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膠,龜甲膠,鹿角膠可以磨成粉一起喝嗎
三種膠均屬大分子膠原蛋白。吃多了會導致嚴重的消化不良。
可以吃但不是磨成粉喝。最好的方法是以上好黃酒、冰糖伴以阿膠燉化服用,主要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經水不止、妊娠出血及產後虛弱。另一種是同上做阿膠羹(將上述三者再加入適量紅棗、核桃仁、黑芝麻等燉化服用),對身體虛弱、貧血性心悸、頭暈、氣急療效非常好,也能改善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
但是如果小便、舌苔發黃說明陽氣較盛、內熱很重,需禁食阿膠。如果患有感冒、咳痰多、腹瀉等病症或月經來潮時,應停服,待疾病痊癒或經停後再繼續服用。如果出現食慾不振的情況應該立刻停葯。
另外注意這樣不要和牛奶、蘿卜、大蒜同服。會降低葯效。
② 蜂蜜和冷飲能不能同時食用
蜂蜜作為一種葯食同源的食品,其實是可以當做代糖食物的,可以備在廚房裡作常用的「甜味劑」,營養美味,還更健康,減少擔心發胖的顧慮,就這一點來說,蜂蜜無論冷熱,都可食用。但若想其發揮出特有功效,食用蜂蜜時,建議用溫水調服,水溫不宜超過40度。蜂蜜搭配冷飲,可以放心食用。下面介紹一個快手又美味的蜂蜜冷飲食譜,在家就能動手做~
【椴樹花蜂蜜冰激凌】
這個方子是福田淳子的改良版,椴樹花蜂蜜選用的是汪氏的長白山結晶椴樹蜜,這款椴樹蜜是可以剜一勺空口吃的,細膩清甜,稍微一丟丟沙沙的口感但是顆粒均勻,非常細。用蜂蜜代替白砂糖製作的冰激凌,成品的口感更細膩,自然的花香和甜味,也不會太甜膩,甚至大大減少了發胖的幾率。
材料:
動物性淡奶油200g(我用藍風車的)
純奶160g
椴樹蜜90g(汪氏結晶那款,對比過其他牌子椴樹蜜,一是口感和香味做出來差太多,沒有自然的花香味,二是濃稠程度不一,反復試過幾遍確認下這個配比的)
做法:
1.將冰激凌機的蓄冷桶放入冰箱中冷藏至少18小時以上。
2.奶鍋中倒入純牛奶,加熱至即將沸騰停止並保溫。
3.蛋黃和蜂蜜加入到打蛋盆里攪拌至發白。
4.煮開一鍋水,蛋黃糊隔水加熱,注意加熱的同時要攪拌至濃稠。
5.過濾蛋黃糊兩次。隔冰水降溫,送入冰箱冷藏至少1小時。
6.將奶油和蛋黃糊混合,放入冰激凌機中攪拌20分鍾即可。
③ 龜板膠怎麼吃的。。。聽說可以加蜂蜜和加牛奶。。哪樣吃會怎麼樣的
蜂蜜和牛奶---最好是分別單獨吃。
龜板膠是名貴中葯材,你難辨真偽,千萬小心別上當。建議:勿服為佳。
④ 吃膏方裡面能加糖或蜂蜜嗎
膏方的製作
一、膏方的制備 千百年來,中醫學在膏方的制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加工經驗。這些內容,一部分記載在有關的中醫葯典籍里,一部分蘊藏在老葯工的實際經驗中,均有待於不斷發掘繼承,整理應用。 (一) 配料 1.配伍原則 用膏方治病,既可一味單方,又可使用復方。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葯法度,將兩種以上葯物合用,就是配伍。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葯物與葯物之間出現相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發揮葯物的作用而增進療效,減輕和消除副作用。在治療方法上,單方葯簡功專,針對性強;復方葯宏效廣,對較復雜的疾病證候全面照顧,應根據具體病情辨證處方。 (1)單用:單獨使用一味葯物製成膏方,如用白術治療脾氣虛證,用熟地黃治療腎陰虛證,用桑枝祛除風濕,用地榆涼血止血等。 (2)復方: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葯物,按病情和配伍原則組成膏方,如天門冬與麥門冬同用,可增強養陰潤燥作用;黨參與黃芪同用,可增強補氣健脾作用;旱蓮草與女貞子同用,可增強滋補肝腎作用等。