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蜂蜜功效 » 北方養蜂蜜可以過冬季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北方養蜂蜜可以過冬季嗎

發布時間: 2023-03-19 08:39:49

❶ 冬天到底能不能收野蜜蜂養

野生的中蜂槐局在冬季的時候不但不會冬眠,更是需要大量的蜂蜜來維持漫長的冬季。而且我們發現蜜蜂以後還要考慮回到家裡怎麼飼養?因為外界氣笑鎮候寒冷,沒有蜜源,我們還要做好保溫和提供足夠的能夠讓蜜蜂安全享用的蜂蜜才能滿足蜜蜂越冬條件。所以如果要收捕冬季發現的蜂群,應該滿足下面的條件。

一、冬季時間過短
對於我國的一些省份來說,常年溫度不低,就算是在冬季溫度也在10攝氏度以上。如果我們是在這樣的地方發現蜂群,顯然是可以收捕的,至於收捕的方法,其它季節並沒有什麼區別,可以先使用收蜂籠將蜜蜂收捕在收蜂籠中,然後回到家裡進行過箱。收捕的時間選擇在傍晚,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

對於冬季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上的地方來說,蜜蜂多少還是能採集一些花蜜的,而且這個溫度下往往蜂群中還有部分卵蟲脾,收捕的時候將卵蟲脾和蜜粉鉛升讓脾綁進蜂箱中,加強飼喂,還是可以成功的。

二、寒冷的地方
對於我們寒冷的地方在冬季發現蜂群,在收捕的時候就應該考慮了,如果溫度都在幾度了,而且溫度還在持續下降,這樣的蜂群不建議收捕,但是可以保護起來,等到來年的時候進行收捕。

總的來說,收捕蜂群不管是在什麼季節,我們必須考慮到兩個因素,那就是蜜源和溫度,蜜源問題在蜜蜂還能活動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飼喂來進行解決,但是溫度是我們不能解決的。所以對於冬季的蜂群來說,如果要收捕,至少要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飼喂,讓蜂群中產生大量的蜂蜜,給蜜蜂提供足夠的越冬飼料,如果時間上跟不上,不建議收捕。

❷ 土蜜蜂養殖如何過冬 土蜜蜂養殖怎樣過冬

1、在提到越冬蜂的時候,通常我們聽說的是培育適齡越冬蜂,那麼什麼是適齡越冬蜂呢?實際上指的就是在秋季培育的沒有參與過採集和哺育任務,但是經過了2到3次排泄飛行的蜜蜂,這些蜜蜂由於沒禪猛扮有參與採集和哺育任務,王漿腺並沒有發育,這些蜜蜂的壽命往往比較長,通常能夠維持半年以上,在第二年春季的時候,當蜂王恢復產卵以後,這些工蜂的王漿腺才開始發育,相當於我們延遲了這些蜜蜂的發育時間,對第二年的春繁第一批幼蟲哺育擁有較大作用,可以給這些幼蟲提供充足的王漿,所以越冬蜂的質量和數量,對蜂群的越冬起到關鍵作用。
2、雖然說適齡越冬蜂壽命長,但是也是要吃的,因為蜜蜂在越冬的時候並不會冬眠,所以我們必須保證在蜜蜂越冬期間蜂群中有充足的蜂蜜,而且還要保證蜂蜜優質,一般越冬時間半年以上的要求一框蜂有蜂蜜2.5千克到3千克之間、越冬時間4到賀灶5個月的一框蜂要求有蜂蜜2到2.5千克、2到三個月越冬期的要求一款蜂有蜂蜜1.5到2千克,越冬期比較短的一般一框蜂要求蜂脾上有3到4厘米寬的封蓋蜜即可,所以具體我們當地蜜蜂越冬需要多少蜂蜜,可以參考這個數據來看。
3、對於保溫來說,一般蜜蜂越冬保溫要求寧冷勿熱,主要是要預防蜂王在冬天的時候產卵,消耗越冬蜂體力,導致越冬蜂王漿腺發育,所以在蜜蜂越冬的時候,我們需要保暖,但是也不要過度。可以根據當地的寒冷情況來採用外保溫或者內外保溫兼顧的方式,同時結合蜂路來控制蜂群內溫度知大,比如採用蜂脾相稱的方式來避免蜂群內巢溫過高等。
4、其實對於蜜蜂越冬來說,准備工作是最重要的,對於越冬期來說,主要是做好巢門的掩蓋,避免打擾。

