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登封哪個地方的燴面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登封哪個地方的燴面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10 08:13:05

A. 登封哪裡的燴面最好吃

中嶽大街東橋頭向北約100米那家燴面挺對我胃口,我感覺不錯。

B. 登封有那些景點小吃風俗

登封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為登封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登封市現有文物古跡1127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6 處,居全國縣(市)之首,是著名的「文物之鄉」。嵩山歷史文化建築群包括太室闕、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岳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少林寺塔林、會善寺、嵩陽書院、觀星台等名勝古跡,自然景觀有中嶽嵩山、三皇寨、盧崖瀑布、九龍潭、石淙河、白沙湖等。

浴佛節當天,少林寺方丈和全寺僧眾一同禮贊誦經,隨後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僧眾和居士一邊念一邊依次拿小勺舀湯浴佛。浴完佛像後再用一點香湯點浴自己,洗心革面、消災除難。
時間:農歷四月初八
風味小吃: 1、三皇寨:「綠源農庄」 那裡的烤全羊、糊辣魚、農家菜吃起來夠味兒,比較適合邀朋請友郊野小聚一番; 2、西關:「馬遂林的燴面館」 他家的燴面名氣很大,味道不錯; 3、中嶽大街:「懷亮餃子館」 4、盧店街東段:「馮石頭」的燴羊肉 很出名,味道也不錯; 5、守敬路中段:「全聚福餃子店」 6、嵩山路中段:「老祁砂鍋」:豆腐好吃; 7、夜市街:「姐妹涼皮店」 8、中嶽大街:「桂林米粉店」 9、望箕路:「小辣椒」小吃店 10、嵩陽派出所西隔壁:「辣椒香」小吃店 11、谷路街:「付家羊肉湯」 12、嵩山廣場十字路口西:「千里香餛飩」 13、東商埠街十字路口東:「姐弟倆土豆粉」 14、守敬路南段:「宏發羊肉館」(已南遷30米) 15、濱河路中段:「過橋米線」 16、逍遙谷:「兔肉燉鍋」 17、守敬路南段:「穆斯林餃子店」 18、少林路橋頭東:「米面土菜」 19、崇福路橋頭東:「食樂園」 20、愛民路中段:「五穀粥屋」 21、嵩山廣場北路:「紅薯面條」 22、愛民路西段:「史記麻辣燙」 23、東商埠街北段:「福源燴面館」 24、守敬路中段:「岐山臊子面」 25、告成曲河村北:「巾幗綠色蔬菜大棚」 26、盧店南街:「老孫家羊肉館」(回民店) 27、法院對面:「三品羊肉糊辣湯」 28、愛民路雞鳴公園對面:「洛陽炒雞店」 29、嵩陽路南段:「帝皇羊肉湯館」 30、商埠街十子路口:燒餅加豆腐串

C. 登封有什麼有名的小吃

一、_烙面

第四種,燴面和油潑面。燴面是鄭州的美食,登封作為鄭州的附屬城市,燴面當然也很好吃。登封的市中心有一家燴面館叫「馬遂林燴面館」,這家燴面館天天爆滿。我記得我去吃過一次,真的挺好吃的。面很勁道,好吃而且不膩,羊肉湯也很香醇而且沒有膻味。如果你去登封,一定要去品嘗一下。

拓展資料

登封市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中嶽嵩山南麓。市境東西長56千米,南北寬35.5千米,總面積1220平方千米;登封市轄3個街道、8個鎮、4個鄉、1個工業區和1個礦區,總人口65萬人(2013年),有24個民族。207國道與217、316省道貫通全境,鄭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縱橫交錯,登封鐵路與京廣、隴海、焦枝鐵路干線相連。

中國第一個朝代夏王朝定都陽城,即登封告成,「登封」、「告成」則因公元696年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大功「告成」而得名,改嵩陽縣為登封縣,改陽城縣為告成縣,金代將兩縣合並為登封縣,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登封縣撤縣設市。少林寺是佛教禪宗祖庭,中嶽廟是五嶽之中規模最大的道觀,嵩陽書院則是北宋鴻儒程顥、程頤兄弟講學之所,是宋明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登封市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縣域旅遊品牌百強縣(市)」、「中國城市信息化創新獎」等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7日,登封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D. 登封有什麼小吃

登封的特色風味小吃,種類眾多,尤以芝麻焦蓋燒餅、牛舌頭鍋盔、漿面條、茶糊塗、糊塗面條等登封小吃為最受歡迎。

E. 在河南,你們吃過的最大分量的燴面有多大

想吃大分量的燴面那你就來我們方城,我們方城燴面是河南燴面的發源地,不光是味道鮮美並且分量大,有一種碗叫海碗,海碗你見過沒有:比小盆子大,比大盆子小,不信你來方城試試!

