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特別好吃的餃子原課文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特別好吃的餃子原課文

發布時間: 2022-01-22 03:50:48

㈠ 老舍的 《勞動的開端》 原文

評論: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勞動

勞動創造世界。勞動創造人類。勞動創造社會。勞動使世界更美麗,勞動使人民生活更富裕。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無恥!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勞動觀,無產階級的勞動觀。

近年來,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忘記了這一條,開始看不起勞動,看不起勞動者了。尤其在對青少年教育上,忽視了這一條,以至使不少兒童從小就輕視勞動,輕視勞動者。如任此現象發展下去,將會影響整整一代人,其後果不堪設想。中國家長,

有許多隻抓孩子讀書,不抓孩子勞動,在他們眼裡,讀書好了,孩子才能有出息,才能飛黃騰達,於是他們甘心自己「做牛做馬」,將所有勞動全包,為了孩子讀書,以犧牲孩子的全部勞動作為代價,這是不可取的。君不見有的大學生由小到大,從不洗衣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北京上大學,自己的衣服還要老母親從南方乘飛機來洗,或者郵寄到家裡叫母親洗。有的大學生嫌伙食不好,經常叫家長不遠千里乘飛機送好吃的東西來。有的孩子從不做家務,偶而洗兩次碗,掃兩次地就開口向家長要鈔票獎勵。有的學生放假回來,連宿舍清潔工作都要叫鍾點工,自己不做……凡此種種,觸目驚心,發人深思!

由於家長的錯誤教育,由於整個社會的不良風氣,中國兒童的勞動觀念普遍淡薄,勞動時間普遍很少。據一個調查顯示:美國孩子每日勞動時間是72分鍾,韓國為42分鍾,法國為36分鍾,英國為30分鍾,中國只有12分鍾。可見,中國孩子的勞動觀念及其現狀存在的問題是何等嚴重啊!在德國,孩子的勞動義務明明白白寫進了法律。6歲以上的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幹家務。即使富裕家的子女,收拾房間,幫助洗餐具,外出購物,擦洗鞋子,澆花,耕土,擦洗汽車,人人都做,人人都會。德國小學每周有兩節手工課,內容包括折紙、編織、木工、製作陶器。中學設有勞動學課和操作課兩部分。既要學習勞動價值於報酬,工人基本素質等理論,還有學會制圖、繪畫等實用技能。德國中小學都設有專用教室,分為金屬加工、木加工、烹飪、辦公室管理和編織五大類。家長深知要讓孩子不做寄生蟲,就要教會他們勞動的技能。日本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日本小學開設圖畫課、美工課、家庭課、生活課、校外學習課等,孩子們學會逢紐扣、洗衣服、使用剪刀、做日本菜……美國學校都設有一些供選修的勞動課程,如電焊、機械加工、農業和牧業等。這些課程不但能滿足孩子門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還能從小培養孩子對勞動的熱愛,受益一輩子。

相比他們,我們的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考分率。分數,分數,滿腦子分數。學校將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片面化。家長將孩子的培養目標簡單化,讀書就是一切,一切為了讀書。孩子將奮斗目標錯誤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從小抓不抓孩子的勞動教育,關繫到孩子的做人,成人是一輩子的事情。對國家和社會來說是關繫到培養什麼樣的接班人,關繫到國家命運和前途的頭等大事問題。從小不熱愛勞動,不參加勞動,以勞動為恥,就會養尊處優,高高在上,好逸惡勞,就會不尊重勞動者,不尊重社會,不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樣的孩子容易染上極端自私、極端無能的心理。對社會、對家庭、對個人都是有百害無一利的,是絕不可取的。教育孩子熱愛勞動,是全社會人人關心的大事。學校、家長、學生應該通力合作,在社會上形成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良好風氣。家庭教育責無旁貸。從孩子懂事起,家長要手把手教會孩子參加勞動,熱愛勞動,培養孩子的勞動興趣,養成勞動的良好習慣。學校教育更為重要。要把學生熱愛勞動,參加勞動作為教育和考核學生的重要內容,讓學生學工、學農、學軍、學習技能,與學文化一樣重視,一樣考核,一樣打分。學生自覺也非常重要。學生從勞動中體會樂趣,勞動中學會本領,勞動中領會人生。將勞動作為學習的必須,生活的必須,自覺的,愉快的參加勞動,不管是苦的,還是累的,不管是否有老師或家長的表揚和獎勵。

