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特別好吃的餃子課文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特別好吃的餃子課文

發布時間: 2022-01-19 03:08:28

㈠ 關於餃子的故事

過年吃餃子的來歷與傳說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㈡ 小學一篇課文,描寫過年,包餃子給大戶漿洗衣服的前段是哪篇

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

㈢ 紅糖餃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30字

1、第一段:我受到小夥伴的歧視,因為我是一個拐子第二段:通過紅糖餃子的事件,我重拾生活的信心。第三段:我明白了為什麼每年都能吃上紅糖餃子的原因2、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紅糖餃子很甜,很好吃。二是指,為讓我重拾信心,媽媽對我的關心,使我感受到了媽媽的關愛,內心很甜美。

㈣ 大家誰有畢淑敏,媽媽的餃子的原文啊,真無語現在,百度都搜不到了,著急啊

好受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前半句我以為是極正確的,後半截則「英雄」所見不同。世上比餃子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但父母是正宗的山東人,有一種對餃子的崇拜。如果是長久地吃不上餃子,哪怕是天天山珍海味,也是夠可憐的。
包餃子太麻煩。不是所有的菜都可以做餡,只有那些辛辣芳香的才好入選,例如韭菜、茴香。這種菜多葉嫩須長,需要「擇」。「擇」是很費時間的。掐去黃葉,裁掉老根……單調枯燥的過程把人的耐力磨得菲薄。未及開始,就已厭倦。當然也有不需要「擇」的菜,比如扁豆,但要先燙後剁;比如西葫蘆,要擦絲擰水……
如今有了絞肉機,肉餡的細碎已不用愁(涮涮刀刃和料桶,也挺傷腦筋),就不去說它了。
然後是和面。因為偶爾為之,軟了硬了就沒個譜。好在硬了加水,軟了揣面,補救起來並不難。直到那面的輪廓較之預定的面積要大出幾圈,這道工序才告結束。然後給它蒙上一塊濕布,等著它「醒」,好像它是一隻冬眠的熊。
該往肉餡里打水了。要順時針方向攪纏,偷工減料可不行。直到手腕子像墜了鉛鐲子,才算勉強合格。
終於可以包了。
揪面劑子可是個技術活。媽媽總說不能用刀切,有鐵秀氣。我想不通,平日吃的菜和面條不都要沾鐵嗎?為什麼彼粗放而此細膩?也許由此襯托出餃子的高貴。
丈夫管前期備料,我承包後期工程。他揪面劑子的手藝不靈,波動頻繁。你說劑子小了,他就扔下兩個大的,你說大了大了,他馬上又撕兩個極小的……不知是謙虛還是成心搗蛋。在我們的不斷反饋調整中,餃子們三世同堂。
夫擀皮的技藝也不敢恭維,最大的缺陷是不圓。按劑子的左手拇指過於執著,使麵皮的某一局部受力過重。麵皮在他遞給你的時候,似乎完美無缺。包時稍一抻拽,就像成熟的石榴一般裂開,只不過露出的是綠色內容物。
