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美食街有哪些有哪些特色小吃
雲南南路美食街、吳江路美食街、淮海路美食街、上海路老城隍廟美食廣場都是上海有名的美食街,特色小吃有崇明糕、擂沙圓、排骨年糕、小籠包、醬鴨等多種。
上海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也是一個美食眾多的地方,在上海市有多個美食街,是人們品嘗上海特色小吃的好去處,雲南南路美食街就是值得人們一去的好地方,他是上海美食街中最老牌的存在,全場250米里邊有各種各樣的小吃和老字型大小,絕對能讓遊人一飽口福。
三、上海有哪些特色小吃
上海的特色小吃有很多,生煎就是當地特色小吃之一,它有叫生煎饅頭,其表面松軟,底板香脆,餡鮮多汁。崇明糕也是上海特色小吃之一,這種小吃口味香甜代表團圓,是上海人過年過節必吃的特色食品,除了這些特色小吃以外擂沙圓、高橋松餅、綠豆糕、排骨年糕、小紹興雞粥等都是上海有名的特色小吃,值得人們親自去品嘗。
❷ 吳江路生煎夜市在哪裡
吳江路生煎夜市,上海小吃一條街,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周東路539號。
也可以去附近臨街的小吃店或者大排檔。位於上海市虹口區臨平路246號(近天寶路)。
❸ 吳江路有什麼好吃的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STARBUCKS 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 「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開洋蔥油拌面
❹ 蘇州吳江哪裡有特色小吃啊
料都很豐富。
2.小楊生煎
人均:10元
推薦:生煎、牛肉粉絲湯小楊生煎算是吳江路上最響當當的一塊招牌了。在我們說吳江路必食的小吃時,小楊生煎還是不得不舊物重提。吳江路上的兩家門面,盡管相距不到20米,可每到飯點光等坐的隊伍都不止20米。等生煎的人一個個都伸著脖子耐心等待著生煎的出爐,同時透過店堂里小窗口可以看到生煎的製作過程。記憶中這生煎最早每兩只賣1元5角,短短幾年也是歷經幾次抬價,演變成如今的每兩4元。盡管價格一漲再漲,但品質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生煎的個頭有小饅頭那麼大,咬一口,鮮美的湯水能盛滿一調羹。
每到用餐時刻,無論天氣冷暖,門口都會排起蔚為壯觀的長龍。而生煎的味道,好吃得沒話說。二兩皮薄、餡大、湯汁足的生煎,再加上一碗熱呼呼的牛肉湯,無論是作為早點還是夜宵,都是令人垂涎的美味。
3.小王香酥牛肉餅
人均:3元
推薦:香酥牛肉餅
有一點像捲起來的蔥油餅,花椒的味道很濃,吃起來嘴巴有點麻麻的感覺。牛肉餅一定要趁熱吃,冷了即使再加熱,也失去香酥鮮味了。
4.華華川菜館
人均:40元
推薦:腐乳空心菜、辣子蝦
小得不起眼的店,甚至招牌都很隱蔽,但是如果是晚餐時間,總會排一個小時左右的隊。腐乳空心菜是每桌必點的菜,吃完了菜用濃濃的腐乳湯汁泡飯,也是另外的美味。菜的量都很大,如果是兩個人去吃,點三個菜就可以吃到腆著肚皮出門了。
5.臭豆腐
人均消費:4元
不知何時,「吳字坊」在吳江路上露了個小臉,於是,臭豆腐迷們聞著「臭味」就來了。傳說「吳字坊臭豆腐」源於一個叫沈天明的老人,沈老的祖上幾代一直都以開豆腐作坊為生,沈老從十七歲就開始入行,在江南古城的一個小鎮上,以油炸「臭豆腐」為主業,一直到八十高齡才以歇手。
如今的「吳字坊」貌似講究很多。豆腐是用印有「吳字坊」招牌的紙盒子裝的,豆腐的大小也都很統一,一盒裝滿正好六塊。他家炸豆腐的油水還是蠻干凈的,豆腐炸出來也是金燦燦的,真是飄香四溢的「臭」味兒。不過,才吃一塊,就欲罷不能了
❺ 吳江有什麼好吃的
海知名的吳江路,這條路的美食是有口皆碑的,我想沒有一個上海人不知道的吧。吳江路上素以小吃聞名,檔次自然不高了,不過近幾年也開出了不少中西文化結合的餐館,好了,不廢話了,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那裡的美食吧。
基地
