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春節有哪些小吃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春節有哪些小吃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16 16:13:46

㈠ 春節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節特色美食如下:

1、年糕

年糕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是春節十大傳統美食之一。

2、餃子

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也可煎、炸,吃法多樣,深受中國人民喜愛。

3、湯圓

在我國南方地區,習慣在除夕的時候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因其圓潤的外形,有團圓的寓意。

4、春卷

春卷又叫做春餅,是春節有名的傳統美食之一。

5、臘味

過年吃臘味是我國廣東、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傳統習俗,帶有濃厚的家鄉氣息。

6、雞肉

年夜飯餐桌上還有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就是「雞」,很多地方都有「無雞不成席」的說法,因為「雞」字,通「吉」字,象徵「萬事當吉頭」。

7、魚肉

春節餐桌上最少不了的就是魚,因為「魚」諧音「余」,代表著有盈餘,年夜飯上吃魚,象徵著「年年有餘」。

8、餛飩

餛飩作為中國民間傳統麵食,是過年必吃的十種美食之一。製作餛飩時,先用薄麵皮包肉餡兒,下鍋後煮熟,食用時一般帶湯,香味濃郁,味道沁人心脾,餡料十足,皮薄好吃。

9、煎堆

煎堆又叫麻團、麻球等,是由糯米粉做的,分為空心和實心兩種。

10、八寶飯

八寶飯是以糯米為主,配上各種穀物、堅果、果乾等製成,是南方年夜飯餐桌上常吃的美食,是春節傳統的美食。

㈡ 春節美食 春節美食有哪些

1、春節美食有年糕、餃子、湯圓、春卷、八寶飯、合菜等。

2、年糕:正月初一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富貴吉祥」的寓意。年糕為糯米製作而成,軟糯可口,做成魚形狀的年糕更是受到廣泛歡迎,有「年年有餘」的寓意。

3、餃子:諧音「交子」,有交替更迭,辭舊迎新的美好寓意,象徵著新的一年,喜慶吉祥,幸福團圓。

4、湯圓:很多地方習慣在除夕的時候吃「湯圓」,象徵「團團圓圓」,大多數地方都會在正月十五,月圓之夜的時候吃湯圓。團圓因為其圓潤的外形,有團圓的寓意。

5、春卷:春節這天自然少不了「春卷」,在古代的時候春節和立春是一天,所以春節吃春卷,有迎春的寓意。春卷是用薄薄的餅皮包裹著幾種蔬菜,入油鍋炸到金黃,春卷裡面卷著的蔬菜,有「春意盎然」的意思。

6、八寶飯:八寶飯是以糯米為主,配上各種穀物,堅果,果乾等製成,是南方年夜飯餐桌上常吃的美食,由於八寶飯裡面有很多種穀物,所以在新的一年,有「五穀豐登」的寓意,八寶飯口感甜糯,也有「甜甜美美」的寓意。

7、合菜:合菜是有很多種蔬菜製成,不同地區有不同做法,一般取10種蔬菜,清炒或者涼拌,合菜有「和和美美」「十全十美」的寓意。

㈢ 過年吃什麼零食小吃

快過年了,過年時一家人宅在家裡追劇休閑時,或是春節來人待客喝茶時,小零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平時就喜歡鼓搗著做美食,所以過年的小零食也很少買,都是自己在家做,吃著干凈也放心,今天我就分享6種好吃、做法又特別簡單的小零食,春節換著花樣在家做,營養又解饞:
一、西紅柿糕:
這道小零食的主要食材為西紅柿,做好的小零食爽滑Q彈,很是清新爽口,一口一塊吃起來特別過癮,大小朋友都喜歡!

