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灤南包子哪裡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灤南包子哪裡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1-26 23:07:47

❶ 唐山劉家鋪包子哪家好吃

劉家包子鋪。唐山劉家鋪包子劉家包子鋪採用底筋麵粉,新鮮食材,因此好吃。唐山,簡稱「唐」,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東部、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

❷ 什麼地方做的包子最好吃

什麼地方做的包子最好吃?在你居住的本市本地區,有很多蜂窩的好吃的包子鋪

❸ 哪裡的包子最美味,推薦一些有特色的包子店

哪裡的包子最美味,有什麼好吃但是不常見的餡嗎?本人包子愛好者,吃過江浙滬豫京三省兩市的大部分特色包子,總體而言,我的口味比較偏清淡。三丁包子,必須是揚州和無錫的,而且冶春的真心好吃,其餘地方所謂的三丁包子,呵呵。蟹黃包,頭名是南通如皋市的孟家蟹黃包,到現在為止,沒吃過更好吃的蟹黃包,包括如皋四海樓,老松林,德勝齋這三家老店,都不如孟家的好吃。

配姜絲和恆順香醋的那個味道,這輩子是忘不了了,其餘的蟹黃包,也就靖江和如東的幾家算得上不錯。灌湯包,吃過最好吃的是在杭州臨安縣,廣場後面的一條小路上,忘了叫什麼名字,其次是在開封小宋城,皮不如江浙這邊的薄,但肉湯比較鮮。生煎包,自然是蘇州的啞巴生煎,其餘地方的生煎在它面前就是渣渣。南京尹氏比較另類,但,好吃得么得魂。

揚州包子,堪稱包子王者,外地客請選擇非節假日來吃,請和當地土著一樣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吃早茶(網上多做功課),遠離「 旅遊 包子套餐」過春節,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寄過成箱的凍包子,遠至新疆,北京,吃過都說好,而且,不因為速凍而過於降低標准,我自己過年也是要買一箱吃的。想想為啥,就像淮揚菜一樣,不大油大鹽大辣,所以可以做到調和眾口。

說下其它包子和老婆去天津北京,吃過慶豐,狗不理,雖然和以前吃的味道差著行市,但是大方向覺得還行,70分還有,老婆上海人,完全吃不到2個就不吃了,曰:大蔥接受不能。可見豬肉大蔥類包子過了黃河是有很大局限性的。無錫小籠吃一籠就好,多了太甜,總懷疑無錫人是不吃大白兔的,可能會覺得太淡。對了我是能吃一籠,我山東同事直接吐了。

上海城隍廟小籠不錯不錯,只此一家,上海其它地方不夠地道,而城隍這家位置不好,處於 旅遊 區中,平時不是專門來玩是不會吃的。不過我覺得這樣最聰明,開了分店多了,味道品質必然下降。贊,多說一句,我真心覺得樓下賣的小籠是虧錢的(實惠到喪心病狂),是樓上雅座的遊客們的消費在補貼樓下生意。這家店不能倒,上海市 旅遊 委絕逼是拿這店當吉祥物的。廣州的茶點,奶黃包啥的,一般般啦,都沒啥肉。

要不就是放兩只大蝦,放點叉燒,我老婆真愛,我看不上,包子的真諦是直接吃,你給我上個碟子,裡面放四種調料是鬧哪樣,腸粉包著大蝦就敢叫包子,蝦肉餛飩是異類,好吃好吃真好吃,不過不是包子不展開。香港有家店賣的大包子,可能是給體力勞動者吃的,裡面有大塊肉,大塊叉燒,半個鹹蛋,面是一兩左右發面,裡面有二兩各種各樣肉我居然吃一個就飽了,15港幣,全港最便宜的飲食。應該是一個孤例吧,其它地方沒見過。

新疆的烤羊肉包子,以前吃過烏市百花村的,現在早已受不了羊膻味,不過做得好或者選材好,是沒那種膻味的,特點是包子皮酥脆,囊坑烤出來的,去新疆玩的朋友應該品嘗下。還有些 旅遊 慕名去吃的包子,連味道好壞都不記得了,可見沒啥說的必要,想起再補充。友情提示,作為吃貨, 旅遊 愛好者,以我多年經驗,大家到達 旅遊 目的地,看到點評網或者網路到當地特色飲食,請慎重,一般都吃不慣,非北京土著能喝完一碗豆汁者請無視,來,朋友握個手,同志啊。

❹ 青川哪家包子好吃

1、青川喬庄鎮蒸蒸日上包子店食材新鮮,口感軟糯,餡料帶有獨特香味,位於青川縣明欣廣場C組團。
2、青川竹園鎮曹氏正興包子鋪老字型大小,皮薄餡料足,值得一吃,在青川縣竹園鎮龍江路383號。

