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炸醬面哪裡最正宗
我覺得還是北京的炸醬面最正宗吧!因為是北方菜,所以味道比較濃厚...配料也很多,而且如果單指醬來說,那肯定是北方的醬正宗!反正我是很喜歡吃老北京的炸醬面的...有機會你也嘗嘗,說不定你也跟我一樣就喜歡了... 做法是這樣的∶黃醬一袋,甜面醬2分之1袋.〔兩種醬的混合,是因為如果都用黃醬,就太干太咸了,而甜面醬味道甜,兩者搭配正好,比例是黃醬和甜面醬2:1;〕肥瘦肉丁,蛋清一個(拌肉丁用),黃瓜,豆芽,蘿卜,豆苗,豆腐干,豆角,蔥白,大蒜,花生油,生抽,料酒,白糖,鹽,大料,花椒,干辣椒,薑末,味精。 油燒至六成熟,擱白糖炒至發金黃色,放入肉丁上色,加生抽、料酒、大料、花椒、干辣椒、蔥段、大蒜煸炒,然後加水用中火將肉熬至八成熟出鍋;熱鍋加花生油,放入大油丁耗出油,再放入配好的醬炸一下,中火煸炒出醬香(炸以前擱蔥白,會有蔥香,依個人喜好),然後放入肉丁、薑末,用小火慢慢熬,為防止糊鍋,隔一會需用鍋鏟順鍋底攪拌,咕嘟10分鍾左右,待醬和肉丁水乳交融為最佳,如油不夠可適當加水. 接下來就是面了,炸醬面當然最好是手擀麵,煮麵的水要比較多,放一些鹽,這樣面煮的時候不會粘連在一起,面不要煮的太爛,點3次水就差不多了,有一點點生,有咬勁最好吃,面條煮好了,用冷開水沖掉麵糊,這樣才爽滑好吃. 接下來你就可以大快朵頤啦,呵呵 .
2. 炸醬面是哪裡的特色小吃呢它是怎麼做的呢
炸醬面是北京有特色的食物,也稱為雜醬面,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後,撈出,燒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面」或者「涼面」。製作步驟詳解醬的方法1、先買一袋干黃醬(一小袋即可,如果是兩個人的話) 2、回家把干黃醬倒出來(多少視你的食量而定)放在一個碗里。然後用水(生水就可)慢慢調勻 3、肉切成小丁(最好是有一點肥的,比較香)丁越小越好?nbsp;蔥切成末,備用。 4、油鍋燒熱,倒油。多少視你的喜好而定。當然不要太少了,否則粘鍋 5、待油燒熱後,放入肉丁,煸一煸。 6、待肉丁8成熟時,把調好的醬倒入鍋內。這時的火要調成小火 7、在小火上慢慢熬醬,用鍋鏟不斷攪動,以免粘鍋。同時視醬的稠稀添加適量的水。 8、將切好的蔥末倒入鍋內,並打兩個雞蛋(半袋干黃醬放兩個雞蛋比較合適)放入醬內,用鍋鏟攪勻。 9、待醬出香味,色澤變成油亮的微黃色時關火,把醬出鍋。(熬醬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就可以把黃醬中的油逼出來了) 10、吃不了的醬(熬好的),放在碗里,上覆保鮮膜放入冰箱內保存,下次再吃。 注意:熬醬時千萬別放鹽,因為醬本身就是鹹的。 菜碼的做法1、黃瓜洗凈切絲,備用 2、黃花、木耳用水發好,備用。