怎麼辦呢?再擀一張大面頁子,把破了的餃子像個嬰兒似的包裹起來,亡羊補牢,猶未晚也。只是這種雙簧餃子沒人愛吃,又不容易熟。
我就打補丁,在餃子的破處再粘上一小塊面。當時看著還算妥帖,煮時依舊脫落。不是原裝的,一遇到考驗,就出現間隙。
每逢包到臨近收尾,心情就漸漸緊張。怕餡多了面少了之類供需失調的矛盾。餡多了需重新和面,面多了就拉成幾根面條,胡亂丟進最後的開水。
好不容易一個個包得了餃子,又需一鍋鍋煮。飢腸響如鼓,誰煮誰就最後吃。這乃是家庭生活中考驗人的時刻。一般由我領銜主演。
煮餃子是有講究的。開蓋煮皮捂蓋煮餡……每次口中念念有詞,好像一道符咒。
往鍋里點上個三四回水,餃子就可以撈在盤里了。再把忙中偷閑剝好的蒜瓣、調好的醋汁一並擺上桌,才算大功告成。
餃子不能煮得太輕,菜葉直直第站在餃子皮里,吃下去會拉肚子的。也不能煮得太過,爛成菜泥,就是嬰兒食品了。
還有許多的小講究,比如「擠」的餃子比包的餃子好吃。「擠」是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合力一卡,使皮和餡的排列發生結構性的重組,渾然一體。吃時整體感很好。這是山東人的專利,非得高手才行,一般人不在行。
吃餃子多麼的繁瑣!它是家庭餐飲業中的豪舉,是主婦功課里的長篇小說。非得有大精力大准備才敢操練,兩個人還得同舟共濟,鼎力齊心。
於是便不再吃餃子。當然過春節時不在此例,再忙也要圖個吉利。
我的媽媽在石家莊。有一天石家莊來人,說你媽托我帶給你一樣東西。
我解開塑料袋,掏出一個盒子。解開盒蓋……
滿滿一飯盒餃子!
老人家半夜起來和面剁餡,忙了半天。煮好後又用涼開水涮過,確保不粘了,這才裝盒。從石家莊帶到北京,600里地呢!
來人說。
片刻間,我的淚水像海潮似的漲出眼眶。當著外人,不好意思落淚,強笑著說,我媽也真是的,又不是舊社會,幾百里路給我捎餃子,以為我飢寒交迫呢!
那人緊盯著我說,快咬一個嘗嘗!你媽一會兒怕咸了,一會兒怕淡了,念叨不停。
我趕快吃了一個餃子,可什麼滋味都沒嘗出來。喉嚨口很熱,像有一塊火紅的炭卡在那裡,其他感覺也抵不過那熱。
「不咸,也不淡,正好。」我說。
你媽說你好可憐,連頓餃子都吃不上。那人說。
我父親已經去世了,只剩下媽媽一個人。我們在遙遠的地方,無以盡孝道,媽媽還這樣關懷著早已成年的女兒。在凄清的絕早,一個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一次只能擀幾張皮,多了一個人包不過來,就皺了。媽媽是極講究餃子質量的,這許多餃子她一定包了很久很久……也許她會先拿小鍋,煮幾個嘗嘗……她總說我的口味比她重,一定是自己覺得鹹淡適中了,又加上一把鹽……過後想想,又怕咸了,心中不安……
我過兩天就回石家莊,我跟你媽說,你特喜歡吃她包的餃子。來人很周到地對我說。
「別!可千萬別!」我慌得急不擇言,「你就跟我媽說,說餃子從石家莊帶到這兒,路太遠,都餿了。沒法吃了。」
不能吧?那人狐疑地俯下身,聞了聞。說,除了香味,沒別的味呀!
我說:「求求你,就這么說。不然我媽以後還會帶餃子來。」
他停了好一會,說,就依你吧。
那盒餃子個個囫圇滾圓,是典型的「擠」餃子。

