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洛溪哪個地方的東西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洛溪哪個地方的東西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31 03:12:34

『壹』 關於小吃

廣州小吃地圖匯總
1. 新聯腸粉店
地址:多寶路88號

口味27 環境9 服務13 人均7元
「典型嘅西關老鋪」。腸粉「又平又大碟」,「非常好食」,每次想起來「都要流哈啦子
」。住果頭嘅人,「無人唔知呢間鋪」,「日日都好多人排隊」。可惜「環境差D」,「買
也匆匆,食也匆匆」。吃的話最好「早上去」,「一般從下午就開始不營業了」。

2. 源記腸粉店
地址:華貴路93號81836268

口味26 環境8 服務11 人均9元
西關老字型大小。生意「從早到晚都系旺到不得了」,因此「食材保證新鮮」。腸粉「用傳統
的方法製作」而成,「又薄又滑」,而且「碟頭大」,「加上一碗馳名的艇仔粥就一流啦
」。環境「十分麻麻的」,「成間鋪先得兩副牆」,人人都「來也匆匆、食也匆匆、去也
匆匆」。不過營業時間長,「是宵夜的好去處」,「曾看到有人晚上2、3點開著Benz來吃
」。

3. 達揚燉品
地址:文明路160號-1 83327931

口味26 環境6 服務12 人均9元
「非常老字型大小」。環境「好差」,空間「好細」,有時甚至「要坐系路邊食」。不過「似
乎吾影響他生意」,「仲好多人幫襯」。皆因他既燉湯「真系好特別」,「料足又夠火候
」。「次次去都系點」原只椰子燉竹絲雞,有「淡淡既椰子清香」,「真系好清甜」,「
『飲』過返尋味」。價錢又「吾貴」,經常會「特登過去飲」。

4. 巧美面館
惠福東店:惠福東路401-403號(近起義路) 83374754

口味24 環境11 服務11 人均14元
「大眾老百姓的好去處」。面「爽口彈牙」;湯據說是「按照傳統」加入「大地魚」熬成
,「很鮮美」。但「最出名」的還是雲吞,有「很多種口味」,而且每種都有自己「獨特
的口感」(推薦五寶雲吞,可以五種口味「一次嘗遍」),美中不足的是分量比較「少」
,每次吃一碗都覺得「未夠喉」。鋪面太「小」,等位「有些麻煩」。

文昌南店:文昌南路31號

東華東店:東華東路690號

東華西店:東華西路170號

前進店:前進路9號
5. 銀記腸粉店
上九路店:上九路79號81713013

口味23 環境6 服務8 人均10元
老字型大小,傳說中的「腸粉之王」。他家的腸粉,採用「最正宗的做法」——用布拉腸;皮
「很薄」,「晶瑩剔透」,「讓人看了就有食慾」;吃起來「口感極佳」,「香滑細膩」
;醬料的味道也「很好」。量「很足」,價格「實惠」, 「有閑情的話,還可以在一邊現
場觀看製作過程」。環境「不是很好」,但人氣「很旺」,「常常要等位」。

惠福東路店:惠福東路519號

文昌店:文昌北路345號之一之二

百靈路店:百靈路86號

光復中路店:光復中路236號

江南西店:江南西路19號

文明路店:文明路199號

天河南店:天河南二路36號

6. 寶華麵店
地址:寶華路十五甫

口味23 環境13 服務12 人均11元
「老店就是老店」,粗面「爽口」,幼面「彈牙」,湯底「鮮香撲鼻」,「又濃又正」。
「招牌」的鮮蝦雲吞「皮薄餡多」,「爽滑鮮美」;金牌豬手面「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
」;牛三星「好味、有嚼頭」。肚子餓時來一碗這樣的面,伴著「木桌圓凳」、「醬、醋
、辣椒瓶」,聽著「熙熙攘攘的說話聲」,「西關老店」「親切純朴」的感覺撲面而來。

7. 堅記麵店
長壽東總店:長壽東路299-301號81888486

口味23 環境9 服務12 人均8元
「用料最足、爽口彈牙」的面條,「童叟無欺」的「蝦殼豬骨」湯底,「老臣子級別」的
服務員,甚至「咁多年」不變的環境,都彰顯著這間「經典老字型大小」的堅持。而「次次去
都那麼多」的人、「根本不可能停」的煮麵的手則代表了食客們的肯定。愛吃面如你,還
不快點揣上「幾元錢」,到這兒邊品嘗美食,邊「懷舊一番」。

長壽西店:長壽西路20號

8. 同記雞粥粉麵店
地址:長壽東路福廣里3號

口味23 環境3 服務11 人均21元
「老字型大小的西關美食」,雞粥味道「很好」,口感「鮮美」;白切雞「皮脆肉滑」,蘸著
醬油吃尤其「好味」。其他的粉面就「比較普通」。雖然店「小」、「難找」,環境也「
不敢恭維」,但真正愛吃的人還是「很想去光顧」。

9. 八珍菜館
地址:北京路324號83190252

口味23 環境8 服務9 人均12元
「有咗好耐歷史」的鋪頭。很多人「小學時」就在這門口買煎餃,「一晃眼」「十多年」
過去了,這兒的煎餃還是那麼「正」——聞起來「實在是香」,餡的味道也「調得剛剛好
」,而且價錢「不貴」,「10塊錢就能吃飽」。因此,就算環境「差」,人「多」,油煙
又「大」,只要聞到那煎餃的「香味」,還是會義無返顧地一頭鑽進去。

10. 又一軒食館
地址:多家連鎖店

口味23 環境13 服務12 人均14元
酸辣米粉,「獨步廣州」——「超大」一碗,配料有「酸筍、豬肝、瘦肉、粉腸、生菜」
等,米粉「很有彈性」,「酸辣惹味」,不去試下「絕對人生不完整」。「不能吃辣的」
可以選田螺雞米粉,也是「尋常不太能吃到的好味道」。價格「適中」,都可以接受。

11. 老班長餐廳
地址:農林下路81號(中國銀行旁路口內) 87655493

口味22 環境10 服務12 人均20元
「很有北方特色」的小食店,有「十多年」歷史了。包子是「一大籠地上」,「最中意」
濃香豬肉包和牛肉灌湯包,「皮薄餡靚」,「一啖咬落去會有好多湯汁流出來」;冷盤「
自己拿」,「像在自己家一樣隨便」,「最喜歡」無骨鳳爪,「酸酸辣辣」的「開胃」又
「解膩」;還「送一碗小米粥」,「又香又綿」。就是環境差點,「桌子矮」,「凳子小
」,人又擠,不過「新裝修後已經比原來舒服多了」。

12. 佳味香桂林米粉店
地址:黃埔大道棠石路偉城街2號103鋪(天河國稅局對面) 85698562

口味24 環境8 服務9 人均5元
每次去,「必吃」酸辣米粉。料「很多」,湯味「很濃」,聞到香味便已「食指大動」。
價格是「市區少見」的便宜。而且「營業到凌晨2點」,對於夜貓族和附近加班的白領來說
,晚了「起碼有東西可以醫肚子」。

13. 荔灣名食家
地址:第十甫路99號首層81391405

口味21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4元
「南信」的甜品和雲吞面、「伍堪記」的粥、「歐成記」的面,「三大美食名吃」匯集在
一起。品種「個個有名銜」,吃著就覺得好有「傳統文化風味」。味道「當然不錯」,價
格也「便宜」。生意「好」,店面卻「小」了點,必須「 眼明腳快」地「搶」位子。不過
只要東西好,也就不那麼介意啦。
14. 太平沙財記
總店:北京南路太平沙16號(近太平沙牌坊) 83362800

口味21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2元
「老字型大小」。十年前,「爛台爛凳」,「人頭涌涌」。現在,環境「變了」,價錢「變了
」,但那碗「香噴噴」的牛腩粉依然「不變」——粉「有韌勁」,「爽口彈牙」;牛腩選
料「精」,燜得「剛好」,「夠爛」又「入味」;湯也「 夠濃」,再稍微加點那個「著名
」的「自製」辣椒醬「帶出牛肉的香氣」,真是「太美味」了。P.S.北京南路的總店整體
水平較高。

中華廣場店:中山三路33號中華廣場7樓美食城內

泰康店:泰康路158號

海聯店:海聯路18號

天河店:天河南二路

大南路店:大南路185號

15. 楚味鴨頸
建設六店:建設六馬路48號(近宜安廣場) 83836787

口味21 環境14 服務17 人均19元
「招牌」的鴨頸,雖說「不是很健康」,「與武漢的相比」口味上也「有一定差距」,但
總的來說「有嚼頭、有味道」,「一吃就停不了」。還「細致地分為微、中、重辣」三種
口味,感覺很貼心。「愛吃辣又愛啃骨頭」的人,不妨來 「一份重味的鴨頸」,再配上「
一大瓶冰鎮的可樂」,一邊看著「最愛的片子」,一邊「啃」,那種感覺真是「爽」啊!

