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陳皮燉湯的做法大全
用料
主料雪梨1個
輔料陳皮2大匙
調料冰糖4大匙
陳皮湯的做法大全的做法
1.梨洗凈切成塊
2.梨塊,陳皮下入湯鍋中,煮開後再煮20分鍾後,調入冰糖煮到冰糖完全融化即可
陳皮湯的做法大全mB.jpg
陳皮湯的做法大全tQ.jpg
營養功效
1、雪梨甘甜,潤肺涼心,陳皮理氣燥濕,冰糖潤心肺。這三個好東西結合到一起,便是秋冬這樣的乾燥季節最適合飲用的一款湯水。
2、感冒了咳嗽了,喝了能起到緩解的作用,就是沒感冒發燒,喝了也是極其滋補的,加上味道好,所以人見人愛。
陳皮不僅能入葯,還能煲湯、入茶、做菜等,可以稱得上是養生的「百搭小能手」,有著「一兩陳皮一兩金」的美譽。
新會陳皮
陳皮雞湯
功效:中益氣,強筋骨。
用途:適用於身體虛弱、四肢無力酸軟。
材料:黃芪10克,淮山10克,枸杞子6克,牛蒡3克,升麻3克,白芍3克,陳皮3克,雞腿300克,清水100毫升,鹽適量。
做法:1.材料洗凈,瀝干水分。2.雞腿切小塊,氽水後洗凈備用3.將葯材放進瓦鍋內,加清水煮45分鍾成葯.
陳皮烏雞湯
功效:功效補氣養血,補脾益同。
用途:適用於產後調理、營養不良、身體虛弱、手術後調理。
材料:島雞400克,白術15克,茯答15克,准山15克,陳皮10克,紫河車粉5克,姜2片,鹽適量。
做法:1.材料洗凈,瀝干水分。2.烏雞去皮、內臟,用粗鹽擦洗烏雞內外,氽水洗凈備用。3.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下烏雞,煮做法開後撇去浮沫。4.加入陳皮、白術、茯苓、淮山、薑片、鹽轉中火煮約1小時。5.待烏雞熟爛,把湯倒出,沖入紫河車粉,拌勻後飲用。
陳皮草果烏雞湯
功效:溫中健脾,補益氣血。 用途:用於身體虛弱,食慾減退,喜暖嗜卧,稍動易喘。
材料:烏雞500克,草果5克,豆豉5克,陳皮3克,薑片、蔥段、胡椒粒、鹽各適量。
做法:1.材料洗凈,瀝干水分。2.將陳皮、薑片、胡椒粒、草果用紗布包好。3.烏雞去皮、內臟,用粗鹽擦洗烏雞內外,汆做法水洗凈備用,4.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後,轉用文火熬1小時30分鍾,下鹽調味即可。
鷓鴣陳皮湯
功效:補中益氣,消痰止咳。
用途:適用於肺虛、久咳多痰、久病不愈。
材料:鷓鴣1隻,陳皮15克,南北杏15克,鹽適量。
做法:1.材料洗凈,瀝干水分。2.鷓鴣去內臟,用粗鹽擦洗鷓鴣內外,洗凈備用。3.陳皮浸軟,切碎;南北香略浸先,4.將陳皮、南北杏放入鷓鴣腹內用棉線縫好入適量清水燉1小時30分鍾,下鹽調味即可。
陳皮氣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來作為陳皮煲湯的的材料,但不宜長時間飲用大量的陳皮茶,以免損傷元氣。陳皮可煎湯服用,但氣虛、陰虛燥咳者忌服陳皮,吐血患者慎服,且不適合單味使用。
柑六叔,三代陳皮人
❷ 山葯煲鴨湯,裡面可以放哪些葯材陳皮可以放嗎
煲鴨湯可以放枸杞,黃芪,陳皮,黨參之類的,不過陳皮在煲湯之前要泡水去澀味
❸ 秋天煲老鴨湯要放那些清補涼
秋天煲老鴨湯可以放入當歸、黨參、黃芪等清涼補食材,下面介紹做法:
准備材料:老鴨1/2隻、山葯1根、當歸2片、老陳皮1塊、黨參1根、黃芪8片、枸杞子少許、小蔥3根、姜1大塊、料酒2勺
製作步驟:
1、將斬件老鴨洗凈瀝水備用;生薑切片分做兩份,小蔥、葯材洗凈備用;山葯洗凈颳去外皮,切滾刀塊狀,清水浸泡備用;
