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石首有哪些特產
在富饒的湖北大地上,湖北人民創造了發達的農業,開發了豐富的物產,培育了眾多名、特、優產品。在鄂西山地,山藏珍:宜昌的茶葉、房縣的「燕耳」、利川的「毛壩漆」、秭歸的甜橙、鄖縣的龍須草、鄖西的馬頭山羊、竹溪的黃連、興山的薄殼核桃,神農架的珙桐、絞股藍及多種名貴葯材等;鄂東丘陵,丘丘生奇:大悟的烏桕、羅田的板栗、紅安的花生、通山的楠竹、武昌的「團頭魴」,還有蘄春四大寶——蘄竹、蘄蛇、蘄龜、蘄艾等;鄂中平原,處處有寶:孝感的太子米天門的優質棉、洪湖的蓮藕、石首的筆架魚肚等。品類之盛,數不勝數。
峽江甜橙 每當金秋時節,溯江而上,峽江兩岸,綠葉紅果, 琳琅滿目。這一帶被稱為「柑橘之鄉」。這里的甜橙早以色、香、味、形倜而聞名遐迦。特是「桃葉橙」「臍橙」「錦橙」等優良品和,在國內外享育更高聲營,被稱為「峽橙三秀」。桃葉橙的風、錦燈的果形,各貝特點;還有5月成熟的「夏橙」,更是具風味。興山的臍橙33號和秭歸的羅臍35號,都具有色澤橙紅、果大無核、富有香氣、多汁味浟、質嫩化渣、較耐儲藏等特點,先後榮登全國優質水果的榜首。
鄂東板栗 以低山丘陵為主的鄂東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深厚,板栗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板栗的主要產區為羅田縣、麻城市。這一帶的板栗量大質優,具有子實粒大、富有光澤,質地飽滿、澱粉量高,味道可口,營養豐富等特點。
B. 太子米的產地
太子米產於孝感市鄒崗區牛跡山附近,相傳很早以前有位仙人看中了這塊紫雲繚繞、土地肥沃的寶地,定居了下來,用金牛、金耙耕耘播種。至今山石上還留有四個牛蹄印,當地百姓遂稱此山為牛跡山。當然,這純屬民間傳說,但是,牛跡山附近土壤成份獨特,是太子米生產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太子米移入外地就會變異,屬於典型的生態型品種。《經濟日報》專題介紹太子米後,孝感市良種站曾收到外地訂購太子米穀種的大宗匯款,都只好耐心解釋,把款退回。
牛跡山位於湖北省孝感市孝昌縣鄒崗鎮,牛跡山邊盛產一種米,這種米粒粒飽滿晶瑩閃灼、如同顆顆珍珠;煮出來的飯更是香味濃郁、糍軟甜津,人們無不喜愛,這種米名叫「太子米」。何為「太子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C. 應城有什麼特色小吃
應城扒肉 嘛糖 太子米 早蜜桃 人和荸薺 松花皮蛋 應山滑肉 三節豆皮 魚面 還有孝感麻糖和米酒 抓超魚條 豬油餅 應城沙子饃
D. 孝感的特產有哪些
孝感特產 麻糖 : 孝感麻糖孝感麻糖「孝感牌」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獨特風味聞名於世,其顯著特點是:香而不艷、甜而不膩、回味無窮。原料無任何化學污染,產品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天然綠色食品。作為主要原料的麥芽糖又兼有潤肺治喘之功能,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患者能減輕病情,有百利而無一害。1981年榮獲國家銀質獎,1994年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親筆題詞「中國一絕」,並捧回湖北僅有的「真絕杯」;在1995年首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被評為「中國國際食品科技之星」產品,1998年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上榮獲「國際金獎」、「中國市場名牌產品」。 米酒: 孝感米酒孝感米酒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鳳窩酒麴發酵釀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一九五八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後稱贊「味好酒美」。 