一家中西合壁的餐館,比薩、冰淇淋什麼的都有,但價錢並不怎麼便宜,商務午餐滿實惠的,現在還有了茶坊的新增,18元一位,從3月29日起就24小時營業了。
MR COFFEE
經常有外國人在這里喝咖啡,露天的環境,而且是二樓,很愜意。
滿吉
一家燒烤的店,門口有外賣肉串,10元可以買上一大把,經常排隊,味道不錯,但外賣似乎永遠比堂吃生意好。
吳越人家
吃面的地方,面的種類很多,很多地方都有分店,不過形形色色的麵店崛起後,這里就顯得沒什麼特色了。
港式水晶缽仔糕
這是個小攤,攤主很難得擺出來的。就是像水晶糕一樣的,有各種味道,價錢很便宜,8毛一個,1塊5兩個,不過吃不飽的,只能當小食嘗嘗,挺甜的。
匯鴻小館
點菜的餐館,味道不錯,價錢也公道,不過似乎沒什麼特色。
次郎
特色是咖喱和咖啡,還有下午茶供應,是個閑暇休息的好地方。
品軒茶餐廳
有幾套套餐選擇,都是中式的,味道還好,中等價格。
傻瓜乾麵
電視里有介紹過,說是很好吃,但是我個人覺得不怎麼好,去了第一次,估計就不會去第二次了。
牛大碗
拉麵,吃套餐的拉麵比較劃算,還有飲料和開胃素小菜,很實惠。
東吳飯庄
很復古的裝修,讓人想到了咸亨酒店,不過我不太喜歡這樣的風格,東西還是不錯的。
家家米粉
米粉,這里算是不錯的。一直不知道米粉和米線有什麼區別,吃了那麼久了還是不明白。
可頌坊
不太喜歡西點的,更不喜歡甜食,麵包、蛋糕不會成為我在這里的消遣食物,但是很喜歡這里的提拉米蘇,只是太容易長膘了。
甜蜜蜜
先說說招牌西米露和芒果布甸。西米露當水果盤吃到很好噢,因為裡面水果很多:獼猴桃,黃桃,提子,火龍果,哈密瓜……,西米我覺得just so so了,可能是希望比較高,沒有想像中的韌勁。芒果布甸真的挺好吃的,我平時不喜歡吃布丁的也幾乎全吃掉了,上面還澆了一層奶,香香的。冰沙很好吃噢,是盛在一隻很高很高的杯子里的,把果肉和冰一起打的,上面再裝飾一片獼猴桃。雙皮奶已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了,口味很多,他家的菠蘿包也很受歡迎,被點的頻率很高哦。
超守
裡面的牛排不錯,套餐才30多,有牛排、色拉、麵包、湯、水果,就是沒什麼情調,但是價廉物美,如果再要情調,那估計就比較困難了,呵呵。
不見不散
港式茶餐廳,到了晚飯時候,排隊都是好長的,生意旺。點心都是6元一客的,蛋撻很好吃的,有幾個招牌菜不錯,價錢也是不錯的,相對來說,是吳江路上檔次比較高的一家了。
周記鐵橋燒餅店
每次經過,隊伍都好長,也難怪啊,一元一個的燒餅,甜、鹹味道都不錯,價廉物美,當然就受到大家的歡迎嘍!更何況隊都排那麼長時間了,就多買點嘍,10個10個買的算是小case啦。秘籍:燒餅要乘熱,放冷了就不好吃了,一元一個,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精武鴨頸
五元一根,有微辣和重辣兩種,不會吃辣的還是買微辣的吧,上次就把我辣個半死。聽說,鴨頸現在也成零食啦。
星鐵板燒
至今我還沒機會進去嘗過,因為每次想去,裡面都人滿為患,我那麼愛熱鬧的人,都吃不消,可見生意好得不是一點點啊,以後有機會嘗了,再和大家分享食後感。
長腳燒烤
很多人都知道長腳燒烤,到了半夜,這里的生意有時會一下子好起來,我就試過一次,半夜2點在這里吃燒烤,挺瘋狂的,和好朋友買上一大把,坐在裡面享用,或是一路走一路吃,感覺不錯的呢。
東方快車小食
強力推薦哦!這里最特色的就是獅子頭,不同於外面賣的一般的獅子頭哦,電視里也有介紹過,每天還不是什麼你想吃就買得到的呢。這里經常有電視台的人出沒,和老闆娘的關系還特別好,說不定你哪次就能遇見個誰誰誰呢。店不大,但是感覺很整齊、干凈,每次去,我都點那個三鮮鍋巴,味道好得掉眉毛了,3個人也就50多塊,吃到撐,也不貴。
廣州荔苑粥粉
在大多小吃、點菜式的半條街,粥粉屬於一大特色了。主打推薦:牛腩腸粉,爽滑拉腸粉,生滾靚粥,干炒沙河粉。偶爾換換口味,很不錯哦。
一洲
是家吃中餐的飯館,不過用餐環境差了點,偌大的廳里竟擺的下幾百張桌子,聲勢真是浩大啊。但是物美價廉是任何人也不能抵擋的,上菜快,而且量比較足,就是廁所不敢恭維。
一品軒
專營麵包、西點。最近一品軒推出了撒尿牛丸,5元一份,各個口味都有,看了《食神》里的牛丸,有沒有想去試試?號稱可以與之媲美的一品軒撒尿牛丸啊!