勞動光榮!勞動者偉大!不勞動可恥!不勞而獲者丟人!年輕一代的中國人個個爭當勞動的模範!

㈡ 老舍《過年》原文

原文:按照北京的老規矩,過農歷的新年(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初旬就開頭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這是一年裡最冷的時候。可是,到了嚴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們並不因為寒冷而減少過年與迎春的熱情。在臘八那天,人家裡,寺觀里,都熬臘八粥。

這種特製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細一想,它倒是農業社會的一種自傲的表現——這種粥是用所有的各種的米,各種的豆,與各種的乾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蓮子、花生米、葡萄乾、菱角米……)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臘八這天還要泡臘八蒜。把蒜瓣在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來,為過年吃餃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要多吃幾個餃子。在北京,過年時,家家吃餃子。

從臘八起,鋪戶中就加緊地上年貨,街上加多了貨攤子——賣春聯的、賣年畫的、賣蜜供的、賣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這一季節才會出現的。這些趕年的攤子都教兒童們的心跳得特別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聲音也比平時更多更復雜起來,其中也有僅在臘月才出現的,像賣憲書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時候,學童們到臘月十九就不上學了,放年假一月。兒童們准備過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買雜拌兒。這是用各種乾果(花生、膠棗、榛子、栗子等)與蜜餞攙2和成的,普通的帶皮,高級的沒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帶皮的榛子,高級的用榛瓤兒。

兒童們喜吃這些零七八碎兒,即使沒有餃子吃,也必須買雜拌兒。他們的第二件大事是買爆竹,特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事才是買玩意兒——風箏、空竹、口琴等——和年畫兒兒童們忙亂,大人們也緊張。他們須預備過年吃的使的喝的切。他們也必須給兒童趕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二十三日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綵排」。在舊社會里,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從一擦黑兒鞭炮就響起來,隨著炮聲把灶王的紙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幾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賣麥芽糖與江米糖的,糖形或為長方塊或為大小瓜形按舊日的說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會向玉皇報告家庭中的壞事了。現在,還有賣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並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來,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須把春聯貼好,必須大掃除次,名曰掃房。必須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預備充足,至少足夠吃用一個星期的——按老習慣,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

假若不預備下幾天的吃食,臨時不容易補充。還有,舊社會里的老媽媽論,講究在除夕把一切該切出來的東西都切出來,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動刀,動刀剪是不吉利的。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過它也表現了人們確是愛和平的人,在一歲之首連切菜刀都不願動一動。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哪一家都燈火通宵,不許間斷,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而都要守歲。

元旦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擠滿了人;元旦,鋪戶都上著板子,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們在午前就出動,到親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

同時,城內城外有許多寺院開放,任人游覽,小販們在廟外擺攤,賣茶、食品和各種玩。北城外的大鍾寺、西城外的白雲觀、南城的火神廟(廠甸)是最有名的。可是,開廟最初的兩三天,並不十分熱鬧,因為人們還正忙著彼此賀年,無暇及此。

到了初五六,廟會開始風光起來,小孩們特別熱心去逛,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騎毛驢,還能買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雲觀外的廣場上有賽轎車賽馬的;在老年間,據說還有賽駱駝的。這些比賽並不爭取誰第一誰第二,而是在觀眾面前表演騾馬與騎者的美好姿態與技能。

多數的鋪戶在初六開張,又放鞭炮,從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聲不絕。雖然開了張,可是除了賣吃食與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鋪子,大家並不很忙,鋪中的伙計們還可以輪流著去逛廟、逛天橋和聽戲。

