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路不知遠食知味—廣州尋味(一)
廣州食物的骨子裡自有一股打著「街坊」,「市井」,「煙火」的氣質。
在廣州人精緻的生活里,他們可以穿著華麗的服飾遊走在街頭巷尾的小店裡品嘗真正的人間煙火;即使是愛美如命的女性,她們看見新鮮出爐的燒鵝也會為之一動,這才是廣州之美食日常——熠熠星光但安之若素。
對於廣式美食,真的是垂涎欲滴已久,這次預留了兩三天的時間,沒有安排任何景點的游覽,吃食倒是從早八點到凌晨兩點的安排好。且不說吃過還念念不忘的,單單是每種品嘗一次,時間也是遠遠不夠。
如今我翻著自己的相冊,真的恨不得鑽進去。只想找個周末,好好去吃兩天。
我很省心,不用帶什麼腦子,只管跟著一級棒的飼養員去感受不同的食物,然後拍照,回味,流連忘返。又帶著新的期待,去探尋下一個味道。可能攝入和消耗成正比,一天八頓的飲食,也沒有讓我在體重上出現明顯的變化,我很享受這樣的日子。
從澳門回來,再從珠海做高鐵到廣州,已經是晚上9點。
我們扔下行李,就往第一站奔去:強記美食的泉水雞。
這個是一個並不有名的廣州特色食物,飼養員在做功課時,廣州本地人游記里強烈推薦的地方,於是我們勇敢的向著這樣的小眾美食出發。
最大的優點就是,半夜幾點你都可以吃到新鮮的雞肉。
煮雞的瓦鍋雖然比一般的鐵鍋要更專業,但是也不是什麼特別值得一提的,倒是這個方式反而很有味道。
不採用電或者煤氣的方式,直接在煤炭上面煮,除了等待的時間稍微長一些,可真的是沒什麼毛病了。
泉水雞,以大蔥,生薑,紅棗,枸杞,黨參入清水,加入適量鹽,湯底再無多餘配料。
水沸後將現宰的新鮮雞肉入鍋燜煮,待水再次沸起,雞肉變色,有香味飄散,即可食用。
可以選擇配以廣州特有的醬油汁,原汁原味中倍感鮮甜。
和其他雞肉火鍋不同,泉水雞完全尊重的雞肉本身的味道,不用過度的調料去覆蓋修飾,著實清淡。所以相較於一般的火鍋湯底,湯水真的只有雞味和黨參的味道。
同時,韭菜炒豬紅也是廣州的一大特色,雖說是爆炒,但是就我們來說,味道也頗為清淡,並不油膩。所以,盡管廣東人愛吃宵夜,所吃的食物也不會過於油膩給腸胃造成很大的負擔。
在奔波一天的晚上,一盆熱乎乎的雞肉,清淡的原汁原味,在加了小米辣的避風塘蘸料中輕輕滾過,入口富有嚼勁而不柴,清甜配上醬汁的微咸,是對飢腸轆轆最好的撫慰。
晚睡和早起不可兼得,本以為可以美美的享受一頓早茶,可惜偏偏把早餐吃成了breaklunch。
我家的飼養員行程安排做的總是很完美,所以我們住的地方周圍食物眾多,步行十多分鍾,就到了銀記腸粉店。
慣例想把招牌點一遍,但是尋味計劃安排的實在緊密,不得不進行一些令人不忍的舍棄。於是在粥和腸粉中各選擇了一份NO.1,好在腸粉可以選擇雙拼,我們能夠開心的多吃到一種了。
艇仔粥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遊民——疍民(又稱水上人家)創造的,其後又在廣州發揚光大。舊廣州,珠江西濠、沙基涌和荔枝灣一帶,入夜時分,一排排花艇靠向岸邊或大遊船,每隻艇的尾部都插著一支黃旗,上面有一個大大的「粥」字,那就是賣艇仔粥的疍家船。
艇家多是疍家女人,她們會向岸邊或遊船的遊客兜售艇仔粥。
正宗艇仔粥,是水上人家用新鮮打撈的魚蝦蟹蜆螺等,雜七雜八,匯入一煲粥里熬出來的,由於新鮮,粥水鮮甜無比。最初的艇仔粥每天用料不盡相同,打到什麼就放什麼料,美味異常。