❹ 黃芪黨參和紅棗一起煮水喝有什麼好處
黃芪黨參和紅棗一起煮水的作用為:可以起到補中益氣,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身體無力。
對於各種病因引起的衰弱症,尤其是胃腸虛弱、消化及吸收功能不良,有良好效果。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用於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熱消渴等。《本草從新》記載。
「補中益氣、和脾胃、除煩渴。中氣微弱,用以調補,甚為平妥。」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葯,便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
(4)黃芪陳皮姜棗枸杞子合用可以嗎擴展閱讀:
黃芪黨參和紅棗作用介紹如下:
黃芪具而補而不膩的特點,若與人參,黨參等補葯配伍則效果更好。黃芪味甘,氣微溫,氣薄而味濃,可升可降,陽中之陽也,無毒。專補氣。入手太陰、足太陰、手少陰之經。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
棗中富含鈣和鐵,對防治骨質疏鬆、產後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
❺ 湯的製法~~~~~~
這里告訴你太有限了,建議你還是到書店去挑專門教做湯的書,那裡關於各色烹飪的書很多,就拿你說的湯的做法,一本書里介紹上百種,以水果、海鮮、蔬菜、五穀……來分類煲湯,用料和烹飪方法也很詳盡!
當然如果你不想看書的話,也可以在網路里搜索,相關網頁也很多的!
祝願你在烹飪世界找到樂趣!
❻ 雞跟黃鱔燉湯能夠加枸杞和紅棗嗎
可以的。
芪棗黃鱔湯
主料:黨參、黃芪各15克,紅棗、枸杞各40克,黃鱔300克,雞肉150克,陳皮2克。
調料:薑片、鹽。
做法:
1、黃鱔處理、清洗干凈,切小段;豬瘦肉洗凈,切塊。
2、黃鱔和雞肉塊分別放入沸水中焯燙一下,撈出。
3、紅棗洗凈,去核;枸杞、黃芪、黨參、陳皮均洗凈。
4、湯鍋內注入適量清水,放入黃鱔段、雞肉塊、紅棗、黃芪、黨參、枸杞、陳皮、薑片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2小時,放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❼ 竹蓀怎麼做湯
竹蓀是一種菌類,有著「菌中皇後」的雅稱,自古以來就列為「草八珍」之一。具有益氣補腦、清熱利濕、寧神健體的功效。用它燉湯有個特點,很是鮮美,屬於自然的鮮,不需要復雜的材料,才能發揮竹蓀獨特的味道。
煲湯前竹蓀需要先泡發,有個小竅門,在水裡放少許鹽,放入竹蓀浸泡十分鍾,好處是顏色潔白。說到與什麼煲湯好,一般與雞肉、排骨之類的,都是很好喝的。注意不要放太多配料,不然搶了竹蓀的鮮味,柔和感,得不償失。個人比較喜歡跟豬肚一起煲湯,味道更香溢,況且豬肚能養胃,補虛損。
1、竹蓀浸泡後去除裙邊和根部,清洗兩遍去雜質沙子。擰干水分,切成小段。
2、豬肚用澱粉、一小把鹽、適量的白醋搓洗一遍,再用清水清洗干凈。(用這三種東西清洗的豬肚干凈無異味)接著焯水三分鍾,撈出去除豬肚臍黃色的雜質,切成粗條備用。
3、豬肚條和竹蓀放入燉鍋,加入紅棗、姜塊,加足水大火煮開。枸杞就不要先放了,煲一個小時後營養流失過多,且全爛碎了,最好是差不多好時才放。