㈤ 梁實秋餃子課文詳寫是哪部分

實秋角質課文想寫的是哪部分梁實秋的想寫的部分,是第二部分。

㈥ 有一篇課文,忘記了是小學還是初中,提到菜多肉少的餃子好吃,請問是什麼篇目

《柳葉兒》,肯定對的。
又是柳葉兒抽芽的季節了。
每當看到那一片片打著細卷兒,在暖和的陽光里慢慢舒展的柳葉兒時,我總忍不住要伸手去摘一片來,放在嘴裡嚼著,慢慢品嘗一番那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柳葉兒救過我的命。
那一年春天,地里的野菜吃光了,前一年的乾地瓜秧吃光了,榆樹皮吃光了,大家又搶柳葉兒……那一年,我八歲。
柳葉,自然在嫩的時候最好吃,老了,便又苦又硬,難以下咽。柳葉兒一長出來,便長得風快,能夠吃的日子,只有那麼七八天,至多十幾天。
那些天,全家最樂的是我。
柳葉兒,是要搶的。低處的,幾天就被大人們搶光了。他們在長桿上綁一把鐮刀,咔嚓咔嚓把樹枝全割下來,-抱一抱運回家去,柳葉兒捋下來吃,樹枝兒燒火。高處的,大人沒辦法,這正好有了我的用武之地。
我的淘氣,本來就是出了名的。從小就喜歡上樹爬高來逞能。誰說這樹太高,沒人能爬上去,我就兩腳一甩,鞋飛出去,猴一樣"噌噌"地一直爬到最高點,爬到底下人越是不讓上、越是嚷著危險的那根枝上去,抱住樹枝,嘩嘩地搖,搖得我自己的身子隨著樹枝彈過來,擺過去,搖得底下人一個勁地喊叫,一片驚慌,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樹來。便是家裡人知道,挨一頓罵,或是挨一巴掌,嘴裡哇哇地哭,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我和三叔每天都是在太陽出來之前,露珠兒還在樹葉兒上的時候,就去搶樹葉兒的。近處的搶完了,就往遠處。
天蒙蒙亮,眼睛還沒有睜開,早春的空氣里是一片濕潤潤的清涼。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後,踩著村邊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飄著一團淡淡晨霧的小河邊。河水緩緩地流著,平靜得連一個泡沫都沒有,只有遠處的小石橋下,偶爾傳來一兩聲"嘩啦嘩啦"的水響。三叔先找到一棵樹,大概認為值得上吧,就叫我過去。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腳丫子猛地踩到冰涼的硬地上,牙齒都咯嘣嘣響。我趕緊把褲帶勒緊,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樹干,緩一緩勁,便颼颼地爬上去。衣服扣子開了,肚皮蹭著了樹干,涼颼颼的。樹上的露珠滴進脖子,滾下去,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我從上而折了樹枝往下扔,三叔仰著頭在下邊撿,一會兒便折下來一大抱。這時候,太陽出來了,老遠老遠淡青色的天邊上,兀地跳出半輪鮮紅,那紅光便立刻遠遠地罩過來,像要把人化了進去。我看痴了,三叔便仰頭問我:"你看什麼?"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柳枝兒抱回家來.奶奶便把柳葉兒捋進盒裡、筐里,然後燒一鍋開水煮,煮好之後,又撈進涼水裡泡。往往要泡一兩天,換三五次水,再攥幹了剁碎,放上蔥花、鹽,做菜糊糊粥吃,有時候還會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兒口粥,吃到一個豆兒,滿心裡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來包菜包子,裡面還要再放-勺油。做這樣的飯,全家便只允許我一個放開了吃。於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每當這時,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亂跑,她擔心我一個跟頭摔倒,那紙-般的肚皮被弄破,裡面的腸子會淌出來。
多虧了那些樹葉,吃光了一茬,長山來-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長出來-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著這些樹葉活下來的!
對於柳,人們又是吟詩,又是作畫,又是感嘆它的多情,又是贊賞它的多姿。我卻總忍不住要摘一片下來嚼嚼。而且,我想告訴人們,它味苦,微澀,但能救人,如果你沒東西吃,它能夠讓你活下去。
就是這一篇,對吧!

㈦ 一篇語文課文

勞動最有滋味

老舍

勞動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勞動,連過年都更有滋味,更多樂趣。

記得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裡很窮,所以母親在一入冬就必須積極勞動,給人家漿洗大堆大堆的衣服, 或代人趕做新大衫等,以便掙到一些錢,作過年之用。

姐姐和我也不能閑著。她幫母親洗、做;我在一旁打下手兒——遞烙鐵、添火、送熱水與涼水等等。我還兼管喂狗、掃地,給灶王爺上香。我必須這么做,以便母親和姐姐多趕出點活計來,增加收入,好在除夕和元旦吃得上包餃子!

