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攻略 » 肝脾不好吃哪些食療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肝脾不好吃哪些食療

發布時間: 2023-01-20 04:49:35

①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氣血對於女人來說是重中之重,女人氣血不足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病症,會對健康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如臉色差、肌膚暗黃等等。下面分享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1

1、龍眼肉

一到夏季就有新鮮多汁的龍眼上市,因龍眼肉含有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還富含鐵質。所以多吃龍眼湯或是龍眼酒等食物,是女人補氣補血最佳的方法。

2、桑葚干

桑葚干含有豐富的鐵,是目前水果以及自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被稱之為水果中的「補血果」。若是吃桑葚干最好是煮粥一起吃,每天一碗桑葚粥不僅可以補血,還可以美容養顏,但妊娠期間禁止服用。

3、干棗

紅棗含有維生素C,也是補血的最佳食物,而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離子吸收,讓機體對鐵的吸收事半功倍。但是紅棗含有膳食纖維,對消化系統不好,因此不能多吃,最好是用來煲湯或是煮粥。

4、葡萄

葡萄中富含維生素B12,尤其是帶皮的葡萄發酵製成的葡萄酒,每升中含有12-15毫升克的維生素B12,對惡性貧血效果非常好。但是對一般缺鐵性貧血來說。葡萄服用鐵質,補充鐵質最好的輔助食物;缺鐵性貧血患者、婦女都可以吃,有助於血液製造功能,孕婦也可以多吃葡萄,對胎兒健康益處多多,還能讓孕婦血脈疏通。

5、荔枝

荔枝具有補肝養血、健脾理氣、荔枝味甘酸、性溫、歸脾、肝經。荔枝具有生津止渴、補脾養血效果,非常適合虛寒胃痛、腹痛、腹瀉氣滯胃痛、腹痛人群食用。

2、女人補氣補血的食物

1、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效果,女性貧血多喝當歸補血湯或是當歸與雞血藤合用;還可以用當歸芍葯及四物湯加阿膠,使用當歸、黨參、阿膠煮湯沖服紫河車粉,對女人補血補氣效果很好。

2、阿膠

阿膠用驢皮製作而成,能讓血紅蛋白量、紅白細胞明顯升高,補血作用略勝鐵劑。

3、黨參

黨參浸泡膏葯、粉劑、煎熬都可以增高血紅蛋白量、紅細胞,用補血湯黨參、雞血藤、當歸、白芍、熟地)可以治療貧血狀況。

4、鹿茸

用百分之二十的鹿茸酒,每次10毫升,一天三次,對脾虛腎陽虛的貧血、再障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狀有效。

5、烏雞

烏雞是補女人氣血最佳食物,還可以強身健體,治癒虛衰疾病,還可消除消渴及噤口痢,尤其是產後女性朋友可以多吃烏雞。

3、女人氣血不足的原因

1、缺乏運動:不經常運動,經脈不通暢,氣血生成道路受阻,導致氣血不足的原因。

2、睡眠不足:長時間生活不規律,讓身體機能血氣無法恢復,造血時間也不充足。

3、性生活無度:縱欲過度也會導致血氣不足,而精血是同源的,腎精損失嚴重,會引起氣血不足情況。

4、勞動過度:過度體力勞動,會傷到氣血。氣虛會逐漸導致血生成動力不足,最終形成氣血兩虧情況,嚴重者會直接引起心脾血虛。

5、意外傷害:若是遭遇大傷、車禍、大病或是重病,會在短期間內傷耗氣血,而慢性疾病則會緩慢消耗血氣。

6、飲食不當:飲食不規律、飲食沒有節制、偏食、營養不全面或是喜歡吃涼的、燙的、辣的等食物會導致脾胃損傷,這樣會形成氣血能量或是原料不足,引發氣血不足。

4、女人氣血不足的症狀

1、健忘心悸:心主血脈,又主管精神活動,心若是氣血不足心神會失養,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健忘。

2、視物昏花:眼睛干澀昏花、視力功能下降,一般與肝的氣血不足有關。

3、面色泛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會氣血不足,面色發黃沒有光澤,會感覺渾身無力。

4、皮膚粗糙:女人氣血不足皮膚也顯粗糙、暗黃、長斑,因為氣血對人體肌膚有營養和滋潤作用。

5、失眠多夢:心肝氣血不足,心不能藏神,肝不能藏魂,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容易驚醒或是多夢。