「神霖牌」米酒繼承和發揚了這一民族傳統產品的特色,在多次各項名譽測驗中被評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並獲得歷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在一九九八年全國米酒行業中唯一指定為綠色食品。除米酒外,我公司還開發了果蔬系列飲料。 其他: 郊區的糯米湯圓,孝昌鄒崗的太子米。 雲夢特產 魚面: 雲夢位於古楚夢澤之畔,盛產魚蝦,魚是餐桌上的常菜,其中有一道獨具風味的佳餚--魚面。魚面製作很有講究。首先要選用青、草、鰱、鯉等魚肉和上等白面、玉米粉,再拌上麻油、細鹽,經過揉、擀、蒸、切、曬等工序精製而成。魚面形狀似普通面條,但更精細,以「色香味形」著稱,為湖北特產中的精品。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雲夢城北的雲台山下住著一位王幺姑。一天,幺姑在做面條時倒進了剛煮好的鮮魚湯,家人吃面條時都說味道鮮。聰明的幺姑想,要是在麵粉里加些鮮魚肉做成面條,味道豈不更好?於是幺姑取來鮮魚的凈肉,剁成肉泥和進麵粉中,做出了第一碗雲夢魚面。王家幺姑會做魚面的消息很快在四鄉傳開,人們都來學藝,並編成歌謠:"擀的面像素紙,切的面像花線,下在鍋里團團轉,盛在碗里像牡丹"。 魚面則以「色香味形」著稱,為湖北特產中的精品。1911年魚面作為雲夢名產參加巴拿馬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以「銀絲魚面」獲銀質獎。 安陸特產 翰林雞: 「翰林雞」,是楚北安陸市太白酒樓烹制的系列太白菜餚之一,此餚得名,是取李白曾供翰林職之意。其製作系用整雞首先腌漬入味蒸至七成熟,然後去骨切塊,上盤整理成原雞形。另以蛋黃糕雕刻「翰林雞」三字,置雞首前,並以雞湯、磨菇入味和以若干小蝦球點綴,經復蒸烹製成。可謂制工精細,造形生動,形神兼備,質佳味美。據有關史籍記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自26歲出川入楚,於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春來到安陸。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見鄉人相如大誇雲夢之事,雲夢有七澤,遂來觀焉。」李白寓居安陸時,結交了不少名人,並以「酒隱安陸,蹉跎十年」而著名。傳說他飽覽古澤楚風後,常豪飲高歌,語驚四座,其才華深受唐高宗時的宰相許圉師(安陸人)的賞識,次年並將自己的孫女嫁給予李白。「溳水波於酒,碧山俏作詩」。李白十年酒隱安陸,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以及關於李白活動的不少珍貴貴跡。經安陸研究太白辦公室考證,詩人當年的飲食生活表明李白平素嗜酒佐食之物,最喜食雞、鴨、鵝、魚及蔬果菜餚,也吃牛、羊肉和野味精,唯獨不食豬肉。友人素知詩人生活癖好,故常以雞、鴨、鵝等作菜佐酒助興。在眾多酒餚中,而李白尤對「烹雞」最感興趣。這在後來李白出遊離開安陸,當他接到朝廷詔令時,還回想過烹雞的美味。 漢川特產 刁汊湖蓮籽: 漢川刁汊湖蓮籽為漢川特產,主產於漢川市刁汊湖一帶。刁汊湖蓮籽籽粒飽滿,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清香可口,具有補腎、養心、固精等功效,食用、葯用價值兼備。蓮籽心還可清心祛熱、滋陰解煩。刁汊湖蓮米行銷各地,還被稱之為「中國蓮」(籽)遠銷香港和出口東南亞等地。 「麻河」牌富硒蓮藕: 「麻河牌」富硒蓮藕是經國家工商局注冊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主產地為漢川市有「蓮藕之鄉」美稱的麻河鎮一帶。這一區域稻田、湖泊、塘堰溝渠泥沼資源非常豐富,水土純正,無污染,土壤中富含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再加上蓮藕本身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麻河牌」富硒蓮藕,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食品。一年四季都有藕食用,並編印收集有《富硒蓮藕55種食譜》,頗具特色風味。 二河三蒸: 外地客來漢川,都愛吃「二河三蒸」。這也難怪,「二河三蒸」歷史悠久,享有盛名。「二河三蒸」源於何時尚無定論,但必與漢川是水鄉澤國有關。舊時,漢川「一年雨水魚當糧,螺蝦蚌蛤填肚腸」,漁家農戶吃不上粒粒如珠璣的大米,只有用少許雜糧磨粉,拌合魚蝦、野菜、藕塊投簞而蒸以充飢。