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青田哪裡有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青田哪裡有魚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30 03:39:53

㈠ 浙江麗水青田縣什麼魚出名

浙江麗水青田縣出名的魚叫田魚。
青田「 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稻魚共生」這個直今保存完整的耕作方式,巧奪天工!青田在稻田養殖田魚有悠久的歷史,青田縣現養魚面積達10萬畝,所產田魚,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 青田農戶有熏曬田魚乾的傳統,通過屠宰、鹽制、乾燥、配料、熏制等工序,製成田魚干型,色香味俱全,實為佳品。青田的田魚是聯合國聯農組織2005年6月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公司抓住「青田田魚」走向世界的這個良好的趨勢,創立「青田魚」品牌欲與其一起發展,壯大。青田稻田養魚"被列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㈡ 浙江青田稻田干魚哪個超市有賣的

家樂福、大潤發都可以賣到!

㈢ 鮮田魚怎麼煮好吃

製法

1、將小田魚入五成熱茶油,用小火炸呈金黃色撈出。

2、把牛油放入鍋中上小火,放入蒜瓣、香蔥、干椒粉煸香,下入炸好的小田魚翻炒幾下,撒上椒鹽,淋上香油,裝盤,圍上香菜就可以了

㈣ 蝦田裡魚很不好吃,能吃嗎

田魚
田魚,鯉魚的一個變種,分部在浙南青田縣一帶,在青田縣現有小舟山「中國田魚村」和方山龍現「中國田魚村」。 田魚是淡水魚中的一絕,由鯉科魚類深化而來,是一種水稻與養魚共存的模式。小舟山稻田魚通體鮮紅,外形美觀,雖出自稻田而無泥腥味,肉嫩味可口,魚鱗片柔軟可食,營養十分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田魚可以用糯米和少量辣椒腌,製作成腌魚非常香而且美味。田魚也可以製作成田魚干食用,非常的香脆可口,是當地人的送禮佳品。
另外還有一種田魚,就是丘陵地帶稻田裡自然成長的魚,產量甚少。一般是市場價格都比飼料魚高2到3倍左右。嘗過自然生長的田魚,保准你不想再試其他魚。
中文名
田魚
外文名
tripod fish
正式名
甌江彩鯉
產地
浙江甌江全流域
營養成分
蛋白質
快速
導航
食用特性營養成分功效產地養殖特色
歷史
據記載,早在宋朝青田方山等地稻田養魚就比較普遍。清光緒《青田縣志》曾記載「青田田魚」:「田魚,有紅、黑、駁數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養之」。
說到田魚即甌江彩鯉就要從稻田養魚開始,甌江稻田養魚已有1200多年歷史。而貴州的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地區,也都同樣有悠久的稻田養魚歷史。侗、苗族的稻田養魚和甌江流域的稻田養魚還有著歷史的淵源關系,說來話長。

㈤ 浙江省青田縣哪裡可以釣魚,馬口魚和白條魚有朋友知道嗎

北山水庫可以釣,還有很多魚

㈥ 田魚是什麼魚為什麼說它值錢

這里是浙江省青田縣新彭村,田裡的稻子才剛剛抽穗,這時的稻子還正是需要水的時候,但是田的主人卻在中間掏了一條小泥溝,往出排水,還有一些人正在田裡摸著什麼。

田魚能吃掉稻田裡的雜草,害蟲,糞便又是稻子的好肥料。當時,田魚的價格也就是幾元錢一斤,和普通的鯉魚差別不大。真正讓伍麗珍認識到田魚價值還是因為她參加了一次國際會議。青田縣的稻田養魚模式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世界農業文化保護遺產,聯合國糧農組織要在杭州開一次專家研討會,要求選一位農民代表發言。因為是種田大戶,伍麗珍的丈夫楊民康就被選上了。但當楊民康去農業局熟練發言稿時,領導們卻覺得他不太合適。