1.取2個西紅柿洗凈切十字花刀後,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撕去外皮,再切成小丁,放入料理機中打成泥。
2.打好的西紅柿泥過濾一下,過濾掉種子,然後加入適量的豌豆澱粉(450克西紅柿汁需倒入100克豌豆澱粉),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至豌豆澱粉完全化開,沒有顆粒狀即可。
4.起鍋加450克清水,再加入2勺白糖,攪拌至白糖完全融化後,用篩網將西紅柿豌豆糊過濾到鍋里,然後開小火,不停地攪拌,大約攪拌3~4分鍾後,可以看到西紅柿豌豆糊開始變得粘稠冒大泡了,即可關火。
5.取一個容器,倒入熬好的西紅柿豌豆漿,將表面弄平整後,放入冰箱晾至凝固。
6.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即可凝固成形,我們把它倒出來後,切成自己喜歡吃的形狀,表面蘸上一層椰蓉,擺入盤中就可以開吃了。
二、家庭版驢打滾

這是一道傳統小吃,主要食材為糯米、黃豆和豆沙,做好的小零食甜甜糯糯的很是可口!
1.糯米洗凈,浸泡12個小時以上,然後沖洗干凈後放入蒸鍋中蒸熟,大約需要蒸20分鍾。
2.起鍋不用加油,倒入黃豆小火煸炒,大約翻炒10分鍾左右,黃豆表面看著油汪汪地,取一粒黃豆嘗一下沒有生豆味,有一種又香又甜又脆的感覺,黃豆就炒熟了,盛出黃豆,晾涼後倒入料理機中打成黃豆面,然後用過濾網過濾後備用。
3.糯米蒸熟後把它倒入大碗里,用勺子或者擀麵杖將其搗至細膩拉絲狀。然後取一個案板,先撒上一層黃豆面,再把搗好的糯米放到黃豆面上,揉圓擀平、擀得薄一點,再均勻地鋪上一層豆沙,然後從一邊輕輕捲起來,要卷得緊實一點,
4.卷好後,再切成2公分寬的

㈣ 春節必吃的20種小吃

春節必吃的20種食物如下所示:

1、餃子

俗話說的好「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之一,從出現到至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有著非常好的寓意「更歲交子,團圓福祿。許多地方春節的時候都吃餃子象徵著團團圓圓。

2、年糕

年糕是用糯米蒸制而成的一種糕點,是我國傳統的食物之一,早先的傳說是為了防止怪獸「年」飢餓吞食小孩而做成的,而現在春節食用年糕的寓意為「年年高」,祈願小孩的身體能一年比一年高,健康快樂的成長。

3、湯圓

湯圓也是我國漢族傳統的食物之一,湯圓諧音「團圓」,吃湯圓就是慶祝一家人開開心心、團團圓圓,有一句俗話叫「北滾元宵、南包湯圓」,南方稱「湯圓」而北方叫做「元宵」,北方人喜歡元宵節吃「元宵」,而南方人大多春節吃「湯圓」。

4、團子

團子是長江一片流域的人們過年必吃的食物之一,是用糯米研製而成的糯米粉包制而成,內里加入一些肉或者榨菜等餡料,包圓蒸熟即可食用,團子有著非常好的寓意,吃了一家就團團圓圓,闔家歡樂。

5、魚

過年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魚這道菜,不管是做湯還是紅燒都是一絕,不僅僅是魚的味道鮮美。魚象徵著年年有餘,希望來年蒸蒸日上。

6、豬肉

餐桌上的豬肉葷菜類那可是年夜飯的重頭戲,大家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一家老小齊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慰藉辛苦了一年的自己,而桌上的葷菜越多就代表了明年日子會過得越來越紅火,也是添了一個小彩頭。

7、雞

春節吃雞也是有一個非常好的兆頭,雞通「吉」字,寓意吃了雞,來年能大吉大利、飛黃騰達,而爪通「抓」,寓意吃雞爪的人明年能夠賺到更多的錢,而吃雞骨頭有著「出人頭地」的含義,所以春節的餐桌上一定會有雞這道菜。

8、瓜子花生

瓜子花生是我們在春節期間內最常見的小零嘴,幾乎每個人的茶幾上都會有這兩樣零食,瓜子在古代象徵著「銀子」,抓瓜子寓意為抓銀子,來年財運亨通,而花生諧音「好事會發生」還有「多子多孫」的含義,也是非常好的彩頭。

9、生菜

生菜讀起來有生財的意思,成為了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10、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11、燒肉:紅紅火火

燒肉本來就很受老廣們的歡迎,皮脆肉香。廣州人喜歡在年夜飯的時候有這道菜是因為燒肉寓意著紅皮赤壯,寓意著你每天都紅紅火火,是一個很好的意頭菜來的。

12、橘子

也叫桔子,寓意吉祥如意,因為圓圓黃黃的外形,又有團團圓圓、金銀財寶的寓意,都是非常好的彩頭,而且橘子口感酸酸甜甜,非常適合我們在吃了肉類偏多的年夜飯之後去解解膩。

13、糖果

過年期間少不了要備各式各樣的糖果,當有親朋好友來時,拿出甜甜的糖果,不僅僅是因為小孩愛吃,糖的口感是甜甜的,而提到甜想到的都是美好的,它也有著一個好彩頭,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14、豬脷

代表著一年都大吉大利,所以豬脷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被老街坊搶著來買的!

