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最好吃的涮羊肉在哪
東來順吧!
簡單介紹一下:中華老字型大小「東來順」,始建於1903年,1955年實現公私合營。1988年以東來順品牌為核心的北京東安飲食公司成立,公司發揮老字型大小品牌優勢,涉足連鎖產業開發、品牌半成品、成品研發等領域,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活力。1996年,東來順連鎖總部成立,老字型大小東來順走上了特許加盟的連鎖發展道路。
再推薦一個地方是霍營那邊在警院駕校那邊的路上的拐角處有一個小的餐廳,專門吃涮肉的,很地道的回民餐廳,我常去吃!有時間可以一起去!
我的回答滿意不~
2. 從南到北,中國哪些城市的羊肉最好吃
從南到北,中國新疆和北京的羊肉最好吃。新疆地區的綿羊肉口感細嫩,由於其獨特的烤制方法,細品起來也沒有膻味,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新疆羊肉的分量也是非常大,令很多食客感到大快朵頤。北京的羊肉則更注重養生,加以紅棗,枸杞作為配料,在北方寒冷的天氣,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渾身都有了暖意。
那麼,你更喜歡把羊肉做成哪種美食呢?
3. 北京幾家好吃的涮羊肉
|| 天橋老金涮肉
搬家擴店後的老金,依然是小胡同里的小門臉。主顧以老街坊鄰居為多,一張嘴都是一口京片子。老少爺們圍著小桌擠作一團,每次鍋子端進端出,伙計都要吆喝著叫大家再側身讓讓,生擠出一條道來。
不分部位,不賣凍卷,甭管牛羊肉,老金家都只有手切一種。羊肉不標榜品種產地,就是每天從廊坊大廠拉回來的,但勝在選肉眼光狠辣,處理得乾乾凈凈。大盤足有八兩,肉片厚實,肥瘦勻稱,涮久了也仍然嫩得驚人,每一口都盪氣回腸。
小料別具特色,是第一代老金、打小在南來順學徒的創始老掌櫃按照當年師父師哥的方子配出來的。大量陳醋打底,偏酸偏稀,但也因此解膩去腥。
地址:西城區留學路46號鷂兒胡同口北20米
|| 老北京豐澤居
1980 年代北京第一批開起來的餐廳之一,如今已迎客30 多年,由年過五十的第二代接手掌管,維持著家庭小作坊的形態,自有一派溫馨。
出於對品質的苛求,店家幾乎對一切工序都事必躬親。鮮羊肉是每天從牛街挑回來的,機切片要自己打卷;糖蒜自家腌制,酸甜平衡清爽可口;小料中的韭菜花醬,是在八月上市時買足量韭菜花,自行打醬;各樣主食麵點也是在後廚現切現烙。
羊肉總體質量出色,手切與機切的部位劃分明確,羊瓜條紋理清晰,肥瘦相宜,嚼勁足。秘制羊肉是近年研發的新品項,用辣椒、孜然腌制一整夜,不蘸麻醬味道也足。
劃重點推薦麻醬糖餅和燒餅,新鮮現做,熱氣騰騰。糖餅上下烙得酥脆,中間柔軟,甜香醇厚。燒餅則勝在層次分明、味道飽滿。
對了,這家店還是人藝劇院的後食堂,話劇迷們可以期待一下和偶像的偶遇。