後來陸上店家也仿做艇仔粥,慢慢把它的配料固定下來,有魚片、燒鴨絲、海蜇絲、炸花生、雞蛋絲、魷魚絲等,後來又增添了浮皮、炸薄脆等佐料。
一碗正宗的艇仔粥,用魚骨熬粥底,滾粥撞熟粥料。將生魚片、叉燒片、土魷絲、海蜇墊於碗底,滾粥沖入,碗里易熟、半熟或全熟的食材一燙即熟,最後撒上一把又香又脆的炸花生、蔥花和油條絲,就可以攪拌開吃。
魚肉清甜,鮮蝦Q彈,酥香的花生油條,爽脆的生菜葉配以海蜇,豆皮,花生,和著軟糯濃稠的海鮮湯底白米粥一起入口。
米粥掛羹,燙舌進口入胃暖熱,多重體驗在味蕾上碰撞,美好極了,幸福感從一碗營養價值極高的艇仔粥開始。
細膩的米漿用勺子在圓形的蒸屜上一滑,薄薄鋪勻,蓋上鍋蓋,大概十幾秒鍾分鍾,扁平的竹碾輕輕一揭,一張黏軟的米皮就好了。
在上面鋪上木耳肉沫、青菜肉末等熟香的餡料,捲成條狀一切為二,就是越南小卷粉的成品。
但是,在廣州,這樣用米皮做成的美味,叫腸粉。
腸粉,與越南小卷粉不同,在米漿薄而均勻的覆蓋住方形的蒸屜時,將你喜歡的任何配料:牛肉、雞蛋、蝦仁、生菜、火腿等新鮮的食材與之一起平鋪在蒸屜上,兩三分鍾,配菜和米皮融為一體,或鏟或卷,放入盤中,澆上一勺廣東特有的海鮮汁,就是一盤人間美味。
挑出一截腸粉,筷子從中間劃開一小口,把它展開,放到特製的醬汁里攪和一下,小心翼翼地放到口裡,入口的米皮香糯可口還富有嚼勁,內含爽嫩多汁的生鮮肉類,兩種食物的結合柔軟的恰到好處,實在妙哉。
我從腸粉里選了又嫩滑牛肉的部分,我不喜歡過多的鹹味,讓它輕輕拂過醬汁,入口還有些燙舌,下肚已是滿滿暖意。這個時候,配上一口艇仔粥,可真是再好不過了。
離開銀記腸粉,飼養員直接帶我去到了另一家順德老字型大小店:順德-陳添記。
陳添記不似銀記,開的小有規模,它安靜的位於廣州老城區的一個巷子中間,要不是專門尋來,很輕易就會錯過。
其實廣州很多好吃的老店,都藏在不易尋的地方,真可謂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每一個店,至少我們去的時候,都是滿滿的食客,極為熱鬧。
陳添記就是這樣,大概等了小十分鍾,才排上位。老舊的店鋪中已經坐滿了人,簡易的餐桌在店門口支起了好多張,我用龐大身軀在縫隙中搶佔到一處落腳地。
菜品不多,收銀處的板子上就寫著三個招牌:傳統艇仔粥、祖傳爽魚皮和豉油王豬腸粉。我們各要一份,嘗嘗為什麼這幾樣簡單的小食就可以把這里擠囊起來。
祖傳爽魚皮:一小盒的魚皮里,夾雜著花生,芝麻,蔥條,色彩鮮艷,入口更是相當爽口彈牙。
不論平時吃相怎麼優雅,吃這個魚皮的時候,都不要一小塊一小塊吃,要一次就夾上幾大塊塞進口裡,才可以感受到魚皮與魚皮之間,那種互相擠逼爆發的爽脆。
對於腸粉,就算是不放任何餡料的粉皮,一層豬油在出籠事輕輕一刷,折疊切段放入盤中即好。
在醬汁和芝麻裡面走一遭,雖然簡素,少了肉汁的香,確實一樣欲罷不能。
至於艇仔粥,放了花生、魷魚、叉燒、魚片、蛋絲、豬皮,在味蕾上開花,舞蹈。嗯,就像前面說的,陳添記的食材更加純粹。
陳添記的艇仔粥、豬腸粉、魚皮就是黃金拍檔,缺一都可惜。清淡不失營養,滾燙的粥,溫熱的腸粉,爽脆的魚皮,讓新的一天就這么豐富起來,暖了胃,飽了肚,饞了嘴。
至此,早餐可以告一段落,開始了尋找午餐的旅程。
不似北方春季熱的寒風依舊不時凌烈,三四月份的廣州已經是春意濃郁,或也算入了夏。
不同於北方熱的乾燥灼烈,南方的夏季彷彿浸透了綿延的水汽,風帶著濕意拂面而過,裸露的皮膚和著汗液略顯黏膩,不過對於皮膚的保養真的是天然方便了。
但是!在有空調的地方,氣候已經並不重要了,所以,怎麼可以錯過豬肚雞!