15、蚝豉:好市

華南的年夜飯則多有雞、燒肉、發菜、蚝豉等,因為「發菜蚝豉」與「發財好市」諧音。蚝豉,也稱「蠣干」,牡蠣(也稱蚝)肉的干製品,是廣東人民春節必食的菜餚。蚝豉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於鈣被體內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於鈣的吸收。

16、蝦:哈哈笑

廣州人喜歡吃海鮮,蝦在過年都會是一個吉祥菜式,白灼蝦、炸蝦等,因為蝦寓意著每天都哈哈笑,笑哈哈。過年一道蝦,每年笑哈哈,開開心心。

17、長面

也叫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葷面、掛面。

18、餛飩

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在除夕的早上,各家各戶就開始包餛飩了,包好的餛飩可以放在冰箱里,留著慢慢吃。在靖江,春節的時候人們吃餛飩要吃很長一段時間,從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19.火鍋

南方的年夜飯通常有火鍋和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紅紅火火。過年不少人喜歡吃火鍋,一來無論葷素,各種美味都可以在火鍋中吃到;二來過年吃火鍋寓意紅紅火火,討了個好彩頭。

20、香蕉

香蕉富含維生素既能緩解緊張又能消減疲勞。香蕉富含鉀離子,鉀是維持肌肉、神經正常活動的必需物質。每天吃兩根香蕉,可以改善機體疲勞感。

春節: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又稱「過年」「過大年」,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㈤ 春節有哪些傳統美食春節傳統美食有哪些

1、角仔:角仔,又叫油角,在過年的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是用來招待客人的過年食品。角仔的形狀像「荷包」,亦即錢包,取其錢包飽脹的好兆頭。
2、糖環:糖環是廣西、廣東一帶有名的特產小吃,是春節過年必備的好食品。糖環在過年的時候代表好意頭,預兆錢財的意思。
3、煎堆:「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是廣東人過年的溫暖記憶之一。臨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戶就張羅著「開油鍋」、炸煎堆了。煎堆呈球形(寓團圓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蘊),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黃,表皮勻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為新春送禮佳品。
4、油糍:油糍是廣東人過年經常做的一種食物,每次做油糍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濃濃的過年氣氛。
5、笑口棗:笑口_,或稱細煎堆,是一種中國人在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必吃的食品。明永樂年間正式定名為元宵。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麵粉,雞蛋,糖,芝麻製成,實心。人們把這種食物叫「笑口
6、_」,是由於在高溫油炸過程中麵粉表面出現爆裂,樣子就像人開口大笑一樣,象徵全家人開開心心,笑口常開,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7、年糕:年糕中國漢族的傳統食物,屬於農歷新年的應時食品。是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有紅、黃、白三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㈥ 春節的美食有哪些春節的美食分別是什麼

1、春節的美食有很多,比如:餃子、糍粑、油角、湯圓、年糕等等。
2、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
3、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㈦ 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

1、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餃子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一家人圍坐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又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溫馨的家庭氣氛才是人們至今仍然珍視餃子的最重要原因。

2、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油角

油角是廣州家常小吃的一種,各個地方口味不同,所用原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是甜的,再有就是菜的,方法基本相同,就是所用陷料不同,甜的包糖,鹹的換成蔬菜即可。在廣東過年,油角少不了。以前,離春節還有十天廿日,家家戶戶就要開油鑊,炸煎堆油角了。開開油鑊炸些煎堆油角,是為求來年的日子也像那隻油鑊似的—油油潤潤、富富足足。

3、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糍粑

糍粑同樣也是春節里一道可口的點心,尤其是在南方的武夷山一代最為盛行,全家人高高興興的一起打糍粑為春節做准備,其樂融融。糍粑是以糯米為主料,清浸泡後擱蒸籠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綿軟柔韌。趁熱將飯泥製作成可大可小的團狀,擱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黃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盤里滾動,即可取食。口感香甜。大凡有喜事,當地人都要做紅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吉利。

