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疆最好吃的饢
阿布拉的饢,比較好吃,很多城市都有連鎖店,味道好,還新鮮,有營養,
嘗嘗看吧。
Ⅱ 新疆饢產業發展狀況調查:饢餅也能做成支柱產業
從小作坊到集團軍
走進新疆伊寧市塞外疆饢文化小鎮,空氣中彌漫著烤饢香。這里規劃了生產加工區、體驗區和生活區,日產饢4萬多個。2020年,該市整合現有生產資源,打造了「1個產業園+10個生產基地+1個街區+若干作坊」的饢產業發展體系。
「過去,每天的收入特別不穩定,有時候高到脖子,有時候低到腳脖子。」在伊寧市塔什科瑞克鄉饢產業園,庫爾班江·吐拉洪打饢時,手機總是播放著歡快的音樂。他是當地有名的打饢師傅,以前和家人經營打饢店,2020年10月到產業園工作後,專心負責打饢,每個月收入達7000元。「現在好得很,不用操心面和油了,也不愁饢咋賣了。」
從小作坊到「集團軍」,從粗製作到新手法,既實現集聚生產又兼顧多樣化的靈活方式,新疆饢產業這兩年由過去零散化、小規模經營逐步走上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之路。
為什麼要改?「過去生產分散,到處冒煙,既不經濟也不環保。」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小龍認為,壯大饢產業應從調整生產組織形式入手,開展規模化集中生產,這樣有利於確保質量、培育品牌、加強營銷和研發新產品。
從分散到集聚,饢產業不僅促進了產業擴容,還有力拉動了就業。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於2018年建成運營,已安置就業1000餘人;喀什地區通過發展饢產業,帶動近萬人就業;阿克蘇地區建設饢產業園,創造就業崗位5000多個。伊寧塔什科瑞克鄉塔香食品有限公司日產饢1萬多個,解決了60多名村民就業……
專家表示,饢產業是新疆特色產業,也是潛在優勢產業,通過一系列舉措,可以打造成為「顯優勢」產業,成長為新疆經濟支柱。集聚發展是必由之路,要通過積極引導饢企進園,提升產業集中度。
從小食品到全鏈條
在發展饢產業過程中,新疆注重產業融合,「牽手」關聯產業,拓展發展空間,「鏈接一產、立足二產、牽手三產」,不僅能帶動種植、 旅遊 、餐飲、電商、物流等各類產業發展,還激發了饢產業的發展動能。
為擴大新疆饢產品知名度,打好產業融合牌,新疆積極開展推介活動。2020年12月,第三屆新疆饢產業推介會在鄭州舉行。期間,新疆饢企與河南食品企業深入交流、合作,不僅收獲了訂單,還在品牌營銷、特色包裝、渠道建設等方面收獲了許多「金點子」。
位於阿克蘇地區的庫車大饢城不僅產饢,還是國家3A級 旅遊 景區。庫車大饢城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劉清華介紹,大饢城日產饢5000個以上,遊客不僅可以品嘗饢,還可以品嘗其他地方 美食 ,購買特色手工藝品,觀看本土民間藝人表演。
不只是在產業鏈下游想辦法,新疆饢產業發展還不斷拉動上游鏈條的提質發展。小麥是製作饢的主要原料,饢產業的發展倒逼種植結構調整,帶動了小麥種植提質增效。新疆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打饢專用粉研發、品牌推廣,《饢(餅)專用小麥粉》團體標准自2019年開始推廣,目前已有十餘家規模以上麵粉加工企業按照標准生產打饢專用粉。
昌吉州奇台縣是新疆重要的小麥產區,該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打饢專用粉需求逐年提高,全縣加工企業平均每月向市場供應140噸左右,有力拉動了種植業,全縣小麥種植面積已逾百萬畝。阿克蘇地區則創建了113萬畝的綠色標准化原料基地,從源頭入手確保饢產品的高品質。