久而久之,便發展成為湖北的傳統名菜。民間有一個傳說:「二河三蒸」起源於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之妻。當年,起義軍行軍打仗,多吃夾生飯,鹽水菜,有的兵士患了消化道疾病,細心的陳友諒夫人便采民間所長,以魚藕青菜拌大米粉末而蒸,再輔以佐料,其味道醇香可口,起義軍吃上這樣的飯菜後,身體康復,精神抖擻。「二河三蒸」則以清蒸、粉蒸、泡蒸見長,其蒸法更講究,菜餚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魚和武昌魚為例,要求原料必須鮮活,現殺後抹鹽、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後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質鮮嫩、不油不膩;粉蒸是將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長;「泡蒸」則將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其菜回味綿長。由於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對時間、火候、用料極為講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 荷月酥: 荷月酥是湖北漢川一帶的風味佳點,人們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要准備它。當年明皇太後身患重病,不想吃,不想喝,無論御廚做什麼美味佳餚,也提不起她的食慾。皇上只好傳下聖旨,讓各地進貢美味食品。漢川縣令接到聖旨,找來糕點名師梅翁,讓他製作貢品。梅翁苦心設計,終於以白面、砂糖、金桔餅、桂花等為原料,制出一種糕點,並特意註明,要以鮮豆漿加白糖泡食。點心送到京城,皇太後照著說明吃,只覺得香甜酥綿,甚為好吃,於是食慾大增,皇太後問皇上:「這點心有名嗎?」皇上答不出,他捧起一塊點心細細觀看,只見點心正面的圖案宛如待熟的蓮蓬;四周酥皮翻起,如同荷花瓣。再看樣子,好似十五的圓月,皇上靈機一動,笑著對太後說:「這叫『荷月酥』。」從此以後,荷月酥就在漢川地區傳開了,成為當地的貢品。 熱乾麵: 漢川熱乾麵與武漢熱乾麵有不同,說不出來的味道。但絕對是最佳的! 應城特產 沙子饃: 湖北省應城市長江埠地方小吃,後流傳至湖南、江西一帶。 找若干卵石洗凈置油鍋內翻炒若干遍備用,卵石視鍋的大小而定,裝入鍋內約一滿鍋的六七分。將剁碎的豬油脂拌上椒鹽、辣椒粉、蔥花作為餡料;把發酵好的面團包上餡料做成餅狀,待鍋內卵石七八分熱時,鏟起一半石子,將做好的餅放在石子上,再另一半卵石覆蓋餅上;等到香味溢出時鏟起,輕輕敲掉卵石即可食之。此餅香脆可口,正反兩面皆布滿卵狀凹凸形狀甚是特異。 松花皮蛋: 應城無鉛松花皮蛋個大質優,蛋白部分為半透明體,呈茶褐色,光滑晶亮,有明顯的松花紋理,蛋黃部分稀酥軟嫩,凝而不因,在1984年北京舉辦的全國土特產品展銷會上,格外引人注目。1985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良產品,在1992年第二屆全國農民運動會上被指定為專供食品。 早在公元1660元,應城就開始生產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清代,應城松花皮蛋被列為朝廷貢品,民間譽其為「蒲陽佳品」,松花皮蛋因其外表呈松針花紋,風味奇特而得名。
E. 孝感的特產
麻糖
孝感麻糖 「孝感牌」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獨特風味聞名於世,其顯著特點是:香而不艷、甜而不膩、回味無窮。原料無任何化學污染,產品無任何添加劑,是一種天然綠色食品。它以精製糯米、優質芝麻、綿白糖為主要原料,配以桂花、金錢桔餅等,用傳統的配方精心配製,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製成,孝感麻糖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胃、滋肝、補腎等功效。
米酒