4、小火煲一個半小時,最後給鹽調味就行,不用放別的調味,口感才好。
竹蓀也可以與瘦肉、烏雞等等肉類煲湯,口感總是香甜鮮美,主要是因為竹蓀含有豐富谷氨酸,造就了特別的鮮美的原因,而香味則來自肉類與竹蓀的碰撞,結合成芳香氣味。
推薦一款 黃芪杞蓀老鴨湯 ,適用於冬季一般人群食用,可用於 脾肺虛弱,食少納呆,體倦乏力,津傷口淌,內熱消渴,肺燥咳嗽,肝腎不足,精血虧虛,頭暈眼花,腰膝酸軟,骨蒸勞熱 等症的輔助治療。
黃芪20克,枸杞子30克,竹蓀100克,廣陳皮10克,老白鴨1隻(約1250克)。
做 法
1. 先將白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干凈,斬大塊;
2. 竹蓀用鹽水浸泡10分鍾,將其蓋頭及網狀散開部分去除,只保留下竹蓀的枝幹部分(這樣就可去除掉竹蓀的怪味),切段;
3. 廣陳皮用水潤軟後,切絲。然後,連同洗凈的黃芪、枸杞子一齊置於燉盅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白酒少許、精鹽適量,隔水燉2小時,即可。
功 用
本湯食材中,黃芪性味甘微溫,長於補氣升陽、固表止汗、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枸杞子性味甘平,長於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潤肺、止渴;竹蓀性味甘涼,功能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搭配性味咸平,長於補益氣陰、利水消腫,《隨息居飲食譜》稱它能:「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的老白鴨;佐廣陳皮以調中下氣,使補而不膩滯,且可去除鴨之腥臊味。
諸物合用,湯性平和,味道鮮香,不燥不膩,有良好的補脾益肺、養血生津、補腎滋陰、益精明目等作用。
以上由廣州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 藍森麟教授提供答案!
什麼是竹蓀呢?竹蓀就是寄居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因為竹蓀營養價值豐富,香味濃郁,又被稱為」菌中之花「,」菌中皇後「,所以,竹蓀是名貴的食用菌。
竹蓀可以和很多食材搭配做湯,比如土雞,乾杯,山葯,蓮子等。但是麥兜君最愛的是媽媽從小煲的竹蓀豆腐湯,竹蓀的清淡融入豆腐的清香,這一碗湯,彷彿融入進了大自然間所有清新自然的味道。
買回來的干竹蓀先要用淡鹽水浸泡,剪去根部的菌蓋頭,同時泡一些枸杞,豆腐洗干凈切塊,可以在切一些黃瓜放入,湯味會更清新。
然後,鍋中倒入適量水,放入豆腐,煮5分鍾,在倒入竹蓀小火煮十五分鍾左右,放入黃瓜片,枸杞,撒入少許鹽,胡椒粉調味,關火蓋上蓋子燜一小會,就可以享用這一碗大自然的清新味道了。
竹蓀是一種寄生在枯竹根部的隱花菌類,教教竹笙、竹參等,味道鮮美,清香誘人,口感軟脆,營養豐富又好吃,深受大家的喜歡, 竹筍可以搭配各種肉類一起煲湯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又好喝,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竹蓀估計很多人都吃過,營養豐富又好吃,竹蓀是一種菌類,有著「菌中皇後」的美稱,也是「草八珍」之一,竹蓀也是珍貴的烹飪原料之一,在色香味上面堪稱一絕,色澤潔白,味道鮮美,特別的香,營養豐富又好吃,竹筍可以炒菜也可以做湯,最受歡迎的就是用竹筍煲湯了,下面就來分享一下竹蓀怎麼做湯。