除了小麥,植物油、核桃、葡萄、圓蔥、辣椒、紅花等原料生產也得到促進。
從同質化到各展所長
推動產業發展,重在突出特色。饢作為新疆特色食品,帶有鮮明的地域烙印,但也存在同質化競爭情況。為破解這一難題,新疆各地紛紛出招,尋找和做強自身特色。
把傳統饢作出新花樣是不少地方的選擇。喀什地區選派專業團隊,分析調查市場需求,除了重點發展傳統的油饢、芝麻饢等,還積極發展玫瑰花醬饢、辣皮子饢、核桃饢等特色饢產品。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火龍果饢、菠菜饢等一經推出,就受到消費者喜愛。
開發新產品的同時,一些企業研發團隊還在產品外觀上下功夫,生產多種規格的饢產品,並一改傳統粗放式包裝,生產小規格、便於攜帶的方便饢、油炸饢等休閑食品和伴手禮等,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有星星、駱駝樣式的,還有大盒、小盒包裝的,以前從沒想過饢還能做出這么多花樣。」在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工作的卡德爾·力提普,有15年打饢經驗,他感慨,「這幾年饢的種類越來越多,不僅好吃,而且更好看了」。
不只「外觀」改變,「內涵」也要提升。「十四五」時期,新疆將推動饢產品「走出去」,拓展產業發展空間。要實現這一目標,讓「潛優勢」轉化為「顯優勢」,必須實施品牌戰略。近年來,一些地區和企業在培育和擦亮品牌上持續用力。伊犁州按照「公用品牌 縣市特色品牌」方式,深挖地域文化,突出發展有機饢、特色饢,集中力量打好「伊犁饢」這一區域公用品牌,取得了初步成效。
新疆絲路源疆饢文化原生態產業園坐落於昌吉市濱湖鎮,其負責人張繼中發現了一個變化:以前問朋友或家人要買啥饢,答案往往是,要芝麻饢、窩窩饢、苞谷饢等品種,現在很多人則說要「阿不拉的饢」「疆小饢」等品牌饢。「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們將深入挖掘饢文化背景,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產品吸引力和溢價能力。」張繼中說。
2020年,烏魯木齊市饢文化產業園與新疆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葯學學院合作,攻關皮牙子饢、芝麻饢和奶子饢等產品的包裝防腐、防品質劣變技術,讓饢離開新疆依然能保持風味,穩步走向全國市場。
「賣得了」還得「賣得好」,營銷模式創新同樣關鍵。
在這方面新疆各地和饢產品企業進行了積極 探索 。有的地區利用對口援疆機制,在援疆省份建立銷售渠道,先佔領「灘頭」,進而再深耕市場;有的企業重點發展電商,在線上發力,開拓銷售渠道。霍爾果斯等地還發揮口岸優勢,立足周邊國家需求,奮力開拓國際市場。2020年7月成立的伊寧市塞外疆饢食品有限公司,在開拓成都等地市場時就想了新招。在當年11月舉行的「四川首屆國際火鍋節」期間,瞄準火鍋餐飲涮餅類空白,叫響「吃火鍋帶一個饢」「火鍋愛上饢」等營銷口號,受到消費者歡迎。
如今,新疆饢已不僅是一種特色食品,還承載著新疆各族人民真摯、樸素的 情感 ,續寫著一段段傳奇。就在不久前,滿載1萬個饢的貨車從新疆庫爾勒出發奔赴河北石家莊支援抗疫的事跡溫暖人心。相信這張名片,一定會衍生一項大產業,書寫富民興疆新篇章。
Ⅲ 昌吉旅遊必去十大美食街
昌吉旅遊必去十大美食街
昌吉的土地上散布著一條條美食街,它們有的經過歲月的淘洗,散發著不衰的光芒,美食林立,真所謂一條老街,一種味道;有的如同這些年雨後的春筍,新鮮,奪目,給我們帶來視覺和味覺上的雙重享受。
NO.1 供電巷
這是個「無辣不歡」的小巷,除了冒菜,還有香鍋、小面、火爆魷魚;一到吃飯的點,大家不約而同的都會想到這里,因為這里的味道真的是太對我們的胃口啦!