體育西店:體育西橫街2號

機場崗貝店:崗貝路179號111鋪

洛溪新城店:洛溪新城吉祥南街24棟A4鋪

金碧花園店:工業大道南金碧二街178號

16. 大班燕窩粥城
地址:天河東路15號87503133

口味21 環境13 服務14 人均57元
粥和粉都做得「很精緻」,「味鮮」又「有營養」,而且「大大」碟,「幾頂肚」。「品
種幾多」,「豐儉由人」(「千萬不要被它的招牌迷惑」)。生意「幾好」,但去吃常「
要拼桌」,比較「郁悶」。
17. 滿記艇仔粥
地址:珠江隧道芳村出口(近白鵝潭酒吧街)

口味21 環境7 服務9 人均9元
芳村食粥的「首選」之地。粥底「很靚」,「清甜綿滑」。相對於「3元一碗」的價格來說
「用料算是很豐富」——艇仔粥「確實功夫做足」,「出曬名也應該」;螺肉粉腸粥「有
好多螺肉」,粉腸都「又爽又脆」。其他的小炒也「很平 」,「十幾就有了」。不過,小
店「環境不敢恭維」,而且「晚上6點到凌晨4點」營業,白天去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18. 風味館
地址:越秀南路161號(芬蘭浴館對面)

口味20 環境8 服務11 人均9元
雖然店面「不起眼」,但越秀路一帶吃牛三星「一定要到這家」。牛三星、辣咸酸、湯「
配合得正好」,「又酸又辣」,「怎麼都吃不厭」,「下了班有事沒事都會來吃一碗」。
還有各式粉面供應。分量都「好少」,但價格「不算貴」 。

19. 愉園美食
海珠店:江南大道中163號(電信局營業廳對面) 84245290

口味20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0元
呢度D鮮蝦雲吞面「出曬名」,既「大隻」,又「好味」。碟頭飯系「即點即炒」,雖然「
系比街邊盒飯貴D」,但「好夠鑊氣」。「次次來都好多人」,「肩碰肩」咁吃嘢,雖然系
咁都「無所謂」啦。

荔灣店:龍津東路653號

昌崗中路店:昌崗中路

20. 林林牛雜
西關店:第十甫路137號

口味18 環境7 服務10 人均6元
代表了「廣州精華」的老字型大小,「那麼小小的店裡」總是「站滿了人」。「擠呀擠」之後
才能「抓到一碗牛雜」,給「酥香」的蘿卜、「軟嫩」的牛雜澆上「特製的面豉醬和辣椒
醬」,「熱辣辣」地吃掉,真是「太幸福了」。

荔廣店:德星路9號荔灣廣場地下

21. 大可以腸粉店
人民北店:人民北路(近藍寶石大廈)

口味21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0元
腸粉「小有名氣」,「拍得住『銀記』」。燉品量「足」味「正」。其他飯同粥、面也都
「可以一試」。價錢「很實惠」。每迴路過總見裡面「坐得滿滿的」,感覺是「很貼近百
姓」的那種店。

昌崗店:昌崗路

六榕店:中山六路將軍西泮園街12號

江南西店:江南西路50號

天河南店:天河南一路

22. 久久丫鴨頸王

口味18 環境13 服務17 人均15元
喜歡他家重辣的鴨脖子。就算「辣到流眼淚」,「嘴巴麻很久」,可只要「一啃起來就收
不住口」。經常買來「當零食」,「下酒也是個好搭檔」。P.S.吃不了太辣的可以選微辣
或者中辣,一樣好味。

23. 林師傅食雜店
海珠店:海珠中路251號81375158

口味20 環境9 服務8 人均8元
「街頭傳統小食店」,食「雜」的好地方。牛雜和牛腩「味道非常好」,「吃完還想吃」
,時不時就會「專門過去回味一下」。幾家分店裡,海珠店的味道同用料最為「正宗」,
「其他分店就差咗D」,「出品不大穩定」。

西華店:西華路

周門店:荔灣路周門街174號

惠福店:惠福西路甜水巷24號

三元里店:三元里

24. 西關人家
地址:德星路9號荔灣廣場南塔4樓4DZ(下九路) 81380308

口味19 環境12 服務10 人均31元
「雲集」了各種各樣的「西關小吃」,「好大隻」的裹蒸棕、「富有創意」的雪影豆沙…
…「隨你挑」。價格「不貴」。 裝修及侍應的衣著都很有「西關特色」,讓人「彷彿置身
於30年代的廣州西關茶館」。很適合「帶外地朋友」來這里,「一次吃遍廣州美食」。不
過人「實在太多」,「常要等位」。
25. 一家香花溪牛肉粉
崗頂店:天河路631號1樓87598132

口味19 環境11 服務13 人均13元
給人感覺「很正規、很傳統」的店——鋪面「干凈」,座位「舒服」,桌上「調料齊全」
,「除了醬油、香醋、辣椒醬外,還有花椒粒和生蒜頭」。服務「比較好」。食物以「粉
、面、飯」為主。招牌的牛肉粉,裝在「北方的大碗」里,牛肉「嫩而不膩」,粉條「爽
滑筋道」,湯底用「大大的勺」舀,「好味」又「方便」。「一兩周吃一次保證回味無窮
」。

廣園店:松柏東街22號豐盛酒店1樓

棠石店:棠石路天河軟體園內

26. 味然香
建設五馬路店:建設五馬路

口味18 環境8 服務11 人均8元
雖說與「正宗潮汕風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牛筋丸和牛肉丸還是「彈牙、味濃」
,都「幾美味」;魚皮餃「真材實料」,「魚肉做成」的外皮新鮮「爽口」,「別有一番
風味」;辣椒醬也「一級棒」。「路邊小吃店」的環境,勝在「比較干凈」,「讓人放心
」,加上「大眾化」的價格,當個「日常小食」,挺好的。P.S.一些原料可以外賣。

五羊店:五羊新城寺右新馬路

海珠廣場店:起義路1號海印繽繽廣場1樓

越華路店:越華路

先烈中店:先烈中路81號黃花崗科貿街E幢111、E211之二鋪

27. 吉之島
天河城店:天河路208號天河城廣場B1層
地圖、推薦菜、圖片>
口味19 環境14 服務15 人均50元
日本開過來的連鎖賣場。有「好多種小吃」可選擇,比如各種壽司、魚生、燒烤串串、涼
皮、涼面等……味道「好」,價格「便宜」。逛街逛餓了,正好鑽進來找吃的。不過經常
是「買好了找不到位子」,就看見「一圈圈的人站著解決剛剛到手的食物」。

中華廣場店:中山三路33號中華廣場2-3樓
28. 穗銀腸粉店
地址:東川路94號之一83861967
口味19 環境2 服務3 人均8元
以前的銀記,現在換了名字。腸粉依然是招牌,「粉薄、爽滑、味鮮」,用的醬油都「獨
具特色」。雖說小店「又熱又擠又臟」,還「經常要等位」,但「為了美食,沒辦法啦」


29. 粥家莊
天河店:天河路561號摩登百貨1樓61212032
口味18 環境10 服務9 人均15元
雖說環境「一般」,座位「太擠」,服務也「不怎麼讓人滿意」,但這里的粥真的「值得
推薦」——品種「多」,味道「鮮」,更重要的是「熬得都很糯」,吃下去感覺「很舒服
」。不論是飢腸轆轆的「上班族」還是「減肥愛美」的MM 都喜歡來這兒點上一份粥,配著
煎餃或腸粉,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吃得走不動」。