1、准備食材:竹蓀、排骨、紅棗、蟲草花、姜、蔥、鹽、白醋
2、把竹蓀放碗里,加入涼水,再加入一點鹽,浸泡十分鍾,泡軟後撕掉根部,剪小段,再加入一點白醋,加入水繼續浸泡十分鍾,浸泡好後洗干凈,這樣浸泡後竹筍沒有異味。
3、蟲草花提前泡發洗干凈,紅棗洗干凈,把排骨剁成小塊洗干凈,涼水下鍋焯水,加入薑片、蔥段、黃酒,大火燒開,把浮沫撇干凈,焯好水撈出來洗干凈。
4、排骨放進砂鍋里,加入薑片、紅棗,加入做夠的水,大火燒開,把蟲草花放進去,小火煮50分鍾,把竹蓀的放進去再煮十分鍾,加入鹽調味。
1、准備食材:烏雞、竹蓀、紅棗、枸杞、干香菇、姜、蔥、鹽、白醋
2、把竹蓀放盆里,加入一點醋,加入水浸泡半個小時,浸泡好後去掉根部,洗干凈剪成小段,紅棗枸杞洗干凈,干香菇提前泡發洗干凈。
3、烏雞處理干凈,剁成小塊,用水沖洗幾遍,把血水沖洗干凈,涼水下鍋焯水,加入薑片、蔥段、黃酒,大火燒開,把浮沫撇干凈,焯好水撈出來沖洗干凈。
4、把烏雞放進砂鍋里,加入紅棗、薑片、干香菇,加入做夠的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煮一個小時,把竹蓀和枸杞放進去,繼續煮十分鍾,加入鹽調味。
1、做竹蓀湯,要選擇優質的竹蓀,竹蓀浸泡很重要,浸泡的時候加入一點白醋,這樣浸泡出來的竹蓀沒有異味,煲出來的湯更好喝。
2、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用竹蓀搭配各種肉類來煲湯,甲魚、雞、鴨、排骨等等,都非常的好喝,食材要新鮮,處理干凈,不要放太多的調料,這樣煲出來的湯才會味道鮮美,清香誘人。
總結:竹蓀煲湯非常的好,味道鮮美,清香誘人,口感軟脆,營養豐富又好吃,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可以搭配自己喜歡的食材一起煲湯,上面兩種竹蓀湯的做法也是非常的簡單,也是我自己經常做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又好喝,喜歡的可以試試。
竹蓀是一種菌類,有著「菌中皇後」的雅稱,自古以來就列為「草八珍」之一。其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體,寧神補腦,增強免疫力,滋陰補氣,潤肺止咳,保護肝臟等功效。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用竹蓀煲湯喝,既好喝又營養,下面給大家介紹這道竹蓀母雞湯
食材:土養的老母雞(三斤左右)、生薑、料酒、
做法:
1.將土養老母雞去毛、淘盡內臟、減去雞屁股並洗凈雞身後
2.燒滾一鍋水,將老母雞整個兒地浸在滾水中焯去血腥氣,撈出後沖一下
3. 砂鍋中一次性加滿水,放入老母雞,加拍松的生薑塊一個、料酒一小勺
4.先大火燒開後,用小火慢慢燉。燉雞時,為了防止湯水溢出,可以在砂鍋上架兩根竹筷,再蓋上鍋蓋,大約三小時後,雞湯呈現金黃色
5.將已經用水發過的竹蓀切段,投入雞湯中,再燉,等竹蓀充分浸潤了雞湯的味道後,根據個人口味加鹽,關火,撒一點點蔥花增香,就可上桌了。
這樣做出來的湯真的很有營養,具有益氣補腦、清熱利濕、寧神健體的功效。做重要的是用它燉湯很是鮮美,屬於自然的鮮,不需要復雜的材料,就能發揮竹蓀獨特的味道。想做的趕快行動吧!