NO.2 城建步行街
這條街上彌漫著媽媽們的味道,家常小炒帶來的是家裡溫馨的感覺。再往深處走一些,芝麻饢,油饢,片饢,皮牙子饢等等美味數不勝數,不怕你不來,就怕你來了就不想走了......
NO.3 東方國際步行街
三涼加燒烤,醬香牛骨大盤土雞,還有麻辣鮮香的串串等著刺激你的味蕾~真的是想一下就流口水,光是想想,就彷彿感受到了這美味在口中綻放的時刻!
NO.4 南公園西路
南公園西路上的美食一條街真的是讓人無法拒絕,燒烤、自助、小菜數不勝數,一到夜裡,這條路上車水馬龍,好不熱鬧,愛吃的昌吉人不管離這里有多遠、還要等多久,都願意來到這里試一試各種美味,總之就是棒棒噠!
NO.5 回民小吃街
昌吉市作為美食文化之都,最不能少的就是飲食文化,在咱們昌吉市的回民小吃街,咱們昌吉的美食文化才是真真正正的得到了體現。九碗三行子、油糕、涼粉……各種好吃的讓你吃了一口就愛上這里的味道,好吃到要飛起來~你見過哪裡一天到晚買吃的還要排隊嗎?那還用說,必須是咱們昌吉市回民小吃街啊!
NO.6 長寧南路
借問火鍋何處有?我遙指長寧南路~有沒有和我一樣對火鍋欲罷不能的寶寶,快舉手舉手!斑魚火鍋,川味火鍋,涮烤火鍋,還能一邊唱歌一邊吃火鍋......
鮮切肥牛卷,入口即化的斑魚片,地道的麻辣風味,養生的萬種風情。昌吉人民的火鍋就是這么厲害,玩的了清淡,嗨的起火辣!
NO.7 中山路
寫到這,我的哈喇子又要奔涌而出了, 辣子雞!我要去吃辣子雞別攔著我!
說起中山路別的美食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但是臘姐辣子雞我相信應該是所有昌吉人民的心頭好吧~其實這條街除了辣子雞還有很多吃的哦。這段時間新開的店面有很多哦~琳琅滿目的美食等著你來品嘗哦~
NO.8 建設路
建設路一定是麵食愛好者的天堂,干煸炒麵勁道,丁丁炒麵夠味,家常炒麵最攢勁~這里的大師傅也不知道是在哪裡學的手藝,吃了以後都想和大師傅拜師學藝呢!
NO.9 北外環路
這條充滿著「鄉土氣息」的街道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偷偷地躥紅了昌吉~
昌吉正宗吃貨的功力真的是深不可測,連這么隱蔽的地方都能被發掘~想吃正宗的爆炒大公雞嗎,想吃正兒八經的燒烤加咸奶茶嗎,哎看這里看這里,我們雖然外表比較「土」,但我們淳樸啊,我們家常啊,我們純天然味道歹啊。
NO.10 海棠天街
據說這里是2015年起最受昌吉吃貨歡迎的地方......為啥,因為:新!
