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自貢哪裡的毛血旺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自貢哪裡的毛血旺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11 00:36:50

Ⅰ "毛血旺"是哪個地方是名吃主料都有什麼味道怎樣

發源於重慶磁器口古鎮,是重慶市的名小吃。後來進一步發展,衍伸出很多吃法。

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味道麻、辣、鮮、香四味俱全。

由來:

毛血旺出自重慶市沙坪壩區磁器口鎮——一個保留了重慶古老碼頭文化的小鎮。據說,毛血旺的名稱來源於其創始人姓毛,聽說後來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重慶的毛血旺中一般添加的是,鴨血、鴨腸、泥鰍、午餐肉、鴨肚、豬心、豆芽等,而且極其便宜,一個人要一份還吃不完。而且,吃毛血旺的地點非常講究,只有在磁器口才可吃到正宗的。

另有一種說法就是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 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據說最早是船工們的最愛,因為沒錢,吃不起肉,只好吃這種「雜碎」。可是毛血旺特別的味道真的是很好吃,這才在社會流行開來,成為各階層都喜歡的名菜。

材料

主輔料:

鴨血、百葉、鱔魚、黃喉、木耳、豆皮、金針菇、三文治。

調料:

辣椒、麻椒等。

極品毛血旺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加入了海參,毛肚,鱔魚牛,黃喉片

製作過程

(1)將辣椒、花椒、豆瓣醬、姜、蒜、色拉油放入鍋中,用小火煸炒香,加湯熬制後撈出渣,然後放入味精、白糖、醋等調料。

(2)將主輔料切片、改刀、飛水,加入熬好的紅湯汁內,燒開後裝入盛器,撒入蔥花。

(3)將色拉油燒熱,放入花椒、辣椒,熗出香味,迅速澆在上面即成。

風味特點:

麻辣鮮香,汁濃味足,巴蜀老兵,續寫輝煌。

營養成分:

鴨血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銅、鈣等。 有補血和清熱解毒作用,並有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的功效。

Ⅱ 去成都旅遊,都有哪些比較地道的美食和店鋪推薦

1,成都飯店旁邊叻小區頭有家「甜不辣」好吃。 店有點小就是咯。
2,交大北門「翹腳牛肉」的湯鮮美。 3,九里堤公交站往右邊的一個小路口進去,有家「富順葷豆花」好吃,但她們的沾碟很辣哈。
4,科華北路的「自貢好吃客,跳水蛙」味道好。
5,玉林有家「子姜王」,裡面的青蛙和很多炒菜味道都不錯。
6,游樂圓旁邊有家「晶晶火鍋兔」很好吃,一定要點芋兒。
7,彩虹橋旁邊有家光大銀行,旁邊有家燒烤味道非常好,我們都喊她光大燒烤。
8,新華公園正門對到有家爆竹雞,味道不錯。
9,雙流喬一喬兔頭。那個味道才叫安逸。10,內光榮小區生資市場附近的清真牛肉麵很好。
11,新南路空軍禮堂附近的徐老八原汁面不錯(脆紹、怪味、雞雜、白味元子面推薦)
12,商業場後面華興街上的雨田燒菜。
13,龍江路交通飯店旁邊的非常泰泰國菜不錯(刺生很好)。
14,寬巷子畫院那邊出來的三岔路口的味道寬的香辣蟹不錯。
15,長順街那邊的牛蛙火鍋「太安居」不錯。
16,天府廣場附近的小街金家壩的清真館子回堂春的菜味道很好。
17,九眼橋蘇活對面的素民海鮮燒烤不錯。
18,方正東街和北書院街交叉那兒的小路上的三哥田螺相當好吃。 喜歡夏天去吃龍蝦。
19,撫琴路小巷子裡面有家牛雜火鍋多不錯的,8點鍾切絕對沒牛雜了。
20,成大這邊的富順酸菜豆花和韓國小火鍋還是可以。

