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師要我們寫一篇作文《我的家鄉》我家在湖南省株洲市鹿原鎮澎溪村下路口組。火速三點要交
我的家鄉——美麗的株洲
株洲市一座美麗的城市,擁有悠久的歷史,最近迎來建市60周年。可惜我沒有看到這壯舉,但聽朋友們說
放了好多煙花,很漂亮。
每個人對於株洲的印象就在於,衣服很多,漂亮又便宜。其實株洲的特色遠遠不止這些,近些年株洲開始了公共自行車全程覆蓋,走在路上到處可以看到綠色的自行車,男女老少,形形色色的人。騎自行車既環保又方便,在晚上一個人騎著自行車,聽著音樂是多麼的愜意。
2月1日,全市實行新的公交票價政策:全城公交票價1元。株洲市的公交車硬是沒話說,車內非常干凈,座椅非常舒服,並且票價只有1元,你只需要4元就可以把株洲游遍。
9月12日,株洲方特歡樂世界開園。聽說裡面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有漂亮又刺激,裡面有幾百個項目,玩的你都不想出來。對於我這種害怕刺激的游戲的人不敢去玩,但是作為株洲人還是會去玩玩,看看,了解一下,我想應該也有很多年輕人特地到株洲方特去玩吧。
在炎炎夏日的時候,湘江沿江風光帶更是一番勝景,千千萬萬的人在那裡嬉戲,玩耍。放孔明燈,游泳~~~
熱鬧的很,晚上橋上的燈光好看,特別是4橋,橋的顏色是瞬息萬變的,看的讓人眼花繚亂。
炎帝廣場變化真大,7:30有噴泉看,看完噴泉還有水上樂園看,那水景樣式千變萬化,顏色也千變萬化, 這幾年株洲的變化真大,我深深有體會。
株洲在環保這方面做得很好,亂丟亂扔,橫過馬路者都是給予罰款,這樣的方法更有效的提高居民的素質,更好的塑造城市的形象。
步行街,美食一條街吃的東西最多,有燒烤,火鍋,砂鍋粉,吃的應有盡有,醬板鴨,鴨脖,臭豆腐,麻辣燙。沙縣小吃。
七一路是唱歌的好地方,那一條街全部是唱歌的地方,到那裡去了,不怕沒有歌唱, 株百大市場裡面什麼都有,吃的,穿的,玩的。
株洲是個美麗的地方,我喜歡這座城市,歡迎你們去株洲遊玩。
Ⅱ 株洲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出走旅遊,怎能不了解一下當地的美食呢?一座城市的味道,當然和它的美食密不可分。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株洲好吃的地方,歡迎閱讀。
一份美食地圖,讓吃貨們在株洲「東南西北」的任意區域,都能找到你想要的美味!
蘆淞區:兩條美食街讓人慾罷不能
老街(解放街)如今雖拆舊翻新,但白粒丸、臭豆腐、蒿子粑粑、豆腐腦、太極圖、刮涼粉、叼子魚等還留在童心的記憶里。南區(蘆淞區)是株洲美食發源地。
(1)片區特點
蘆淞區是株洲市最熱鬧的地方。人多,吃東西的地方自然也多。在解放路和人民路,分別形成了兩條各具特色的美食街:一條以中小型飯店和小吃為主,另一條則憑借其出色的夜宵聞名株洲。
(2) 餐飲特色
先說說位於解放路的「美食第一街」。2006年,經改造的解放街以「株洲美食第一街」的新身份亮相。當時,經營面積在600平方米以上的特色餐飲店就有6家,幾十平方米的小店更是多達30來家,外地特色小吃佔到了40%的份額,一度是株洲美食最為集中的地方。
但今時不同往日,這條街上的飯店越來越少,且「更新」頻率越來越快,更多的小吃都轉戰到了旁邊的徐家橋商業步行街。如果你對小吃毫無抵抗力,可以來這里,酸辣粉、砂鍋粉、烤魷魚、炸香腸……應有盡有。
