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納豆哪個地方的好吃,多長錢一袋
納豆淘寶上有賣,一斤幾十到幾百不等!
(實話實說,納豆這東西的味道(口味加氣味)不是什麼人都能接受的,有些人光聞就能吐出來,當然也有人對它趨之若鶩,所以最好不要多買,以免浪費。)
(1)納豆聯系著中日兩國。納豆源於中國。納豆類似中國的發酵豆、怪味豆。古書(和漢三才圖會)記載有:「納豆自中國秦漢以來開始製作。」納豆初始於中國的豆鼓。
據《食品文化·新鮮市場》(石毛直道著,第101頁)一書介紹,兩種納豆都與中國有緣。特別是咸納豆,大約在奈良、平安時代由禪僧傳入日本。日本也曾稱納豆為「鼓」,平城京出土的木簡中也有「鼓」宇。與現代中國人食用的豆鼓相同。
由於豆鼓在僧家寺院的納所製造後放入瓮或桶中貯藏,所以日本人稱其為「唐納豆」或「咸納豆」,日本將其作為營養食品和調味品,中國人把豆豉用鍋炒後或蒸後作為調味料。
納豆傳入日本後,根據日本的風土發展了納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醬,或用醬油不用鼓汁。而且由於系禪僧從中國傳播到日本寺廟,所以納豆首先在寺廟得到發展。例如大龍寺納豆、大德寺納豆、一休納豆、大福寺的濱名納豆、悟真寺的八橋納豆等,均成為地方上寺廟的有名特產。
日本人喜歡食用納豆。他們主要食用咸納豆與拉絲納豆,關西人喜歡前者,關東人則愛吃後者。拉絲納豆由於發酵方法不同,而出現一種黏絲,是不放鹽的。
至於拉絲納豆是否來自中國,日本學者有不同看法。不過中國也有不放鹽的納豆,系大豆發酵食品。當然除中國外,尼泊爾、不丹、緬甸等國也有。但來自何方?也許日本土生土長?尚無定論。不過無論鹽納豆還是拉絲納豆,都是使大豆發酵製成。大豆原產中國,而且大豆的發酵加工方法遠在4000多年前巳在中國大地出現,說兩種納豆均與中國有關,井非無道理。
(2)納豆的營養價值。近年來,經日本的醫學家、生理學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質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納豆後,變得可溶並產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種酵素會由於納豆菌及關聯細菌產生,幫助腸胃消化吸收。納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炭水化合物6.09的%、粗纖維2.2%、灰分1.86%,作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豐富。納豆系高蛋白滋養食品,納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後可排除體內部分膽固醇、分解體內酸化型脂質,使異常血壓恢復正常(《身體科學》雜志1994年1月號,日本評論社出版,第4頁)。
納豆適合日本的風土。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一般以粒狀食用。納豆也是粒狀,使日本人備感親切,而且食用納豆幫助消化米飯,並使愛食用精白米飯的日本人不易得腦血管病。
食用納豆前方法很多。在買回的納豆中,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調味料,攪拌一下,即可食用,多和大米飯一起吃。也可根據個人喜好加些蔥末、紫菜等食用。由於其營養價值被揭曉,食用者日益增多。
如今由於食品加工技術越來越發達,納豆也被製成許多不同的口味,個人可以根據口味和需要選擇購買。
⑵ 哪裡的豆子做豆腐好吃,產量高
黑龍江的大豆做豆腐好吃,吉林也可以,但產量不如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產量高
⑶ 哪個地方產的黃豆好吃最香
四川鄉下有一種本地黃豆不錯,每年我都託人去鄉鎮的場上購買。
⑷ 哪個地區的黃豆做豆腐腦最好
東北大豆是最適合做豆腐的啦,但黑龍江的出油最好,最好的應該是遼寧的. 另外豆腐發黃跟水質也有很大關系,測試水的PH值,如果呈弱酸性,那就說明是水質的問題啦。豆腐不僅含有黃豆的營養,還以其特殊的形狀,讓我們更喜歡它。從固態到液態的食材轉變為固態,讓您感受到食材的美妙。豆腐腦入口即化,柔滑鮮嫩,老少皆宜。還記得小時候,我很喜歡吃豆腐腦。那時候全是鄉下,每一集都會叫媽媽帶我去吃。將腐腦鏟入碗中,不需要很多三四片足,再加上大骨熬制的鹵汁,豆腐腦就會浮在上面,一片一片,非常好看,很好看,很好吃。飲用它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總結:小時候每次過年都很想吃一碗豆腐腦過癮,那時只有1.5元一碗,真便宜!鄉下市集里賣豆腐腦的人非常喜歡,把豆漿放入數個大小相同的碗里,擺在鍋里蒸,客人過來拿一碗調汁和配料即可。營養價值:豆腐腦除了富含蛋白質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鐵、鈣、磷、鎂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陝西是一種普通的早餐。
⑸ 什麼地方的黃豆打豆漿最好喝