元宵(湯圓)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一元宵節(從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月光;元宵節呢,恰好是明月當空。元旦是體面的,家家門前貼著鮮紅的春聯,人們穿著新衣裳,可是它還不夠美。

元宵節,處處懸燈結綵,整條的大街像是辦喜事,火熾而美麗。有名的老鋪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就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間燈中都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這廣告可不庸俗。乾果店在燈節還要做一批雜拌兒生意,所以每每獨出心裁的,製成各樣的冰燈,或用麥苗做成一兩條碧綠的長龍,把顧客招來。

除了懸燈,廣場上還放花合。在城隍廟里並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來。公園里放起天燈,像巨星似的飛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來踏月、看燈、看焰火;街上的人擁擠不動。在舊社會里,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里得到些自由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原始的電影——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3,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結束了。臘月和正月,在農村社會里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而豬牛羊等也正長成,所以大家要殺豬宰羊酬勞一年的辛苦。

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幹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社會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在舊社會里,過年是與迷信分不開的。臘八粥,關東糖,除夕的餃子,都須先去供佛,而後人們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財神,吃元寶湯(餛飩),而且的人要到財神廟去借紙元寶,搶燒頭股香正月初八要給老人們順星、祈壽。

因此那時候最大的一筆浪費是買香蠟紙馬的錢。現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這筆開銷,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別值得提到的是現在的兒童只快活地過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們只有快樂,而沒有恐懼——怕神怕鬼。也許,現在過年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可是多麼清醒健康呢。以前,人們過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現在是大家勞動終歲,大家也應當快樂地過年。

(2)特別好吃的餃子原課文擴展閱讀:

春節,在我國是最熱鬧的節日,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此文記敘全面詳盡,但也有所選擇,有所側重。作者是用地道的北京話來寫作,特別是文中,引用的民間俗語、事物稱呼更是純正的北京話,讓人們從文中感受濃濃的北京的生活氣息。

此文先寫北京春節的開始,比較簡略地介紹了人們做了哪些過春節的准備。有的民俗習慣只一句話帶過,如,「必須大掃除一次」「鋪戶多數關五天門,到正月初六才開張」。緊接著詳細描述除夕、初一、元宵三個春節高潮。最後簡略交代春節結束。這樣寫的好處是點面結合、重點突出、主次分明,令讀者印象深刻。

首先從臘八寫到除夕,介紹年前繁忙熱鬧的景象,重點是臘八、過小年和除夕。文章一開頭主要介紹臘八,寫得詳盡細致,有聲有色。如臘八粥里放了些什麼原料,臘八蒜的顏色和味道。

㈢ 餃子的由來(故事)

張仲景發明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

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

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3)特別好吃的餃子原課文擴展閱讀:

女媧造人說

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

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

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㈣ 世界上最好吃的餃子的製作方法。

豬肉大蔥餡餃子

豬肉大蔥餡的餃子,最為常見,也最為經典。吃餃子時蘸上蒜,再吃一瓣蒜,幸福如此。

第十二步:將面劑子擀成邊緣薄,中間稍厚的餃子皮。

第十三步:包好的餃子。

第十四步:煮餃子。先燒一鍋水,水燒開後,將餃子放入鍋內,再放入一勺鹽(放鹽可防止餃子粘連)。煮餃子的過程中,可以將鍋蓋蓋上,直到餃子成熟撈出裝盤即可。

㈤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特別好吃的餃子,怎麼理解

新年剛過,看到題目《特別好吃的餃子》第一感受是什麼?是回味新年餃子的味道,還是沉浸在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包餃子,吃團圓飯的歡樂之中?題目中「特別好吃」,似乎有深意,是指餃子的味道還是另有所指?好吧,我們先留一個小問號在這里。特別,換個詞就是非常,格外,尤其,味道不一般。說起這個餃子啊,可是大有來頭。傳說是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故事在後面介紹)
為什麼春節吃餃子呢?知道的再溫習下,不知道的科普下。我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把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天開始是子時,相當於半夜二十三點到一點這個時間。年三十的時候,這個時間就有著特殊的意義啦!不僅是新舊兩天的更替,更是新舊歲的更替,我們中國人管它叫「交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子和餃子正好是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看,原來餃子有那麼豐富的寓意,所以才慢慢形成在春節、大年初一、在交子這個時刻,吃餃子這么個習俗。
除夕夜晚,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屋內燈光暖暖,鍋里熱氣騰騰。家人團聚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美好的祝福連同香噴噴的餃子餡,一同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跳躍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
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些地方還會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包在餃子裡面,意為吃到得人的面額大小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好運不斷。
說了一圈,還是回到課文中來。課文共4個自然段,敘述了「我」邀請兩個外國小朋友到家裡做客,一起包餃子的小故事。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春節一詞告訴我們,這是充滿年味的餃子,而不是平時吃的餃子。第二小節補充介紹了兩個外國小客人,艾麗和尼雷爾。因為面向的讀者是一年級小朋友,所以課文語言簡潔明快,「白皮膚,黃頭發,藍眼睛,進門給我一個大擁抱」,寥寥幾句,艾麗的形象出來了,一個漂亮又熱情有禮的小女孩,跟文中的「我」關系要好。而尼雷爾呢,「皮膚黑亮,笑起來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他還是我們班的大力士呢。」是一個健康可愛有力氣的男孩。這兩個小朋友的到來,家裡氣氛更加活潑熱鬧啦!
第三小節是重頭戲,包餃子。課文敘述雖然簡單,但言有盡意無窮。三個小朋友學包餃子的情景可以引起我們許多的想像。「艾麗心靈手巧,包的餃子像模像樣。」心靈手巧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是心思靈敏,手靈巧,形容人聰明能幹。其實就是聰明能幹,幹啥學得快。像模像樣首先要注意模的讀音,mú,這里指艾麗包的餃子還挺好看。課標對於第一學段詞語理解的要求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所以,對詞語的理解,不要求孩子們說得多麼准確,只要說出大意即可。「尼雷爾餃子沒包幾個,臉上倒沾了不少麵粉,惹得大家都笑了。」尼雷爾則帶給大家更多的歡樂。初學包餃子,步驟差不多,無外乎包的餃子形狀不同,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不能精細地觀察表達,所以,寫尼雷爾的時候,只是寫他包餃子時的一個狀態,活躍了氣氛,也避免了重復。課文配了一幅插圖,畫的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場面,從圖上看,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當時的場景一定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一年級的小朋友,不光是學文,看圖也是一種很好地學習方法,圖文對照,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課標也指出: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兒也留一個小問題,為什麼沒有寫「我」包餃子呢?
第四自然段點題,「開飯的時間到了,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大家都覺得特別好吃。」我們學習要學會前掛後連,這時候,回顧前面的文字,為什麼大家都覺得特別好吃呢?聯系前文,一定有小朋友能讀到,因為這個餃子每個人都動手參與了,親手包的,從心理上來說就會感覺特別好吃,這是其一;其二,學包餃子的過程本來就很有意思,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地包餃子,吃餃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會覺得餃子特別好吃。這兩點都是附加在餃子上的情感的因素。第三,餃子本身味道就好,皮薄餡大,當然好吃。
縱觀全文,這篇文章很突出的兩個主題:一是表現中外小朋友的友好交往;二是表現春節包餃子習俗的美好。課後習題共有三大項,第一是描紅臨寫,教材提供了九個生字的書寫順序,這個練習緊扣課標第一學段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幣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第二項是積累運用,包含兩部分,一是生字詞,二是片語、短語。生字詞用吃,學,節,客四個字分別組兩個詞,吃和學是生字,也是高頻字。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學的生字比較少,常常會把同音字弄混淆,這個練習旨在幫助小朋友通過認讀更多的詞語,了解漢字的字義以及音形義之間的關系,更輕松愉快地學漢字,用漢字,積累詞語。短語重點理解詞語特別,特別好吃的餃子,特別好看的菊花。然後,讓學生自己補充「特別好玩的」,「特別」短短的兩個小填空,卻是有梯度的,第二個填空給了孩子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特別好聽的,特別有趣的,特別好用的……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回顧自己的生活,把感受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會讓小朋友產生愉快的學習體驗,原來學習這么好玩,這么簡單,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第三項是朗讀理解,也包含兩個內容,一,朗讀課文;二,想一想,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今天的餃子特別好吃?這個練習更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幾道練習,緊扣學段特點,從識字寫字到詞語理解運用,課文朗讀理解,都有涉及,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能抓住重點,而不會出現跑偏的現象。