新的店面,新的菜色,新的服務,新的口味!從一開始火一樣燃燒整個昌吉的鴨爪爪,到昌吉榴槤酥最好吃的自助白駱駝,後來......韓國燒烤也來了,川味火鍋也來了,麻辣香鍋沒落下,做魚的也按耐不住了......於是,就匯成了一條全新的美食街:海棠天街。
(拓展)昌吉旅遊景點大全
人民公園(3A)
昌吉市人民公園 建於一九八四年,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范圍內面積最大,各項游樂設施最全的`獨具古典特色的文化公園。園內景緻清幽,碧樹成蔭,2.6公頃的人工湖清澈見底,湖邊有垂柳和繁花點綴,人工堆山地形起伏,松柏覆蓋;山下亭閣、長廊、小橋流水;在綠蔭叢中,有民族風情的蒙古包、農家樂又一村,讓人們隨意野炊,享受無憂無慮的草原生活。幾十個游樂設施(激流沖浪、碰碰車、賽車等)令孩子們如墜仙境,其樂無窮。可謂昌吉市人民公園集觀賞、游覽、休閑、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
濱湖河景區(3A)
濱湖河由西南向北流經昌吉市,312國道從河的中部穿過,交通十分便捷。濱湖河景區全長約八公里,風景如畫,是集休閑娛樂、旅遊觀光、文化和生態保護於一身的大型園區。
農業博覽園(3A)
新疆農業博覽園位於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2010年規劃建設,佔地面積2300畝,主要分為會展博覽區、農業科技展示區和休閑觀光旅遊區三大功能區。功能定位為:農業科技研發示範推廣、科技孵化展示、科技成果轉化、科普教育培訓、現代農業科技會展博覽、峰會論壇、現代農業休閑觀光旅遊等。
華興生態旅遊景區(3A)
華興生態旅遊景區坐落於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位於昌吉市大西渠鎮北9公里處,距昌吉市區17公里,距烏魯木齊市區4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景區總佔地面積2.2萬畝,其中核心景區佔地2000畝。景區是一片在戈壁上建起來的綠洲,是一塊從荒漠手中掙脫出來的綠色文明,匯集了百餘種樹木,數量達百萬余株。景區分為生態旅遊、拓展培訓、科普教育、現代農業、種苗示範、良種繁育六大功能區,開展果蔬採摘、垂釣、露營、拓展、汽車影院、農林牧業科普觀光等休閑項目。景區賓館設施配套齊全,清真餐廳能同時容納300人就餐;客房有團隊間、標准間、商務間、豪華套間等多種規格;景區內建有功能齊全的拓展培訓中心,配備有商務培訓中心及大型高空、中空、水上拓展器械;建有專業的室內羽毛球、乒乓球、檯球場館及室外籃球場、網球場、CS實戰基地;設有果蔬採摘區、華興湖、垂釣園、花卉觀賞區、苗木匯集區、種業培育區等,可以滿足遊客觀光、休閑、娛樂等多種需求。
西聖觀音寺
昌吉西聖觀音寺(原名法幢寺),始建於清末,八十年代重建現已初具規模。西聖觀音位於昌吉紅旗路,北公園後門過馬路向北走100米,在一片民居中央,隱約可以看到紅色的寺廟,清晨走近能夠聽到僧人頌經的聲音,走入廟中,一尊觀音佛像佇立正中,後面的香爐里香火繚繞,這里就是昌吉市的西聖觀音廟。而觀音廟附近的這片居民區將陸續拆遷,以西聖觀音廟為中心,在古代劫國的原址上,保留原有的一些古城遺跡,這里即將改建為觀音故里文化園。與回民小吃街和昌吉北公園三為一體成為老城的旅遊勝地。
清代糧倉
清代糧倉位於昌吉市寧邊古城東南角,總建築面積約為650平方米。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清代糧倉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開始為清兵屯積糧草,解放後又為解放軍存放軍糧,為保衛祖國邊疆起到了重要作用。1987年,清代糧倉作為寧邊古城的一部分被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由於該建築系土木結構,留存的糧倉已基本成為危房,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2006年和2007年,昌吉市連續兩年對清代糧倉進行了落架維修和對糧倉的二期文物本體進行了修繕,同時加快了布展進程。2007年,昌吉市將清代糧倉和三十里大墩烽火台成功申報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恐龍館