㈦ 南有嘉魚青田田魚

農歷三月,時值暮春,乘高鐵,游麗水,走青田,看瀑布,訪方山,一路采風,體驗一下浙江人在小城鎮里平靜生活的情趣,品嘗鄉村農家 美食 。如今的僑鄉青田同我十幾年前看到的街景已大不相同,高樓林立,洋氣不張揚,小街整潔,弄堂幽靜,店招隱含歐式風情,橫跨甌江有著西歐風格的大橋不通 汽車 ,是條步行街,夜景燈光炫目璀璨。

來青田, 美食 要嘗一嘗,這里的小街小巷,門面不大,樓梯狹窄,燈光暖人,地方美味、洋酒、咖啡等皆有,為你訴說小城人的情懷和生活方式。我來青田多次,主人總給我吃田魚,說是到了青田不吃這種魚等於沒來過青田。《舌尖上的中國》中講到:「在這里品嘗正宗的青田田魚,是每位遊客都不想錯過的舌尖之旅。」

田魚,形似鯉魚,味勝鯽魚,鱗如鰣魚,色如金魚,其實是鯉魚的一個變種。從體色上可分為紅田魚、烏田魚、白田魚和花田魚( 又稱「火柴頭」) 等,從鱗片上可分為大鱗田魚和細鱗田魚兩種。田魚具有食用和觀賞的雙重價值,其肉細、鱗片軟,鱗可食,無泥腥味,與普通鯉魚有天壤之別。特別是魚肝,味美肥糯,堪稱一絕。田魚條重大多不超過500克,400克的田魚味道更好。

過去青田僑民從國外回家過年,為解鄉愁,舞魚燈、祭祖先、吃各種做法的田魚,如茄汁田魚、紅燒田魚、香辣田魚、紫蘇田魚等。田魚還可以用糯米和少量辣椒腌制,或在炭火上烤成香脆可口的田魚干。

早在宋代,青田方山等地稻田養魚已較為普遍。清光緒《青田縣志》記載:「青田田魚有紅、黑、駁數色,土人在稻田及圩池中養之。」 甌江稻田養魚已有1200多年 歷史 。青田老農說:「三國孫權坐天下時,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在稻田養魚了,古人從山溪水澗里捉到少量魚吃,後來從鯉魚中優選出一種甌江彩鯉的新品種,俗稱『田魚,並成為甌江流域每個家庭的佳節必備菜餚。在古代,該魚製成的魚干與龍泉青瓷、寶劍都是朝中貢品。」

古代,南方越人中有一部分向西南內遷,把稻田養魚方法也帶到新居住地,從而將更原始的稻田養魚文化內涵保留下來。在貴州,侗族也時興稻田養魚,且保留著同祭祀的密切關系,即每逢水稻收獲,必須用新谷和田魚祭祀祖先。侗族鼓樓里陳列的龍,還保留著古越族的信仰鮫( 龍)的形象,龍身是魚身,龍頭是魚頭。

現在,田魚已在浙江甌江全流域,包括浙江龍泉、雲和、松陽、景寧、麗水、青田、永嘉、溫州等地全面推廣。「浙江麗水青田稻田養魚項目」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青田和永嘉被賦予「中國田魚之鄉」的稱號。浙江省龍泉市擁有一座國家級甌江彩鯉原種場,是浙江省甌江彩鯉原種生產定點單位。

這里種的是單季稻,田裡的水可以適當深些,有利於蓄養田魚。田魚能吃掉害蟲,鬆土增氧,保肥增肥,改善水稻的生長。田魚吃稻花粉、昆蟲、螺螄、掉落的稻穀,得到豐盛天然飼料,長得特別肥壯。即使水淺,露出半個魚背在水面上,它也能以腹貼泥,用一對胸鰭在田面「爬行」自如。稻田養殖因為不使用農葯和化肥,稻米產量低,價格高。青田稻魚米在「第三屆黑龍江國際大米節」獲得「雙金獎」。

行走在青田方山龍現村,踏在濕漉漉的青石板上,此時,山色蒼蒼,鳥鳴聲聲,流水潺潺,新篁青青,山花點點;此地,山不在高,有魚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食不在精,有魚則行。天上,白鷺飛翔;水裡,紅魚潛底,華僑村裡五星紅旗和世界各國國旗交相輝映,吸引著更多遊客來此觀魚、賞花、聽泉、看景、賞味……

來青田一定要參加田魚宴,尤其要品嘗一大碗稻魚共生、清香軟糯的白米飯哦!