這個問題很有趣,不過我身為河南人還真的沒有吃過燴面....我我從小到大吃米比較多 我們信陽光山縣吃麵食的還真的不多,早上早餐都有米線 小籠包 胡辣湯 熱乾麵常見的 最大的燴面我見過但是沒有吃過 大概怕比平常的碗大3倍那樣子

再大,都大不過這碗燴面。

不過,燴面好不好吃,關鍵在湯,不在碗的大小。

河南燴面流派眾多,羊肉燴面是主流,鄭州郊區也有牛肉燴面。

鞏義米河,燴面一條街,家家都很火爆,從小吃到大。現在在鄭州待,吃不到那麼合口味的了,基本每次回去都會吃上一大碗。飯量小的,估計得2人吃一碗。整整一條街就賣燴面,沒有其他輔食(連冷盤都沒有),每家店每天都得幾百碗,生意很火爆,很贊

鄭州四場醉仙燴面,咖喱燴面和羊蠍子,吃著可得(dai)勁!

河南人愛吃燴面,當然河南人更加的朴實,所以說一般在河南的面館份量還是挺足的,對於男生來說都能夠吃飽,而對於大多說的女生來說,一份基本上都很難能夠吃完,所以說女生更多的時候喜歡吃米線一類的。

像我作為一個 美食 愛好者,可以說每到一個地方就喜歡嘗嘗當地的 美食 和特產,2017年在漯河呆了一個月,當時是在當地辦的補習班,招生期間都是在當地鎮上買著吃,就想起了吃的當地的燴撈面條,雖然說那個碗在北方還算不上盆,但是如果是放在南方的話,絕對能夠算得上一個小盆了。

而且當時吃的還是燴撈面條,全部都是乾麵條,基本上也沒有多少湯湯水水,然後滿滿的一大碗,當時七八個人有男生和女生,三四個男生中一個吃完的也沒有,更何況那幾個飯量較小的女生啦,可以說這是我經歷中吃的份量最大的燴面了。

以前在商丘的一個菜館吃飯,當時點了四個菜,對於三個人來講也基本上夠吃了,後來菜上了以後,我們全都傻眼了,人家店家端了四個盆上來了,弄得我們哭笑不得,又叫了兩三個朋友才吃完,可以說北方的飯菜份量都還是比較足的。

看看這燴面碗大 面白 湯肥 羊肉多登封盧店的

老帖家燴面,紅專路店,一碗10塊,好吃不貴,個人比較喜歡他家的燴面,吃起來比合記、蕭記的更合我的胃口,泡饃做的也不錯,很喜歡!

最好吃的燴面!上街老市場門口的興隆燴面,89年到現在,門面幾乎沒有變。每次到上街,別的不吃,就認興隆燴面。離開上街二十幾年了,回味的還是興隆燴面,有幾年春節專門跑上街吃燴面。有同感的報道!!!

真實體驗,有一次去平頂山出差,火車是下午的,早上睡到9點實在無聊,感覺身體也特別緊,於是決定走到火車站,差不多10公里路程,走到一半實在太餓了,就看到旁邊搭的簡易棚賣燴面的,附近很荒,都是蓋房子的,好多農民工在這里吃,於是我也去吃了。結果上來的時候,你能想像么,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大的燴面碗,裡面下了得有6.7片燴面,碗口得有15公分……撐死了我。最後結賬,9元。