位於人民路賀嘉土的夜宵一條街也是株洲出了名的美食聚集地。這里白天很安靜,晚上很鬧騰。烤生蚝、香辣蟹、跳跳蛙都是從這里「走」出去的。這條街如今依舊風風火火,夏天在這吃點夜宵、喝些啤酒,絕對是「老株洲」的不二選擇。
(3) 適合人群:愛「泡」在夜裡的夜宵達人。
1、「湘菜時代」,位於蘆淞區政府新址旁,環境優美,停車方便。亭榭樓閣,包廂舒適,香辣居中,特色菜:剁椒魚頭、土雞、臘菜等。
2、「六瑞山莊」,1815線栗塘,要自駕車去,每天是賓朋滿座,特色菜:農家煨土雞、水芹炒鱔魚、鄉里臘肉等。
3、「玉桃飯店」,1815線老株洲縣委幹校對面,每天生意爆滿,鄉里口味,特色菜:黃燜狗肉、手撕太極圖、農家熏臘菜等。
4、「大佬飯店」,河東店在公園路,河西店在市糧食局對面,每天不提前預定沒座位,風味系正宗株洲口味,跟「玉桃飯店」特色一致,因為兩個店子老闆是親兄弟。(旗艦店)
5、「紅花樹」,河東店在八中對面,河西店在湘銀小區對面,生意火爆,要提前預定包廂,長株潭口味,特色菜:烤魚起家,各色菜系。(旗艦店)
6、「盛世芙蓉」,河東店在神龍公園內,河西店在湘銀小區對面,生意爆滿,正宗湘西飲食特色兼本地口味。(旗艦店)
7、「五湖飯店」,五里墩往白關鎮方向,農家口味,特色菜:豬腳、黃燜狗羊肉、殺豬肉、臘菜等。
8、「南庄「,七中(郊區糧店)旁,辣、臘為主,特色菜:魚嘴巴、紅燒驢肉、清蒸叼子魚等。
9、「金桔子飯店「,七中對面,口味同南庄。
10、南區加油站附近黃燜雞店,數家。
11、公園路「蘭州拉麵館」,除拉麵、削麵(干、湯面)外,鹵豬舌、鹵牛肉不錯。公園路「百年面館」,二十四小時營業,面、粉俱佳。
12、建設南路延伸段、1815線的「潭洲瓦罐」、「肉婆毛豆店」、「原汁原味」、「茶油村」、「大不同」、「嫂子飯店」、「還可以」等數十家農家菜、本地菜口味店,生意也不錯。
13、電腦城「邱記蝦城」,口味蝦、黃丫叫、鹵臘菜、燒烤系列不錯。夜宵為主。
14、賀家土人民中路以「鴨霸王」系列形成株洲夜宵一條街,聞名全市內外。鹵鴨系列、香辣蟹、燒烤等。
15、麻紡廠紡織路,平平風味店、天天漁港(湘西部寨)等平民店生意也不錯。
16、「湘水人家」,體育路,湘菜正宗,生意一直不錯。
17、國賓酒店(四星級)、金德酒店(三星級)、金龍酒店(三星級)等處,是大擺筵席或宴請貴賓的好地方。
18、中心廣場「麥當勞」、「肯德基」,綠園酒店對面的「必勝客」等是少年兒童和崇洋族喜歡去的地方。
19、大京水庫附近農家樂,周末驅車前往,游覽湖光山色之餘,品嘗農家菜,一大享受。
20、婦幼保健院旁的「大碗菜」和金都飲食一條街的飯菜,很實惠,也起口味。
21、體育路、建設路等處的.大小茶館的家常菜、煲仔飯也很有特色。
22、中心廣場、株百樓上桂林人快餐店生意長久不衰,經營有道。
23、振興牛肉粉館、老長沙粉店的手工粉,鹼面做得正宗。
24、土豆串串 它的造型更加獨特,薄薄的連成一串,像旋風一樣。拿著如此「拉風」的土豆,總能得到很高回頭率。蘆淞區火車站蘇寧電器斜對面 人均消費:7元
25、章魚小丸子總是學校附近「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小吃之一 蘆淞區株洲南方中學附近路邊小攤 人均消費:5元
26、601、331、鐵路小區、新華書店……株洲這些地方,都是吃臭豆腐的好去處。這幾個地方的臭豆腐各有特色,有帶湯汁的、有不帶湯汁的,有大片的、有小片的,喜歡哪一種款式,喜歡哪一種味道,隨便挑。
天元區:「重口味」吃貨的美食天堂