❸ 我們這冬天晝夜溫差很大,蜜蜂可以安全過冬嗎

幫你刪選過了,你看看吧
1 溫度對蜜蜂個體行為的影響

蜜蜂的活動與外界環境溫度密切相關。陳士華等報道,密山地區的蜜蜂活動溫度高於12℃,最適宜溫度為15~25℃。當氣溫高於35℃時,蜜源植物水分蒸發御襲運過盛,花蜜大量減少,蜜蜂採集花蜜的活動明顯下降;當氣溫在40℃以上時,蜜蜂幾乎停止田野採集工作,只有采水活動。余林生等對安徽中華蜜蜂蜂王交配和產卵行為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中華蜜蜂蜂王的產卵量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呈現「兩高」(春、秋)和「兩低」(冬、夏)的變化模式曲線,且處女王認巢飛行和婚飛的最適宜溫度為20~28℃。沈育初報道,雄蜂婚飛的最鎮梁低氣溫應是20℃左右,這不是指平均氣溫,而是只要一天中有一段時間超過20℃,雄蜂就會出巢交尾。
周冰峰等報道,氣溫低於14℃時的八葉五加花期,中華蜜蜂的出勤數明顯高於義大利蜜蜂。余林生等報道,安徽南部山區秋、冬季的批把流蜜期時,中華蜜蜂的群產蜜量明顯高於義大利蜜蜂。
2 蜂群與溫度間關系
蜂群對環境溫度的變化頗為敏感,但對溫度變化的調節能力比單個蜜蜂強。在沒有子的蜂群內,群內溫度一般可以在14~32℃之間變化。而蜂群處在繁殖季節時,對溫度的控制是十分嚴格的,雖然有時外界氣溫變化很大,但因蜂群積極調節,使蜂巢內的溫度基本穩定在35℃左右。在高溫季節里,蜜蜂通過采水和翅膀扇風陳降低巢內溫度,當環境溫度低時,蜜蜂通過結團和振動胸部肌肉產熱來提高群內溫度。Marco K.等報道,蜂群內有子存在的情況下,工蜂用胸部貼著具有封蓋子的蜂房上或進入子間的空巢房通過胸的振動產熱來保持子區的溫度穩定。
在越冬蜂群中,不同群勢的蜂群調節巢溫的能力不一樣。紀天樣報道,強群蜜蜂的越冬效果明顯好於弱群,且蜜消耗量少;主要是由於蜂團比較大,蜂團中間溫度穩定,蜜蜂活動量小、消耗的蜜少,從而能夠安全越冬;弱群蜂數比較少,蜜蜂互借體溫達不到20℃時,由一部分蜜蜂活動產生熱來維持蜂團中間溫度。余林生等報道,中華蜜蜂越冬蜂團中心溫度與環境溫度變化同步,伴隨著蜂群的群勢下降,蜂團中心溫度波動范圍增大,越冬穩定性下降。張學峰等在廣東對中蜂雙群同箱與單箱飼養的巢溫進行對比,認為雙群同箱中蜂的巢溫比單箱飼養的中蜂平均高1.4~2.0℃。
相同群勢不同蜜蜂品種,對蜂群溫度的調節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差異。IJ.R.Verma 對印度蜜蜂(Apis cerana indica Fab.)群體溫度調節進行過系統研究,結果表明:當外界氣溫波動在25.0~30.0 ℃時,印度蜜蜂與義大利蜜蜂都能維持體內溫度在35.0℃左右,但氣溫高於或低於這個范圍時,印度蜜蜂群內的溫度波動高於義大利蜜蜂1.0~3.0℃。紀天樣報道,在越冬期,同等群勢的東北黑蜂對蜂群的調節能力弱於中蜂和意蜂,且蜜消耗多。楊冠煌等研究認為,中華蜜蜂在夏季群體內溫度的日夜波動為3℃,秋季為2℃,冬季蜂團中心溫度控制在24.0~28.0它,邊緣為13.0~15.0℃,其變化幅度均禪褲大於義大利蜜蜂。
蜜蜂對群體溫度的調節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明顯。王樹興等報道,在越冬蜂群中,蜂團大小和蜂群溫度的高低成負相關;溫度越高,蜜蜂活動增強,代謝強度增加,導致生命力減弱,蜜蜂的壽命縮短。