快到年底,活計都交出去了,我們就忙著籌備過年。我們的收入有限,當然不能過個肥年。可是,我們也有非辦不可的事:灶王龕上總得貼上新對聯,屋裡總得大掃除一次,破桌子上已經不齊全的銅活總得擦亮,豬肉與白菜什麼的也總得多少買一些。從大戶人家來看,我們新這點籌辦工作的確簡單得可憐。我們自己卻非常興奮。

我們當然興奮。首先是我們過年的那一點費用是用我們自己的勞動換來的,來得硬正。每逢我向母親報告:當鋪劉家宰了兩口豬,或放債的孫家請來三堂供佛的,像小塔似的頭號「蜜供」。母親總會說,咱們的餃子里菜多肉少,可是最好吃!當時,我不大明白為什麼菜多肉少的餃子最好吃。在今天想起來,才體會到母親的話里確有很高的思想性。是呀,第一我們的餃不是由開當鋪或放高利貸得來的,怎麼能不好吃呢? 劉家和孫家的餃子想必是油多肉滿,非常可口,但是我們的餃子會使我們的胃裡和心裡一齊舒服。

勞動使我們窮人骨頭硬,有自信心。回憶起來,在那黑暗的歲月里,我們一家子闖過一關又一關,終於掙扎過來,得到解放,實在不能不感謝共廠黨,也不能不提到母親的熱愛勞動。她不懂得革命,可是她使兒女們懂得:只有手腳不閑著,才不至於走到絕路。

我還體會到:勞動會使我們心思細膩。任何工作都不是馬馬虎虎就能做好的。馬馬虎虎,必須另做一回,倒不如一下手就仔仔細細,做得妥妥貼貼。勞動與取巧是接合不到一處的。要不,怎麼勞動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呢 ?