❺ 走進遷安享美食

走進遷安享美食

齊鳳池

一、農家院煎餅盒子

中國的飲食文化,不僅博大精深,每道菜,每樣飯,在烹飪的過程中都有很專業的特定用語。

比如,中國還沒有味精的時候,廚師為了給炒菜提味提鮮,他們用老鴨,老母雞和豬蹄熬制高湯。廚師管這種高湯叫「調湯」。還有,烙和貼的概念。兩面嘎嘎的叫烙,一面嘎嘎的叫貼。

做鍋貼,烙菜盒子是中國老百姓最普通的,也是經常吃的餡類主食,做鍋貼,烙菜盒子的麵皮有多種多樣,餡的種類就更多了。凡是可以做餡的,中國人用舌尖都嘗過。至於麵皮,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特色,張北有莜麥面餃子和菜盒子,西藏青海有青稞面的餃子,紅樓夢里有豆皮包子,河北遷安有雜面的菜盒子。不論是哪種面的包子餃子盒子,那裡麵包的都是中國的飲食文化。

遷安的雜面煎餅盒子就很有地方特色,我聽大槐樹農家院的老闆介紹,磨五十斤雜面,用三十斤小米,十五斤玉米和五斤黃豆。用這種面烙出的煎餅盒子,皮是土褐顏色的,吃起來雜面味,增加食慾。

去年春天,遷安消防支隊郭隊長請我來遷安做客,中午他帶我們去大槐樹農家院吃飯,農家院老闆特意為我們准備了一桌他的拿手飯菜。其中有吉利飄香,豆乾和石磨豆腐。當然還有很多我叫不上名的土菜。我每樣品嘗後,感覺別具風味各有特色。

我們在喝酒的時候,一道道土菜土飯陸陸續續端上來,老闆叫我們挨個品嘗,當服務員端上用蘭花瓷盤碼放的一沓小圓餅,又端上來一碗香蔥拌豆腐,老闆趕緊張羅,叫我們品嘗雜面煎餅盒子。他說,這是農家院的一大特色美食,叫煎餅盒子。然後他教給我們怎麼吃,先把攤好的小餅放在左手上,然後舀幾勺香蔥拌小蔥,捲起來,咬著吃。我按照他的教的方法捲起來,咬一口,在嘴裡慢慢品嘗。品嘗之後,我感覺,麵皮有一股雜面的味道,同時還夾雜著豆味和小米的香味。香蔥的微辣,豆腐的甘甜,小米麵豆面玉面的味道混在一起,咀嚼起來有一種素齋的味道和感覺。

老闆說,這種吃法符合中國的飲食習慣,這種吃法也符合飲食科學規范。蔥拌豆腐是理想的搭配,蔥和煎餅是從山東借鑒來的美好姻緣。有了這兩樣的科學搭配,加上豆腐西施的調和,使古老傳統的煎餅盒子,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內涵。

          聽了老闆的介紹,我想,中國的十大菜系和各種主食飯譜,能進入菜系和飯譜的,其實是有限的,沒有進入菜系和飯譜的,還有很多。

        我認為,真正的飲食文化不是宮廷的盛宴,而是從樸素的民間煙火里飄出來的原汁原味的飯菜香。

        其實,品嘗了大槐樹農家院的土菜土飯後,我感覺,他的每道菜每樣飯都包含著這個理念。他的煎餅盒子里卷的就是中國的民間文化。

二、白薯面餃子

        白薯面屬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進入八十年代後,白薯面就被人們淡出了餐桌。一晃,白薯面離開餐桌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沒想到,今天,白薯面又以嶄新的面目登上了餐桌,一亮相就成為餐桌上的時尚美食。

說起白薯面,我今天回味起來,還覺得胃裡反酸水。因為我小時候竟吃白薯面了。上個世界六七年代吃的白薯面,是又黑、又苦、還牙磣。但是,盡管如此,那年代誰家要是天天能有白薯面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當然,這已經成為了歷史的話題。如今的白薯面可不是南非的丑小鴨,她搖身一變成為最美的黑珍珠或是黑玫瑰了。用白薯面做出的飯花樣很多,有白薯面卷子,白薯面豆包,白薯面餃子,白薯面咯豆湯等等。前天我去遷安遊玩,在遷安旅遊區一家農家小院就享用了一桌地地道道農家土菜土飯。

遷安農家樂的每道土菜土飯都很有特色,因為每道土菜土飯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科學搭配調制烹飪出來的。他的土菜我不說,就說他的白薯面餃子,就是一絕。