天元區是株洲市的政治、文化、娛樂中心,也是聞名省內外的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而今株洲人言必稱:「吃在河西,玩在天元。」實不為過。
(1)片區特點
株洲的發展逐漸西移,天元區的商業也隨之越來越繁華。濱江路的美食一條街,外加神農城匯聚的很多連鎖品牌餐飲店,以及一些環境優雅的高檔酒店,讓原本喜歡從河西跑去河東「覓食」的市民,如今更願意留在河西。
(2)餐飲特色
多年以前,天元區的大多數人尋覓美食,都會不惜路途「遙遠」,跑到河對岸去。但現在不同,從天元大橋到蘆淞大橋,整條濱江路上集聚了各類大大小小的餐館。
吃兔子肉的、蛇肉的、龍蝦的、螃蟹的……只要你有想吃的,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到。這條街上的飯菜特別注重口味,嗜辣的「重口味」吃貨們,絕對可以在這里愛上一家合你胃口的店子。
當然,不習慣嘈雜的就餐環境,天元區也有很多高檔酒店供選擇。華天大酒店、大中華大酒店、逸景華天大酒店……一系列酒店可供重視環境的你來挑。不喜歡大排場嗎?濱江路上還有一排風景足夠亮麗、環境足夠優雅的「小木屋」等著你,記得嘗嘗店裡誘人的藍莓淮山。
(3)適合人群
糾結不定的吃貨,在這里有更多選擇。
1、「華天大酒店」(五星級),株洲飲食界的旗艦店,各大菜系,中西合璧,檔次高雅。是款待貴客,福壽喜宴最佳選擇的酒店之一。
2、「惟楚大廚房」,河西珠江麗園方向,飛瀑落地窗,環境幽雅,地方寬敞,湘菜、海鮮等各色菜系,令人耳目一新,流連往返。(旗艦店)
3、「盛世芙蓉」,湘銀小區對面,環境好、檔次高,按湘西村寨布局,菜系精心設置,老闆夫婦烹飪界創新模範。是美食家喜愛的後廚房。(旗艦店)
4、「紅花樹」,緊挨「盛世芙蓉」,裝修典雅,有電梯方便上下,包廂須提前預定。大包廂有家庭廚房,賓客也可下廚小試牛刀。風味頂級。(旗艦店)
5、「大佬」,頂級裝修,絕對本地家常口味,每天門庭若市,車位滿滿。(旗艦店)
6、「沙坡里水魚」,炎帝廣場左側,野生水魚(甲魚)為主菜,黃燜、清蒸絕味,相輔的臘菜、鄉下菜亦正宗。
7、「文亭」,河西店(惟楚方向),臘菜蒸得正宗,小炒系列絕對家常口味。每天客流駱繹不絕。
8、株洲大橋右邊沿江風光帶,早已形成攸縣美食一條街,聞名的有「文崽」、「武崽」、「皇圖嶺」等飯店,特色菜:攸縣曬肉、豆腐系列。
9、株洲大橋下以橋下龍蝦等店形成夜宵據點,口味蝦、香辣蟹、口味蛇、燒烤、臭乾子等,夏夜煞是熱鬧。
10、天元公安分局右側,「店小二」的煨土雞,重慶的「石鍋魚」也很值得品嘗。
11、炎帝廣場的「湘西部落」的手撕牛肉如今還留余香。廣場電視塔後的「有滋有味」、「水泊梁山」也是吃口味菜的好去處。
12、廣場電視塔後的「衡山人家」,以辣、香,異軍突起,招徠不少生意。大眾口味,平民消費。
13、星期五啤酒城「衡山鎮」,以辣著名,每次去不敢喝酒,因為都怕慢慢喝酒時,碗里的菜被別人夾光了。
14、從「衡山鎮」出來左拐到河邊,拐角有小店「西江紅」、「堯信」,天氣好時,坐在門外,曬曬太陽,吹吹河風,再喝點啤酒,吃點家常菜,蠻韻味。
15、「大劉飯店」,湘銀小區左邊巷口,原來在五交化大樓地下,株洲正宗口味,味道純正,菜分量足,適合朋友喝酒聚會,印象較深的是氣鍋蒸丸子。
16、「湘福樓」,第二文化宮後(天倫路),正宗湘菜口味,每天生意不錯。該路上的「豆花館」的削骨肉燜油豆腐好吃。濱江一村路旁小店的臘狗肉,下酒絕味。
17、「大中華鮑翅海鮮樓」,郵政局附近,所經營的海鮮系列,承襲粵味,融入香辣,自成一統,很受湖南人歡迎,荷塘區、長沙也有分店。株洲人吃海鮮唯一正宗去處。(旗艦店)
