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怒江瀘水13街在哪裡
瀘水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瀘水13街在瀘水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簡稱怒江州)。
Ⅱ 「瀘水」知多少
「瀘水」在中國有許多條。縣一級地名帶「瀘」的就有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湖南省湘西州瀘溪縣,而諸葛亮《出師表》「五月渡瀘」又是一條瀘水。事實上,這幾條各不相同。以下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瀘水市是怒江州自 1986 年以後的治所,之前治所在碧江縣(知子羅),因為地質災害(泥石流)廢棄,該縣亦已撤銷。
1914 年設瀘水行政委,1932 年改瀘水設治局。設治局就是民國時候在邊疆各省份設的單位,人口達到一定數量後便改為縣,如勐卯設治局就是瑞麗市的前身。1951 年設瀘水縣,1986 年成為州府,但當時縣府治魯掌,州府治六庫,2004 年縣府也遷六庫,與州府同城。2016 年改瀘水市。
一般認為瀘水得名於怒江(潞江)。怒江流域居住著怒族,他們自稱「怒蘇(nu˧su˧)」。彝語支的語言,su 意思是人,古代作「叟」。傈僳族也作里蘇,蘇也是人。
那麼既然是 nu,我們覺得,怒江反而記音準確一些。唐代樊綽《雲南志》卷二《山川江源》:「高黎其山在永昌西,下臨怒江。」可見是早期舊名,這些我之前沒有注意,以為截至明朝才有記錄,更以為潞江才是本名。
為何又作「潞」、「瀘」呢?原來,當地(瀘水)的漢語方言是 n、l 完全混淆的,參考牟成剛《西南官話音韻研究》。清代《雲南通志》中《永昌府輿圖》、《大理府》、《永昌府》都作潞江,《雲南通志·麗江府》則作「怒江,在城西七百四十五里,入永昌,名潞江」。保山市隆陽區(永昌府保山縣)有潞江鎮,德宏州治所芒市原名潞西市,便都是因為潞江(怒江)得名。也許人們覺得怒江不像是水名,就用了潞這個字去記錄,實在這個字也恰好在當地方言和怒同音,並不是為這條河專門造的。如山西省長治市歷史上便是潞州府,北京市通州區有潞城鎮,還有潞河中學。
潞去聲,瀘陽平,記錄的字不同,可能是方言差異。我們暫時沒查到瀘水縣的聲調,但保山市隆陽區的陽平調值是 44,和怒族人自稱的 nu33 很接近,那麼可能就是瀘水方言以陽平去對這個音了。畢竟瀘水縣過去從保山縣、雲龍縣分設的,雲南這里十里不同音太常見,但多數是母音的音色差異,聲調在一定地域內是接近的。至於怒、潞是去聲,則不能用今天的雲南方言解釋,大概是歷史記錄的習慣。
《雲南通志》中另有瀘水,指向紅河州的那一條,也就是我們接下來說的瀘西縣得名的那條瀘江。
我們覺得瀘水一名混淆了另外的河流,但畢竟名從主人,當地人覺得讀音像,是最關鍵的。
這條知名度老實說在雲南省外一般,但《中國水名詞典》專門為它列了條目,叫瀘江。
《中國水名詞典》雲南省部分先在南盤江提到有支流瀘江,後來又專門介紹瀘江。這條江出自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穿過已滅絕的異龍中鯉的棲息地異龍湖,流經建水縣(臨安府),故又名臨安江,再穿過開遠市區(開遠市原名阿迷州,後來覺得不陽光,以開拓遠方之意改今名),在個舊市東北角龍潭箐(大概就是滇越鐵路的小龍潭站不遠)注入南盤江。《雲南通志·臨安府輿圖》:「臨安……北枕晴山,南臨瀘水,建府治焉」,這里瀘水就是瀘江(臨安江),臨安府大致和今天的紅河州范圍接近,治所在建水縣。同書《臨安府·阿迷州》:「阿迷州,烏、充,東峙安邉,西連盤江,瀘水瀠繞交流,形勢最為奇勝」,開遠市區確實有這么一條瀘江。
瀘西縣則原本是廣西府,1770 年降為直隸州(直隸州和府簡單來說區別在於前者廢掉了附郭縣,土地由州直轄),1914 年改廣西縣(全國范圍內廢府存縣),1929 年改瀘西縣,大概是擔心廣西縣和廣西省混淆,就像雲南縣因為和雲南省同名而改成祥雲縣。
瀘西縣治在南盤江西側。我們猜測,大概是這里是瀘江注入南盤江的河口下游處,人們還習慣性把這段南盤江叫瀘江。