        中國是飲食大國,中國的餃子是五花八門,各種餡的餃子數不勝數。餃子皮有白面的,有莜麵的,有玉米面的還有白薯面的。我吃過的只有這幾種。至於還有什麼面的餃子,我沒品嘗過。

        農家樂的泡麵餃子很有特色的。泡麵餃子,不僅個大,而且餡也大。一個餃子比我們平時吃的餃子大兩倍。就像我們家裡烙的大菜盒子。俗話說,包子有肉不在褶上,吃的是餡。而農家樂的白薯面餃子,主要在皮上。他的白薯面不是平常吃的白薯面,更不是我小時候吃的白薯面。

        我聽老闆介紹,他的泡麵是白薯面經過深加工的。先將白瓤白薯的兩頭切去,把疤痕的地方消掉,然後切成三厘米厚的片,浸泡在水池中,泡上兩天。老闆說,目的是排酸和排糖。泡兩天後,再撈出晾曬。晾乾後磨成面,就成了精製的泡麵了。遷安人管這種白薯面叫「泡麵」。

        農家樂的泡麵餃子,餡的種類很多,有韭菜雞蛋的,有小白菜五花肉的,有干白菜餡的,有蘿卜粉餡的,有茴香肉的等等。

          遷安農家樂的泡麵餃子,皮有點發褐色,吃起來筋斗,有咬緊,口感不發粘,沒有一點甜味,感覺不像白薯面。這就是遷安「泡麵」餃子的特殊風味。

我在農家樂吃的是土豆餡的泡麵餃子,土豆加上韭菜和五花肉,攉出來的餡清香滑潤,口感綿軟細膩清香爽口。

        品嘗到泡麵餃子後,就能感覺體會到遷安獨特的飲食文化的味道。

          遷安是中國最有名的板栗之鄉,它不僅盛產板栗,它的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和白薯。

          遷安盛產白薯,每年到了秋後,山坡上,梯田上,路兩邊,房前屋後,到處爬滿了白薯秧子。到了刨白薯的時候,家家都要加工泡麵,漏粉,做粉坨。所以,在遷安吃泡麵飯,是很普通的,也是經常吃的。

          泡麵的吃法還很多,據說,遷安的老百姓就可以做很多種美味佳餚。盡管泡麵加工的食品很多,我吃過的泡麵食品只有泡麵餃子。

        從遷安回來後,我一直在回味泡麵餃子的味道。在回味泡麵餃子味道的同時,我還體會到了遷安人淳樸、實在和燕山深處隱藏的風土人情,以及在大山深處蘊藏著的滄桑厚重的地域文化。

三、白羊峪農家院酸菜豆腐

        遷安白羊峪農家院在當地最有名。農家院所有的土菜土飯都是經過老闆改良搭配,使遷安古老傳統的農家飯菜變得更科學、更營養、更調動人的胃覺。

        老闆經常對廚師說:「做自己經常做的飯菜,做自己經常吃的飯菜,做自己吃夠了的飯菜,就是招待城裡遊客最好的飯菜。

        老闆認為,吃慣了大魚大肉和各種炒菜的城裡人,來到山村農舍品嘗的就是原生態、原汁原味的土菜土飯。他強調,叫城裡人吃「食材本味」,就是說,吃魚,就是魚味,吃肉,就是肉味,不加任何調料。

        我在遷安品嘗了一桌豐盛地道的農家飯菜之後,我感覺,遷安這個只有六十七萬多人的縣級市,它的飲食文化,不僅有獨特地方風味,而且還有豐厚的地域飲食文化內涵。白羊峪農家院的每一道土菜土飯,都是遷安人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反復摸索、實踐、品嘗、咀嚼後才形成的遷安地方特色和獨特的味道。

其實,遷安還有很多沒被發現的特色飲食。這次我在白羊峪農家院吃的酸菜豆腐,大紅蘿卜丁炒小米飯,就是遷安的一道很有特色的土菜土飯。

        今年六月末,我和幾個朋友去了一次遷安白羊峪旅遊,遷安朋友邀請來著名山水畫家關真全和北京畫家方染之女士陪我喝酒。農家院的老闆特意為我們准備了一桌,遷安特色的土菜土飯。其中,酸菜豆腐,大紅蘿卜炒小米飯就非常有特色。