㈥ 一年級語文特別好吃的餃子中大家指的是什麼

餃子的文化象徵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徵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 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諺語「好吃不過餃子」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時吃上餃子,當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㈦ 大家誰有畢淑敏,媽媽的餃子的原文啊,真無語現在,百度都搜不到了,著急啊

好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前半句我以為是極正確的,後半截則「英雄」所見不同。世上比餃子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但父母是正宗的山東人,有一種對餃子的崇拜。如果是長久地吃不上餃子,哪怕是天天山珍海味,也是夠可憐的。
包餃子太麻煩。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做餡,只有那些辛辣芳香的才好入選,例如韭菜、茴香。這種菜多葉嫩須長,需要「擇」。「擇」是很費時間的。掐去黃葉,裁掉老根……單調枯燥的過程把人的耐力磨得菲薄。未及開始,就已厭倦。當然也有不需要「擇」的菜,比如扁豆,但要先燙後剁;比如西葫蘆,要擦絲擰水……
如今有了絞肉機,肉餡的細碎已不用愁(涮涮刀刃和料桶,也挺傷腦筋),就不去說它了。
然後是和面。因為偶爾為之,軟了硬了就沒個譜。好在硬了加水,軟了揣面,補救起來並不難。直到那面的輪廓較之預定的面積要大出幾圈,這道工序才告結束。然後給它蒙上一塊濕布,等著它「醒」,好像它是一隻冬眠的熊。
該往肉餡里打水了。要順時針方向攪纏,偷工減料可不行。直到手腕子像墜了鉛鐲子,才算勉強合格。
終於可以包了。
揪面劑子可是個技術活。媽媽總說不能用刀切,有鐵秀氣。我想不通,平日吃的菜和面條不都要沾鐵嗎?為什麼彼粗放而此細膩?也許由此襯托出餃子的高貴。
丈夫管前期備料,我承包後期工程。他揪面劑子的手藝不靈,波動頻繁。你說劑子小了,他就扔下兩個大的,你說大了大了,他馬上又撕兩個極小的……不知是謙虛還是成心搗蛋。在我們的不斷反饋調整中,餃子們三世同堂。
夫擀皮的技藝也不敢恭維,最大的缺陷是不圓。按劑子的左手拇指過於執著,使麵皮的某一局部受力過重。麵皮在他遞給你的時候,似乎完美無缺。包時稍一抻拽,就像成熟的石榴一般裂開,只不過露出的是綠色內容物。
怎麼辦呢?再擀一張大面頁子,把破了的餃子像個嬰兒似的包裹起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只是這種雙簧餃子沒人愛吃,又不容易熟。
我就打補丁,在餃子的破處再粘上一小塊面。當時看著還算妥帖,煮時依舊脫落。不是原裝的,一遇到考驗,就出現間隙。
每逢包到臨近收尾,心情就漸漸緊張。怕餡多了面少了之類供需失調的矛盾。餡多了需重新和面,面多了就拉成幾根面條,胡亂丟進最後的開水。
好不容易一個個包得了餃子,又需一鍋鍋煮。飢腸響如鼓,誰煮誰就最後吃。這乃是家庭生活中考驗人的時刻。一般由我領銜主演。
