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盛澤哪裡的土豬肉好吃
盛澤東部的土豬肉好吃,那裡的土豬大都是散養,肉質鮮嫩,口感好,不油膩。
⑵ 吃不盡的燒賣,說不盡的盛澤
在盛澤,很多人的一天是從一籠燒賣開始的。
據說在盛澤鎮上,一共有一百多家燒賣店。這一百多家燒賣店分布在鎮上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盛澤人有多麼愛吃燒賣?從這一百多家燒賣店可以想見。這一百多家燒賣店要想生存,自然都要有自己獨特的生意經。
一早8點就出發,參加「綢都非遺盛澤燒賣」美食品鑒會。盛澤燒賣鼎鼎大名,吳江也有燒賣店,但是說到好吃的燒賣,必定要加上盛澤兩字以示正宗。
我們品鑒來到的第一家是聚豐燒賣,聚豐是一家老字型大小的國營飲食店,老店關閉以後,店裡的老員工帶著一身手藝自己開店,將老聚豐的味道傳承發揚開來,於是盛澤鎮上有好幾家與聚豐有淵源的燒賣店。
第一家的燒賣就讓吃客驚艷,盛澤燒賣和別處的最大不同就在於餡料,盛澤燒賣可以加蝦仁、加冬筍、加鹹蛋黃,就是不加糯米。盛澤人手巧,那燒麥賣做得特別精緻小巧,小小的籠屜里一般要放18個,只賣8塊錢。
燒賣皮子是特製的,帶一圈荷葉邊,又絕薄,薄到透明,看得到裡麵粉紅的肉餡。燒賣皮子包了肉捏攏,在收口處如石榴花一樣綻開。最令人稱絕的是,那麼絕薄的皮子里,居然還包著一兜鮮湯!
大家都說,盛澤燒賣名不虛傳!陪同的盛澤人發笑,說,這才第一家,接下來還有更好的呢! 第二家燒賣店開在老街上,汽車都不通,得沿著河邊往裡面走。一路兜抄曲折,來到一座橋邊,說是到了。這家燒賣店依著烏新橋而建,店名也因此而來,就叫烏新橋燒賣。
從店門口往裡望,一個老男人在一座老灶頭上燒火、沖水、摸摸弄弄。一個老男人坐在店堂里包著燒賣。店堂里黑乎乎的,靠窗的桌子上,陽光透過窗子照射到桌面上,一對年輕的情侶正對坐著吃著湯團和燒賣。時髦的年輕人和周邊的店堂形成劇烈的反差,似乎是穿越過來的。我們也有剎那的恍惚,恍若時光倒流,這不是我們童年時代的飲食店么! 時光彷彿在這里停滯了,弟兄倆守著這家店,做了40多年的燒賣,一切都保持著原來的模樣,燒煤的老灶頭,自己擀制的燒賣皮,兄弟倆說,年紀大了做不動了,小輩們又不願意接手,明年就要歇業了,這讓我們感覺很是惆悵。
一家一家吃過來,每一家都有出奇制勝的地方,老傳統也有了新味道。
陳記推出鹹蛋黃燒賣,很受時髦的年輕人歡迎。
來德福推出蝦仁燒賣,特別鮮美。
目瀾洲燒賣也是一家老店,開在目瀾洲公園旁邊,承載了很多人童年的回憶。店裡的陳設一如從前,還用著從前的籌碼和托盤,並且只收現金不掃碼。
一家一家吃過來,感覺今天的分數實在難打,因為每一家都各有特色。我特意沒有吃早飯,每家都控制在兩個,頂多三個,吃到後來還是覺得眼饞肚飽。
最後的一家燒賣店開在潛龍渠公園,叫徐姐燒賣。
任我想像力再好,也想不到燒賣店還可以這樣開。湖邊一圈桌椅,爐子就搭在湖邊,穿著水紅茶服的年輕妹子當爐而站,客人點了燒賣就現蒸,裊裊炊煙升起,恍若仙境。 燒賣出籠的時候,放在鋪了荷花桌布的桌上,美到驚艷,竟是不忍下箸。我說,今天吃了11家燒賣,掐頭去尾,最難忘的是烏新橋和徐姐的,這兩家正好應了一句話:大俗和大雅。說到口味,絕對是烏新橋第一,但是說到環境,自然是徐姐勝出。
世間難得雙全法,又要燒賣好,又要風雅妙,盛澤到底有多少家燒賣店,今天才吃了11家,還有90多。到底哪家最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真是吃不盡的燒賣,說不盡的盛澤……
⑶ 盛澤有什麼飯店好吃又實惠的
漁家飯店 好像是這樣寫的,好吃又實惠~
⑷ 盛澤有什麼好吃的
我嫂子是盛澤的,我也去過,他爸做的梅菜扣肉很好吃
⑸ 盛澤有什麼好吃的
問題一:盛澤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盛澤的特產吃的只有盤龍心,不過要到糕餅店定做的
盛澤特產是真絲,吃的么也沒什麼特產,不過好吃東西挺多的,東菜場的野鴨,黎里辣雞爪,印染新村的大排,小排,粒肉,小廟港的爆魚,椒鹽雞排,牛排,毛家弄的大餅,太谷的生煎,毛林的熟菜,鴨爪,西面的臭豆腐(抄的)