        北京畫家方染之給每人盛了一碗,我品嘗一口酸菜豆腐,感覺是酸甜的味道,我就著辣椒和大蒜,再拌上大紅蘿卜炒小米飯品嘗。大蒜和辣椒一下就提升了酸菜豆腐的口感和品位。

        我問老闆,酸菜豆腐是怎麼做的。老闆詳細的告訴我,用自己磨的豆漿,把酸菜切成細絲,在大鍋里把酸菜炒熟後,放在盆里,然後把磨好的生豆漿倒進盆里,在大鍋里蒸上十分鍾,豆腐熟了,就可以吃了。他還說,做酸菜豆腐不用點鹵水,因為酸菜就能起到鹵水的作用。

        我就著酸菜豆腐,老黃瓜溜肉片,青柿子炒五花肉,攤柴雞蛋,干豆腐乾,大鍋燉魚和許多我叫不上名的土菜喝酒,確實感覺胃裡很舒服,吃的也很滋潤。

        從遷安回來,第二天早上去市場,我買了一袋東北酸菜,從豆製品攤點買了一塑料袋原汁豆漿。到家後,我把酸菜切成細絲,用蒜末熗鍋,把酸菜炒熟,盛在一個盆里,然後把豆漿倒進去,放在鍋里蒸上十分鍾。

          在蒸酸菜豆腐的時候,我搗了點蒜泥,舀出點韭菜花,把鹵蝦油,辣椒油都擺在桌上,酸菜豆腐熟了後,我趁熱盛了一小碗,然後,把蒜末、辣椒油、韭菜花、鹵蝦油,放進酸菜豆腐里調拌。我先品嘗了一小口。哇,那味道,那感覺,真是遷安酸菜豆腐味道。唯一不足的就是沒有紅蘿卜炒小米飯。

        中午,我就酸菜豆腐喝酒,抓了幾個核桃,切了幾片牛肉,洗了一把水靈靈的小蘿卜菜,一瓶牛欄山,沒留神就喝進了多半瓶,但我沒有一點醉的感覺。我分析原因,好像是酸菜豆腐解的酒。

四、白薯面咯豆湯

遷安沙河驛農家院有我小的時候經常吃的一道家常飯,白薯面咯豆湯。每次去遷安路過沙河驛,就到農家院品嘗農家土飯菜,喝完酒最後,總要一碗白薯面的咯豆湯。朋友們不知道我為什麼喜歡吃白薯面咯豆湯的原因,我把擦咯豆湯叫懷舊飯。每次吃咯豆湯,我都會有些許的感慨、懊悔、自責和不能醫治的疼痛。

        吃到咯豆湯,彷彿使我又回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飢饉的歲月和用咯豆湯抵擋飢餓的日子。

        咯豆湯是用白薯面做的,先用熱水把白薯面燙好,和好面。用擦湯的箅子放在大鍋沿上,抓一塊燙好的面放在箅子上,用手掌往下一壓,半寸長一厘米粗的白薯面咯豆就落在了滾開的水裡。

        擦湯的箅子是用四根木棍做的,兩根長的搭在鍋沿上,中間的兩根短,中間是一個四方的兜,兜底是用白花鐵釘的。在白花鐵上壓出若干個一厘米大窟窿眼。上面做一個四方或圓形的楔子,把燙好的白薯面放到窟窿里,把楔子往窟窿里一放,用力一壓,那一節節一厘米粗半寸長非常均勻的咯豆就掉進下面翻開的鍋里了。等白薯面咯豆漂上來,咯豆就熟了,然後用笊籬撈出來,放在涼水裡一過水,盛在碗里,再舀上幾勺鹵,舀點搗好的蒜泥,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咯豆湯筋筋鬥鬥,白薯面略有點發甜,加上蒜味和雞蛋木耳肉末蒜薹打的鹵,吃起來光滑順口五味俱全,吃完後感覺胃裡十分舒服。

          沙河驛農家院的咯豆湯,在白薯面里添加了其他的麵粉,打的鹵也有多種多樣,有雞蛋肉末韭菜、蒜薹木耳香菇等等等等。就這種鹵,不用攉湯吃,就是用鹵就飯,也是不錯的上等菜。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家幾乎是隔叄差五就做一次,不過那時的鹵是很簡單的。那時糧店供應的糧食,大部分是粗糧,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細糧。粗糧有秫米,大麥米,小米,玉米面,生白薯和白薯面。那時的白薯面很不好吃,有的發苦還牙磣。做白薯面餑餑,吃了就燒心。每月到賣糧食的時候,家裡就剩下幾瓢白薯面了。為了活著為了堵住漏風的日子,母親用水燙幾碗白薯面,擦點咯豆湯,再用一把韭菜一塊鹹菜兩個雞蛋瀉點澱粉打一盆鹵,等我們姐弟五個中午放學回家,一進門,見桌上放著兩個粗瓷紅盆,大一點的盆里是用涼水泡著的白薯面咯豆湯,小的盆里是韭菜鹹菜雞蛋打的鹵。我們姐弟五個像飢餓的小狼,見到了食物,你一碗我一碗,一盆咯豆湯一會就剩下了兩個空盆。等母親進屋吃飯時,什麼也沒有了。但母親什麼表情也沒有,她見我們個個都吃飽了,背著書包上學了,她靠在門口挨個囑咐我們好好學習,別淘氣。等到晚上我們放學回家,母親已經把做好的白薯面窩頭和稀粥放在大鍋里焐著。我們吃的時候還熱乎,這時母親早已上班去了。

