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泥溪鎮最好吃的地方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泥溪鎮最好吃的地方

發布時間: 2023-01-24 16:54:42

Ⅰ 宜賓有什麼好吃

  1. 宜賓燃面

    早在五十多年前,宜賓人在「嘉陽怪味雞「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就制出了「宜賓怪味雞」其作法是:將雞腿用麻繩綁緊,放入溫水中煮,並不斷往鍋里加入冷水及其它作料,雞煮熟後,形狀怪怪有麻辣香甜嫩等特點。

    Ⅱ 宜賓都有些什麼好吃的小吃啊

    特色小吃
    宜賓燃面
    宜賓人最喜愛吃面,常見的有,(燉雞面,涵鮮面,肥腸面,牛肉面,驚醬面,口蘑面,三鮮面,辣雞面,鱔魚面,龍鳳面。)其中燃面是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敘府燃面,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這種小吃選用本地優質水葉子(水鹼面)為主料,以宜賓黃芽菜、金平豆油,思坡醋,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蔥等輔料,將面煮熟,撈起甩干,去除鹼味,再按傳統工藝加油佐料即成。宜賓燃面特點是:鬆散紅亮、香味撲鼻、辣麻相間。因其油重無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不僅本地人喜愛,就是中外遊人也贊不絕口。
    竹海名菜
    以竹筍、竹蓀蛋、竹蓀菜、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蓀酒、竹泡菜等「竹」菜匯成的「全竹宴」。可謂滿桌皆是竹,無竹不成席,令人大開眼界、垂涎欲滴。
    「全竹宴」共計有十多個大類100多個菜品,每一道菜都與「竹」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竹的根菌,到竹筍、竹竿,再到竹的枝葉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
    「全竹宴」的各個大類又有許許多多的烹飪方法,根據廚師的技藝和消費者需求,可燒、燉、炒、烤、蒸、煲、燴、涼拌等等。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選料精、火候准、佐料香,特別是刀工片制,堪稱一絕。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膩,爽口化渣,無窮回味。
    民間流傳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紂,起義各路人馬將身首斷開的妖狐蘇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變而來。因其肉片薄而長,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腳肉」。抗日戰爭期間,在內遷翠屏區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議下,「留芬」飯館老闆欣然接受建議,將「裹腳肉」改名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
    今天,隨著李庄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李庄的當家名菜「李庄白肉」,已成為李庄小吃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聞名遐邇。何衛東,李庄人氏,人稱「何三白肉」,13年前刻苦鑽研白肉刀工技術,調料工藝,煮肉火候,在眾多白肉師傅中取得了「李庄白肉第一刀」的稱號。因慕名而來品嘗白肉的遊客很多,「第一刀」一年要片1000多斤白肉,每年過年正值旅遊旺季每天有50至100斤的銷售量。據「第一刀」介紹,他於近年來收了4個徒弟,他希望能收更多的徒弟,把「李庄刀工蒜泥白肉」的美味以及這種傳統工藝帶到越來越多的地方
    泥溪芝麻糕
    泥溪芝麻糕由清朝異人傳授,其味香甜可口。。
    柏溪潮糕
    清朝同治年間,宜賓縣柏溪鎮「集義」糖果鋪的謝德芳根據自己平時研究食品的經驗,與當地中醫食品名士共同研製而成了柏溪潮糕。謝德芳不知道會兩百年後的今天,柏溪潮糕在宜賓已是家喻戶曉、成了饋贈親友的佳品。潮糕是用綠豆澱粉製作的糧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獨特的紋飾,洗沙的紫紅再配以綠豆的瑩綠,兩色自然相映,令人悅目賞心
    民族特色商品
    主要是苗族蠟染及刺綉挑花、苗族服飾等。主要產於興文、筠連、珙縣的苗鄉。苗族蠟染產品有衣飾、床單、枕巾、門簾、包單等,尤以點花百褶裙最有特色。現保存在苗族中的蠟染圖案花紋有
    280
    多種。苗族婦女善於用彩色絲線挑花。花樣繁多,形象逼真,逗人喜愛。

    Ⅲ 請問中國民間都有哪些「粑」

    1.粑,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面點小吃,用油煎制而成,做法類似包子,不留褶,放入事先灑滿香油的平底鍋內,然後按成餅狀,如蘿卜粑、豆角粑等。
    我國南方常見的一種面點小吃,用油煎制而成,做法類似包子,不留褶,放入事先灑滿香油的平底鍋內,然後按成餅狀,如蘿卜粑、豆角粑等。
    2:江南地區對「餅」狀食物的一種叫法,如撥樓粑(玉米餅),蕎咩粑(蕎麥餅)。
    3:湖北地區民間一種烤制麵食,以鍋蓋加溫,鍋底用普通溫度烤制,主要有三種做法:1)長條狀,長度10-20CM,寬度5-7CM,厚度0.5-2CM,中間包酸菜肉沫或肥肉沫,味咸。別稱條子粑,鍋奎。這種做法安徽民間也有類似食品,別稱草鞋粑。2)圓形,跟普通的餅差不多大小,直徑15-20CM,後0.5-2CM,主要包砂糖,也有包蠶豆砂、胡蘿卜絲、包菜、酸菜、肉沫等。3)圓形,在和面時就加入了甜味劑,直徑達50-60CM,為大圓形,吃時都是用刀切開,別稱甜粑、剁粑
    4:安徽省東至縣泥溪鎮著名地方特色小吃,南方特有食品,以大米為料,外形像餃子。將大米磨成粉,兌以溫水。餡多皮薄,主要有蘿卜絲、豆角、白菜、豆腐等陷。常在一些特定節日製作,比如元宵節、清明節、七月半(農歷)等節日。
    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來傳留民間。每逢年節喜慶婚喪壽誕,均以各樣的米粑為佳餚款待來賓。較乒乓球大,米粑中尤為蒸米粑、溜蒸粑、高粑別具特色,數彭澤縣的一大特色食品。古往今來,在江西九江地區,每逢年節喜慶婚喪壽誕,均以各樣的米粑為佳餚款待來賓。餡有蘿卜絲、炒豆腐、油渣、芝麻等。也有將蒿草混入其中做成蒿粑,亦有將高粱混入其中磨粉製成高粱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