目前,世界大豆主產國有四個,分別為美國、巴西、阿根廷和中國。從近年來這些國家的生產情況看,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其產量佔世界大豆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巴西是第二大豆生產國,阿根廷、中國的大豆產量居於世界第3、4位。如果按吃大豆,中國最有歷史的。豆腐,豆漿都是中國的特色的,一盤麻婆豆腐,王致和(安徽人)又發明了腐乳和臭豆腐的這些更是國人最愛。
在中國主要有兩大產區南方大豆,主要是黃淮平原,代表就是安徽的太和大豆;東北大豆,主產區在黑龍江地區,約佔中國大豆的種植的50-60%。到底這些中國大豆那個更適合吃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的。
這從大豆中的油量與蛋白含量關系中可見一斑: 1、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質的積累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質含量十分豐富,10-30天,氨基酸增加最快,此後迅速下降加快向蛋白質轉化。後期蛋白質的增長量占成熟種子蛋白含量的一半以上。
2、 大豆籽粒中的油量的積累大豆種子發育初期,首先形成游離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形成較早,不飽和脂肪酸形成較晚。隨著種子成熟,這些脂肪酸逐步與甘油化合,大豆籽粒中的油量逐呈亞微小滴狀態,四周有含蛋白質、脂肪、磷脂和核酸的膜。
3、 大豆籽粒油量與蛋白質含量之和為60%,這兩種物質在形成過程中呈負相關系。它們的形成都需要現成的光合作用。利於蛋白質形成條件的籽粒蛋白質含量就高,油量含量就低。反之利於油量形成條件的籽粒油量含量就高,蛋白質含量就低。大豆籽粒中的油量是甘油和脂肪酸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形成甘油和脂肪酸需要有充足的水分。
大豆含油量、含蛋白量地區差異較大,這與種植地區的地理條件,如日照、溫度、地勢、降水量、土質、緯度都有一定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土壤水分適中、天氣晴朗、陽光充足、氣溫在21—23度左右的自然條件,對油量的形成和積累有利,但蛋白含量較低。反之,土壤乾旱、高溫悶熱、陰而多濕等條件,對蛋白形成和積累有利,但含油量不高。
東北大豆以油用為主,大豆品種的蛋白質含量較低而含油量較高,不適合製作豆製品;而南方地區,特別是安徽太和黃黃豆,這種大豆多以食用為主,大豆品種的含油量較低而蛋白質含較高,出漿率高,是製作豆製品、提取大豆蛋白及大豆釀造食品的理想原料。在家做豆漿的,一定要選好大豆的,選擇安徽太和大豆做的豆漿,豆渣會少,蛋白含量高,喝起來肯定好喝的。
⑹ 北京有哪些地方豆製品很好吃
豐台區有家 豆花村的飯店
做的超級好吃,
西蜀豆花庄,朝陽區亞運村安惠北里亞園1號樓
颯颯老磨坊豆花魚村
白玉豆製品也不錯
⑺ 大白豆什麼地方的質量最好吃
大白豆,俗稱「大四季豆米」等。煮熟後皮綻開花,似朵朵白雲,故稱「白雲豆」
大白芸豆,屬於我國古老的一種名貴食用豆類,種植歷史悠久。陝南大白芸豆產於陝南的洛南、鎮安、柞水、丹鳳、鎮坪、嵐皋、平利、旬陽、鎮巴、寧強、留壩、西鄉、略陽等縣。多為零星種植,很少成片。陝北部分縣也產。
陝南大白芸豆,顆粒肥大,內胚盈厚,潔白光亮,味美質優,營養豐富,為名貴豆種。顆粒比蠶豆還要大2倍,為豆類之冠。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是我省重要出口豆類。
據測定,大白芸豆含蛋白質19.94%,比小麥高5%~10%,比玉米高12%;含脂肪2.46%,比小麥高1%;含澱粉65.8%,比洋芋高26%。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氨基酸和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及可溶性糖、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b2的含量均高於大豆和小麥。可以用來製作罐頭或八寶粥,味美可口、獨具風味。也可做成多種食品,製作豆沙是豆包的上等餡料。用白芸豆粉做粉條,又白又細,有光澤,有韌勁。大白芸豆是西餐中常用的名貴豆類。產地民間常用以燉肉、燉雞、燉豬蹄等,能在鍋內久煮不裂,但一舀到碗里就會立即開裂,故當地山民叫「碗里開花」。
⑻ 哪個地區的蛋豆好吃
雲南的蠶豆好吃。雀蛋豆 色澤、氣味 正常 產地/廠家 雲南 用途 食用 等級 1 貨號 69 產品詳情 花豆,當地人也把這種豆叫金絲豆;橢圓形,帶有花紋都挺好吃
⑼ 川南豆花是富順的好吃還是瀘州的好吃
富順豆花,漢武帝時,漢高祖劉邦的孫兒劉安承襲父親封為淮南王。他喜歡招賢納士,門下食客常有數千人。為了解決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他們利用淮河流域產鹽有鹵水做凝固劑的條件發明了豆腐。三國時期,豆腐製作技術傳到益州(含今四川和重慶)後,在江陽縣(今瀘州市)的金川驛地區(今富順縣)很受歡迎。因為這里也是一個重要的鹽產區,有一口「出鹽最多」的富世鹽井。
劉錫祿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長期鑽研,又形成了風味獨特的豆花蘸水—糍粑海椒蘸水,只要將滾燙的豆花往蘸水中一滾,放入口中,那感覺即令人銷魂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