問題二:吳江市盛澤什麼好吃 盛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南接浙江湖州、嘉興,北依蘇州,東臨上海,西瀕太湖。沃野平展、湖盪密布、氣候溫暖、雨量充分,宜稻麥、宜蠶桑,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絲綢之都。盛澤鎮總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面積32平方公里、規劃工業產業區60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35個行政村,全鎮戶籍人口13.3萬、外來人口超30萬,是吳江區兩個主城區之一。境內蘇嘉杭高速公路、227省道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國重要的絲綢紡織品生產基地和產品集散地,歷史上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聞名於世,有「綢都」的美稱。
盛澤地處江浙兩省的交界處,春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邊城之地,故盛澤最早的地名叫「合路」。清乾隆《盛湖志》上有這樣一段記載:「盛澤古名合路。因春秋間吳越相爭,而古d里在王江涇,名射襄城,盛澤與黃溪皆邊城之地,可為吳,可為越,難為分析,故名合路。後禾城(嘉興)遷徙,是處化為青草,故(三國)孫吳時名為青草灘。至唐宋時仍名合路村。」根據此說來推斷,既然唐宋時猶名「合路」,那麼盛澤之名最早只能起於南宋。
問題三:盛澤有什麼比較好吃的店(夜宵)。 郎中街的夜宵不錯哦
問題四:盛澤有什麼飯店好吃又實惠的? 漁家飯店 好像是這樣寫的,好吃又實惠~
問題五:盛澤有什麼特色小吃嗎? 盛澤特色小吃---鴨血粉絲湯位於小廟港的鴨血粉絲湯 開業不過一個半月但由於獨特的配方和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他的湯是經鹵鴨熬制而成所以鮮的有一套再配上鴨血 鴨腸等輔料還有從淮陰采購的粉絲那一碗熱騰騰的粉絲湯足以讓你回味無窮
問題六:盛澤有什麼好吃的小吃或者特色菜? 盛澤特色小吃有盤龍糕啊什麼的 呵呵
問題七:盛澤有什麼特色小吃嗎? 盛澤特色小吃---鴨血粉絲湯
位於小廟港的鴨血粉絲湯 開業不過一個半月
但由於獨特的配方和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
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喜愛
他的湯是經鹵鴨熬制而成
所以鮮的有一套
再配上鴨血 鴨腸等輔料
還有從淮陰采購的粉絲
那一碗熱騰騰的粉絲湯
足以讓你回味無窮
問題八:盛澤有啥好吃的早飯啊?! 老實說吃多了,什麼都不好吃~~
五芳齋的小餛飩還可以,不過現在肉少了~~~
問題九:盛澤歐尚超市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嗎 烤肉還是自己做最好了,自自助餐那都是口水肉,垃圾,不能吃,我自己烤肉用的烤肉料是COOK100新奧爾良烤翅料
⑹ 盛澤鎮的特產美食
綢緞
盛澤綢產,自古及今,名目繁多。桑絲綢類產品,明代已有絹、羅、綾、綢、紗、棉布、薴布、縑絲布等多種。現代,由傳統的桑絲綢發展到交織綢、人絲綢、合纖綢4大主要門類。建國後,共生產過各類絲綢540個品種。
麥芽塌餅
每年清明至立夏之間,將紫念頭、石灰薔等草頭煮爛瀝干出渣後,拌入糯米粉和麥芽粉,以赤豆沙和黃豆沙為餡做成團子。蒸熟後再用油煎,可貯放多日不變質,食之清涼甜軟。
醬肉
臘月里用豬肉敷之椒鹽,浸漬醬油中數日,後經曬、風干即成,熟食味道極佳。
黃松糕
以紅糖拌粗米粉為坯,以赤豆沙加糖腌豬油粒及胡桃肉為餡,貼松子肉多粒,附加西瓜子肉數粒,再撒上玫瑰花瓣和桂花、紅綠絲少許,置於方架蒸籠蒸透即成。糕面透餡,熱吃香甜可口,冷吃也別有風味。
雲片糕
又名雪片糕,縣內各處都有,惟切糕之刀,皆制自盛澤許家灣。相傳用灣前之水鍛鐵,刀鋒犀利,切糕片勻薄不起絲。
麥芽糖(即飴糖)
糖經煎粘拉絞後,色潔白,做成餅狀即可食用。
五香爛白糖
用麥芽糖做皮,以搗爛的芝麻、花生和白糖為餡,做成各種形狀,食之香甜可口。
紅肉
以鮮豬肉經紅曲冰糖酒燜製成,味極鮮美,惟冬天有之。此肉現很少見,幾近失傳。另有紅蹄,製法與紅肉同。
霉菜燒肉
將霉菜曬干切細蒸熟後,伴鮮肉紅燜,名霉菜燒肉。此物越蒸而味愈出,且不易餿。里人夏季尤喜食之。
瓶里菜
以六麻苔心菜稍加馬蘭頭,裝入小甏腌之,俗稱瓶里菜。 盛澤鎮位於蘇州市,蘇州菜系是其典型的風味特色美食,已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蘇州菜餚。
秦漢直到明清,蘇州一直是王室內廷食物的供應基地之一,香粳米、三破糯、洞庭紅桔、南盪菱藕、碧螺春茶等都成為皇家貢品,而蒓菜、鱸魚也是當地的盛名食品。另外,還有花色繁多、製作精良的糕點糖果、盛澤鎮的蘇州風味小吃等特色美食。 其中,肉餡燒賣是盛澤著名的點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