          那年代,我家幾乎是月月這樣的,母親經常是餓著肚子上班,後來我聽鄰居的嬸子大媽們說,我母親在上班的路上,有時餓的眼花迷昏了就蹲在地上一會再走。從此,母親落下了肝炎和貧血。後來,日子好過了,我們都有了工作,母親退了休,她又開始給我姐妹弟看孩子,等孩子上學了,她真的老了。當年落下的病根又犯了。最後,去世的原因還是因為當年飢餓落下的病根引發的。

        如今,每次吃到白薯面的咯豆湯,我心裡總有一種疼痛感和自責感,我總在想,為什麼當年我們姐弟五個誰也不知道少吃一口咯豆湯,給母親留一點。現在想起來,意識到了,後悔也晚了。因為母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今天再說這些,我們只會更加疼痛更加懊悔。

      沒有想到,一碗咯豆湯對我會產生這么大感慨。當我每次端著碗吃到一半時,我就不打算再吃了,我真想將這半碗咯豆湯留給母親。叫她在另一個世界裡慢慢享用。我這種想法,也不知在天堂的母親有沒有感覺。

五、遷安爛菜飯

        遷安也有一道特色土菜,叫爛菜炒豆腐。他們把晾乾的芥菜纓泡好後切碎和豆腐炒在一起,就像雞刨豆腐的形狀一樣。吃起來,乾菜的味道和山村石磨磨出的豆腐攪拌一起,確實有獨特的味道。

吃了遷安的爛菜豆腐後,我突然想起了市裡農家新村的乾菜炒豆腐渣。過去喂豬的豆腐渣和晾乾的菠菜炒在一起,不僅好吃,而且成了飯店一道特色土菜。他們把晾乾的菠菜泡好後,切碎和豆腐渣攪拌在一起,用豬油和鮮紅的小辣椒一炒,再拌點蒜末,吃起來口感很好。一盤炒豆腐渣,你一筷他一勺,一會就吃光了。

        有一年在灤南縣一家有名的飯店也吃過這道土菜,不過,他們用的乾菜不是干白菜也不是干菠菜,而是芥菜纓。晾乾的芥菜纓發起來的味道和干菠菜的味道有很大區別。芥菜纓吃起來口感細膩柔嫩。而干菠菜吃起來有點發澀。我覺得干菠菜和懶豆腐燉在一起更好吃些。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我覺得,當一個人餓了的時候,吃什麼都香,都好吃。當天天被魚肉喂著,頓頓被白酒啤酒紅酒灌溉著,就是吃什麼都不香了,喝什麼都不順口了。只有偶爾吃點特色土菜,調解一下胃口,感覺還新鮮點。

我的鄰居有一家做豆腐腦,每天磨出豆漿後,要出十幾斤豆腐渣。磨出的豆腐渣賣給附近一家養豬廠。最近聽說豬肉漲價了,養豬的把豬都賣了。鄰居家磨出的豆腐渣就沒人要了。於是,成桶的豆腐渣只好倒在垃圾池了。看到垃圾池裡那一桶桶被倒掉的豆腐渣,我突然想起童年挨餓的事情。

那個年代,每到月底,父親還差幾天開支的時候,家裡的糧食就剩不多了,母親有時用榆樹葉做點飯疙瘩,用野菜做菜娘子,用草籽摻一把玉米面或者白薯面貼鍋餅子,就用這些抵擋那幾年漏風的日子。盡管頓頓吃這些東西,還是不能填飽我們空間很大的肚子。那時候,我時常想,要是天上的月亮再離我們近點,我們真想把它摘下來當烙餅吃了。

那個年代,能吃的都塞進了人們嘴裡,不能吃的想著法也往嘴裡塞,盡管這樣,還是填不滿飢餓的歲月和我們張大的胃口。

五八年母親到工廠上班後,雖說家裡增加了一些收入,但那點工資也買不了多少糧食。我記得越到月底的時候,我們的胃口越大。而缸里的糧食也舀的見底最快。

有一年放寒假,冬天特別冷,地都凍裂了。我們在屋裡暖冬,每天寫完作業就等著吃飯。上午十點吃了早飯,下午四點再吃晚飯,一天就吃兩頓飯。我們餓的打不起精神,真覺得眼睛發藍冒金星。