地址:東城區報房胡同53號(近北京人藝)
|| 裕德孚
簋街上的一家小店,只有7 張桌子。實力派,味道好,刀工妙。羊肉是內蒙閹割的綿羊,都是頭天晚上殺好的,放血氣兒(排酸)也要一個晚上。
黃瓜條以瘦為主,限量供應,一桌一份。這是羊身上最嫩的一塊肉,形狀像小黃瓜。一隻羊就倆後腿,倆後腿外側里就這倆小黃瓜,一條二兩不到,所以連著附近一塊肉一起切著叫黃瓜條。
切肉師傅刀工極佳,每一片都極薄,展開來看是鮮紅亮透。要知道此店所傳承的刀工的祖師爺是當年「京城兩把刀」之一的於德龍。
肉好不怕挑。切肉師傅還教給大家一個內蒙羊肉的驗證方法:把羊肉就著蔥花拌鹽吃。可以吃出羊的原味兒,肉膻不膻,馬上現形。這羊肉如此生鮮坦盪,本鵝當時就棄了麻醬,只品真味了。
師傅推薦小三岔,肥瘦適中。紅的瘦肉似玫瑰鮮薄,白的肥肉如玉晶瑩,入清湯後,施施然漲長,受熱吸水均勻之後,變身肉色凝脂,誘惑尤物,恨不得一口啖之為快。它亦報之以口感綿密,讓人越吃越愛。
常有人以煮過的清湯里是否有沫兒來判斷羊肉好壞。但裕德孚的切肉師傅表示,這未必准確,要是鍋子里的水不開,也會起沫子。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264 號(北新橋十字東)
|| 聚寶源
牛街老字型大小,經久不衰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早上十點半開始排隊,才有機會吃上他們家的鮮羊上腦。要是賴床,好肉就沽清了。
羊肉來自內蒙自有牧場,肉質芳香。鮮羊腱是瘦而不柴、有筋道的嫩。極品鮮切羊肉,刀工見功夫,肉質纖維細嫩體貼,鮮汁滿腔。
雖然老北京銅鍋涮肉一般指羊肉,且只涮羊肉。但作為回族聚居的牛街,其牛也不容錯過。最受歡迎的牛肉是A 眼牛肉,全是冰凍機切。牛肉丸子亦鮮美可人。
限量售賣的燒餅名不虛傳,炸得外酥里嫩,孜然味很明顯,還有一些豐腴不可名狀的香料。前台小姐說是加了羊油,才有這般滋味。
地址:西城區牛街西里商業1號樓5-2號(清真超市旁)
2 | 值得一去
|| 宏源南門涮肉
許多老北京認可的涮肉店,生意火爆,晚上五點半到,就得排上一個多小時。好在有多家直營分店,且食材是由總公司統一配送,品質穩定。
每家分店都有自己的切肉師傅,牆上還掛著宏源集團內部競賽的照片,切肉片是其中一個重要項目,可見對刀工的重視。
拋棄了傳統炭火,南門在銅鍋下支起煤氣灶。清水鍋底也比其他家豐富,蔥段、薑片、香菇、紅棗、枸杞好不熱鬧。點鍋底附送三碟小菜,外加白菜粉絲和凍豆腐,生怕食客錯過了這幾樣涮肉老搭檔。
說起自家出色的原因,店長嗓門洪亮:「羊肉好,小料香」——手切羊肉非常規整,涮起來不碎不散,肥肉嫩而不油,瘦肉纖維飽滿。
羊瓜條是河邊、後海店的限定。機切有多個部位可選,要趁化凍前趕緊涮,不幹不柴,肉香濃郁,在凍卷肉里可算上品。
地址:東城區永內東街東里13號樓-1-2號
|| 日壇涮肉
古典中式裝潢,景泰藍小鍋,外國人大概會喜歡。小鍋用不了炭火,只能點兩個小酒精爐,加熱太慢,羊肉涮起來有些溫吞,不易熟。