6、月經期量少:女人月經量與氣血關系密切,如果氣血不足,月經量會減少,嚴重者會閉經。

5、氣血不足的危害

1、易腹瀉

經期拉肚子其實就是氣血不足,因為經期來臨的時候,有限的氣血被調集起來,腸胃就越發地氣血不足了,於是就出現了功能削弱,容易腹瀉。

2、長痘痘

痘痘是身體有毒素的一種表現形式,長痘是表示身體的某個臟器積累了毒素,用「痘痘」來告訴你是時候要清理一下毒素了,而徑路不通是導致毒素堆積在體內的根本原因。

3、臉色暗黃、皮膚粗糙

人一旦氣血不足,肝臟就無法正常排毒,膽黃素不能被及時代謝掉,就會導致膽黃素阻滯,面色發黃黯啞,皮膚粗糙。所以,改善皮膚的第一步就是補足氣血。

4、月經不調

氣血就像太陽,源源不斷地為身體輸送熱量與能量,保證氣血順暢,而血虛的人無法得到氣血給予的熱量,體內已形成寒濕,很容易導致氣滯血瘀,月經不調。

5、引發肥胖

有的人長期節食會導致化血無源頭,很容易導致氣血兩虧,影響身體排毒,新陳代謝不暢,毒素越積越多,反而會越減越肥。

當身體的血氣能量不夠,沒有足夠的能量將身體內部的廢物排出體外,這些排不出去的垃圾堆積在身體內部組織的間隙,隨著堆積垃圾的逐漸增加,人就慢慢的胖起來。

6、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其實就是氣血不足。乳房上分布了非常多的經絡,如果你氣血不足,氣血失調,血行不暢就會氣滯、血瘀、痰凝互結於乳房這就成了乳腺增生。《婦人大全良方》曾提到:「此屬肝脾郁怒,氣血虧損,名日乳岩」,明確地道明了乳腺疾病的誘因也是氣血問題。

7、孕產婦氣血兩虧

懷孕時母親的血液就是孩子生長的土壤,母親身體素質好壞直接影響孩子。母親血寒,就是體內寒氣比較重的母親,在懷孕前就伴有痛經、腰酸、背痛、腿痛、肩頸酸痛現象的,或在懷孕期間吃了大量寒涼食物的女士,孩子生下來自然寒氣重,容易出現黃疸重、濕疹、吐奶、腹瀉、感冒、咳嗽、哮喘、過敏等症狀。

母親血少,孩子生出來自然血少,容易睡眠不好、夜驚、膽小、愛哭鬧、自控能力差,容易腹痛、腹瀉、便秘、濕疹、感冒、咳嗽等。

如果產後如果不及時補足氣血,很容易氣血兩虧,從而出現乳汁不足,大便秘結,血虛體弱,頭暈,乏力,甚至產後腹痛,陰冷,性生活等不協調等,嚴重的會落下月子病的,影響正常生活。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2

女人食補補氣補血食譜

1、銀耳紅棗湯

說到女人食補補氣補血這個話題,建議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喝些銀耳紅棗湯。首先銀耳又被稱之為「平民的燕窩」,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不僅可以幫助滋補身體,同時也可以幫助去燥去火。對於氣血虧虛的女性朋友,用銀耳、桂圓干、紅棗、枸杞等一起熬湯飲用,可以幫助補氣補血,同時也可以使女性的臉色白里透紅。

2、黑糯米補血粥

黑糯米本身就是補血的佳品,搭配桂圓、紅棗等補血補氣的食物一起食用,其補氣補血的作用功效將會更加出色。與此同時,日常生活中多喝些黑糯米補血粥,也可以起到滋陰潤燥、養顏美白的'作用功效,對於女性朋友來說是非常不錯的。

3、黃精粳米粥

將黃精和粳米一起熬煮成粥,不僅可以不錯機體所需要的營養,同時也可以起到補氣補血的作用功效。這是因為黃精本身就具有養血益氣的作用功效,而粳米的搭配可以增強黃精的作用,二者相輔相成,能夠讓調補的效果更加顯著。

補氣補血安神養胃的食療3

1、核桃

核桃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它自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亞麻酸以及磷脂等,尤其是亞麻酸對促進大腦的發育很重要。但孕婦還要注意,核桃中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吃得過多必然會因熱量攝入過多造成身體發胖,進而影響孕婦正常的血糖、血脂和血壓。

2、葡萄乾

能補氣血,利水消腫,其含鐵量非常高,可以預防預期貧血和浮腫。雖然葡萄乾好吃但是也不能多吃,尤其有些胖的孕婦還有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千萬不能吃葡萄乾。

3、大棗

大棗的營養價值很高。因為它不僅自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能給孕婦補充鐵,大棗可是很好的孕期零食。但是大棗也不能吃得太多,否則很容易使孕婦脹氣。

4、無花果

這可是個好東西。能健胃潤腸,還能催乳呢。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果糖以及葡萄糖等。是孕期的絕佳零食哦!孕期便秘的媽咪更要多吃哦!