18、「羊咩咩烤全羊」,金德工業園對面,炭烤全羊,須3小時,要預約。
19、王家坪的黑山羊系列店,現殺,羊血、羊雜均新鮮,羊鞭酒也不錯。比馬家河的羊肉不差。農家小菜也是無公害蔬菜。
20、株洲大道兩旁的休閑山莊逐漸形成氣候,土雞、土鴨、殺豬肉、狗羊肉等鄉里菜很受城裡人喜愛。
21、「人人家口味蛇」,交警隊對面,正宗寧鄉口味,辣不怕就去品嘗美味。株洲大橋右側「黃鶴樓「的口味蛇與其有一拼。
22、長江廣場四周的「紅旗飄飄」、「人民公社」等飯店也逐漸形成規模。食客眾多。
23、交警隊對面的金喜粉館、百年面館二十四小時營業,吃客駱繹不絕。
荷塘區 :連鎖品牌多「散戶」也多
荷塘區近幾年發展相當迅速,馬路拓寬,高樓林立,經濟活躍,人氣驟升。
(1) 片區特點
這是一個商業相對集中的區域,有步步高百貨,有株百(荷塘店),還有華潤萬家購物中心。在商場土壤里滋生的各色美食,憑借其寬敞、舒適的環境,贏得了時尚一族或者說是年輕一族的青睞。
(2)餐飲特色
和以前不同,現在人們選擇商場的條件,不見得是哪家賣的東西好,而逐漸演變成哪家有地方可以坐、有美食可以品。咖啡店也好,快餐店也罷,拋棄傳統的百貨模式,如今商場的確吸納了不少餐飲店。
目前荷塘區沒有形成一條專業的美食街,大部分美食都依商場而「居」。所以,這個片區的連鎖餐飲店佔了很大部分,如楊排風自助燒烤、黃記煌三汁燜鍋、太平洋咖啡等。愛「品牌」的吃貨,不妨來這里就餐。
除了這些連鎖餐飲店,荷塘區的「小散戶」也比較多。好吃的東西比較分散,其中不少名聲響當當,如金鉤山的魚、601的臭豆腐、仙庾嶺的農家菜……
適合人群
三五好友一邊逛街,一邊品美食。
1、荷塘區政府對面的「小金川」是金字老招牌,片皮鴨是其招牌菜。
2、仙庾嶺的農家樂給大家的印象最深,周末、節假日成群結伴駕車拜佛,呼吸鄉下清新空氣,再小聚農家吃頓柴火飯,有現殺的豬、羊,有自家灶上烘炕的臘肉,有才從塘里撈上的魚,有壇子泡菜,有自己曬乾的青菜,有地里採摘的時鮮蔬菜。再喝幾兩鄉下谷酒,曬太陽、打打牌、登登山,迎著清新山風大聲呼喊,夫復何求?
3、向陽廣場的水煮麻拐(青蛙)已成一道風景,小店一家挨一家,現殺現破,加蔥、姜、蒜、紫蘇等密制湯料,水煮而成。
4、「文亭」(老冶金工校後門)的臘菜、生爆肚尖、蒸魚、小炒仔雞等樣樣家常菜。
5、大坪路與新華路交界附近「渝家魚王」,也是食客常聚的食堂,家常菜噴噴香,味道正宗,平民消費。
6、 分路口的狗肉二十幾年名聲在外,品牌巋然不倒,黃燜、小炒、紅燒、手撕、火鍋等花樣玩盡,但迷倒了不少花和尚、花姑娘。據說狗是正宗土狗,湯料是密制。
7、 601鑽石路胖子臭豆腐,伴隨一代人成長,但老牌正宗口味一直讓男女老少流連往返。附近一家鴨子火鍋店生意也不錯。
8、流芳園對面的「老北京餃子館」的餃子、面條不用說,其醬牛肉味道也不錯。
9、「紅南飯店」,紅旗中路,本地口味,菜類繁多,每日食客盈門。
10、大中華海鮮樓分店,紅旗中路,海鮮口味與河東主店有所差異。
石峰區:尋覓美味靠的是探索精神
石峰區一直是株洲工業區,近年變化巨大,街道整潔,交通便利,商貿後勁足,整治環境力度加大。
(1)片區特點
沒有其他各區那麼旺的美食人氣,也沒有蘆淞區和天元區那樣架勢十足的美食街,在石峰區尋找美食,靠的絕對是一顆赤誠的吃貨的心,且要有一定的探索精神。這個片區的美食其實挺多的,但基本以小店為主。
(2)餐飲特色
尋找美食,有時候免不了走街串巷。石峰區的美食恰恰基本都「藏」在這些不出名的小巷子或是小區里。這些店往往開了很多年,雖然不起眼,但能留住老顧客,這或許就是美食的誘惑和魅力所在吧。