鮮羊肉拼盤中的羊上腦和羊腱子還值得一吃,肉色鮮紅,入口細膩。羊瓜條價格不菲,但相當鮮嫩。外脊和不分部位的鮮羊肉肉質則遜色許多。
地址:朝陽區日壇東路9號(日壇公園東側,印度大使館對面)
|| 爆肚金生隆
清朝光緒年間流傳至今的老字型大小,四代傳人的照片就在店內高掛著。爆肚專用調料獲得國家的發明專利,也是店家的安身立命之本。
涮肉底料在於濃厚,爆肚的則講究清爽,且又能掩蓋臟器味兒,遮腥提鮮,便於食客品味到各種肚子的不同口感。
爆肚醬料由第四代傳人親自調配,包括花椒油等用料,甚為神秘。肚仁是招牌,是所有爆肚裡面最嫩的。每盤半斤,要八隻羊才出這一份。
單論涮肉呢,黃瓜條和羊上腦口味適宜,但也不算驚艷。
地址:西城區德外安德路六鋪炕1區6號樓南側
|| 滿恆記
平安大街的這家老北京涮肉很會做生意,把北京特色都搭在一起,銅鍋涮肉、羊蠍子、京式炒菜吃飯全都有,「不務正業」,卻不影響它的涮肉品質。
羊上腦賣得火,還有特別瘦的羊腱子,出品也不輸聚寶源,咬起來更嫩。相比之下聚寶源的肉更厚、略硬。
左:鮮切蘇尼特小羔羊;右上:羊腱子;右下:大刀手工鮮切極品蘇尼特小羊羔後腿
必點推薦:大刀手工鮮切極品蘇尼特小羊羔後腿(喘氣),肥瘦相宜,鮮嫩多汁,毫無膻味,嚼起來倍兒舒服,給貪吃的神經按按摩。
不少回頭客是沖著串兒來的,碳烤串兒要干一些或者糊一些,都可以滿足需求。
牛肉薄切挺好看,但是口感一般。手切牛肉大失水準,硬且難嚼。極品雪花肥牛眼肉因為部位優勢,在嫩度和鮮度上都勝過前者。
麻醬偏咸,但現炒的辣椒油加分:客人出現才炒,剛從鍋里出來裝在碟子里還燙手。辣椒油擱芝麻醬里更棒。
地址:西城區平安里西大街14號
|| 丁卯涮肉
一家年輕的店,87 年生的倆北京爺們和一北京大妞在最北京的鼓樓大街上開的老北京銅鍋涮肉店。正統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湯底是清水、姜和蔥白,鴛鴦鍋底都算偏離正道;也有加上枸杞、海米、大棗、香菇的,無非是為了提鮮。
而在這家古香古色的北京店裡,老北京湯底指的是羊尾油加啤酒。雖說加羊尾油在北京銅鍋涮肉里也找得到別家,但再加上啤酒,算是創新了。
把京八件碼在雕花擺件上,是此店另一特色。京八件是指北京銅鍋涮肉里羊肉的八大部位:羊上腦、大(小)三岔,羊裡脊、羊磨襠、一頭沉、黃瓜條、羊腱子、羊筋肉。一次就能滿足食客的八個願望,好吃好看又好玩。
羊筋肉口感和味道都最為冒尖,有嚼勁,集肉筋、筋膜、脂肪和肉於一體,直奔「頂香貼骨肉」的境界。
地址:西城區舊鼓樓大街121號
|| 眾宜軒
二環內胡同里的一家店,尋店過程就像是在迷宮里探路。小四合院、京韻大鼓,店家嫌棄北京的水質不夠好,還用農夫山泉來做清湯鍋底,可算用心。
羊是寧夏灘羊,而不是老北京銅鍋涮肉傳統所用內蒙綿羊,膻味更輕。不過千里迢迢運來,價格也會偏貴,別家能吃一桌的錢,這家只夠點兩盤羊肉。
地址:東城區慶平胡同34院
|| 情憶草原
