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慶美食攻略十大必吃排行榜
1、火鍋
正宗的重慶火鍋是「九宮格」的,主要特色是辣椒、花椒和老牛油,基本全是麻辣的。
Ⅱ 重慶有哪好吃的地方
1.渝中區:
魯祖廟的大排檔;民生路的山城羊肉館;家樂福對面巷子里的老火鍋;中華路上的燃面,胖子媽抄手,銀絲雞湯面(凌晨去那裡還有黑多好吃的哦);臨江門的奇奇火鍋;凱旋路的鍾鯽魚;下半城的鼎食居,白家羊肉館;長濱路的洞子鯽魚,鱔段,青蛙,海螃蟹;曾家岩小學旁邊居民樓的家常雞湯;兩路口體育館背後的九根毛(賣雞和魚鰍片);捍衛路對面的金王燒烤,劉老七飯館館,純陽酒家,美美火鍋;大黃路對面的綦江白渡魚(重慶最正宗的哦);石油路長航醫院對面的漆家雞
2,九龍坡區:
袁家崗立交橋邊的黃家米線;楊家平體校邊的福星魚庄;直港大道上的江湖人家火鍋,冷鍋魚,蔣三雞庄,兔八哥;石平橋轉盤旁的張毛肚火鍋;百事可樂廠邊賣青蛙的(沒的名字哦);
3,高新區:
南方花園的鴨腸王,劉一手火鍋,
4,南岸區:
南濱路上的就不用說老哈!揚子江對面的「揚子魚庄」(粉蒸魚);南平老街上的燒公雞;區府對面的孔亮鱔魚火鍋,老重慶,德香居;六公里的安平雞
5,江北區:
區人民醫院旁的花江狗肉(只有冬季才賣哈);五里店的鵝掌湯;劉家台的老火鍋(老闆脾氣太怪);龍溪鎮的三妹魚;金島花園的「香一方」;海關背後的城市農家樂,香壇鴨
好喝的鴿子湯
從南坪上新街右邊那條小馬路上去有家叫楊家山倪氏第一家鴿子湯的地方,全部做的都是鴿子宴,好吃慘了!!!
最有特色的豆是天麻乳鴿湯,甜而不膩,霸道得著不住!
還有白果燒鴿子\姜爆鴿子\水煮鴿子\安逸得很~~~~ 而且水煮鴿子吃之前還可以喊小妹兒把海椒打碎了打包,回去下面吃舒服得很~~~~~~~~
龍湖系列美食推薦!
江北龍湖地區現在是越來越火了,有好多好吃的喲。最近我經常去哪邊整。總結了一下,現將好吃的向大家推薦一下!火鍋:有三家值得大家一試,一是龍湖鴨腸王,味道有點帶甜,特色菜是鴨腸,怎麼煮都是脆得,不曉得是放了啥子,有點意思。二是在南苑的古月泉水火鍋,地道的牛油火鍋,味道比較傳統,菜比較新鮮,價格適中。三是西苑的秦媽火鍋,統一連鎖店,在此不多說。中餐川菜重點向大家推薦一下盤中餐酒樓,在鴨腸王樓上,試過幾次,菜很有特色,酒樓老闆創新意識有點強,經常出新菜。有幾個特色菜值得大家試試,一是金毛穌蝦,以前在外從沒吃過,好吃。二是酸湯滑肉,把以前農村喜歡吃的滑肉創了一下新。還有就是干燒鱘魚也不錯,只不過太貴了,大家可以去試試償償新!
瓷器口吃肥腸
瓷器口唯一一家賣肥腸的。順街一直走,快到十字路口的地方(左拐到寶輪寺,直走下河),很小的門面,門口一口大鍋,名字似乎也「X肥腸」。主要賣的是稱做水肥腸的,就是用苦賤燉肥腸,用土碗裝出來一碗,放干海椒面和鹽之類的作料。吃起來味道極爽,夏天吃正好,冬天沒苦賤味道要差很多。
小腦殼羊肉串串
地點就在江北海關對面,外貿下面。有一個小店店,叫小腦殼燒烤,最好吃的就是羊肉串和魷魚,個人感覺還是羊肉串來得穩當些。他的肉是那種半肥半瘦的棉羊肉,肉很入味,吃起來與別的其它新疆來的肉串完全是兩回事。我一個人一般要吃20串左右,再加點啤酒…………舒服!
