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傳喜法師答:有牛奶或牛油的餅干可以供佛嗎
牛奶的餅干可以供佛!牛油的餅干不能供養 一般是植物的 不用殺生而來的 都是可以供養的
雞蛋 不行 蜂蜜,牛奶可以的 ············
『貳』 弘一大師佛弟子能吃蜂蜜嗎
蜂蜜以及乳品是可以拿來供佛的,所以是親近食物,學佛人可以吃。如果你自願不想用乳品,蜂蜜,皮革,絲綢,世尊贊嘆說,這樣的人是此生就要解脫的修行人,牛奶和蜂蜜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在不剝奪對方生命的前提下,獲取對方身上的營養。所以吃不違反戒律,不吃大眾,隨喜贊嘆。
『叄』 可以敬貢菩薩蜂蜜嗎
按經中所說,是可以的。
賢愚因緣經卷第十二
師質子摩頭羅世質緣品第五十四
佛及眾僧。還歸所止。路由一澤。中有泉水。甚為清美。佛與比丘僧。便住休息。諸比丘眾。各各洗缽。有一獼猴。來從阿難。求索其缽。阿難恐破。不欲與之。佛告阿難。速與勿憂。奉教便與。獼猴得缽。持至蜜樹。盛滿缽來。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凈。獼猴即時。拾去蜂蟲。極令潔凈。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語著水。和調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與僧。咸共飲之。皆悉周遍。
獼猴歡喜。騰躍起舞。墮大坑中。即便命終。魂識受胎於師質家。時師質婦。便覺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兒。面首端正。世之少雙。當生之時。家內器物。自然滿蜜。師質夫婦。喜不自勝。請諸相師。占其吉凶。相師占訖。而告之言。此兒有德。甚善無比。因為作字。字摩頭羅瑟質。晉言蜜勝。以其初生之日蜜為瑞應。故因名焉。兒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戀惜不肯放之。兒復殷勤白其父母。若必違遮不從我願。當取命終。不能處俗。父母議言。昔日世尊。已豫記之。雲當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當聽之。共議已決。而告兒言。隨汝所志。兒大欣踴往到佛所。稽首作禮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來比丘。須發自墮。法衣在身。便成沙門。因為廣說四諦妙法種種諸理。心開結盡。得阿羅漢。每與諸比丘。人間游化。若渴乏時。擲缽空中。自然滿蜜。眾人共飲。咸蒙充足。是時阿難白佛言。世尊。摩頭羅瑟質。積何功德。出家未久。獲得應真。意有所須。隨意而得。佛告阿難。汝憶往日受師質請不。答言。憶之。佛言。阿難。於彼食還。至空澤中。時有獼猴從汝索缽。盛蜜施佛。佛為受之。欣悅起舞。墮坑即死。汝復憶不。答言憶之。佛語阿難。彼獼猴者。今摩頭羅瑟質是。由其見佛歡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學道。速成無漏。阿難長跪。重白佛言。復有何緣生獼猴中。佛告阿難。乃往過去。迦葉佛時。有年少比丘。見他沙門跳渡渠水而作是言。彼人飄疾熟似獼猴。彼時沙門聞是語已。便問之曰。汝識我不。答言。識汝。汝是迦葉佛時沙門。何以不識也。時彼沙門。復語之言。汝莫呼我假名沙門。沙門諸果。我悉備辦。年少聞已。毛衣皆豎。五體投地。求哀懺悔。由悔過故。不墮地獄形呰羅漢。故致五百世中恆作獼猴。由前出家持禁戒故。今得見我。沐浴清化。得盡諸苦。佛告阿難。爾時年少比丘。今摩頭羅瑟質是。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聞佛所說。悲喜交懷。咸作是語。身口意業。不可不護。緣是比丘不能護口。獲報如是。佛告阿難。如汝所言。因為四眾。廣說諸法。凈身口意。心垢除凈。各得道跡。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發無上正真道意。或有住於不退地者。眾會聞法。咸共歡喜。頂戴奉行。
『肆』 星雲大師講可用牛奶與蜂蜜供佛嗎
先看法師開示雞蛋能不能吃
1.「凡屬有知覺者,皆不宜食,雖無知覺,然有生機,如各種蛋,亦不宜食。牛奶食之無礙,然亦取彼脂膏,補我身體,亦宜勿食」
所以供奉佛也是一樣,最好供素菜和水果之類的。
『伍』 和尚能吃蜂蜜嗎
可以的,蜂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補足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起到益氣補腎、滋補腸胃、調理心腦血管、改善睡眠質量等一系列的作用。
『陸』 佛教施食可以用蜂蜜么
蜂蜜可以,關鍵施食的時候要有恭敬地心,鬼道眾生可不是佛菩薩,生氣的話就會有麻煩的。灑在馬路上供養不太好,你最好灑的時候,觀想灑在空中供養鬼道眾生。
阿彌陀佛!!!
『柒』 佛弟子蜂蜜能吃嗎
不能
當年佛陀放棄苦行後,正是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糜而恢復了體力,由此可知,牛奶屬清凈之食,可用來供佛,佛弟子亦可食用。
然而,我們學習佛法,明了法義後,更應懂得慈悲體恤眾生,若以其脂膏來奉養吾身,則於理不通。印光大師開示:牛乳取之於牛,雖不傷生害命,然亦有損於牛,故宜不食,食亦不涉犯戒之咎。
蜂蜜與牛奶的性質相同,作為菩薩戒弟子,食用牛奶與蜂蜜雖不犯戒;但若不食,則大眾贊嘆。
(7)蜂蜜可以供佛嗎擴展閱讀:
1、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
2、佛教初創時,佛教徒並沒有特殊的飲食習慣和規定,當時的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普遍的國家,凡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大同小異的飲食觀念。
3、在原始時代,佛教徒乃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過的都是沿門托缽,『一缽千家飯』的飲食生活,他們沒有所謂的潔凈或者不潔凈,神聖或者不神聖的飲食禁忌,他們不選擇托缽對象,為的是一律平等、廣結善緣。
4、即便到了今天,周遭的一些國家佛教區域,還保留著原始時代的風氣,供養者供養什麼就接受什麼,沒有挑剔和選擇的餘地,只要不是特意為某一些托缽者而殺,即便是魚肉等食物,也不會拒絕,而這就是小乘佛教為什麼不規定必須素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