手切鮮羊肉只有一款,切得略厚,有些影響口感。至尊3D 肥羊,是指經過三天三夜排酸的羊肉,比起南方「從農場到餐桌」完全無冷凍的熱氣羊肉,安全性更勝一籌,只是價格也挺至尊。
他們家烤串名聲遐邇,羊後腿肉串和羊上腦肉串,碳烤至琥珀色澤,豐腴多汁,且不加孜然,只用鹽來吊味;配上北冰洋暢快怡人。
地址:東城區光明路甲1號北空司令部東配樓(近龍潭東路)
3 | 不去也罷
|| 洪運軒(北緯路店)
只賣機切羊肉片。肉分三種:普通、半邊雲和精品——精品是老北京獨一份生吃的羊肉刺身,但坦白說,羊肉並不適合生吃,口感差,膻味大,做成刺身無非是為證明羊肉品質而炫技一般的存在。
色澤鮮亮好看,但吃到嘴裡不是那麼一回事。肥肉油膩,瘦肉乾柴,筷子一碰就碎。唯一優點是處理到位,涮了一小時鍋底清亮如初,幾無血沫。
|| 北平三兄弟(簋街店)
老北京涮肉的肉講究立盤不動。肉不注水,頂天立地。北平三兄弟可能為了展示自家肉好,立盤上肉,但就像之前涮羊肉科普里提過,立盤不算能肉好標准。
鮮羊上腦、手切三岔只能說一般。鮮羊瓜條不知為何完全拋棄刀工,弄成厚實串狀,太瘦而柴,失去老北京涮肉的風味。
|| 常贏三兄弟(常營店)
人聲鼎沸,吃起來卻略感落寞。極品羊腱子、羊脊肉組成的極品雙拼,肉質和口感都對不住極品二字。鮮牛百葉也沒能讓味蕾擺脫沉悶,羊肋肉甚至有些膻得慌。
|| 老五四季涮肉(菜市口店)
手切鮮羊肉顏色黯淡,肉很散,筷子一夾就碎。手切肉片兩端有兩條可疑的凹痕,表面又過於平整,懷疑用模子壓過。老五精選羊肉作為店內暢銷的機切肉片,卻在鍋里碎成八段。
唯一在水準線上的是主食。炸燒餅表層酥脆,內里層次分明,而完全不油膩。炸窩頭片酥透,中間一點點軟心,抹上一層臭豆腐,一香一跟頭。
* * *
蔡瀾說烹蝦觀色,是一樂趣。涮羊肉也如是。 木炭、爆火、沸水,鮮紅、淺粉、肉白。
銅鍋、清湯鍋底、鮮羊肉、麻醬、燒餅,齊活?非也,北京銅鍋涮肉還有三件套您落下了。
大白菜、凍豆腐、粉絲才是北京人的正統做派。大白菜是北京人記憶中的唯一青菜,不二選擇。凍豆腐坑坑窪窪的造型就是為了吸收湯里的肉味。粉絲壓軸上場,吸取湯底精華之餘,還負責把小碗里的麻醬給抹盡吃干。
4. 北京最好吃的涮羊肉在哪裡
北京涮羊肉講究的是銅鍋清湯涮肉,滿大街都有,也有很多的老字型大小,個人認為北京最好的涮肉並不是那些所謂的老字型大小老北京涮肉,而是光明橋的情憶草原,為啥?老闆堅持每天從海拉爾空運鮮肉,肉也不是一般的肉,低密度散養吃野草長大的內蒙綿羊,肉除了鮮嫩外,無任何異味,以前都認為羊肉膳才好吃,多少人被坑呀。來北京就得來這吃,在這里完全可以滿足一家子人的飲食需求,肉的品種之多,還同時有刷有烤,還有獨有的麵食者鍾愛的包子,完全可以堪稱是一站式的餐廳了。
5. 誰知道中國哪裡的羊肉最好吃
第一名 甘肅靖遠羊
甘肅東西跨度很長,所以選用的羊肉品種也就不同,手抓羊肉以臨夏的最為出名,多採用甘南草原的藏系羊為原料,當地人在家裡煮好手抓羊肉後裝在木桶裡面穿街走巷的叫賣,因為木桶比較保溫,所以當地人也叫桶子肉。