田心的豬腳絕對稱得上是「株洲的一絕」。吃過的人應該都知道,「最點睛的一筆」,就是豬腳里配著的蘿卜,雖然辣到吃貨們「潸然淚下」,但那味道仍會令他們舉起大拇指贊個不停。
和豬腳店一樣不起眼但客源不斷的,還有位於建設路響石廣場附近的一家砣子粉店。粉其實沒什麼特別,但只要你去吃粉便會發現,幾乎人人碗里都有一個荷包蛋。蛋煎得外焦里嫩,才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所以說,沒有大型的連鎖,也沒有美食集中地,小店才是石峰區的特色。
(3)適合人群
有著探索精神的吃貨一族。
1、電廠後面沿河到石峰大橋沿江林立河魚店,如河魚王幾家魚店給我印象很深,店主「三寶」是株洲的浪里白條,去年潛入湘江河底,打上一條100餘斤的黃子,光魚腸就賣了千把塊。這些店子的河魚很新鮮,有青、草、鯉、鯽、洄渡魚、叼子魚、鱖魚、鮭魚等各種品種,黃燜、水煮、煎、炸、蒸均可,真是鮮透五臟六腑,回味無窮啊!吃魚有利健康,高蛋白、低脂肪。美女要學會吃魚。
2、石峰區茅草屋的鄉里菜正宗 ;在清水塘上高速路的口子有石峰區最好的燒烤,在白石港的電苑賓館的對面。往815油庫方向有棟私房裡的小炒羊肉、狗肉,味道好的很。
3、紅港西路有家豬腳店,口味不錯。
4、化校挖掘的超超超平價大連海鮮排檔!真正渤海空運來的海鮮,40的多寶魚3塊5的大生蚝!價格便宜到你以為穿越到了1986年。
Ⅲ 我的家鄉~湖南株洲
暴發的城市不僅僅在東部有,中部也有很多,株洲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五十年時間,株洲從一個八千人的小地方發展成八十萬人口的城市。一群農民怎麼也不會想到,五十年後他們住的這個地方會成為湖南省的第二大城市。可暴發的城市終究是暴發的,在歷史還來不及沉澱時,這里已經開始要邁動現代城市的步伐,在不知天高地厚中向那些古老的都市叫板了;在一路上他們顯盡那些醜陋的缺點:株洲的街頭總是塞滿了車,因為誰也想不到這里十年後會有多少車開過。兩旁的房子很爛,有的已經倒了,新的高大威猛的玻璃樓代替了他們。整個街道上都滿是灰,包括那些很氣派的漂亮房子。在天橋或地下通道的各個轉角的地方,都有一到N個丐幫弟子把守著,他們一般手裡拿著個破碗,不大喜歡使用暴力,也有一些時候會拉路人的褲子。像我這種戴著眼鏡的書生基本上是他們那種令人充滿憐憫的表演的觀看對象,但我們學生也是可憐人,也是要人救濟的:雖然我們很有同情心,我們也還是無能為力。
株洲的城市是沒有經過規劃的,或許開始誰也沒有認為這里能建成一個多大的城市。整個城市就像是幾個相離很近的縣城在向四周擴張時,被迫連到了一起。在城市的四周,是幾大堆的大型重工業工廠,好像這個城市不受季風的影響一樣,根本不把污染放在眼裡。四周的工廠中間,就是那些整天都忙得不可開交的商業區,那裡充滿了假貨,甚至在專賣店裡也有,超市就更不用說了。當然,還有很多質量差的廉價商品的批發市場。那裡總是人山人海,每個辛苦生活的人都到那裡去批發他們需要的商品,帶到他們的鎮上去,換取他們生活中新的希望和快樂。而那個地方又是那些無業的遊民生存的根本,雖然他們總是冒著進監獄的危險,但那是他們的飯碗。於是人們就會說,株洲那個地方,小偷多得不得了。
這個火車開來的新興城市,是沒有文化底蘊的,有的只有大大的工廠,旅遊這個詞和這種城市是沒有聯系的。但當一個城市發現他們缺少修養,就像一個百萬富翁發現自己知識貧乏時,就會想辦法在自己的房間裡布滿各種修飾物品來顯得自己文化修養高一樣,株洲也開始尋找自己的文化。株洲終於發現了炎帝老先生,於是有了借口建神農公園,做炎帝廣場,搞炎帝節。於是株洲市也開始像模像樣起來。