昌吉恐龍館始建於2009年, 2012年5月18日正式開館,整體佔地約83畝,建築面積8729平方米。是新疆目前建成的唯一的恐龍主題博物館。館內陳列在新疆地區發掘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霸王龍的祖先—五彩冠龍、大型獸腳類恐龍—中華盜龍、亞洲最大的劍龍類—准噶爾將軍龍、最早有喙的獸腳類恐龍—難逃泥潭龍骨骼化石和蜥腳類、獸腳類、甲龍類、劍龍類以及古生物骨骼化石100多塊,其中周遊日本、韓國、歐洲和北京的亞洲最大的恐龍-中加馬門溪龍化石以其珍貴的學術研究價值成為鎮館之寶。
文博中心
昌吉文博中心項目建設於2012年7月啟動,2013年5月開工建設,2014年6月26日正式開館。文博中心建築外觀宏偉大氣,寓意「文化磐石,精神綠洲」,凸顯了昌吉厚重的文化和昂揚的精神,是昌吉市新的文化標志。
文博中心內部陳列布展分為歷史文化陳列展、民俗文化陳列展、輝煌成就陳列展、兒童科普廳、昌吉名人館和臨時展廳等,通過微縮的歷史場景,集中展現了昌吉漫長的人類歷史、文化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
昌吉文博中心具有社會教育、文化交流、文物保護、文化旅遊、文物科學研究等功能,通過文物的收藏、研究與展示,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對廣大市民和參觀者進行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熱忱,成為傳播優秀文化的重要陣地。
靈香山妙善景區
靈香山妙善景區坐落於山清水秀的昌吉市市郊,距離市區28公里的三工鎮靈香山,是一座規模宏大、精深、意境空靈的民俗主題園區。作為古絲綢之路北道重鎮,昌吉通過大量的工作,以一個民間傳說為線索最終論證了觀音妙善公主出生在昌吉,昌吉是「觀音的出生地」並打造了「觀音尋根妙善老家」靈香山民俗文化園,感受昌吉做為西域絲綢的一個重要中轉站,聆聽深遠梵音;大漠戈壁、烈日風水沙、駝鈴、石刻、壁畫、佛像……讓您探尋觀音妙善的足跡,感受佛文化的博大精深。
;Ⅳ 好吃難忘的昌吉小吃街
說到新疆的飲食、小吃,如果你只知道烤羊肉串、攔條子、手抓肉,那你就太孤陋寡聞了。新疆因為民族眾多,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餐飲風俗,因而各種餐飲、小吃用數不勝數來表達真是不為過。不要說沒去新疆或者去得不多的人了,就是那些土生土長的新疆人,能把新疆餐飲、小吃說出一半來就算是見多識廣的了。經常被未見過、未聽過的食品弄蒙了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遠的不說,就說昌吉的小吃街,那可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去品嘗的地方。由於昌吉是回民自治州,這里的小吃與其它地方的小吃又不相盡同,多為回民風味,又吸取了漢、維吾爾、哈薩克、俄羅斯等民族烹飪文化的精華,形成了昌吉獨具風味的美食佳餚,是以回民為主的昌吉州地區人民上千年飲食文化的結晶。
昌吉市距離烏魯木齊市只有40來公里,高速公路駕車用不了半個小時就能到,當然是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了。
