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廣東梅州有什麼特產
廣東梅州的特產有:梅州金柚、平遠臍橙、大埔蜜柚、客家娘酒、長樂燒酒。
1、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梅州金柚果大,外形美觀,果形端正,呈葫蘆形;果皮黃色,光滑、勻整、潔凈;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質脆而化渣。富含營養物質和較高的葯用價值。
2、平遠臍橙
平遠臍橙,廣東省平遠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遠臍橙主栽品種為「紐荷爾」,優質率達90%以上。具有果大美觀、果皮較薄、油胞較細、色澤橙紅鮮艷,肉質脆嫩、化渣、風味甜濃、無籽、早熟且耐貯運等特點。
3、大埔蜜柚
大埔蜜柚,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埔蜜柚,柚果形狀端正,肉質柔嫩,無核或少核,酸甜適中。2015年11月05日,國家農業部批准對「大埔蜜柚」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4、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在粵東客家地區廣泛分布,梅縣是其代表性地域之一。梅縣客家娘酒是純天然綠色飲品。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酒精度低,營養價值高。
5、長樂燒酒
長樂燒酒,廣東省五華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長樂燒酒釀造技藝最早可以追溯到晉代,宋朝時,因當地設置長樂縣而得名「長樂燒」,發展到明代工藝逐漸成熟。現今長樂燒酒選用優質稻米為原料,採用自製特種酒餅為糖化發酵劑,汲取玳瑁山泉水釀制而成,具有「醇厚綿柔,舒適引口,回味怡暢,醉不上頭」的獨特風格。
『貳』 請問梅州有什麼特產比較有名
1、梅州金柚梅州金柚,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梅州金柚果大,外形美觀,果形端正,呈葫蘆形;果皮黃色,光滑、勻整、潔凈;果肉清甜爽口,有蜜味,質脆而化渣。富含營養物質和較高的葯用價值,又由於其耐貯藏運輸,在自然通風條件下,可貯藏半年而不改風味,故又有天然罐頭之稱。2、大埔青花瓷大埔青花瓷,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工藝品,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埔青花瓷,造型美觀、明凈素雅,釉層晶瑩玉透、純朴自然。青花紋飾圖案手工彩繪,色彩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紋飾不易褪色。3、桂嶺蜂蜜桂嶺蜂蜜,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桂嶺蜂蜜是一種天然保健品,富含葡萄糖、蛋白質、果糖、有機酸、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4、平遠臍橙平遠臍橙,廣東省平遠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平遠臍橙主栽品種為紐荷爾,優質率達90%以上。具有果大美觀、果皮較薄、油胞較細、色澤橙紅鮮艷,肉質脆嫩、化渣、風味甜濃、無籽、早熟且耐貯運等特點。2003年,平遠臍橙通過國家無公害農產品認證。5、蕉嶺綠茶蕉嶺綠茶,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蕉嶺綠茶外型細秀,色澤潤綠,緊直勻齊,素以香甘醇滑著稱,具有助消化、除脂減肥、提神解渴、消除疲勞的作用。