白雲店:西槎路橫窖段39號

海珠店:江南大道中217號之二

體育西店:體育西路48號

30. 味稻粥城
地址:人民北路903號流花湖公園勐苑茗紅廳86680108
口味18 環境18 服務11 人均40元
主打「美味」的潮汕粥——粥中「極」品。選擇「多」,而且下粥菜的品種也「非常豐富
」,每次路過都「有想吃的沖動」。店就在流花公園內,「占盡地利」,環境自然「沒話
說」。關門「比較晚」,「和朋友們宵夜」挺不錯的。可惜價格「貴」了點,服務也實在
「不敢恭維」。P.S.建議夏天不要坐草叢邊的位子,以免遭大蚊子咬。

31. 味千拉麵
地址:天河路宏城商業廣場C區08-09號2樓87545688
口味18 環境13 服務13 人均28元
拉麵「款式比較多」,「口味獨特」——據說秘訣是「奶白色」的湯底,「很香濃」。小
食「種類也很多」, 味道「還過得去」,但是「分量比較小」,「適合女生吃」。環境還
不錯,「很有日本的特色」。價格偏「貴」,「性價比不高」。逛街累了,可以「順便歇
歇腳」,「填填肚子」。

32. 林華牛羊蛇雜屋
東山店:東華東路618號87765431
口味18 環境11 服務9 人均11元
一家小吃店能「開上十年光景」,「必有他的過人之處」。牛羊雜湯「味道好正」;「中
午11點後」供應的蛇雜湯是「把蛇皮、蛇肝、蛇腸等和中葯一起煲」,「湯底濃白」,吃
了「排毒」又「養顏」;多種老火湯、燉品「夠料又夠味 」;還有煲仔、腸粉等,「都不
錯」。花不多的錢,可以吃得很舒服。

越秀店:起義路178號

33. 蘇記美食
中山五路店:中山五路威利達商場A02鋪83398487
口味18 環境11 服務9 人均9元
出品的牛雜,雖然「沒『林林牛雜』好」,但「真材實料」,也「很不錯」了。特別是牛
肚,「又淋又香」,「比一些酒家茶市做的都靚好多」。「只要路過」都會買點來吃。飯
也「還行」,但「另點」湯的話有點貴。服務「一般」。

昌崗東店:昌崗東路253號之一
中華廣場店:中山三路33號中華廣場7樓美食城內

廣百店:北京路295號廣百新翼大廈9樓美食廣場內

人民中店:人民中路603號

文明店:文明路168號

34. 張太公竹篙粉
地址:盤福路98號(近27中) 83517240
口味18 環境10 服務10 人均18元
張記的竹篙粉「確實有其特色」——真是「薄得可以」,而且「入口潤滑」,再配合個「
香辣的將軍醬」,「實在有D欲罷不能的感覺」。「幾個朋友去」點「兩三碟粉加個例牌羊
肉煲」就「足夠食」了。

35. 華輝拉腸
國泰店:環市東路376號國泰賓館首層83868295
口味17 環境14 服務11 人均13元
出品「很是讓人驚喜」——拉腸「用料足」,而且「夠薄」,「夠爽滑」,醬油調得「剛
剛好」。品種也「比較豐富」。雖然分店「越開越多」,但出品「都一樣正」。環境「干
凈整潔」,「比大多數的粥粉面類小食店好」。價錢都「 幾大眾化」。是「幾個好朋友隨
便吃飯聊天的好地方」。

天河店:天河東路128號首層

新港店:新港西路68號富景花園1樓

江南大道店:江南大道中332號

同福店:同福西路198號

36. 佳叔湯丸王
江南西店:江南西路41號之8 84494394
口味17 環境10 服務14 人均7元
「老廣州都有印象」的湯圓店,鋪面「小小」,卻總是人頭「涌涌」。湯圓「以各種甜品
做湯水」,種類「多」,個頭「大」,「又香又滑」,「甜糯適中」,喜歡的人「連吃三
碗」都不過癮。不喜歡的人就覺得「甜到暈」,完全「沒有傳說中的那般美味」。

寶華店:寶華路10號地下

東山店:中山三路77號

文明路店:文明路130號

前進店:前進路33號蘭亭穎園3號鋪
37. 珍珍小食店
地址:西華路183號81098947
口味17 環境0 服務4 人均8元
「起碼有十年以上」歷史的老店。做的牛腩、牛丸、豬腸都「有嚼頭」但又「不粘牙」,
「夠淋、夠入味」。環境不怎麼樣,高峰期食客「挺多」,「不足十平方米」的空間不但
「早已坐滿」,還「有好多人在後面等位」。

38. 大班雲南米線
建設六馬路店:建設六馬路44號83839724
口味17 環境12 服務10 人均23元
雖說和傳說中的過橋米線「有差距」,缺乏那種「令人驚艷」的味道,但「在廣州算是比
較地道了」。米線湯底「很淡」,「比較適合廣東人的口味」,但量「不是很多」。也可
以點菜吃飯。中午或傍晚經過時,可以進去試一下。

天河東店:天河東路179號
東川店:東川路

東山口店:農林下路3號

東風東店:東風東路744號

39. 燒鵝瀨粉店
西湖路店:西湖路41號(近廣州百貨) 83332130
口味17 環境10 服務11 人均12元
屬於「一般的小吃麵店」。招牌燒鵝瀨粉「真不錯」,量也「特別足」。叉燒「偏肥」,
但「汁好正」。甜點味道就「很一般」。服務員「態度不大好」,而且上菜「速度慢」。
價格「比其他快餐貴」,但「物有所值」。P.S.可以打電話叫外賣。

長壽路店:寶華路140號
40. 強記雞粥店
東山總店:東川路47號83828613
口味16 環境8 服務10 人均10元
分店「不少」,營業時間「好長」,是「逛街累了填肚子」的地方。雞粥是這里的「招牌
」,雖然味道「沒那麼刻骨銘心」,但米「夠爛」、「夠粘稠」,「用料十足」,價錢「
公道」。其餘腸粉面飯什麼的「一般」。有些分店還保留著「叫號拿菜」的傳統。服務態
度「不怎麼好」。

41. 伍湛記
龍津東路871號(近龍津商貿大廈) 81881194
口味16 環境7 服務7 人均10元
廣州「老字型大小」。「最出名」的是及第粥,「好好味」。其他粥和腸粉也「都不錯」——
艇仔粥「粥很細」,「配料很足」;腸粉「韌性還是差點」,不過「性價比很高」。服務
的質量「和店一樣老」,有待改進。

『貳』 都知道廣州美食出名,國慶節去大家有什麼推薦的嗎

荔灣區

廣州美食園


「食在廣州」的必選之地,這里有地地道道的廣州風味美食與小吃,老廣的精華所在,吃得讓您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推薦美食】

陳添記魚皮、伍湛記的洲、蓮香樓茶樓等等等等

【地址】

荔灣區的昌華街和上下九商業區為中心的老西關地區

【交通】

地鐵中山八路站b 口出,東走

沙面異域風情美食區


歐式風格的餐廳建築,內飾與環境優雅而富有情調,最適合幾個閨蜜以及情侶聚餐的好地方。除此外,這里還有著名的白天鵝賓館,簡直高大上有沒有!


【推薦美食】

意粉、牛排、西餐甜點、多味魚湯、法式吐司、各種海鮮做法等


【地址】

荔灣區沙面島

【交通】

105、123、181、1、208、217、219、236 路

花地休閑美食天地


以粵菜為主,經營海鮮、驢肉、羊肉、農家菜等菜式。同時以茶文化等多種主題,分布許多極具特色的門店。

【推薦美食】

驢肉火鍋、燒排骨、扣肉、順德菜系等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花蕾路、花地大道北路、榮興路 ‎

【交通】

地鐵1號線至花地灣站下車c口出北走可到

  • 天河區

    龍口西風味美食街

    美食街長 600 米,南起天河路,北至廣深鐵路,匯聚了全國各地風味菜,因路的舊地名為龍口,方向偏西,故得名,中低檔次菜品,大眾消費。

    【推薦美食】

    開封食府、老北京涮羊肉、渝蝦城等

    【地址】

    龍口西位於石牌村北,龍口東路西面

    【交通】

    130、133、135、191、218、230、306

  • 方法/步驟5

  • 1

    海珠區

    海珠區美食街區

    宵夜一條街以潮,汕砂鍋粥聞名,各類生鮮小吃琳琅滿目,絕對是夜食的好去處。

    【推薦美食】

    潮汕砂鍋粥、紫菜牛丸湯、烤生蚝等

    【位置】

    海珠區寶業路

    【交通】

    8號線在 沙園站下車(D 口出)向東走,或坐 220 在寶業路站下車

  • 方法/步驟6

  • 1

    花都區

    喜立登美食街

    以華南首席飲食娛樂廣場的主題作為經營定位

    【推薦餐廳】

    和潤園椰子雞,賀庄柴灶魚

    【位置】

    花都區迎賓大道與百壽路交匯處(馬鞍山公園對面)

    【交通】

    花都8路公交車至雅居樂站下車

    或花都22路至馬鞍山公園站下車

    或坐花都19路至飲食風情街總站下

  • 方法/步驟7

  • 南沙區

    南橫美食城

    南沙規模最大的海鮮美食城,絕對是吃海鮮的好去處。

    【推薦海鮮】

    曹蝦、橫瀝玉米、蕉門紅番薯、小虎麻蝦、葵花雞、金錢魚、青蟹

    【位置】

    南沙區南橫村

    【交通】

    南54路(非本地建議自駕)

『叄』 廣州傳統美食分布特點(跪求呀..