5、酸奶

酸奶裡面含益生菌,可以幫孕婦調理腸胃,同時又富含蛋白質,是補充蛋白質很好的來源。而且酸奶清涼、爽口,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② 吃什麼食物養胃 養胃食療方調理腸胃讓你胃口大開

生活中常常會見到一些胃功能不好的人,他們往往食慾不振,面色不好,身體不太健康。那吃什麼可以養胃呢?為了能更好地調理腸胃,我們不妨可以嘗試一下養胃食療方,經常吃這些,也許能讓你胃口大開呢!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吃什麼食物養胃 小偏方讓你胃口大開 一、瑞香湯 120克山葯,各30克烏梅、甘草,各3克陳皮、木香。以上諸葯研磨為末,每次取適量做湯進行服食,每天吃2次。對於治療胃脘脹痛,肝脾不和、大便溏薄等症狀效果較好。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二、人參煨豬肚 1個豬肚,15克人參,6克乾薑,7根蔥白,150克糯米。洗凈豬肚,蔥折去須切段,洗凈糯米,一起放到豬肚中,用線縫合。加水到沙鍋內,在鍋內放入豬肚,先用武火來燒沸,將湯面上的浮泡撇去,改用文火煮到極爛,即可食用。對於胃脘冷痛,胃虛寒症,食慾不振,大便瀉泄等症狀治療效果較好。

③ 脾虛肺熱肝鬱在飲食上需注意什麼

應戒煙限酒,平日少吃油膩辛辣之物。在日常飲食上,可選擇苡米、百合、蓮子、黑木耳之類的食物煮粥喝。再就是保持心情舒暢也是一副治療肝脾不和的良葯。可多吃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山葯,有利濕作用。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

④ 補脾的食物有哪些

補脾的食物有:

1、糯米。性溫,味甘,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脾虛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孫思邈說:「糯米,脾病宜食,益氣止泄。」所謂脾病,乃指脾虛為病之義。《本經逢原》說得好:「糯米,益氣補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滯。若作糕餅,性難運化,病人莫食。」

2、西國米。又稱西穀米,西米。白凈滑糯,營養豐富。性溫,味甘,能溫中補脾,凡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頗宜。《柑園小識》記載:「西穀米健脾運胃,久病虛乏者,煮粥食最宜。」

3、紅薯。俗稱甘薯、山芋。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之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4、粳米。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本草經疏》亦雲:「粳米即人所常食米,為五穀之長,人相賴以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無毒,雖專主脾胃,而五臟生氣,血脈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膚。

養肝補脾食療配方:

茄汁青魚片:青魚補肝明目,養胃健脾。適用於久病體虛、神經衰弱、慢性肝炎、慢性腎炎。

素燜扁豆:扁豆被譽為首選健脾和胃的素補佳品,尤其適用於老人、孕婦、乳母,以及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患者服食。

韭菜豬肝湯:韭菜性溫辛香,多吃最能助益陽氣,以其配豬肝可補養肝血。適用於肝病、夜盲症、便秘等病患。

黑米粥:黑米性平味甘,含15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能益肝補脾,養胃滋腎,為進補佳糧。此粥適用於肝腎虛損,婦女產後體虛。

紅棗粥:紅棗補氣血,益肝健脾和胃,溫補陽氣。此粥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納呆便溏、氣血不足、血小板減少、貧血、慢性肝炎、營養不良等。

枸杞粥:枸杞30克,大米60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煮熟即可食用。枸杞有明目之良效,所以,該粥可滋補肝腎,使目光明亮。

決明子粥:炒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炒至微香,取出待冷卻後熬汁。然後,用其汁和大米同煮,將熟時加入冰糖,沸後即可食用。該粥可清肝、明目、通便。

豬肝綠豆粥: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將綠豆、大米洗凈、同放鍋中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慢慢熬,煮至八成熟時,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即成。這種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色臘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桑葚粥:桑葚30克(新桑葚則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凈後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該粥可補肝養血、明目益智,用於肝虧腎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早白等症。

拓展資料:

養肝補脾食物可健脾補肝,調節氣血運行,防病保健,多用於春季,以性溫味甘食物為主,常為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肉魚類,如牛肉、鱸魚、鯽魚,可做成湯、粥、茶等美食,既可健脾補肝,又能享受美味。

春季飲食以平補為原則,重在養肝補脾。這一時令以肝脾當令,肝脾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樹木那樣生發,主控人體一身陽氣的升騰。若肝脾功能受損則導致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臟腑器官受干擾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奮的肝脾再攝入過量的酸味,則造成肝氣過旺,而肝克伐脾就勢必傷及脾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