由於離烏魯木齊市近,所以這里便成了市裡人經常光顧的地方。尤其是一到雙休日,昌吉市小吃街前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找個停車位相當困難。這也辛苦了當地交警,雙休日是不得休息的,要在小吃街前疏導車輛,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昌吉小吃街的建築風格以西域建築風格和中國古典建築形式相結合,古色古香。
昌吉小吃街入駐的餐飲商戶有58戶,集中了各種特色小吃,九碗三行子、油糕、油香、油塔子、饊子、面肺子、麻葉子、羊羔肉、椒麻雞、大盤雞系列、丸子湯等各種小吃散發著誘人的香味,人還未走到小街,就被這香味誘引得只覺得肚子餓、口水流。到了小吃街,各種小吃門樓比鄰交錯,每一間作坊里都在飄盪著美味,個個餐館里都是色澤誘人、琳琅滿目的食品,令人目不暇接,以至於你都不知該吃什麼好了。應該說這里最著名的小吃就是馬氏雨明火燒油塔子,可無論你什麼時候來,門口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那些個油塔子的死粉們不管等待多長時間,必定要在那裡排著,直到買到了方才滿意。如果你不是油塔子的死粉,或者你又屬於那種急性子的人,你則會被其它食品吸引而去,心想等吃完飯來再來買,可真等到那時候,你就買不著了,而且這個油塔子是在剛出鍋時最好吃,它的保質期限只有一天,買回家吃,味道就不鮮美了。
第一次去昌吉小吃街,是應我妹妹相邀,我帶著母親與妹妹、小外甥一塊去的。看到如此豐富的餐飲,都不知道該去哪家吃了。轉來轉去,最後選擇了歐麥爾餐廳的九碗三行子。這個餐廳在二層樓上,進門就被熱情地迎到了桌前,不用過多的打聽,老闆知道是吃九碗三行子的,所以坐定以後,飯菜很快就端上來了。
在這之前,我又打電話約來戰友包雋山,他就是昌吉人。轉業回來後,在昌吉的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任教。一個電話,他很快就趕來了。
所謂的九碗三行子,實際上不是說飯菜的花樣味道,而是各種食物擺放的外在形式,就是不同的飯菜用九隻碗盛上,然後在桌子上擺放成三縱三橫,三三見九。至於九隻碗里盛的什麼菜、什麼飯,雖然老闆介紹了,咱也吃掉了,可惜就是沒記住。
第二次去人就比較多了,小妹和她兒子、小弟和他兒子、侄女和她女兒,我們一同陪著母親去的。說時陪母親去,其實最後都是圍著幾個孩子轉了,滿足著他們吃的、玩的各種要求。不過,只要是孩子們高興了,母親也就高興了。
到了小吃街,一大家子人又開始為吃什麼而犯了難,意見不統一,討論來討論去、轉過來轉過去,最後還是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最後是我、小妹、小弟陪母親吃拉麵,侄女和幾個孩子去吃扁豆面旗子。自然是各有各的風味,侄女一個勁說面旗子多好吃,女兒吃得很香,一點都沒剩。吃完了飯,小妹和侄女一定要買些油塔子,所以排了隊終於買到了。可惜的是當時誰也吃不下了,帶回家後自己熱了吃,就覺得不是很好吃了。
第三次是新疆大劇院看完大型歌舞劇《千回西域》後,我與母親、侄女和她女兒一起去吃的,由於上次在小吃街吃完,母親聽了侄女說扁豆面旗子多麼好吃,所以她堅持要吃面旗子。她沒有吃過面旗子,也不知道面旗子是什麼樣,就為了嘗個鮮。等到服務員把面旗子端上來以後,一看就樂了。原來,面旗子是一種湯飯,所謂的面旗子就是把面片切成如同大拇指大小的小斜方塊,有點兒象小旗子,將其煮熟後加上菜湯。這對於我們已然餓得狠飢腸轆轆的人來說,顯得有點兒太清淡點了。不管怎麼樣,沒吃過咱就吃,來這里不就是嘗新鮮嗎。
昌吉小吃街以它獨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們前來品嘗,吃的是一種味道,品的是一種民俗,領略的是一種文化。
Ⅳ 收藏!2020北疆美食地圖,新鮮出爐!
感謝你關注北疆自駕風景道,今天為您推送第003篇26小時探秘新疆
圖&文|宅宅
終於解封了