有一天母親下班回來帶來一飯盒豆腐渣,我們都餓的等不及了,問母親晚上吃什麼。母親說,晚上給你們做點好吃的。

弟弟妹妹在炕上躺著等著晚飯,我幫母親燒火。母親從屋檐下的線條上摘下幾棵秋天晾曬的癟白菜,用熱水泡了一會,洗凈後切碎了,然後在大鍋里放上一勺乳白色的豬油,等油熱後,母親又扔鍋里幾個小紅辣椒,炸出辣椒的香味後,母親先把乾菜倒進大鍋里翻炒,炒了一會後,母親才把包里的飯盒拿出來,打開飯盒蓋,把一飯盒豆腐渣倒進大鍋里。炒了一會後,母親又舀了兩瓢水,豆腐渣燉干白菜在鍋里咕嘟咕嘟開了好長時間,等水少了,菜快爛了,母親又在鍋里亂了一碗玉米面,等豆腐渣乾菜成了粥狀,母親叫我別燒火了。我撤出火後,但大鍋里的豆腐渣燉乾菜還在慢慢地咕嘟著。

母親把豆腐渣燉乾菜掏進粗瓷盆里,端在飯桌上。炕上躺著的弟弟妹妹早就睡著了。母親讓我叫醒他們吃飯,弟弟妹妹一聽吃飯,一骨碌就爬起來,揉著眼睛就坐到了桌前。母親給我們每人盛了一碗糨糊糊的豆腐渣燉干白菜,我們吃一碗再乘一碗。個個吃得小肚子鼓鼓的,直打飽嗝。母親在一旁看我們吃飯時的表情說不出是幸福是高興還是無奈。但母親的表情還是顯得很平靜。

當我們吃飽了,一抹嘴都離開飯桌時,母親才把盆里剩下的豆腐渣燉乾菜咔哧咔哧盛在碗里,然後自己端在外屋吃去了。

我不知道母親碗里那點豆腐渣燉乾菜是否夠吃,也沒有問母親那一飯盒豆腐渣是怎麼弄來的。

後來,當我們都長大了,有一天我突然問起母親當年豆腐渣的事情。母親說,那是她下班後幫著食堂卸了幾車白菜,食堂的管理員才給了一飯盒豆腐渣。

今天,回想起豆腐渣燉乾菜事,我仍然覺得那頓豆腐渣燉乾菜,是我今生吃的最飽的一頓飯,也是最香的一頓飯。

然而,我卻不知道,在豆腐渣里浸泡著母親多少的汗水和淚水呀。

六、秫米飯老豆腐

        我下鄉時候,趕上農忙活累了,伙房就做秫米飯老豆腐。據說這道飯營養價值高經餓。秫米不好消化,老豆腐蛋白質高,是干體力活最好的飯菜。

回城後,一天三頓是細糧,粗糧離我們的飯桌越來越遠了。據說由於高粱產量低,連農民也不種高粱了,因此,吃秫米干飯的機會就更少了。

        隨著糧食價格的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醫學專家們的宣傳,粗糧又回到了我們的飯桌上,而且成了飯桌上的時尚主食。

        現在市場上的粗糧價格比細糧還貴。過去拿糧本買一斤秫米一毛錢,現在市場上每斤秫米三塊多。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如今市場上的優質大米也漲到兩塊多一斤了,秫米的價格也在漲。

        糧食價格的上升,使得一些粗糧身價倍增。一些掛著粗糧招牌的飯店,引來高朋滿座,吃者如雲。飯店門前高檔的豪華汽車,象召開高級會議,去晚了不但找不到車位,而且只能將車停在路邊。有時造成交通堵塞,有人說,這都是粗糧惑的禍。盡管粗糧飯花樣齊全,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秫米飯老豆腐。因為它不僅好吃,而且有一種特殊的懷舊感。

        秫米飯是雪白的大高粱碾成的,老豆腐是用豆腐腦蒸老了做成的。吃老豆腐,一是,吃的老豆腐的那種筋斗勁;二是,吃的鹵,鹵是用紅鹹菜丁做成的。小料有韭菜花,蒜末,鹵蝦油,辣椒油。我每次吃,總感覺鹵打的不好,不如我做的正宗。我的做法是;將紅鹹菜洗凈,用熱水泡軟,切成小丁;用半斤豬肉餡在鍋里炒熟,放入鹹菜丁,煸炒;再放入木耳,雞蛋。這樣不但顏色好看,而且吃起來特別香。這種鹵也特別受歡迎。