實在來說,紅河州的這條才是「瀘水」,不過罷了,反正瀘西縣和瀘水市還是讀音不同的,倒是潞西市和瀘西縣太像,前者改了芒市相當好。
另外雲南省還有一條盤龍河,出文山州硯山縣,不是往北注入南盤江而是往南注入紅河(元江),在越南又名瀘江,但這個就影響力很小了。盤龍河又和昆明的盤龍江構成一筆糊塗賬。
511 年設盧州,就是今天瀘溪這塊地方。575 年廢,置沅陵郡。589 年又廢沅陵郡,置辰州。620 年析沅陵縣置盧溪縣。水旁是後來人們添上的,1649 年改盧溪縣為瀘溪縣。老縣城在武溪鎮,是武水匯入沅水的地方,武水別名瀘水、瀘溪。
這條武水又和沅水另外兩條支流舞水(㵲水、𣲘水)、巫水(雄溪)讀音很像甚至一樣,挨得還特別近,真可謂「搵老親(廣州話,大約等於普通話的坑爹)」。簡化字的𣲘水還特別像沅水……
四川省有瀘州市(瀘州老窖產地)、瀘定縣。我們都從中學歷史知道「飛躍瀘定橋」戰役。瀘定橋、瀘定縣這個瀘水,其實也是一場誤會。《出師表》「五月渡瀘」,《水經注》以為是金沙江。瀘州市大概就是因為金沙江而得名。
大渡河上一坐鐵索橋,興建於 1705 年,次年竣工,康熙皇帝誤以為大渡河是《水經注》的瀘水,親筆題寫橋名「瀘定橋」。1911 年置瀘定橋委員會,1912 年設瀘定縣和化林縣,次年改化林縣為縣佐並入瀘定縣。治所瀘橋鎮,便是瀘水(大渡河)貫穿的。
這幾處帶瀘的地名,瀘州大概最為正統,瀘定次之(畢竟大渡河也是長江支流),瀘西也還好,瀘溪是寫錯字,瀘水更是怒江的方言讀音差異。
接下來會寫寫以同一條河命名的不同地名。如元江(紅河)有紅河州、紅河縣、元江縣、元陽縣,也許鎮沅縣也源自它。長江更是金陽、瀘州、江陽、江安、江寧、江州、揚州、揚中、江陰等數個地名。這些可以細細收集了。
時間匆忙,但求定性闡述,無從定量研究,引文更是根據個人記憶,有不足之處望多批評指正。
Ⅲ 雲南省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六庫江東城區哪裡有燒烤,六庫的孩紙們說說看,我沒去過
就在正城區就有了多注意觀察
Ⅳ 怒江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景觀:怒江自然景觀奇特壯麗,區域內自西向東相間並列著擔打力卡山、獨龍江、高黎貢山、怒江、碧羅雪山、瀾滄江、雲嶺山脈。
古人曾以「水無不怒石,山有欲飛峰」描寫怒江,在世界上,能與怒江大峽谷相比較的還有兩條大峽谷。若以長度計,怒江大峽谷從西藏的嘉玉橋一帶算起,到瀘水縣的躍進橋為止,長度約為600公里;如再延伸,還可加上100公里,總長度比著名的美國長350公里的科羅拉多峽谷長了近一倍,比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一帶的大峽谷長了212公里。以此標准,可稱世界第一大峽谷。但若以谷地的相對高差看,怒江峽谷最大高差為4500米,科羅拉多峽谷最大高差為1740米,雅魯藏布江的最大高差為6000米,怒江大峽谷則是世界第二大峽谷。
怒江發源於西藏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熱柏格。上游藏語稱為「那曲」,意為黑水河。從貢山進入雲南,怒江為南北縱向的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相夾。高黎貢山最高峰是貢山縣的楚鹿臘卡峰,海拔4640米,而潞江壩子只有海拔600多米,這就形成了相對高差平均在2000多米的怒江大峽谷———號稱「東方第一大峽谷」。
早於西線絲綢之路200多年的南方絲綢之路,是怎樣越過天險怒江的呢———三座鐵索橋:雙虹、惠通、惠人。它們忠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探索世界的歷史。可惜,惠通、惠人兩橋已為歷史塵埃,而只有建於1789年的雙虹橋依然聯結著兩座大山。
沿江而行,峽谷愈加陡峭,怒江狂暴起來,橫沖直撞,掀起如雪的巨浪。陰沉的天氣,濃淡不一的雲,如幽靈般在兩邊山崖上游盪,更顯得峽谷幽深,神秘。這就是著名的老虎跳了,也是怒江大峽谷最陡險段。