可以出去了
逛吃!逛吃!……
徹底
放飛自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昌吉市美食
昌吉市美食有大盤雞、香酥羊腿、黃面、烤包子、饢燜肉、烤全羊等。1、大盤雞:大盤雞色彩鮮艷,有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2、香酥羊腿: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
昌吉市美食有大盤雞、香酥羊腿、黃面、烤包子、饢燜肉、烤全羊。
1、大盤雞:大盤雞色彩鮮艷,有爽滑麻辣的雞肉和軟糯甜潤的土豆,辣中有香,粗中帶細,而且經濟實惠,親朋聚會食用尚家。
2、香酥羊腿: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
3、黃面:再加上配料精緻獨到,蒜、醋、辣味俱全,深受群眾歡迎。而昌吉州流行的「烤肉拌涼面」的獨特吃法,更是受到外地來客的青睞。
4、烤包子:烤包子主要是在饢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邊摺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勻而成。
5、饢燜肉:做法是先將羊肉在鍋內紅燒後,加水,在肉上面蓋上饢餅,加鍋蓋燉至肉熟。然後將饢餅拿出切成塊,放入大盤內,再在上面放燉好的肉和菜。
6、烤全羊:烤全羊不僅是街頭的風味小吃,也是維吾爾人招待貴客的上等佳餚,現在也成為高級筵席中的一道佳品,倍受中外客人的青睞。
Ⅶ 新疆饢怎麼吃好吃
新疆的饢怎麼吃
饢是一種麵食,是最具有新疆特色的代表性小吃,許多內地朋友尤其是南方朋友第一次吃都會覺得太干,但是饢是越吃越好吃的,下面有一些饢的好吃的吃法。
饢包肉。以饢為鋪墊,配上剛出鍋的清燉羊肉、紅燒羊肉或者烤羊肉串,肉香餅香相互交織,聞著都讓人舒爽。
饢炒烤肉。鮮嫩的羊肉炒得香味四溢,配上酥香的烤饢、獨特的調料,饢脆肉嫩!這正宗原始的味道,刺激口中每一個味蕾,肉感十足、風味十足、嚼勁十足!入得口中,辣椒和孜然的香氣真的是經久不散啊。
饢包大盤雞。烤饢雖好吃,但配上香辣入味的大盤雞簡直無敵了,美味十足的湯汁侵入饢中,咬在嘴裡、爽在胃中,美在心頭,確實是1+1>2的選擇哦。
space
烤饢塊。在新疆,吃燒烤,估計沒幾個人不會點這道絕味的烤饢了吧。辣椒、孜然放入饢中,經過大火的加燒烤,此刻,調料味早已和饢餅融為一體,酷寒的冬夜,哈著冷氣,吃著香辣烤饢,那叫一個攢勁。
油炸饢。經過油鍋的二次加工,饢餅變得更加金黃酥脆,香辣溢口,不失為一種更攢勁的吃法啊。
饢配辣醬。簡單、便捷又好吃,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哦。
饢披薩。這絕對是民族風與西洋風的珠聯璧合,讓外來美食變得更加有西域特色。香酥的烤饢餅搭配各種口味的披薩餡兒,饢也變得香軟,咬一口,心都醉了。
饢泡奶茶。當奧利奧遇上優樂美,當饢餅遇上奶茶。可口的饢餅泡入濃香的奶茶中,入口即化的感覺歹歹的。
饢配西瓜。炎炎夏日,左一口西瓜,右一口饢,饢餅配西瓜,你值得擁有。
炒米粉配饢。米粉配饢,天下無雙,香辣爽口。任性你就來,美味新疆O(∩_∩)O
新疆饢好吃嗎
「托喀西」饢
「托喀西」饢是最小的饢,精緻而秀氣,直徑和一般茶杯口那樣大,厚約2厘米,還有更小的,就像小點心,色焦黃悅目,香氣撲鼻,味道香甜,營養豐富。主要以麵粉、牛奶、雞蛋、奶油或清油、砂糖為原料。具有酥、軟、松的特點,久放不會變質。
「格吉德」饢
也叫「窩窩饢」,因中間有個小窩窩而得名。饢的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是饢的品種中最厚的。「格吉德」饢做法講究,表面有芝麻,一個饢的面團要揉上上百次,因此,好吃有勁道。南疆維吾爾族人多喜歡這種饢,夏季務農間隙,農民在地頭用饢就著西瓜、甜瓜吃,既經濟、又省事!
