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枸杞的採摘要求
當枸杞果實由青綠變成紅色或桔紅色,果蒂、果肉稍松軟時即可採摘。那麼枸杞採摘有哪些要求?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吧。
枸杞採收
枸杞子主產於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內蒙、河北等地,但以寧夏所產枸杞質量最佳,為道地葯材,故有“貢果”之稱。
當果實色澤鮮紅,表面光滑光亮,果體變軟,富有彈性,果肉增厚,果實與果柄易分離時即可採摘。枸杞的採收一般要在芒種後(即6月10日~20日)至秋分(即9月22~23日)或早霜凍前。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初果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為盛果期;9月上旬至早霜凍為末采期。踩過採摘間期一般為7~10天一回。中寧枸杞的採摘時機在8-9成熟的時候,這時果色橙紅,果身稍軟,果蒂開始疏鬆,便於採摘。盛果期每6-7天採摘一次,過早或過遲採摘均影響質量。曬場一般設在向陽的空地上。果棧是用兩個長1.8米、寬0.9-0.9米的木框夾一片葦席或竹簾做成的,兩頭支高50厘米以上。剛採收的鮮果均勻地攤在果棧上厚度2-3厘米。遇上陰雨天,採取移動或拍打果棧底面的方法防止發霉。在正常情況下,經過10天晾曬即成乾果。
枸杞的採摘要求
一、不宜摘生
枸杞落花後,逐漸發育成綠色幼果、繼而果實個兒發育並變成橙色果,這時果肉尚硬,然後果實逐漸變成鮮紅色。果蒂疏鬆,果肉稍軟,這時是枸杞子採摘的最佳期。如採摘過早,摘了橙色果,枸杞子曬干後即變成黃皮果,影響枸杞子的質量和等級。
二、不宜摘濕
枸杞子不宜在早晨有露水時或雨後果面未乾時採摘。如摘了濕果,果面長期不幹,容易被細菌污染,曬出的乾果果色黑暗。
三、不宜碰傷
採摘枸杞子,要輕摘輕放,盛裝枸杞子的器皿,要用盆、桶、籃、筐等,不宜用塑料袋等,以防搬運時擠壓或碰撞。因撞傷、擠傷、壓傷、摔傷、刺傷等,曬干後均會變成黑色。
四、不宜暴曬
日出後即可晾曬果實,先用弱光低溫逐漸至強光高溫,這樣晾出的果色鮮紅。如在炎熱的中午暴曬,果色容易變黑。
五、不宜久放
採摘下的枸杞子,要及時晾曬或烘乾,不宜久放。因剛採摘下的枸杞子呼吸強烈,並容易發熱發汗,放置過久,曬干後的果色灰暗不鮮。
六、不宜翻動
枸杞在晾曬過程中,翻動後果肉受傷,曬干後即變黑。因此,枸杞子攤晾後,中間不宜翻動,直至晾乾後才能收集。
七、不宜薰蒸
枸杞果不宜用硫磺薰蒸,用硫磺薰蒸後雖然果色新鮮,但容易被污染。因此提高果實的等級必須在晾曬上注意各個環節,達到無污染、含糖量高的優質量。
枸杞的晾曬方法(傳統乾燥方法)
1、把新採摘的枸杞果用食用鹼水拌勻,均勻地攤放到枸杞盤中(“枸杞盤”:晾曬或烘烤枸杞子的專用工具。一般是用木條釘成長90厘米、寬60厘米的木框,在木框下方釘上窗紗,窗紗下方再釘一條橫木。枸杞子就攤放在窗紗上面。注意:有使用紙板或竹席的,但都不如窗紗的透氣、通風性能好)。晾在背陰、通風處(以1-2天為宜),等枸杞果失去部分水分後,再移至太陽下曝曬。
2、曝曬應選擇通風、平整的地方。枸杞盤要單個擺開,陰天下雨和每天晚上都要把枸杞盤摞起來,及時用塑料薄膜蓋好,防止果實返潮,天晴後和第二天清晨要及時撤下塑料薄膜,防止因溫度過高果實變黑。枸杞果曬到七八成干時要及時扣盤。3、扣盤就是把盤中的枸杞果扣到陽光充足、通風、容易清掃的硬面上。扣盤要選擇在清晨。扣盤的前一天晚上,枸杞盤不要再蓋塑料薄膜,讓枸杞果在盤中返潮一個晚上,這樣枸杞果很容易被從盤中扣出來(如果不讓返潮,枸杞果會大量沾在窗紗上,不容易取下來)。扣盤後的枸杞果要均勻的攤開。