煮餃子是有講究的。開蓋煮皮捂蓋煮餡……每次口中念念有詞,好像一道符咒。
往鍋里點上個三四回水,餃子就可以撈在盤里了。再把忙中偷閑剝好的蒜瓣、調好的醋汁一並擺上桌,才算大功告成。
餃子不能煮得太輕,菜葉直直第站在餃子皮里,吃下去會拉肚子的。也不能煮得太過,爛成菜泥,就是嬰兒食品了。
還有許多的小講究,比如「擠」的餃子比包的餃子好吃。「擠」是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一卡,使皮和餡的排列發生結構性的重組,渾然一體。吃時整體感很好。這是山東人的專利,非得高手才行,一般人不在行。
吃餃子多麼的繁瑣!它是家庭餐飲業中的豪舉,是主婦功課里的長篇小說。非得有大精力大准備才敢操練,兩個人還得同舟共濟,鼎力齊心。
於是便不再吃餃子。當然過春節時不在此例,再忙也要圖個吉利。
我的媽媽在石家莊。有一天石家莊來人,說你媽托我帶給你一樣東西。
我解開塑料袋,掏出一個盒子。解開盒蓋……
滿滿一飯盒餃子!
老人家半夜起來和面剁餡,忙了半天。煮好後又用涼開水涮過,確保不粘了,這才裝盒。從石家莊帶到北京,600里地呢!
來人說。
片刻間,我的淚水像海潮似的漲出眼眶。當著外人,不好意思落淚,強笑著說,我媽也真是的,又不是舊社會,幾百里路給我捎餃子,以為我飢寒交迫呢!
那人緊盯著我說,快咬一個嘗嘗!你媽一會兒怕咸了,一會兒怕淡了,念叨不停。
我趕快吃了一個餃子,可什麼滋味都沒嘗出來。喉嚨口很熱,像有一塊火紅的炭卡在那裡,其他感覺也抵不過那熱。
「不咸,也不淡,正好。」我說。
你媽說你好可憐,連頓餃子都吃不上。那人說。
我父親已經去世了,只剩下媽媽一個人。我們在遙遠的地方,無以盡孝道,媽媽還這樣關懷著早已成年的女兒。在凄清的絕早,一個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一次只能擀幾張皮,多了一個人包不過來,就皺了。媽媽是極講究餃子質量的,這許多餃子她一定包了很久很久……也許她會先拿小鍋,煮幾個嘗嘗……她總說我的口味比她重,一定是自己覺得鹹淡適中了,又加上一把鹽……過後想想,又怕咸了,心中不安……
我過兩天就回石家莊,我跟你媽說,你特喜歡吃她包的餃子。來人很周到地對我說。
「別!可千萬別!」我慌得急不擇言,「你就跟我媽說,說餃子從石家莊帶到這兒,路太遠,都餿了。沒法吃了。」
不能吧?那人狐疑地俯下身,聞了聞。說,除了香味,沒別的味呀!
我說:「求求你,就這么說。不然我媽以後還會帶餃子來。」
他停了好一會,說,就依你吧。
那盒餃子個個囫圇滾圓,是典型的「擠」餃子。

㈧ 幼兒園大班課程好吃的餃子的詳細教案

怎樣調制出鮮美的餃子餡
首先,肉、菜比例要適當。一般來說,餃子餡的肉與菜比例為1∶1或1∶0.5為宜。

其次,不要把菜汁倒掉。據測定大白菜去汁後維生素會損失60%以上。為了避免營養損失與浪費,科學的方法是:把菜餡剁好後,先將菜汁擠壓出來置於盆中,拌肉時和醬油陸續加入,充分攪拌,使菜汁滲入肉中,然後放上菜攪勻。若是素餃,也可以先把菜餡剁好後,倒入鍋(盆)里,加入食油(菜油)輕輕拌和,讓油把菜包裹起來,再放食鹽和作料。這樣,既保留了營養,餃子餡也會鮮嫩可口,若是韭菜肉餡,菜餡用油拌好後,再把拌好的肉餡(已放足鹽)倒入,混合均勻即可。菜餡先拌油,被一層油膜所包裹,遇到鹽分就不易脫水。用這種餡包出來的餃子,吃起來菜很鮮,又有一點菜汁的清香味。