福貢是怒族和傈僳族的聚居區,每當客人到來,就會有歌聲揚起,美麗的姑娘們邊唱著動聽的歌子,邊頻頻向客人敬酒———名目繁多———同心酒、交杯酒……且喝酒的方式各異,就說喝「同心酒」吧,必須是男女挽頸,同飲一杯酒。
那歌詞的大意是:喝酒啊,心愛的人!酒是天地釀造的甘露。今天難得相逢,甘露在心中留下永久的情意。喝酒啊,心愛的人……
姑娘們會端傈僳人待客最好的簸箕飯,在一篾編的簸箕中放上米飯,上面有牛肉和各種調料、蔬菜。大家圍坐四邊,用手抓飯。菜多為野菜,有種竹葉菜,是采自雪山的,微苦,但脆嫩爽口。從中可以看到傈僳族兄弟對野生生物世界的不凡的認識。氣氛愈加濃烈,姑娘和小夥子們會跳起舞。變化多端的舞步,嘹亮動人的歌聲,散發出無窮的誘惑,使你不自覺地走進了狂歡的人群,舞之,蹈之。那是一種韻力,那是一種生命的旋律。
怒江大峽中,「石月亮」有著響亮、誘人的名號。山巒上,雲遮霧罩,細雨霏霏。忽見一奇峰兀起,峰的中下部,豁然洞開,透出藍天白雲,如懸空的一輪明月。可以想像,在夜晚,透過石洞,那邊的月明星耀,將是如何一幅奇景。那連綿的山峰,都是大理石,那是一天然大理岩溶蝕而成的穿洞,看來不大,其實洞深有百米,高約60米,寬40多米。別說全是懸崖絕壁,僅爬上那座山峰,沒有整整一天是走不到的。峽谷的上空,天如一彎藍河,白雲如飛鳥匆匆;怒江咆哮著,急灘上銀浪排空。
貢山獨龍族自治縣在怒江的西岸山崖上。此處是三江並流最狹窄處,典型的高山深峽。青色的江水中流淌著綿綿的雪山銀峰。獨龍族是個只有4000多人的少數民族,居住在獨龍江大峽谷。從縣城丹當出發,繼續向北。怒江在這一段,常常只有一二十米寬,峽谷最窄處,不足百米,兩岸卻是千仞高山。初進怒江,東岸碧羅雪山常是光禿禿的,西岸的高黎貢山卻碧翠欲滴,杜鵑花紅得耀眼。但進入六庫之後,碧羅雪山出現了森林,植被也漸漸茂密。過了丹當之後,兩岸高山已是層巒疊翠,大峽谷中溢滿了綠樹青水,令人心曠神怡。森林中常常現出一座座怒族同胞聚居的山寨,在山花繁榮的山坡上,繚繞起裊裊炊煙。
走完彎底,峽谷豁然開朗,遠方藍色的天幕上,金字塔般的雪山迸射出萬千銀線。近處茵茵綠草緩緩地起伏展開,草地上有著悠閑地吃草的羊群,稀疏的樹林掩映著三兩村寨,藍藍的艷艷的花朵盛開……
這就是丙中洛,傳說中的人間天堂———香格里拉的地方。
傈僳族和獨龍族村寨的垛木房及生產、生活用具獨具民族特色。傈僳族信仰原始宗教,保存有原始圖騰崇拜的遺跡,有「伴朵」、「迪母瓦」、「盍什」等民俗節日。怒族有「仙女節」、獨龍族有「卡雀哇」等民俗節日。他們穿自製的麻布衣、火草衣,顯得古樸大方。傈僳、怒、獨龍等民族性格豪爽,熱情好客,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江地區民俗豐富多彩,尤以傈僳族的刀桿節,獨龍族的鏢牛習俗最為獨特。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並存。
Ⅳ 雲南怒江最出名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中文名稱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外文名稱
Nujiang of the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別名
怒江州
行政區類別
自治州
所屬地區
中國西南雲南省
下轄地區
瀘水市、福貢縣、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
瀘水市六庫鎮
電話區號
0886
郵政區碼
673200
地理位置
雲南西部邊陲,鄰接緬甸
面積
14703平方千米
人口
53.43萬(2013年)
方言
傈僳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具有立體氣候的特點
著名景點
怒江大峽谷,獨龍江,貢山原始森林
Ⅵ 瀘水縣城有幾個農貿市場