上下九路
油炸米麵食品:油條、咸煎餅、笑口栆、牛利酥、脆麻花、大良膏煎等。此外,還有著名的西關美食,在荔灣廣場內的「西關人家」、下九路的「荔灣名食家」以及有名的「南信」食店都可嘗到。美食有布拉腸粉,「歐成記」的自製面條、鮮蝦雲吞和水餃,「南信」雙皮奶、姜撞奶、三星湯等。

■ 西濠二馬路
粥品:及第粥、艇仔粥、明火白粥、牛肉粥、豬肝瘦肉粥、魚頭粥、水蛇粥、腐竹白果粥。
粉面:雲吞、沙河粉、豬腸粉、桂林米粉、面條等。

■ 長堤路
糕點:松糕、馬蹄糕、羅卜糕、芋頭糕。

■ 北京路
甜品:雙皮奶、姜撞奶、芝麻糊、花生糊、紅豆沙、龜苓膏冰糖雪耳、冰糖蓮子百合等。

■ 廣大路(嶺南花市內)
粽子:梘水粽、鹹肉粽、火腿粽、裹蒸粽等

■ 洪德路
甜品:雙皮奶、姜撞奶、芝麻糊、花生糊、紅豆沙、龜苓膏冰糖雪耳、冰糖蓮子百合等。

■ 江南西路
這里比較有名的小吃有東莞厚街瀨粉、混賬(醬)粉、江南參皇雞、仁信雙皮奶、天山豆漿等

■ 淘金路
這里較多的是西式餐廳和湘菜館

還有。。不同的。。
1、盤福路流花美食街區
餐廳大部分擁有園林式景觀。主要經營嶺南傳統佳餚,既突出東方飲食文化中的色、香、味、形,又吸取西方飲食文化中的注重餐飲氛圍之所長。該美食街區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達到粵菜美食佳餚為主,多種美食風味相互補充的飲食效果。消費水平以中高檔為主,以適應該區域消費群體之需要,順應餐飲潮流的趨勢的發展。
盤福流美食街區包括,東風路、人民北路、流花路、盤福路和解放北路。據了解,這些食肆的消費屬中檔,而食客以家庭為主,不少白領一族在下班後也會到附近用餐,所以這里一到晚上就非常的旺,要提前訂位才行。
東風路上寫字樓較多,人民北路和流花路依託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賓館),以及流花湖公園、越秀公園優美的環境等優勢,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越來越多食肆集中在這里。而這一帶的酒家屬中高檔食肆,以商務宴客為主。像流花粥城、唐苑酒家、順峰山莊等都處在流花湖公園里,不僅擁有優美的環境,酒家的菜式也以嶺南傳統佳餚和高檔菜式為主,既突出了東方飲食文化的色、香、味、形,又吸取了西方飲食文化注重餐飲氛圍的特點。

2、惠福東風味食街
主要經營嶺南傳統特色美食和東南亞風味美食;以中檔消費為主,既體現傳統美食的色、香、味,又品嘗到東南亞的餐飲特色。
禺山路—惠福東路風味食街位於北京路商圈內,自九十年代中期起逐漸形成。該食街充分利用毗鄰北京路步行街的區位優勢,以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口味為目的,是北京路步行街餐飲功能多樣化的體現。該食街的餐飲店檔裝修格調、經營風格、食品原料選擇、餐具選用以及烹飪手段等方面都別具一格,既保留了傳統特色美食的色、香、味,又借鑒了外來飲食文化的特色和長處,中西結合,各見所長,是旅遊購特一族餐飲消費的最佳場所。
其中的禺山路作為廣州古老和富有風情的一塊地方,老攤老鋪隨處可見,是一個能吃到很多正宗廣東風味小吃的地方。而惠福東路以前集中了一些港式面檔和中式的小食店,但近年來卻也吸引了幾家特色的異域風味美食時進駐。
如惠福東路上的金龍閣菜館,以泰國菜式為主,招牌咖喱炒蟹、酥炸軟殼蟹等都相當不錯。

3、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
此處中外美食薈萃,有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義大利、法國、泰國以及國內南北美食,風味各異,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友人。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整體感覺時尚,以高中檔消費為主。
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依託林立的星級酒店和商務寫字樓,引進了與中央商務區相適應的多種流派,高品位的中西菜系,名牌餐飲,形成了一軸兩翼的主格局:環市東主軸以中高檔餐飲為主,建設六馬路以異域風情美食為主,淘金路以時尚休閑美食為主。
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是指以環市東中央商務的核心區(即麓湖路至農林上路之間區域)為主軸,建設六馬路、淘金路為兩翼的區域。面積約為0.3平方公里。從80年代起,經過20多年的建設,目前,區內餐飲企業300多家。其中年營業額200多萬元以上的企業糧油有20家,每一幢酒店、寫字樓均有高檔餐飲企業進駐。已形成了傳統與新派粵菜並舉,國內菜系雲集,中西美食薈萃的國際化商務美食區。
地鐵5號線將在該區域設立三個站點,使環市東一帶的車流和人流的通達性進一步提升。

4、東都大世界美食街
世界著名菜系法國、土耳其、印尼、日本、東南亞及香港、台灣、重慶、貴州、江西、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新疆、湖南、四川、潮汕等各種特色風味的餐飲企業紛至沓來。環境舒適、口味地道、消費經濟、一味一家是東都大世界經營美食的基本原則。
600米長廊吃遍中外美食,40家餐廳涵蓋世界名菜東都大世界美食街地處廣州市商繁華的環市東路475號地段。東鄰廣東省地震局、廣東省地質局、廣州市動特園南門、天河城,西接廣東工業大學校區、區庄立交,北靠廣州軍區空軍司令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廣州分院,南面臨街全長近600米。周邊商業密布,人流密集,交通便利,有近幾十條公交線路直達。是廣州市現今為止頗具規模、聚集世界美食品種最多、監街廣告效應最強、最具特色的一條集美食、商貿、培訓、休閑、渡假、健身、娛樂為一體的大型美食商業街。
這條美食街,已吸引著來自世界著名菜系法國、土耳其、印尼、日本、東南亞及香港、台灣、重慶、貴州、江西、山東、山西、廣東、廣西、新疆、四川、潮汕等種種特色風味的餐飲企業紛至沓來。既有代表獨具我國地方特色、多次獲獎、廣負盛譽的川菜、贛菜及粵菜,又有代表世界美食之巔的土耳其菜及法國菜。各餐廳環境舒適、口味地道、消費經濟、一味一家。

5、龍口西風味美食街
全國各地風味菜的集散地。
龍口西路位於石牌村北,龍口東路西面。因路的舊地名為龍口,方向偏西,故得名。南北走向,南起天河路,北至廣深鐵路,路長600米。該美食街以全國各地風味集散地而出名,定位為中檔菜。

6、豐樂北美食街
主要經營粵菜、川菜、湘菜、東北菜和湖北菜為主。
位於黃埔區。由於豐樂路地外大沙地商業核心區,加上怡港花園、黃埔花園、金日雅居、悅濤雅苑等一批住宅小區陸續興建,因而形成了相對集中的消費群體。

