作文600字
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端午節。

據說,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被害投河後,百姓馬上相救,可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人們就劃著船在河裡找屈原。

百姓們怕江河裡的魚吃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米團,投入河裡。

紀念屈原的這些活動,就變成了我所知道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備吃粽子了。

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

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歡粽子呀! 吃完粽子,媽媽還會給我掛上香囊,香囊里有許多中葯,聞起來清香撲鼻,可是,蚊子卻很怕這種味道,掛了香囊之後,蚊子就不會咬我了。

香囊的用處可真好啊! 端午節我們還要吃五黃:咸鴨蛋、黃鱔、黃酒、黃瓜和黃魚。

據說,吃了五黃就會平安如意。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數賽龍舟了。

我雖然只在電視上看過賽龍舟,但是,那熱鬧的場面已經牢牢地吸引我了。

我想下次一定要去看看賽龍舟,為我增加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熱鬧,但是,端午節有很多民俗,讓我能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600字 快,謝了!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

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

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鍾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

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

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作文600字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

「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至於掛菖蒲、艾葉,熏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

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端午節的來歷之一:紀念屈原說。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驚《荊楚歲時記》的記載。

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汩羅江,死後為蚊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

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

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

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端午節的來歷之?河?紊袼怠4慫黨鱟遠?骸恫芏鴇?貳4呵鍤蔽夤?頁嘉樽玉愫?┒?樂?螅???紊瘢?廊稅Ф?樂??視卸宋緗凇?端午節的來歷之三,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

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祖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

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蛟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端午節的來歷之四:惡日說。

據《史記》記載,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遺棄田文,理由是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

東漢《風俗通義》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說法。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

宋徽宗趙桔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

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

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端午節的來歷之五:夏至說。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並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

至於競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鬥百草」、「采雜葯」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名著《歲華紀而》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

」也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

由此看來,端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

端午節的來歷之諸說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

由於屈原的人格偉大,詩藝超群,人們也願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於他。
端午節文章600字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

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

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以上各說,各本其源。

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600字!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鍾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

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

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

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

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

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

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我來講一講賽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

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

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

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

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

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00字
印象中的端午節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裡,我那裡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裡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葯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裡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裡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裡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學生作文:兒時的端午節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麼也吃不到的。

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

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鍾頭,之後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採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

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裡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

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紀念屈原作文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

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

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

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

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

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

事實也正是這樣的。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

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系起來。

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
難忘的端午節作文600字
展開全部我國有許多節日,如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但最令我難忘的是端午節。

據說,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被害投河後,百姓馬上相救,可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

人們就劃著船在河裡找屈原。

百姓們怕江河裡的魚吃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米團,投入河裡。

紀念屈原的這些活動,就變成了我所知道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備吃粽子了。

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

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人陶醉了。

我真喜歡粽子呀! 吃完粽子,媽媽還會給我掛上香囊,香囊里有許多中葯,聞起來清香撲鼻,可是,蚊子卻很怕這種味道,掛了香囊之後,蚊子就不會咬我了。

香囊的用處可真好啊! 端午節我們還要吃五黃:咸鴨蛋、黃鱔、黃酒、黃瓜和黃魚。

據說,吃了五黃就會平安如意。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數賽龍舟了。

我雖然只在電視上看過賽龍舟,但是,那熱鬧的場面已經牢牢地吸引我了。

我想下次一定要去看看賽龍舟,為我增加端午節的知識。

端午節雖然沒有春節、中秋節那麼熱鬧,但是,端午節有很多民俗,讓我能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喜歡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

雖然商店裡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裡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後准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

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裡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後就往裡面放准備好的原料,最後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

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

再准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

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

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傑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稜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麼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鍾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

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於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

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裡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展開全部端午節作文:我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全世界有很多節日,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我的家鄉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於我們的傳統節日。

在眾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

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麼。

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是個非常熱鬧的節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

味道多多,有甜的、鹹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

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於自家包的,對於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

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

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

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

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裡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裡的美食。

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

...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端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