美麗公路沿線農集貿市場共16個,其中瀘水市境內5個,福貢縣境內7個,貢山縣境內4個,各縣(市)含1個村級市場。經商務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改擴建或正在建設的項目12個,古登鄉、普拉底鄉、捧當鄉農貿市場由當地企業建設運營,其他都由當地政府或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建設運營和管理。各項目都已具備一定的硬體基礎,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城鄉居民生活逐漸提高,美麗公路建設完成後,沿線各鄉鎮將迎來更多了流動人口。因此,美麗公路沿線農貿市場項目建設潛力巨大,經濟效益明顯;目前各市場功能單一,附屬設施缺乏,僅能有效滿足當地日常購銷需求,但每逢街天,市場規模偏低,附屬功能不健全,停車難,市場擁堵等問題就很嚴重。因此,美麗公路沿線農貿市場項目建設對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當地人居環境提升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實施依據 符合我州「十三五」規劃
項目在本地區的作用和地位 本項目不僅具備優越的宏觀環境和難得的戰略機遇,而且具有良好的內生條件和政策環境,是切實可行的。
建設地點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情況簡述 怒江州西鄰緬甸,北靠西藏自治區,東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市,南接保山市,面積1.47萬平方公里,轄4個縣(市)、29個鄉(鎮)、255個村委會、17個社區,總人口54.4萬人,2017年怒江州生產總值實現1415043萬元,同比增長10.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4565萬元,同比增長13.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16481萬元,同比增長25.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5288萬元,同比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48元,同比增長9.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1元,增長10.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5%;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9312萬元,增長4.9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896715萬元,增長7.58%。 2017年全州共接待海外過夜旅遊者3.5萬人次,同比增長12.7%,接待國內旅遊者370.94萬人次,同比增長23.62%,實現旅遊業總收入474831.28萬元,同比增長30.81%。
Ⅶ 怒江瀘水市美食狂歡節11月幾號起止
怒江瀘水市美食狂歡節11月18日至12月31日。蒙古烤肉、西安肉夾饃、鐵板魷魚,瀘水市六庫街道東岸國際美食節活動現場,來自各地的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各展位前,前來品嘗美食的市民絡繹不絕。
Ⅷ 六庫13街在哪裡
六庫13街在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六庫街道。根據查詢相關公開資料顯示,六庫街道,隸屬於雲南省怒江州瀘水市,地處怒江大峽谷下端,東與老窩鎮相鄰、西與緬甸接壤、北接魯掌鎮、南連上江鄉。六庫街道轄區面積425.9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9月,六庫街道人口為49984人。
Ⅸ 在雲南省怒江州瀘水縣六庫鎮開個mp3專賣店怎麼樣
不得行、六庫太小,六庫人都喜歡吃喝玩~ 吃喝玩的有已經太多了~ 我也是六庫呢!