提起羊羔肉,靖遠羊羔肉最為出名,其特色在於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葯膳滋補價值。靖遠縣屬黃河沖擊盆地,境內氣候涼爽,生長著柴胡、麻黃、益母、蒲公英、黃苓、桔梗、薄荷、乾草等數十種草葯,山中水流潺潺,礦物富集,羊羔日食葯草,夜飲礦泉,從而使羊肉細胞成分改變,造就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靖遠羊羔肉。
第二名青海灘羊
當地人都喜歡在夏天周末全家約幾個朋友一起到郊外現殺活羊,殺完以後灌血腸,裝羊筏子,羊筏子做法是,宰羊開膛時,把蒙在肚子表層油(叫蒙肚油的油皮)輕輕地撕下來留作外皮,再選肥瘦相間的精肉剁碎,加蔥、蒜、姜等佐料,攪拌做成餡,用油皮裹好後,用麻皮或棉線將兩頭扎緊,中間還要斜繞幾道捆好後,入鍋煮熟。稍涼切片即食。食之不膩,較一般煮羊肉更是香味濃烈,晾冷後,切片再入炕鍋,煎熱食之,其味更佳。血腸煮的不能太老,剛剛凝固就可以了,青海屬於高原地區,牧區海拔在3000米以上,這里生長的藏系羊由於氣候寒冷深圳緩慢,羊肉沒有膻味,鮮美之極
第三名寧夏鹽池灘羊
吃鹽池灘羊,只需蘸點鹽,不膻、不膩、口感順滑,屬羊中極品之列
第四名內蒙錫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羊
草原里的野韭菜、沙蔥較多,羊吃了後肉質發生變化,屬上品之列
第五名新疆阿勒泰大尾羊
走的黃金道,吃的中草葯,喝的山泉水,完完全全的原生態健康食品 ,屬中品之列
第六名陝北榆林羊
榆林地區的羊是從小就吃著去膻味的調料長大的,所以自身沒有羊膻氣,也無須用紅燒、麻辣、五香等方法去刻意遮蓋膻氣 。雖然麻辣和紅燒的烹飪方法能夠遮蓋住羊的膻味,但是也同時能遮蓋住羊的鮮味。對於陝北自身沒有膻味的羊肉,只用白湯水煮,就能發出那種透骨的清香
陝北地處黃土高原,海拔較高,常年雨水稀少,光照強烈,晝夜溫差大,致使地表植物生長周期長,耐寒抗旱,適應性較強。而在黃土高原溝壑之間成長的山羊,生性好動,活動量大,所食雜草,均為無污染、無公害的天然伺草。
它們尤其喜食一種俗稱「百里香」的地椒香草,這種草隨處可見,營養特別豐富。因此該地所產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時香而不膻,肥而不膩,是其他地域和種類的羊肉所無法比擬的,優質成年羊羯子肉,用涼水漂洗干凈後,將肉連骨剁為大塊下入冷水鐵鍋內,先行旺火加熱,略加攪拌,待燒開後撇去表面浮沫,再致中火燉制同時下調料包。當羊肉燉至5成熟時始放鹽,隨後改小火慢燉,直至肉爛即可。這一工序,一般需要3—4小時之久。如此獨到的烹制工藝,使得陝北山羊肉出鍋後肉爛湯純,清香四溢 ,屬中下品之列
第七名 蘇州藏書羊和簡陽羊為代表亂七八糟的羊
6. 盤點北京最好吃的火鍋
一場秋雨一場寒,北京溫度驟降,何以飽暖,唯有火鍋!快快呼朋喚友圍坐一堂,熱騰騰的火鍋暖心暖胃。我盤點北京最好吃的火鍋,來看看你吃過幾個?