Ⅲ 毛血旺是川菜的一種特色名菜,風靡全國各地,它為什麼這么受歡迎

毛血旺是重慶市的特色菜,也是渝菜江湖菜的鼻祖之一,起源於重慶,流行於重慶和西南地區,是一道著名的傳統菜式。

1、干貨來了,正宗傳統毛血旺的主料為鴨血(豬血亦可),毛肚,黃喉,鱔魚,午餐肉,輔料搭配豆芽,萵筍等,你喜歡的蔬菜都行,墊底用。

8、點火倒油,下豆瓣醬炒香炒出紅油(也可以用火鍋底料代替),豆瓣醬可以提前用刀宰細,這樣更出味。再下大蔥段和蒜末炒香。加清水或者高湯,煮沸後調味,下適量鹽、糖提鮮、老抽調色、胡椒粉去異,依次下入鱔魚,因為鱔魚必須煮透,水重新沸騰後1分鍾後再下午餐肉,1分鍾後下毛肚和黃喉,注意毛肚和黃喉時間下鍋不超過20秒,即可出鍋,否則久之則老,不用擔心不熟,余溫可以將其浸熟。

9、最後再放上蒜末,蔥花和刀口辣椒,潑一瓢熱油,多遠都能聞到他的味道!

Ⅳ 哪做的毛血旺好吃

在廣場對面有一個叫三人美食坊的地方,那裡的毛血旺不錯,當時都吃充著了

Ⅳ 博興毛血旺哪裡好吃

味坊家這個地方 ,毛血旺好吃。三個人去了就在樓下大廳 只有我們這一桌水果和小零食可以隨便吃 ,三人叫了半隻烤鴨 麵皮非常薄 很好吃 黃瓜一份有些不夠讓另外給加了 也給加了 鴨架做成椒鹽的 但好像沒撒勻 上面太淡了,西藍花蛤蜊肉還挺好吃的 很鮮」

Ⅵ 哪的毛血旺做的好吃

重慶的毛血旺最正宗。毛血旺的訣竅和做法如下:

准備一些毛肚、一點黃喉、一根火腿腸、一塊鴨血。正宗的毛血旺還應該有鱔魚。但是我個不愛吃鱔魚,而且也不敢處理鱔魚,所以沒有加,喜歡吃鱔魚的小夥伴可以加一些鱔魚。我沒有買到新鮮的鴨血,就用了盒裝的代替,然後准備一些打底的蔬菜。

蔬菜我准備了豆芽、藕、萵筍、金針菇,這個金針菇不是壞的,它就是這種黃顏色的金針菇,比白色的那種更脆更好吃,而且不塞牙,沒有吃過這種黃色金針菇的,建議嘗試一下。還准備了一些鵪鶉蛋,這些配菜沒有固定的搭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把萵筍切片,蓮藕切片,用清水泡著,防止變色,火腿腸切片,毛肚切一下,稍微大塊一點,因為毛肚煮了之後會縮水。處理黃喉的時候,要用刀把黃喉裡面的一些粘膜輕輕刮掉,這樣黃喉才不會腥然後把黃喉切小塊。鴨血切片。黃喉並不是動物的喉嚨,而且是來源於豬、牛等家畜的大血管。因為豬黃喉比牛黃喉比較貴,所以一般我們在普通火鍋店吃到的黃喉都是豬黃喉,在菜市場也是豬黃喉更容易買到。

然後來處理配料,大蒜切粒,生薑切片,再來一點泡辣椒,增加風味。大蔥切小段, 准備一點火鍋底料,切碎一點 ,更容易炒化。火鍋底料最好是選擇全型料的,會更好吃。因為火鍋料的配料非常多,用來做毛血旺再合適不過了。

然後開始製作,鍋里燒上一些油,放入花椒、火鍋底料、豆瓣醬,用小火慢炒,把火鍋底料炒化。因為火鍋底料本來就是炒鍋的料,所以炒的時候火一定不能太大,不然很容易就炒糊,一旦底料炒糊之後,湯底就廢了,做出來的菜也就不好吃。然後加入生薑大蒜和泡辣椒,繼續翻炒出香味,然後加入清水。