你看怪味魚,生意多火爆! 以前沒有這個東西啊,在六庫是那麼收歡迎,好吃是第一! 二十比較劃算,平均下來一人20就可以吃得很好了! 以前的夜點都是燒烤,現在燒烤貴死,都不忍心吃~ 從前20元可以吃飽,2年前50元也吃得爽了,現在100都只能塞牙縫、
怪味魚~ 不是搞怪味魚啊,是搞個符合六庫人口味的新食物! 外面的美食那麼多,好多六庫都還沒有的!
我就快回六庫了~ 哈哈,第一解決的就是,撒苤,怪味魚!哇~·想起都爽~~
Ⅹ 瀘水市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瀘水市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地帶,境內雄奇險秀的峽谷山川,是「三江並流」世界自然遺產和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景區景點:怒江大峽谷景區(雙納瓦底嶂峽、壁耕景觀、崖地、神田、登埂澡塘、臘瑪登、溜索、百花嶺無伴奏四聲部合唱、栗柴壩渡口慘案遺址等景點),高黎貢山景區(聽命湖、風雪丫口、滴水河千古情侶陰陽瀑布等景點),片馬邊境旅遊區(片馬抗英紀念碑、片馬人民抗英勝利紀念館、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小江風光等景點)。
文化古跡
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
聽命湖
雙納瓦底老虎跳峽谷
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總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是陳列駝峰墜機殘骸的展覽館。
1943年3月11日,美國飛行員吉米福克斯與中國飛行員譚宣、王國梁駕駛中國航空公司C-53運輸機從中國昆明巫家壩機場飛往印度汀江途中,因遇到低氣壓、強氣流而不幸在瀘水縣片馬鎮境內墜落。1996年6月C-53墜機殘骸被緬甸獵人發現,11月17日緬方通知了中方,怒族青年曲天成為守護墜機殘骸獻出了生命。1998年怒江州人民政府在C-53墜機址設立了紀念標志。
2004年7月6日,中國怒江駝峰航線紀念館(駝峰口-53號墜機紀念館)主體工程展館於2005年11月竣工,12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修復並展出C-53墜機原形。
自然景觀
聽命湖位於片馬鎮東北部,東西略長,南北略寬,水面面積
聽命湖
約120畝,湖水是由雨水和周圍的融雪積聚而成,海拔大約3540米。當地人稱之為「聽命湖」,意思是聽人命令的湖泊,因為人在湖畔一聲呼喊,便會招來雷雨冰雹;又因為它冬天積雪、夏秋繁花似錦的如畫景緻,能把天上的神仙迷住,所以又有人把它叫作「迷人湖」。
雙納瓦底老虎跳峽谷距離怒江州府六庫50公里,傈僳語稱「臘瑪登培」,意譯為老虎跳峽谷。老虎跳峽谷全長10公里。老虎跳峽谷由變質大理石岩、片麻岩構成,谷岸高1500米,陡峭如削。兩岸距離最窄處只有10米。老虎跳峽谷中有奇峰奇石林立,有「米斯」山,有神熊峰,有望谷峰,有鷹嘴崖等景觀。老虎跳峽谷北端的隔界河和南端的都都河奔湧入怒江,給老虎跳峽谷景色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