4、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湯圓是中國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據傳,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各地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

5、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春卷

春卷是過年時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美食,春卷又名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小吃,歷史悠久有迎春喜慶之吉兆。春卷是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的。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清代的《燕京歲時記》也有:「打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

6、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煎堆

煎堆華北地區稱麻團,東北地區稱麻圓,海南又稱珍袋,是中國油炸麵食的一種,由於流行於廣東地區,因此也是廣東油器的一種。以糯米粉團炸起,加上芝麻而製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餡料,有些沒有。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轆轆,金銀滿屋」之意。

7、春節傳統特色美食有哪些:年糕

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年糕有黃、白兩色,象徵金銀,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詩稱年糕:年糕寓意稍雲深,白色如銀黃色金。年歲盼高時時利,虔誠默祝望財臨。另有老北京傳統老字型大小以「年糕錢」為名。

㈧ 春節有什麼美食

春節有餃子、年糕、臘味等美食。

「好吃不過餃子」,餃子是北方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餃」與「交」諧音,有「更歲交子」之意,而且餃子外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寓意「招財進寶」,象徵財源如湯水滾滾而來。人們還會在一鍋餃子內挑幾個「幸運」餃子包上花生、硬幣或糖果,吃到硬幣寓意新年發財,吃到糖果表示來年生活甜美,吃到花生則寓意健康長壽。

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家家餐桌上都會擺上年糕這道美食。年糕是是春節專屬的吉慶甜食,黏糯可口,很多人都喜歡吃。春節吃年糕,一是祝賀糧食豐收,二是「糕」與「高」諧音,象徵著「年年高升」。小小的一塊年糕,寄寓著人們希望生活、工作一年更比一年好。

過年吃臘味是我國廣東、四川、湖南等地都有的傳統習俗,因為臘味腌制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一般在每年大雪節氣後就開始准備。臘肉、臘腸、臘魚、臘豬頭等,色美味香,令人垂涎。舊時生活艱苦,物質短缺,人們便把美好的心願寓意到諧音的過年食物上,所以春節吃臘腸寓意「常吃常有」。

春節習俗

春節是除舊布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天。從年尾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祭灶、掃塵、購置年貨、貼年紅、洗頭沐浴、張燈結綵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合家團圓的節日,也是人們抒發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也是敦親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種信仰活動,是人類在遠古生存活動而創造出來的期望與天地自然和諧共生的信仰活動。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煙花滿天,辭舊歲、迎新年等各種慶賀新春活動達於高潮。

㈨ 春節的美食有哪些

1、酥糖是一種傳統的春節應時糕點,呈長條和麻將形,塊型整齊,用蠟紙包好,酥糖霄中均勻分布著麥芽糖骨子,吃時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膩口,還記得那種滿口留香的感覺。
2、北京有句民謠———「糖瓜祭灶」,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糖瓜外形圓圓胖胖,由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現在已不多見了。
3、廣東人過年愛吃糖蓮子,白白的蓮子外裹上一層糖霜,蓮子的內芯有點苦,但裹上糖後,甜甜的,既好吃又不會上火。
4、以前的人平日嗑瓜子叫做窮磕,而年三十晚上嗑瓜子叫做磕窮,是擺脫貧窮的意思,所以就傳下來年三十要嗑瓜子的習俗。紅瓜子曾經是過年時必不可少的小零嘴,一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喝茶再磕一把紅瓜子,年味兒十足!可現在紅瓜子在眾多堅果的沖擊下,地位已遠不如過去了。
5、芝麻酥和花生酥。製作方法和打炒米相類似,以芝麻和花生仁為原料,將川糖煎成糊狀再與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攪拌,倒入錫盒內鋪平壓實,用刀切成小方塊。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過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㈩ 新年美食有哪些

新年的美食有臘味、餃子、湯圓、年糕、春餅等。

1、臘味

臘肉、臘腸、臘魚是南方一些地區家家戶戶必備的春節美食。麻辣的川味臘腸、微甜的廣式香腸、色彩紅亮的湘西臘肉、金華火腿都是很受歡迎的民間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