孝感米酒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選料考究,製法獨特,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鳳窩酒麴發酵釀制而成。孝感米酒白如玉液,清香襲人,甜潤爽口,濃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後生津暖胃,回味深長。1958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孝感視察工作時,品嘗了孝感米酒後稱贊「味好酒美」。
「神霖牌」米酒繼承和發揚了這一民族傳統產品的特色,在多次各項名譽測驗中被評為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並獲得歷屆中國國際食品博覽會金獎,在1998年全國米酒行業中唯一指定為綠色食品。除米酒外,該公司還開發了果蔬系列飲料。
太子米
全國五大優質米之一。注冊商標為「步牛氏」,主要品種有太子玉竹
、太子玉玻、太子玉晶、太子玉馨。「太子米」產於鄒崗鎮牛跡山一帶。由於該地土壤含鐵量高,水源充足,所產稻米質優、色美、味好。相傳唐高祖李淵南巡經過此地,品嘗該地所產大米後贊不絕口,即下旨將該米列為皇朝貢米,皇太子尤為喜愛,成為太子主食,遂得名「太子米」。該米通過浙江農學院核能源研究所培植原種,經過不斷改良換代,形成獨具特色的優良品。經過現代設備科學加工,精製而成。顆粒均勻,晶瑩透明,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以及鈣、鐵等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特別是被譽為人體「生命之花」的鋅元素高於其它普通大米的3~5倍,食後芳香馥郁,回味無窮。「太子米」1991年被評為全國「五大優質米」之一,1993年被評為湖北省「優良產品」,1994年榮獲「全國農副產品博覽會銀質獎」,1997年獲「全國第三屆農產品博覽會地方名牌產品證書」,1999年經農業部食品檢驗測試中心檢測,18項指標全部符合部頒標准,米質達到「國標特級」,被評為「99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湖北省名牌產品」 大悟綠茶
大悟地處山區,氣候濕潤,溫差較大,多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 自然條件,故縣內盛產綠茶。
1983年以後,大悟縣茶葉生產發展迅速,形成「有山必有茶,無山亦種茶」的生產格局,產量產質大幅度提高。基本形成了東部以「大悟壽眉」、西北部以「雙橋毛尖」、南部以「金鼓露毫」為主的三大茶葉生產基地。據統計,20年來,縣內有13家茶場被評為省部級名優茶場,17個茶葉品牌先後44次獲省級以上優質茶金獎:其中,獲獎最多的品牌是「大悟壽眉」11次、「金鼓露毫」和「雙橋毛尖」各9次,1998年中國國際名茶展覽會上它們又被推薦為國際名茶。
小悟銀杏
銀杏樹是一種珍貴的落葉喬木。西漢以前叫「枰」,自晉至唐成「平仲」,宋代始稱「銀杏」,因其形似杏而核白,明代則叫「白果」。又因生長期長,公公栽植,孫子受益,故稱「公孫樹」。銀杏樹是銀杏類植物中惟一倖存的遺樹種,歷經古冰川運動後,僅存於中國,被譽為「活化石」,屬國家級保護樹種。小悟鄉是孝昌縣銀杏的主產區。據統計,全鄉共有銀杏樹約3.6萬株,其中數齡在500年以上的有5株,樹齡在100年至500年之間的有94株,20年至100年之間的300株,20年以下約3.55萬株。小悟銀杏樹齡50年以上的主要分布在界嶺、大悟、胡廟、項廟、會亭等村,樹齡最大的一株則在石堰村劉家沖,胸徑3.5米,樹高16米,樹齡至少在600年以上。
肖港小香蔥
「肖港小香蔥」是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肖港鎮特產蔬菜。肖港小香蔥葉嫩、蔥白,最主要的質量特徵就是香味濃厚。由?河沖積形成的潮沙土和原地表的黃壤土結合形成的獨特土質使肖港小香蔥具備了這樣的品質獨特性。肖港小香蔥的葉、蔥白、鱗莖、須根都能食用,其食用率在95%以上。肖港小香蔥比一般的細香蔥具有更加濃郁的香味,除做調味料、蔬菜外,還能做配料,生產多種蔥油、蔥花等副食品。
據介紹,肖港鎮注冊了「肖港」牌小香蔥,成功申報了國家農產品地理保護標志,獲得了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肖港小香蔥於2009年分別在首屆全國青年農業成果博覽會和第六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2011年8月被湖北省農業廳評為「湖北省名優蔬菜」,目前正在競爭「湖北十大名優蔬菜」。