7、粵墾路美食街
一方面以湛江風味為代表的粵西特色餐飲;另一方面以潮汕風味為代有的粵東特色餐飲。
粵墾咱西起燕嶺路,東至東莞庄路,長1375米。該路兩邊分布著大小51家不同風味的餐館,並以湛江風味為代表的粵西特色餐館和以潮汕風味及客家風味為代表的粵東特色餐館為主,共有湛江風味餐館12家,潮汕風味餐館6家,客家風味餐館5家。
8、廣州美食園(荔灣區昌華街)
以美食、風味小食為主體,突出「食在廣州 味在西關」的形色品牌。
以美食、風情為主題形象,突顯西關民俗風情。

9、體育東商務美食區
體育東路位於天河體育中心東側,並因而得名。南至黃埔大道,北與天河北路、林和東路相接。體育東路長800米,其中從天河路到天河北路的800米路段分布著大小15家不同風味的餐館。該路段餐館的檔次較高,以純正粵菜和異國風味為主,兼有少量湘菜和川菜餐館。粵菜的代表為廣州酒家、利苑酒家和東悅海鮮酒家,異國風味有日式的中森明菜、葡式的澳門街、墨西哥式的星期五西餐廳。

10、新華美食街(花都)
主要經營粵、湘、川菜為主要特色,同時集聚了飲食、娛樂、購物一條街。
1000米的站前路段內,有28間的餐飲企業進駐。對於人口算很密集的花都區,站前路便成了花都區名副其實的飲食一條街。

11、白雲大道美食長廊
自1995年新廣從路通車以後,在白雲大道的永泰收費站處悄然興起了兩家食肆——茶山莊和大佛口山莊,由於食肆經營當時比較新奇的食材而很快得到了食客的認同,生意頓時為爆起來。白雲區政府了看好這一帶飲食業的發展前景 ,新廣從路兩旁在統一規劃下逐漸形成了長約3公里的「美食長廊」。
這條美食長廊鼎盛時期曾開了包括楊明山莊、東方明珠等30多家大大小小的酒樓,後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食街發展幾經起伏,如今留存下來的這些飲食山莊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白雲美食長廊雲集了以傳統粵菜為主及客家菜、潮州菜為輔的各色美味,加之這里各項配套設施十分完善,交通、泊車都十分方便,在菜式上傳統與創新並重、高檔菜式與家常菜式並舉,所以深受食客們的青睞。
這里每家食肆的出品都有自己的特色。像「秘制東山羊」是大佛口山莊首推的招牌菜,也是到這里的食客「點擊率」最高的一道菜品,輕輕夾上一片薄薄的羊肉放入齒間,稍稍咀嚼幾下,一股濃濃的鮮香便直逼喉頭,讓人久久回味其中。
白雲大道美食長廊各食肆的裝修設計雖說比較講究,確是廣迎天下之客的聚友山莊。正如津源酒樓所推出的這道「鍋燒仔骨」給人的感覺一樣:實在而不做作。

12、祈福美食街
2000年,祈福食街正式開始運營。祈福食街的籌辦,本意上是為祈福內的15萬的業主及住客,8萬的常住人口提供一個方便。除了有像祈福酒店這樣的中高檔消費的新餐場所,同時也增加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的平民化選擇,從而進一步地體現祈福集團社區規劃的完善。現在的祈福食街已遠遠拋離配套本身的意義,不但為祈福來自36個國家及地區8萬多業主提供美食消費的好去處,也為周邊居民、琶洲會展和全國各地的旅遊、商務客人提供不同風味的飲食選擇。
祈福食街內有24家鋪位,一條食街,食遍大江南北,囊括粵、川、湘、浙、魯等中國八大菜系以及泰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特色美味,還有港澳、台灣等地方美食。餐館面積大的有400多平方米,小的也有90多平米。想品嘗地道的粵菜,可到順德小炒、好味海鮮、東江粵菜館,也有川菜館、骨頭館、蒙古包、荔灣粥面、過橋米線、果留香、上海館、粗糧館、毛湘館、牛小妹等地方特色風味菜,最近一年還新添了王青青、韓國料理、手拉手武漢風味、白雲菜館、東北餃子館等潮流熱門菜館。一條食街,南北、中西口味都兼顧到。祈福食街還成為全國各地廣東游及省市短線的施行社首選的風味餐廳之一。

13、沙面異域風情美食區
沙面,原是白鵝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遊河道流沙沖擊而成,因而以此為名。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沙面曾被強占為租界,歐陸的建築文化開始被運用到沙面的建設中,至今,沙面仍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歐陸風情。
近年來,沙面吸引了一批國內外投資者開設多元素、高檔次的餐館。目前,沙面除了白天鵝賓館、新荔枝灣酒家、僑美酒家等酒家外,還有充滿西方情調的達寧咖啡堡、越南菜館和泰國菜館等16家餐飲企業。近日,沙面更被列為廣州美食街區的候選街(區)之一。
據荔灣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沙面將適當地發展異國風情的飲食業,同時,爭取每年舉辦西餐文化節、西餐烹飪大賽等,突出西方的飲食文化,打造西餐文化一條街。

14、溫泉美食園(從化)
從化最出名的莫過於溫泉。自1936年前,兩港總督陳濟堂開始,從化溫泉就已經名揚中外。新中國成立後,一度把從化溫泉作為國家級領導的避寒勝地,並以國家級領導的接待的標准,去進行規劃和建設。1953年籌建廣東溫泉賓館,是當時第一家的溫泉賓館,也是國家領導的接待站,同時也標志著從化溫泉的歷史地位。
從化溫泉是含有氟離子和弱放射性氡以及鈉、鈣、鉀、鎂、二氧化硅等多種對人體有益元素的重碳酸鈉型熱泉,有重要的醫療價值,被譽為「嶺南第一泉」,是世界上名泉之一。水溫最高達73攝氏度,最低47攝氏度。另外,從化溫泉山水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早在明代就吸引了不省文人墨客激情與溫泉的青山綠水之間,留下了許多詩詞書畫。
溫泉區佔28.8萬平方米,就有47間餐飲企業,方圓內也沒有工廠、企業。溫泉旅遊區市從化市美食的聚集地,這是城的特色餐飲有龍虎鳳燉湯、流溪湖魚宴、山筍、山坑螺、山坑魚仔、呂田豆腐、各式野菜、孔雀鹿肉宴、青梅荔枝酒。還可以品嘗可口 的從化香甜仙蜜果、新鮮冬筍、東星粉芋、桃園香芋、龍潭烏鬢鵝、灌村黃葛等,玩山水、吃山珍、住山莊、浸山泉、野外燒烤、篝火晚會成為這個旅遊點的一大特色。

15、荔鄉美食街
主要經營中餐為主,兼有西餐、川菜、湘菜、東北菜的多樣化經營特色。
增城荔鄉美食街的餐飲企業自發形成的。目前,該街區聚集了較多的餐飲企業,各種飲食風味並存,形成的較好的飲食氛圍,社會認知度也隨之提高。

16、番禺雁州海鮮食街
主要經營海鮮及特色風味為主。
雁州海鮮食街是番禺區經營海鮮食肆及品種最多的海鮮食街,這些食肆都身處在海的一邊,是依水而建的一片吊腳竹樓,吸引不少外地的遊客到此,露天而坐,享受清風流水,在這里吃海鮮實在別有一番情趣。

17、花地休閑美食天地
主要經營特色:以粵菜為主,經營海鮮、河鮮、驢肉、羊肉、鵝、燒豬、農家菜、私房菜,同時以茶文化等多種主題,極具特色的專門店。整體經營以休閑為主要特點,原材料新鮮,價格實惠,品種豐富,味道正宗。
廣州芳村區的花地休閑美食天地,緊鄰南海、順德等地區,與珠海、荔灣一河之隔,歷來都是交通要道。花地素有「千年花鄉」美譽,市委定位為「水秀花香」的「廣州西部」的商務中心。我內美食廣場經歷了10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芳村的核心地帶和幾句歐陸特色的白鵝潭風情酒吧街相呼應。茶文化餐飲特色依託著區內眾多的大型茶葉市場而全國聞名。
芳村花地美食街形成於1998年,花地村投入約500萬元將路面修好,並建起了40間店鋪,拓建成面積達6500平方米的花地美食廣場。現食街內共有飲食店26家,各具飲食特色,粵菜、海鮮、火鍋、特色菜款。當時食街旁住宅區內的「肥佬林飲食店」,以專營驢肉聞名,食客爆滿。一時間,許多食肆紛紛借勢而上,在此興建特色餐館,並均以驢肉為主打菜式,吸引不少消費者慕名而來。