水開之後下鵪鶉蛋、萵筍、金針菇、藕片,菇類我喜歡煮久一點,所以先把煮熟的萵筍和藕片起鍋。 然後把豆芽放進去,煮熟之後,把金針菇和豆芽都撈起來。鍋里只剩下湯即可,或者把鵪鶉蛋留在鍋里,煮久一點會更好吃。然後開始調味,加一點老抽上色,一點生抽提鮮。

接著把鴨血放進去,大蔥也放進去,煮3分鍾,把火腿腸放進去,煮一分鍾,然後下黃喉,煮2分鍾。最後把毛肚放進去,煮開之後就可以起鍋了。然後鋪上一層蒜蓉、一些辣椒面、一些辣椒段、一點白芝麻、澆上滾燙的熱油,最後撒上蔥花,美味即成。

這樣做出來的毛血旺,麻辣鮮香,看著就流口水,瞬間讓人食慾大增,香辣下飯,比大魚大肉還香

Ⅶ 四川最經典的八道美食,你一定都吃過,沒吃過是一種遺憾

川菜,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川菜興起於清末和抗戰兩個時間段,以家常菜為主,取材多為日常百味,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咸鮮中仍帶點微辣。

1、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也稱為陳麻婆豆腐,是四川省地方傳統名菜之一。製作原料主要有豆腐、肉末、辣椒和花椒等。麻婆豆腐始創於清代同治年間,由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稱為麻婆豆腐。麻婆豆腐外觀色深紅亮,紅白綠相襯,豆腐形整不爛,吃起來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等風味,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

2、酸菜魚

酸菜魚以草魚為主料,配以泡菜等食材煮制而成,口味酸辣可口;魚含豐富優質蛋白,能提供人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酸菜中的乳酸可以促進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還可以增加人的食慾。

3、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成都和自貢著名的地方傳統麵食小吃,據說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4、回鍋肉

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提到川菜文化必然想到回鍋肉。回鍋肉是漢族特色菜餚,屬中國八大菜系川菜中一種烹調豬肉的傳統菜式。回鍋肉源於民間祭祀,系將敬鬼神、祖宗的供品在敬獻之後拿來回鍋食用,因而也稱「回鍋肉」,川西地區還稱之為「熬鍋肉」。如果說隨便在四川搞做個調查,選舉「川菜之王」,那麼回鍋肉絕對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

5、宮保雞丁

宮保雞丁,是一道聞名中外的特色傳統名菜,魯菜、川菜、貴州菜中都有收錄,原料、做法有差別。在川菜文化中,宮保雞丁可謂享譽盛名。該菜式的起源與魯菜中的醬爆雞丁,和貴州菜的胡辣子雞丁有關,後被清朝山東巡撫、四川總督丁寶楨改良發揚,形成了一道新菜式——宮保雞丁,並流傳至今,此道菜也被歸納為北京宮廷菜 ,之後宮保雞丁也流傳到國外。宮保雞丁選用雞肉為主料,佐以花生米、黃瓜、辣椒等輔料烹制而成。紅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濃、肉質滑脆。由於其入口鮮辣,雞肉的鮮嫩配合花生的香脆,使人慾罷不能。

6、毛血旺

全國各地餐館很常見的一道菜。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賤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里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7、鹵肉鍋盔

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經營的鍋魁品味多樣,風味獨特,雞片鍋魁、牛肉鍋魁、蒸肉鍋魁、肺片鍋魁、素菜鍋魁都是其特色品種,另外,老隍城傳統鍋魁總店的牛尾湯也很有特色。雖然老隍城經營的是傳統小吃,但它透明的餐桌、白色的壁紙,清清爽爽,頗為 時尚 。