在廣州的兩天,吃的種類不少,相同品種的次數也不少,豬肚雞就吃兩頓。我是一個念舊的人,喜歡的食物也會反反復復吃到厭,不過廣州應該夠我吃個八百年。
沒有本地吃貨經驗的累積,只能憑借無所不能的互聯網了。
第一家豬肚雞我原以為很好吃了,在我吃完第二家之後,完美倒戈。廣州美食,沒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鍋里是已經調好味的豬肚湯底,待漲起來就可以把新鮮的雞放進去,香味輕巧的穿過蓋子和鍋邊的縫隙裊裊而起,忍不住想要湊近聞的更加仔細。慢慢喚醒味蕾,不斷咕咚的咽著口水。
等待過程中細細打量了店裡的裝修風格,不同於那些老店隨性,風格迎合著如今年輕人的喜好,精緻、小清新,服務員服飾統一,態度良好,服務細致。在老城區的飯店,服務員慢悠悠的給你菜單,催促再三才開始上菜。可能因為主要的服務對象是本地老顧客固定客源,不需要這些過多的點綴,吸引更多的生意。
雞肉和泉水雞相似,都是上現宰雞。
竹蓀不僅珍稀味美,營養也十分豐富,是一種難得的保健食品,是我國八珍之一,竹蓀入饌,可以烹飪出各種名菜,宜葷宜素,燒、炒、燜、燴、蒸、扒、涮,乃至做湯,無不咸宜。
清代薛寶辰在《素食說略》中載:「竹蓀,滾水焯過,酌加鹽、料酒,以高湯煨之,清脆腴美,得未曾有」。閩萊的「竹蓀響螺湯」,川菜的「竹蓀燴鴨片」,粵菜的「竹蓀扒鳳燕」,桂菜的「玻璃雞片竹蓀」,皆別有風味。
竹笙的營養價值可與和雞肉相媲美,而二者相結合更是相得益彰。
豬肚即豬胃,性味甘、微溫,入胃經,含有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脂肪等成分,且熱量極低,入口欲罷不能,入口慢嚼,Q彈勁道,浸出的湯汁混合著雞肉的鮮香,迫不及待下了肚,滿口餘味,只想對它說一聲留步。所以,毫不猶豫加了一整份的豬肚。(「喂!要減肥的!」「不!我不聽!我是誰?我在哪?」)
水開之後下入鍋中,奶白色湯底蓋過新鮮的雞肉,平靜之後,原本奶白的湯漸漸融進雞肉的鮮黃,浮起點點亮晶晶的油花。大火滾煮,枸杞紅棗翻滾在豬肚和雞肉之間,若隱若現,如踏沙尋花。
一下筷子就是兩根豬肚,賺了!哈哈哈~
看雞的體積年級本來也不大,是一隻小鮮雞,黃滋滋的雞肉一點兒不柴,鮮的都不想蘸料,味道?大概就像,雞味的濃湯寶一樣鮮?(一直覺得濃湯寶真的是個逆天的存在,雖然應該不那麼健康的時候,但是在想吃肉又沒有的時候,就是一個蓋世英雄。好像跑題了?)
一般對於煮湯來說,嫩雞不香,老雞又柴,在這豬肚雞里不存在的,養生girl必備項目。
養生局怎麼少得了綠色蔬菜。
而且,肉湯煮蔬菜簡直就是世間美味,熱量炸彈,啊沒有,味蕾炸彈!吸收了湯汁精華,充盈著植物細胞。
雖還沒有蟬鳴,繁花倒是茂密,午後冰鎮的水瓶會結起水珠,可以短褲吊帶人字拖站在開著電風扇下面偷得片刻涼爽,只是地還不會燙,風已經溫潤起來。
也許如今每個城市都是城市的樣子,但是在最接近生活的地方,還是保留著最原本的味道。酒足飯飽,走在廣州的老街上,溫潤的風在臉上撲簌,突然覺得很安逸。
這大概就是,日子。
只想走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當一個美好的小胖子,也是極好的。
在廣州香港等一帶,售賣冷飲、雪糕、沙冰等冷凍食品的飲食場所,稱之為冰室。如今內地也有很多冷飲店取名叫xx冰室,大概是,為了一種高級感?