㈧ 千峽湖的當地美食,鄉味四溢

黑色土法糙米飯——烏米飯
烏米飯為農歷三月三食用。烏米飯的製法,是將山上的一種野生植物烏稔樹的葉子放到石臼舂碎後,貯到布袋裡,連袋放到鐵鑊里,加適量的水熬湯,讓它釋出紫黑色的湯汁來,而後去掉袋裡葉渣,將精選的糯米泡進湯汁里。幾小時後,將糯米撈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烏米飯色澤烏黑發藍,香軟可口,烏稔不僅能開脾,還防腐。故將烏米飯放在通風陰涼處,數日不腐。食用烏米飯有準備春耕,迎接豐收的象徵意義。
綠色手工特色粽——菅時粽
菅時粽俗稱「菅粽」,通常在端陽節和龍節時食用。將精選優質糯米倒入黃鹼水裡浸泡若干小時,拿兩片菅葉對折成一條槽底,而後舀鹼水泡過的糯米放葉槽中,成為一條20厘米長玉米棒子狀的菅葉粽,放到鍋里煮十餘小時遂成。每逢端午節,菅粽不僅是當地人的節日美食,也是敬祭祖宗貢品,饋贈親友禮品。
傳奇鮮味——國師魚
甌江自石門洞以下的流水段,每逢熱天有「塗魚」逆游。傳說塗魚是白猿仙姑投葉變成,給劉伯溫佐餐下飯,被稱為「國師魚」。劉伯溫曾將此魚呈送給朱元璋下酒,因此被「聖口」封為「國師魚」。
糍粑
畲族過年、做「七月半」,過冬節都要制糍,取意時(糍)來運轉,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將浸泡一天的糯米濾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搗爛,捏成小團或餅狀食用。
畲家火鍋
畲家大都喜食熱菜,一般家家都備有火鍋,火鍋的吃法是邊煮邊吃。配菜除常見蔬菜外,也經常食用豆腐,農家招待客人最常見的佳餚是「豆腐娘」(先把黃豆洗凈,用水浸漲,再用石磨<有的地方已改用電磨>磨成漿,再用溫火燒熟,配以輔料)其味道非常鮮美。
傳統工藝四季筍——撲筍
竹筍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斷的蔬菜。竹筍除鮮吃外,還可製作干筍(長期保存)。製作干筍時先將鮮筍煮熟,撕成兩半,曬干或熏干即可。景寧一帶的畲家製作干筍時,先將鮮筍切成片,加鹽猛火炒熟,再用文火焙乾,裝入竹筒內,用竹殼封口倒置,民間稱這種干筍為「撲筍」。
畲家臘腿
畲家臘腿製作工藝特殊,風味獨特。每年冬季,取新鮮豬腿,用食鹽抹透,掛於灶頭,常年以煙火熏之,時歷一年則肥肉似白玉,精肉似火紅,用刀片成薄片即可入口食用,肉肥而不膩,有股淡淡的煙熏味道,美味無比,口感獨特。
青田楊梅
青田楊梅是青田縣的特產。青田縣楊梅具有質優、果大、味美等特點,色澤艷麗、甜酸適口,可生津止渴。2003年,青田縣被命名為「中國楊梅之鄉」。
其他:
蓮藕熗腰花:腰花脆嫩鮮香,蓮藕甜酸可口,是夏令下酒侍餚;
珍珠日月貝:蒜香濃郁,造型美觀,肉質鮮嫩可口;
蒜香蟶鱔:蒜香撲鼻,鱔線、蟶肉滑嫩爽口;
木瓜瑤柱盅:湯汁清鮮,香味撲鼻,木瓜綿糯,瑤柱鮮嫩,美容養顏。