雞蛋、西紅柿備用 3、綠豆芽、芹菜焯好備用 4、鍋放火上,放少許油燒熱。把雞蛋放入鍋內(一個即可)炒雞蛋。放入切成幾瓣的西紅柿,滑鍋(這也是為了有湯,而且清口)再放入發好的黃花和木耳。放少許鹽。因為醬會比較咸,所以所有的菜都要淡。最後,下面條,面條煮好後,就可以拌醬和自由放喜歡的菜碼了。 編輯本段風味韓式炸醬面主料:黃瓜、時令菜(芹菜、大白菜之類)、紅蘿卜、洋蔥、豆芽菜等。 調料:真味炸醬、醬油少許、牛肉粉大喜大、料酒、澱粉等 韓式炸醬,把上好的雞肉切成丁,然後用鹽、料酒、澱粉(少量)。等油八成熱後,先放些薑末,再把剛才的肉丁放進去,用炒勺推一下,然後倒少量的醬油提色(少量,用於提色,而非調味),馬上倒入韓國產真味炸醬。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關小火了,把火關到剛好醬可以開著,但開得不是很大的地步。如果醬稠了,一般不要放鹽。嘗嘗味道如何,調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之後,用炒勺不斷地朝一個方向攪拌,攪拌到醬的顏色變成棗紅色,散發出香味,並開始有油析出來就可以完成製作。整個過程一般需要10~15分鍾。醬差不多熟時放上蔬菜即可。 上海炸醬面主料: 上海式干幼面條180克,碎豬肉約250克,生油2湯匙,蒜茸2茶匙,甜面醬、糖各一湯匙,蔥粒2棵量,麻油1茶匙,清水9杯。配料: 腌料:生抽、紹酒、糖、鹽各少許。 芡汁:清雞湯或清水1/2杯,生粉1茶匙。 做法: 1、煲滾清水六杯,放入於面條,撥散煮熟,倒進筲箕內,以凍水沖透,放入另一鍋滾水內燙一燙,立即撈出,瀝干水,排放於深碟內留用。 2、將腌料放入碎豬肉內拌勻,略腌片刻。 3、燒熱油二湯匙,爆香蒜茸,放入豬肉碎、甜面醬及糖兜炒至熟,攪勻芡汁,注入兜勻。 4、將肉碎、麻油及蔥粒,加在面條上拌勻,即可供食。 備註: 面條煮熟後,用凍水沖透,這樣可去除表面上的一層薄粉,會令面條入口更加爽滑。 老北京炸醬面主料: 六必居的干黃醬1袋、天園醬園的甜面醬半袋(剩下半袋可以做中式沙拉,蘸蘿卜,生菜吃)、雞蛋2個、肥瘦肉丁(去皮)100g、去皮五花肉丁、各種蔬菜菜碼:黃瓜、豆芽、蘿卜、黃豆、大白菜心、青豆、豆腐乾、豆角絲 調料: 大蒜,大蔥、薑末 做法: 1.雞蛋打散加入澱粉(雞蛋會比較嫩,澱粉1湯匙)和一點點料酒(去蛋腥1茶匙)和鹽,油熱之後,炒雞蛋有個秘訣,就是用筷子,可以炒散而且每塊雞蛋都受熱均勻,下鍋,拿筷子在鍋內迅速攪散,雞蛋變黃熟了盛出來待用。 2.油鍋少放一點油,油熱之後中火煸炒五花肉丁,待豬油出,加一點點料酒去腥,再加一些生抽,然後將肉丁盛出。 3.鍋內留著煸肉的豬油,用一個碗把黃醬和面醬混合均勻,中火將醬炒一下,這樣醬才香。 4.醬出香味了,然後倒入肉丁或者雞蛋丁,薑末(切特細),轉小火,慢慢的熬,醬和肉丁水乳交融,那才好吃,不用再加鹽和糖,醬有自己的咸甜味,咕嘟個10分鍾查不多,得看著,不是攪和會,如果覺得幹了,就少少加點水。 