順記冰室也是看到了眾多網友的推薦,沒有刻意尋找,閑逛的時候恰巧路過。
不然怎麼說我這個人就就是和美食有緣,所以我胖也不是我自己的錯對吧。
因為開在老街上,所以店鋪門店很有年代感,種類很多,剛吃完飯的我只能忍痛在眾多誘惑中選擇了榴槤雪糕和紅豆冰棒。
價格不算很便宜,好在讓我覺得物有所值,榴槤的味道一般,但是紅豆雪糕裡面紅豆餡兒料充足,咬開以後,能看到一顆顆紅豆相互交疊,甜而不膩恰到好處。
傍晚的飯後散步,來一根冰棒,美哉美哉。
誒,待我先擦擦口水。
欲品後續廣州美食,且聽下章分解。
⑵ 廣州北京路有什麼好吃的
您好
1. 雅苑餐廳
北京路的食圈裡,廣州人提到最多的,是「米市路和惠福東路」。
米市路被稱為廣州的「電子一條街」。一路走過去,除了看到賣各種電器的店鋪,還可以找到一間百年老店,艷芳照相館。
現在的廣州,陽光和煦,天氣乾爽,春風沉醉,紫荊花盛~要不要趁著好時光,來北京路吃吃逛逛啊?
⑶ 廣州有名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之前看過一段對話,有人問為什麼都是吃貨,廣州人看起來卻不胖,答曰:忙著掃街找吃的,累的啊!
那麼現在我們就去掃街找找廣州的特色小吃:
1、陳添記魚皮
在陳添記連菜單都不用看,只需下單老三樣:涼拌魚皮、艇仔粥和豉汁豬腸粉,開胃又飽腹。其中魚皮就是他們的招牌了。
我們都知道魚皮是很小眾的食材,稍有處理不當都會被土腥味熏倒。不過在陳添記,他們只會挑選兩三斤以下的鯪魚,拆皮刮鱗,除去皮下筋膜,放進冰水裡浸泡,才有了魚皮脆爽的口感。
他家的秘制醬汁微微甜,拌上切細的姜絲細蔥辣椒香菜與炸香的花生,提鮮的功力可不是吹。而豬腸粉就是把米漿蒸成粉皮後捲起來,形狀比較像豬腸啦。粉本身沒有味道,主要靠炒過的香芝麻和醬汁來提味。
人均:35元左右,地址:寶華路十五甫三巷內進第二家
2、三板斧豬腳姜
廣州這幾天降溫。驅寒溫暖又local的非豬腳姜莫屬了。煮好的豬腳姜香味濃郁能穿牆,聞著味兒就能找到。豬腳香酥軟爛,用舌頭輕輕一剔,吸飽了甜醋汁的豬皮就滑進了嘴裡,老薑的辣也密布唇舌,連吃兩大塊都不會膩,十分過癮。
人均:15元左右,地址:十六甫大街1號(近陶陶居)
3、古港奶婆姜撞奶
看名字,奶婆就是以奶為主打,最最招牌的姜撞奶和雙皮奶。
店員會先端來小半碗磨好的薑汁,接著會有專人提著熱奶壺來沖撞,稍等一會,奶和薑汁融合凝固,晃一晃碗,居然不會散。一勺入嘴,比豆腐花更細膩潤滑的口感超贊,姜味夠辣夠濃,卻不會搶掉奶香,兩種味道交織在一起非常妙,一碗下去整個人都會冒汗,簡直冬日必備。
人均:15元左右,地址:黃埔古港琶洲街石基村西堤1號
⑷ 廣州著名小吃有哪些
1、蝦餃
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歷史。
2、馬蹄糕
馬蹄糕是一種廣東省,福建省福州及閩南地區的傳統甜點小吃。相傳源於唐代,以糖水拌合荸薺粉蒸制而成。荸薺,粵語別稱馬蹄,故名。
3、姜撞奶
姜撞奶是一種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特色傳統甜點小吃,以薑汁和牛奶為主要原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甜品,口感滑嫩,風味獨特。
4、腸粉
腸粉源於廣東,目前已在全國傳開,按地理(口味)區分較出名的有廣州的西關腸粉,梅州的客家腸粉,潮州潮汕腸粉,雲浮的河口腸粉,鬱南的都城腸粉等。