解放碑的銀絲米線~
這個地方不錯哦,雖然環境不怎麼好,也就是說看起來不怎麼干凈,但是吃的東西確實很多,幾乎你能想到的鹵菜,他那裡都有,而且味道也不錯,而且好象最出名的是他那裡的米線,還有鹵肉飯~反正品種感覺很多~
如果家離解放碑比較近的朋友,可以去試試在那裡吃點宵夜,用它來代替夜火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地址就在解放碑實驗小學前面點點,是一個小巷子,門口有他的招牌的。不會令你們失望的,價格適中~
重慶麵食大全
1. 一熱勝三鮮: 大溪溝轉盤往人和街方向走大約100米馬路的左邊
2. 大渡口牛肉面:鋼花電影院附近,大渡口公安局旁右邊一小巷進去後再右轉
3. 彩電中心旁的彩電面庄
4. 望龍門的老虎灶鼎鍋小面
Ⅲ 黔江特色美食
黔江特色美食推薦
在黔江,早餐、中餐、晚餐連帶著小吃、喝的茶,全都是當地所產的“土貨”,並且是高大上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去黔江旅遊的朋友們,可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美食。以下為您帶來黔江特色美食推薦,歡迎瀏覽!
黔江特色美食推薦
早餐:一碗濯水綠豆粉
濯水綠豆粉歷史悠久,是當地最為鮮美的、無人間煙火氣的素食之一。
在游覽古鎮的同時,吃一碗獨具特色、傳統手工製作的綠豆粉,大飽眼福之餘也可以大飽口福。
先將上好的大米洗凈,加入一定比例的黃豆和綠豆,在清水中浸泡兩天。待米粒稍稍變軟,然後用大石磨磨成漿,用漏斗擠出。
在平底鍋內形成蚊香般一圈一圈的面條,下鍋煮熟後即可食用。
晶瑩剔透的綠豆粉。
吃進嘴裡,口感爽滑,一碗下來,盡是滿足。
中餐:渣海椒+N種菜品
渣海椒的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是一段記憶和感情的'延續。黔江渣海椒也是一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黔江人餐桌上的最愛,無論是佐酒還是下飯,隨處都可以見到渣海椒的身影。
光生渣海椒聞著就讓人垂誕欲滴。
鍋熱之後下入熱油。
然後開始翻炒。
炒制出這種金黃色即可。
最後裝盤,非常的下飯。有它食慾倍增!
渣海椒可以取出放在鐵鍋里炒熟後直接吃,也可以用渣海椒搭配回鍋肉、血豆腐、米豆腐等等一系列菜混炒,是當地人每家每戶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飯菜。
晚餐: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的雞雜,也是用武陵山區的土雞雞雜作為原料,然後加上泡菜、蔥、姜、蒜、辣椒、花椒等簡單原材料,大火炒制而成。
全鍋不加水,色彩紅綠搭配,秀色可餐。
口感上脆、嫩、鮮、辣,吃在口裡味濃醇厚。
吃後麻辣不燥,久吃不上火。
小吃:黔江牛肉脯
黔江牛肉脯主要採用武陵山區天然草場放牧的優質黔江黃牛,精選大腿部瘦肉,片薄透明,口味獨特,麻辣鮮香,讓人垂涎欲滴、欲罷不能。
黔江牛肉脯系列有:麻辣牛肉脯、廣味牛肉脯,燈影牛肉絲、五香香辣牛肉乾等。
茶飲:珍珠蘭茶
這珍珠蘭茶,起於三國而盛於清朝。珍珠蘭茶聞之幽香撲鼻,沏泡湯色黃綠晶瑩,飲後唇齒留香。珍珠蘭茶,是以武陵雲霧山區獨特的富硒綠茶和名貴珠蘭花為主要原料,當珍珠蘭花粒成金黃時採下。
待茶葉冷卻後,加入珍珠蘭花拌勻,置入陶罐中,用筍皮封住罐口。每隔5~6個小時將筍皮揭開一會兒,抱著陶罐搖動幾下,進行通氣散熱。
一至二日後,將茶和花倒入鍋中或竹編簸箕內用炭火烘乾,然後再裝入罐中密閉保存,隨用隨取。