和田的「果西格爾德」饢
「果西格爾德」的意思是帶肉餡的窩窩饢,這種饢呈饅頭形,直徑有12—13厘米,高有7—8厘米,在饢坑裡烤成,味道香甜可口,油而不膩,被譽為和田獨特的美食。
「艾麥克」饢
space
「艾麥克」饢是一種大型薄餅,中間薄,邊沿略厚。中間戳有許多花紋,上面還有洋蔥末或芝麻,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一個要用1公斤麵粉,被稱為最大的薄饢。庫車的「艾麥克」饢比較有名氣,而且正宗。
「奧爾」饢
「奧爾」饢是籠里蒸出來的饢,「奧爾」是蒸氣的意思。把發好的面擀薄,面中不放鹼,麵皮擀的透亮,在餅中間抹上奶皮子或植物油,撒上香菜和鹽,捲起來或做成饅頭形、長條形,放在籠里蒸,熟後切成一段一段,放在盤裏手抓著吃,松軟油香,味道可口,適合老人兒童食用。
「阿依」饢
「阿依」是家庭的意思,主要指家庭主婦做的饢。婦女會根據家庭人口的多少不定期的做饢,饢的造型沒有規定,大小厚薄不等,一般中間較厚,邊沿較薄,大都呈圓形,表面焦黃,味道正宗。
「扎克爾」饢
「扎克爾」饢是雜糧饢的意思,一般用玉米、高粱面做成。吐魯番地區托克遜縣是產白高粱的地方,這里的高粱面饢非常好吃,遠近聞名,許多遊客路過托克遜時都要帶幾個高粱面饢走。
「瑪依」饢
「瑪依」饢是油饢的意思。這種饢松酥可口,還有油香和奶香,富有營養,久放不會變質,是維吾爾族人出門時常帶的一種饢。
「果西」饢
「果西」饢是肉饢的意思。饢餅中包有羊肉和洋蔥拌的餡兒,放在饢坑裡烤熟,另一種做法是油炸。南北疆維吾爾族的做法不同,風味也不完全一樣。
「庫麥西」饢
維吾爾族人把用柴火灰烤成的饢叫「庫麥西」饢。農村用做飯後剩下余火的熱灰,可以用來烤饢。「庫麥西」饢的品種很多,除了有肉餡的之外,還有放核桃仁、葡萄乾甜餡的,味道更香。
「喀特拉瑪」饢
「喀特拉瑪」饢是一層一層的,既酥又香,類似漢族的千層餅,所以也叫千層餅。吃的時候用刀子切成一片一片的,松軟可口,非常好吃。
space
「希爾曼」饢
「希爾曼」饢是形狀多樣的高檔饢,也是品種較多、質量較好的一種饢。饢的形狀可以做成樹葉形、橢圓形等多種形狀,其味油、酥、香、甜,十分可口。在造型上也有講究,做工較細,有的像藝術品。
「烏加克」饢
「烏加克」饢是爐壁里考的白面饢。「烏加克」是維吾爾族農民用的一種土爐子,所以用這種土爐子烤出來的饢就叫「烏加克」饢。這種饢可用發面,也可用死面,其風味都不一樣,大小不一,都是自己食用,不在外面出售。
「阿克」饢
「阿克」饢是白面饢的意思,是市場上常見的圓形薄餅,直徑約25厘米,上面戳有圓形花紋,抹有洋蔥末或芝麻,趁熱時吃,又香又脆。維吾爾人在舉行婚禮、招待客人時,大都選擇這種饢。
「皮特兒」饢
「皮特兒」饢是死面饢的意思。這是一種快餐饢,不用發面,而是用面和上水,要和得比較軟,稍餳後就可以烤,面里可以放油或肉餡,味道更好。
「謝克爾」饢
「謝克爾」饢是甜饢的意思。甜饢一般不在面里和糖,而是把糖塗在表面。這種饢表面亮晶晶,非常好看,吃起來略帶甜味。
「恰皮塔」饢
「恰皮塔」饢是饢品中最薄的饢,「恰皮塔」用發面,不放鹼,但放少許鹽,把擀好的饢胚在饢坑裡烤成。「恰皮塔」饢出在阿克蘇地區的柯坪縣,是當地維吾爾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
對於新疆,很多人都喜歡去旅遊的地方,也是誘惑味蕾的美食地方。
space
饢是發面的嗎
饢: 饢是維吾爾族餐桌上的必備食品,其種類達50多種。呈圓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同時根據不同口味配之以芝麻、蔥頭、雞蛋、植物油、黃油、牛奶、鹽、冰糖等原料,有發面和死面兩類。烤饢的爐具用粘土做成模子,呈罐形。有的是用小號水缸打掉底部,倒過來, 四周用磚壘齊。烤饢時,先點燃木柴或煤,待煙出盡,坑內到達一定溫度時,往坑壁灑少量鹽水,將生饢貼於坑壁加蓋封口,片刻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