        每當我情緒好的時候,就給家人做一道新鮮飯菜,給家裡的日子增加溫暖,給平淡的生活增添點特殊味道。秫米飯老豆腐就經常給我的家人帶來溫暖的幸福。

        有時,我還用這道飯招待朋友,朋友們吃完這頓後,臨走總要留下一句:「啥時候再請我們吃,可不要時間太長了。」我答應:「行,你們什麼時候想吃,提前打招呼,我好有準備。要麼佐料不全,不好吃。」

七、酸菜燉凍豆腐

        遷安農村有一道土菜,叫酸菜粉燉凍豆腐。吃起來很有地方特色,口感清淡,菜的搭配也很新鮮。

        酸菜細粉喜歡和油膩肉搭配,凍豆腐放什麼菜里就是什麼味。但是,酸菜細粉凍豆腐配在一起,不放一點葷的,就顯得太素了。我不能說這種搭配不講究,因為遷西人幾輩子都這么吃。

        其實,酸菜粉燉凍豆腐不加肉確實不好吃。我認為,葷菜就葷點,素菜就使勁素。如果我用酸菜細粉凍豆腐做菜,起碼也得放半斤肉,或者一碗花椒肉。

        我喜歡用海米白菜燉凍豆腐,這道菜燉出來,湯汁乳白,味道鮮美,吃飯喝酒都很適應。

        去年冬天,我買了幾斤豆腐,沒空吃就凍在冰箱里。有一天,我沒去市場買菜,打開冰箱,發現有幾塊凍豆腐,我拿出兩塊用水泡上,拔出冰。

泡好的凍豆腐,就像海綿或者蜂巢一樣都是眼。我擠出水分,切成小塊。我又切了半棵白菜,把白菜切成圓塊,又切了點姜蒜蔥,從冰箱里拿出點海米,在勺里放上油,把海米、蔥、姜、蒜末同時放進去,叫它們同時加熱,等炸出蔥姜蒜味和海米的鮮味後,多放水,然後先把凍豆腐放進去,用中火慢慢燉。等凍豆腐入味後,把切成圓塊的白菜放進勺里一起燉,等白菜熟了,湯汁少了,適當放點鹽味精,就可以出勺了。

這道菜的特點,白菜爛糊,凍豆腐筋道斗爽口,湯汁乳白鮮美。如果再點綴幾葉香菜,就更有特色了。

2019--7--13

❻ 天成熙園附近滄州市區好吃的包子

譚家包子。根據大眾點評官網相關查詢得知,天成熙園附近滄州市區好吃的包子是譚家包子。滄州市,河北省地級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河北平原東部的黑龍港流域,位於北緯37°29′~38°57′,東經115°42′~117°50′之間。

❼ 唐山最受歡迎的早餐是什麼什麼才是你的最愛

身在唐山不知味!

唐山早餐好吃的莫過豆腐腦加炸餅!

先說唐山豆腐腦:原產豐潤縣老城關的豆腐腦最出名!佐料是蝦油、蒜汁。麽菇、木耳、黃花菜、豬肉未加大醬、鹽、粉欠由油、蔥花、姜未、花椒、大料等熗鍋熬出來的香鹵澆在豆腐腦上。韭菜花、辣椒油、等佐料分別加上。這樣、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唐山豆腐腦便成了。其味美在全國獨樹一幟!在配上炸餅、簡直就是絕配!

那應該是油條吧。專家天天拿油炸啥啥嚇人,其實也還好吧。唐山早餐真是單調種類也少。也有早飯吃餑餑頭,面粥,鹹菜。花插的拿個餑餑頭,再加點豆腐腦。

我認為是羊湯餅絲 但是不能每天吃 因為太貴[捂臉][捂臉]

羊湯里不吃肝 小腸 吃羊頭肉的 必須得泡餅絲 羊湯里加醬豆腐湯 再來點醋 辣椒 餅絲一泡 就開吃 不能泡時間長嘍 不然就軟了 吃不飽還可以賠個肉燒餅 美滋滋 一頓下來得二十多塊錢吧