黔江還有這些不是非遺,但也不遜色於非遺的美食,你也一定不要錯過。
1:青菜牛肉
青菜牛肉的搭配,真的會讓人胃口大開。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青菜帶有微微的苦澀,清爽可口。
是黔江特色菜品里的小清新,並且不容易長肉,特別適合那些怕長胖的好吃狗。
2:地牯牛
地牯牛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仙山玉珠”,第一次見到它,肯定會好奇,這個東西不是蟲子?地牯牛,晶瑩剔透,香脆可口,風味獨特,營養十分豐富。
不僅是良好的食物,而且還有較高的葯用價值。
常食用有保健作用,飯後食用能幫助消化,酒後食用還能解酒,是難得的天然食品。
3:香腸排骨
香腸咬下去,裡麵包的不是傳統的肉,而是一根臘排骨,臘香氣撲鼻,而嘴裡是排骨肉不能咬太急,骨肉相連的美味需要慢慢體味。
4:土豆飯
土豆“孔”出金黃色鍋巴簡直超級香!和米飯的香味融合在一起,有種小時候吃柴火燜土豆飯的感覺。
5:血豆腐
以豬血和豆腐為主料。先將鮮豆腐搗成豆腐泥,再將適量的新鮮豬血倒進豆腐泥中攪拌調勻,然後把適量的花椒粉、辣椒粉、蔥蒜和煮熟的肥瘦搭配的肉丁拌進去,非常的香。
一坨一坨的揉成饅頭大小的血豆腐坯放在竹篩里,掛在火炕上熏干。
食用時可切成豆腐絲、豆腐片干炒,色質鮮嫩、香氣濃郁、味道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6:土豆泥湯
來自武陵山區高山土豆,精心熬制幾個小時,加入鹹菜,口感粘稠,每一口入嘴的土豆湯相當細膩,必定要喝上一大碗。
;Ⅳ 哪裡的黔江雞雜最正宗又好吃
黔江閘橋往交西路方向過去點有個黔江雞雜很出名的
,店面不大。味道很好!到黔江煙廠過去的岔路口就
看得到的
Ⅳ 重慶黔江區有什麼好玩好吃的地方
1、三潮水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東南緣黔江區的北部,是目前中國國內歷史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由於小南海遠離城市,人煙稀少,所以地震遺址得以完整保存下來。2001年,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被國家地震局批准為"黔江小南海國家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
Ⅵ 廣安哪裡有好吃的
每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卻總能找到那一條條充滿當地風味的小吃,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廣安特色 美食 小吃大全,趕快去一飽口福吧!
1、稀面
稀面是廣安傳統的麵食小吃,因為面上淋上的汁晶亮、黏稠而得名為稀面。稀面的面是採用廣安本地水面,而汁的主料則是用肉粒、冬菜、芡粉、豆瓣,然後放入各種調料,最後老抽調色加入水和生雞蛋煮至黏稠,澆至煮熟的面上即可,味道清新,入口鮮香。
2、武勝麻哥面
武勝麻哥面是由武勝人馮基民首創。因其外貌特徵被人謔稱為「麻哥」,故稱「麻哥面」。麻哥面柔而不稠,味道獨特,以「麻、辣、香、鮮」而聞名,是武勝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3、麻辣血腸面
麻辣血腸面是由好久見面法人代表胡長均經過反復嘗試,精心研製而成。其湯採用豬骨熬制而成,面則選用廣安本地獨有的水面,然後將鴨血跟豬肥腸加上自已秘制香料炒成臊子淋至面上而成湯鮮味美,鴨血麻辣如味,且鮮嫩無比,肥腸香味濃郁。