18、洛溪美食街
此美食街在番禺區,集我國各省特色風味的一條食街,來到美食街,即可品嘗到各省的特色食品,還有韓國、日本美食享愛。吃飯宵夜的好聚點。廣州市區過洛溪橋——一江之隔大石鎮的洛溪、沙窯兩 島周邊,擁有洛溪新城、廣州碧桂園、星河灣、麗江花園等知名樓盤十幾個,五洲裝飾世界、沙溪塑料城、香江野生動物世界等行業龍頭聚散周邊。
洛溪食街2002年正式開始經營,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街長500米、寬40米。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且消費不高,飲食的地道風味話,因此,來這邊消費的,基本上都是驅車而來。有從廣州市區來的,也有從南海特意趕來的,一到晚上,各型號的小車從八方而聚,在霓虹燈下,熱鬧非凡!
食街內50多種風格的各地菜館相聚於此。身處鬧市,卻獨有農家的古樸、開闊的優雅環境。粵菜、湘菜、川菜、東北菜、韓國菜、鄂菜、各種地方風味小吃等各俱特色、一應俱全。

廣州小食

廣州小食大體可分為油器、粥品、粉面、糕品、甜品、粽子和什食等七大類,這些小食價廉物美,遍布全市大街小巷。
油器類小食,有油條(炸面)、油香餅(咸煎餅)、笑口棗、牛利酥、脆麻花等,有鹹的、有甜的,也有甜中帶咸、甜中帶酥、甜中帶脆的。
粥品類名目繁多,油器和粥品一般都同時經營。
粉面類品種有面條、雲吞、沙河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等,以雲吞面和沙河粉最受群眾喜愛,豬腸粉則多在早上供應,十分暢銷。面條、沙河粉配以各種肉料可製成牛腩面、豬手面、魚蛋面、牛腩河粉、肉絲河紛、魚片河粉等,既可湯煮,又可炒制。
糕點類有松糕、棉花糕、蘿卜糕、芋頭糕、馬蹄糕、倫教糕等,這類食品的共同點都是蒸制而成。
甜品類在小食中所佔的份量雖然不大,但有其特色,較受群眾歡迎的有雙皮奶、去殼綠豆沙、紅豆沙、芝麻湖、杏仁糊、麻蓉湯丸、冰糖燉木瓜、冰花燉雞蛋、寄生蛋茶等等,這些不但營養豐富,價廉物美,有些還有一定的醫療作用,如芝麻糊能去腸燥,燉木瓜可清心潤肺,寄生蛋茶可降血壓等。
粽子類大體可分為甜粽和咸粽兩種類型,甜粽類以梘水粽為基礎,其特點是製作比較簡單,黃澄澄帶有梘水香味,爽滑可口,耐存放,品種有豆沙棕、蓮蓉粽,近年蓮香樓創新了蛋黃蓮蓉粽。咸粽類製作比較復雜,品種有鹹肉粽、裹蒸粽、火腿粽、肇慶裹蒸粽等。廣州市的粽子是群眾喜愛的小食之一,在街頭巷尾常年可見售賣。
雜食類多為流動個體攤檔經營,品種有煲牛雜、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菜等,這些品種各有風味特色,銷售量雖不大,卻也經營者眾,有些經營者在煲牛雜時配以蘿卜、白灼菜膽以及各式醬料,光顧者頗多。

廣州菜

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四季常青,物產豐富,山珍海味無所不有,蔬果時鮮四季不同,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蚝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飪資源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廣東菜,有廣州菜、潮州菜和東江菜三大類。廣州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廣州菜取料廣泛,品種花繁多,令人眼花燎亂。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能上席。鷓鴣、禾花雀、豹狸、果子狸、穿山甲、海狗魚等飛禽野味自不必說;貓、狗、蛇、鼠、猴、龜,甚至不識者誤認為"螞蝗"的禾蟲,亦在烹制之列,而且一經廚師之手,頓時就變成異品奇珍、美味佳餚,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十分驚異。廣州菜的另一突出特點是,用量精而細,配料多而巧,裝飾美而艷,而且善於在模仿中創新,品種繁多,1965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介紹的就有5457種之多。
廣州菜的第三個特點是,注重質和味,口味比較清淡,力求清中求鮮、淡中求美。而且隨季節時令的變化而變化,夏秋偏重清淡,冬春偏重濃郁。食味講究清、鮮、嫩、爽、滑、香;調味遍及酸、甜、苦、辣、咸;此即所謂五滋六味。代表品種有:龍虎鬥、白灼蝦、烤乳豬、香芋扣肉、黃埔炒蛋、燉禾蟲、狗肉煲、五彩炒蛇絲等,都是饒有地方風味的廣州名菜。潮州菜以烹調海鮮見長,刀工技術講究,口味偏重香、濃、鮮、甜。喜用魚露、沙茶醬、梅羔醬、姜酒等調味品,甜菜較多,款式百種以上,都是粗料細作,香甜可口。潮州菜的另一特點是喜擺十二款,上菜次序又喜頭、尾甜菜,下半席上咸點心。秦以前潮州屬閩地,其語系和風俗習慣接近閩南而與廣州有別,因淵源不同,故菜餚特色也有別。
代表品種有:燒雁鵝、豆醬雞、護國菜、什錦烏石參、蔥姜炒蟹、干炸蝦棗等,都是潮州特色名菜,漢傳嶺南地區及海內外。東江菜又稱客家菜,所謂客家,是古代從中原遷徙南來的漢人,多是整村而遷或是整族而徙的,定居東江山區後,仍沿襲中原時的語言和風俗習慣,故菜餚的特色也得以保留。東江菜以惠州菜為代表,下油重,口味偏咸,醬料簡單,但主料突出。喜用三鳥、畜肉,很少配用菜蔬,河鮮海產也不多。代表品種有:東江鹽焗雞、東江釀豆付、爽口牛丸等,表現出濃厚的古代中州之食風。

廣州給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酒家飯店特別多,只要你想吃東西,隨時隨地都能吃到豐儉由人、各式各樣的美食。茶市是廣州飲食最能吸引人的一大特色。以前廣州只有「早茶」,現在已發展成早、午、夜三個茶市。幾乎所有的酒家飯店都開設茶市,客人一落座,服務員立即前來招呼:「開幾位?飲什麼茶?」茶市供應各式咸甜干濕點心,如自助餐,憑君所好,各取所需,價格也很實惠,一般市民都能消費。廣州茶市成為朋友相會、交流思想的重要社交場合,成為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重要方式,是現代緊張、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的有效緩沖,是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休閑的重要方式,一份早報,一盅兩件,坐上幾個小時,邊吃、邊看、邊聊,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粵菜選料非常廣博奇特,蛇為龍、雞為鳳、貓為虎、老鼠為嘉鹿,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幾乎都在烹煮之列。粵菜講究鮮嫩爽滑,夏秋清淡,冬春濃郁,使用獨特風味的調料,採用煲、烤、泡、炒、熬和火局等技法,烹制出獨具地方風味的佳餚。粵菜的「生猛海鮮」別具特色,不少酒樓飯店未裝修好廳房,先要設計門口的海鮮池,陳列幾十種生猛海鮮,以招徠顧客。粵菜中的煲燙、喝涼茶是廣州人適應地理氣候環境、因地制宜的創舉,「今天煲什麼燙?」是家庭主婦見面聊天的必備話題,老火靚燙其中的學問實在不少。粵菜食肆菜式多變,每隔一段時間,各酒家飯店就會以新的原材料、不同的搭配來創制新的菜式,以此來增強競爭力,市面上也常常因此而掀起新的飲食潮流,這是「食在廣州」的強大生命力之所在。
分析「食在廣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一是具有開放性。廣州地處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埠。開放的環境,賦予了廣州人開放的思維方式,反映到飲食上就是一種「無所不吃」的開放心態,廣州街頭遍布南北各地風味的飯店餐館,幾乎全國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風味可以找到。二是兼容性。開放性的文化,同時也必定是兼容的。嶺南文化具有兼收並蓄、容納百川的特徵,在廣州飲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體現。三是開拓性。廣州人什麼都敢吃,並善於發掘傳統地方風味食品和食法,不斷移植改造,推陳出新。粵菜廚師中流傳著這樣的祖訓:「有傳統,無正宗。」體現了廣州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此外,廣州人吃飽不浪費,吃不完「打包」回去,體現了廣東人愛惜食物和勤儉節約的品德。廣州飲食把吃和烹調提高到藝術的境界上來,成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大大豐富了嶺南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對我國以及亞太地區的飲食文化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廣州飲食文化也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一方面,廣州飲食文化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如以麥當勞、肯得基等為代表的西方快餐文化,占據了不少年青人和兒童的市場,使不少人的生活習俗、文化觀念也發生了的新變化。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為廣州飲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食在廣州」也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呈現如下幾個發展趨勢:第一,飲食與旅遊相結合。酒家飯店的設置與旅遊景點發展相配套,重視老字型大小的保護和建設,與旅遊產品整體規劃,互相促進;旅遊部門每年舉辦「廣州國際美食節」,吸引了八方來客,廣泛推介廣州飲食文化,把飲食與旅遊的有效地結合起來。第二,用餐方便化。針對現代工作和生活的快節秦,各類即食品、半製成品、快餐發展迅速,受到廣泛的歡迎。第三,食品營養科學化。廣州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並已逐步講究營養結構的科學搭配,講究食補、食療、葯膳,對營養學的學習和研究方興未艾。第四,原料天然化。廣州人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放心菜、放心肉成為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市場需求日益擴大。第五,美食情趣化。廣州的酒樓飯店越來越注重裝修,格調高雅,環境舒適,廳房陳設、菜式命名、服務員的服飾等,無不透露出飲食文化的品味。再配以悠揚悅耳的音樂,或設舞蹈曲藝、時裝表演,或設卡拉OK,讓食客在美的藝術氣氛下,自娛自樂中進餐暢飲。這種飲食與文化藝術的結合,使廣州美食情趣不斷提高,食客將享受到越來越豐富的飲食文化。
異彩紛呈的飲食文化,是反映廣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相信,隨著廣州現代化中心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食在廣州」潛力無限,未來的前景將更加輝煌。