更多關於梅州有哪些特產比較有名?,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1ebab8161573157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叄』 梅州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梅州是廣東的地級城市,也是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譽為「世界客都」,那梅州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
梅州特產一:大埔涼粉糕
大埔涼粉糕是廣東梅州的傳統名吃,已有800年歷史。呈半透明凝固狀,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膠質多,富彈性,有天然仙人草風味,並略帶鹼香。食用時,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涼解熱。
大埔涼粉糕有清熱濾濕、涼血降暑等功效,主治急性風濕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中暑,風熱感冒等。日飲該糕一小碗,對降血壓有較好療效。
梅州特產二:鹽鋦雞
鹽_雞是一道特色傳統客家菜,也是梅州客家招牌菜式之一,現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經典菜式,原材料是雞和鹽等,口味咸。
梅州特產三: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宴請親朋必備的傳統名菜。用鮮豆腐、瘦豬肉、少量海烏咸魚或雞蛋作原料。將咸魚去骨、炸香,和豬肉一起剁爛,鑲進豆腐塊、或文火蒸,即可食用,有的在鍋內煮成半赤,叫紅燒釀豆腐,別具客家風味。
「客家釀豆腐」之所以獨具特色,與它嚴格的製作工藝分不開。「釀」是一個客家話動詞,表示「植入餡料」的意思,「釀豆腐」即「有肉餡的豆腐」之意。客家釀豆腐味道鮮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釀入肉餡淵魚肉、蝦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頭。
梅州特產四:大埔豆腐乾
大埔的豆腐乾有近二百多年的歷史,為廣東大埔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客家菜。
大埔豆腐乾,其名播嶺南,遠銷海內外,早在一九五九年就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優質食品。特點質堅韌,有彈性,甘、咸、香、鮮四味俱全,可以下酒,佐菜。
梅州特產五:大埔牛肉干
大埔牛肉乾是廣東梅州大埔縣的特色風味美食,是當地的名優特產。牛肉乾香韌可口,回味無窮,可下酒佐菜,本產品高溫滅菌,真空包裝,營養豐富,口味獨特,是送禮絕佳品。
梅州特產六:魚丸煲
食魚丸,客家話取兆意,諧音「食唔完」.嫩滑爽甜,百年經典.用魚頭湯做底,放發好的魷魚一起用瓦煲煲,撒一點蔥花,湯濃味鮮。
梅州特產七:七層_