4、唐記豌豆面
華鎣唐記豌豆面創建於民國丁丑年,為唐瑞發首創。原料為面條、豌豆及各種調味品精心烹制而成,豌豆稠而面條不膩,味道獨特,以「麻、辣、香、鮮」而聞名,是廣安一大特色小吃,深受人們喜愛。
5、龍須面
鄰水龍須面將水面煮熟後加入青菜、高湯、紅油、臊子等佐輔料,好吃而不膩口,香辣而不燥辣,清香撲鼻、唇舌留香。鄰水龍須面開始於1984年,江勇在傳承父輩五十年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反復 探索 、試驗,將二十多種佐料調配勾兌,精心研製出來的;臊子種類多,有牛肉、肥腸、鴨菌、雜醬、豌豆、蹄花、肉絲等十幾種。
6、鍾氏水餃
鄰水鍾氏水餃將餡料包入麵皮中,放入沸水中煮熟,肉鮮、皮薄,色澤鮮嫩,不油膩。鍾氏水餃繼承了清末「鍾水餃」的風味,蒸、煮、煎後不變形,開業二十年來,形成葷素水餃系列。
7、岳池米粉
岳池米粉用八角、茴香、三奈、生薑等香料與豬腸加水燉火巴作佐料,用炆火燉爛豌豆成湯,加上椒油(花椒、辣椒粉煎菜油而成)、蔥、姜、蒜、醬、醋等調料,這些佐料、調料加入盛有米粉的湯碗內製成的米粉食品鮮美異常,質地細軟,不易斷碎,入口微嚼而爛,易於消化,備受喜愛。不少人把米粉作為早餐的最佳選擇。尤其是嚴冬和初春,略帶麻辣味的米粉讓人食後頓感周身燥熱,精神煥發。
8、暗橋羊肉粉
廣安暗橋羊肉粉是廣安暗橋粉館一個地道的廣安傳統早點小吃,將廣安本地新鮮米以傳統方法製成的米粉燙熟後,放至由精選羊骨、豬骨熬制而成的高湯中,加以薄片羊肉而成,湯鮮美不膩,粉柔和軟滑,羊肉鮮香化渣。
9、包哥哥醬肉包
包哥哥醬肉包是經過多年精心調制獨創特色醬肉包,在製作上採用傳統老面手工製作,選料嚴格,肥瘦搭配,配料用秤定量,再精心製作,鮮香可口,油而不膩,皮薄餡多,深受廣大顧客青睞。
10、歐包子
鄰水歐包子將麵粉經揉、醒等工序碾成麵皮,鮮肉剁碎加入蔥等調料製成餡,用麵皮包住肉餡捏折成形。包子餡鮮香油多而不膩麵皮薄、色白、潤滑、筋道,松軟味美。 歷史 淵源久遠,1953年3月,創始人歐守信開設面館,通過多年經營改良,形成了一套手工製作麵皮的技術,歐包子的麵皮經幾十道工序,碾壓而成,創辦的「將就吃」被收入鄰水縣志。退休後,將此技術傳給長子歐陽凡,專營包子,即現在的「歐包子」。
11、坪灘鍋貼小籠包
鍋貼小籠包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成品灌湯流油,色澤黃焦,鮮美溢口,多以豬肉餡為常品,根據季節配以不同鮮蔬菜.其製法獨特,成品造型新穎,色澤黃白相間,入口焦嫩,鮮美誘人。
12、黃嘉鮮肉湯圓
鄰水黃嘉鮮肉湯圓將上等的糯米製成麵皮,新鮮的瘦豬肉攪碎,再配上鹽和味精攪拌使肉入味,製成湯圓餡,煮熟後在湯料里加上一層蔥花和香油,外糯里香,嫩滑爽口,油而不膩。
13、何氏包心粑
何氏包心粑是將大米、玉米粒用水泡24小時,磨漿,用特製鍋具烤制,加入花生、芝麻、白糖、黃豆面等,精心製作而成,外形美觀,色澤金黃,香酥可口。
14、臨溪糯米糕
糯米提前浸泡12小時左右,瀝干水上鍋蒸40分鍾左右,蒸好後放適量白糖,一匙鹽拌勻,模具四周抹油,鋪一層拌好的糯米飯,再鋪一層花生芝麻餡,最後把剩下的糯米飯鋪上抹平,從模具中輕輕倒出,灑上桂花即可。臨溪糯米糕外形美觀、香甜可口、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
15、石埡香酥麻團
石埡香酥麻團是一道傳統的小吃,它與糖油果子類似,但不同的是,麻圓更加香酥,清爽可口,不油膩。澄粉用開水燙熟後,加到糯米粉中揉勻,然後揪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團子,裹上芝麻,麻圓的生坯製作完成。待鍋內的油熱後放入生坯進行炸制,用勺子不斷的撥動麻圓,使它受熱均勻,炸制金黃後撈出,瀝干油即可食用。