亂七八糟。。什麼都有。。看看有什麼是合適用的吧。。。。。。

『肆』 廣州小吃最多的地方在哪裡

“食在廣州”不是虛言。廣州飲食業歷來在全國首屈一指,擁有一大批經歷百年而不衰的老字型大小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下面一起來看看最多廣州小吃的地方吧!

↓↓↓更多廣州小吃的精彩內容(詳情入口↓↓↓) ✲☞☞廣州的飲食文 化 ✲☞☞廣州傳統美食介紹 ✲☞☞十大廣州傳統小吃 ✲☞☞廣州美食十大好去處 ✲☞☞廣州傳統美食老字型大小 廣州小吃最多最好的小吃街盤點

1、天河區

體育東商務美食街

以純正粵菜和異國風味為主,餐館檔次較高。

粵墾路美食街

廣州著名的“湛江雞一條街”,以及粵東菜、潮汕菜和客家風味的餐廳。

龍口西風味美食街

以外來菜系為主,匯聚了全國各地風味菜,湖南菜、河南菜、客家菜等等,迎合外地人口味。

2、白雲區

白雲大道美食長廊

美食長廊緊靠白雲山休閑帶,全長3公里,集聚了由澳門街、紅館、海利來漁港、唐苑酒家等20多家大型食肆。食肆多在山水之間,環境優雅。

3、海珠區

寶業路海珠美食街

夜宵一條街,以潮汕砂鍋粥和蟾蜍火鍋聞名。

4、番禺區

洛溪特色風情美食街

裝修典雅別致,50多種風格的各地菜館相聚於此,中外風味小吃一應俱全。

雁洲河鮮食街

以河鮮為主打,船家劃船叫賣傳統的家常菜和海鮮。

5、越秀區

惠福美食花街

主要經營嶺南傳統特色美食和東南亞風味美食,大眾食肆林立,包羅東西美食。

沿江路西餐酒吧街

集合眾多西餐酒廊和高檔消費場所。

環市東國際商務美食區

最具國際化,薈萃韓國、日本等外國及國內南北美食,以中高檔消費為主。

東都大世界美食街

匯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媲美台灣士林夜市。

6、荔灣區

上下九路美食街

以地道的廣州風味美食、風味小食、特色手信為主體,是老廣州味道的精華所在。

花地休閑美食天地

以驢肉火鍋和茶 文化 聞名,以休閑為主要特點,原材料新鮮,價格實惠。

沙面異域風情美食區

因豐富的異域風情衍生出不同國家地區的風味餐廳,環境優雅,中高檔消費。

廣州各具風情小吃街大盤點

1、上下九步行街

作為廣州最為古老和富有風情的一塊地方,這里老攤老鋪隨處可見,是一個能吃到最多廣東風味小吃的地方,而且在製作 方法 上也最為正宗。說不定你喝著香醇的姜撞奶,一不小心就在某個騎樓下和哪個西關女子撞個滿懷。

2、惠福美食花街

惠福美食花街毗鄰北京路商業步行街,地理范圍包括了禺山路(全長110米)、惠福東路(北京路- 教育 路口段,全長250米)、書坊街(全長120米)三個路段。現有餐飲企業45家,主要以特色小吃、具有嶺南特色的家常小菜以及東南亞風味的菜色為主,從休閑、餐飲服務上實現了與北京路購物、旅遊觀光方面的功能互補。

3、天河城

廣州近年新興的一個商業旺地,六樓美食廣場幾乎囊括小吃、零食中的精品,還有頗為舒適的中央空調。美中不足的是,也許是在這里客流量太大了,一些原來非常可口的東西做得不很地道,味道要比上下九等地差了一截。

4、狀元坊和流行前線

它們都是中小學生常去逛悠的地方,常有許多新奇刺激、並非一般人敢下咽的小吃和零食。因為其新鮮蠱惑而吸引人。

5、石牌東路

一個字能概括這里可吃到的東西的特點,那就是“雜”;令人有點提不起胃口的也是一個字:亂。這地方的人實在太多太雜了,多少讓人吃起來有點不爽。

不管是富有古老風情的步行街,或是各種異域菜系的美食街,還是新奇刺激感十足的商業旺地,廣州這里,一定有吃貨傾心的地方。

廣州小吃攻略

腸粉

腸粉是一種米製品,廣東老西關著名的特色小吃。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逐張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上盤。

艇仔粥

艇仔粥是一種廣東粥品。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味道爽脆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

雲吞

雲吞是廣東小吃的一種,由北方的餛飩轉變而來, 之所以叫雲吞, 是因為粵語中餛飩的發音類似於雲吞。 經過長年的發展,雲吞也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外皮以及里頭的餡料都跟餛飩不同。

牛雜

牛雜是用牛肉和牛的其他內臟熬上幾個小時做成的一種食品,味道可口,營養價值高。

蝦餃

蝦餃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以一層澄麵皮包著一至兩只蝦為主餡,份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 飲茶 ,少不了來一籠蝦餃。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瀨粉

一種以用稻米打磨之後的粘米粉拌和熱水後而製成的長粉條。是廣東人十分喜愛的著名小吃。

蘿卜糕,馬蹄糕

蘿卜糕是廣州人喜愛的一種點心,以黏米粉、蘿卜絲為主料製成蒸糕。馬蹄糕色澤金黃透明,爽且富有彈性,帶有一些馬蹄清香之味,特別可口。廣州人飲茶,少不了點蘿卜糕,馬蹄糕。

粉果

粉果是廣州傳統名點之一,肉鮮皮脆、味道鮮美。

>>>下一頁更多精彩“廣州的飲食文化”