5.這時候可以准備菜碼,買一個那種菜擦子挺好,我也切不出特細的絲,黃瓜,蘿卜什麼的擦成絲之後,涼水裡面泡一下,然後瀝干水,這樣菜絲比較爽脆,洋派的加點生菜絲、甘藍絲啥的也行。 6.豆芽、扁豆(切絲)、黃豆、青豆什麼的開水過一下斷生,泡冷水即可。 7.醬咕嘟好了,看著乾乾的收了汁,離火加入蔥白末,早加蔥末就焦了,利用余溫將蔥白燜熟。醬就得了。
3. 盂縣特色飲食糊糊作文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而其中的文化,則更是博大精深。自古。南方喜米,北方好面。我的家鄉河南省西平縣,地處中原,坐落在南北交界處,自然不像南北二方飲食那麼單一,而且還吸取了南北二方飲食的優點,米面均食,飲食品種很是豐富。今天,我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飲食吧。家鄉的一日三餐其實很是簡單:早上,饅頭,炒菜,稀飯。此乃老三樣,雷打不動。稀飯呢,是我們這里的特產,先將面打成糊糊,然後倒入鍋中煮,直到煮沸。我覺得這是粥的「簡化版」因為粥比這東西麻煩多了。中午的飯菜較之早上那就豐富多了。我們這兒大多喜歡吃面,有時吃刀削麵,有時吃湯面條,有時吃蒸面條,有時吃蒜面條,有時吃炸醬面。當然了,隔三差五地也吃頓米飯什麼的,味道都非常不錯。晚上,是我們一家人飯菜消耗量最大的時候,飯菜都與早上的飯菜差不多,但較之早上少了時間上的限制,我們都可以開懷大吃了,大家都非常開心。我們這里還有許多的特色小吃,都比較少見,湯類比如甜豆腐腦,咸豆腐腦,胡辣湯等等,麵食還有煎餅,油條,菜饃,烙餅和焦饃等等,都非常味美。我愛家鄉的飲食,更愛我那美麗的家鄉!
4. 哪裡的韓國炸醬面好吃來炫多炸醬面加盟創業好項目
哪裡的韓國炸醬面好吃?炫多韓國炸醬面加盟創業好項目!這段時間比較熱播韓劇, 發現韓國劇里都特別喜歡吃炸醬面,每次看劇里情節在吃的時候,就超級想吃韓劇裡面的那種炸醬面,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吧, 所以加盟炫多韓國炸醬面肯定是一個不錯的項目選擇。韓國炸醬面屬於韓國料理菜譜,主要原料是黃瓜、胡蘿卜、土豆、洋蔥、肉末和面條等;工藝是炒,韓國炸醬面的原料:黃瓜、胡蘿卜、洋蔥、土豆、肉末等、手擀麵。韓國炸醬面的配料:蒜末、真味雜醬、食用油、黑胡椒粉、醬油、雞精、水、白糖,韓國炸醬面的做法:先在鍋里炒肉餡,放雜醬,翻炒。
經營韓國炸醬面加盟店,對店面大小要求不高,小倒三平米,大到幾萬平米,均可經營,大大降低了經營門檻,另外經營餐飲業無須備貨、壓貨,當天采購、當天賣出,有很好的現金流動,不需要太多的周轉資金,大大降低了投資風險,對於想發家致富的初次創業者,韓國炸醬面加盟無疑是一個首選的創業好項目。加盟炫多韓國炸醬面,市場前景廣闊!