16、協興糖粑粑
協興糖粑粑是選用當地優質糯米,侵泡48小時,用手工石磨磨成漿,濾干,用青油煎至兩面金黃,再用紅糖炒制而成,吃起來甜糯清香。
17、啞巴鍋魁
啞巴鍋魁是將麵粉烘烤而成,根據顧客需要,可製作成不同的口味,稱得上一絕的則是涼粉鍋魁。
18、岳池農家高粱粑
高梁粑粑通常的吃法是,用小火少油慢慢煎熟,兩面裹上細白沙糖就可以當點心吃了,舌尖那略帶粗糙的感覺,酥香素口,關鍵在於咽下去之後那種溫暖與舒服,很地道的鄉土感受啊。也可以切成塊煮湯,加幾片綠菜葉。當然也可以蒸來吃。然而在我們的家鄉,通常是一邊烤著火,一邊拿幾個高梁粑粑放火上煨著,那才是最香最過癮的吃法。
19、段豬腳
廣安段豬腳是廣安本土傳統小吃,由段豬腳創始人段乾維選用本地生豬豬前蹄,以108味香料配以自製鹵水,以祖傳方法秘制而成。其香味濃郁,肉鮮美爽滑、軟糯,外皮嚼勁十足,已成為廣安人民夜宵首選。
20、粉蒸鯰魚
粉蒸鯰魚是把鯰魚切片,魚里加蔥、姜、料酒、老抽、蚝油、鹽,再加五香蒸肉粉,拌勻,蒸鍋里放水,燒開,鋪上屜布,上面鋪一層芋頭片,然後把魚放進去,蒸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食用了。
21、賀燒臘
賀燒臘在廣安已有近百年的 歷史 ,其鹵水主要採用天然香料、中葯材精心配製而成,然後將本地鴨子、豬頭肉、豬內臟等放入鹵水中煮熟即可。賀燒臘製作的鹵品不含任何人工色素,無添加,味道濃郁,鴨肉酥脆可口,各種鹵品也獨具特色。
22、農家酥肉
農家酥肉是選用當地優質紅紹粉、土雞蛋、花椒面、自製豆瓣醬調勻,用菜子油炸至金黃即可食用,酥脆味美爽口。
23、唐口水雞
廣安唐口水雞因其創始人唐其洪精心研製而成,故命為唐口水雞,原材料主要選用本地雞跟名種調味料,將雞煮熟,再將調好的佐料淋上即可,雞肉十分化渣,味又麻辣十足,是本地人十分鍾愛的一道小吃。
24、黃涼粉
岳池黃涼粉用本地產的豌豆澱粉製作涼粉,細如土豆絲,卻成條不爛,軟而不斷,味咸鮮,微辣帶麻,姜、蔥、蒜香味突出,成菜後呈蛋黃色,色澤紅亮,吃起來有粉質感,口裡有一股生碗豆的清香味兒。
25、耙胡豆
廣安耙胡豆是選用本地老胡豆,用冷水泡兩天後,用高壓鍋壓上40分鍾,然後配以各種香料、調味品翻炒十多分鍾至翻沙而成,風味獨特,口感極佳。
26、涼蝦
廣安涼蝦是先把大米打成粉,用水調成米漿. 待加入少許食用鹼的水燒開後,把用水調好的米漿慢慢倒入,一邊倒一邊攪和,攪成漿糊狀. 用一個盆盛涼水,上面放一漏勺,把攪和好的漿糊倒入漏勺,一邊倒一邊用一個勺子在漏勺裡面攪和,這時,漏下去的米粉的形狀就很像一個個蝦仁. 然後選自己喜歡的水果若干種切成小丁,撈出涼水裡面的"蝦仁".和水果丁一起盛入一個小碗,加入調制好的糖水,再加幾個冰塊就好了.因為形狀像蝦仁,所以俗稱涼蝦。
27、豌豆乾
廣安碗豆乾歷經上百年 歷史 ,主要採用麵粉、米槳、碗豆做成薄薄的小圓餅狀,加上花椒、鹽等調料煎炸而成,色澤油亮、入口酥脆並伴有碗豆的清香,十分可口,是不可多得的地方小吃 。
28、鹽皮蛋
廣安鹽皮蛋具有百年 歷史 ,在川渝地區享有盛名。「廣安風味鹽皮蛋」是西南大學與我公司聯合研製,選用稻田放養的土鴨鴨蛋,加入華鎣山天然香料、茶葉、精鹽等,採用傳統工藝,現代先進的滅菌保鮮技術,精製加工而成,以其蛋白香脆、蛋黃細膩,營養豐富、安全方便的產品特色,深受消費者喜愛,是佐餐、贈親友之佳品。
29、鹽水涼粉
廣安鹽水涼粉是將涼粉切成條塊,投入涼開水浸泡後撈出裝盤,再將醬油、老醋、麻醬、蒜泥、辣椒油、味精、糖、香菜末、鹽水、腌蘿卜絲放碗里拌勻,蘸食涼粉即可,青香爽口、鮮香滑嫩、酸辣味濃。