聚寶源(牛街西里總店)
提起北京風味的傳統涮肉火鍋店,人們或許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字型大小「東來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牛街的「聚寶源」火鍋店。其實,這家火鍋店才是北京的正宗回民們最熱衷的涮肉火鍋店。他們的牛、羊肉不但鮮嫩、而且羊肉毫無膻味,各種菜式保留了最傳統的清真風味,用料精細,做工考究。尤其適合不需要講究排場的家庭好友聚餐。因其火爆,是北京永遠在排隊的館子。
特色菜推薦:
手切鮮羊肉:不是凍肉,絕對新鮮,肉質非常嫩。
金牌羊上腦:這可是他們招牌菜,完全沒有膻味。久涮不老。
新鮮牛百葉:沒有用火鹼燒過的,是新鮮的黑色的百葉,入鍋後,不要等待很長時間,幾秒鍾,一打卷,就可以吃了。絕對脆香、滑嫩。
牛眼肉:吃牛排,也要講究吃牛眼肉的,為什麼呢?這塊肉最嫩、厚、瘦。這里的牛眼肉不該錯過。
丸子拼盤:包括鮁魚丸、羊肉丸、墨魚丸、蝦肉丸四種,都嘗嘗,很好吃,是手工製作的新鮮的,不是速凍丸子。
糖卷裹:正宗的回民小吃,主要原料是山葯、土豆、胡蘿卜、大棗、麵粉、清真油皮,非常好吃,香甜不膩。
一品芝麻燒餅:這可一定要嘗嘗,都是現烙的,特別香、軟、酥、脆。平時不愛吃麵食的人,吃一口,也會從此愛上燒餅。
其他特色: 一共兩層,大廳是碳火銅鍋,單間不收單間費,使用個人小鍋,菜量足,小料也足。
地址:宣武區牛街西里商業1號樓5-2號,看到「回民小學」,就到了。
人均消費:92元
裕德孚老北京涮羊肉
在簋街,裕德孚是一家小店,但每逢飯點,門前的大隊總是最長的。於老闆坦言:裕德孚不是什麼百年老字型大小,但這里的正宗是有口皆碑的。老闆本人1973年就在羊肉館子學徒,其家族對老北京涮羊肉的摸索更是已過了百年。要問於老闆為什麼這么拿刀,為什麼這么切下一片羊肉。於老闆的回答就簡簡單單一句話:「爺爺就這么教的」。他爺爺是誰?曾經「京城兩把刀」之一的於德龍。
推薦菜:小三岔、黑百葉、鮮羊肉、大三岔、凍豆腐、磨襠、糖溜卷果、手切羊肉、燒餅。
地址: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264號
人均消費:105元。
燚店新京味
這里主營有著眾多好口碑的炙子烤肉,羊肉品質自然錯不了。最招牌的手切鮮羊肉選用的是羊腿肉,在老闆的建議下,薄片兒狀取代了傳統的條狀。這樣一來,當羊腿特有的質感在入口咀嚼之時就轉變成了獨特的口感,配著家常的麻醬小料,再來一大口北冰洋或者泯一小口兒二鍋頭,真是冷天不可缺少的大快朵頤。
推薦菜:手切羊肉、羊羔肉、燒餅、炸窩頭臭豆腐。
地址:東城區北新橋北三條19號
人均消費:65元。
紅門火鍋