4、枸杞果曬干後要及時裝入袋中,要用雙層袋,裝袋時間要選擇在下午四、五點鍾,此時,陽光充足,潮氣比較小,枸杞果不易返潮。裝袋後應立即把袋子口扎死。夏秋季節,日光充足,空氣濕度小,易用此法。枸杞果實為漿果,採摘下後不易保存,自然曬乾的方法往往受到天氣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不僅乾燥時間長,乾燥程度不均勻,而且在天氣惡劣的條件下,會使部分採下的枸杞果實由於乾燥不及時而發生腐爛,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有條件的企業(種植戶)可以採用烘乾設備制干。
2. 枸杞什麼時候成熟採摘
枸杞一年可以收獲好幾次,春季的時候在6月到7月成熟,夏季的時候在7月到8月成熟,秋季的時候在9月到10月成熟。
採摘枸杞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摘取,要用盆、桶、藍、筐光滑不容易變形的容器接枸杞,不宜用塑料袋等比較軟的東西裝,以防枸杞被撞傷、擠壓等,枸杞受傷以後再曬干會變成黑色。
枸杞產地:
我國的枸杞產地可分為甘肅省張掖一帶,產品稱「甘枸杞」,還有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中衛、中寧地區,稱為「寧夏枸杞」,以及天津地區的「津枸杞」,在諸多產品中,以「西枸杞品質最佳」。
枸杞的品種較多,比較常見的有寧夏枸杞、北方枸杞、中華枸杞等,其中的中華枸杞枝條細弱,弓狀彎曲,顏色呈淡灰色。
枸杞什麼時候開花:
枸杞一般在春夏的6-11月份開花,它的花通常為單生或者雙生,在開花之後就會結果,它的果實呈卵狀,會隨著生長會變成矩圓狀,果肉呈紅色,其中含有種子。
枸杞收獲上市時間:
春果枸杞的採摘時間一般在6月中旬,經過7-9天的採摘,然後鮮枸杞再經過晾曬和篩選等加工工序,會在每年的7月初上市。
3. 枸杞什麼時候成熟採摘
枸杞成熟採摘時間枸杞一年可以收獲好幾次,春季的時候在6月到7月成熟,夏季的時候在7月到8月成熟,秋季的時候在9月到10月成熟。枸杞採摘也是分批次的,初期每9天採摘一次,盛果期每5-6天採收一次,末期每8-10天採收一次。枸杞採摘方法與要點採摘枸杞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翼翼摘取,要用盆、桶、藍、筐光滑不容易變形的容器接枸杞,不宜用塑料袋等比較軟的東西裝,以防枸杞被撞傷、擠壓等,枸杞受傷以後再曬干會變成黑色。4. 枸杞的種植期及收獲期
【枸杞的種植時間】
可以在春、夏、秋播種都可以,以春播為主,春播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枸杞的收獲期】
枸杞為間歇式成熟,6月至7月初成熟的果實,即老眼枝果實為春果枸杞;7月上旬至8月份來自於當年春枝的果實稱為夏果枸杞;9月至10月成熟的果實為秋果枸杞。
【枸杞生長習性】
枸杞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很強。當氣溫穩定通過7℃左右時,種子即可萌發,幼苗可抵抗-3℃低溫。
春季氣溫在6℃以上時,春芽開始萌動。枸杞在-25℃越冬無凍害。枸杞根系發達,抗旱能力強,在乾旱荒漠地仍能生長。生產上為獲高產,仍需保證水分供給,特別是花果期必須有充足的水分。長期積水的低窪地對枸杞生長不利,甚至引起爛根或死亡。
光照充足,枸杞枝條生長健壯,花果多,果粒大,產量高,品質好。枸杞多生長在鹼性土和砂質壤土,最適合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栽培。
中華枸杞為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培時可達2米多;枝條細弱,弓狀彎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縱條紋,棘刺長0.5-2厘米,生葉和花的棘刺較長,小枝頂端銳尖成棘刺狀。葉紙質或栽培者質稍厚,單葉互生或2-4枚簇生,卵形、卵狀菱形、長橢圓形、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基部楔形,長1.5-5厘米,寬0.5-2.5厘米,栽培者較大,可長達10厘米以上,寬達4厘米;葉柄長0.4-1厘米。