廣安可是鄧爺爺的故鄉啊 壹周君還記得這里有一款 歷史 悠久的特色小吃——鹽皮蛋。
這種蛋的製作方法非常特殊,先要加香料像泡菜那樣泡一段時間,然後再煮熟,所以你吃到的鹽皮蛋,蛋白類似皮蛋,口感筋道;而蛋黃卻沙酥香糯,類似鹽蛋,挺神奇的不是嗎
好吃的還不止鹽皮蛋,粉蒸魚、顧縣豆乾、岳池米粉、鄧祖香臘鴨、中和豆花、武勝豬肝面、三巴湯......壹周君隨便掰著指頭一算,就有如此之多美味的小吃
武勝豬肝面,廣安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必須,如今已經風靡整個四川啦!你問它為何如此優秀?因為豬肝新鮮啊,加上紅油辣子,脆嫩的藤藤菜,以及清爽的大頭菜,或許會讓你吃出重慶小面的感覺,畢竟,這里離重慶也就1小時路程啦
還有武勝麻哥面,這個有點類似炸醬面,加了肉臊子,口感偏麻辣,還多了一些湯汁,近年來頗受當地人歡迎。
沿口古鎮的三巴湯,屬於回族的清真製品。所謂的「三巴」,就是牛嘴巴、牛尾巴和牛鞭,配上各種大補的中葯材,小火慢燉而成的,這個屬於中年男性食客的最愛啦
還有岳池米粉,比武勝豬肝面還受歡迎,據說已經有300年 歷史 了。
米線用的是手工自製細粉,再用去殼豌豆燉成的湯來燙,配上羊肉或是肥腸等內臟的臊子,澆上一勺油潑辣子,屬於廣安當地人童年的記憶!
對了,還可以試試鄧家菜,其實就是以肉為主八大碗,包括了夾沙肉「扣肉,酥肉,回鍋肉這些,典型的川東特色。
在廣安,隨便尋一家街邊小店,都能吃到正宗的當地小吃。如果外省人來廣安,壹周君推薦幾個集中吃飯的地兒,一個是廣安商業街,一個是摩爾春天,這里到了晚上就成了各種 美食 的大雜燴啦
還有金源三街、凌雲路、環溪二路、東方街,先記住地標,到時候上點評搜搜看吧
廣安 美食 在四川並排不上太靠前,能讓我記住的就只有粉蒸魚,鄰水小面和肉湯圓,以及武勝的豬肝面,目前在全四川發展最好的廣安 美食 就是武勝的豬肝面,算是很有地方特色的一個產品。
廣安毗鄰重慶市,餐飲習俗受重慶等影響較大,特色 美食 有廣安鹽皮蛋、麻辣牛肉、銀耳和松針茶葉等。廣安鹽皮蛋是廣安最受歡迎的特色 美食 和 旅遊 紀念品,原料選用天然放養土鴨蛋,色澤鮮美、香氣四溢,是天然 健康 且營養豐富的綠色食品。此外,還有白市柚、龍安柚、鄰水臍橙、武勝臍橙、華鎣山山珍等。
廣安名菜:
麻辣牛肉乾、布依雞八塊、武勝渣渣魚、粉蒸鯰魚、鄧家鹽皮蛋、岳池羊雜湯、鄰水小面、岳池米粉、武勝豬肝面、南瓜玉米湯圓、烘糕、鄧家菜
廣安特產:
山核桃花、華鎣山蕨菜、岳池西板豆豉、華鎣山銀針茶、鄰水九龍掛面
廣安名店:
望湖山莊、味香園砂鍋、天香園酒家、嘉陵漁府、蜀南人家、華鎣市武勝特色豆花庄、岳池老羊肉粉館、廣惠小吃
廣安文化:
紅色文化、華鎣山 美食 節、武勝 美食 節
廣安 美食 未來發展建議:
廣安地區未來應該緊抓毗鄰重慶的地理優勢,把重慶作為主要的 美食 旅遊 客源地,立足土、特、奇的飲食特色,吸引重慶、成都兩地遊客到廣安瞻仰偉人,品嘗當地名菜,帶走當地名特產品。打好武勝面、岳池羊、鄰水肉湯圓、廣安鹽皮蛋等特色 美食 品牌,打造:「偉人故里, 美食 獻給你」的宣傳名片。
我覺得 美食 是一個人在旅行中間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味道,是一品嘗當地的 美食 ,也就是深入了解一個地方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廣安是一個四川中部的城市,這里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所以養育出了很多品種豐富的 美食 。在這里的菜不僅有自己本地的特色,而且還有重慶的江湖菜和川西的官府菜的特色。