5、炒牛河
炒牛河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主要流行於南方地區。牛河是廣東人的叫法,牛指牛肉,河指河粉。
⑸ 廣州在哪裡能吃到爆漿美食
1.露奶華——大哥茶餐廳:漏奶華必須是爆漿界的大佬,尤其是大哥餐廳的漏奶華。它是西多士+煉奶+阿華田的組合,上桌時散發出一股罪惡的甜香味,撥開厚重的阿華田粉,裡面的煉奶呼之欲出。外皮通常香脆不幹,中間會比外圍熟軟一些,切開煉奶和黃油猶如山泥傾瀉,十級暴風「漏奶」,千軍萬馬都擋不住。吐司片炸得金黃酥脆,裹上香甜的煉奶和微苦的阿華田,阿華田中和了煉奶的甜味,吃著香酥濕潤。
2.爆漿芝士雞扒——西飛利:西飛利的爆漿芝士雞扒也是爆漿系列的佼佼者,厚切雞扒炸得金黃香脆,淋上滿滿當當的沙拉醬和黃芥末醬,中間有會爆漿的芝士加持。趁著熱乎夾起一塊,熱氣騰騰,香氣撩人。雞扒香酥脆口,芝士絲滑細膩,裡面的雞肉不幹不柴,口感豐富有層次,是可以讓味蕾產生記憶的味道,吃過一次就不能輕易忘記。
3.炸蛋蔥油餅——致得炸蛋:致得是從台灣花蓮火到來廣州的小網紅,魅力真的很大,滿牆都是名人合照&上綜藝的「勛章」。芝士炸蛋蔥餅,咬開脆脆的蔥油餅,中間是嫩滑的蛋白、半融的芝士、爆漿的蛋黃。融化的芝士跟蛋黃彼此交融,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口入魂。
4.原味功夫丸子——咕嚕咕嚕:90後從小吃到大的咕嚕咕嚕,如今小丸子也跟著我們一起長大,變成了XXXL的大塊頭。賣相很可愛,是一塊「正在治療」的大丸子。吃之前得幫它注射醬汁,讓它在體內「反應」一陣子。用手撕開這熱辣辣的大塊頭,醬汁便迫不及待地噴湧出來。能撕出手打丸子的緊實、筋道的手感。外皮微微炸過,酥酥脆脆,皮薄肉厚,有著紅燒獅子頭既視感。肉丸子並不單調。加了芝士帶著奶香的肉肉,和「嗦嗦聲」的蔬菜,再融合了芥末醬和燒烤醬,吃出了一道菜的感覺。
5.蘇格蘭炸蛋——EGGY•蛋料理食所:EGGY是六運小區一家雞蛋專門料理所,他家有很多又黃又暴力的雞蛋料理,爆汁蛋堡、蛋吐司、蘇格蘭炸蛋……推薦蘇格蘭炸蛋。表面炸得金黃的肉球里裹著溏心蛋,細細碎碎地撒著香草碎和胡椒粉,金燦燦的顏色超吸引人。一顆炸蛋大概巴掌大小,稍微一擠壓,溏心蛋的蛋液一下就射出來了。肉球和雞蛋一口咬下,酥酥脆脆的炸皮、口感厚實的肉,再配上順滑的蛋液,多重口感很是新鮮。
6.本尼迪克蛋——Waiting Brunch&Coffee:說到雞蛋料理,本尼迪克蛋怎麼可以沒有姓名。它是英式瑪芬麵包+水波蛋+荷蘭醬汁+培根+沙拉的神仙組合。水波蛋是靈魂所在,一個優秀的水波蛋外觀往往豐盈飽滿,用刀子輕輕切開,爆漿了,溫潤順滑的蛋黃噴涌而出,散發出誘惑滿滿的信號。
7.焙茶心太軟——KNOTKNOT:從香港火來廣州的KNOT KNOT,雖然他們家出過很多款應季網紅甜品,Echo最愛的還是他們家的焙茶心太軟。輕輕切一刀,內里的熔漿已經迫不及待地湧出來。焙茶和巧克力的香味撲鼻而來,一定要趁熱吃。裡面的焙茶巧克力熔漿有種焦香的茶味,剛入口有點苦澀,但後面會慢慢嘗到焙茶的香味,旁邊的雪糕不會太甜,甜味中和得剛剛好。