七層_,是客家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小吃.過去,每逢傳統節日,打醮或廟會等活動時,客家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七層_,除自吃外,還用來招呼客人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七層_的傳統製作工具是竹編簸箕,現大多改用鐵皮或鋁質平底大盆。原料為新鮮優質大米。製作方法:首先把適量的大米洗干凈,經清水浸透後磨成米漿,用少量的花生油塗滑大盆,用勺子將米漿舀入大盆內,雙手抓住盆的兩端,慢慢搖勻_漿,使_漿厚薄均勻地遍布大盆,然後置於鍋內用猛火蒸,三分鍾左右即可蒸熟,熟了一層,再上一層_漿,循環反復,直至七層,第七層都蒸熟了,便可起鍋了。
吃時切成菱形小塊,可一層層揭開,蘸上煎制好的姜、蔥、香油味汁,入口滿嘴蔥姜油香味,又有柔嫩無比的口感,令人越吃越想吃。
梅州特產八:三及第湯
三及第湯是梅州的一道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是本地人民在根據當地的飲食習慣,以及對飲食文化的理解,充分利用本地的菜餚資源,而創造形成的佳餚。距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
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後人用豬肝、瘦肉、豬肚子三種食材比作三及第,三及第湯由此而得名。客家人將三及第配上枸杞葉、鹹菜等輔料,再加上幾滴酒糟,便做成了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三及第湯。一碗三及第,加上一大碗的腌面,這樣豐富的早餐是許多梅州客家人的最愛。
相關文章推薦:
梅州十大特產
梅州有哪些能帶走的特產 廣東梅州特產
德州有哪些適合帶走的特產 山東德州特產
德州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山東德州特產
『肆』 梅州特產食物介紹
客都梅州深受客家人沿襲千年的傳統文化的影響,著名的梅州特產有:平遠臍橙、鹽焗食品、客家娘酒、梅州金柚、西岩山茶、五華釀豆腐、大田柿花、憶子粄等。
1、鹽焗雞
鹽焗雞是客家宴會上常用的名菜,用嫩雞作原料,將雞宰殺,出去內臟,洗凈,涼干,不切塊,然後把整隻雞用草紙包好,煨有炒過的熱鹽中用文火焗熟. 鹽焗雞肉嫩,味香,清潤滋補
2、清水鯇圓
鯇圓是老少皆宜的食品。將鯇魚去鱗洗凈、去頭,尾、鰭、翅、皮、骨,切成魚片,用刀剁成肉泥,加上雪粉,胡椒,白鹽、味精作配料,拌勻,把肉泥擠成丸子煮熟。魚圓軟滑,味道鮮美。
3、醋溜魚
醋溜魚是佐灑佳餚。鯇魚作原料,用生僵、大蒜、酸醋、白糖、白鹽、羅卜絲作佐料。將鯇魚去鱗洗凈,在魚背劃割幾刀,擦上精鹽,略腌片刻,用生油炸熟。然後將生僵、大蒜炒香,配以糖水、醋澆覆在魚上即成。魚肉酸甜,酢香。
4、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雅俗共賞的客家傳統名菜。用三層靚豬肉,配上梅菜心,以醬油、白糖、大蒜、生僵作佐料,將豬肉煮熟,拌上醬油,放進鍋內,用文火蒸爛。食味鮮美,咸鮮適度。
5、水晶肉
水晶肉外觀晶瑩透明,是醒酒的佳品。用膘肥豬肉去皮,伴以白糖、榛糖、瓜片等配料。先把豬肉煮熟,切成鴛鴦塊、用白糖腌一天,然後夾上瓜片,加上配料裝碗蒸熟。肉香甜嫩,肥而不膩。
6、捶肉丸
捶肉丸是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的'客家湯菜。用新鮮牛肉或瘦豬肉作原料,薯粉、胡椒、作佐料,將鮮肉用厚鐵墊剁成肉泥,加入佐料,擠成丸子,,用豬骨上湯慢火煮熟。肉法家丸嫩滑、爽脆,別有風味,老少喜歡。