5. 枸杞何時結果何時採摘
採摘時間:初期為6月中旬至6月下旬,7-9天採摘一次;盛期為7月上旬至8月下旬,5-6天採摘一次;末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8-10天採摘一次。
採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實陸續紅熟,要分批採收,迅速將鮮果攤在蘆蔗上,厚不超過3厘米,一般以1.5厘米為宜,放陰涼處晾至皮皺,然後曝曬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軟時去果柄,再曬干。枸杞葉:春季至初夏採摘,洗凈,多鮮用。
(5)枸杞長到什麼時候可以採摘擴展閱讀:
枸杞的功效與作用如下: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枸杞多糖、β-胡蘿卜素、維生素E、硒及黃酮類等抗氧化物質,有較好的抗氧化作用。枸杞子可對抗自由基過氧化,減輕自由基過氧化損傷,從而有助於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枸杞的性味甘平,中醫認為,它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人們的免疫力。對於現代人來說,枸杞最實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勞和降低血壓。
枸杞多糖對實驗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 ,促進肝損傷的修復。
參考資料:網路-枸杞
6. 新鮮枸杞什麼時候採摘『
枸杞的采果期較長,6月中旬至8月中旬為夏果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為休果期,9月中旬至11月中旬為秋果期。一般來說唯夏季的果實最好,皮薄、肉厚、籽少、粒大。
從枸杞子的採摘周期來說,一般初期為6月中旬至6月下旬,7-9天採摘一次;盛期為7月上旬至8月下旬,5-6天採摘一次;末期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8-10天採摘一次。
在盛產期,根據土壤條件不同,每畝鮮果產量大概600-1000公斤,枸杞乾果和鮮果的晾曬比例為4.5:1,即4.5斤鮮果晾曬1斤乾果。
採摘注意事項:
一、不宜摘生或摘熟
枸杞落花後,逐漸發育成綠色幼果,繼而果實發育並變成橙色果,這時果肉尚硬。然後果實逐漸變成鮮紅色,果蒂疏鬆,果肉稍軟,這時是枸杞子採摘的最佳期。如採摘過早,摘了橙色果,枸杞子曬干後即變成黃皮果,影響枸杞子的質量和等級;採摘過遲,鮮果熟透,果實色澤不鮮艷,還會出現油果(紫紅色於果)和賊果(很難乾燥的果實)。
二、連柄採摘.不宜碰傷
枸杞子要連柄採摘,如取掉果柄,容易感染病菌霉爛;採摘的果實,要輕摘輕放,盛裝枸杞子的器皿,要用盆、桶、籃、筐等,不宜用塑料袋等,以防搬運時擠壓或碰撞。因撞傷、擠傷、壓傷、摔傷、刺傷等,曬干後均會變成黑色(俗稱「油籽」)。
三、不宜久放
採摘下的枸杞子,要及時晾硒或烘乾,不宜久放。因剛採摘下的枸杞子呼吸強烈,並容易發熱發汗,放置過久,曬干後的果色灰暗不鮮。
四、不宜摘濕
枸杞子不宜在早晨有露水時或雨後果麗未乾時採摘。如摘了濕果,果面長期不於,容易被細菌污染,曬出的乾果果色黑暗。摘果最好在早上露水干後或傍晚太陽落山後用手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