㈧ 一年級下冊語文第六課特別好吃的餃子,怎麼理解

新年剛過,看到題目《特別好吃的餃子》第一感受是什麼?是回味新年餃子的味道,還是沉浸在一家人團坐在一起熱熱鬧鬧包餃子,吃團圓飯的歡樂之中?題目中「特別好吃」,似乎有深意,是指餃子的味道還是另有所指?好吧,我們先留一個小問號在這里。特別,換個詞就是非常,格外,尤其,味道不一般。說起這個餃子啊,可是大有來頭。傳說是東漢時期醫聖張仲景發明的。(故事在後面介紹)
為什麼春節吃餃子呢?知道的再溫習下,不知道的科普下。我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把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天開始是子時,相當於半夜二十三點到一點這個時間。年三十的時候,這個時間就有著特殊的意義啦!不僅是新舊兩天的更替,更是新舊歲的更替,我們中國人管它叫「交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子和餃子正好是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預示新的一年裡交上好運。看,原來餃子有那麼豐富的寓意,所以才慢慢形成在春節、大年初一、在交子這個時刻,吃餃子這么個習俗。
除夕夜晚,外面冰天雪地,寒氣襲人,屋內燈光暖暖,鍋里熱氣騰騰。家人團聚在一起,擀皮的擀皮,包餃子的包餃子,談天說地,其樂融融。美好的祝福連同香噴噴的餃子餡,一同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跳躍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
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些地方還會把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幣包在餃子裡面,意為吃到得人的面額大小在新的一年裡財源滾滾、好運不斷。
說了一圈,還是回到課文中來。課文共4個自然段,敘述了「我」邀請兩個外國小朋友到家裡做客,一起包餃子的小故事。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春節一詞告訴我們,這是充滿年味的餃子,而不是平時吃的餃子。第二小節補充介紹了兩個外國小客人,艾麗和尼雷爾。因為面向的讀者是一年級小朋友,所以課文語言簡潔明快,「白皮膚,黃頭發,藍眼睛,進門給我一個大擁抱」,寥寥幾句,艾麗的形象出來了,一個漂亮又熱情有禮的小女孩,跟文中的「我」關系要好。而尼雷爾呢,「皮膚黑亮,笑起來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他還是我們班的大力士呢。」是一個健康可愛有力氣的男孩。這兩個小朋友的到來,家裡氣氛更加活潑熱鬧啦!
第三小節是重頭戲,包餃子。課文敘述雖然簡單,但言有盡意無窮。三個小朋友學包餃子的情景可以引起我們許多的想像。「艾麗心靈手巧,包的餃子像模像樣。」心靈手巧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是心思靈敏,手靈巧,形容人聰明能幹。其實就是聰明能幹,幹啥學得快。像模像樣首先要注意模的讀音,mú,這里指艾麗包的餃子還挺好看。課標對於第一學段詞語理解的要求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所以,對詞語的理解,不要求孩子們說得多麼准確,只要說出大意即可。「尼雷爾餃子沒包幾個,臉上倒沾了不少麵粉,惹得大家都笑了。」尼雷爾則帶給大家更多的歡樂。初學包餃子,步驟差不多,無外乎包的餃子形狀不同,而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還不能精細地觀察表達,所以,寫尼雷爾的時候,只是寫他包餃子時的一個狀態,活躍了氣氛,也避免了重復。課文配了一幅插圖,畫的是大家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的場面,從圖上看,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當時的場景一定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一年級的小朋友,不光是學文,看圖也是一種很好地學習方法,圖文對照,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而且課標也指出: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兒也留一個小問題,為什麼沒有寫「我」包餃子呢?
第四自然段點題,「開飯的時間到了,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來,大家都覺得特別好吃。」我們學習要學會前掛後連,這時候,回顧前面的文字,為什麼大家都覺得特別好吃呢?聯系前文,一定有小朋友能讀到,因為這個餃子每個人都動手參與了,親手包的,從心理上來說就會感覺特別好吃,這是其一;其二,學包餃子的過程本來就很有意思,大家在一起,熱熱鬧鬧,有說有笑地包餃子,吃餃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會覺得餃子特別好吃。這兩點都是附加在餃子上的情感的因素。第三,餃子本身味道就好,皮薄餡大,當然好吃。
縱觀全文,這篇文章很突出的兩個主題:一是表現中外小朋友的友好交往;二是表現春節包餃子習俗的美好。課後習題共有三大項,第一是描紅臨寫,教材提供了九個生字的書寫順序,這個練習緊扣課標第一學段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幣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第二項是積累運用,包含兩部分,一是生字詞,二是片語、短語。生字詞用吃,學,節,客四個字分別組兩個詞,吃和學是生字,也是高頻字。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學的生字比較少,常常會把同音字弄混淆,這個練習旨在幫助小朋友通過認讀更多的詞語,了解漢字的字義以及音形義之間的關系,更輕松愉快地學漢字,用漢字,積累詞語。短語重點理解詞語特別,特別好吃的餃子,特別好看的菊花。然後,讓學生自己補充「特別好玩的」,「特別」短短的兩個小填空,卻是有梯度的,第二個填空給了孩子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特別好聽的,特別有趣的,特別好用的……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回顧自己的生活,把感受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會讓小朋友產生愉快的學習體驗,原來學習這么好玩,這么簡單,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第三項是朗讀理解,也包含兩個內容,一,朗讀課文;二,想一想,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今天的餃子特別好吃?這個練習更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幾道練習,緊扣學段特點,從識字寫字到詞語理解運用,課文朗讀理解,都有涉及,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能抓住重點,而不會出現跑偏的現象。

㈨ 世界上最好吃的餃子的製作方法。

豬肉大蔥餡餃子

豬肉大蔥餡的餃子,最為常見,也最為經典。吃餃子時蘸上蒜,再吃一瓣蒜,幸福如此。

第十二步:將面劑子擀成邊緣薄,中間稍厚的餃子皮。

第十三步:包好的餃子。

第十四步:煮餃子。先燒一鍋水,水燒開後,將餃子放入鍋內,再放入一勺鹽(放鹽可防止餃子粘連)。煮餃子的過程中,可以將鍋蓋蓋上,直到餃子成熟撈出裝盤即可。

㈩ 一年級語文特別好吃的餃子中大家指的是什麼

餃子的文化象徵意義,一般的解釋是:「角子」「餃子」諧音「交子」,即交子時的意思。就是象徵春節的到來。所以,子時一過人們立刻開始煮水餃,使之成為新年第一頓飯。更深一層的解釋,餃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 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餡的餃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間諺語「好吃不過餃子」表達的正是這個意思。春節時吃上餃子,當然是希望來年有更多的好食物