朝鮮面。。板面。。豆漿油條豆腐腦。煎餅果子,雞蛋餅,各種粥。都很受歡迎

1、油炸糕

2、小米粥

3、雞蛋灌餅

面餅磕上雞蛋,攤勻,抹上各種醬料,再根據各人口味不同,放上蔥花、香菜,黃瓜絲,蘿卜絲、小青菜、辣椒,咬一口,很香很舒服。

4、鮮肉包

油條豆漿,炸餅豆腐腦這倆是最常見的,吃過大江南北,還是最喜歡喝我大唐山的豆漿,和我大唐的豆腐腦,豆腐腦的鹵種類多種多樣,可以自己的口味添加,蝦油,蒜末,木耳雞蛋等等等

正宗「河北安徽板面」為啥叫這個名字呢?大部分是安徽人或者河南人開的,在安徽河南還真見不到幾家板面,這個在唐山鄉鎮賊多,以前上學早上都是來一碗板面配一燒餅,胃口好的加倆雞蛋[捂臉]

大餅羊湯,我的最愛,以前還真是現烙的大餅,剛出鍋兒的大餅餅香酥脆,配上一碗羊湯,可以要羊雜湯,羊肉湯,不吃什麼內臟可以跟老闆說不要。正宗的羊湯是不加鹽的,得自己配料,韭菜花,胡椒面,辣椒,香菜,蔥,鹽,味精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添加,尤其是冬天嘬一口羊湯叫一個暖和!可惜的是,現在現烙的大餅基本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餅絲,還有牛肉餅(太油了吃不下)我個人不太喜歡吃,不過也能理解,生意好的話,根本烙不上吃

河間驢肉火燒,這個在遷安—灤縣—灤南—曹妃甸這條大車比較多的線上多,多是保定人過來開的店,驢肉火燒這個不必多提,千層餅切開,塞上驢肉,咬一口掉渣,確實好吃,除了驢肉火燒,店裡一般還配有煮方便麵,餛飩,紫菜湯,燴餅等配著吃,一般兩三塊錢一碗,挺舒服的

牛肉餄餎面,這面主要分布在晉冀魯豫陝,主要在河北南部比較多,咱大唐也有,近兩年尤其多了起來,把 蕎麥面 、 高粱面 放在餄餎床子里,擠軋成面條,再配上雞蛋和燒餅!早餐到中午是絕對不餓的

粥屋,這個應該是興起於遷安,記得小時候去遷安到處都是粥屋,裡面各式各樣的粥,搭配小菜,麵食種類非常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兄弟姐妹們可以搜一個粥屋去品嘗一下

目前我經常吃的就是這些,肯定還有其他的像包子饅頭這些,歡迎補充[呲牙]

剪餅果子,加香菜的。

豆腐腦加油條。

都是常吃不厭的好吃不貴的 美食 。

唐山早餐挺多的吧,豆腐腦油條炸餅豆漿,包子米粥,板面朝鮮面,餛飩燒餅,煎餅灌餅,麥多餡餅啊挺多的。

最受歡迎的豆腐腦炸餅和朝鮮面吧,本人最喜歡朝鮮面配油條[呲牙],可惜現在的朝鮮面骨湯的特別少了,找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

記得,鳳凰山老工會南有一份煎餅攤可圈可點,去晚了一準沒。

51號市場,雞蛋灌餅排隊好辛苦,8點以後就不用排隊了。山西刀削麵也是座無虛席,十分有特色,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

15中那的市場有一份賣豆汁的,原汁原味,汁濃而不苦,豆味十足。

板面就去找安徽十大創始人的攤。

羊湯,本人不喜歡,沒有發言權。

謝謝大家指正。

唐山早餐常吃的就那麼幾樣,板面,餛飩,朝鮮面,豆腐腦,豆漿,油條,炸餅,包子,餡餅,粥。還有不常吃的,雞蛋灌餅,煎餅,土豆絲卷餅,肉夾饃,驢肉火燒,手抓餅,羊湯,淮南牛肉湯,蘭州拉麵,重慶小面,刀削麵。大概早餐也就這樣了。

❽ 肅州區哪家葫蘆包子好吃點

肅州區一口鮮小籠包店葫蘆包子好吃點。肅州區一口鮮小籠包店味道鮮美,種類豐富,葫蘆包子更是一絕,廣受食客歡迎。

❾ 丹東土豆大包子哪家好吃

宋記水餡包子鋪。位於安東老街店萬達廣場,快餐簡餐,味道贊,服務熱情,裝修精美,環境很好,肉類好,價格實惠。

❿ 高密華安儀錦苑附近最好吃的包子館在哪裡

在惠民包子鵬雙麵食店。高密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膠東地區,膠萊平原腹地,東與青島市接壤。其華安儀錦苑附近最好吃的包子館在惠民包子鵬雙麵食店,華安儀錦苑位於高密鳳凰公園南側、第一實驗小學西側、立新中學北側,是上學和生活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