首先在這里的第一道 美食 是涼拌豬耳朵,這里的豬兒我覺得口感真的是非常好,就是那種又柔又韌又脆的感覺,具體的我也不知道怎麼說,總得言之,就是跟別的地方味道不一樣,而且它是那一種鮮香不膩的感覺,裡面有很多膠質,也是一個下酒的好菜。
第二個是廣安鹽皮蛋,這個應該是地道的廣安土特產了吧,它身上兼具了鹽蛋和皮蛋的優點,而且它是沒有含鉛的,皮蛋聞起來香味特別濃郁,而且蛋清的感覺就是那種很筋道的樣子,而蛋黃入口時那種沙沙酥酥的感覺,就跟鹹蛋黃是一樣的。
第三個是四川臘味拼盤,因為當時我是在重慶讀大學的,所以這也相當於我的第二個家鄉,而這個臘味拼盤勾起了我對於家鄉的回憶。
第四個是涼拌折耳根,如果不知道這二根的話,應該知道魚腥草是什麼,因為這個東西氣味比較特異,所以喜歡它和不喜歡它的人是對半開的,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對於胃口不好的人來說是很好的一個東西。
最後就是太子菜,在別的地方叫做刀頭菜吧,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吃過這個東西,這個在明末的時候也是皇室專用的一道菜。
岳池飛哥鯽魚面
是岳池各大水庫魚喲,一條鯽魚一碗面,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作為廣安周邊的城市,武勝縣,風景秀麗,嘉陵江環繞,沒有重工業的污染,空氣清新,是宜居養老的好地方,武勝 美食 有,豬肝面,飛龍燃面,龍抄手,這些都是出了名的小小吃,你來一趟武勝,不吃豬肝面,那就是白來武勝了!還有五香麻辣牛肉乾,堪稱美味!縣城雖然小,但是很熱鬧,快過年了,街上也是人山人海!武勝的寶箴寨,白坪花海,印山公園,嘉陵江邊,處處都是好風光!沒事來濱江路邊喝喝茶,曬曬太陽打打牌,小日子別提有多愜意!不愧大家都稱武勝為:小香港,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中和豆花
醉貂蟬火鍋不錯哦!
正宗廣安 美食
正宗廣安人給大家安利廣安的好吃的
圖一 地址:摩爾春天旁進停車場對面,店名:食全食美
他家炒菜都很好吃,這個是毛血旺,很大一份裡面有血旺,毛肚,蝦餃……很多配菜,味道很巴適,最喜歡他家這個毛血旺的,其他炒菜也基本都不會踩雷,因為以前在摩爾上班,經常去吃,價格也不貴,很實惠,他家也有粉面,但我覺得不好吃,也有同事喜歡,我比較喜歡他家隔壁牛肉抄手的粉面,比這家香
圖二應該是很多廣安人都曉得的涼面了,在民安中街,挑的挑挑兒的一個大叔賣的,有涼面,熱涼粉,豆花,豌豆涼粉,找他很需要運氣,有時候不出攤,而且只有下午在,一般在愛眾對面,有時候也在愛眾門口,我是從4塊一碗,吃到今年5月份回去已經7塊一碗了,最喜歡他家涼面和豆花,味道絕了,廣安最好吃的涼面沒有之一,大叔好像是在南充學的,而且有潔癖,他的裝調料的箱子都擦得很乾凈,自己穿得也很乾凈,皮鞋擦得鋥亮
圖四是永輝負一樓出口對面的楊媽酸辣粉 目前是我在廣安吃過最好吃的酸辣粉,他家生意也很好,飯點基本是滿的,我從6塊錢一碗,吃到現在好像是9塊一碗了,以前在摩爾上班的時候可以天天去吃,都吃不膩
圖五是鍋盔,以前城北老北街巷巷裡面那家最火,但現在好像沒有了,現在城南民安上街有家冒節子肥腸門口有賣,但現在肉很少了,沒有以前好吃了
圖五是在溪西市場門口(正對老城南車站這邊的門) 今天五月回去好像買成3塊錢一個,油炸的,裡面肉餡比較少,但非常香,聽附近擺攤的娘娘說他家以前一年只出半年攤,很賺錢,生意很好,餅子是真的非常香,我也吃了很多年了