3 溫度對蜜蜂發育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蜜蜂發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蜜蜂生長發育過程中,影響其子的發育歷期,蜜蜂初生重、外部形態及腺體發育等。
蜂卵的發育溫度為30~38℃,其中最適溫度為32~35℃,發育歷期3d,隨溫度改變,發育歷期相應縮短或延長;封蓋子發育最適溫度,工蜂為32~35℃,雄蜂范圍較窄,只有33~35℃,蜂王為30~36℃。曾志將研究了在恆溫培養箱內培育義大利蜜蜂受精卵,結果表明:在32,33,35℃時卵的發育歷期分別為105,90,70 h,40℃時卵不孵化,推算出卵的發育起點溫度為26℃,有效積溫為630 h·℃,但在此起點溫度以上的28.0℃和29.5℃,蜜蜂卵均不孵化。周冰峰等四分別在32,33,34,35,36℃下觀察發現,義大利蜜蜂受精卵的發育歷期分別為3.68,3.40,3.00,2.81,2.74 d;蜂王封蓋期分別為8.80,8.19,7.93,7.04,7.08 d,封蓋期在32~36℃之間,蜂王初生重為226.7~228.5 mg,各水平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溫度升高到37℃時,蜂王的初生重顯著下降(P<0.05)。
余林生等報道,溫度對中華蜜蜂性成熟及蜂王卵巢管數和雄蜂射精量的影響極顯著(P<0.05);對封蓋子期及韌生重影響差異顯著(P<0.05),對體長、認巢飛行期的影響差異不顯著(P>0.05)。譚墾等報道,西方蜜蜂幼蟲在不同溫度下發育,對蜜蜂翅膀的形態特徵有明顯的影響。CIaudia G.等報道:在蛹期,無論群體內溫度變化幅度多小,都會影響蜜蜂神經系統的發育,從而影響成年蜂的行為。
4 溫度與蜜螃病蟲害發生間的關系
溫度是一切生物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的環境因子,對蜜蜂病蟲害發生、傳播的影響也不例外。
4.1 變溫與蜜蜂病蟲害的發生
早春氣溫變化頻繁,蜂群的白堊病受其影響較明顯。處於增殖期的蜂群子圈面積較大,結團時外圍脾受凍,或因蜂群繁殖很快,雄蜂幼蟲常被拋置於育蟲圈外受凍,從而使白堊病的發病率明顯提高。梁勤等報道,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孢子活化和膨大在15~40℃和25~40℃范圍內受溫度的影響不明顯(P>0.05);萌發管僅發生在25~37℃,最適溫度位於(31~35)±0.5℃。不穩定的溫、濕度是導致東方蜜蜂囊狀幼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卷翅病常見於氣溫變化異常、粉源充足的季節,保溫不當,蜂少於脾,管理不要時易患此病。
4.2 高溫與蜜蜂病蟲害的發生
溫度高於35℃時,蜜蜂易發生慢性麻痹病,並會藉助於受病毒感染的花粉、巢脾、蜂機具以及盜蜂、迷巢蜂在群間迅速傳播。持續的高溫天氣或喪失調溫能力的蜂群,往往造成對卵和幼蟲的高溫傷害。美洲幼蟲腐臭病幼蟲多發生於氣溫較高的夏季,其芽孢桿菌發育的最適宜溫度為36~37℃。高溫同樣能加速急性麻痹病病毒粒子的增殖,有助於敗血病和黃麴黴的傳染。
4.3 低溫與蜜蜂病敵自的發生
冬季及早春,外界溫度低或多雨,蜜蜂被迫長期幽閉,無法排泄飛翔,易發生孢子蟲病、下痢,污染箱內及巢脾。春繁期間,氣溫低於15℃時,蜂群保溫不當,易發生爬蜂,同時保溫不利也會感染囊狀幼蟲病,寒流能促使蜜蜂螺原體病的發生。