8、東坡肘子

東坡肘子是四川傳統名菜。它有肥而不膩、粑而不爛的特點,色、香、味、形俱佳 ,東坡肘子湯汁乳白,雪豆粉白,豬肘肥軟適口,原汁原味,香氣四溢,配醬油碟蘸食,滋味尤佳。 有人稱其為「美容食品」,外賓贊頌它可列入世界名菜。東坡肘子其實並非蘇東坡之功,而是其妻子王弗的妙作。「東坡肘子」被冠以蘇東坡之名,又為四川名餚,這是因為「東坡肘子」出自蘇東坡的故鄉現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

9、魚香肉絲

魚香肉絲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以魚香調味而得名,屬川菜。相傳靈感來自老菜泡椒肉絲,民國年間由四川籍廚師創制而成。魚香肉絲的主料為豬肉、黑木耳,輔料因做法而各異,但多為胡蘿卜、竹筍、辣椒等。豬肉選用三成肥、七成瘦的切絲滑炒,吃起來肉絲質地鮮嫩。成菜色紅潤、肉嫩、質鮮、富魚香味。其魚香味並不來自魚,而是由泡紅辣椒、蔥、姜、蒜、糖、鹽、醬油等調味品調制而成。「魚香」與「余香」諧音,另一種說法是「余香肉絲」。余香系列的川菜,最主要的輔料是四川辣豆瓣醬。主料配以四川辣豆瓣醬加上其他調料燒出來的菜餚,其味厚重悠長,餘味繚繞,回味無窮,稱余香。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有的餐館菜單上書寫的還是「余香肉絲」的菜名。

10、龍抄手

龍抄手的主要特色是:皮薄、餡嫩、湯鮮。抄手皮用的是特級麵粉加少許配料,細搓慢揉,擀製成''薄如紙、細如綢''的半透明狀。肉餡細嫩滑爽,香醇可口。龍抄手的原湯是用雞、鴨和豬身上幾個部位肉,經猛燉慢煨而成。原湯又白、又濃、又香。

人們常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在當今 社會 ,川菜已經能在全國各地看見,形成了一種獨特的 美食 文化,我盤點的這十大名菜是我自己眼中的十大名菜,你們心中還有哪些美味呢?寫在評論區一起交流吧!

Ⅷ 毛血旺是哪裡的小吃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毛血旺

提起毛血旺,很多人立刻就會不自覺的分泌唾液,因為這道菜真的是太經典太美味了。那麼,毛血旺是哪裡的小吃呢?毛血旺現在被認為是川菜,很多人就以為是四川的,其實毛血旺最初起源於重慶,重慶的毛血旺是最正宗的。如何才能做出正宗的毛血旺呢?毛血旺的製作方式看似復雜,實則非常簡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道菜的製作方法吧,希望大家學會之後在家也能製作出鮮香麻辣的毛血旺,一家人好好解解饞。

一、准備好製作毛血旺需要的各色食材和調味料

首先要准備好製作毛血旺需要的各種食材和調味料,准備適量的鴨血,然後切片放入沸水中汆煮撈出備用;准備好熟的毛肚和牛百葉;豬肉切片;午餐肉切片;脆皮腸若干。蔬菜類准備洗好的黃豆芽、泡好的木耳、切好的萵筍片等。調味料准備干辣椒、鮮花椒、火鍋底料等。


如果大家對正宗毛血旺的製作方法感興趣的話,歡迎積極留言與我們一起分享。

Ⅸ 哪家的毛血旺好吃

自己做的最好吃

原料配方:主料:鴨血(白鴨)(500克) 黃豆芽(150克) 輔料:鱔魚(100克) 、豬肉(肥瘦)(100克) 、火腿腸(150克) 、黃花菜(50克) 木耳(水發)(50克) 、 萵筍(100克) 。調料:大蔥(50克) 、鹽(3克)、 辣椒(紅、尖、干)(15克) 、花椒(5克) 、料酒(10克) 、味精(10克) 、植物油(50克) 。