F. 河南登封有啥著名小吃

風味小吃:1、三皇寨:「綠源農庄」那裡的烤全羊、糊辣魚、農家菜吃起來夠味兒,比較適合邀朋請友郊野小聚一番;2、西關:「馬遂林的燴面館」他家的燴面名氣很大,味道不錯;3、中嶽大街:「懷亮餃子館」4、盧店街東段:「馮石頭」的燴羊肉很出名,味道也不錯;5、守敬路中段:「全聚福餃子店」6、嵩山路中段:「老祁砂鍋」:豆腐好吃;7、夜市街:「姐妹涼皮店」8、中嶽大街:「桂林米粉店」9、望箕路:「小辣椒」小吃店10、嵩陽派出所西隔壁:「辣椒香」小吃店11、谷路街:「付家羊肉湯」12、嵩山廣場十字路口西:「千里香餛飩」13、東商埠街十字路口東:「姐弟倆土豆粉」14、守敬路南段:「宏發羊肉館」(已南遷30米)15、濱河路中段:「過橋米線」16、逍遙谷:「兔肉燉鍋」17、守敬路南段:「穆斯林餃子店」18、少林路橋頭東:「米面土菜」19、崇福路橋頭東:「食樂園」20、愛民路中段:「五穀粥屋」21、嵩山廣場北路:「紅薯面條」22、愛民路西段:「史記麻辣燙」23、東商埠街北段:「福源燴面館」24、守敬路中段:「岐山臊子面」25、告成曲河村北:「巾幗綠色蔬菜大棚」26、盧店南街:「老孫家羊肉館」(回民店)27、法院對面:「三品羊肉糊辣湯」28、愛民路雞鳴公園對面:「洛陽炒雞店」29、嵩陽路南段:「帝皇羊肉湯館」30、商埠街十子路口:燒餅加豆腐串

G. 登封哪裡的東西好吃

登封哪裡的大米炒菜,在市委招待所東500米左右,有家川菜的可以~湘菜,揚州食府應該行的,就是價位稍貴登封美食全攻略——火鍋

1、京華香肥牛城:(62855688)

單人單鍋,衛生經濟,肉嫩湯鮮,口味清淡,肥而不膩,想吃就去;

2、123迷你涮涮鍋:(62858123)

台北風味兒,不見火,湯已沸,人多人少都消費;

3、百年老媽火鍋:(62858088)

門牌一般,別有洞天,味道正宗,百年老店;

4、蓉城老媽火鍋:(62877887)

位置雖偏,吃者不斷,麻辣湯鮮,肉好菜鮮;

5、重慶香牌坊火鍋:(62865698)

味道一流,服務上乘,火鍋煮餃子是一絕,晚一會兒就沒位子啦;

6、重慶蘇大姐火鍋:(62890777)

7、重慶秦媽火鍋:(62893608)

川味濃烈,麻得有理,辣得過癮,不妨一去;

8、蜀正園火鍋:看著干凈,吃著舒心;

9、趙記紅燜羊肉:湯濃味兒重,五味俱全;

10、桂林小漁庄:魚火鍋的代表作,「烏江魚」、「番茄魚」,牛、羊、豬肉都吃膩,魚兒還在等著你;

16、大滇園糊辣魚:(62811155)

魚火鍋的經典代表作,糊得夠嗆,辣的過癮,剛開業環境不錯。

17、金椒魚:(62860213)

干煸魚片,香辣可口,香而不膩,辣味適中。

18、舒來禧老火鍋:(62811699)

2006年末新上店,風味兒獨特,環境古樸典雅,口感麻辣鮮香,服務不錯。

登封美食全攻略——特色飯店

1、三味居(濱河路中嶽花園南)

煲湯、素燴面不錯,其它的一般,原來地方太小,去晚一會兒老是沒位子,現在還行;

2、蘭亭小炊(東商埠街與愛民路交叉口東北角,此家最正宗)

剁椒魚頭和西紅柿燉牛腩很有特色,但地方有點小;

3、田園酒店(入市口轉盤東南角)

菜量大實惠,除了酸湯酥肉、烙饃卷菜以外,新菜不少,可以去嘗嘗;

4、真味閣(守敬路中段)

吊鍋燉菜味兒不錯,炒菜也行;

5、蘭州牛肉拉麵館(守敬路中段)

拉麵和冷盤不錯,適合工薪階層消費,好吃不貴,圖個實惠;

6、烙饃村(少林路橋頭西北)

卷烙饃菜還行,也是個實惠大眾店;

7、山村酒樓(崇高路中段)(歇業重裝)

水席系列菜味道不錯;

8、大清花餃子店(守敬路北段)

餃子不怎麼好吃,菜還不錯,尤其是東北燉菜好吃,喜歡喝酒的朋友再要上二兩大麥酒,別有一番滋味;

9、月圓樓(少林路衛校西隔壁)

紅燒甲魚,登封一絕,想吃野生的就去那裡;

10、水席源(少林路橋頭西北)

水席的菜量挺大,味道也可以,愛吃水席就去。

11、石磨坊(守敬路與中嶽大街交叉口北)

老百姓的美食樂園,里邊兒的農家菜很是地道,有蘿卜干炒粉條兒、炒野菜,黃菜、酸菜玉米糝面條兒,紅薯面條兒,柿子餅、玉米面餅,最後再喝上一碗親手磨製的玉米糝兒,真是舒坦啊!