一個城市物質豐富到一定時,他們就要開始思考他們還缺的東西是什麼了。城市需要變漂亮,大家都要綠綠的草皮和各色的鮮花點綴生活。於是城市開始努力,建好多好多的草坪,種好多好多的花。不過這些地方都會粗暴的掛著個牌子:嚴禁踐踏,違者罰款!or嚴禁採摘,違者罰款!但草皮還是免不了要一塊塊變黃,花一朵朵凋零,因為踐踏和採摘總是存在,而種下的花草在種下之後就沒人管了。
在株洲這種城市呆久了是會有一絲失落感的,因為我們的期望總是太高。但我們會愛上這個城市的,就像我們很喜歡那些想做一件出色的事但總是做不好的孩子或那些一心想為你做一點事卻又做得笨手笨腳的女孩一樣。
也許,在我們離開這個城市的那一天,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我們已經很難離開她了。
株洲的城市建設有難度!當年蘇 聯 人根據多山的地形,規劃建一個十萬人口的城市,沒想到株洲的發展很快。所以城市建設滯後於經濟發展。
要搞城市建設就要大把的錢,株洲不是省會,不能用其他地方的錢來建設自己;株洲沒有煙廠,這些年其他大企業效益也不好,不能貢獻很多稅收。當年好不容易自己花錢建了個「慶雲大廈」還受到 省 里的非議,當時省 會還只有「蝴蝶大廈」,地市怎能出這種風頭!
株洲和旅遊無緣,眼看著旅遊者坐著火車從株洲北上南下、東去西來,沒辦法,好不容易在最南端找到了炎帝陵,於是大把的銀子花出去,建廣場、建炎陵、祭祖。提高株洲的知名度。用心良苦!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好在株洲還有優勢,建市場!真貨假 貨,能掙到錢、能解決就業就是好貓!何況還有很多人去不起大商場。當年廣 東、浙 江的資本的原始積累不就是這樣來的。義烏小商品城裡不也就是這些東東。
人多了,交通發達了,下 崗 的多了,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多了,魚龍就混雜了,株洲雖不富,但和更窮的地方比也算過的去了,於是犯罪份子走出去,請近來。以繁華的市場為依託、以火車站為戰場,大顯身手。流動人口、做生意的小老闆、轉車的旅客以及廣大市民就成了他們的目標。
株洲的無奈太多,差距也是很大的。但這個移民城市還是不錯的。
Ⅳ 做砂鍋米線用什麼粉比較好吃
米線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有些人會去做砂鍋米線,那麼做砂鍋米線用什麼粉比較好吃呢?
做砂鍋米線用砂鍋粉(砂鍋米粉),其是貴州各地到處都有的一種砂鍋美食,有較多種口味供選擇。砂鍋粉常見的有:辣子雞粉、大排粉、脆臊粉、三鮮粉、榨菜肉絲粉、酸湯肉沫粉、紅燒肉粉等臊子品種,人們尤其在冬季較喜歡食用,原因是砂鍋粉在食用時是連砂鍋當作碗一起端上桌,上桌後鍋里雞湯還在上下翻滾,滋滋作響,熱氣騰騰,宛如坐在火邊食用火鍋一般,人們吃完砂鍋粉,砂鍋還是燙手。越是天冷吃得越是舒服,具有驅寒暖胃之功效。特別是感冒的人吃了,吃完大汗淋漓,周身痛快無比。
而砂鍋是用黏土製作的,所以,沙鍋的鍋壁裡面,是不是存在氣泡,成為砂鍋的關鍵問題,如果其中有氣泡的話,不僅做出的米線不好吃,還有可能會發生爆炸。在使用新砂鍋的時候,可以首先熬煮一鍋粥,這樣可以利用粥裡面的澱粉,填補鍋子的縫隙,使其質地更加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