㈨ 青田縣美食

青田縣美食有青田麻球、青田麥餅、青田糖糕、海溪粉干、山粉餃、豆腐丸、山粉饃饃等。
1、青田麻球:麻球是青田傳統的特色美食,逢年過節都喜歡吃麻球,傳統麻球比較小,製作工藝復雜,現在運用高科技設備,提高工藝,控制油溫,使麻球受熱均勻,更脆更好吃,放置時間也更久。
2、青田麥餅:據傳,青田麥餅是由明朝劉伯溫發明的,所以又稱國師餅,在青田深受歡迎,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幾乎每家的家庭主婦都會製作,這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一道重要的小吃。兩面金黃的麥餅,皮脆肉嫩,噴香可口。
3、青田糖糕:青田糖糕是浙江青田地區一種獨特的特色傳統年糕,可以說是青田第一傳統名產,歷史悠久。過春節或娶親人家都是必備的食品和聘禮。外觀均為圓狀,形同磨盤,大小厚薄由竹製蒸籠屜的規格而定。
4、海溪粉干:海溪粉干,不加任何東西,純用早稻米製作,過程非常辛苦,復雜。用半肥瘦的豬肉煎出油,加入炒好的雞蛋,乾的墨魚絲,蘿卜刨成的絲,再加入粉干大火炒軟、炒透,最後加入一把蔥。
5、山粉餃:青田山粉餃又稱山粉饃糍,番薯澱粉,山粉等,是青田縣著名的傳統小吃,是端午、冬至、春節等傳統節日招待遠來客人的地道好點心。青田人在過年或大年初一的時候最喜用山粉餃子待客,在他們眼裡山粉餃是道最具親和力的菜。
6、豆腐丸:嫩嫩的豆腐里裹著一條團切得很細小的鮮肉末,咬一口豆腐的香甜帶著豬肉的鮮美,加上有小蔥的調味,滋味無窮。
7、山粉饃饃:不少青田人的最愛,用山粉做皮,裡面放入豬肉,魷魚、花生、蘿卜等當作餡料。

㈩ 青田有哪些小吃

青田名小吃
1: 大街(拌面),一般青田人都知道,不過現在手藝沒以前好吃了



2 : 新建嶺(小餅兒),第一個攤位有十幾年的歷史了,那個龍娘生病了,現在是他女兒在做



3 : 原三官亭的(米面和餛飩),現在已經搬到東門小區



4: 新建嶺(肉丸),本人建議去哪家沒有大拇指男人那吃



5 : 五十街(油炸品),本人最喜歡的油炸攤



6 : 寶幢街(拉麵),曾經風靡青田縣,現在味道變了



7 :鳴山路的(大腸粉乾和骨頭),超級棒,本人還是偏愛骨頭



8 : (後街小抄),看去不怎麼樣,但是味道很好,有家的味道



9 : 龍津路中間的(山粉磨日),普通話不知道怎麼表達,本人每次回家都會去



10 :後街人民小學旁邊的(涼拌米線),小孩很喜歡吃的



11: 華僑飯店對面的(新疆烤羊肉串)胖子烤的那家



12: 馬鞍山路和五十街的路口,廁所旁邊(排骨麵)很正點的



13 :車站旁邊的(蘭州拉麵)本人感覺味道一般,怎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吃呢



14: 東門小區(沙鍋)去那家話很多女人的那家



15: 大街下面的口的司令面館(水面)很好吃



16 :龍東路中間有個小巷那裡的(缸餅)2元那種



17 :五十街粥點旁邊的巷子里(煎起來的小龍包)青田就那麼一家好吃點的饅頭了



18 :肯德基門口的(奄蘿卜)味道一極棒,用板車推著賣的



19 :花園降的(粥)最好的早點,這還是我好朋友帶我去才發現的,

東門小區的(餃子)店面不大,味道極棒



阿胖(燒烤)不用說大家都知道



舊水果市場門口(大餛飩)現在好象沒那麼好吃了



校場路電視大學樓下的(魚丸)和香港樓下隔壁的巷子的(魚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