炫多韓國炸醬面加盟,具有投資小、風險低、收益高等特點,深受投資者的親睞。加盟炫多韓國炸醬面,助您輕松開店,輕松賺錢!聯系人:呂晶
5. 中國面條排名前十名小吃
1、武漢熱乾麵
熱乾麵是湖北省武漢市的漢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漢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歡迎。隨著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漢熱乾麵也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是諸多人喜歡的麵食之一。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2、老北京炸醬面
流行於北京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後,撈出,將水瀝干,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鍋挑)。也有面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瀝干,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涼面」。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3、山西刀削麵
流行於北方。操作過程:將麵粉和成團塊狀,左手舉面團,右手拿弧形刀,將面一片一片地削到開水鍋內,煮熟後撈出,加入臊子、調料食用,以山西刀削麵最為著名。山西刀削麵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4、蘭州拉麵
蘭州的牛肉麵有很多品種,從面條的粗細上來分有大寬(二個手指寬),二寬(一指寬),韭葉子(韭菜葉的寬度),二細(直徑四毫米左右),三細(直徑三毫米左右),細(鉛筆芯粗細),毛細(細鐵絲粗細)等若干品種,分量上來有大、小碗之分。講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清的是湯清(用牛骨頭燉出來的清湯),白的是白蘿卜片,綠的是香菜、蒜苗,紅的是辣椒油,黃是面條黃亮。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5、四川擔擔面
相傳1841年由自貢一個叫陳包包的小販創制,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當年挑擔擔面的扁擔一頭是個煤球爐子,上面一口銅鍋。銅鍋隔為兩格,一格煮麵,一格燉雞;另一頭裝的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賣面的小販用扁擔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遊走,邊走邊吆喝:「擔擔面——擔擔面——」喜歡擔擔面的一聽到這種熟悉的叫賣聲,趕緊叫住小販說「來一碗」。那麼你只要付點小錢,就能品嘗到這種美食了。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6、河南燴面
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按配料不同可分為:羊肉燴面,牛肉燴面,三鮮燴面,五鮮燴面等等。燴面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7、杭州片兒川面
杭州的一種著名湯面,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已有百餘年歷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館首創,其特色在於雪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8、崑山奧灶面
蘇州崑山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面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鹵鴨面,白面白湯,原色原味。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9、鎮江鍋蓋面
鍋蓋面,用的面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擠壓成薄薄的麵皮,用刀切成面條,這種面條有毛孔,鹵汁易入味,吃在嘴裡耐嚼有勁,味道獨具。 鍋蓋面的底料也十分講究,秘制醬油汁加上十餘種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2016中國十大面條排行榜
10、吉林延吉冷麵
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是用蕎麥面或小麥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樹皮面的)。朝鮮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過生日時吃冷麵的傳統。蕎麥面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麵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麵才是最正宗。冷麵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後食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夏日的炎熱統統拋到「面鋪」外。
6. 如何能做出好吃的炸醬面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小時候夏天過涼水的炸醬面我一人能就著黃瓜吃三大碗。後來來澳洲留學,最想念的家鄉味道就是炸醬面,我也曾四處尋找食材和菜譜,不厚道的說一句,我也照著這個問題底下另一個高票做過,但始終做不出記憶里的香味。後來經過不懈努力(其實就是給我奶奶打了個電話問了幾句),終於做出了地道的北京小碗干炸。
先吹吹牛逼,我這炸醬面好吃到什麼程度呢,
我老婆今天病了在家休息,沒別的要求就想吃我的炸醬面,剛才在卧室休息睡一半,被我的炸醬香醒了。
她是福建人,以前曾經說過“韓式炸醬面比老北京炸醬面好吃”這種傷害信仰可能導致分手的話,吃過我的炸醬面之後再也不念叨韓式炸醬面了。
我剛才就在家炸醬,對面鄰居在車庫都能問到香味,出門扔垃圾那個三哥問我在煮什麼聞著這么香。嘿嘿,就是pasta啦
我以前基友帶著老婆來我家點名吃炸醬面,吃完還把剩下的醬打包帶走。他山西人,他老婆浙江人,兩人都贊不絕口。
澳洲土著基友也被我的京式炸醬面征服,說比唐人街那些餐廳做的好吃百倍。
下面我就來直播一下,照片都是一手拿鏟勺一手拿手機拍的,渣渣畫質,大家湊活看吧。
1. 食材准備
先來一張全家福:
7. 山西各地美食有哪些
刀削麵
據老年人講,起碼在清代,炒麵已為百姓普遍食用。原始的干炒麵是將玉米粒上火干炒,磨成麵粉即成。左權炒麵是具有獨特地方風味的簡易麵食。隨著時間推移,左權人民對於干炒麵不斷加工改進,發展為「香炒麵」、「甜炒麵」,它的優點不僅製作簡單,而且易貯存、易攜帶,干食或以茶、湯拌和食用皆可,非常方便,故深受當地人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