12、阿佤山寨(守敬路北段)(62893567)

苗寨風味兒,特色還是大魚頭,與蘭亭小炊的有些不同,相對清淡一些,基本保持了原味兒;

13、張記鐵鍋燉(守敬路北段)(62891699)

各種做法的甲魚估計你已經吃膩,但這家的燉鍋不妨一嘗;

14、知味軒(守敬路北段)

這家只是蘭亭小炊的二分店,環境較那兩家好些。

15、天天粥棚(守敬路北段)(崇高路已開分店)

有在南方生活經歷(天天喝粥)的朋友,同時你又愛吃川菜,那就去吧。

16、東坡眉州酒樓(守敬路北段巴奴火鍋原址)(62819368)

比較正規的川菜,環境優雅,服務到位,就是價位較高。

17、漁家傲海鮮酒樓(嵩山路與濱河路交叉口向西)(62832567)

登封第一家海鮮店,環境和服務一流,菜味兒清淡、麻辣兼有。

18、登封第一樓(中嶽大街登封賓館樓下)(67302288)

那裡的開封風味兒灌湯小籠包味道不錯,愛吃灌湯包的朋友不妨一去。

19、金圭食府(愛民路東段)(62888900)

魚翅面相當有名,菜味上乘,服務不錯,請客吃飯的理想場所。

20、六和春酒樓(崇高路與嵩陽路交叉口)

環境優雅,菜品新穎,服務一般,占盡地利。

21、陽光小店(崇高路鹿鳴山莊對面)

個性小店,菜品質優價廉,招牌菜是木桶滑肉,環境不錯,空間有限。

22、十二樓(嵩陽路南段)

一家小店,個性小炒,味道不錯,招牌菜依然是剁椒魚頭,據說是「蘭亭」的廚藝。

23、半島酒樓(中嶽大街中段)

一家老店,菜品以量大味兒足而出名,經典菜有燒牛沖、竹香魚、燒兔塊、臊子面等,另外旁邊的燒烤店裡的燒烤也不錯,尤其烤魷魚、烙菜饃很有特色。

H. 登封市馬隨林燴面貴嗎

還好,不貴。平價店。我們家就在這附近。來登封旅遊的人也愛去吃,平時我們不想做飯也愛去吃。他家兔子肉特別好吃,燴面的話吃著也確實可以。每次都是我老公付賬,忘了具體多少錢,哈哈。反正是平價。每次人都超級多。

I. 河南哪家的燴面更好吃

方城燴面。
方城的燴面是全國燴面最正宗的,所以方城的燴面也是最好吃的,沒吃過的人可能體會不到它到底好吃在那裡,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的到,會對它念念不忘的,如果有空經過方城的朋友可以親自去品嘗一下的,吃燴面一定要加羊油辣椒,燴面和羊油辣椒是絕配來的,羊油辣椒,就是羊油加辣椒粉做成的辣椒,燴面有了羊油辣椒,吃起來,回味無窮,永遠忘記不了這個味道了。
鄭州燴面在全國都知名度非常高的,鄭州燴面是全國最好吃的燴面嗎,鄭州燴面也是非常好吃的,但是全國最好吃的燴面不是鄭州,而是方城燴面。

J. 河南最好吃的10大燴面是什麼

河南燴面 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 ,河南三大小吃之一。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 ,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湯好麵筋道,營養高,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與北京的炸醬面、山西的刀削麵、湖北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面,同稱為中國五大麵食,享有盛譽。下面就來看看河南最好吃的10大燴面,本地人視為美味百吃不厭,外地食客稱贊。

1、方城燴面登封羊肉燴面是從西安泡饃中演變過來的,西安的泡饃是清朝年間傳到河南的,因為登封人不喜歡吃饃而喜歡吃面,就把它演變成了燴面。燴面的做法有很多講究,首先,所用的面要提前做好,等到下鍋之時,將面擔成條狀,下鍋煮。面的厚度和彈性,一定要把握的恰到好處。燴面的湯料也是師傅提前進行熬制的,一般以羊肉湯居多。一大碗燴面加一個焦蓋燒餅,幾乎成了每一個出門在外的遊子回家後的第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