7、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人逢年過節宴請親朋必備的傳統名菜。用鮮豆腐、瘦豬肉、少量海烏咸魚或雞蛋作原料。將咸魚去骨、炸香,和豬肉一起剁爛,鑲進豆腐塊、或文火蒸,即可食用,有的在鍋內煮成半赤,叫紅燒釀豆腐,別具客家風味。
8、蘸仔鴨
蘸仔鴨是客家人閑不住夏季的美食。五七月間是鴨仔上市的的季節,在客家城鄉隨時可以品嘗到這道鮮美的時菜。 蘸仔鴨用嫩鴨作原料,以生僵、大蒜、醋、白糖、糯米灑作配料。將鴨宰殺,去除內臟、洗凈、燙熟,用新鮮豬油塗抹一遍,切成長方小塊。然後蘸以僵油,金不換或蒜仁醋,風味獨特。
9、延壽堂葯糕
延壽堂葯糕是一種保健食品。具有消食健胃、驅盅去疾、除寒去溫的功效,四季可服,老幼皆宜。 延壽堂葯糕,距今已有三百年歷史。相傳是興寧縣下堡人黃三桂,於一六八六年在興寧縣火口墟開中葯鋪,得到五華老中醫傳授的驗方,用十多種中葯材研成粉末,和以糯米、紅糖製作而成。
10、味窖板
味窖板是客家最大眾化的食物,用大米磨成漿後與少量土鹼水拌勻,用開水沖漿,盛入小碗蒸熟。蒸成碗面四周膨脹,中間凹成窩形,以甜醬油(紅味)佐食,故稱味窖板。梅縣街頭常有油煎味窖板,是客家特有的傳統風味食品。
11、菊花糕
菊花糕是梅縣畲江區的特產,糕如菊花,質地軟韌,香甜可口。 菊花糕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問市,至今盛產比衰。它用糯米為原料,加上麥芽、白糖、榛糖、生油等,搓成糕坯,,成形蒸熟,冷卻後即成。
12、蓼花
蓼花,是興寧市著名特產,具有松、香、酥、脆、清甜的獨特風味。 蓼花採用糯米,香芋、芝麻麥芽、生油等,通過二十道工序製成。興寧市糖果廠生產的蓼花,形成條狀,外面有銀色白色花絮,鬆脆異常,酥香可口。
13、仙人板
仙人板是客家人喜歡的夏季清涼飲料,採用仙人草和少量土鹼(丙葯)熬水,過濾去渣後,加少許澱粉再煮,冷卻後凝結而成棕褐色半透明膠狀,食時調以白糖、蜂蜜,潤喉解渴。它不僅是解暑佳品,而且有葯效價值,對高血壓、感冒等有一定療效。
14、百侯薄餅
百侯薄餅,是大埔縣百侯區傳統的風味小吃。用精麵粉,瘦豬肉、香菇蝦米,豆腐乾,豬腳湯、蒜白等烘製而成。
15、腌面腌粉
客家人早餐的主要食品。將細面條或粉絲放入開水中燙熟,輔以豬油、蒜茸、細蔥等,做成伴面;再將豬肉、豬腸、豬肝,輔以苟芪葉或白菜葉,做成湯。
『伍』 梅州有什麼攜帶方便的特產
梅州特產: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 客家鹽_雞、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紅燜肉、客家燒鯉、客家娘酒雞、客家娘酒、梅州腌面、梅州鹽_雞爪、客家豬肚包雞、客家魚丸、客家牛肉丸、五華長樂燒酒、梅縣區麥芽糖、平遠慈橙、青欖、梅乾菜、米_、黃_、雞頸板、珍珠紅酒、菊花糕、三及第湯、客家鹽鹵鴨掌、大田果合柿餅、棉洋桃駁李、大埔豆腐乾、百侯芒果、大田果合柿餅,等等。
『陸』 梅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梅州的土特產有:
1、梅州金柚
梅州金柚,廣東省梅州市現轄行政區域(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柒』 梅州的特色小吃有哪些