極品毛血旺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加入了海參、毛肚、鱔魚肉、黃喉片、午餐肉片。

調料:辣椒、麻椒等。

做法一
將辣椒、花椒、豆瓣醬、姜、蒜、色拉油放入鍋中,用小火煸炒香,加湯熬制後

撈出渣,然後放入味精、白糖、醋等調料。 將主輔料切片、改刀、飛水,加入熬好的紅湯汁內,燒開後裝入盛器,撒入蔥花。 將色拉油燒熱,放入花椒、辣椒,熗出香味,迅速澆在上面即成。

做法二
1、 將鴨血切成條塊,入沸水氽煮後撈出;

2.、黃豆芽切去須根 ;

3、火腿腸切成大片,豬肉(肥瘦各半)切成片,萵筍頭切成條;

4、黃花抽去睢蕊,干辣椒切節;

5、火鍋底料用水化開,放入鍋內燒沸熬味;

6、下精鹽、味精,放入血旺、鱔片、火腿腸、肉片、黃豆芽、水發木耳、大蔥及各種蔬菜共煮;

7、等黃豆芽斷生後起鍋轉入盆內;

8、 炒鍋置旺火上,倒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辣椒節炸呈棕紅色,下花椒炸香,淋在盆內上桌。

做法三
原料:鴨胸肉,豬心,豬肚,火腿腸,香菇,海白菜,黃豆芽,大蔥,泡辣椒,干辣椒,牛油,香油,花椒,味精,雞料

製作:1、將鴨血旺切成一字條形,將雞胸肉,豬肚,豬心火腿腸切成片,將香菇切成片,海白菜,芹菜切成節待用。

2、炒鍋放置旺火上,加入少許油將海白菜,芹菜,大蔥節,黃豆芽炒熟,放入味精,加少許香油,起鍋裝碗內做碗內做底用。

3、將炒鍋放置旺火上,將雞胸肉,豬肚,豬心,火腿腸放炒鍋內加泡辣椒,干辣椒會炒至香,加入少許鮮湯,然後放入牛油,香油,味精,雞精起鍋後盛入炒好做底用的輔料上即成

做法四
主料:鴨血1塊,鱔魚 1條

輔料:黃豆芽 300克,黃喉200克 ,牛肚 200克,午餐肉 200克 ,生菜(花葉 250克 ,苦苣250克

調料:食鹽5克,花椒5克,干辣椒20克,料酒15毫升,大蔥1段,植物油45毫升,高湯800毫升

口味:麻辣味

准備時間:15分鍾

人數:3人份

烹飪時間:15分鍾

做法:
1、將鴨血和午餐肉切成1cm厚、4cm見方的小片。鱔魚宰殺干凈後,清水沖洗干凈,再切成5cm長的小段。白百葉洗凈,切成梳子形的細絲。黃喉切成5cm長小段。

2、黃豆芽掰去根部洗凈。干辣椒用剪刀剪成1cm寬的小段。大蔥切斜絲待用。小蔥洗凈切碎。

3、鍋中放入適量熱水,大火燒沸後放入鴨血片、鱔魚段、黃喉段和白百葉絲汆煮約2分鍾,汆去雜沫,撈出瀝干水分。

4、苦苣,生菜洗干凈放入盆底,鍋中放入1湯匙(15ml)的油,待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大蔥絲爆香,隨後放入黃豆芽和鹽1/2茶匙(3g)翻炒約3分鍾,再盛入盆中作底菜。

5、將重慶火鍋底料放入鍋中,大火炒化後調入紹酒和雞湯,燒沸後放入鴨血片、鱔魚段、黃喉段和白百葉絲,午餐肉,再次燒沸後繼續燒煮5分鍾,然後盛入盆中。

6、把餘下的油(2湯匙,30ml)倒入鍋中,待燒至四成熱時,將干辣椒小段和花椒放入,轉小火慢慢炸出香味,最後淋入盆中,撒入青蒜碎即可。

小貼士:
黃鱔可在賣的地方讓攤主去骨處理好,再焯燙一下去掉身上的粘液。
鴨血也要焯燙過之後再煮,可去除一些臟血和腥味。
辣椒和花椒也可隨自己口味添加,喜歡味重的可再加3-5克辣椒。
鹽要適可放,火鍋底料已經很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