竹蓀被稱為"菌中皇後",多用來燉湯或者涮火鍋,味道特別鮮美,深受女士的喜愛,我大多用它與絲瓜、黃瓜、冬瓜等燉清淡的湯,覺得特別好喝。絲瓜竹蓀湯做法如下:1、將竹蓀用鹽水浸泡20分鍾,清洗干凈後再用溫水浸泡10分鍾,然後將泡好的竹蓀切掉菌頭蓋(這個一定切掉,不然容易有怪味),切成段備用。2、將絲瓜清洗干凈後切成菱形片。3、熱鍋涼油,一點點油即可,油熱後下蔥姜蒜爆香,然後下絲瓜,攪拌均勻後加高湯,然後下竹蓀,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0分鍾,然後加鹽,糖調味即可。不用加過多的材料和調味品,否則反而搶了絲瓜和竹蓀的鮮味。
這個食材太香了,有點雪花膏的味道 不怎麼適應。@食探
竹蓀泡發洗好後切段。鮮蝦去蝦線用料酒和鹽胡椒粉腌制,青瓜切小段,雞骨架熬出湯汁後加入青瓜,腌好的蝦煮一下,調好味後下竹蓀。竹蓀吸了湯汁的鮮甜味後口感是最好的
❽ 雞湯里可以放陳皮嗎
雞湯里可以放陳皮。
老陳皮雞湯,
一碗鮮美的老陳皮雞湯,取用精心挑選的土雞配上八年老陳皮,加上老薑,紅棗枸杞,在鍋中精心熬制,小火慢燉5個小時。走進茶會,便能聞見那股濃濃的雞湯味兒,香氣誘人。看著那碗鮮美的雞湯,用湯勺慢慢舀起,嗅著那醇香,唇齒生津,一碗下肚,頓覺渾身暖和,仍對那鮮美念念不忘。
雞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滋養身體、補中益氣、補充鈣劑等功效。
雞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礦物質,對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滋補身體、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體質有一定幫助,有助於預防流感。
雞湯具有溫中健脾益胃的作用,常喝雞湯可以補中益氣,對於脾胃虛弱的人來說,適量喝些雞湯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起到促進健康的作用。
雞湯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尤其是含有比較豐富的鈣和磷,常喝雞湯有助於補充人體缺失的鈣劑,有益於預防骨質疏鬆並緩解關節疼痛等症狀。
以雞湯為基礎還可以製作出各種補益性的食療雞湯,比如黃芪雞湯、黨參雞湯、當歸雞湯、三七雞湯等,都具有很好的補益性,但必須正確辨證進補,避免盲目亂補。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雞湯中含有比較豐富的核酸及嘌呤,高尿酸血症及痛風患者不宜喝雞湯尤其不宜喝濃雞湯。
❾ 請問烏雞煲湯都有哪些煲法該放哪些東西煲
鮮淮山雞湯 (淮山大棗燉烏雞湯是豐胸的佳餚) 用料:雞肉 鮮淮山 紅棗 蜜棗二個鹽 做法: ??鮮淮山切塊,雞肉先過下水, 把所以配料跟一起放沙鍋裡面褒,大火煮開後,轉小火褒一個半鍾即可
板栗烏雞湯 原料: 1.烏雞:半隻,足夠兩個人的食量。洗凈切成塊,大小應適合煲煮; 2.清補葯材:玉竹、百合、蓮子、龍眼肉、薏米、淮山、芡實、紅棗總計20-25克,這次葯材的量放得很少,因為葯材放多了雞湯味道還是會有一些影響。 3.板栗:超市買的一小盒大概250克左右。 4.胡蘿卜:新鮮的一根就夠了,畢竟不是主料。 做法: 把各式材料洗凈混合,一起加入專門煲湯的鍋內,加水至三分之二的位置,用中火慢煲,大概2~3個小時後也就差不多了,當然如果有耐心和時間,最好是用小火慢煲,估計要花上4~5個小時,不過湯的味道更好。最後,看個人口味加適量鹽,攪勻後出鍋食用了 小貼士: 烏雞:是葯、食兩用佳品。它性平、味甘、無毒,滋補肝腎,益氣補血,滋陰清熱,調經活血,止崩治帶,治心腹痛。