廣東梅州市地方特產 梅州市 興寧市 興寧龍田龍眼、寧塘毛筆、「珍珠紅」糯米酒、坭陂豬、紙扇。 水口鎮:大坑陶瓷。 刁坊鎮貴豐村:紅洶。 葉塘鎮勝青村:石子崗石雕、花燈羅花燈。 葉南鎮:西山缸、瓦陶器燒製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梅縣 丙村沙田柚、清涼山茶。 松源鎮:麥芽糖。 隆文鎮:土紙、竹席。 畲江鎮:萌姜、菊花糕。 西陽鎮合溪村:清涼山茶、仙人草。 蕉嶺縣 新鋪花生、黃坑綠茶、三圳烤煙。 蕉嶺大理石:該石晶瑩溫潤,似漢白玉,有半透明感;部分石料有天然雲狀花紋,呈山水雲霧之狀,絢麗多彩。 徐溪鎮:黃坑茶。 長潭鎮、百美村:百美茶、寧化橘。 大埔縣 西岩茶、「銀江杉」、「高陂竹」、三河石門嶺楊桃、百侯芒果、大東和雙溪板栗、蜜柚。 大埔涼粉糕:已有800年歷史。呈半透明凝固狀,具棕褐至茶褐的仙人草本色。含膠質多,富彈性,有天然仙人草風味,並略帶鹼香。食用時,可加入白糖或牛奶,爽滑可口,清涼解熱。有清熱濾濕、涼血降暑等功效,主治急性風濕關節炎,高血壓,糖尿病,中暑,風熱感冒等。日飲該糕一小碗,對降血壓有較好療效。 大埔高陂瓷:產地高陂鎮。有青瓷、薄胎瓷、釉下青花、釉下五彩等。著名產品為豆青竹節茶具、豆青竹節筆筒及豆青竹節杯,釉色別為深淺,頗為素雅。薄胎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被稱為白玉瓷,精巧玲瓏,秀麗典雅。釉下青花瓷瓶及釉下五彩瓷瓶,色彩斑斕,精巧細膩,綠如翡翠,白勝羊脂。該瓷創始於宋,已歷經700餘年。
『捌』 梅州特色小吃是什麼
1 ,寬婉醫院旁的「德記」魚湯類(魚泡、面、粉等)
2、西橋頭晚上才有的豬粉腸煮腰花(不過現在好象差了很多)
3、中山街侯記炒粉
4、文保路尚記旁邊側巷內吳記湯丸
5、更樓下的牛腩和老電影院下崗邊的牛腩面
6、元城路阿張的餃淹面
7、老城吳屋巷和輔庭路的魚丸
8、燕龍和漢興的燉品
9、海石花的炒田螺和炒粉
10、老縣府和「啃的雞」之間有個比較清凈的西餐館
11、魚燜飯在梅城我知道的有三家,都算不錯
12、在長樂和生輝可以吃五華魚生
13、梅龍路的餃子館有幾樣比較好吃,比如麻辣豆腐和土豆燉牛肉,烤羊肉串
14、西橋市場和程江橋之間有個海鮮夜排擋,便宜到我不敢相信
15、文化路上蘭州拉麵,面不怎麼樣,湯倒上真好喝
16、火車站旁邊的湖南餐館,招牌菜是血鴨,真是好吃
17、玉英醫院往上的腸粉,可能是正宗的客家腸粉,皮比較厚但是很有嚼勁,梅州僅此一家,別的地方做不出來,(那些皮薄放青菜的都是屬於潮州或者廣州腸粉),醬非常香,很稠。店門是深蘭色的,很好認。
18、勤力苑市場裡面的燒賣。旅遊團都帶到那裡去吃,梅州最出名的燒賣,我曾經見過一大群外國人去吃,皮比較干,筍很香。
19、金利來大街的燒賣(油羅街直下,幸運兒對面),原先是開在三角塘市場里的,後來擴業了就搬到金利來,跟勤力苑的燒賣一樣也是做了幾十年,燒賣特點是皮比較薄,肉比較嫩,但沒那麼香,味道較甜;
20、凌風西路末段的魚頭煮粉,幾十年的品質保證;
21、五洲城晚上9點多才有的粉腸煮豬腰湯,粉腸正,超大個超脆;
22、西橋圓盤蘋果家私門口晚上10點才出攤的牛腩煮粉,(要老伯伯推出來的那家),蘿卜超入味,不過貴了點
23、梅江橋底下的「老火湯」淹面以及燉品,淹面放豬油和魚味,比旁邊那家要香,燉品2元到8元不等,一般胡椒豬肚豬心之類的才4元,價格適中而且味道好
24、馬石下中國銀行附近的炒麵,就窩在一個小巷裡面,鍋子擺在巷口,桌子擺在更樓下。侯記炒粉換了老闆以後已經炒的不好吃了,油多而且面太軟,可能客人多的關系,有時候真的覺得很難吃,但是這個很不起眼的炒麵店炒的面很香,而且面比較大條,也是開了許久,老梅城就懂得找去吃。
25、仲元路郵局旁邊的「鳳記」褒仔飯。梅城開了最久的褒仔飯,那裡再往下有好幾家賣褒仔飯的(這家原先也開在這一排,但後來因擴店裝修等原因搬下來),但是這家環境比較好比較衛生,飯也比較香沒那麼棉,一排過就他一間賣褒仔飯的,所以很好認。
26、虹橋頭的大埔筍板和手工面,在文化公園附近的游戲機室旁邊,大埔人開的店,很正宗的筍板,手工面放碎肉以及青菜豬油,面滑而且非常香,味道超級棒