❹ 東北的冬季,蜂蜜可以放室外保存嗎

您好,不低於零下25度,密封好可以保存的

❺ 蜜蜂在北方怎樣過冬

當巢內溫度低到13℃時,它們在蜂巢內互相靠攏,結成球形團在一起,溫度越低結團越緊,使蜂團的表面積縮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溫過多。

天氣寒冷時,蜂球外表溫度比球心低,此時在蜂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鑽,而球心的蜂則向外轉移,它們就這樣互相照顧,不斷地反復交換位置,渡過寒冬。

它們不需解散球體,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過互相傳遞的辦法得到食料。這樣可保持球體內的溫度不變或少變,以利於安全越冬。

(5)北方養蜂蜜可以過冬季嗎擴展閱讀:

從春季到秋末,在植物開花季節,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暫休閑時期。但是,寒冷的天氣和蜂巢內的低溫,對蜜蜂是不利的,因為蜜蜂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會隨著周圍環境的溫度改變。

蜜蜂完全以花為生,包括花粉及花蜜,有核御時釀造儲存成蜂蜜。毫無疑問的是,蜜蜂在採花粉時亦同時對它授粉,當蜜蜂在花間採花粉時,會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這些掉落的花粉關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異花傳粉。蜜蜂身為傳粉者的實際價值比其製造蜂蜜和蜂蠟的價值更大。

❻ 蜜蜂冬天怎麼過冬,怎麼喂養

蜜蜂冬天過冬方式有室外越冬、室擾扒外包裝越冬、室內越冬。喂養方式有飼喂器、保鮮袋喂養

蜜蜂冬天過冬方式

1、室外越冬

室外越冬一般是針對南方氣候比較溫暖的地方,這種地方一般冬季比較短,越冬蜂箱也不用過度包裝,簡單包裝即可。

❼ 養的蜜蜂怎麼過冬

1、蜜蜂在冬季會結成蜂團越冬,蜂團內部的工蜂耗吃蜂蜜或飼料來產生熱量,外層工蜂緊密排列起來進行保溫(蜂王一般位於蜂團橡早沖最裡面,內層工蜂和外側工蜂根據情況調換位置),同時蜂團能通過緊縮與鬆散來實現保溫與散熱,從而使蜂團內部溫度不低於15℃,因此即使在外界-30℃的低溫環境下蜂群也能夠順利越冬。

2、蜜蜂在冬季雖處於半休眠狀態,但仍要進食並通過梁殲吃蜜產熱,野生環境下蜂群越冬時會吃儲備的蜂蜜,但人工飼養時因蜂群儲蜜大部分被養蜂人取走了,此時睜喚養蜂人如不飼喂則蜜蜂便會活活餓死,因此需要養蜂人及時進行補飼且多用白糖製成的糖漿來飼喂,畢竟相對於蜂蜜來說白糖要廉價得多且不會有不良的反應。

3、蜂箱:蜂箱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蜂巢,是蜜蜂棲息、繁殖、貯存食料的場所。蜂箱由大蓋、草簾、覆布、副蓋、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幾部分組成。脾的兩面有幾千個排列整齊、相互銜接的六角形蜂房。

4、蜂脾:脾固定在木製的邊框上,稱為一框巢脾。根據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蟲的數量,分別稱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據日齡的大小子脾又分為:卵脾、蟲脾、封蓋子脾和空脾。裝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廣泛標准蜂箱。可以通過疊加繼箱的方式,及時擴大蜂巢。

5、蜂路:各巢脾之間的距離叫作蜂路。

6、隔王板:隔王板用於將育蟲區和貯蜜區分割開,有利於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產效率。

❽ 北方冬天有蜂蜜養殖場嗎

北方冬天有困森蜂蜜養殖場,可以養蜂。冬天養蜂注意事項:一是越冬初期食物要准備充足,當初冬箱內溫度在10攝氏度左右時,蜜蜂在箱內比較活躍,這時候要喂歲茄足食物,保證蜜蜂有充足的食源。二是越冬期間要做好食物消耗檢查,有時候巢脾中間乎尺察食物不均衡,要把箱內還有食物的巢脾轉動,有利於蜜蜂進食。

❾ 冬天蜂子怎麼越冬 蜜蜂冬天是怎麼過冬的

1、越冬准備

在冬季來臨之前蜜蜂便會為越冬作好充分的准備,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蜂群會大量儲備蜂蜜以供冬天食用,其二是在當年最後一個較大的流蜜期蜂群除了會採花釀蜜外,還會培育大量的越冬蜂,這些越冬蜂只進行過飛行排泄但沒有參與過勞作,壽命比一般芹液沒工蜂要長很多,正是這些越冬蜂才使蜂群能順利撐過嚴冬的。