最後肉要剁成茸狀。做餡的肉,用刀剁碎,使其成為茸狀。瘦肉多時,可適量加菜汁或水;肥肉多時就少加菜汁或水,使勁向一個方向攪動。待肉粘糊後,再放適量的花椒粉、五香油、食鹽、鮮薑末、味精、香油,繼續攪拌。同時,醬油要一點一滴地慢慢加入。如有肉湯最好加肉湯,加滴邊攪拌,直到成糊狀後,再將菜餡倒入攪拌均勻即可。用這樣的餃子餡包成的餃子,吃時湯汁飽滿,味鮮肉嫩。 調劑餃子時,少量加一點白糖,餃子會有鮮美的海鮮味。

餃子餡的做法

餃子餡主要分肉餡和素餡
買回來的肉餡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後加入蔥花,薑末,花椒面或五香粉,味素,鹽,少量醬油,料酒之類的,不嫌膩的話還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餡夠肥,就可以省了,之後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後調節鹹淡.喜歡的話還可以加香油,看個人口味了.攪好的肉餡稍放一會兒就可以包餃子了.還可以用這方法做牛肉餡羊肉餡等。

雞肉冬筍餡
原料:雞脯肉750克,凈冬筍100克,蔥花50克,香油、薑末、精鹽、味精、高湯適量。
做法:將雞脯肉洗凈剁成細泥,冬筍切成細丁放在油鍋內煸炒片刻。將雞泥放入一盆中,加蔥、薑末、料酒、高湯、精鹽、味精攪勻後,放入冬筍末,再攪幾下即成。

魚肉韭黃餡
原料:去皮魚肉700克,肥膘肉50克,韭黃200克,蔥花50克,料酒、薑末、精鹽、味精、高湯各適量。
做法:將魚肉放清水中漂清,去粗刺,放案板上敲剁成細泥。將肥膘肉切成細粒,韭黃切碎。取深鍋一隻,放入魚泥加高湯,打開,加料酒、蔥、薑末、味精、精鹽,用手順時針攪打,最後加入肥膘肉、韭黃即成。

如何調出嫩滑的肉餡:
五花肉剁成泥,放入少許的醬油,料酒,鹽,香油,切得細細的蔥末和姜泥。如果肉餡比較瘦的話要加一些植物油進去。攪拌均勻。然後往肉餡里加少許水,繼續攪,攪至肉餡有彈性,再加水,再攪。如此大概3-4次,肉餡粘稠又有彈性就好了。記住每次加水都要少,要分幾次加。
這樣做的肉餡無論做餡還是做肉丸都很嫩很好吃。

餃子餡:
青菜豬肉餡:青菜剁碎,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胡蘿卜豬肉餡:胡蘿卜刨細絲,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香菇肉餡:新鮮香菇切細丁,和調好的肉餡混合。

餡料種類實在太多了,蔬菜肉類組合起來就可以了。但要注意有些蔬菜水分比較多(比如大白菜,番茄等),要先去水。大白菜切碎後灑少許鹽放一會,然後用手把水擠出來。而且調肉餡時不要放水了,因為白菜水量多,餡很容易稀。番茄要將種子部分去掉,否則餡不僅容易稀而且酸。

香菜餃子餡

原料:香菜250克,豬肉餡150克。

輔料:生抽、料酒、鹽、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1、香菜擇洗干凈,瀝干泥水分剁成碎末,拌入少許香油待用。