同時,葯物合用可以減輕副作用,如術附膏中用蜂蜜,既可解除附子的毒性,又可取其甘緩,以緩解疼痛。補氣養血膏中用了黨參、熟地黃、枸杞子、黃精等眾多滋補葯,少佐陳皮理氣和胃,司消除滋補呆胃的副作用。 2.用葯劑量 臨床多在一般湯劑處方診治有效之後,在病情基本穩定或辨證清楚的基礎上運用膏方。各醫家運用葯味及劑量有不同習慣,但一般每劑湯方在100克左右,膏方在此有效處方上,增大10~15倍以上,形成有效的膏方劑量。由此形成一料膏方的重量當在1000克以上,過少不易製作。另外加糖或蜂蜜1000克,共熬出膏滋約1400克左右,可服用一個半月。若天暖,劑量應酌情減少。 葯物用量有輕重之分,一般輕者用量宜少,重者用量宜多。葯用劑量問題,古今醫家雖曾作了很多考證,但迄今仍難有定論。因此,對於古代方書所載膏方中葯物的用量,僅作為參考,可以根據方中各葯用量的比例了解其配伍意義。臨床開列膏方所用劑量,按中葯學和近代醫案中所用劑量,結合地區、年齡、體質及病情等不同情況,適當使用。 (二) 煉蜜 蜂蜜有調味、滋潤和補益的功效。另外還具有一定的緩和、防腐作用。煉蜜的作用,在於既能驅除葯性的偏激使之中和,又能除去蜂蜜中的水分及雜質,使葯物品質上乘,有質有量且保存持久。 1.選蜜 選擇優質蜂蜜是保證膏滋質量的關鍵。蜜以質厚色自如凝脂、味甜而香、兼有鮮味、黏性強者作為首選。但由於產地和氣候的關系,北方蜜含水分少,一般選用棗花蜜、荊條花蜜為佳,蕎麥花蜜較次;而南方蜜含水分較多,選荔枝蜜、壩子蜜較優。 2.煉蜜方法 將蜂蜜置於鍋內加熱,使之完全溶化,沸騰時用網篩或絹篩撈去上面浮沫,至蜜中水分大部分蒸發,翻起大泡,呈老紅色時,酌加約10%的冷水,再繼續加熱使沸,隨後乘熱傾出,用絹篩過濾,除去其雜質,即成煉蜜。 目前煉蜜老嫩的程度,大都是憑經驗觀察,少煉則嫩,黏性不足;多煉則老,堅硬不易化解。一般煉蜜以生蜜500克煉成400克左右為標准。 二、膏方的製法 膏方的製作經過浸泡、煎煮、濃縮、收膏、存放等幾道工序。 1.浸泡:先將配齊的葯料檢查一遍,把膠類葯揀出另放。然後把其他葯物統統放入容量相當的潔凈砂鍋內,加適量的水浸潤葯料,令其充分吸收膨脹,稍後再加水以高出葯面10厘米左右,浸泡24小時。 2.煎煮:把浸泡後的葯料上火煎煮。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轉為微火以沸為度,約3小時左右,此時葯汁漸濃,即可用紗布過濾出頭道葯汁,再加清水浸潤原來的葯渣後即可上火煎煮,煎法同前,此為二煎,待至第三煎時,氣味已淡薄,濾凈葯汁後即將葯渣倒棄(如葯汁尚濃時,還可再煎1次)。將前三煎所得葯汁混合一處,靜置後再沉澱過濾,以葯渣愈少愈佳。 3. 濃縮:過濾凈的葯汁倒入鍋中,進行濃縮,可以先用大火煎熬,加速水分蒸發,並隨時撇去浮沫,讓葯汁慢慢變成稠厚,再改用小火進一步濃縮,此時應不斷攪拌,因為葯汁轉厚時極易粘底燒焦,在攪拌到葯汁滴在紙上不散開來為度,此時方可暫停煎熬,這就是經過濃縮而成的清膏。 4. 收膏:把蒸烊化開的膠類葯與糖(以冰糖和蜂蜜為佳),倒入清膏中,放在小火上慢慢熬煉,不斷用鏟攪拌,直至能扯拉成旗或在滴水成珠(將膏汁滴入清水中凝結成珠而不散)即可。 5. 存放:待收好的膏冷卻後,裝入清潔干凈的瓷質容器內,先不加蓋,用干凈紗布將容器口遮蓋上,放置一夜,待完全冷卻後,再加蓋,放入陰涼處。 另外,要注意在收膏的同時,可以放入准備好的葯末(如鹿茸粉、人參粉、珍珠粉、琥珀粉、胎盤粉),要求葯末極細,在膏中充分抹勻。還有,可根據需要放入胡桃肉、桂圓肉、紅棗肉等一起煎煮時取汁,在收膏時一起放入可充分發揮其作用。 膏方的製作比較復雜,有特定的程序,嚴格的操作過程,為了達到預期效果,一般不提倡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