8.爆漿冰麵包——有家麵包:一家看似平平無奇的麵包店,實則內藏有爆漿麵包。它家爆漿麵包分「日式爆漿」和「鮮果爆漿」,日式:抹茶、紅豆、焦糖布丁。鮮果:芒果、藍莓,不過不管是哪款,每款都妥妥爆漿。拿起來很墜手,看來肚裡全是料,一掰開麵包更是爆漿得嚇人,奶油餡立馬傾瀉而出,抹茶味比想像中濃郁。而且奶油也很給力,奶味頗濃,剛接觸口腔便從綿滑化成水狀,像在喝抹茶拿鐵一般。
9.伯爵茶波波蛋糕——和目Cafe:和目的伯爵茶波波蛋糕簡直是有生之年系列。空氣感十足的伯爵海綿蛋糕,搭配絲絲入扣的奶茶顏值和味道同時都在線。上面的奶茶cream冰涼絲滑,有著冰淇淋一樣的口感,切開順著勺子的方向塌陷流動,原來心動的感覺是這樣的。珍珠都是店裡自家搓的,一顆頂普通珍珠兩顆,珍珠煮得很透,又軟又韌,很好嚼,吃完濃郁的茶香味還在口中彌留,更難得的是一點都不甜膩,吃完蛋糕想把盤子里的奶油都給舔干凈了。
10.泡芙——瀘溪河:傳統的泡芙裡麵包的都是奶油,雖然吃起來很滿足,但過後會膩得承受不住,而瀘溪河的這款泡芙,裡麵包的並非奶油,而是卡達仕醬,不容易膩,吃起來冰冰涼涼的,類似冰淇淋的口感,建議打包回家吃,放冰箱冷藏一下口感會更贊。
11.肉鬆蛋黃流沙缽仔糕——元氏缽仔糕:肉鬆蛋黃流沙缽仔糕,是缽仔糕界的優秀爆漿代表。掀起它的爆炸頭,咬開它的彈牙的糕身,爆爆爆爆爆漿了。元氏的缽仔糕是用木薯粉做成,所以會比傳統缽仔糕更有嚼勁。流心香滑細膩,吃得出鹹蛋黃的那種沙質,跟滿滿的肉鬆完美配合,搭配甜度不太高的煙韌缽仔糕,是吃完頰齒留香的味道。
12.榴槤糯米糍——糯米公司:糯米公司主打鮮制爆料的糯米糍,老闆說他們跟香港長洲的店合作經營,配方基本上都是沿襲長洲那邊的。白白胖胖的糯米糍看上去非常誘人,捧在手上冰冰涼涼的,墜手得很。有草莓、榴槤、芒果、火龍果、紫薯等口味,最絕的當然要數榴槤糯米糍。榴槤糯米糍精選貓山王榴槤,隔著厚厚的糯米皮都能聞到濃郁的榴槤香。咬一口裡面的榴槤肉呼之欲出,果肉甜絲絲的,口感細膩,跟軟軟的糯米皮實在是太搭了。整體不會很甜,口感非常綿軟輕盈,在口中稍微咀嚼幾下就化開了,吃完整個口腔還被榴槤的香味霸佔著,回味無窮。
13.飛碟——UFO:UFO是一家飛碟專門店,飛碟是一種港式小吃,類似三明治,兩片吐司會烘烤得很酥脆,而且邊緣還會進行烘烤密封,中間包有豐富的餡料,吞拿魚、芝士、沙拉……UFO的每款飛碟都是爆料爆汁兒。巧克力香蕉飛碟爆漿效果最驚人,所以吃這個得當心,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吃到手黑臉黑,效果堪比臟臟包。香蕉是酸甜口感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中和巧克力膩,但還是比咸口的飛碟要膩一點。
14.炸雪糕——金月美食:同福路的老牌小食店,炸各種口味的雪糕是金月阿姨的拿手好活,除了中規中矩水果味雪糕,還有姜奶味、紅酒味、啤酒味。炸酸奶雪糕,趁熱掰開,雪白的酸奶雪糕立現,外殼酥脆燙手,內里柔軟冰冷,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15.生煎包——騰元生煎:有一種小吃,它有著白乎乎的身子,脹鼓鼓的腦袋,口感用三個詞來概括,底脆肉鮮湯汁多。更重要的是,咬一口還會濺汁,說的就是生煎包。騰元以廣州第一家生煎自居,僅西華路一家,不設分店。他家的生煎完全符合優秀生煎包的標准,皮薄、底脆、肉鮮,湯多。成品面白,口感軟而松,剛起鍋時脹鼓鼓的,看上去非常誘人。先咬一個小口,吮其湯汁,然後吃其肉。肉餡精選豬腿肉,肉質非常鮮嫩,湯汁非常鮮甜,底部香而不焦,酥脆得來又不厚底。吃完一個還想再吃。