涮羊肉在北京得有八百年了,但民間吃涮羊肉不過三百餘年,之前正經是宮里皇親國戚的'特供。老年間紅牆里的皇親國戚們瞅見第一片雪花落在臘梅上,就要支起鍋子涮羊肉了,吃著火鍋,不唱歌——聽蟈蟈唱歌,那才叫生活。元明如是,清代更是登峰造極。紅門涮肉的老闆名曰愛新覺羅·恆宇,是乾隆第十一子成親王的正宗後人。成親王善書畫,恆宇最早也在琉璃廠經營文玩字畫,也算繼承家業,如今開起涮肉館,也是想把這種民間美食里的皇家文化發揚光大。紅門涮肉開在北京西南面,紅漆大木門、金色大門釘格外顯眼,其中的傢具陳設、字畫唐卡,明白人一打眼,就知道不是仿貨。包間內能點上景泰藍的大銅鍋,這是老北京銅鍋涮肉最氣派、最高貴的吃法了,畢竟當年再奢奢不過皇上去。食材選擇中,鮮切羊肉、上腦,這些分類都屬老北京傳統吃法。
推薦菜:鮮羊肉、毛肚、羊上腦、S眼肉、小料、羊尾、燒餅、香菇。
地址:豐台區蓮花西里18號樓華寶公寓一層
人均消費:100元。
大得涮肉
雖然走的總體上是老北京涮肉的路線,不過大得涮肉顯然是包容的北京精神代表。有銅鍋和電鍋兩種選擇,傳統或新派隨您便。不過想嘗一口地道的老北京味道,自然要選炭火銅鍋。麻醬小料走濃郁咸鮮路線,口感醇厚,香得正宗,拉花的福字雖然只是小細節,倒卻成了拍照族的視線焦點。最朴實的傳統手切鮮羊肉必點,雖然厚實且基本不見肥油,但卻擁有著上乘的口感,即便不小心涮久了,也還保持著鮮嫩。這里的羊脆骨才是必點王道——肉的部分不顯柴,骨的部分十分脆,羊尾油對姑娘來說稍顯肥膩,不過絕對是涮菜法寶。
推薦菜:大得羔羊肉、麻醬小料、手切鮮羊肉、鮮毛肚、蝦滑、羊脆骨、上腦、炸燒餅。
地址:朝陽區新源街45號
人均消費:100元。
7. 最好吃的羊肉在哪裡
其實,手段再多,羊肉本身的質量才是最關鍵的,肉質要足夠細,才能放大烹飪所帶來的美好;質地要足夠順滑,才能包容不同料理方式的特色:新疆的黑頭羊滋味清甜,肥瘦層次分明,即便最簡單的明火燒烤,撒上孜然,也能外焦里嫩,汁水四溢;甘肅的民勤羊香味濃郁,適合蔥爆;太湖平原的湖羊,是南宋皇帝南渡時從北方帶到江南的品種,肉味在膻與淡之間有著很好的平衡,做紅燒羊肉堪稱一絕;海南東山羊膻味確實相對大了點,但肥瘦均勻,拿來燉成奶白色的湯最妙。
但要論羊肉中極品,我認為還屬寧夏灘羊。作為蒙古羊的優良品種,其肉質細嫩程度冠絕當世。而灘羊的品質,又以寧夏鹽池縣出產的最好——聽名字就知道了,鹽鹼灘上生長的羊肉,含水量很足,而且經歷了自然的調味,哪怕不施油鹽,簡單烹煮,也能引發唇齒盛宴。就如馮唐在《搜神記》里提到過的那種小羊「兩斤肉放進鍋里,不放一滴水,靠自己的水就能燉一鍋羊肉。」
嗯,女人是水做的,好的羊肉,也是水做的。
8. 北京哪裡可以吃到正宗的老北京涮羊肉
璽源居老北京涮肉前門店他家是地道的老北京的銅鍋涮肉,肉,調料,鍋,都很講究。老北京講究的是白水鍋底,但要有蔥姜,干香菇,枸杞等,還要有羊尾油打底,才能讓鍋底有味,肉也講究,元寶,高鈣,不同部位分的很細,老北京涮肉最講究的是蘸料,麻將,腐乳,韭菜花,一黃二紅三綠。
總結:老北京涮羊肉最常見的做法是將羊肉剔好後壓緊冷凍,用時再用快刀或刨片機刨成薄片。但是更為傳統也更為美味的做法是用新鮮的羊肉片片,涮好後蘸蘸料食用,鮮羊肉涮制後比凍肉更為鮮嫩。
9. 羊肉什麼部位最好吃 各部位怎麼做最好吃
羊的哪個部位最好吃?怎麼做才好吃,你知道嗎?下面先用一張圖告訴你,各個部位該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