『伍』 廣州有哪些吃宵夜還不錯的地方

1.超級文和友:宵夜聚合體。廣州的宵夜江湖不缺少話題與傳奇,風筒輝、炒螺明這類廣州宵夜草根代表曾飄散四處,如今卻聚集在「超級文和友」里。舊式空調機、帶著鐵銹的防盜網、藍底白花的窗簾、竹竿上掛著工字背心來回飄盪的陽台……站在這里,彷彿回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廣州。1986年的報紙、1988年手寫的信、牆上泛黃的掛歷、塑料材質的大紅玫瑰、鋪滿整面牆雜亂的電表箱,各種老物件林林總總,十分用心。小圓桌在水泥地面鋪開,三五成群的人們隨意坐在桌前,喝酒聊天拍照。以阿婆牛雜、陳添記魚皮、恩寧劉福記雲吞面等為代表的二十五家廣州市井美食進駐,每一個店名背後都是一代老廣舌尖上的記憶。超級文和友涵蓋了街頭美食、市井的文化體驗和街坊文化的人間煙火。
2.寶業路宵夜:主打潮汕菜。寶華路宵夜一條街的大排檔不計其數。在大街小巷走走,散發香氣的小店隨處可見。以前的寶業路,蒲天光、移動的炒螺和魷魚絲是老廣們印象最深的東西。幾張凳子一張桌,沒有太好的環境和餐具,但附近的街坊評價很高,吃了這么多年,就是這個最好吃。
3.文明路宵夜:文明路這里沒有太多大型的宵夜街,都是一些小攤小店,卻滿足了附近的加班族。加完班的白領,隨便叫一份湯面,一碗甜品,坐在街邊,窗外是行色匆匆的路人和繁華的街景。
4.員村四橫路:忘不了,榕樹頭無名的小店。三、四張桌子的位置,甚至還帶點潮濕。阿叔炒粉、炒螺的香氣,很快就充盈在這方寸之地。街上有家甜品店,夏天有榴槤糖水,是店裡的斷貨王,冰凍的榴槤肉搭配清甜的糖水,簡直絕配。
5.崗心路宵夜:每到傍晚,安靜的崗心路總會因為這家店而變得熱鬧,門前排起長龍。每天進貨新鮮的豬雜,顧客們人手一張單,想吃什麼可以自己選。豬雜粥、清蒸排骨、拉腸,全部都是簡單的做法,保存了食材最原本的美味。
6.下渡路宵夜:燒烤,宵夜的王者。10點多,大排檔的桌子都擺了出來。在人來人往的街道里,三五知己聚在一起擼串,侃侃而談,便是快意人生。不但是宵夜的天堂,廣州人愛吃的早茶在這也很受歡迎,評價一直都很高。
7.洛溪食街:番禺的洛溪食街是一條熱鬧的宵夜街,檔口一般都會開到4點多。因為生意競爭大,常看到店員大聲喊客:「靚仔,小龍蝦45元一斤,要不要來嘗一下」。除了大排檔,也有小攤販。在昏暗的燈光下,攤主熟練地為客人打包。由於交通便利,漁人碼頭集海鮮售賣及加工於一體,讓食客們吃到第一口鮮。
8.陸居路宵夜:在江邊踩完直排輪,直接來這里吃宵夜。燒烤、粥還有雞煲,人氣超旺。煲仔飯的人氣也很旺,但在宵夜時間的人氣一般,因為分量太足不好消化。白天的時候是很多上班族的食堂。
9.上社大街宵夜:和外面的街道比,城中村出租屋集中的地方會有不少的美食小吃。水果、炒粉、燒烤、鐵板,什麼吃的都有。有一家讓人垂涎欲滴的砂鍋粥,自選配料,現煮現賣,不知滋養了多少深夜裡的胃。
10.棠德南宵夜:棠德南大批的士停運後整齊排開到街尾,場面十分壯觀。凌晨3點,整個城市已陷入沉睡,卻仍有攤販亮起燈光,燒著爐火,偶有加班到渾渾噩噩的過路人,即使無心進食,聞到這食物的香氣,也會少些疲憊,多謝活力。
11.南田路宵夜:炒牛河真的很受歡迎,無論是濕炒還是干炒,都會有喜歡的吃貨們喜歡,宵夜黨最朴實的快樂就是它。

『陸』 廣州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廣州小吃可分七大類:油器類(油炸食品),有油條、咸煎餅、笑口棗等;粥品類,有艇仔粥、"伍湛記"及第粥、瑤柱白果粥等;粉面類,有雲吞面("歐成記"為代表)、沙河粉(可製成炒粉或湯粉)、豬腸粉、桂林米粉、瀨粉等;糕點類,有蘿卜糕、馬蹄糕、倫教糕等;甜品類,各種紅豆沙、綠豆沙,以及糯米麥粥、八寶粥、芝麻糊、杏仁糊、湯丸等,尤其以雙皮奶和薑汁撞奶糊最為有名;粽子類,有甜粽和咸粽兩種;雜食類,包括炒田螺、豬紅湯、牛骨湯、酸辣瓜菜等。
具體這些地方有好吃的:
寶華路:陳添記艇仔粥、魚皮,在十五甫。
寶華麵店,我個人覺得價格好貴。豬手面和牛三星不錯
順記冰室,芒果雪糕和椰子雪糕是一個老師傅親手磨出來的。得過獎
強記雞粥,我反而覺得一般般
恆寶廣場旁邊的(多寶路)有一間潮州魚蛋粉面的,很多人吃。看真正的潮州人怎樣評價啦
另外潮州粉面對面還有開記甜品,湯圓是一大特色
近第十甫路那裡有湯圓王
十甫路:南信雙皮奶
珠璣路對著的西關名食家(十甫路郵局斜對面),集中了歐成記雲吞面等3家小
吃。
十甫名都下面的琳琳牛雜,很好吃。據說老闆發了達而且分店越開越多了
蓮香樓每逢不知道星期幾,有蛋散賣(不是過年吃的那種哦)。甜甜膩膩的,軟軟的
陶陶居點心部賣的綠茶奶撻,好滑好香
下九路:皇上皇臘腸
荔灣廣場4樓西關人家,集中了許多西關名小吃,不過要BOOK
位哦
上九路:上九東有銀記拉腸,豉油皇牛腸拿過獎的。不過現在已經越來越不好吃了。賣的只是名氣
另外介紹一下附近的小吃店,希望大家都能找著哦:
1)珠璣路轉彎有間賣豬腸粉的,牛腩和豬腸都挺不錯的。沿著和平路一直走,有一間賣竹升面的(一根大竹壓那些面,吃起來就比較爽)
2)長壽
東路的堅記麵店,3塊只有一小碟,我覺得好貴啊,不過好吃嘛,沒辦法啦。可以經從上九路經由光復西路走過去。
3)長壽西路的成達美食。其實它的腸粉也是拿過獎的。我最喜歡吃鮮蝦腸和牛腩腸。上雜粥也不錯
4)沿著長壽西路一直走,來到大笪地,然後向右轉,一直走向華貴路。走吃華貴路轉右手看見了伍湛記粥店,最出名的是及第粥
還有同福東路的芬芳甜品店,糖不甩、錦鹵雲吞、布丁
惠福西路有專賣花生糖、核桃糖等的,寶華路陳添記對面小巷有賣炸雪糕的,3塊錢
城市特搜都報道過

『柒』 廣州著名小吃街在哪裡

1、天河區

體育東商務美食街,以純正粵菜和異國風味為主,餐館檔次較高。

粵墾路美食街,廣州著名的「湛江雞一條街」,以及粵東菜、潮汕菜和客家風味的餐廳。

(7)洛溪哪個地方的東西最好吃擴展閱讀

美食街屬於商業專業街的一種類型,在全國沒有統一的規范標准。中國各地有許多著名美食街,如北京美食街、濟南美食街、香港美食街等。參照上海市2001年出台的《商業分級設置規范》,專業街是指同一系列的專業店和專賣店高度集聚,提供專門商品和專業服務的特色商業街。

專業街一般街長200米以上,專業店30家以上。根據經營品種和經營特色,商業專業街劃分為餐飲美食、休閑娛樂、服裝服飾、文化用品、傢具家電等類型。美食街作為商業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身的定義僅僅局限於作為許多餐飲企業群聚所產生的經濟集聚效應的形式。

『捌』 廣州除了點都德有什麼好吃的店…

中山紀念堂站附近那家!
親自去吃過,相對來說比較好吃,崗頂,還有珠江新城都去吃過,不如紀念堂附近哪裡
不過不好吃只是相對來說的,因為有對比才顯得沒那麼好吃
其實點都得大多數東西還是不錯的,而且也不貴,二三十一份,兩個人點五六份足夠吃撐了,消費不算太高,而且東西看起來很精緻,料也很足
分量看起來就一般般咯。
如果不就近原則的話,強烈推薦紀念堂那家!!!個人感覺相對來說好吃

好吃,好吃,好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如果就近原則的話就不需BB了,直接去吧,反正都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分量也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