蜜蜂過冬

2、越冬時間

蜜蜂越冬時間因各地氣候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一般來說我國北方比南方時間要嫌納早且越冬期相對要長,雖然蜜蜂的最適溫度為15~25℃,但蜂群具備調節溫度的能力且能將溫度保持在34~35℃左右,進入冬季後當外界溫度長期低於5℃時蜂群便進入越冬期,越冬時蜂群處於休眠狀態,並在蜂箱內結團靠食蜜糖維持生命。

蜜蜂過冬

3、結團保溫

蜜蜂在冬季會結成蜂團越冬,蜂團內部的工蜂耗吃蜂蜜或飼料來產生熱量,外層工蜂緊密排列起來進行保溫(蜂王一般位於蜂團最裡面埋派,內層工蜂和外側工蜂根據情況調換位置),同時蜂團能通過緊縮與鬆散來實現保溫與散熱,從而使蜂團內部溫度不低於15℃,因此即使在外界-30℃的低溫環境下蜂群也能夠順利越冬。

蜜蜂過冬

4、吃蜜產熱

蜜蜂在冬季雖處於半休眠狀態,但仍要進食並通過吃蜜產熱,野生環境下蜂群越冬時會吃儲備的蜂蜜,但人工飼養時因蜂群儲蜜大部分被養蜂人取走了,此時養蜂人如不飼喂則蜜蜂便會活活餓死,因此需要養蜂人及時進行補飼且多用白糖製成的糖漿來飼喂,畢竟相對於蜂蜜來說白糖要廉價得多且不會有不良的反應。

蜜蜂過冬

5、散團春繁

冬末春初出現第一個高於8℃的暖陽天氣的中午時分蜜蜂就會散團飛出蜂巢活動排泄,此後在越冬期停產的蜂王也逐漸開始恢復產卵,此時標志著蜂群開始進入了春繁期,但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氣候差異很大,往往南方的蜂群已經開始春繁時北方的蜂群還正在經受風雪冰凍的考驗,其時間跨度可能有三個月之久。

❿ 蜜蜂冬天怎麼喂呀 ,才可以過冬

冬季,外界花源越來越少,蜜蜂採集越冬食料越來越難。
此時人工補充越冬飼料必不可少,主要是補充糖水及少量粉料,其中糖水的補充必須科學,否則難以如願。
首先,要把握投喂時機,要在嚴寒到來之前投喂完畢。
過早容易誤導蜜蜂大量出勤,徒勞空飛;過晚氣溫偏低,蜂已結團,容易造成不採不吃,或采後加工難度增加,蜂子體能消耗過大的後果,打亂蜂子的正常生活秩序。若連續多天投喂,也可適當打破慣例,即每天在少數群內不定時地穿插提前進行,避免蜂子因條件反射每天傍晚興奮外飛。
其次,要提高投喂質量。
一是糖水濃度要適當提高,以1∶0.8左右為佳。二是適當添加其他養分,如奶粉、維生素和食用鹽等,並攪拌均勻。三是投喂量要適當。要根據蜂種的不同和群勢強弱差別「量蜂而投」,即意蜂多投,中蜂少投,強群多投,弱群少投姿仔,存蜜多的少投,存蜜少告轎的多投。四是初次投喂時,糖水的溫度可略高於當時氣溫,以便招引蜂子吸食。
再次,要防螞蟻成群偷食。
螞蟻喜歡甜食,尤其黑黃兩色的小蟻最為厲害,若無防備,不僅偷食糖水,嚴重時可大量暫棲於蜂箱蓋內外,最後迫使弱群蜜蜂舉家遷逃。對付的辦法:一是注意尋找蟻窩,徹底毀巢。
二是將蜂箱架的四條腿,安放在盛有清水的盆或桶內,形成螞蟻無可逾越的水域,並使箱體獨立於空間。三是及時查箱,發現後當場消滅,但千萬不可用滅蟻滅蚊類葯劑噴殺,因該葯對蜂子威脅很大。
此外,蟑螂等昆蟲也喜歡潛入蜂箱內襪冊肆偷食糖水、蜂蜜,一旦發現,應盡力將其消滅。開箱時間不能太長,尤其不要將投喂和查箱混在一起,以免時間過長引發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