2、豬肉餡放入盆中,加入全部調料,攪拌均勻。

3、最後加入香菜末攪拌均勻即可。

提示:

1、香菜剁好之後,如果水分非常多,可以用紗布擠出菜汁,菜汁可留為調餡用。

2、豬肉餡要肥瘦適中,最好為肥三瘦七的比例,煮熟的餃子餡才會香。

西瓜皮餃子餡

具體做法是這樣的:西瓜皮去瓤及外皮,刨成細絲放鹽腌制30分鍾後擠掉水,拌入蔥姜鹽味精麻油等調料,最後加入蝦仁(不用太多),這樣的餃子餡就做好了。做成的餃子清脆爽口、甜咸適中。

我這個西瓜皮不是切絲而是切碎,前面的做法大致也是用鹽腌制,拌入肉餡(與正常餃子餡做法無異),這樣做成的餃子特別爽口。

茴香餃子
【材料】

(1)冷水面團1份(約2杯麵粉量)

(2)茴香1把、豬肉餡375克

調味料

酒1大匙、醬油2大匙、鹽小半茶匙、清水2大匙、麻油4大匙

【作法】

1.面團分小塊,擀成餃子皮。

2.茴香洗凈,摘下菜葉切碎,肉餡再剁細,先和所有調味料調勻,再拌入茴香調成餡料。

3.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反復點水兩次後,即可撈出食用。

番茄雞蛋餃子餡
主料是熟雞蛋(炒)300克、西紅柿300克;調料為蔥8克、姜5克、鹽6克、糖5克、香油10克。

1、雞蛋入油鍋翻炒(要炒嫩些)
2、西紅柿切丁去掉最稀的水,(留種子類的濃汁)
3、加調料,順時針拌勻
4、快速包水餃,以防出汁太多

韭菜蝦仁餃子餡
主料:蝦仁150克、瘦豬肉150克、鮮韭菜150克輔料:薑末適量,調味品適量做法:將瘦豬肉切0.4厘米左右的丁,加料酒、醬油適量淹制20分鍾以上,蝦仁取蝦線後切與肉同大的丁加少量醬油、料酒淹制20分鍾(肉用老抽、蝦仁用生抽哦)。將韭菜切末,加入薑末、鹽、味精、五香粉少量、花生油適量、香油少量、淹好的肉和蝦仁攪拌均勻。哈哈!這么簡單的水餃餡就好了,出來的水餃味道鮮美無比啊~~~~~~~

㈨ 紅糖餃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30字

1、第一段:我受到小夥伴的歧視,因為我是一個拐子第二段:通過紅糖餃子的事件,我重拾生活的信心。第三段:我明白了為什麼每年都能吃上紅糖餃子的原因2、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紅糖餃子很甜,很好吃。二是指,為讓我重拾信心,媽媽對我的關心,使我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愛,內心很甜美。

㈩ 有一篇課文,忘記了是小學還是初中,提到菜多肉少的餃子好吃,請問是什麼篇目

《柳葉兒》,肯定對的。
又是柳葉兒抽芽的季節了。
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咽。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風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麼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
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桿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高處的,大人沒辦法,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逞能。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我就兩腳一甩,鞋飛出去,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彈過來,擺過去,搖得底下人一個勁地喊叫,一片驚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樹來。便是家裡人知道,挨一頓罵,或是挨一巴掌,嘴裡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潤的清涼。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我從上而折了樹枝往下扔,三叔仰著頭在下邊撿,一會兒便折下來一大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麼?"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柳枝兒抱回家來.奶奶便把柳葉兒捋進盒裡、筐里,然後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後,又撈進涼水裡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再攥幹了剁碎,放上蔥花、鹽,做菜糊糊粥吃,有時候還會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兒口粥,吃到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來包菜包子,裡面還要再放-勺油。做這樣的飯,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了吃。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她擔心我一個跟頭摔倒,那紙-般的肚皮被弄破,裡面的腸子會淌出來。
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山來-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就是這一篇,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