⑹ 到廣州,一定要去吃的美食有哪些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10
NO.1:腸粉
腸粉在廣東是最為普遍的美食,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比較有韌勁,讓人一吃難忘。
2
/10
NO.2:鮮蝦餃
鮮蝦餃因其外皮白皙,呈半透明狀,且韌度強,因軟嫩,味道鮮、香、醇而聞名遐邇。
3
/10
NO.3:雙皮奶
雙皮奶是一道著名的粵式甜點,主要用新鮮的牛奶、雞蛋清、白糖、香草精等原料製成,入口香滑,口感細膩,像嬰兒的皮膚一樣滑,每品嘗一口都有幸福的味道。
4
/10
NO.4:白雲豬手
廣州的地道名菜之一,酸中帶甜,肥而不膩,皮爽脆,食而不厭,骨肉易離,皮爽肉滑,在廣州的很多餐館中都可以吃到這道美味。
5
/10
NO.5:靚湯
廣州的靚湯可是很有名氣的,即使沒有什麼珍貴的食材,也能燉出美味可口的湯。
6
/10
NO.6:糯米雞
糯米雞是在糯米裡面放入雞肉、叉燒肉、排骨、鹹蛋黃、冬菇等餡料,以荷葉包實後蒸熟,入口充滿著荷葉的清香,咀嚼時黏牙並帶有雞肉的香氣。
7
/10
NO.7:打邊爐
以高湯為底,加上各式海鮮、野味及山珍入味,醬料主要以沙茶醬為輔,是老廣味道的經典之一。
8
/10
NO.8:燒味
在廣州這道菜比較普遍,一般快餐店就有各式的燒味。
9
/10
NO.9:雲吞面
老廣記憶深處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細長的竹升面,搭配餡料葷瘦勻稱的雲吞,以及濃濃的大骨高湯,搭配起來非常美味。
10
/10
NO.10:煲仔飯
土生土長的廣州美食,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金黃的鍋巴,不但鮮香而且滋味深長,香氣撲鼻
⑺ 廣州哪裡有好吃的的地方
廣東,是一個能讓人對自己顏值充滿迷之自信的地方。
最近,#來廣東你就會變成靚仔#沖上熱搜,很多網友親測:是真的!
這條小街,沿路都是中式騎樓建築,走近去敲,能看到裝有花雕的牆壁以及樓柱上的淺浮雕,流露出滿滿的嶺南氣息。與此同時,這里還是老廣最愛的一條美食街,大街小巷,街頭巷尾,給無數老廣人的童年留下了各種難以忘卻的味道。
交通:地鐵二號線市二宮站D出口
⑻ 遊客必去的廣州美食里,哪些店最值得排隊去打卡
生在蘇州,住在杭州、吃在廣州,廣州是中國最會吃的城市,由於這里地處南方,食材豐富,日積月累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來這里一定會讓你的人生食譜翻倍。
從泮溪酒家初來,乘坐地鐵1號線,直達廣州國德國際大酒店,這可是廣州人都會敗家的地方,因為自助餐飲真的是太好吃了,連本地人都抗拒不了它的美食誘惑。作為旅遊者睡到自然醒,來吃個午餐簡直不能更享受了,這里的壽司味道超級棒,不來真的會此生遺憾。
起初只是一家平平無奇的50平米大排檔因啫啫煲的美味,將分店進駐了各大城市,後來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國一舉成名,可見咸魚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