27、新中苑的桂林米粉,桂林人開的,很多在火車站工作或者在那邊租住房屋的外地人都會去捧場,花樣不多但是面和湯都很香,還有他的辣椒粉超級棒,吃的時候撒在湯里味道超級好,在梅城吃了好幾家桂林米粉還是覺得這家比較正宗。
28、南門文化廣場單車行旁邊的珍珠奶茶:梅城最好吃的珍珠奶茶,強烈推薦香芋及蘋果口味。
29、客都西餅屋的腸粉,看每天早上的人流就可以肯定品質,屬於廣州腸粉,推薦冬菇口味的腸粉。特點是香滑,花樣多。
30、三板橋路末段的「頂好包點」,廣式包子,包子很松軟,餡非常香,天天都排隊購買,生意非常好。不過包子個比較小價錢比較貴。叉燒包是那裡的招牌產品,還有許多其他口味的包子我都非常喜歡
31、黃糖醫院旁邊市場下面的包子,早上擺出市場正樓梯口賣,叉燒包超級出名(就是酒樓的那種無皮開口笑叉燒包),奶黃包也非常爽口,生意也超級好,俺奶奶天天不吃睡不了覺
32、黃糖十字路口的燉品,晚上才有開門,店子就在紅綠燈下面,除了燉品外綠豆湯和紅豆湯口碑都非常好。
33、非常小吃的竹筒飯,田雞竹筒飯最香最滑最好吃。
34、江南西橋圓盤往上「台灣冰匠」的鋦飯,鋦意粉,西式意粉西班牙意粉還有雪泡:那裡的意粉弄的味道比較好,但是價錢會貴一點哦,雪泡味道也很好別的地方都吃不到。但是江北的台灣冰匠做的東東味道就完全不一樣了,一點都不好。
35、文化公園「大口福」快餐店的揚州炒飯和泡沫果汁,揚州炒飯炒的非常好吃,可能是因為他用的米比較好,現在好久沒去吃味道不知道會不會變了,但是以前就經常跑去吃,價錢也非常實惠。果汁一定要泡沫的,強烈推薦青蘋果味道的,鮮榨果汁也很不錯但是泡沫的更香
36、黃糖十字路往黃糖醫院方向的「快可得」快餐店的炸雞腿,學生朋友一定全都知道,因為那裡的炸雞腿真的是又便宜又香,5元一大個,有鹽局、脆皮和酥皮三種,本人最喜歡酥皮。還推薦此店的西多士,一份兩元,但是如果你第一次吃,兩份往往都是不夠的
『玖』 梅州有哪些特色小吃
腌面,只有梅州才有的東西,梅州的特色早餐,現在外出的人每次回家一定要吃的東西之一。天天的早餐幾乎都是腌粉加一碗枸杞葉三及第or鹹菜三及湯.
2,鹽焗雞,對於梅州人來說有特殊的意義,是一道很出名的客家菜
,那味道是外地人不能克隆。
3,紅燒肉,好想好想吃啊!
4. 蘿卜丸,客家人家常菜!這個廣州貌似沒見過有
5,釀苦瓜,要弄的好吃,苦瓜和肉餡都很大關系
。
6,梅菜扣肉,一半肥一半瘦的肉入口即碎,在加上梅菜,想到都留口水了
7,釀酒雞,客家娘酒和雞肉的完美結合,最好還是公雞,充分體現了客家人的創新,也和梅州所處地理環境分不開。以前是坐月子的婦女才吃的,現在就變得普及了。 我喜歡甜點的,越老月子酒是最好的,姜多點的
!
8,釀豆腐,五華那邊的釀豆腐是最好的,據說是做豆腐的水不一樣,只有那邊才有的,做出來的豆腐超嫩,很有口感
。
9,味酵粄,上面在澆點特製的紅醬,很好吃!
10,開鍋肉丸
11,清明粄
12,炸芋圓(客家發音)
14,炸散子(客家發音)
15,牛耳公(客家發音)
16,老鼠粄(客家發音)
17,算盤子
18,筍粄(客家發音)
19,炸南瓜圓(客家發音)
20,苦筍煲
21,客家炒豬腸
22,白斬雞
『拾』 梅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梅州特產有梅縣金柚、大埔青花瓷、平遠臍橙。
一、梅縣金柚
梅縣金柚,廣東省梅州市梅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梅縣金柚果實呈梨狀,單果重1.0~1.5千克,果頸長3~5厘米,果頂平有明顯「金錢印圈」,果皮金黃色、有光澤、油胞分布均勻、厚度0.8~1.5厘米,果肉呈玉白色,肉質脆嫩化渣、清甜爽口、蜜味濃郁。
2021年6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梅縣金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