焦湖蓮藕
焦湖蓮藕主要分布於孝南區毛陳鎮焦湖村周圍,總面積3.2萬畝,年產鮮藕6萬噸以上。焦湖蓮藕藕身粗壯潔白,細嫩多汁,煨、炒、醬、漬、生吃各具風味,有粉、甜、脆俱全的特色。暢銷廣州、河北、西安等二十多個大中城市,並出口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國家。99年,焦湖蓮藕獲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中國名牌」的稱號。目前孝南區蓮藕有7萬畝的發展空間及年產15萬噸的生產潛力。大悟板栗
板栗是大悟縣內主要特產之一,主要產地為宣化、豐店、三里、芳畈等山鄉,年產量達500萬公斤以上。其中,板栗重鎮宣化店年產量在300萬公斤以上,全縣「板栗第一村」張墩村年產量達30餘萬公斤。
漢川荷月
漢川荷月是漢川風味獨特的傳統食品,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據清代《漢川縣志》第十二卷的圖畫上記述:白餅子(即漢川荷月)酥軟香甜,相傳漢川尹令為奉敬朝廷。
雲夢魚面
「雲夢魚面」是用麵粉及青魚、鯉魚(或草魚)魚肉為主料製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區的名吃。主產於湖北省雲夢縣,並因此而得名。這種食品營養十分豐富,食之易於消化吸收,並具有溫補益氣的作用,被人們美譽為「長壽面」。
宮廷烤雞
宮廷烤雞乃昔日皇宮御膳。據故宮博物院史學專家介紹,明末清初時期,皇帝要滋補類長壽食物,要求既健身,又不苦。國太師四處尋訪多年,在江南一帶打聽到烤雞正合御意,便稟報皇上,作為食品。皇帝讓國太師試用一年,果然收效明顯。於是把這種色、香、味、型極佳的烤雞定為皇宮御膳,御膳官就以烤雞作坊主的姓氏定了菜名,叫作宮廷老唐烤雞。
廟頭黃花
漢川黃花菜的種植面積達20000畝,分布在廟頭、城隍、分水、華嚴、沉湖等地,年產量達65萬余斤,其中,素有三花之稱美譽的廟頭鎮,所產黃花以花形象俊雅,清香宜人,色鮮味美而聞名海內外,據《廟頭志》載:廟頭黃花,始種於隋,為歷代宮庭御膳、健腦、強身、養顏之貢品。唐代詩人白居易雲游廟頭留有:杜康能解悶,宣草能忘憂的千古絕句。
孝感早蜜桃
孝感早蜜桃,個頭碩大,形態秀美,色澤鮮艷,皮薄肉嫩,果肉細膩,汁甜如蜜。主要分布於以孝南區楊店鎮為核心的107、京珠國道沿線,輻射帶動孝昌等縣市,總面積達到10萬畝,年總產量10萬噸。
朱湖糯米
朱湖糯米以外觀晶瑩剔透,米形勻稱,富含硒、鋅、鐵等微量元素而先後兩度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朱湖糯米先後在湖北省第一、第二屆農產品博覽會和上海國際農產品博覽會上獲得優質產品殊榮,在湖北省第三屆農產品博覽會上獲「名牌產品」稱號。2009年9月28日,朱湖糯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朱湖糯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為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朱湖農場、東山頭農場、朋興鄉、肖港鎮、新鋪鎮、祝戰鎮、三汊鎮、卧龍鄉、毛陳鎮等9個鄉鎮、農場現轄行政區域。潘同春豆瓣醬
風味獨特、製作精良的潘同春豆瓣醬,是漢川市馬口鎮著名的土特產,始於民國初期,是馳名省內外的傳統調味佳品。
珍珠花
珍珠花,又稱珍珠菜,據清《孝感縣志》載:此菜「產山中,成樹,白花。花未開時,采之如珠顆。」珍珠萊,過去多為山間野生,產量小,故很稀有;現已有人在房前屋後或菜園邊栽種,數量大增,市場到處可見。珍珠花樹暮春發芽,芽端綴白色花蕾,花蕾細小、繁密、形圓如珍珠,故稱「珍珠花」。
松花皮蛋
早在明末清初,本縣專門從事飼鴨的湖區農民,開始利用鴨蛋加工製成皮蛋,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所制皮蛋個大質優,蛋白部分為半透明體,呈茶褐色,光澤晶亮,有明顯的松花紋理;蛋黃部分稀酥軟嫩,凝而不固。不僅味道醇正更清香,而且屬性溫涼,具有清熱解毒、降壓明目、醒腦補體、解暑止渴的功效。應城人以其外表呈松針花紋,風味奇特而稱之為「松花皮蛋」,並以「蒲陽佳品」進貢朝廷。清·康熙皇帝吃後大加贊賞,欽定為朝廷貢品,每年必上貢,名聲更加遠揚於世。
黃灘醬油