同時,烏雞也是一種優良的烹飪原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以烹制出色、香、味各異風味別具的多種菜餚。 清補:包括玉竹、百合、蓮子、龍眼肉、薏米、淮山、芡實等葯材,具有很好的健脾益氣的功效,同時清熱潤肺。 板栗:性味甘寒,有養胃健脾、補腎強筋的功用。唐代孫思邈說:「栗,腎之果也,腎病宜食之。」《本草綱目》中指出:「栗治腎虛,腰腿無力,能通腎益氣,厚腸胃也。」蘇東坡的弟弟蘇子由曾寫詩稱頌栗子的食療功效,「老去自添腰腳病,山翁舊傳方。客來為說晨興晚,三咽徐收白玉漿。」吃食板栗可以益氣血、養胃、補腎、健肝脾;生食還有治療腰腿酸疼、舒筋活絡的功效。栗子所含高澱粉質可提供高熱量,而鉀有助維持正常心跳規律,纖維素則能強化腸道,保持排泄系統正常運作。 胡蘿卜:適宜癌症、高血壓、夜盲症、乾眼症患者、營養不良、食慾不振者、皮膚粗糙者。
葯膳烏雞湯 用料 1、母烏雞一隻,整下理干凈後過沸水,撈起放進燉鍋里。 2、明參50克、當歸20克、黃芪50克、黨參30克、蓮子20克、山葯50克、百合30克、苡仁50克、紅棗30克、枸杞10克,全部洗凈。 做法 將已過沸水的雞放進燉鍋中,加入快滿鍋的水,大火燒沸後放入明參、當歸、黃芪、黨參、蓮子。沸後打去浮沫,加蓋改微火煲上半小時。再放入山葯、百合、苡仁,加蓋繼續煲。前後共煲一個半小時後,放適量鹽,再加入紅棗和枸杞,加蓋再煲半小時至軟爛後起鍋倒進湯缽里即成。
清潤烏雞湯 原料: 瘦肉500g,雪梨1個,蜜棗8顆,百合、胡蘿卜適量,姜2片。 製作方法: 1、瘦肉切粒,雪梨去心切塊,胡蘿卡切片。雪梨和胡蘿卜不用去皮,因為果皮營養很豐富。 2、鮮百合洗凈並擇成一瓣一瓣。挑選新鮮百合時應選用表皮潔白光鮮的。 3、在鍋中加入5碗水,放入瘦肉、雪梨、蜜棗、胡蘿卜、薑片煮開後,再用中小火燉40分鍾。 4、在起鍋前10分鍾放入百合。 5、加適量鹽,即可上桌。 特點:清潤肺燥,益肺生津,清心安神。
果豆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1隻,草果15克,白豆蔻30克 製法:1.烏骨雞剖凈,去內臟、洗凈滴干水;草果、白豆蔻洗凈,略打碎,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 2.將烏骨雞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蓋好,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 功能:溫中散寒、行氣化濕。 適用:用於脾胃寒濕症。症見胃脘疼痛、腹脹暖氣、惡心欲吐、口淡流涎、食慾不振、體倦乏力、大便不暢。亦用於腸胃病後,口淡流涎,或胃及十二指 腸潰瘍見有上症者 基本特點:溫中散寒、行氣化濕。
桑椹烏骨雞湯 主料: 桑椹子30克,紫草10克,熟地黃30克,丹皮5克,側柏葉10克,烏骨雞1隻(約700克)。 做法: 將烏雞去毛、皮及內臟,其他葯料洗凈,放入烏骨雞腹腔里,用線或繩紮好,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煮至烏骨雞肉熟爛,調味即可,飲湯吃雞肉。每日1料。 葯用價值: 涼血滋陰。用於陰虛血熱之白發、脫發等
白果烏雞湯 製作:將烏雞1隻(約500克)活宰,去毛、內臟,洗凈;蓮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許洗凈。把白果10枚、蓮子肉、糯米、胡椒裝入雞腹腔內,封口後,放至燉盅內並加蓋,隔水用文火燉2-3小時,至雞熟爛,調味供用(可分2—3次食,飲湯,食肉、白果等)。 功效:補益脾腎,固澀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脾腎兩虛,症見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氣短體倦,腰膝酸軟,帶下量多,色白無味,質如膠絲。