圖六是早餐店,但現在已經找不到了,以前在小城鎮長樂街叫長樂包子鋪,17年初還在,後來不知道搬走了還是結業了,早餐的肥腸米粉巨好吃,是我小時候在老家吃的味道,包子也都是手工的,希望有廣安的小夥伴看到這里,知道他家搬到哪裡了告訴我,真的太想念了
圖七是南部肥腸 以前有很多分店,現在好像只有正元星辰還有一家,肥腸我覺得很好吃,他們家血旺也必點,很便宜,基本上是蒸菜,也有炒青菜,價格很實惠,連鎖店,味道都差不多
圖八就是很多人提到過的屈臣氏旁邊巷子里的唐老二土豆,我喜歡吃鍋巴洋芋,今年大年初一去吃的,剛好因為疫情原因,最後一天營業,初二城管就不讓擺了
然後永輝上面 美食 街裡面的黔江雞雜也很好吃,以前飯點的時候經常要等位,不知道現在是不是也那麼多人
Ⅶ 黔江雞雜哪家好吃
太平崗美食銜」石城毛肚店」做的雞雜還不錯,上次我們4個人去吃,點了小鍋雞雜和1份湯,還喝了兩瓶啤酒才花90元,吃得很滿意。
Ⅷ 黔江的美食有哪些
黔江雞雜
黔江雞雜,泛指雞的內臟,即雞心、雞胗、雞腸和雞肝之類。爆椒雞雜是地道的風味菜,雞雜的腥膻味重,將其與辣椒、泡椒和蔥姜蒜同炒,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蘿卜絲,既可以去除雞雜的異味,還使成菜脆嫩鮮香。
黔江雞雜運用土家烹飪方式,雞雜的腥膻味重,熱菜油烹飪紅艷艷的泡辣椒、粉嫩嫩的泡蘿卜絲,輔以蔥、姜、蒜、花椒等調料烹制而成。口味脆嫩鮮香、麻辣兼備,色鮮味美,醇香可口。
武陵山珍
武陵山脈生長著大腳菌、羊肚菌、雞油菌、九月香等野生珍貴菌類不下百種和天麻、山葯等植物。
黔江綠豆粉
黔江綠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綠豆粉在黔江的大街小巷、菜市場、市民家中都不鮮見。
黔江綠豆粉最為有名的當屬黔江區濯水古鎮的濯水綠豆粉。
濯水古鎮的綠豆粉製作技藝已被納入重慶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酸酢肉
酸酢肉做法:將豬五花肉切片,加鹽腌制後加酢粉拌勻,裝入壇內,塞滿稻草或竹葉,密封倒扣,腌制15天-30天,使肉與調料充分發生反應,微微發酸。食用時取出,蒸、炸、煎均可,還可在蒸、炸、煎之後再加各式配料炒食。
油茶湯
油茶湯配料食油、茶葉、粉絲、蛋片等。用油把茶葉炸黃後加入少量的水煮沸,成褐色茶漿時再加水稀釋,燒開,投入食鹽,大蒜,胡椒和其它作料,味道可口。
米豆腐
米豆腐潤滑鮮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制,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食用時切成小片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後,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於米豆腐上即可。
蜂蜜蕎粑
蜂蜜蕎粑,採用三塘、向陽等氣候冷涼的高寒山區蕎麥,磨成面,加上適量的清水,拌勻後煎成餅,即為蕎粑粑。粑粑有苦蕎和甜蕎兩種口味,甜蕎味淡不苦,苦蕎粑粑味道微苦,但清涼可口,更有涼血降火,清涼潤腸的功效。食用時,蘸上瀘西特有的阿廬蜜,又香、又甜,集營養和美味於一體。
珍珠蘭茶
珍珠蘭茶,起於三國而盛於清朝,深得乾隆皇帝垂青,特御制配詩花卉墨匾流傳後世的佳茗。
珍珠蘭茶是以武陵雲霧山區獨特的富硒綠茶和名貴珠蘭花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精製而成。其產品葉嫩綠鮮潤,香清雅馥郁,純正持久、味鮮醇清爽,富含硒,湯色黃綠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