1958年11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相金日成在周恩來總理、賀龍副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陪同下訪問應城紅旗人民公社時,周恩來總理把黃灘醬油作為禮物饋贈給金日成首相。黃灘醬油的名貴,首先在於水。大富水在黃灘鎮有一段迴流處,取名義馬河。這里河床土質優良,河水清澈如鏡,底層有岩鹽散發,河水富含各種礦物質,盛在碗里,能堆出碗面。用這種水再選上等黃豆和優質麵粉為原料,經4年以上純天然發酵,5年的日曬夜露,曬至醬缸里的油麵結出一層薄冰樣的物體,置在碗內搖晃一下就能粘住碗壁時,馳名中外的黃灘醬油就釀制而成。因醬油表面結出一層厚厚的冰晶,故又名「冰油」。具有汁濃、香醇、味鮮、耐儲、有光澤、無沉澱、營養豐富等特點,是炒、涼拌或鹵制菜餚的上等調料,是湖北著名特產之一。據記載,黃灘醬油在清乾隆年間,就被欽定為朝廷貢品。
白花菜
白花菜是湖北省孝感市安陸獨特的地方蔬菜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康熙《安陸縣志》記載:「白花菜:夏月開小白花,可為齏,香味絕勝,有紅梗白梗兩種,紅梗尤美,他處皆不及亦土性異也。」全市各地均產,生產於府河兩岸。 1958年董必武來安陸品嘗後倍加贊賞。
F. 湖北孝感十大特產
湖北孝感十大特產如下:
1、雲夢芝麻焦切糖
孝昌太子米被推為全國五大優質米之首(五大優質米為太子米、紫糯米、黑米、珍古米、香稻米)。
太子米很早就是朝廷貢米,後來,則成為達官貴人高級筵席上的主食。
G. 孝感太子米哪裡有賣的
孝感太子米 是什麼東東 食物嗎 大型超市 應該有吧
H. 孝感西河什麼特產出名
湖北孝感西河特產:
「孝感麻糖」是湖北著名的地方風味名點。它以精製糯米、優質芝麻、綿白糖為主要原料,配以桂花、金錢桔餅等,用傳統的配方精心配製,經過12道工藝流程,32個環節製成,孝感麻糖外形猶如梳子,色白如霜,香味撲鼻,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有暖肺、養胃、滋肝、補腎等功效。
雲夢魚面主產於古澤雲夢,始產於清道光年間,歷史悠久。雲夢魚面選用「白鶴分流」之魚,桂花潭中之水,新麥上等的粉及芝麻香油等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白如銀,細如絲,故又稱「銀絲魚面」。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產的優質糯米為原料,以孝感歷史承傳的風窩酒麴用傳統方式發酵釀制而成,屬於純天然綠色飲品。
白花菜,屬白花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及人體必須的鈣、鐵等元素。這種菜具有獨特的風味,是文明遐邇的地方特產。
大悟綠茶,大悟地處山區,氣候濕潤,溫差較大,多為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故縣內盛產綠茶。大悟綠茶葉脈細,肉質厚,礦物質豐富,茶素含量高,品質上乘。
孝昌太子米被推為全國五大優質米之首(五大優質米為太子米、紫糯米、黑米、珍古米、香稻米),在一九八四年北京舉辦的全國土特名產展銷會上,孝昌太子米一到會便颳起了搶購旋風。
周巷鳳凰茶,周巷鎮是二十四孝之一孟宗的出生地,「孟宗哭竹」的故事就是發生於此,同時周巷也是歷史悠久的茶葉產地,所產周巷鳳凰茶以其獨特的感官特點和內在品質揚名中外。
大悟花生為湖北省大悟縣特產。大悟花生種植歷史悠久,品質佳,以「果小、皮薄、香甜」聞名遠近。
野豬湖胖頭魚 野豬湖胖頭魚頭具有體色純正,含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純天然綠色產品等特徵。
安陸銀杏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鴨腳、蒲扇,為落葉喬木,4月開花,10月成熟。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滅絕,銀杏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另外還有孝感龍劍茶,孝感糯米,白合花菜,孝感香米,觀音湖綠茶,孝感早蜜桃
參考資料:http://shop.bytravel.cn/proce/index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