圓肉蟲草烏雞湯 材料: 龍眼肉,冬蟲夏草各四錢,紅棗十枚,生薑兩片,烏雞一隻,鹽少許。 製作: 1、將烏雞殺洗干凈,去毛,去內臟,切塊。龍眼肉,冬蟲夏草,紅棗,生薑洗凈。紅棗去核;生薑去皮,切兩片。 2、將材料放入燉盅內,加冷開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隔水燉四不卓越,加鹽調味即可。 本湯補血養顏,滋養肝腎,寧心安神。對於血虛心跳,失眠,記憶力減退,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目眩,病後體虛,婦女產後,老年人血虛心驚心跳有療效。可滋補心血,強壯身體。傷風感冒初起咳嗽不宜飲用。
紅豆黃精烏雞湯 材料:烏骨雞1隻,紅豆200克,黃精50克,陳皮1角 製法:1.烏骨雞剝凈,去內臟及肥油,洗凈斬件;紅豆、黃精、陳皮(去白)分別用清水洗凈,備用。 2.將以上備用料全部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用。 適用范圍:用於脾虛體弱、面色蒼白、血壓低、精神不振、飲食無胃口、婦女月經不調等症。 基本特點 補血養顏、強健身體
鹿茸杞子烏雞湯 材料:鹿茸片25克,枸杞子25克,烏骨雞1隻,生薑3片 製法:1.鹿茸片、枸杞子、生薑(去皮)分別用清水洗凈,生薑用刀背拍碎;烏骨雞剖凈,去內臟,洗凈斬件,備用。 2.將備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加清水適量,蓋好,用文火隔水燉4小時,調味供用。 功能:補益氣血、補腎養肝 適用范圍:用於身體虛弱、面色蒼白、手腳不溫、精神疲乏、頭暈目眩、頭痛、婦女產後體虛等症。
首烏黃芪烏雞湯 用料:烏雞肉200克,制首烏20克,黃芪15克,紅 棗10個。 做法:①將黃氏、制首烏洗凈,用棉布袋裝,封 口;紅棗(去核)洗凈;烏雞肉洗凈,去脂肪,切 成小塊。 ②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 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去葯袋後,調 味即可,隨量飲用。 功效:補氣血,滋肝腎。
艾葉烏雞湯 材料:烏雞1隻,艾葉15克,米酒適量 製法:將烏雞剖凈,去內臟,洗凈斬件;艾葉洗凈,與烏雞一齊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的米酒和清水,燉盅加蓋,置鍋內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隨量常食用。 功能:滋補虛損、補氣養血
姜棗枸杞烏雞湯 原料:烏雞1隻、生薑20克、大棗2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1.將烏雞宰殺,煺凈毛,開膛,去內臟,洗凈;將大棗、枸杞子洗凈;生薑洗凈去皮,拍破。 2.將大棗、枸杞子、生薑納入烏雞腹中,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武火煮開,改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熟爛。 3.湯成後,加入適量精鹽調味即用。 功效:枸杞子具補精氣、堅筋骨、滋肝腎、抗衰老之效,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補血扶羸。適用於產後貧血、體質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