小楊生煎
想必知道吳江路的,沒有不知道小楊生煎的吧。雖然小楊沒剛開始時那麼個大多汁了,不過還是拉攏了所有人的心,吃過小楊後,再也不吃別的生煎了,就連別人一直推薦的飛龍,我也不屑一顧了。小楊的生意好得不是一點點,賺翻了都,從早上7點不到營業到晚上11點超過。秘籍:剛出爐的小楊不如稍微冷了一點點後的好吃,如果外賣,回家只要在微波爐里高火轉個三分鍾,照樣多汁,和剛出爐的一樣,天熱了,外賣時,店員會在盒子外挖個小孔透氣,回家美餐一頓吧。提醒:小楊上海只此吳江路上一家,左右兩個店面,絕對沒有第三個店鋪。謹防假冒!
阿毛麻辣燙
可能有人覺得麻辣燙沒什麼可寫的,不過作為我的吳江路美食掃盪日程的一頁,我還是把它記錄下來吧。菜色齊全,量多,不過似乎賣麻辣燙的地方環境都不怎麼好,我不太能吃辣,所以吃的是微辣的,不過這個微辣十分溫柔,以至於讓我不得不又自己加了3勺辣醬,嘻嘻,那裡的辣醬味道倒是不錯,哦對了,還有花生醬哦!
太郎速食
肉串一元,臭豆腐一元四塊,蒙古酸乳酪三元,這玩意兒可賺死了啦,東西不多,在優酪乳里撒點葡萄乾之類的東西,就賣三元,吃過一次,就再也沒有第二次想吃的慾望了。
開元小吃
章魚小丸子,想必街頭巷尾都有賣吧,吳江路上也來湊熱鬧,兩元五隻,生意特別好。奶茶兩元一杯,我認為不比避風塘的差。這里的湯包不錯,五元一籠,上次媽媽特別搞笑,硬是說湯包就是小籠,不過也不能怪她,誰讓這家的湯包和小籠長得那麼像兄弟呢!
金師傅餛飩
和「吉祥」餛飩並列享譽滬內,特點是皮厚餡多,口味眾多,連海帶,田螺之類從來沒想到可以當作餛飩餡的東西都加了進去。不過不便宜哦,一般4元一碗,蝦仁雞鴨之類的5元,田螺什麼的自然是要十幾元了。
回味樓
小龍蝦,是大家都比較喜歡的吧。味道還不錯,晚上11點多也會有很多人,有夜排擋的感覺哦。
阿珠小吃
強力推薦,挺喜歡這里的,很寬敞,菜也燒得挺好吃,又不貴,像我們這樣的學生,也可以經常光顧。上次打好牌從避風塘出來,4個人才吃了80多。
阿興小吃
特色是水煮魚,也是點菜的。夜排擋給了吳江路特色的夜晚,總覺得那時的它是最有它自己特色的。可惜現在沒了。
桂林米粉大王
聽說龜零膏養顏,我也去試了試,實在不怎麼好吃,像葯水的味道一樣,還是米粉好吃。
便宜坊肥牛肉
中午有特價的午餐,18元和28元的。一人一個小火鍋,再加上一份羊肉或者牛肉和一份豆製品,還有兩份蔬菜,才18元,味道不錯哦。
❻ 上海的好吃的地方
上海好吃的地方有:上海城隍廟小吃街、雲南南路美食街、上海黃河路美食街、上海吳江路、淮海路美食街。
1、上海城隍廟小吃街
上海城隍廟小吃街與豫園毗鄰,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與南京夫子廟小吃、蘇州玄妙觀小吃、長沙火宮殿小吃合稱為中國四大小吃街,上海城隍廟小吃街是長海著名的小吃美食街,城隍廟小吃形成於清末民初,地處上海舊城商業中心。
經營各種上海風味小吃:綠波廊的特色點心、松月樓的素菜包、桂花廳的鴿蛋圓子、松雲樓的八寶飯、南翔小籠、寧波湯團和酒釀圓子等,是上海豫園商城內經營面積較大、供應品種較豐富、接待消費人數較多的風味特色小吃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